盈利原理——透视商业的本质

合集下载

解析成功商业模式的三个维度

解析成功商业模式的三个维度

解析成功商业模式得三个维度任何一个商业模式都就是一个由客户价值、企业资源与能力、盈利方式构成得三维立体模式。

由哈佛大学教授约翰逊(Mark Johnson),克里斯坦森(Clayton Christensen)与SAP公司得CEO孔翰宁(Henning Kagermann)共同撰写得《商业模式创新白皮书》把这三个要素概括为:“客户价值主张”,指在一个既定价格上企业向其客户或消费者提供服务或产品时所需要完成得任务。

“资源与生产过程”,即支持客户价值主张与盈利模式得具体经营模式。

“盈利公式”,即企业用以为股东实现经济价值得过程。

长期从事商业模式研究与咨询得埃森哲公司认为,成功得商业模式具有三个特征,可以与SAP提出得三个要素就是相互印证得:第一,成功得商业模式要能提供独特价值。

有时候这个独特得价值可能就是新得思想;而更多得时候,它往往就是产品与服务独特性得组合。

这种组合要么可以向客户提供额外得价值;要么使得客户能用更低得价格获得同样得利益,或者用同样得价格获得更多得利益。

第二,商业模式就是难以模仿得。

企业通过确立自己得与众不同,如对客户得悉心照顾、无与伦比得实施能力等,来提高行业得进入门槛,从而保证利润来源不受侵犯。

比如,直销模式(仅凭“直销”一点,还不能称其为一个商业模式),人人都知道其如何运作,也都知道戴尔公司就是直销得标杆,但很难复制戴尔得模式,原因在于“直销”得背后,就是一整套完整得、极难复制得资源与生产流程。

第三,成功得商业模式就是脚踏实地得。

企业要做到量入为出、收支平衡。

这个瞧似不言而喻得道理,要想年复一年、日复一日地做到,却并不容易。

现实当中得很多企业,不管就是传统企业还就是新型企业,对于自己得钱从何处赚来,为什么客户瞧中自己企业得产品与服务,乃至有多少客户实际上不能为企业带来利润、反而在侵蚀企业得收入等关键问题,都不甚了解。

下面,我们逐一解析一下商业模式得这三个维度。

一、我到底能为客户提供什么?所有得以运行得生意都有自己得商业模式,哪怕就是一个街头小店。

认知觉醒:生意就是利益关系,赚钱需要拿捏好微妙的人性

认知觉醒:生意就是利益关系,赚钱需要拿捏好微妙的人性

认知觉醒:生意就是利益关系,赚钱需要拿捏好微妙的人性人生有两大悲剧:一是万念俱灰,一是踌躇满志。

理想和现实总是有差距的,幸好有差距,不然,谁还稀罕理想。

因为踌躇满志,才坚信自已是最完美的,是无所不能的;受到一点挫折,就变得极度自卑,万念俱灰,甚至失去继续的勇气;这两点都是不可取的。

为自己找一个准确的定位,能赢再去拼。

天下无事不可为,商人却要有所为也有所不为。

初心正念,利他取全……禅门商道· 财智动力工程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

生意场上更是如此,不要因为利润少就不去做,也不要因为风险小就去做;踩着规则边缘的事情可以做,但违背道义的事情则坚决不能做。

人都是逼出来的。

这一秒不放弃,下一秒就会有希望。

靠山山会倒,靠人人会跑,只有自己最可靠。

没有人能陪你走一辈子,所以你要适应孤独,没有人会帮你一辈子,所以你要奋斗一生。

低头时要有勇气,抬头时要有底气。

有竞争才有发展,因为有了对手的存在,因为有了不服输的信念和决心,才会一无既往地努力做好自己选择的事。

所以,有时候,对手比朋友的力量更大,天下没有永远的对手,却有永远的朋友,有些时候,对手也可以变成朋友。

当我们搬开了别人的绊脚石时,也许恰恰是在为自己铺路。

万事万物都是运动的,一个人不可能永远处在倒霉的位置。

成功需要朋友,要取得巨大的成功需要对手。

人生就像一杯没有加糖的咖啡,喝起来是苦涩的,回味起来却有久久不会退去的余香。

人,总是很难发现自己的错误;人,也总是很难改正自己的缺点。

明知自己错了,却欲罢不能,一错再错。

世界上的诱惑很多,把握正确的方向,坚守自己的原则,天上永远不会掉馅饼,不要因为贪图一时的快乐而付出惨痛的代价。

如果发现错了,一定要止步,止步就是进步。

在事实面前,你的想象力越发达,后果就越不堪设想。

金庸开始以孔子为师学习儒家,认为侠客最大,写出射雕英雄传;步入中年后,发现侠客根本解决不了问题,开始以老子为师学道家,写出笑傲江湖;人到中晚年,又发现道也解决不了问题,开始参悟佛法,写出天龙八部;再后来,发现原来佛法也是有限的,因为任何法任何经都是总结了当下红尘,真正智慧不在经书经典里,而在红尘中,于是写下了登峰造极的封笔之作鹿鼎计。

