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2018学年高中生物 专题6.1 杂交育种与诱变育种同步精品测案(基础版,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2
2017-2018学年高中生物 6-1 杂交育种与诱变育种课后检测 新人教版必修2-word文档

课后检测 融会贯通作业时限:30分钟 作业满分:5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4分)1.利用航天搭载的种子已培育出水稻、小麦、青椒、番茄等植物的新品种。
其中航育1号水稻新品种平均株高降低14厘米,生长期缩短13天,增产5%至10%,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
这是( )A .基因突变的结果B .染色体数目改变的结果C .基因重组的结果D .染色体结构改变的结果2.太空育种是指利用太空综合因素加强辐射、微重力等,诱导由宇宙飞船携带的种子发生变异,然后进行培育的一种育种方法。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太空育种产生的突变总是有益的B .太空育种产生的新性状是定向的C .太空育种培育的植物是地球上原本不存在的D .太空育种与其他诱变方法在本质上是一样的3.对下列有关实例形成原理的解释,正确的是( )A .培育无子西瓜是利用了单倍体育种的原理B .无子番茄的获得利用了多倍体育种的原理C .培养青霉素高产菌株过程中利用了基因突变的原理D .“多利”羊的诞生是利用了诱变育种的原理4.下列关于作物育种的叙述,正确的是( )A .把两个小麦优良性状结合在一起常采用植物体细胞杂交技术B .改良缺乏某种抗病性的水稻品种常采用单倍体育种C .培育无子西瓜可用适宜浓度的生长素处理三倍体西瓜雌蕊柱头D .袁隆平培育的高产、抗逆性强的杂交水稻是基因突变的结果5.下列有关育种的说法,正确的是( )A .杂交育种所依据的主要遗传学原理是染色体变异B .利用单倍体育种可以培育无子西瓜C .诱变育种可以把两个或多个品种的优良性状集中到一起D .人工诱导多倍体,目前最有效的方法是用秋水仙素处理萌发的种子或幼苗6.育种专家在稻田中发现一株十分罕见的“一秆双穗”植株,经鉴定该变异性状是由基因突变引起的。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这种现象是由显性基因突变成隐性基因引起的B .该变异株自交可产生这种变异性状的纯合个体C .观察细胞有丝分裂中期染色体形态可判断基因突变发生的位置D .将该株水稻的花粉离体培养后即可获得稳定遗传的高产品系7.用纯种的高秆(D)抗锈病(T)小麦与矮秆(d)易染锈病(t)小麦培育矮秆抗锈病小麦新品种的方法如下,下列有关此育种方法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高秆抗锈病×矮秆易染锈病――→①F1――→②雄配子――→③幼苗――→④选出符合生产要求的品种A.过程①的作用原理为染色体变异B.过程③必须经过受精作用C.过程④必须使用生长素处理幼苗D.此育种方法可选出符合生产要求的品种占1/48.如图所示,某植株F1自交后代花色发生性状分离,下列不是其原因的是()9∶6∶ 1A.F1能产生不同类型的配子B.雌雄配子随机结合C.减Ⅱ后期发生了姐妹染色单体的分离D.减Ⅰ后期发生了同源染色体的分离和非同源染色体的自由组合9.单倍体育种是植物育种手段之一。
高中生物专题6.1杂交育种与诱变育种同步精品测案(基础版,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2

