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期预警系统在医疗评估中的应用
早期预警系统评分在临床中的应用

世 界最新 医学信息 文摘 2 0 1 4年第 1 4卷第 2 3 期
早期预警 系统评分在 临床 中的应 用 ・ 临床研究 ・
韩 双 梅
( 四川省金堂县第一人 民医院 儿科 ,四川 成都 6 1 0 0 0 0 )
摘 要:早期预 警评 分是 分级反应 治疗策略应用 中的重要 工具 ,可方便 、 - 快捷地从床旁得到数据 , 随时警示临床 医护人员 , 对于儿童患者,早期识别和适 当的干预 同样 有助于减 少儿童的重症监护率 ,值得推广。 关键词 :早 期预 警评 分;儿科 ;临床应用 中图分类号 :R1 9 7 文献标识码 :B DO I :1 0 . 3 9 6 9 / j . i s s n . 1 6 7 1 . 3 1 4 1 . 2 0 1 4 . 2 3 . 0 4 1
1 . 2 E WS的评分界值
对于健 康人 ,E WS的得分 为 0 。 随着 病情 的加重 ,得 分 可 相应 的增 加 。ME WS分值 越 高 ,说 明患 者病 情 越 重 ,收 入重症 监护 病房 ( I C U)和专 科病 房的概 率越 大 ,病 死率 越 高 。国 内外 的众 多研 究 均显 示 5分是 ME WS鉴 别 患者 严 重 程度 的最佳 临界点 。在 M E WS分值 < 5分 的患者 中 ,大多 数 不需 住 院 治疗 ,而 ≥ 5分 的患 者 病情 恶 化 风 险增 大 ,有 潜 在危 重症 风 险 和需 入住 专 科病 房 甚 至 I C U的 风险 大 。特别 是 ME WS分值 ≥ 9分者 死亡 风 险 明显增 加 ,需入 住 I C U接 受治疗 。
观 病 房专 科 化趋 势 明 显 ,各 专 业 对急 危 重病 的认识 并 不 十 分清 晰 ;白天 主任 医 师 、主治 医师 、住 院 医师 不 同 层次 的 医师 同时在 岗,能 尽 快对 危 重症 患 者做 出快 速反 应 ,但 中 夜 班 (1 7: 0 0至 次 日 8: 0 0)由 年资 较 低 的 医 护人 员 担 任 值 班 工作 ,对 危 重 症 或潜 在 危重 症 患者 的判 别 、处 理能 力 相 对欠缺 , 容 易导致 意外发 生 , 发 生 医疗 纠纷 。经调查 发现 , ME WS 分值≥ 4 分 预 测人 住 I C U或 高依 赖 病 房 ( H D U)的 概 率 敏感 性 达 7 5 %,特异 性 达 8 3 %。对 于医 护人 员 ,特 别 是 低 年 资人 员快 速 识 别 出潜 在危 重 病 患者 有 重要 意 义 ,可 以避 免 临床 医师 以 自身 的临床 经 验来 评 估及 处 理 患者 的情
早期预警评分在ICU护理工作中的应用

早期预警评分在ICU护理工作中的应用随着医疗水平的不断提高,ICU(重症监护室)的护理工作也变得越来越重要。
在ICU 中,护士们需要密切监测患者的病情,并根据患者的情况及时采取有效的护理措施。
而早期预警评分系统的应用,可以帮助护士们更好地把握患者的病情变化,及时进行干预,提高患者的存活率和康复率。
本文将介绍早期预警评分系统在ICU护理工作中的应用,以及其带来的益处和挑战。
早期预警评分系统是一种通过对患者的生命体征和临床状况进行评估,来判断患者病情严重程度的方法。
这种系统可以帮助护士们及时发现患者病情的变化,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避免患者出现不良的临床结局。
早期预警评分系统通常包括心率、呼吸频率、血压、体温等生命体征指标,以及意识状态、血氧饱和度等临床评估指标。
通过对这些指标的监测和评估,可以得出一个评分,来指导护理工作的进行。