商业模式六要素之盈利模式

商业模式六要素之盈利模式

商业模式六要素之盈利模式
一、定义
盈利模式,也称为商业模式,是指企业在创造价值并从中获得收益的
有效过程,它定义了一定范围内企业运营活动的特定组合和跨越性的过程。

简而言之,它是企业如何在创造价值时收益的框架。

二、基本结构
盈利模式的基本结构分为4种:收入模式,成本模式,成本优势模式
和收益模式。

1.收入模式:以收入模式为基础,即企业通过销售商品和服务来赚取
收入。

2.成本模式:以成本模式为基础,即企业把费用降到仅仅可以盈利的
最低水平,从而获得收益。

3.成本优势模式:以成本优势模式为基础,即企业通过提高营运效率
和管理水平来降低成本,并从中获得收益。

4.收益模式:以收益模式为基础,即企业通过收入、成本和成本优势
的综合优化,以提高收益的最大化实现企业目标。

三、盈利模式的重要性
盈利模式对企业运营的重要性无疑。

从而,盈利模式的构建直接影响
到企业的经济效益,也是企业获取的经济利益的重要保证。

1.指导企业运营
盈利模式能够为企业提供运营指南,告诉企业如何提高收入,如何降低成本,如何提高营运效率,从而提高经济效益。

2.指导定价。

商业模式和盈利模式的透彻讲解

商业模式和盈利模式的透彻讲解

商业模式和盈利模式是商业运作中最基本、最核心的两个概念。

商业模式是指企业为实现自身利润最大化所规划的经营方式和组织结构,而盈利模式则是指企业通过所采取的商业模式来实现盈利的具体方式。

下面将就商业模式和盈利模式进行透彻讲解。

一、商业模式的定义和要素1. 商业模式的定义商业模式是指企业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为实现自身利润最大化所规划的经营方式和组织结构。

它是企业在市场中运作的基本架构和逻辑,包括企业所选择的产品或服务、目标市场、竞争策略、收入来源等。

2. 商业模式的要素(1)产品或服务:指企业所提供的产品或服务的种类、质量、定位等。

(2)目标市场:指企业所选择的客户裙体,包括目标客户的特征、需求、购物能力等。

(3)竞争策略:指企业在市场中所采取的竞争策略,包括定价策略、营销策略、渠道策略等。

(4)收入来源:指企业实现收入的途径,包括销售收入、订阅收入、广告收入等。

二、盈利模式的定义和类型1. 盈利模式的定义盈利模式是指企业通过所采取的商业模式来实现盈利的具体方式。

它是商业模式的具体化和落地,包括企业如何获取利润、利润来源和分配方式等。

2. 盈利模式的类型(1)销售模式:企业通过销售产品或服务来获取收入,盈利模式主要依靠销售额和销售利润。

(2)订阅模式:企业通过订阅服务或会员制来获取稳定的收入,盈利模式主要依靠订阅费和会员费。

(3)广告模式:企业通过在评台上展示广告来获取收入,盈利模式主要依靠广告费。

(4)租赁模式:企业通过租赁产品或服务来获取收入,盈利模式主要依靠租金收入。

三、商业模式和盈利模式的关系1. 商业模式和盈利模式的关系商业模式和盈利模式是相辅相成、相互依存的关系。

商业模式是企业运营的基础,是盈利模式的支撑,而盈利模式则是商业模式落地的具体体现。

2. 商业模式决定盈利模式商业模式决定了企业的盈利模式。

不同的商业模式会导致不同的盈利模式,例如B2B模式和B2C模式所对应的盈利模式就有很大的差异。

商业模式的本质是什么

商业模式的本质是什么

商业模式的本质是什么编者按:商业模式创新的关键在于“价值链组合”,价值链的优势可以发挥“乘数效应”。

做一个类比,商业模式与围棋的原理可谓“异曲同工”。

围棋的规则非常简单,但下好围棋却是一件极其艰难的事情,也许你耗费50年之精力也无法登堂入室。

既然商业模式如此重要,那么商业模式的本质是什么?是价值链,价值链是企业运营过程中一系列关键活动的组合,而企业的运营过程就是由若干条不同的价值链所组成的。

通过对价值链的分析,我们不仅可以看到企业整体的价值是如何体现的,更可以看到企业内部每一项关键活动的价值。

通过这种分析,我们能够明晰,企业在营销过程中创造了什么样的价值,这些价值能不能够推动企业的持续成长,抑或在竞争中赢得持续的优势。

更为重要的是,通过价值链的分析,企业可以不断修正和提升价值链中的各个环节,从而使整条价值链能够很好地串起来,不至于因为某些点表现差而导致整条价值链的“断裂”。

这就是“链式商业模式的内涵所在。

从价值链的角度制定的营销战略,我们不妨称之为“链式营销”。

“链式营销”是以价值链为框架来构建企业营销运做的过程,不只关注单点上表现,而是始终将营销过程作为一个整体来看待,根据市场环境的变化对营销价值链各环节进行动态组合及调整,从而使企业的整体营销活动保持协调,最终有效实现企业的战略目标。

通过实施“链式营销”,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在营销价值链中的每个环节创造了多大的价值,与竞争对手相比存在着哪些差距,应该如何进行调整。