高中生物专题6.1杂交育种与诱变育种同步精品测案(基础版,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2(满分60分,40分钟完成)班级姓名总分一、选择题(32分,每题2分)1.下列有关育种的叙述,错误的是A. 利用花药离体培养技术可获得单倍体植株B. 杂交育种能将两个或多个品种的优良性状集中在一起C. 三倍体无子西瓜的细胞中无同源染色体,不能进行正常的减数分裂D. 诱变育种可以提高突变率,在较短时间内获得更多的优良变异类型【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利用花药离体培养技术可获得单倍体植株,A正确;杂交育种能将两个或多个品种的优良性状集中在一起,B正确;三倍体无子西瓜细胞中存在同源染色体,C错误;诱变育种可以提高突变率,在较短时间内获得更多的优良变异类型,D正确。
2.下列关于几种常见育种方法的叙述,错误..的是A.在杂交育种中,一般从F2开始选种,因为从F2开始发生性状分离B.在单倍体育种中,常先筛选F1花粉类型再分别进行花药离体培养C.在多倍体育种中,用秋水仙素处理的目的是使染色体数目加倍D.在诱变育种中,人工诱变能提高变异频率【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由于很多基因都不在花粉细胞内表达,所以一般无法从F1中选择所需的花粉类型,故B选项错误。
3.下列生物育种技术操作合理的是A.用红外线照射青霉菌能使青霉菌的繁殖能力增强B.年年制种推广的杂交水稻一定是能稳定遗传的纯合子C.单倍体育种时需用秋水仙素处理其萌发的种子或幼苗D.红薯等用营养器官繁殖的作物只要杂交后代出现所需性状即可留种【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用X射线照射青霉菌能使青霉菌发生基因突变,但不能使繁殖能力增强,A错误;年年制种推广的杂交水稻一定是F1代的杂合子,B错误;单倍体育种时需用秋水仙素处理其幼苗,由于单倍体高度不育,一般不产生种子,C错误;红薯等用营养器官繁殖的作物只要杂交后代出现所需性状即可留种,让其进行营养生殖以保持优良性状,D正确。
4.下列关于育种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诱变获得的突变体多数表现出优良性状B.用物理因素诱变处理可提高突变率C.诱变育种和杂交育种均可形成新的基因D.三倍体植物不能由受精卵发育而来【答案】B5.培育下列优良品种生物的原理与杂交水稻培育原理相同的是()A.中国荷斯坦牛 B.高产青霉素菌株 C.白菜—甘蓝 D.无子西瓜【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中国荷斯坦牛的育种方法是杂交育种,原理是基因重组,A正确;高产青霉素菌株的培育方法是诱变育种,原理是基因突变,B错误;白菜-甘蓝的培育方法是植物体细胞杂交,原理是细胞融合,C 错误;无籽西瓜的培育方法是多倍体育种,原理是染色体变异,D错误。
2017-2018学年高一生物人教版必修二教学案:第6章 第1节 杂交育种与诱变育种 Word版含答案

一、杂交育种(阅读教材P98~99)1.概念:将两个或多个品种的优良性状通过交配集中在一起,再经过选择和培育,获得新品种的方法。
2.育种原理:基因重组。
3.过程:(以高产抗病小麦品种的选育为例)4.应用(1)农产品:改良作物品质,提高农作物单位面积产量。
(2)家畜、家禽:培育出适应性强的乳用、肉用或乳肉兼用型优良品种。
二、诱变育种(阅读教材P100)1.原理:基因突变。
2.处理方法(1)物理因素:X射线、紫外线等。
(2)化学因素:亚硝酸、硫酸二乙酯等。
3.优点:可以提高突变率,在较短时间内获得更多的优良变异类型。
4.应用(1)在农作物诱变育种方面取得了可喜的成果。
(2)在微生物育种方面也发挥了重要作用。
重点聚焦1.杂交育种的原理是什么?2.什么是诱变育种?3.杂交育种和诱变育种各有哪些优点和不足?[共研探究]材料一已知小麦的高秆(D)对矮秆(d)为显性,抗锈病(T)对易染锈病(t)为显性,两对性状独立遗传。
现有高秆抗锈病、矮秆易染锈病两个纯系品种,欲培育能稳定遗传的矮秆抗锈病的小麦。
材料二AAbb×aaBB ―→AaBb――→减数分裂ABAbaBab――→Ⅰ――→ⅡAABBAAbbaaBBaabb1.根据材料一,回答下列问题:(1)杂交育种的过程①将两种优良性状集中在同一种植株上,需选用分别具有一种优良性状的纯合亲本杂交,实质是将控制两种优良性状的基因集中在同一个体上。
②杂交育种的选择从F2开始,因为此时开始出现性状分离。
