部编版二年级上册语文教案 10 日月潭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第4单元10日月潭(教案)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第4单元 10 日月潭(教案)作为一名经验丰富的教师,我将以第一人称,我的口吻来编写这份教案。
一、教学内容我打算用一天的时间来教授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第4单元的《日月潭》。
教材的第4单元主要围绕自然景观展开,而《日月潭》这篇课文,描绘了我国台湾省的著名景点——日月潭的美丽风光。
课文以日月潭的名字由来为线索,描述了潭水的清澈、山峦的秀美以及周围环境的宁静。
二、教学目标通过这篇课文的学习,我希望学生们能够理解日月潭的美丽景色,感受作者对祖国宝岛台湾的热爱之情,同时提高他们的朗读、理解和表达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重点是让学生理解课文的描述,能够用自己的话复述日月潭的美景,并学会生字词。
教学难点则是让学生通过课文的理解,体会到作者对台湾的热爱之情。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我会准备多媒体教学设备,如投影仪,以便展示日月潭的图片和视频,让学生更直观地感受其美丽。
同时,也会准备生字词卡片,以便在课堂上进行互动学习。
五、教学过程1. 情景引入:我会通过展示日月潭的美丽图片和视频,让学生初步感受日月潭的美丽,引出今天的课文。
2. 课文朗读:我会带领学生朗读课文,让学生感受课文的韵律和节奏。
3. 课文理解:我会带领学生逐段理解课文,让学生用自己的话复述日月潭的美景。
5. 课堂练习:我会出一道题目,让学生结合课文内容,用自己的话描述一下日月潭的美景。
6. 课后作业:我会布置一道作业,让学生结合课文内容,写一段关于日月潭的美丽景色的短文。
六、板书设计我会设计一个简洁明了的板书,将课文的重点内容呈现出来,如日月潭的名字由来、潭水的清澈、山峦的秀美等。
七、作业设计作业题目:结合课文内容,写一段关于日月潭的美丽景色的短文。
答案:日月潭是我国台湾省的著名景点。
潭水清澈见底,山峦秀美,周围环境宁静。
晨曦中,太阳从山峦升起,潭水波光粼粼;夜晚,月亮倒映在潭水中,如同一枚银币。
无论是清晨还是夜晚,日月潭都展现着它独特的美丽。
10日月潭(教案)二年级上册语文部编版

10日月潭(教案)二年级上册语文部编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我们将学习二年级上册语文部编版教材中《10日月潭》一文。
该文位于教材第二单元“美丽的祖国”章节,详细描绘了我国台湾省日月潭的秀丽风光和民间传说。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能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掌握生字词,学会用优美的语言描绘景物。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小组合作、交流讨论,提高观察、表达、想象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祖国的美好情感。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理解课文内容,学会用优美的语言描绘景物。
难点:把握课文中的生字词,提高朗读水平。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师准备:PPT、课文挂图、生字卡片、录音机。
学生准备:课本、铅笔、练习本。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播放日月潭风光片,引导学生欣赏,激发学生兴趣。
(2)请学生分享自己对美丽景色的感受,引出本课课题《日月潭》。
2. 课堂讲解(1)学生自读课文,理解大意。
(2)教师讲解生字词,指导学生正确书写。
(3)教师带领学生朗读课文,体会课文中优美的语言。
3. 例题讲解(1)出示PPT,展示日月潭风光图片,引导学生用课文中的语言描述。
(2)教师示范,讲解表达方法,指导学生进行仿写。
4. 随堂练习(1)学生四人一组,互相讨论,完成课后练习。
(2)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疑问。
5. 课堂小结(2)教师点评,强调重点,指出不足。
六、板书设计1. 课题:《日月潭》2. 生字词:潭、碧、绕、岛、洒、影、群、展、翅、舞蹈3. 课文主要内容:日月潭的美丽风光和民间传说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抄写生字词,每个写5遍。
(2)用课文中的语言,描述你喜欢的景色。
2. 答案:(1)见作业本。
(2)见作业本。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学生掌握了生字词,能正确地朗读课文,但部分学生在描述景色时表达不够流畅,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加强练习。