过去,我们说差异化战略是企业市场竞争的有效战略。

那么,今天真正要实现商业模式的创新,就必须做到价值链的差异化。

企业一般将自己不同于竞争对手的地方称之为差异化,比如顾客的差异化、产品的差异化、渠道的差异化、推广的差异化等,但如果仅仅是这样的思路,差异化战略难以真正实现。

【案例3】2005年,娃哈哈“营养快线”在市场上攻城略地,仅用两年时间,销售规模就超过了20亿元,从而占据了“牛奶+果汁”这个细分饮料品类的第一把交椅。

商业盈利模式解析常见的五种模式及应用领域

商业盈利模式解析常见的五种模式及应用领域

商业盈利模式解析常见的五种模式及应用领域商业盈利模式是指企业通过运营活动实现盈利的方式和方法。

不同的企业可能采用不同的盈利模式,而选择一种适合的盈利模式是企业成功的关键之一。

本文将对常见的五种商业盈利模式进行深入分析,并探讨它们在不同的应用领域中的应用情况。

一、广告模式广告模式是一种常见的盈利模式,企业通过在自己的产品或服务中展示广告,从而获得广告费用。

这种模式通常在互联网行业中使用较多,如Google的搜索引擎和Facebook的社交媒体平台。

这些平台通过向广告商提供广告展示的机会,吸引大量用户,从而获得广告费用。

广告模式的应用领域非常广泛。

除了互联网行业外,传统媒体如电视、广播和报纸也采用广告模式来盈利。

此外,很多手机应用和在线游戏也通过展示广告来获取盈利。

二、订阅模式订阅模式是指企业向用户提供一定周期的产品或服务,并要求用户按照一定费用进行订阅。

这种模式常见于许多服务行业,如报纸、杂志、电视和音乐等。

用户通过订阅可以享受到持续的服务,并为企业带来持续的收入。

在互联网行业中,订阅模式也非常普遍。

例如,许多视频流媒体平台如Netflix和Hulu通过提供会员订阅服务来获取盈利。

此外,许多在线教育平台和软件服务提供商也采用订阅模式来盈利。

三、销售模式销售模式是指企业通过销售实体产品或虚拟产品来获取盈利。

这种模式在许多传统行业中应用广泛,如零售业、制造业和电子商务等。

企业通过将产品销售给消费者,从而获得销售利润。

电子商务是销售模式的重要应用领域。

亚马逊和淘宝等电商平台通过提供商品交易平台,连接卖家和买家,从而实现销售并获得利润。

此外,许多在线服务和应用也通过销售虚拟产品如软件和游戏来获取盈利。

四、许可模式许可模式是指企业将自己的知识产权许可给其他企业或个人使用,并从中获得许可费用。

这种模式在科技行业中应用广泛,例如软件、音乐、电影和专利等。

许可模式的应用领域涵盖了许多知识产权相关的行业。

例如,许多软件公司将自己开发的软件许可给其他企业使用,并从中获得许可费用。

《赢利模式》李践(打印版)

《赢利模式》李践(打印版)

李践《赢利模式》课程笔记一、【成功企业家应具备积极心态】1.强烈的企图心 2。

100%的自信心 3.良好人际关系 4.完全承担责任5。

永远乐观 6。

坚持到底 7.做事认真 8。

诚信正直9。

热爱学习 10.爱与付出积极心态结出的硕果:1.理解 2。

自律 3。

荣誉感 4.成就感 5.虚心 6。

果断 7。

真诚8。

勇气9.坚强 10。

进取心 11。

恒心 12.拼搏 13.创新 14。

平常心15.决心 16。

幽默 17。

宽容 18。

沉着19.乐观 20.无私21.信任1、赢利模式的赢,是赢得人生,赢得工作,赢得市场是有感情色彩的赢;盈是财务的是客观的是理性的;“赢",亡:危机;口:沟通;月:朋友,时间;贝:财富;凡:平凡的心;2、与其拜财神不如上赢利模式;她让你的经营思路更清晰;3、《赢利模式》教给你从创业开始(1)如何做营销?(2)如何带团队?(3)如何建立关系?(4)如何建立平台?(5)如何建立系统?(6)如何创办一个赢利的赚钱的公司,改变旧有的管理思维,看看怎样改变人和公司的命运?实现公司理想的系统,当你公司的管理模式被人抄袭时,创新你的管理模式。