③出现矮秆抗锈病的个体后不能立即推广种植,因为矮秆抗锈病个体的基因型有ddTT 和ddTt两种,其中ddTt的个体自交会发生性状分离,不能稳定遗传。
④获得能稳定遗传的矮秆抗锈病个体的步骤:从F2中选出矮秆抗锈病的个体,让其不断自交,在自交后代中逐步淘汰矮秆易染锈病的个体,直到不再发生性状分离,即得到了要选育的矮秆抗锈病的稳定遗传的纯合子品种——ddTT。
⑤若选育的两种优良性状都是由隐性基因控制的,不需要连续自交。
2017-2018学年高中生物二教材用书:第6章从杂交育种到基因工程第1节杂交育种与诱变育种含答案

第1节杂交育种与诱变育种1.杂交育种的原理是基因重组。
2.杂交育种一般从F2开始筛选,因为从F2开始才出现性状分离.3.杂交育种能将两个或多个品种的优良性状通过交配集中在一起.4.诱变育种的原理是基因突变.5.人工诱变只是提高了突变率,但不能确定突变方向。
6.青霉素高产菌株是通过诱变育种培育的。
杂交育种[自读教材·夯基础]1.过程(以高产抗病小麦品种的选育为例)2.概念、原理和应用(1)概念:将两个或多个品种的优良性状通过交配集中在一起,再经过选择和培育,获得新品种的方法.(2)原理:基因重组.(3)应用\b\lc\{\rc\ (\a\vs4\al\co1(农业生产:改良作物品质,提高农作物产量家畜、家禽的育种))1.杂交育种适用于哪些生物?提示:只适用于进行有性生殖的生物,如植物和动物。
2.杂交育种是否一定要从F2开始筛选?是否一定要连续多代自交?举例说明.提示:不一定。
如培育杂合子品种,可选亲本杂交得到的F1即可.[跟随名师·解疑难]1.杂交育种与单倍体育种的比较上述图中的④⑤分别表示的是配子和单倍体,Ⅰ、Ⅱ分别表示的是花药离体培养和秋水仙素处理。
根据育种目的不同可采用上述不同的育种方法.(1)培育纯合子:①培育隐性纯合子,如上图中的aabb,用单倍体育种和杂交育种均可获得,两种育种方法所用时间相同,但杂交育种操作简单.②培育显性纯合子,如上图③中的AABB,经过多次自交后可获得,但所需时间长,若用单倍体育种的方法,所需时间为两年,育种时间较短。
(2)培育杂合子:在农业生产上,可以将杂种一代(图中①)作为种子直接利用,如玉米。
此种方法获得的植株有高产、优质、抗性强等性状,但种子只能种一年。
2.动、植物杂交育种的区别(1)方法:植物杂交育种中纯合子的获得不能通过测交,只能通过逐代自交的方法获得;而动物杂交育种中纯合子的获得一般不通过逐代自交,而通过测交的方法进行确认后而获得。
专题6.1 杂交育种与诱变育种(练)高一生物同步精品课堂(提升版)(必修2)(原卷版)

1. 下列关于杂交育种与诱变育种的叙述正确的是( )A.诱变育种是通过改变原有基因结构而导致新品种出现的方法B.基因重组是杂交育种的原理,基因重组发生在受精作用过程中C.诱变育种一定能较快选育出新的优良品种D.通过杂交育种方式培育新品种,从F1就可以进行选择2. 杂交育种是植物育种的常规方法,其选育纯合新品种的一般方法是 ( )A.根据杂种优势原理,从子一代中即可选出B.从子三代中选出,因为子三代才出现纯合子C.隐性品种可从子二代中选出,经隔离选育后,显性品种从子三代中选出D.只能从子四代中选出能稳定遗传的新品种3.下列有关生物变异与育种的叙述,正确的是()A.染色体结构变异,大多数对生物体不利,但在育种上仍有一定的价值B.人工诱变育种改变基因结构,能够明显缩短育种年限C.用单倍体育种法改良缺乏某种抗病性的水稻品种D.三倍体西瓜不能形成正常的配子,是因为秋水仙素抑制纺锤体的形成4.关于育种方式的叙述,错误的是()A. 诱变育种可产生新基因,大幅提高有利变异的比例B.单倍体育种明显缩短育种年限,可迅速获得纯合品系C.多倍体育种能得到营养物质含量高的品种D. 杂交育种的育种周期长,可以获得稳定遗传的个体5.以二倍体植物甲(2 N=10)和二倍体植物乙(2n=10)进行有性杂交,得到的F1不育。
以物理撞击的方法使F1在减数分裂时整套的染色体分配至同一个配子中,再让这样的雌雄配子结合产生F2。
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植物甲和乙能进行有性杂交,说明它们属于同种生物B.F1体细胞中含有四个染色体组,其染色体组成为2N+2nC.若用适宜浓度的秋水仙素处理F1幼苗,则长成的植株是可育的D.物理撞击的方法导致配子中染色体数目加倍,产生的F2为二倍体6. 用纯合的二倍体水稻品种高秆抗锈病(DDTT)和矮秆不抗锈病(ddtt)进行育种时,一种方法是杂交得到F1,F1再自交得到F2;另一种方法是用F1的花药进行离体培养,再用秋水仙素处理幼苗得到相应植株。
