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文解字之“真”字

合集下载

声律启蒙十一真(详细注解及典故来历)

声律启蒙十一真(详细注解及典故来历)

目录声律启蒙.十一真之一 (2)声律启蒙.十一真之二 (6)声律启蒙.十一真之三 (11)声律启蒙·十一真之一xiéduìzhènɡ,jiǎduìzhēn 邪对正,假对真xièzhìduìqílín獬豸对麒麟hán lúduìsūyàn韩卢对苏雁lùjúduìzhuānɡchūn陆橘对庄椿hán wǔɡuǐ,lǐsān rén韩五鬼,李三人běi wèi duìxīqín北魏对西秦chán mínɡāi mùxià蝉鸣哀暮夏yīnɡzhuàn yuàn cán chūn莺啭怨残春yěshāo yàn ténɡhónɡshuòshuò野烧焰腾红烁烁xīliúbōzhòu bìlín lín溪流波皱碧粼粼xínɡwúzōnɡ,jūwúlú行无踪,居无庐sònɡchénɡjiǔdé颂成《酒德》dònɡyǒu shí,cánɡyǒu jié动有时,藏有节lùn zhùqián shén论著《钱神》【解析】邪对正,假对真,獬豸对麒麟獬豸(xiè zhì)传说中的独角神兽。

体形大者如牛,小者如羊,独角,能分辨曲直,见人打斗時,会用角触理亏的人,是正义的化身。

[汉]扬孚《异物志》载:“北荒之中有兽,名獬豸,一角,性别曲直。

见人斗,触不直者;闻人争,咋不正者。

”麒麟传说中的独角仁兽。

论“真”在三部《诗品》中的流变

论“真”在三部《诗品》中的流变

2013.01学教育4论“真”在三部《诗品》中的流变石超(复旦大学中文系,上海200433)[摘要]“真”在三部《诗品》中有一条非常清晰的流变线索。

《诗品》以“真”评诗,并凸显意“真”对于作诗的意义;《二十四诗品》直接继承了庄子的思想,并将“真”全面展开,标举清新、自然的诗歌风格和境界;《续诗品》纵向深入,将“真”与“性灵说”联系起来,兼顾诗情与诗才,同时标举“真”和“雅”,着重从创作论层面阐发“真”的意义。

[关键词]真;诗品;二十四诗品;续诗品“真”是“中国古代文艺批评中的重要术语,主要指文学艺术作品中言情、状物、摹象、述事、写景诸方面的真实写照,它也是评价艺术作品成就与高低的一个重要标准”。

三部《诗品》都不约而同的注意到了“真”的重要性,《二十四诗品》中,“真”出现频率最高,有11次,《诗品》中出现5次(其中人名有占2次),《续诗品》中出现2次。

仔细分析“真”的含义及其分别在三部《诗品》中出现的频率和位置,发现对于“真”的阐释直接影响到对三部《诗品》思想内容的解读,而且“真”在三部《诗品》中有一条非常清晰的流变线索。

笔者曾作过统计,见下表:我们不难发现,《诗品》已认识到“真”对于品诗的重要性;《二十四诗品》则继承了这一思想,并将其延伸、扩展,全面论述“真”在品诗中的作用;《续诗品》只是截取了“真”的一个侧面与诗人性情相联系,论述“葆真”在作诗中的重要性。

虽然三部《诗品》命名的核心意义都是品诗,但侧重点和表现形式各有不同:如果说《诗品》是以品评诗人为主,那么《二十四诗品》论述的就是诗歌的二十四种风格,而《续诗品》阐明的则是作诗应注意的三十二种方法与事项,所以在阐述“真”的流变过程时,必须将“真”的具体含义与三部《诗品》品诗的侧重点结合起来。