(7)如何建立高效的管理流程?感觉会有问题但不知道做大了会出什么问题?到这里以往的管理经验已经不再有效;4、创业第一步:学习。

5、一抄二改三研四发;向业内第一名学习改进研究超越开发;6、高僧只说家常话;7、真传一个字,假传万卷书;8、管理不分行业不分地域,每天面对的都是人的关系,客户、投资人、外国人到中国同样地赚钱;目的都是追求效益;9、来在中国企业家西点军校是来改变的,既然来到这里就一定要改变;10、没有办公室,没有工资,没有合同,但他们富有、勤奋、歌唱、自强不息,靠的是系统;11、系统=制度+表格12、革命的首要问题是分清敌友;13、想像力比知识更重要;14、世界上没有懒惰的人,只有没有目标的人;15、所有目标责任到人;16、定价定天下;17、懂得定价的人才是真正的商人;18、领导怎样对待员工,员工就会怎样对待客户;19、人们只记得住他所讲的而记不住他所听的;20、【高利润的来源】高端产品,高端客户,砍掉成本,附加值;21、人生的成功不在于拿到一把好牌,而在于如何打好手中的烂牌;22、买得到、买得起、乐意买;23、【企业管理的三大核心】核心客户、核心产品、核心员工;24、三高定价、价值定价、定位定价、王妃定价;三高原则:高价格、高品质、高效益;25、我们都是领导者,领导者都是服务者;26、复杂问题简单化,简单问题条理化;27、绩效管理,越简单越有效;28、没有绩效等于无效;29、通才是软弱的;30、特性等于唯一;31、消费者追高不追低;32、员工的状态改变,公司就改变;认真、快、坚守承诺;33、统一思想才有战斗力;34、【决断力来自于两个方面】决心、信心;35、你相信你的产品,客户相信你所以才托付给你,销售是情绪的转移;36、先造人再造产品,企业管理学校化(培训)、军事化(纪律)、家庭化(温馨),提倡以人为核心的管理;37、【总经理的条件】营销开源、财务节流、人事知识、专业知识;38、失败的团队没有成功的个人;(20%、70%、10%淘汰)39、【人力资源的工作】招聘、培训、绩效;40、【公司组织结构】营销总监、财务总监、技术总监、人力资源;41、整合资源比拥有资源更重要;42、利润就是生命力;43、企业经营找对人、做对事(战略决策)、用对方法(战术);44、中国人与外国人不一样,主动性不强,所以必须严格要求,严格考核;45、快乐是一种感觉是一个决定是一种选择,跟工作跟压力没有关系,来自自己,人对了,什么都对了,否则人人认为快乐的事到他那里就成为灾难;46、我要永远想自己拥有的而不是自己失去的;47、值得感恩的事情越来越多,理所当然的事越来越少;48、好的激励制度使白痴变成天才,坏的制度使天才变白痴;49、成功=关系+专业50、与其在东京三流不如在乡下一流;51、【中国民营企业的三个阶段】机会阶段、商品阶段、客户阶段;52、客户区隔:铂金客户、黄金客户、铁客户;53、无条件满足客户需求将会破产;54、砍掉小客户、不赚钱的客户、侮辱员工的客户、欠款不讲信誉;55、你没有机会改变别人对你的第一印象;56、卖产品不如卖服务;57、服务不可复制是低成本、是差异化、是态度;58、【三新】开发新客户、新产品、新区域;59、【二改】改进老客户、改进老产品;60、【企业管理的三大核心】核心客户、核心产品、核心员工;61、【商场上的两个歪招】一,定价过低;二是降价自杀;62、每增加10%的价格,利润就增加50%;63、三分靠产品,七分靠策略;64、【企业的三大战略】差异化、低成本、集中化;65、宁可死战场上决不死在战壕里;66、企业家的高度决定企业的高度;67、在财务问题上我从来不相信人,我只相信制度;68、奖就奖得心花怒放,罚就罚得心惊肉跳;69、让客户买得起,乐意买,买得到;70、广告五说:对谁说;说什么;如何说;什么时间、地点、形式;说后效果;71、【向同行学习】产品创新、管理创新、营销创新;72、尖刀:用一生的心血做一件事;73、没有永远的朋友,也没有永远的敌人,只有永远的利益;74、客户=利润75、【利润最大化的四个方法】找出铂金用户、打造铂金产品、制定铂金价格、营造铂金价值;76、不要机关枪打鸟,不要大海捞针;77、【产品四大黄金法则】好名字是成功的一半,60%的价格来自于包装,USP、附加价值;78、IBM价值模式:1:3=产品:服务;79、好的制度让白痴变天才,坏的制度让天才变白痴;80、趋利避害是人的天性,管理就要奖罚分明;81、结果导向、数字思维、内向思维;82、【中层管理人员应具备的能力】懂得设立目标、建立标准;知道如何获得实现目标的方法;检查评估;奖罚分明;83、达到奖励,未达到电网;84、激励什么就会得到什么;85、人们记不住所听的,记得住所讲的;86、【连锁店或是经销商管理的方法】(1)建立样板公司或是样板市场;(2)复制:培训引导、制度推行、检查落实;87、领导者就是检查者,检查重于信任,员工只做你检查的事不会做你期望的事;88、高中低中高中低;89、【情报部门】专人专职、小蜜蜂、收买关键人物、专业公司;90、高估自己,低估别人;高估别人,低估自己;91、规避竞争、另辟蹊径、差异化、学习竞争对手;92、发现需求比满足需求更重要,了解需求、发现需求、满足需求、抢占需求;93、问题=课题、生气=生意、障碍=最爱;94、【核心竞争力的三个条件】对手没有或很弱、长期积累的特长、消费者有需求的;95、【SWOT分析的应用】改进、取长补短、竞合;96、你拥有多少资源不重要,重要的是你能整合多少资源,用资源换资源,用优势换优势;97、【企业的三大稀缺资源】人才、时间、资金;98、【规避危机的方法】提前预防、假设危机拟定措施、做最坏的打算最好的准备;99、居危思危;100、企业只为一小部分客户提供一点点需求;101、零和游戏;102、打牛:整牛、疯牛、死牛;103、【确定直接竞争对手的标准】1相同的性价比;2相同目标消费者、相同的购买区域;104、【间接竞争对手】有一样不同;潜在竞争对手;105、【四只眼睛看市场】1消费者;2同行;3策法规;4产品;106、责任除以二等于零;107、【附加价值】服务、商誉;108、全球思维地方执行;109、好的制度让不成功的人成功,让成功者更成功;110、准备+争取=成功;111、