61杂交育种与诱变育种学案(人教版必修2).doc

6.1杂交育种与诱变育种教学目标1.简述杂交育种的概念。
2.举例说明杂交育种方法的优点和不足。
3.举例说出诱变育种在生产中的应用。
4.讨论遗传和变异规律在生产实践中的应用,设计简单的育种流程。
一、杂交育种1.概念:将两个或多个品种的 ______________ 通过交配集中在一起,再经过___________ 和________ ,获得新品种的方法。
2.__________________ 原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即控制不同优良性状的基因,通过__ 和____________ 重新组合在一起,产生新的______________ ,从而使存在于不同个体上的优良性状集中到一个个体上。
3.基本步骤⑴具有优良性状的两个亲本杂交。
(2)子一代只表现出显性性状,让子一代自交。
(3)从子二代中选出符合要求的个体进行多次自交纯化,获得新品种。
如果生物是通过有性生殖繁殖后代,如小麦、大豆等,则必须选育岀具有优良性状的纯合子,以免后代发生性状分离;如果生物依靠无性生殖繁殖后代,如马铃蒋、甘鶉、果树等, 那么只要得到具备该优良性状的个体就可以了。
4.优缺点(1)优点:“集优",即使位于不同个体上的两个或多个优良性状集中到一个个体上。
(2)缺点:杂交后代会出现____________ ,育种进程 _________ ,筛选过程__________ ;只能利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按需选择,并不能创造 _______________ o5.应用(1)在农业生产中,是用于改良作物品质,提高作物单位面积产量的常规方法。
(2)在畜牧业中,可用于家畜、家禽优良品种的选育。
6 .归纳总结⑴儿种杂交育种的区别①培育常规的纯合子品种a.培育隐性纯合子品种:选取双亲彳虫子一代卫乞子二代—选出符合要求的优良性状个体即可推广。
高中生物 6.1《杂交育种与诱变育种》教案(4) 新人教版必修2

第1节杂交育种与诱变育种课标要求1.知识与技能::(1) 简述杂交育种的概念,举例说明杂交育种方法的优点和不足。
(2)举例说出诱变育种在生产中的应用。
(3)讨论遗传和变异规律在生产实践中的应用。
(4)总结杂交育种、诱变育种、多倍体育种、单倍体育种异同点。
2.过程与方法:(1)尝试将你获得信息用图表、图解的形式表达出来。
(2)运用遗传和变异原理,解决生产和生活实际中的问题。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1) 讨论育种科学技术发展是科学、技术和社会的相互作用。
(2) 体会科学技术在发展社会生产力、推动社会进步等方面的巨大作用。
复习重点遗传和变异规律在改良农作物和培育家畜品种等方面的应用。
复习难点(1)杂交育种和诱变育种的优点和局限性。
(2)用遗传图解表示各种育种过程知识网络体系一、杂交育种1.概念:是将两个或多个品种的优良性状通过交配集中一起,再经过选择和培育,获得新品种的方法。
2.原理:基因重组。
通过基因重组产生新的基因型,从而产生新的优良性状。
3.优点:可以将两个或多个优良性状集中在一起。
4.缺点:不会创造新基因,且杂交后代会出现性状分离,育种过程缓慢,过程复杂。
二、诱变育种1.概念:指利用物理或化学因素来处理生物,使生物产生基因突变,利用这些变异育成新品种的方法。
2.诱变原理:基因突变3.诱变因素:(1)物理:X射线,紫外线,γ射线等。
(2)化学:亚硝酸,硫酸二乙酯等。
4.优点:可以在较短时间内获得更多的优良性状。
5.缺点:因为基因突变具有不定向性且有利的突变很少,所以诱变育种具有一定盲目性,所以利用理化因素出来生物提高突变率,且需要处理大量的生物材料,再进行选择培育。
