晶状体病X
有晶状体眼后房型人工晶体植入术治疗中高度近视的临床观察

昆明医科大学学报2020,41(11):93-97 Journal of Kunming Medical University DOI:10.12259/j.issn.2095-610X.S2*******CN53-1221/R有晶状体眼后房型人工晶体植入术治疗中高度近视的临床观察吴柄成D,戴红梅D,周奇志2),孙鹏3),李兰D,漆东方D(1)昆明市第一人民医院眼科,云南昆明650011;2)重庆爱尔眼科医院,重庆400020;3)昆明市爱尔眼科医院,云南昆明650034)[摘要]目的观察有晶状体眼后房型人工晶状体(implantable contact lens,ICL)及有晶状体眼后房散光型人工晶状体(toric implantable col l amer lens,TICL)植入术治疗中、高度近视及近视合并散光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方法回顾性分析中、高度近视患者共计30例⑸眼)植入ICLmCL后,对比观察术前及术后3月时裸眼视力、眼压、角膜内皮细胞计数情况,分析术后并发症情况。
结果术后3月复诊随访时裸眼视力均较术前显著提高,术后裸眼视力与术前BCVA相同的有18眼(35.29%),高于术前BCVA1行的12眼⑵.53%),提高2行的11眼(21.57%),提高3行以上9眼(17.60%),无BCVA下降的病例。
术后UCVA优于术前BCVA的患者合计20眼(39.21%),术后平均眼压(15.21±3.09)mmHg,与术前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200,P>0.05)。
术后角膜内皮细胞密度较术前稍有减少,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075,P>0.05),术后均未发生眼内感染、眼底出血、黄斑水肿等并发症。
1例TICL术中损伤旁中央前囊膜约0.3mm,皮质无明显损伤,评估后植入晶体,术后3月随访患者裸眼视力保持在1.0前囊膜损伤处瓷白色,局限。
1例TICL患者(一眼)术中前房填充粘弹剂后在植入人工晶体过程中发现人工晶体破损,手术终止,未予以植入TICL,术后常规滴眼液点眼,随访观察至术后3个月未发现特殊并发症,BCVA与术前相同。
不同级别医院放射工作人员眼晶状体混浊情况分析

P n lo il gc z r s o a i u e e s a d oh r a e n B o o i a Ha a d n B cl s c r u n t e l l
l r m P , udT B clscru di o os i f G au E L n . aiu ees n sf dpi n g 3 n l a t o on
t is J . E coi oy L tr, 9 7 17( : o n [ ] F MS Mi bo g ees 19 , 5 2) x r l t
根据《 中华人 民共和 国职业病 防治法 》 规定 , 放 射工作人员应定期参加职业健康体检 , 用人单位应保 管好职业监护档案… 。为 了解我 区医疗机构放射工 作人员眼晶状体健康状况 , 我们对广西各级医院 9 6 1 名放射工作人员进行 了职业健康体检 , 重点观察 眼晶 状体 , 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 G 0 型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 , 6S 线阵式探头 , 探头频
B clssp i odt f[ ] T eE S ora,0 5 aiu p .nF o s f J . h F A Junl20 , l us
1 5: 7 1—48.
参
考
文
献
( 收稿 日期 :0 0— 4—1 修 回 日期 :00— 5—1 ) 21 0 0 21 0 5
[ ] Sefr A snL Fgd n Gau E Fo sit 1 t os mee P,ae u dA, rn m P .rm lo n o
高考生物知识点:人类遗传病

高考生物知识点:人类遗传病1500字人类遗传病是指由于基因突变或遗传变异而导致的一类疾病。
这些疾病在人类群体中具有遗传性,能够从一代传递到下一代。
在高考生物考试中,人类遗传病是一个重要的考点。
下面是一些人类遗传病的基本知识点。
1. 遗传病的分类人类遗传病可以分为单基因遗传病和多基因遗传病两大类。
单基因遗传病又可以分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常染色体隐性遗传、X染色体连锁遗传和Y染色体遗传等。
2. 常见遗传病的特点和表现(1)唐氏综合征:是由于第21对染色体三个而不是两个所引起的病。
患者面部特征似老人,智力发育迟缓,抵抗力低下。
(2)血友病:是由于X染色体上凝血因子缺乏或功能异常引起的病。
患者出血时间明显延长,容易引起出血并且出血不易止住。
(3)先天性白内障:是由于双亲之一或双亲两者都患有此病而引起的病。
患者眼睛的晶状体有部分或全部混浊,视力受影响。
3. 遗传病的致病机制(1)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通常由突变基因的显性等位基因引起。
一个恶性等位基因就可以导致发病。
(2)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通常由突变基因的隐性等位基因引起,只有在同一染色体上的两个等位基因均为恶性基因的时候,才会导致发病。
(3)X染色体遗传病:由于在X染色体上有一个基因有问题,而在另一个X染色体上的基因是正常的,所以只有女性才有可能患上此类疾病。
(4)Y染色体遗传病:通常由于Y染色体发生了突变或存在异常导致的疾病,男性患病的几率较高。
4. 遗传病的预防和治疗目前对于很多遗传病来说,预防是最好的治疗方法。
常见的预防方法包括婚前检查和遗传咨询,在生育前了解双方家族遗传史和个人现状,尽可能避免携带同一种遗传病的人结婚生育。
对于已经患病的患者,可以采取相关的药物治疗、手术治疗或康复训练等方法进行治疗。
5. 测定遗传病的方法(1)家族史调查:了解患者的家族中是否有遗传病病例,了解患者的父母、兄弟姐妹等是否有相关疾病。
(2)遗传咨询:通过遗传学专家对患者进行检查和咨询,了解患者的遗传病风险。
眼科学理论知识考核试题及答案