第一胜过更好,第一=唯一;112、单一精准,创新,一致性;113、利润是检验企业的唯一标准;114、企业家的使命就是赢利,企业家不赢利就是犯罪;115、失败者找借口,成功者找方法;116、永远找方法不找借口;117、选对人比培训人更重要;118、成功=实现目标;119、【执行力】标准、奖罚、检查;120、【中国企业家西点军校的特征】1改变旧有思维;2改变旧行为习惯;3改变知识;4系统操作技术;121、【3+3习惯】1【三大态度】绝不说不可能、绝不找借口、保证完成任务;2【三大作风】认真、快、坚守承诺;122、【长效项目的绩效】80%+绩效,超出期望值;123、把快乐作为企业文化推行;124、制度推行一定要当事人签字;125、学习、改变、成长;126、失败的团队没有成功的个人;127、利润率=生命力;128、当你不放弃自己的时候没有人会放弃你;129、人生两件事:福气和正常;130、制度在前、责任在后;131、授权但不能弃权;132、永远要想自己拥有的而不是失去的;133、复杂的事情简单化,简单的事情条理化;134、企业管理就是带人,带人就是带作风;135、内向思维,战胜自己;136、竞合,化敌为友,取长补短;137、写遗书;138、学习对手;139、数学管理,数字说话;140、降价=自杀;141、成功=关系+专业;142、学历不等于能力;143、战略以一当十,战术以十当一;144、【战略决策】1四只眼睛看市场,2核心尖刀,3目标客户,4产品;145、时间圆饼图;146、定位定乾坤;147、【产品生命周期】萌芽、成长、成熟、衰退;148、人生的成功不在于你拿到一把好牌,而在于你如何打好手中的牌;149、越简单越有效;150、没有检查就没有执行力;151、企业追求的是利润而不是销售额;152、60%的价格来自包装;153、一流企业卖标准,二流企业卖服务,三流企业卖产品,四流企业卖苦力;154、客户服务要制定标准,用标准来服务客户;155、【危机】50%危,50%机;156、创造出自己的竞争优势;157、【绝招】专注、聚焦、简单、重复千遍万遍;158、利润全在附加值上;159、训练的服务态度是不可复制的;160、企业家的使命就是利润;161、成功=态度*能力;162、砍掉不能赚钱的客户;163、第一个纽扣(战略)扣错了就全错了;164、【定位】不要在蚊子腿上刮油,在苍蝇身上找宝藏,教猪唱歌;165、出生是偶然,死亡是必然,所以要做好充分准备;166、成功的企业要塑造积极的快乐的文化;167、改变的第一步就是下定决心;168、千万不要哪里有雨把网撒到哪里;169、费用与工资薪水挂钩;170、营业额不算什么,利润才是最重要的;171、企业管理是数学,管数字,找专人检查数字;172、人是要求出来的;173、切割高端客户,利润在铂金客户;174、换个方向就是第一;175、搞,搞定,一定搞定;176、营销的最大境界是爱;177、【学习行动改进计划】1抓重点,1到2点;3设定结果;4培训引导;5制度推行;178、【学习投资的心态】不要奢求全部改变,不要求完美,不等待时机成熟立即行动;179、永远不要去捍卫过去的辉煌;180、价格上涨10%利润就会上涨50%;181、定价定天下;182、定位顶乾坤;183、【定价策略】1价值定价(利益定价);2定位定价;3王妃产品定价(傍大款);4高开高走;5高开低走;184、有好吃的请客户与你一起分享,有好产品公司有活动邀请客户参观,邀请客户来参加你或者你的朋友策划的party,每月举办一次聚会;185、负责到人,数字说话,利润向导,奖罚分明;186、给员工定目标的同时要设定利益和电网,要互动沟通,人们会为自己认同的目标舍生忘死;187、消费者是教育出来的;188、【提升销售的方法】利用绩效管理建立强大的销售队伍、高频率的媒体宣传;189、营销就是低买高卖;190、数字决定成败;191、【赢利模式改变是来改变】思维模式、行为模式、方法;192、【赢利模式的内容】营销、财务、管理;193、【赢利模式的学习方式】工具、方法、情景模式;194、企业管理是彻底的结果管理;195、企业里没有苦劳只有功劳;196、企业管理是利益的管理;197、利润是检验企业成功的唯一标准;198、看得远不如看得实际;199、外向思维就是找借口;200、失败者面对失败找借口,成功者面对失败找突破;201、从失败中学到比棉员指责更重要;202、所有一切都可以改变自己;203、每天都要看数字,做任何决策前先看数字,我想得到什么结果,绝不找借口;204、【四只眼睛看市场】政治,产品,消费者,同行;205、市场调研的目的是随时了解位置,自己可以做什么不可以做什么;206、总能预感到暴风雨就要来临的人是稀有动物,是真正的企业家;207、成功第一步就是锁定目标;208、之所以做的很累是因为你不知道有方法可以做到;209、要赚钱就要锁定高端客户带来利润;210、整和能力决定着你的格局;211、挫折当存折,压力当动力;212、做最好的打算最坏的准备;213、失败一定会有到来的一天,这是规律;214、机会时代,产品时代,客户时代;215、谁拥有客户谁就拥有利润;216、一切围着可户转的客户导向;217、打造铂金产品,培养铂金员工,服务铂金可户,制定铂金价格;218、低端靠大规模、低成本;219、【现代企业管理体系】(1)流程(2)标准(3)制度(4)执行220、【精英策略】(1)利润导向(2)数字说话(3)责任到人(4)赏罚分明;221、【周总结、计划内】(1)收入(2)成本(3)利润(4)目标未达成原因差距(5)改进措施(6)下周计划(7)需要支持222、成功日志或者说是表格管理是建立的一种被迫成功的平台,她迫使员工成功;223、【快速低成本促进销售的方法】就是建立强大的营销团队+强大的公关炒作;224、定位等于地位:225、产品=人品,自己就是公司的形象,形象决定你的威信,不要让人小看你; 226、【学习推进计划】(1)抓重点,抓一点;(2)结果导向,想得到什么结果;(3)培训,引导,洗脑,求大同存小异,关键员工多沟通,统一思想;(4)制度推行,没有制度就没有执行力,人之初,性本懒,要他做,制度管;(5)立即行动!把每天当作生命中的最后一天!。