2. 拓展延伸:(1)让学生收集我国其他风景名胜的资料,进行分享。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10日月潭教案与反思(优选3篇)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10日月潭教案与反思(优选3篇)【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10日月潭教案与反思第1篇】教学准备教学目标1.通过教学,使学生了解我国台湾省的日月潭是个风景优美的地方,教育学生热爱祖国的宝岛——台湾。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意思。
3.学习生字,理解词语的意思。
教学重难点1.通过教学,使学生了解我国台湾省的日月潭是个风景优美的地方,教育学生热爱祖国的宝岛——台湾。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意思。
教学过程一、揭示课题,初读课文,了解大意。
1.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2.日月潭是一个地方的名字。
它在哪里,是怎样一个地方?自由读课文,标上小节号,然后用一句话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
答:日月潭是一个大湖。
日月潭是我国台湾省的一个大湖。
日月潭是一个美丽的地方。
提示:日月潭是我国台湾省的一个大湖。
读句训练。
注意停顿,注意强调“台湾省”、“大湖”。
投影:“日月潭”的简笔画。
教学字词:潭。
结合投影,重点理解字义。
潭,原来指深水池,深水坑,这里指的是湖。
教学字词:台湾省。
二、讲读课文,学习字词,理解句义1.讲读第二节。
①学习第一句话。
为什么人们把这个大湖叫作“日月潭”?指名读第二节,把有关的句子找出来。
投影:在“日月潭”的简笔画下,出示句子:日月潭里有个小岛,把潭分成两半,一边像圆圆的太阳,叫“日潭”,一边像弯弯的月亮,叫“月潭”。
教学字词:岛。
先指名找出图中的“小岛”;再联系字形理解词义:岛是水中的高起的部分,像山,所以“岛”字里有个“山”;然后回到课文,结合投影,继续理解:日月潭中高起的部分,是岛;台湾是大海中高起的部分,也是岛。
观察图像,朗读句子,然后指图说出哪儿像圆圆的太阳,哪儿像弯弯的月亮,理解句子的意思。
读句训练。
注意强调“圆圆”、“弯弯”、“太阳”、“月亮”、“日潭”、“月潭”等词。
②学习第二句话。
读读课文,看看图像,说说日月潭又像什么小岛又像什么?教学字词:玉盘。
第10课《日月潭》人教部编版二年级上册语文教案

第10课《日月潭》人教部编版二年级上册语文教案一、教学内容《日月潭》选自人教部编版二年级上册语文教材,本节课我们将学习第四单元的一篇精读课文。
文章以生动的语言描绘了我国宝岛台湾的著名景点——日月潭的美丽风光。
详细内容涉及了课文第一至第三自然段,重点描述了日月潭的地理位置、得名由来以及清晨和中午的景色。
二、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让学生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认识并掌握本课的生字词,理解课文内容。
2.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边读书边想象画面的能力,通过课文学习,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
3. 情感目标: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祖国山河的美好情感。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重点:通过学习课文,让学生感受日月潭的美丽风光,体会作者的情感。
2. 教学难点:理解课文中的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课文朗读录音、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2. 学具:课本、生字卡片、彩色笔、练习本。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展示台湾地图,引入本节课的学习内容——《日月潭》。
2. 初读课文:让学生自由朗读课文,感知课文内容,了解日月潭的基本情况。
3. 学习生字词:引导学生学习本课的生字词,通过组词、造句等方式巩固生字。
4. 精讲课文:分段讲解课文,引导学生边读书边想象画面,感受日月潭的美丽风光。
(1)学习第一自然段,了解日月潭的地理位置和得名由来。
(2)学习第二、三自然段,体会日月潭清晨和中午的景色特点。
5. 随堂练习:让学生根据课文内容,画出自己心中的日月潭。
六、板书设计1. 板书课题:日月潭2. 板书内容:(1)台湾省日月潭(2)位置:台中附近的高山上(3)得名由来:湖中央有个美丽的小岛,把湖水分成两半,北边像圆圆的太阳,叫日潭;南边像弯弯的月亮,叫月潭。
(4)景色特点:清晨:薄雾、晨星、灯光、隐约、仙境;中午:阳光、湖水、清晰、展现、美丽。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熟读课文,抄写生字词。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日月潭教案(精选3篇)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日月潭教案(精选3篇)〖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日月潭教案第【1】篇〗第2课时【教学目标】1.会写“央、丽、展、现”4个生字。