三、四种育种方法的比较A N aB N b N a b N a b 物种物种杂交染色体加倍22222422=+==+=+ 二倍体 二倍体 不育 四倍体四、遗传图示④Ab①AABB I III II V③AaBb ⑤AAbb②aabb IV⑥AaaaBBbb重难热点归纳1.多倍体育种原理:染色体变异。
专题6.1 杂交育种与诱变育种(测)高一生物同步精品课堂(提升版)(必修2)(原卷版)

(满分60分,40分钟完成)班级姓名总分一、选择题(30分,每题3分)1.利用X射线人工诱导细胞进行基因突变和利用秋水仙素诱导多倍体形成时,X射线和秋水仙素分别作用于细胞周期( )A.均为前期 B.均为间期C.前者为前期,后者为间期 D.前者为间期,后者为前期2.下列关于诱变育种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能够在较短的时间内获得更多的优良变异类型B.一次诱变处理供实验的生物定能获得所需的变异类型C.青霉素产量很高的菌株的选育依据的原理是基因突变D.诱变育种过程能创造新的基因而杂交育种过程则不能3.下列生物育种技术操作合理的是()A.用红外线照射青霉菌能使青霉菌的繁殖能力增强B.年年制种推广的杂交水稻一定是能稳定遗传的纯合子C.单倍体育种时需用秋水仙素处理其萌发的种子或幼苗D.红薯等用营养器官繁殖的作物只要杂交后代出现所需性状即可留种4.用纯合的二倍体水稻品种高秆抗锈病(DDTT)和矮秆不抗锈病(ddtt)进行育种时,一种方法是杂交得到F1,F1再自交得到F2;另一种方法是用F1的花药进行离体培养,再用秋水仙素处理幼苗得到相应植株。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前一种育种方法所得的F2中重组类型占5/8B.后一种育种方法所得到的植株中可用于生产的类型比例为2/3C.前一种育种方法的原理是基因重组,其具体类型是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D.后一种育种方法的原理是染色体变异,是由于染色体结构发生改变5.在某作物育种时,将①②两个植株杂交,得到③,将③再进行如图所示的处理。
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A.由③到④过程还可以用硫酸二乙酯处理B.⑤×⑥的育种方式获得的后代都可育C.若③的基因型为AaBbdd,则⑧植株中能稳定遗传的个体占总数的1/4D.由③到⑧过程可能发生突变和基因重组6.某农科院通过如图所示的育种过程培育成高品质小麦新品种。
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a过程使用秋水仙素只能作用于萌发的种子B.a过程提高突变率,从而明显缩短了育种年限C.该育种过程中运用的遗传学原理是基因突变D.b过程需要通过不断自交来提高纯合率7.下图为某植物育种流程图,下列相关叙述错误..是()A.子代Ⅰ与原种保持的遗传稳定性B.子代Ⅱ和Ⅲ选育的原理为基因重组C.子代Ⅲ的选育过程一定要自交选育多代D.子代Ⅴ可能发生基因突变和染色体畸变8.如图表示利用某种农作物品种①和②培育出⑥的几种方法,据图分析错误的是()A.过程VI是用秋水仙素处理正在萌发的种子B.培育品种⑥的最简捷的途径是I→VC.通过III→VI过程育种的原理是染色体变异D.通过过II→IV程育种最不容易达到目的9. 无子西瓜的培育过程如图所示:根据上述图解和所学的生物学知识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无子西瓜的培育过程,主要运用了基因重组的原理B.用秋水仙素处理二倍体西瓜幼苗的茎尖的主要作用是抑制有丝分裂前期纺锤体的形成C.二倍体西瓜与四倍体西瓜之间杂交能产生三倍体西瓜,它们之间不存在生殖隔离D.基因型为AaBb的二倍体生物某细胞的基因型变为AaB,说明发生了基因突变10. 下图表示培育高品质小麦的几种方法,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图中涉及的育种方法有杂交育种、单倍体育种和诱变育种B. a过程能提高突变频率,从而明显缩短育种年限C. a、c过程都需要用秋水仙素处理萌发的种子D.要获得yyRR,b过程需要进行不断自交来提高纯合率二、非选择题(30分,每格2分)11.