商业模式的盈利模式与收入来源

商业模式的盈利模式与收入来源

商业模式的盈利模式与收入来源商业模式的盈利模式与收入来源是指一个企业或组织如何通过其商业模式来实现盈利和获取收入的方式。

在商业经营中,盈利和收入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因素,因此了解盈利模式和收入来源对于企业的成功至关重要。

1. 直接销售直接销售模式是指企业直接向消费者销售产品或服务,并从中获取利润。

这种模式适用于零售业、餐饮业以及许多服务行业。

企业可以通过销售产品和服务来获得直接收入,例如销售商品、提供技术支持等。

2. 订阅模式订阅模式是指企业提供一种按固定时间段订阅的产品或服务,并从订阅费中获取收入。

这种模式在许多行业中都很常见,如报纸杂志订阅、电视流媒体平台的订阅、软件订阅等。

企业通过持续的订阅收入来实现盈利。

3. 广告模式广告模式是指企业通过在产品或服务中嵌入广告来获取收入。

这种模式适用于大多数免费产品,如免费手机应用程序、社交媒体平台等。

企业通过向广告商出售广告位来获得收入,并从中获取利润。

4. 许可模式许可模式是指企业将自己的产品或品牌许可给其他公司使用,并从许可费中获取收入。

这种模式在知识产权领域非常常见,如品牌授权、专利许可等。

企业通过许可费来获取利润,而无需自己承担产品制造和销售的风险。

5. 佣金模式佣金模式是指企业作为中介,为买家和卖家提供平台,并从交易成交中获取佣金。

这种模式适用于电商平台、房地产中介、旅行预订网站等。

企业通过连接买家和卖家,并促成交易来获得佣金收入。

6. 杂项收入杂项收入是指除了上述模式之外的其他收入来源。

这可能包括特许经营费、赞助费、会员费等。

这些额外的收入来源可以为企业带来额外的利润,并多样化其收入来源。

在商业模式的盈利模式与收入来源的选择上,企业需要考虑多种因素,如目标市场、竞争环境、产品或服务的性质等。

不同的行业和企业可能适合不同的盈利模式和收入来源。

因此,企业应根据自身情况和战略目标选择适合的模式,并不断优化和调整。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盈利原理——透视商业的本质以权谋利——立足于“争”的市场权力博弈原理;狼狈为利——立足于“和”的关系结构涌现原理;流水生利——立足于“流”的多重循环增益原理。

盈利原理——透视商业的本质文/张西振关键词:盈利原理市场权力权力租金关系结构多重循环增益商业本质题图上的“六根火柴棍”,是本刊盈利模式栏目作者陈正贡献的一个隐喻,用这个隐喻,可以很好地说明盈利的基本原理。

把火柴棍看做资源,六根火柴棍一排摆在桌子上,六根火柴棍还是六根火柴棍;而用六根火柴棍组成两个三角形,就等于把资源转化了,形成了新的功能,有了解决顾客某种问题的新价值;如果把火柴棍之间的关系结构做一点优化,两个三角形共享一根火柴棍,那么就可以用更少的资源——五根火柴棍来组成两个三角形;进一步拓展思维,在三维空间里对六根火柴棍进行组合,就会发现每一根火柴棍都能够被共享,从而能够用六根火柴棍组成四个三角形。