早期预警评分系统还可以提高护士工作的效率。
在ICU中,护士们需要同时照顾多名患者,他们的工作负荷非常沉重。
而早期预警评分系统可以帮助护士们更好地了解患者的病情变化情况,及时进行干预,减少了护士们对患者进行频繁监测的需求,降低了他们的工作压力,提高了工作效率。
早期预警评分系统在ICU护理工作中的应用也面临着一些挑战。
早期预警评分系统所涉及的指标繁多,护士们需要花费大量时间和精力来进行监测和评估。
早期预警评分系统的指标和评分标准需要经过不断的验证和调整,才能更好地适应ICU中患者的特点。
早期预警评分系统只是一种辅助性工具,护士们在使用这种系统的还需要结合自己的临床经验和专业知识,来进行科学的判断和决策。
改良早期预警评分在急诊内科患者护理中的应用

改良早期预警评分在急诊内科患者护理中的应用引言急诊内科患者通常是因为急性疾病、感染或其他危急情况而寻求医疗帮助,因此他们需要及时而有效的护理和监测。
改良早期预警评分(MEWS)是一种通过评估患者的一系列生命体征和症状来预测患者病情恶化风险的评分系统。
在急诊内科患者护理中,MEWS的应用可以帮助护士和医生及时发现病情的恶化,并采取相应的措施,从而减少患者出现严重并发症或死亡的风险。
本文将探讨MEWS在急诊内科患者护理中的应用,以及其在提高患者护理质量和安全性方面的潜在作用。
MEWS的构成与评分方法MEWS通过评估患者的生命体征和症状来确定患者的病情严重程度和风险水平。
其构成包括呼吸频率、心率、血压、体温、意识状态和血氧饱和度等指标。
每项指标根据其数值给予相应的分数,然后将各项分数相加得到总分数,根据总分数来确定患者的风险水平。
MEWS评分通常在急诊内科患者入院时进行,以及在患者住院期间定期进行,以便及时发现病情的恶化。
MEWS的应用价值在急诊内科患者护理中,MEWS的应用具有重要的价值。
MEWS可以帮助护士和医生及时发现病情的恶化。
通过定期对患者进行MEWS评分,护理人员可以及时发现患者生命体征的异常变化,如呼吸频率增快、心率加快、血压下降等,从而及时采取相应的护理和治疗措施,防止病情进一步恶化。
MEWS可以提高患者的护理质量和安全性。
通过定期对患者进行MEWS评分,护理人员可以及时发现患者的病情风险,从而采取相应的护理和治疗措施,减少患者发生严重并发症或死亡的风险。
MEWS还可以帮助医院对患者进行分级管理,及时调整护理和治疗方案,确保患者获得最佳的护理和治疗效果。
MEWS的应用挑战与对策尽管MEWS在急诊内科患者护理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但其应用也面临一些挑战。
护士和医生需要接受相关的培训,以确保他们能够正确使用MEWS评分系统,并能够及时识别患者病情的恶化。
医院需要加强对护理人员的培训和教育,提高他们的专业水平和能力。
早期预警评分系统在急诊危重患者抢救中的应用

早期预警评分系统在急诊危重患者抢救中的应用早期预警评分(esrly warning score,EWS)是20世纪90年代初,英国医疗机构为了能及时识别“潜在危重症”患者并快速高效的进行合理的干预治疗,由Morgan等人首先提出。
目前,EWS已在发达国家急诊科和ICU中普遍应用[1]。
如何有效的对急诊危重患者的病情进行快速正确的评估已成为急诊护理的新热点,现就EWS在急诊危重患者抢救中的应用报道如下。
1.临床资料1.1 病例选择及分组 2014年1-6月我院急诊入抢救室的危重病人1676例,男732例,占43.68%,女1044,占56.32%;年龄14-98岁,平均年龄(68.1±8.9)岁。
所有入选病例采用随机表法进行划分,对照组予以急诊常规抢救方案;实验组采用本研究中EMS评分分值设计的急诊多种级别抢救方案。