(14分)油菜是我国重要的油料作物,已知油菜种子的高油与低油为一对相对性状(由等位基因D、d 控制),黄粒与褐粒为另一对相对性状(由等位基因H、h控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中生物专题6.1 杂交育种与诱变育种同步精品测案(基础版,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2(满分60分,40分钟完成)班级姓名总分一、选择题(32分,每题2分)1.下列有关育种的叙述,错误的是A. 利用花药离体培养技术可获得单倍体植株B. 杂交育种能将两个或多个品种的优良性状集中在一起C. 三倍体无子西瓜的细胞中无同源染色体,不能进行正常的减数分裂D. 诱变育种可以提高突变率,在较短时间内获得更多的优良变异类型【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利用花药离体培养技术可获得单倍体植株,A正确;杂交育种能将两个或多个品种的优良性状集中在一起,B正确;三倍体无子西瓜细胞中存在同源染色体,C错误;诱变育种可以提高突变率,在较短时间内获得更多的优良变异类型,D正确。
2.下列关于几种常见育种方法的叙述,错误..的是A.在杂交育种中,一般从F2开始选种,因为从F2开始发生性状分离B.在单倍体育种中,常先筛选F1花粉类型再分别进行花药离体培养C.在多倍体育种中,用秋水仙素处理的目的是使染色体数目加倍D.在诱变育种中,人工诱变能提高变异频率【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由于很多基因都不在花粉细胞内表达,所以一般无法从F1中选择所需的花粉类型,故B选项错误。
3.下列生物育种技术操作合理的是A.用红外线照射青霉菌能使青霉菌的繁殖能力增强B.年年制种推广的杂交水稻一定是能稳定遗传的纯合子C.单倍体育种时需用秋水仙素处理其萌发的种子或幼苗D.红薯等用营养器官繁殖的作物只要杂交后代出现所需性状即可留种【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用X射线照射青霉菌能使青霉菌发生基因突变,但不能使繁殖能力增强,A错误;年年制种推广的杂交水稻一定是F1代的杂合子,B错误;单倍体育种时需用秋水仙素处理其幼苗,由于单倍体高度不育,一般不产生种子,C错误;红薯等用营养器官繁殖的作物只要杂交后代出现所需性状即可留种,让其进行营养生殖以保持优良性状,D正确。
4.下列关于育种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诱变获得的突变体多数表现出优良性状B.用物理因素诱变处理可提高突变率C.诱变育种和杂交育种均可形成新的基因D.三倍体植物不能由受精卵发育而来【答案】B5.培育下列优良品种生物的原理与杂交水稻培育原理相同的是()A.中国荷斯坦牛 B.高产青霉素菌株 C.白菜—甘蓝 D.无子西瓜【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中国荷斯坦牛的育种方法是杂交育种,原理是基因重组,A正确;高产青霉素菌株的培育方法是诱变育种,原理是基因突变,B错误;白菜-甘蓝的培育方法是植物体细胞杂交,原理是细胞融合,C 错误;无籽西瓜的培育方法是多倍体育种,原理是染色体变异,D错误。
6.杂交育种是通过品种间杂交,创造新变异类型而选育新品种的方法。
将两个各具有期望的优点的纯合亲本进行杂交,F1自交能产生多种非亲本类型,再经过选育就可能获得符合需要的新品种。
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杂交育种所依据的主要遗传学原理是基因自由组合B.F1形成配子时,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可通过非姐妹染色单体的交换进行重组C.F1形成配子时,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D.杂交育种能定向改造生物性状,育种进程较快【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杂交育种所依据的主要遗传学原理是基因自由组合,A正确。