根据“六根火柴棍”提供的思维模型,可以把盈利原理划分为一维盈利、二维盈利、三维盈利。

一维盈利:立足于“争”的市场权力博弈原理所谓一维盈利,是指在单一交易关系中交易角色之间对利益的争夺。

这种争夺是在单一的交易结构之内进行的,能够争到的利益十分有限。

就像用六根火柴棍分别摆出两个三角型,尽管每一根火柴棍可以有长有短,但只要还是一个三角形,每一条边就不能是零。

参与交易的各方都会尽全力争取自己的利益最大化,但争来争去,还得维护这个“三角型”的结构,否则就失去了交易基础。

在一维交易结构中为争夺利益所进行的博弈,是在遵守市场规则的前提下进行的,即只能采取交易谈判的方式,不能引入市场之外的力量(譬如暴力),各方用来博弈的,只能是自己所拥有的市场权力。

常见的市场权力的定义有:市场权力是指企业使利害相关者产生预期效果的支配性力量;市场权力是一个或者一组企业对某一行业价格和生产决策的控制程度,等等。

从企业的视角来看,市场权力可以定义为“供需势差”,也就是供需双方所拥有的势能差距。

帮助理解市场权力的一个案例是战国时的“赎尸诡论”。

在那个单一卖主和单一买主的博弈结构中,价格无从确定,是因为双方拥有相等的权力,也就是说没有势差。

而卖方或买方竞争对手的加入,都会改变市场权力格局。

当卖方竞争激烈的时候,买方拥有较大的市场权力,在交易谈判中处于优势地位,享有较多的定价权;当买方竞争激烈时,卖方市场权力变大,占据优势地位并赢得较多定价权。

那么,从买卖双方以及各自的竞争对手等市场角色所形成的商业关系来看,是市场权力使企业获取权力租金,市场权力是企业盈利的基础。

因此,企业要想在一维交易结构中获利,就得提升和维护自己的市场权力,并利用市场权力获取相应的权力租金。

用一个通俗易记的词来概括一维盈利,那就是“以权谋利”,只不过这里的“权”限定为可以合法利用的市场权力。

由市场权力透视商业的本质,是简便、直接和透彻的,围绕利用、提升和维护市场权力,可以找到一系列谋利策略。

一维盈利的策略又可以分为三类:第一,通过切实提升自己的市场权力以寻求垄断。

企业切实提升自身市场权力的方法就是技术创新、产品创新、服务创新等等,更包括占有独特资源、获取独占市场准入资格和成为行业标准等。

所有这些策略,都是为了建立垄断性竞争地位从而使自身利润最大化。

作为微观企业的经营者,不能因为经济学家和政府反对垄断就放弃对垄断的寻求,因为在一维交易结构中,只有通过垄断才能在与交易对手博弈中获取利润,并建立起防范竞争者的护城河,而同质化竞争的结局只能是利润趋零或者进入全行业偷工减料的恶性循环。

第二,通过在采购市场上拆分“葫芦”与产品销售市场上创造“葫芦”形成有利于自己的商业关系。

这是创造市场权力获取利润的第二类常用策略。

所谓“葫芦”,说的是封装而形成的整体性,是指对外只呈现其功能,隐藏内含的材料、技术、知识,被包装而成的产品、服务和整体解决方案等。

企业经营者就是要努力做到出售“葫芦”而购买“瓢”。

第三,通过建立信息不对称赢得市场权力。

经营者在市场权力缺乏而无法有效垄断市场时,会乞灵于信息不对称。

应当说在“葫芦与瓢”的策略中已经隐含了信息不对称因素,但最典型的信息不对称是那些被称为商业秘密的措施。

譬如对资源获取渠道与价格的保密可以让买方不能破解自己的葫芦,让竞争对手不能蚕食自己的市场权力;对技术与管理诀窍的保密可以让知识在企业内部尽可能多地复用而不溢出;品牌的建立甚至著名客户的背书可以让买方降低对产品的质疑,等等。

而市场炒作则是通过囤积某种产品制造稀缺表象,在市场价格飙升后抛售获利,是扰乱市场秩序浑水摸鱼,也是在创造信息不对称。

二维盈利:立足于“和”的关系结构涌现原理在以“争”为特征的一维交易结构博弈中,已经包含了“和”的种子。

我们先来看看产品这只“葫芦”里都是“装的什么药”:任何一种产品都是若干资源整合与转化而得到的对顾客有价值的功能,宽泛的理解产品(泛产品)就是能够带给客户的利益。

生产一种产品,就是把具有一定知识与技术并拥有管理和劳动能力的员工与物料、生产设备等按照特定结构整合起来,通过相应的生产工艺流程转化为对顾客有价值的功能,也就是把“瓢”整合与转化为“葫芦”。

这与一个乐队按照统一的乐谱演奏出一支优美的乐曲没有本质区别,而乐曲演奏,刚好就是“和”这个字的本义。

通过“和”,涌现出了作为分离状态的资源(能力)本身所不具备的新价值。

用火柴棍隐喻来说,就是火柴棍在一定关系结构下涌现出了火柴棍自身所不具备的三角形。

这正是我在主持本刊盈利模式栏目的过程中最令人激动的发现——发现了企业利润的新来源,可以跳出竞争与博弈的固有模式,而从资源的关系结构中赢得“涌现”利润,并据此提出了“和商模式”。

就连借助人脉关系的推销活动,也同样可以看成是由不同角色组成的一个复杂交易结构,在这个结构中的每一个角色都会贡献自己所拥有的资源,并获取自己所期望的利益(每个角色的行为仍然遵循市场权力博弈原理),而这个利益,也就是一种“泛产品”。