2.学习第2-5自然段,通过对“点点灯光、隐隐约约、蒙蒙细雨、仙境、风光秀丽”等词语的理解,感受日月潭的美。
3.学会利用关键词背诵课文的方法,指导背诵第二至四自然段。
4.体会作者对日月潭的喜爱之情。
【教学重点】1.学习第二—五自然段,通过对“点点灯光、隐隐约约、蒙蒙细雨、仙境、风光秀丽”等词语的理解,感受日月潭的美。
2.体会作者对日月潭的喜爱之情。
【教学难点】体会作者对日月潭的喜爱之情。
【教学过程】一、课程导入1.复习字词: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认识了很多新的生字朋友,一起来认读一下词语吧。
日月潭湖水碧绿群山环绕茂盛周围名胜古迹中央光华岛轻纱童话仙境吸引游客2.复习文意:回想课文第一自然段主要写了什么。
预设:介绍了日月潭是台湾最大的湖,它的位置以及周围的景色。
(板书:日月潭)3.导入新知:这节课,我们继续走进课文,感受日月潭的美。
设计意图:通过认读词语游戏,以学生喜欢的方式检查生字词的掌握情况。
通过对第一自然段内容的回顾,对本课继续学习的内容进行铺垫。
二、问题探究合作探究1.探究任务学习第2—5自然段,结合关键词语,说说你从哪里感受到了日月潭的美。
2.探究过程(1)学习第2自然段。
(2)小组合作:学习第3、4自然段。
(3)学习第5自然段。
3.探究活动(1)学习第2自然段。
①指名朗读第2自然段,数一数这个自然段共有几句话?每句话写了什么,提取关键词。
预设1:这个自然段共有2句话。
预设2:第一句:湖水碧绿。
(出示日月潭的,理解“湖水碧绿”的意思)。
(板书:湖水碧绿)第二句:日潭、月潭。
(板书:日潭、月潭)②思考:为什么一边叫日潭?一边叫月潭?预设:小岛把湖水分成两半,一面像圆圆的太阳,所以叫“日潭”,一面像弯弯的月亮,所以叫“月潭”。
③选出每一句的关键词,填写下面的表格:名字的来历第一句湖水碧绿第二句日潭、月潭引导:看表格中的关键词,回想这个自然段的内容。
二年级上册语文教案-10日月潭|人教(部编版)

二年级上册语文教案-10日月潭|人教(部编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人教版部编教材二年级上册,具体章节为《日月潭》。
该文以我国台湾省的日月潭为题材,描绘了日月潭的美丽景色和有趣传说。
教学内容主要包括:理解课文内容,学习生字词,体会作者的情感,了解日月潭的地理特点。
二、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学生能正确地朗读课文,认识并会写生字词,理解课文内容。
2.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通过阅读获取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提高学生的朗读和表达能力。
3. 情感目标: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美景的热爱,增强对祖国宝岛台湾的向往之情。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重点:正确朗读课文,学习生字词,理解课文内容。
2. 教学难点:体会作者对日月潭美景的喜爱之情,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2. 学具:课本、练习本、生字卡片。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展示日月潭的图片,引发学生的兴趣,进而导入新课。
2. 自主学习:让学生自读课文,圈出生字词,并借助工具书解决生字词。
3. 课堂讲解:详细讲解生字词,并对课文内容进行逐段分析,引导学生理解课文。
4. 实践情景引入:邀请学生分享自己去过的美丽景点,激发学生的情感共鸣。
5. 例题讲解:针对课文中的难点句子,进行详细讲解,帮助学生理解。
6. 随堂练习:设计一些关于课文内容的填空题、问答题,检验学生的学习效果。
六、板书设计1. 《日月潭》2. 生字词:左右结构、上下结构、独体字3. 课文结构:总分总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抄写生字词,每个写5遍。
(2)朗读课文,给家长复述课文内容。
(3)结合课文内容,画一幅日月潭的画。
答案:(1)见课本生字词部分。
(2)见课文内容。
(3)开放性作业,无固定答案。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实践情景引入、例题讲解、随堂练习等环节,使学生对课文内容有了深入的理解。
但在课堂讲解部分,应注意引导学生主动思考,提高课堂互动性。
2024年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日月潭教学设计推荐3篇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日月潭教学设计推荐3篇〖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日月潭教学设计第【1】篇〗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①学生通过学习,能够认识“朦胧、附近、建筑、清晰、隐隐约约”等生字词,并理解其含义;②学生能够理解描写美景的句子,体会日月潭之美;③正确朗读课文,背诵第三自然段;2、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不同层次的朗读,感受日月潭的美景,提高语言表达能力;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习,感受美景,体验祖国大好河山之美。