一据《说文解字》记载:“真。

从华,从目,从乚,从八。

匕,变化。

目,眼睛。

乚,隐藏。

八,乘载的工具。

仙人变形而登天也。

”本义指道家称存养本性或修真得道的人为真人。

《经典常谈》真题精练(综合题)(解析版)-备战2024年中考语文名著阅读知识(考点)梳理+真题演练

《经典常谈》真题精练(综合题)(解析版)-备战2024年中考语文名著阅读知识(考点)梳理+真题演练

专题07 《经典常谈》真题精练(综合题)1.(2023·江苏盐城·模拟预测)根据阅读的名著,完成下列题目。

(1)《经典常谈》是①为中学生撰写的一部介绍中国传统文化经典的著作。

其中介绍了汉字的由来,让我们知道②造字的传说;介绍了古代的字典,即许慎的③《》,这是一部划时代的字书。

(2)班级开展以介绍“中国古代诗歌”为主题的活动,结合《经典常谈》中的相关篇目,说说你对中国古代诗歌的认识和理解。

备选篇目:《〈诗经〉第四》《辞赋第十一》《诗第十二》【答案】(1) 朱自清仓颉说文解字(2)示例1:《〈诗经〉第四》专门介绍中国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是中国现实主义诗歌的源头。

示例2:《辞赋第十一》介绍屈原的《楚辞》及辞赋的发展过程,屈原的《楚辞》是中国浪漫主义诗歌的源头。

示例3:《诗第十二》从汉乐府诗开始至宋代诗歌介绍中国古代诗歌的发展脉络,同时也介绍《楚辞》对后代诗歌的影响等。

【解析】(1)本题考查名著文学常识。

解答文学名著题,必须建立在阅读原著的基础之上,不仅要“博闻强记”,还要对内容进行归纳整理。

要熟记其名称、作者、主要人物形象、精彩的故事情节、艺术特色等内容,并反复阅读书中的精彩片段,以形成自己的阅读体验。

朱自清的《经典常谈》包括说文解字、周易、尚书、诗经、三礼、春秋三传、四书、战国策、史记汉书、诸子、辞赋、诗、文等十三篇,系统地介绍了中国古代文学的发展与历史脉络。

全书对经典的梳理与讲解,不仅知识上简洁精辟,文字上更是白话文通俗流畅的典范,让古文对读者来说更为亲近、熟悉,从而启发读者的兴趣,是读者概览中国古典文学的不二之选。

仓颉:原姓侯冈,名颉,俗称仓颉先师,又史皇氏,又日苍王、仓圣。

《说文解字》《世本》《淮南子》皆记载仓颉是黄帝时期造字的左史官,见鸟兽的足迹受启发,分类别异,加以搜集、整理和使用,在汉字创造的过程中起了重要作用,被尊为“造字圣人”。

《说文解字》:简称《说文》,是由东汉经学家、文字学家许慎编著的语文工具书著作,是中国最早的系统分析汉字字形和考究字源的语文辞书,也是世界上最早的字典之一。

宋代宁夏边塞诗中的“真”与“幻”

宋代宁夏边塞诗中的“真”与“幻”

宋代宁夏边塞诗中的“真”与“幻”作者:刘金凤丁佳楠雷雨婷张晓阳来源:《现代语文(学术综合)》2016年第03期摘要:宋代宁夏作为边地前沿地区,其诗歌蕴含着独特而深刻的内涵,故而这一时期宁夏文学创作的历史价值和审美价值,就很值得研究。

本文从宋代宁夏边塞诗中体现的“真”与“幻”的结合入手,主要从“幻”与历史真实的结合和“幻”与感情真实的结合两个角度出发,探讨作者通过“幻”的手段所表达出的历史事实与纯真感情。

关键词:真与幻历史真实感情真实宋代宁夏诗歌中描写边塞自然风光和风土人情的作品以及抒发边塞情思的作品,均属于宋代宁夏边塞诗的范畴。

宋代宁夏诗歌以其对宋代宁夏边地环境的描写,对风土人情的表现,为诗歌内容打上了地域的烙印。

下面结合宋代宁夏边塞诗歌,从“真”与“幻”两个层面出发,对宋代宁夏诗歌的特点进行解读。

“真”,《说文解字》解释为:“仙人变形而登天也”[1],可见在中国古代神话传说中“真”就是旧时所谓的神仙、仙人;《玉篇·匕部》解释“真”为“不虚假也”,《古今韵会举要·真部》解释为“实也”[2],强调的是真实,是与假和伪相对的。