从给每一种角色开发“泛产品”入手设计其关系结构,也就是生意构造的一般过程。

这样,就自然地过度到了对二维盈利——立足于“和”的关系结构涌现原理的探讨。

关系结构能够“涌现”出利润,从火柴棍隐喻中可以得到直观的解释:当把用六根火柴棍所组成的三角形进行结构优化,让两个三角形共享其中的一条边,这时候就能够用五根火柴棍来组成两个三角型——产品的价值没变,但是所消耗的资源减少了。

共享是获得“涌现”利润的主要机制。

共享机制还让一种关系结构趋于稳定,就像原子之间因为共享电子而形成结构稳定的分子、夫妻“共享”他们的子女而形成稳定家庭的道理相同。

我们也用一个容易记忆的词来描绘二维盈利——“狼狈为利”。

如果说研究市场权力,寻求权力租金是研究盈利模式的入门,那么在谙熟市场权力运作机制的基础上研究交易角色以及所贡献的资源、所需求的泛产品,进而构造出复杂的关系结构,则是登堂入室,从零和博弈走向了关联协作。

二维盈利方式也分三类:第一,通过互补性结构形成相互依赖关系,为双方创造价值。

这在易解放种植防风固沙的梭梭林时,引入肉苁蓉种植商,让他们为梭梭林浇水以确保成活,以换取在梭梭林中种植肉苁蓉的资格,从而实现互利共赢的案例中得到很好体现。

建立起互补性的关系结构需要双方所拥有的资源、所追求的利益在恰当的时间刚好匹配,因此是一种美妙而不常见的方式,而且具有这种资源和需求的主体又很难在恰当的时机获取对方的资源与需求信息,因此就需要下面一类模式。

第二,通过一个中介面向两面市场把供需双方联结成一条线。

这里的中介是一个供需适配器,而担当这个供需适配器的平台能把不同角色所能贡献的资源清晰地定义为能力单元,通过调用能力单元整合转化为顾客所需要的产品。

这种连成一条线,控制一个点的平台,在分离与调用的过程中,实现了价值创造。

第三,通过建立多角色网络关系形成多主体共赢生态圈。

在联结两面市场的基础上,多条线交织在一起,就形成了多角色参与的网络关系。

在这个网络关系结构中,不但能够涌现出共享红利,还因为可以建立起封闭市场,形成熟人社交圈,从而建立起信任机制而有效降低交易成本,收获信任红利。

建立多角色关系网络的技术路径仍然是整合多个角色贡献的资源,转化为满足某种角色需求的泛产品,与上一类方式有所不同的是要不断重复这一过程,直至为所有角色开发出相应的泛产品,从而吸引并留住参与者,才能形成多主体共赢生态圈。

作为“圈主”自身的利益,则依靠“吸引力×开关权”来获取涌现出来的部分“网络关系价值”。

三维盈利:立足于“流”的多重循环增益原理以上两种盈利原理,都是对生意的静态抽象,而实际上的生意是流动的。

在这个流动的过程中,会形成一些循环增益的自增强回路。

将这些回路充分沟通联结,就可以形成三维盈利。

用火柴棍隐喻来说,就是在三维空间里搭建火柴棍的结构关系,只不过在这个层面要看到火柴棍所组成的三角形是相互勾连并循环流动的。

我们也给这种盈利原理一个容易记忆的通俗词汇——“流水生利”。

“流水生利”的多重循环增益原理的应用,也分为三个类别:第一,旅游景点模式。

旅游区通过景点引来大量游客,形成一个封闭市场,景点经营者所经营的就是这些人流。

首先利用景点的吸引力实现“拦路打劫”——出售门票。

其次把人流出售给入住景区的多种服务提供者,收取租金。

还能把游客的注意力出售给广告公司,由广告公司转售给广告主。

靠这种模式经营的还有大型商场、城市综合体、火车、机场等。

第二,时间链运营模式。

这种模式是王甲佳在开发网络关系计划信息系统时提出的,是在分离与调用的基础上建立起对能力单元的能力时间段利用计划体系,实现对能力的调用,让能力单元闲置时间、碎片时间得到充分利用,从而可以在传统企业、企业协作网络、平台型网络关系企业、社会化网络交易平台上让能力单元的能力流动起来。

在能力单元层面因为能力被充分利用而不断提升自身专业化水平,在平台层面形成更多的泛产品的专用能力单元组合线路并能够顺畅联结。

这种计划机制的运用,能够把闲置能力激活,实现社会财富的充分涌流。

第三,热带雨林模式。

热带雨林如果被破坏,由于雨水的冲刷,土壤很快就会变得贫瘠。

那么,为什么热带雨林中会有那么丰富的物种,那么茂盛的植被,那么肥沃的土壤呢?这正是因为在热带雨林中支持不同物种生命的物质被无限次循环利用而不断增益。

生意场也可以形成这种循环增益的价值网络,譬如一个产业型企业可以利用自身的信用点对上下游进行融资服务,进而介入产业所需原材料的贸易业务,形成多元互动、快速流动的增值循环,利润的雪球就会飞速地滚动起来。

(载《企业管理》杂志2014年第四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