二、教学重难点1、重点:认识并能够正确读写生字词“朦胧、附近、建筑、清晰、隐隐约约”等,并理解词意和文意;2、难点:学会运用生字词,培养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
三、教学过程设计(一)导入:(情境导入)教师呈现一张日月潭的,提问学生“同学们观察一下这张,有什么特点”,生答:“一边圆圆的,一边弯弯的”。
师说:“对,同学们观察的很仔细,这个湖一边圆圆的像太阳,一边弯弯的像月亮,它就是我们祖国宝岛台湾的风景名胜——日月潭,那里不管雨天还是晴天,风景都很美丽。
那么今天大家就跟着老师一起,走进台湾,游览日月潭”(二)新课讲授:1、初读(1)学生自查生字词:朦胧、附近、茂盛、建筑、清晰、隐隐约约、仙境,教师检查生字词笔画笔顺读音结构偏旁。
如老师提问学生“朦胧二字的结构是怎样的,朦字共有几笔,怎么读”教师着重强调“朦胧”的写法,二字都呈左右结构,左窄右宽,“朦”字的笔画较多,共有17画,但是与之前学习过的“蒙”字很相似,只需要在左边加上一个月字旁,在读音上,注意读准后鼻音。
胧字也与之前学习过的龙字相似,注意读音即可。
(2)教师提问“请同学们用自己的话简单说一说这篇文章写了什么”学生用自己的话概括这篇文章的内容,认为日月潭在阳光下可以看得很清晰,在雨天的时候也很美丽。
通过学生的描述,教师总结本文的大意是日月潭的美景;2、精读(1)教师提问学生:“请同学们认真阅读课文,想一想日月潭是在什么地方,名字是怎么来的,风景怎么样”引导学生概括每一段段意,从学生的描述中可知道第一段描述了日月潭的地理位置,第二段说明了日月潭的名称来源,第三段描写日月潭不同环境下的美丽景色。
2023年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日月潭教案(推荐3篇)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日月潭教案(推荐3篇)〖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日月潭教案第【1】篇〗第1课时【教学目标】1.认识“潭、湾”等15个生字,会写“湾、名、胜、迹”4个字。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理解“群山环绕、树木茂盛、名胜古迹”3个词语的意思。
4.学习课文第一自然段。
【教学重点】1.理解“群山环绕、树木茂盛、名胜古迹”3个词语的意思。
2.学习课文第一自然段。
【教学难点】1.理解“群山环绕、树木茂盛、名胜古迹”3个词语的意思。
2.学习课文第一自然段。
【教学过程】一、课程导入1.出示日月潭。
引导体会:里的景色美不美?你想知道这是哪里吗?这里就是日月潭,就是我们今天要一起学习的课文。
2.出示课题,齐读课题。
引导认识“潭”字:提问:日月潭是一个湖的名字,在这个题目中有一个字代表湖,猜猜是哪个字?预设:潭。
提问:对。
“潭”的意思是深的水池。
李白曾经在《赠汪伦》中提到了“潭”,是哪一句呢?预设:桃花潭水深千尺。
3.导入新课:你们想知道课文是怎样描写日月潭的吗?今天我们就一起读读课文,去欣赏她的美丽吧。
设计意图:利用景色优美的吸引学生的目光,激发学生阅读课文的兴趣,拉近学生与自然的距离。
结合古诗句理解课题中关键字的含义,有助于加深学生的印象,也有助于他们理解课文内容。
二、整体感知1.听读任务出示听读要求:认真听读课文,把自己读不准的字标注出来。
2.随文识字tán wān hú rào mào shèng wéi sh èng日月潭台湾省湖环绕茂盛周围名胜古迹yāng dǎo shā tóng jìng yǐn kè中央小岛轻纱童话仙境吸引游客点拨:(1)那里群山环绕,树木茂盛,周围有许多名胜古迹。
①强调“绕”的读音,不要读成rǎo。
②强调“胜”是后鼻音。
(2)要是下起蒙蒙细雨,日月潭好像披上轻纱,景物一片朦胧,就像童话中的仙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0.日月潭
《日月潭》教学片段
◆精读段落,感受美景(教学重点)
师:风景秀丽的日月潭是我国宝岛台湾最大的一个湖,那这个湖为什么叫日月潭呢?请大家自己读一读第2自然段,边读边想,思考日月潭名字的由来。
(学生自由读第2自然段)
师:请大家合上书,同桌互相说一说,看看是否想的一样,想好了就坐好示意老师。
(出示日月潭的图片,生上台指着图片说原因)
师:那文中又是怎样叙述的呢?指名说。
生:小岛把湖水分成两半,北边像圆圆的太阳,叫日潭;南边像弯弯的月亮,叫月潭。
师:很好!我们来看多媒体上两句描写日月潭名字由来的句子:第一句是“小岛把湖水分成两半,北边像太阳,叫日潭;南边像月亮,叫月潭。
”第二句是刚刚这位同学念的句子。
谁能说说这两个句子都是什么句子?
生:比喻句。
师:这两个句子哪一句写得更好呢?
生:第二句。
师:这两句话都是向我们介绍日月潭名字的由来,为什么第二句更好呢?
生:“圆圆的”“弯弯的”说的是日月潭湖水的形状,加上之后我们能够更加清晰地明白日月潭的名字是根据湖水的形状特点来命名的,仿佛我们就看到了那圆圆的日潭和弯弯的月潭。
师:你说得很好!这句话写得多么生动、形象,下面请同学们一起美美地读一读这一句话,注意“圆圆的”和“弯弯的”要重读。
赏析:精读第二自然段,学生可以了解日月潭名字的由来,赏析描写日月潭的词语,让学生感受到日月潭风光秀美,也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