《列子》中有:“幻者不真而惑,真幻对立”,可知“幻”与“真”是相对的一个概念。

那么相对于“真”而言,“幻”则有众生、不真不定之意,《列子·周穆王》:“穷数达变,因形移易者谓之化,谓之幻”[3]。

综上所述,“真”即“实”,是指原本的、固有的并与当下的客观事实相符合的人物、事件等;而“幻”是与“真”相对的,指的是一种梦幻的、不真实的物象。

黄海清在《说艺术之真及其与美、善的关系》一文中对“艺术之真”有两个基本的理解:一是认为艺术作品中反映出来的生活与实际的社会生活基本一致或相符,主要包括本质的真实与细节的真实两个方面;二是艺术家的主观情感在作品中的如实表现,即强调有感而发。

宋代宁夏诗歌就体现出了“艺术之真”的特点,概括起来主要表现为“幻”与“真”两方面。

说文解字第一推荐语600字作文

说文解字第一推荐语600字作文

说文解字第一推荐语600字作文全文共8篇示例,供读者参考说文解字第一推荐语600字作文篇1中华文化源远流长,汉字是中华文化的来源,汉字已有几千年的历史,真是一个不朽的古董啊!我爱汉字。

汉字已有年的历史,从甲古文、金文、大篆、小篆、到隶书、楷书、草书、行书,汉字在几千年的历史中,字体发生了很大变化,每一个汉字都有着生动有趣的来历,这真是博大精深,历史悠久啊!我最喜欢的汉字是“火”字,也最厌恶“火”字。

为什么呢?火是温暖的、是光、是生命,给我们希望,但是火在罪恶的人手中就成了他们犯罪的工具,就像一把锋利的剑,就是这把锋利的剑,无情地毁灭了圆明园。

说到汉字,不得不说说记汉字了。

中国汉字那么多,很多人都说汉字难记,但我有一个记忆汉字的好方法,就是从外行来记。

比如:“尖”就是上小下大,“尘”就是细小的土,“吠”就是犬叫,你可以用我这个小窍门来记忆会轻松容易很多。

我们还可以从会意字和形声字来解释汉字的由来。

会意字是指用两个及两个以上的独体汉字,根据各自的含义所组成的一个新汉字,这种造字法就叫做会意字,比如“柜”字、“岩”字。

组成形声字的两个部分,一部分表示字的意义叫形旁,另一部分表示字的读音叫声旁。

同一个形旁和不同的声旁结合可以构成许多意义相关的字,比如梅、梨、枝、株。

同一个声旁和不同的形旁结合又可以构成许多读音相同的字,比如刚、钢、纲。

我和汉字还发生过许多有趣的事,其中,讲歇后语就是特别有趣的,大家请看:上个星期我和我同学下象棋,下着下着,我发现我就是小苏他爹——老输(苏),我又下了一次,还是外甥打灯笼——照旧(舅),一样输的很惨,看来我下次要好好练习。

这时候,那个人笑着对我说:“你真是猪八戒拍照——自找难堪(看)啊!”这时我们两个都哈哈大笑,这歇后语可真有趣呀。

汉字博大精深,汉字给我们带来了很多乐趣,我要多多学习汉字,我爱汉字。

说文解字第一推荐语600字作文篇2说文解字第一推荐语大家好!我是一名小学生,今天我要给大家推荐一本非常有趣的书,那就是《说文解字》。

经典常谈第一章说文解字摘抄加读书笔记

经典常谈第一章说文解字摘抄加读书笔记

经典常谈第一章说文解字摘抄加读书笔记全文共5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经典常谈第一章说文解字摘抄加读书笔记1最近读了朱自清先生的《经典常谈》一书,自朱自清先生逝世已62年,看了这本书,书中字里行间都闪现出他嚼饭哺人孜孜不倦的精神,使人追怀不已,并为其短暂的生命而惋惜。

书中从普及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目的出发,对《说文解字》、《周易》、《尚书》、《诗经》、三《礼》、《春秋》、三传、《国语》、《大学》、《中庸》、《论语》、《孟子》等十多种中华文化经典和诸子百家思想,以及诗、文、赋等文学体裁进行了深入浅出的介绍和分析,为广大青年解读中华文化经典开启门径。