1.2 研究对象:⑴入选标准:进入我院急诊抢救室的危重患者⑵排除标准:三无人员、年龄<14岁、无家属、依从性差。
2 评分系统2.1 EWS 参考文献[2],建立急诊科EWS评分登记表,患者一进入抢救室即进行评分。
每个参数0-3分,总分15分,分值范围0-3分为轻度,4-5分为重度,≧5为危重。
分值越高,病死率越高。
详见表1。
2.2 评价指标①病情判断的准确率②抢救时长③医护人员评估病情的意识。
2.3 统计分析:应用SPSS13.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处理,计数资料以百分比表示,两组计数资料采用卡方检验,计量资料的描述采用均数±标准差( ±S)表示,两组计量资料比较采用两样本独立t检验。
3 结果3.1 两组患者病情判断的正确情况见表2。
3.2 抢救所用时间实验组患者从进入抢救室到离开的平均时间为(132.9±96.8)分;对照组患者从进入抢救室到离开的平均时间为(166.1±122.6)分。
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9.24,P<0.05)。
传染病联控中的早期预警系统建设与应用

传染病联控中的早期预警系统建设与应用在传染病联控中,早期预警系统的建设与应用是非常重要的。
这一系统的实施目标是通过提前预测和警示传染病的爆发,以便于及时采取应对措施,最大限度地减少传染病的传播范围和人员伤亡。
本文将对传染病联控中早期预警系统的建设和应用进行探讨,并介绍一些实际案例。
一、早期预警系统的建设早期预警系统的建设是为了提前发现和预测传染病的爆发情况,需要借助公共卫生机构、医疗机构、疾控中心等相关部门的协同合作。
以下是早期预警系统建设的几个关键步骤:1. 数据收集和整合:收集和整合包括疫情监测、医疗机构报告、大数据分析等多个渠道的数据,形成全面、准确的传染病信息数据库。
2. 风险评估和模型构建: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风险评估和分析,利用数学模型和算法构建早期预警的模型。
这些模型将考虑传染病的特性、传播方式和传播路径等因素,预测传染病的爆发风险。
3. 警示机制的建立:基于模型的预测结果,建立一套完善的警示机制,定期发布传染病爆发风险预警信息。
这些信息将通过各种渠道传递给相关部门和公众,提醒大家提高警惕并采取必要的防护措施。
二、早期预警系统的应用早期预警系统的应用可以帮助相关部门和公众更好地应对传染病的爆发和流行。
以下是几个早期预警系统应用的实际案例:1. 中国的传染病预警系统:中国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建立了传染病预警系统,通过与各级疾控中心和医疗机构的数据对接,实现了对传染病的实时监测和预警。
该系统在突发传染病事件中的应用,为及时采取有效措施提供了重要依据,保护了公众的健康安全。
2. COVID-19的早期预警:COVID-19疫情爆发初期,通过早期预警系统对潜在感染风险进行分析和预测,帮助了许多国家及时制定防控措施。
早期预警系统结合了病例汇报、人群流动数据以及实验室检测数据,精确识别风险区域和重点防控地区,减缓了疫情的传播速度。
3. 全球传染病网络监测系统:世界卫生组织与各国合作建立的全球传染病网络监测系统,通过数据的共享和分析,实现了对全球传染病爆发的及时监测和预警。
心源性猝死的早期预警系统与应用

心源性猝死的早期预警系统与应用心源性猝死是指心脏起搏与传导系统发生严重异常导致心脏停止搏动的临床病症。
它的发生通常突然且迅猛,往往给人们造成了巨大的困扰与伤害。
为了提前预测和避免心源性猝死的发生,早期预警系统应运而生。
本文将探讨心源性猝死早期预警系统的技术原理与应用,以及其对预防心源性猝死的重要意义。