F1形成配子时,四分体时期,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可通过非姐妹染色单体的交换进行重组,B正确。
F1形成配子时,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C正确。
基因工程育种能定向改造生物性状,育种进程较快,D错误。
7.下列有关培育新品种的叙述,正确的是A.单倍体育种得到的新品种一定是单倍体B.多倍体育种得到的新品种一定是纯合子C.农作物产生的变异都可以为培育新品种提供原材料D.射线处理得到染色体易位的家蚕新品种属于诱变育种【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单倍体育种先用花药离体培养然后用秋水仙素或低温处理让染色体数目加倍,得到的是纯合体,故A错误。
多倍体育种得到的新品种有可能是杂合子,故B错误。
农作物产生的变异如果是因为水肥等外界因素出现的不可遗传的变异,不能给培育新品种提供原材料,故C错误。
射线处理得到的染色体易位是利用染色体变异的诱变育种,故D正确。
8.下列有关变异与育种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DNA分子中碱基对的增添、缺失和替换不一定都是基因突变B.某植物经X射线处理后未出现新的性状,则没有新基因产生C.二倍体植株的花粉经脱分化与再分化后便可得到稳定遗传的植株D.发生在水稻根尖内的基因重组比发生在花药中的更容易遗传给后代【答案】A【解析】试题解析:DNA分子中碱基对的增添、缺失和替换不一定都是基因突变,如突变发生在非编码区,则没有引起基因结构的改变,A正确;经X射线处理后未出现新的性状,可能形成新基因,如AA突变成Aa,B 错误;二倍体植株的花粉经脱分化与再分化后得到的单倍体高度不育,故C错。
水稻根尖细胞不能进行减数分裂,所以不能发生基因重组,D错误。
9.下列有关育种的叙述,正确的是①培育杂合子优良品种可用自交法完成②培育无子番茄是利用基因重组原理③欲使植物体表达动物蛋白可用诱变育种的方法④由单倍体育种直接获得的二倍体良种为纯合子⑤培育无子西瓜是利用生长素促进果实发育的原理⑥培育八倍体小黑麦是利用染色体变异的原理⑦我国用来生产青霉素的菌种的选育原理和杂交育种的原理相同A.①②③ B.④⑥ C.④⑤⑥⑦ D.③④⑤【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自交法使后代纯合子比例增大,杂合子比例降低,①错误;培育无子番茄的原理是利用生长素具有促进果实发育的生理功能,②错误;使植物体表达动物蛋白可用基因工程育种的方法,③错误;由单倍体育种直接获得的二倍体良种为纯合子,④正确;培育无子西瓜利用了染色体变异的原理,⑤错误;培育八倍体小黑麦是利用染色体变异的原理,⑥正确;生产青霉素的菌种的选育原理是基因突变,杂交育种的原理是基因重组,二者不相同,D错误。
10.杂交育种是植物育种的常规方法,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只能从子四代中选出能稳定遗传的新品种B.从子三代中选出能稳定遗传的新品种,因为子三代才出现纯合体C.既可从子二代中选出能稳定遗传的新品种,也可从子三代中选出能稳定遗传的新品种D.杂交育种都需要经过杂交过程,但是不需要经过自交过程【答案】C【解析】杂交育种过程中F2可出现所需要的类型,且F2中既有纯合的,也有杂合的。
若所需性状为隐性性状,就可以直接选出;若所需性状为显性性状,,则需要通过连续自交,才能选出能稳定遗传的新品种。