语言简洁明快,把握精髓,是难得的'导读精品。

作者在书的序言中阐述了何谓经典,经典就是我国的传统文化遗产由中国文字记载下来的东西。

然后说明经典都包括哪些书籍,这些书籍共有十三种。

这十三种书籍的作者,产生的原因,书的内容,及该书所产生的社会效益,分别逐一地作了介绍,这种夹叙夹议的过程就构成了全书的内容。

这本书既可以看做是散文集,又可以看做是教科书,因为朱先生在书的序言里说,经典训练是中等以上教育里的必要项目之一。

他的这一主张得到当时教育部的认可和教育界许多人士的赞同。

如果把接触经典的人比作游客,那么朱先生很像一位向导。

当游客想要参观一个岩洞时,他先在洞外给讲说一番,让游者心里有个数,不至于进了洞去感到迷糊。

他可真是个好向导,自己在里面摸熟了,知道岩洞的成因和演变,能按真际讲说,绝不会说这儿是二龙戏珠;那儿是八仙过海,是某高士,某仙人塑造的,求真而并非猎奇的游客自然欢迎这样的向导。

经典常谈第一章说文解字摘抄加读书笔记2《经典常谈》所谓经典是广义的用法,包括群经、先秦诸子、几种史书、一些集部;要读懂这些书,特别是经、子,得懂“小学”,就是文字学,所以《说文解字》等书也是经典的一部分。

在中等以上的教育里,经典训练应该是一个必要的项目。

经典训练的价值不在实用,而在文化。

初中语文八年级下《经典常谈》名著导读+章节梳理+内容速读+真题+读后感

初中语文八年级下《经典常谈》名著导读+章节梳理+内容速读+真题+读后感

名著概览章节梳理《〈说文解字〉第一》秦以前:战国末期,由于文字统一的需要,进而出现了仓颉造字的传说。

秦以后:始皇时,文字统一为小篆,又形成隶书;汉末时,隶书由椭圆变为扁方,称作“汉隶”;魏晋之际,隶书变为“正书”;晋至唐朝,又称为“隶书”,称“汉隶”为“八分书”;晋代正书简化形成“行书”,晋代也称为“楷书”,宋代又改称为“真书”。

2《〈周易〉第二》战国末期道家、阴阳学说盛行,儒家借卦爻辞发扬儒家哲学,留存下来的便是《易传》;此外还有《文言》《系辞》两传;到了汉代,又新发现了《说卦》《序卦》《杂卦》三种传,后称为《逸易》。

3《〈尚书〉第三》《尚书》包括虞、夏、商、周四代,大部分是号令,就是向大众宣布的话,小部分是君臣相告的话。

也有记事的,大都是战国末年人制作。

4《〈诗经〉第四》春秋时通行赋诗;孔子时代,用《诗》讨论做学问做人的道理;孔子以后,“《诗》三百”成为儒家的“六经”之一。

5《三礼第五》汉代学者所传习的有三种经和无数的“记”,三种经是《仪礼》《礼古经》《周礼》;“记”是儒家杂述礼制、礼制变迁的历史,或礼述之作。

汉代的“记”很多,流传到现在的只有三十八篇《大戴记》和四十九篇《小戴记》。

6《〈春秋〉三传第六(〈国语〉附)》三传为《左传》《公羊传》《穀梁传》,三传特别注重《春秋》的劝惩作用。

三传解释经文时,常常不顾上下文穿凿附会起来;三传之中,公羊穀梁均以解经为主,左氏却以叙事为主,参考群籍,详述史事。

7《四书第七》《四书》按照普通的顺序是《大学》《中庸》《论语》《孟子》;《五经》是《易》《书》《诗》《礼》《春秋》。

《礼记》里的《大学》,本是一篇东西,朱子给分成经一章,传十章,传是解释经的。

《中庸》是孔门传授心法的书,是子思记下来传给孟子的。

书中所述的人生哲理,意味深长。

《论语》是孔子弟子们记的,能够让读者学习许多做学问做人的道理:如“君子”“仁”“忠恕”,如“时习”“阙疑”“好古”“隅反”“择善”“困学”等,都是可以终身应用的。

真是什么音

真是什么音

真是翘舌音。

基本释义:1、真,名词的意思是:本性,原本面目,原迹,实相。

组词如下:真主、传真、写真、返朴归真、去伪存真2、真,形容词的意思是:原本的,固有的,符合实相的。

组词如下:真诚、真实、真挚、真正、真谛、真理、真果、真菌、真格、真迹、真品、真空、真皮、真丝、真切、真确、真情、真性、真相、真影、真赁实据、真心诚意、真知灼见、真金不怕火炼、果真、千真万确。