一、技术原理心源性猝死早期预警系统的核心技术是基于心电图信号的分析和监测,通过对心电图数据的实时采集与处理,识别出潜在的心脏异常,并提前预警。
这些系统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技术应用:1. 心电图信号的采集与传输技术:通过电极贴附在患者身上收集实时心电图数据,并通过传输技术将信号传输到监测设备上进行处理和分析。
2. 心电图信号的分析算法:采用先进的数字信号处理和人工智能技术,对心电图信号进行实时的分析和处理,提取出可能的心脏异常特征。
3. 心脏异常的预警算法:在对心电图信号进行分析后,系统会根据特定的预警算法来判断是否存在心脏异常,并在可能发生猝死之前及时发出警报。
二、应用场景心源性猝死早期预警系统可以广泛应用于医疗保健领域和健康管理领域。
以下是几个典型的应用场景:1. 医院监护室:心源性猝死在患者住院期间常常发生,并对患者生命安全造成威胁。
在监护室使用早期预警系统可以及时发现心脏异常,尽早采取紧急措施,提高患者生存率。
2. 家庭护理:对于高风险患者,如有心脏病史的老年人或患有心脏疾病的患者等,家庭中配备心源性猝死早期预警系统可以及时提醒家庭成员或护理人员,以便及时救治。
3. 健康管理:心源性猝死早期预警系统可以与个人健康管理设备相结合,对个体进行长期的监测,在平时和睡眠时检测心电图信号,及早发现心脏异常,指导个体进行合适的调节和康复训练。
三、意义与前景心源性猝死早期预警系统的应用具有重要的意义和广阔的前景。
首先,心源性猝死早期预警系统可以大大提高猝死发生前的识别率,尤其是在无症状或轻微症状的患者中。
临床医学中的疾病与预警系统

临床医学中的疾病与预警系统近年来,随着医学科技的不断进步和人们对健康的关注度提高,疾病预警系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和重视。
在临床医学中,疾病预警系统的使用不仅可以帮助医生及时发现潜在的疾病风险,还可以提供有效的预防和干预措施,以保障患者的健康和生活质量。
一、疾病预警系统的定义及作用疾病预警系统是一种利用现代科技手段对人群的健康状况进行监测、分析和预测的系统。
其主要作用是通过收集和分析大数据、实时监测和评估潜在健康风险,以提供早期预警和干预措施,帮助医生及时诊断和治疗疾病。
二、现有的疾病预警系统目前,世界各国已经建立了相应的疾病预警系统,有效地提高了医疗资源的利用效率和疾病防控的水平。
其中,美国的CDC(疾病控制与预防中心)和中国的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等机构在疾病预警系统的建设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
三、疾病预警系统的构建与优化要建立一个科学有效的疾病预警系统,需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1. 数据收集与整合:通过各种渠道收集和整合相关的健康数据,包括体征、生化指标、基因信息等。
2. 预警指标的选择:根据不同的疾病类型和风险因素,选择适合的预警指标,如体温升高、血压异常等。
3. 预警模型的建立:利用数学模型和统计学方法,建立与疾病相关的预警模型,以准确判断健康状态和风险程度。
4. 数据分析与挖掘:通过数据分析和挖掘技术,深入挖掘健康数据中的关联规律和特征,以提高预警系统的准确性和灵敏度。
5. 预警信息的传递与应用:将预警信息及时传递给医生和患者,并提供相应的建议和干预措施,以降低疾病风险和促进健康管理。
四、疾病预警系统的应用与推广疾病预警系统在临床医学中的应用前景广阔,可以为医生提供更及时准确的诊断和治疗决策,为患者提供个性化的健康管理和防控措施。
