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七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22寓言四则习题课件新人教版

合集下载

七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第22课寓言四则习题课件新人教版

七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第22课寓言四则习题课件新人教版

18.你认为石头象征什么样的人? 象征狂傲、固执、逆潮流而动的人。
(二) 庞恭与太子质于邯郸,谓魏王曰:“今一人言市有虎,王信之乎?”曰:“否。 ”“二人言市有虎,王信之乎?”曰:“寡人疑之矣。”“三人言市有虎,王信之乎 ?”王曰:“寡人信之矣。”庞恭曰:“夫市之无虎也明矣,然三人言而成虎。今邯 郸之去魏也远于市,而议臣者过于三人矣,愿王察之。”王曰:“寡人自为知。”于 是辞行,而谗言先至。后太子质罢,果不得见。
. 送。”
这故事适用于那些爱慕虚荣而不被人重视的人。
7.故事中的三问三答的内容能不能调换?为什么? 不能调换。 因为前面的两问两答属于铺垫。
8.“赫耳墨斯又笑着问道”,他“笑”的原因是什么? 内心骄傲,轻视别人。
9.写宙斯和赫拉像与赫耳墨斯像的价钱用的手法是什么?这样写有什么作用? 对比。 辛辣地讽刺贪慕虚荣的人。
(二)杞 人 忧 天 杞国有人忧天地崩坠,身亡所寄,废寝食者。 又有忧彼之所忧者,因往晓之,曰:“天,积气耳,亡处亡气。若屈伸呼吸,终 日在天中行止,奈何忧崩坠乎?” 其人曰:“天果积气,日月星宿,不当坠耶?” 晓之者曰:“日月星宿,亦积气中之有光耀者,只使坠,亦不能有所中伤。” 其人曰:“奈地坏何?” 晓之者曰:“地,积块耳,充塞四虚,亡处亡块。若躇步跐蹈,终日在地上行止 ,奈何忧其坏?” 其人舍然大喜,晓之者亦舍然大喜。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微作升级】 24.请你以“鼻子和嘴的对话”为话题,发挥想象,写一则200字左右的寓言故事。
[示例]鼻子和嘴天生不和。这不,今天他们又为了谁的功能最大而吵了起来。 鼻子:“你看看你,整天就知道吃,别的什么也不会。” 嘴:“别看我只会吃,我的作用大着呢!” 鼻子:“你除了会吃,还会什么?” 嘴:“当主人感冒时,你不透气,我还可以呼吸呢!” 两人此后就一直冷战。最近偏偏主人感冒了,晚上鼻子不透气,嘴巴又不张开,差 一点把主人给憋死。 眼睛终于看不下去了,对鼻子和嘴说:“你们都是有用处的,只不过分工不一样罢 了,功能没有大小,都很重要。”鼻子和嘴听了以后,都不好意思了。

2018年秋七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22寓言四则课件新人教版

2018年秋七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22寓言四则课件新人教版

讲 述。
宋君令人问之于丁氏。丁氏对曰:“得 劳力。 一人之使,非 介词,当“向”
讲。
应答,回 答。
得一人于井中也。”求闻之若此,不若无闻 在。 也。
参考 译文
宋国有一户姓丁的人家,家里没有井,要到外面去浇 田、打水,因此经常要有一个人在外面(专门做这件事)。 等到家里挖了一口井之后,告诉别人说:“我家挖井得到 了一个人。” 有人听说了这件事,并传播开来说:“丁家
其反
主旨探究
这则寓言生动刻画出一个怎样的赫耳 墨斯形象?课文的寓意是什么? 生动刻画出一个妄自尊大、爱慕虚荣 者的形象。 讽刺、批评那些爱慕虚荣、妄自尊
大的人。告诉人们要有自知之明,不能
妄自尊大。
写作特色
1.构思精巧。 文章情节主要是通过对话展开的,三问三答,略
有变化,有起有伏。在赫耳墨斯虚荣心越来越旺盛时,
文体常 识
寓 言
寓言是以劝喻或讽刺性的故事为内容的文学
样式。其篇幅短小,主人公可以是人,也可以是
拟人化的动植物或其他事物。主题多是借此喻彼,
借远喻近,借古喻今,借小喻大,使深奥的道理 从简单的故事中体现出来,具有鲜明的哲理性和 讽刺性。寓言在创造上常常运用夸张和拟人等手 法。寓言最突出的特点是用比喻性的故事寄寓意 味深长的道理。
字词疏理

diāo
bì赫 爱慕 Βιβλιοθήκη 歌 kǎimù雕像
jiào liàng
庇护
xū róng
较量
虚荣
qǐ rén yōu tiān
杞人忧天
赫 耳 墨 斯 和 雕 像 者
作品 介绍
《伊索寓言》是一部寓言故
事集。是古希腊、古罗马时代流 传下来的故事,经后人汇集,统 归在伊索名下。《伊索寓言》在 世界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对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