资料扩展:
文言版《说文解字》:眞,仙人变形而登天也。

从匕,从目,从乚,八所乘载也。

白话版《说文解字》:真:长生不死的人变形升天。

字形采用“匕、目、乚、八”会义,“八”表示仙人升天所乘坐的东西。

词语解释:
1、真实:跟客观事实相符合;不假:~情况。

~的感情。

2、果真:副词。

果然,表事实:~不出你所料。

3、真正:属性词。

实质跟名义完全相符:群众是~的英雄。

~的吉林人参。

4、真空:通常指只有极少的气体分子,压强远小于105帕的气态空间。

5、真香:见“真香茗”。

6、当真:信以为真:这是跟你闹着玩儿的,你别~。

7、真诚:真实诚恳;没有一点儿虚假:~的心意。

~的帮助。

8、真挚:真诚恳切(多指感情):~的友谊。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说文解字之“真”字
作者:
来源:《下一代英才》2018年第11期
“真”是个晚出的形声兼会意字,“真”字最早的字形是小篆。

《说文解字》解“真”为“仙人变形而登天”。

我们来看“真”这个字,它的上部是化字的古写(去掉亻旁);中间有一目,表示“养生之道,耳目为先”;目下一折线(读yǐn)是“隐”字古写,意思是“变化隐身”;最下面的左右两撇是飞升的乘具,叫做“峤”,表示喷气升空,类似今天的长征运载火箭吧。

“真”字的本义是指那些“存养本性,修真得道”的仙人,道家称为真人、真君。

按庄子的观点,我们都是假人,徒有人形,没有激活人性,所以要借假修真。

《黄帝内经·素问》的第一篇叫《上古天真论》专门论述上古人性之真之纯。

“真”字晚出,甲骨文和金文里都找不到,这是道家为其神仙观念而定制的一个专用字,遍寻先秦儒家典籍,均不见有这个真字,只有一个“诚”字。

“诚”的意思就是本真、真实,后世儒家讲的诚,多指人的道德感情的真诚。

难道在甲骨文时代,就没有一个对应“真”的字吗?当然有了,这就是另一个“贞”字,贞洁的贞。

我各选了两个甲骨文和金文字形的“贞”。

由其演变可见,道家造的这个真字,不过是从金文“贞”传承下来的,下面是一只鼎,用做声符。

哪里有什么火箭?仙人乘坐飞升的火箭,不过是鼎的两条腿而已。

金文“贞”字从卜,鼎声。

一个人心中有疑,前来问卜,叫做“问贞”。

贞的本义是“侦”,有询问、侦查,打听之意。

事主因问卜,卜师观察兆纹,解答吉凶,就叫“占”。

所以,贞、占都是卜辞上的专业用语。

“贞”字从鼎,三足鼎立才稳固、才正定,所以“贞”又有“正”的意思。

上古时代,以贞代正,《周易》的乾之四德“元亨利贞”,贞即正,“求贞”即是求正,后世将真正、真实、真诚二字联用,意思就更加突出了。

真的反义词是“伪”。

荀子说:伪,人为也。

先天为真,后天为伪。

人道本是天道的投影,是个颠倒的像,正如我们看水中的倒影一样,是反的。

佛说众生颠倒,世界是个大幻相,山河大地,原子电子,均无自性,皆为幻相,只是我们身在其中却浑然不觉。

道家因此把悟道的人称为真人,“自然者,道之真也。


社会提倡知真、求真,但是真话难讲,忠言逆耳;真相难求,人多自欺。

心理学的研究表明,人都是“看见自己想看见的东西”,你说的真话,在他人那里可能被认为是谎言,因为每个人的视角、立场不同。

对我们自己来讲,但求无愧己心,不受良知的折磨。

巴金先生在晚年提
倡讲真话,并忏悔自己在文革中犯的错误,不为别的,只求在生命的最后一刻,能心安理得地离开人世。

鲁迅先生则怀疑自己呐喊的的作用,一屋子安乐死的人,并不会感到死的悲哀。

现在你大嚷起来,惊起了几个清醒的人,但他们又逃不出这没有门窗的铁屋子,你以为对得起他们吗?但是,这几个人既然起来了,就有捣毁这铁屋子的希望,人类的希望是绝不能被抹杀的,因为希望就是未来,尽管不确定,但未来一定是“真”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