此外,疾病预警系统还可以用于公共卫生领域,提前预警并迅速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保护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
然而,要想实现疾病预警系统的广泛应用和推广,还需要解决一些技术和隐私保护等问题。
早期预警评分在ICU中的应用现状

早期预警评分在ICU中的应用现状目的客观、快速评估和及时干预患者病情、高效管理医疗单元等方面提供一个有效的工具。
方法对临床中进行的预警评分的方法和意义进行归纳和总结。
结果早期对患者心率、收缩压、呼吸频率、体温和意识进行评分(早期预警评分),一旦分值达到一定标准,即可进行积极的医疗处置。
结论早期预警评分适合广大医护人员及时地对患者的病情进行评估,及时采取干预措施,防范延误病情。
标签:重症监护病房;早期预警评分;护理早期预警评分是对患者心率、收缩压、呼吸频率、体温和意识进行评分。
该评分对常用的生理指标进行评定并给予相应的分值,根据不同的分值制出不同级别的医疗处理干预原则。
一旦分值达到一定标准即”触发”水平,必须尽快进行积极的医疗处置。
英国是最早实施、制定该评分系统的国家,后经实践后进行了改良,形成改良早期预警评分,该方法获取参数快速简单,对患者的预后预测评估准确性高,受到国内外医学界的广泛认可,是对危重病患者病情评估的一种简便、实用的评分系统[1]。
已在英国急诊和ICU中普遍应用,并得到广大医务人员的肯定。
1 EWS评分方法EWS评分可以在患者床边快速获取相关参数,数分钟即可完成对患者的评分及病情评估。
EMS评分的内容包括患者心率、收缩压、呼吸频率、体温和意识,具体评分标准见表1[2]。
EWS更侧重于动态监测患者的病情变化,早期发现潜在危重症患者,MEWS更侧重于对急诊患者去向的分流和有计划地选择治疗方案。
EWS需要监测血氧饱和度(SpO2),一般多用于有条件的急诊科、ICU 及普通病房;而MEWS不用监测SpO2,对其他参数根据患者的病情进行了适当的调整,使得结果更准确、更实用,可以用于基层乡镇医院、社区医院或院前急救等多种场所。
2 EWS评分的临床应用现状2.1 EWS评分在医疗工作中的应用EWS评分是近年来国外兴起的一个新的评分工具,由常规的生命体征组成,不受仪器、人员、场地限制,可重复操作,评估结果客观,增强了对患者病情评价和预后预测的可行性,减少了临床误诊、误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有场所全面禁烟。
护士在帮助那些不能随意在NH S所属场所吸烟的病人中起到越来越重要作用。
结论 帮助病人戒烟的无烟提议提高了护士在戒烟中的重要性。
由于他们有最大的可能记录病人的吸烟状况和提供短暂的干预,这种初级护理的角色使护士们的重要性有了很大的增强。
随着更多的基础护理机构制定出病人群体指导规定和尼古丁代替疗法可用性的增加,这个角色对病人来说将会变得更为重要和有影响力。
(董雅光 赵彤霞 王彦琦摘 程显山校)
(本文编辑:赵中升)
早期预警系统在医疗评估中的应用[英]/Pal m er R NT 2004,100(48):34 35
不恰当的护理意味着如果急性病人病情恶化直至必须送往I C U时才能被发现这样的护理并不是最令人满意的。
而定期恰当地记录病人的生命体征,可以提醒病房护理人员早期发现问题,并能在病人病情恶化前采取措施。
早期预警系统即给常规观察一个分值,能够帮助护理人员辨别出病人病情何时恶化,何时需要医学评估及可能的医疗干预。
改良的早期预警系统(M E W S)是一个评估工具,是用来提醒普通病房的医护人员确定那些病人病情有可能恶化和需要增加护理等级。