11.在下列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培育无籽西瓜是利用基因重组的原理B.培育无籽番茄是利用生长素促进果实发育的原理C.培育八倍体小黑麦是利用染色体变异的原理D.培育青霉素高产菌株是利用基因突变的原理【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普通西瓜为二倍体植物,用秋水仙素处理其幼苗成为4倍体,然后用4倍体西瓜植株做母本、二倍体西瓜植株做父本进行杂交,从而得到三倍体种子,三倍体的种子发育成的三倍体植株由于减数过程中,同源染色体的联会配对极度混乱,不能形成正常的配子,在开花时,其雌蕊要用正常二倍体西瓜的花粉授粉,以刺激其子房发育成果实,即无籽西瓜,可见培育无籽西瓜是利用染色体数目变异的原理,A 项错误;无子番茄的无子是因为在未传粉之前,在雌蕊的柱头上涂上一定浓度的生长素即可得到,其细胞内的遗传物质并没有发生变化,所以属于不可遗传的变异,B项正确;八倍体小黑麦由普通小麦(六倍体)与栽培黑麦(二倍体) 进行属间杂交,经人工染色体加倍和长期选择培育而成的新物种,利用染色体数目变异的原理,C项正确;青霉素高产菌株是青霉素普通菌株经过诱导因子(通常是物理射线)处理,发生基因突变,经筛选而成,因此是利用基因突变的原理,D项正确。
12.下列关于诱变育种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能够在较短的时间内获得更多的优良变异类型B.一次诱变处理供实验的生物定能获得所需的变异类型C.青霉素产量很高的菌株的选育依据的原理是基因突变D.诱变育种过程能创造新的基因而杂交育种过程则不能【答案】B13.对下列有关实例形成原理的解释,正确的是()A.无子番茄的获得是利用了多倍体育种的原理B.培育无籽西瓜是利用了单倍体育种的原理C.培育青霉素高产菌株是利用了基因突变的原理D.“多莉”羊的获得是利用了杂交育种的原理【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培育无子番茄的原理是利用生长素具有促进果实发育的生理功能,故A错;培育无子西瓜利用了多倍体育种的原理,故B错;培育青霉素高产菌株属于诱变育种,原理是基因突变,故C正确;“多利羊”的获得属于克隆,其原理是动物细胞核具有全能性,故D错。
14.利用X射线人工诱导细胞进行基因突变和利用秋水仙素诱导多倍体形成时,X射线和秋水仙素分别作用于细胞周期( )A.均为前期 B.均为间期C.前者为前期,后者为间期 D.前者为间期,后者为前期【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基因突变发生间期DNA复制时期,故X射线作用于间期,秋水仙素作用于与前期抑制纺锤体形成,导致已经分离的染色体无法平均分配到2个子细胞,D正确。
考点:本题考查育种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的网络结构能力。
15.下列关于植物育种和生长的叙述,其中不正确的一组是()①诱变育种有可能较快选育出新的优良品种;②三倍体无子西瓜的种子种下去可继续发育成无子西瓜;③穗小粒少的小麦种到西藏后会长成穗大粒多的小麦;④人工诱变可使生物朝向对人类有益的方向变异;⑤由于没有土壤,只在完全营养液中生长的幼苗,不能正常发育;⑥利用杂种优势可以提高农作物的产量A.①②④ B.①⑤⑥ C.③④⑥ D.②③④⑤【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诱变育种利用人工诱导基因突变,会产生优良性状,①正确。
三倍体无子西瓜没有种子,要进行无性繁殖来繁殖子代,②错。
表现型决定于基因型,受环境影响,穗小粒少的小麦种到西藏后仍然是穗小粒少,③错。
人工诱变变异是不定向,还要进行人工选择,④错。
完全营养液含有各种变性矿质元素,能够满足植物正常生长,⑤错。
利用杂种优势可以提高农作物的产量,⑥正确。
D正确。
16.有两种柑橘,一种果实大但含糖量不高,另一种果实小但含糖量较高。
如果想要培育果实大且含糖量高的品种,比较科学有效的方法是()A.单倍体育种 B.人工诱变育种 C.杂交育种 D.多倍体育种【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单倍体需要花药离体培养和秋水仙素处理,需要技术较复杂,A错。
诱变育种需要人工诱变,需要进行定律材料处理,而且突变率低,B错。
杂交育种利用基因重组原理,采用人工授粉,将两种优良性状集中到同一个个体,技术操作简单,C正确。
多倍体育种不能将两种优良性状集中到同一个个体,D 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