此系统是由M organ等的早期预警评分系统(E W S)演变而来,最近被引入英国奇切斯特市圣理查德医院的医疗评估病房并被运用到每位病人的观察表中,因为大家认为它更可能被广泛应用。
作者在一个高依赖课程中接触到了ME W S,此课程是根据危重症综合护理!一文而为所有病房工作人员提供的以能力为基础的高依赖护理训练,此文推荐早期预警评分系统在普通病房开展使用,使医护人员能在急性病人中观察到生理学指标的变化,并要求不管危重病人在哪个病房都要为其提供持续的标准化护理。
改良的早期预警系统 ME W S是一种适用于床边的简单的评分系统,易被医学评估部门及病房推广应用。
此工具是通过评估以下6个方面生理学指标:呼吸率、脉搏率、收缩压、体温、尿量、AVP U值来鉴别出会发生病情恶化的病人。
(AVPU 是指:A-清醒,自主睁睛、讲话;V-对语言刺激的反应,执行指令性动作;P-对疼痛的反应,对疼痛刺激有反应;U-没反应)。
M E W S是一种追踪与激活!预警工具。
追踪包括定期观察选择性的基础生命体征和评估生理学指标并给予其一定分值,之后计算总分,分值越高,评估的值越不正常,当病人的分值达到一定的域值时,医学干预系统被激活。
Ahern和Ph il p o t认为M E W S系统是许多用来早期判定急性病人病情恶化的生理学评分系统之一,包括急性生理学和慢性健康评估评分(A P AC HE∀),此评分是用来评估病人入I C U时的病情严重程度的。
不过,ME W S是唯一的适合床边病人评估的评分系统,它全面、迅速、容易使用,并能对一些常规收集的参数结果进行比较。
引入ME W S的原因 病房病人对护理人员的依赖性在不断增加,而病房护士通常只能照顾那些接受复杂治疗的病人,比如持续气道正压(CPAP),或者双水平气道正压(B I PAP)的病人。
M akin(2000)认为,工作繁忙的普通病房护士认为很难有足够的时间去照顾危重病人,这可能会导致病人的预后不良。
在这些情况下,ME W S就成了迅速鉴别高危病人的理想工具。
Subbe等(2001)认为,在一组内科急症病人中,升高的ME W S分值与增高的病人死亡率有关。
2003年英国护理部的文件指出,当护理现存的、潜在的重危患者时,认真地、技术熟练地监测病人的生命体征是至关重要的。
M c Qu illan等认为,对病房病人护理不太理想是常见的事情,而且预示病人病情危重的体征经常被忽略。
他们认为不太理想的护理是缺乏对气道堵塞、呼吸、循环功能障碍等知识,导致这些异常发现被忽视。
不能寻求专家建议和理解临床急症被描述成不恰当护理的原因,所有这些的主要后果是死亡率、发病率增加,病人需要被送往I CU救治。
从普通病房送往I C U的病人比那些从急诊科、手术室、恢复室转来的病人死亡率高,Go l d h ill认为在病人被送往I C U之前,不太理想的护理是常见的。
Go ldhill等研究发现,在病人发生心跳呼吸骤停前的几个小时,异常的生理学指标被记录下来,他认为这些病人会从更早期干预中获益。
Franklin和M atthe w发现,大部分心跳骤停病人发病前有病情恶化的指征,而护士不能告知医生病人的病情恶化,因此实际上有机会进行干预来改善病人的预后。
急症病人常见的异常表现:呼吸频率增快、意识频率改变、心律异常、血压异常、尿量异常。
尽管呼吸率是心跳骤停和入往I C U的重要预测指标,
但是病房护士经常不记录此体征。
效度与信度 如果数据可以提高临床实践的质量,那么信度和效度的问题就非常重要了,而且在评价评估工具的适用性时也必须考虑信度和效度。
在护理实践中,信度和效度被广泛使用,反映了其在指导病人护理中的有用性,因此它必须是有效而可靠的。
一个评估工具的效度是由它声称它能测量的能力所决定的。
信度是指一个测量工具每次使用时都能获得同样的测量数值的程度。
ME W S是一个可靠的评估工具,因为它评估有分配分值并具备共同激活阈值的生理学指标,因此,ME W S评分是个有效的工具∃∃∃即所谓的追踪激活预警系统!。
讨论 尽管M E W S已经被证实在帮助护理人员辨别急症病人的病情恶化中是有用的,但是,它在奇切斯特市没有被完全应用。
原因包括护理人员没有记录基础值或接续的分值,保健护理助手记录了数值,但没向注册护士报告。
尽管英国卫生部2003年报道一些医疗信托机构只授权护士记录生命体征,但是大多数部门允许保健护理助手及护校学生参与记录床边观察到的指标。
卫生部的2003年%危重症护理范围&!鼓励医院考虑对病房护士尤其是保健护理助手进行床边观察的培训。
因此专门规定利用一天的时间来为本病房的保健护理助手授课,教他们如何合理使用M E W S,大多数人已参加了培训。
如果没有准确的记录,病人的病情恶化是不能被早期鉴别出来的,而且在很多情况下,都没有记录呼吸频率。
Go l d h ill等认为,尽管呼吸频率是预测心跳骤停和入住I C U的重要指标,但是病房护士经常没记录这项指标。
很清楚,非常有必要教育病房护士明确记录M E W S分值的重要性,并对其采取措施。
可以通过检查生命体征的记录来提高本病房对M E W S的使用。
然后确定基础观察标准,并要求对所有入住本单位的病人进行基础M E W S的记录,然后根据标准对其执行情况进行检查。
结论 一些作者强调,对病房病人的不太理想的护理值得关注,并表明早期预警激活系统能改善病人的预后。
不太理想的护理对病房病人的安全是一个威胁,因为预示病情危重的早期征象经常被忽视,采取早期医学干预的激活系统也没有被采用。
如果处于危险的病人被足够早的鉴别出来,就可采取措施来预防生理学指标进一步的恶化从而改善预后。
ME W S是一个简单的床边工具,可以在繁忙的临床科室中被护士计算使用。
(董建英 王阿莉摘 韩文斌校)
(本文编辑:滕悦)
寻找最佳的整体性急症疼痛评估工具[英]/Bur k ittRP Nursing T i m es 2004,100(42):35护理工作通常是收集患者的主观感受信息,并在诊断过程和有效的护理治疗过程中重新客观地解释这些信息。
理想的疼痛评估工具应该能够描述患者的疼痛感受,使用患者和评估人员共用的语言。
在急症评估中,观察与评估对有效实施护理和迅速治疗至关重要,评估需要全面而整体的方法。
护士在评估疼痛、收集资料以及实施有效疼痛管理的过程中,言行要合乎伦理道德,体现人道主义精神,有职业责任感。
紧急状态下,迅速关注躯体症状和疼痛评估有些矛盾,并非所有的疼痛均能立即致命,但疼痛均需处理。
急症医疗状态下,时间是最紧缺的。
理想的疼痛评估工具的条文应该有助于使主观信息标准化,同时,它也应该与这些信息内容相符。
疼痛的评估是多因素的,例如社会文化因素。
在多元文化环境中,各式各样的原因会影响疼痛的描述,有些患者对其疼痛保持沉默,而另外一些患者则夸大其辞。
为此应寻找一种能够完善主客观阐述和数据资料的疼痛评估工具。
护士担任的是解释者的角色,同时又是艺术的聆听者和护理治疗过程科学的实践者。
护士应将患者做为护理治疗工作的核心,患者的描述正是他们的感受,护士应用更多的时间去聆听痛苦!,努力寻找一种能够将患者的感受传递给医务人员的最佳的整体性急症疼痛评估工具。
(杜萍摘 叶文琴校)
(本文编辑:赵中升)
肾量!多巴胺的使用及注意事项[英]/K ing J E Nursi n g T i m es 2004,34(9):24
所谓肾量多巴胺(DA),指小剂量(通常<5 g/kg m i n)DA,这里的肾量反映了药物对肾脏的作用:即小剂量DA能使肾小球动脉扩张,尿量增多,保护肾脏免受损伤。
为什么小剂量DA被认为是肾量DA!呢?因为DA的疗效与剂量相关,小至中等量(<10 g/kg#m in)的DA就能兴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