眼科学理论知识考核试题一、单选题1、干眼症患者的渗透压是[单选题]*A.大于305mOsm/1B.等于300mOsm/1C.小于300mOsm/1D.舒312mOsm/1E.大于312mOsm/1√2、发生夜盲的后天性因素中不包括[单选题]*A.Stargardt病VB.晶状体混浊C.青光眼D.瞳孔缩小E.虹膜后粘连3、不能引起并发性白内障的是[单选题]*A.视网膜脱离B.高度近视C.巩膜炎√D.视网膜色素变性E.低眼压4、眼眶壁中最薄弱的眶壁是[单选题]*A.眶外壁B.眶上壁C.眶上壁和眶外壁D.眶内壁√E.眶下壁5、眼的屈光系统不包括[单选题]*A.瞳孔√B.晶状体C.角膜D.玻璃体E.房水6、我国青光眼常见类型是[单选题]*A.新生儿血管性青光眼B.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C.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VD.恶性青光眼E.先天性青光眼7、前房出血一般可分为[单选题]*A.5级B.6级(:.3级7D.4级E.2级8、过敏性结膜炎治疗原则[单选题]*A.去除过敏原B.服抗过敏药物C.短期应用类固醇眼药水D.以上全对√9、玻璃体混浊的症状为[单选题]*A.流泪B.以上全不是C.眼前黑影飘动√D.眼球疼痛E.眼前固定黑影10、结膜炎非特异性体征是[单选题]*A.滤泡形成B.膜或假膜形成C.乳头增生√D.结膜充血11、一人原来为正视,40岁以后最有可能和最常发生的视力问题是[单选题]*A.近视B.远视C.散光D.弱视E.老花√12、调节机制主要发生在[单选题]*A.瞳孔B.角膜C.视网膜D.玻璃体E.晶状体V13、不符合视力特征的是[单选题]*A.代表黄斑以外视网膜功能√B.是分辨二维物体形状、位置的能力C.用于检测形觉功能D.是人眼的分辨能力E.分远、近视力14、白内障术后角膜失代偿首选的治疗方法是[单选题]*A.全层角膜移植√B.摘除人工晶体C.保守治疗D.板层角膜移植15、夕M劣性眼内炎的治疗首选[单选题]*A.糖皮质激素C.玻璃体内药物灌注D.大剂量抗生素√16、由动眼神经支配的肌肉是[单选题]*A.外直肌B.米勒肌C.上斜肌D.额肌E.提上睑肌V17、房角镜下所见SChWaIbe线解剖位置上等同于[单选题]*A.Sch1emm管B.后弹力层止端VC.巩膜脊D.前弹力层止端E.内皮细胞层止端18、用三棱镜矫正外斜位,三棱镜的基底部放在哪个方向好[单选题]*A.内下方B.外上方C.内上方D.外方E.内方VA.对化学消毒剂敏感VB.主要感染角膜C.可致上皮性角膜炎D.有滋养体和包囊两种形式存在20、矫正近视的方法有[单选题]*A.药物B.镜片矫正C.屈光手术D.物理疗法E.框架眼镜、角膜接触镜、屈光手术。
Tetraflex可调节人工晶状体的早期临床应用研究

uinM e i j dUnv a … ’’ …
.
35 7
Ttfx er l 可调 节 人工 晶状 体 的早 期 临床 应 用研究 ae
张俊 华 ,余 燕 ,林 延 ,翁 景 宁
矫正 远视力 达到 1 0 减 少 紫外 线对 视 网膜 的伤 害 , ., 但无 法兼顾远 、 近视 力 。多焦点 1 0L, 能提供 看近看
准 :1 年龄 5 ~7 () O 5岁 ; 诊 为年 龄相 关性 白内障 , 确 眼轴长 2 . ~ 2 . 20 6 0 mm; 硬 度 分 级 ( mey分 核 E r 级 ) I ̄I :I V级 ; 身情 况 良好 。( ) 全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2 排除标 准 : 年龄 >7 5岁 ; 散光 > 2 0D; . 既往 及 目前 存 在青 光 眼、 角
摘 要 : 目的 研 究 T tal erf x可 调 节 人 工 晶 状 体 (O 调 节 幅度 、 观 视 功 能 等 方 面 的 临 床 应 用 效 果 。 e I L) 主 方
法
前 瞻性 病 例 对 照研 究 。1 例 (0眼 ) 选 本 研 究 , 超 声 乳 化 白 内障 摘 除 联 合 I 6 2 入 行 OL植 人 术 。 7例 (O眼 ) 人 1 植
组( P=00 5 。 结 论 . 2 )
Terf x 调 节 I t l 可 ae OL早 期 可提 高矫 正 远 视力 下 的 近 视 力 , 加 伪 调 节 力 , 善 主 观 视 功 增 改
能 。但 其 远 期效 果 还 有 待 进 一 步 观 察 。 关 键 词 : 白内 障 ;晶体 , 工 ;视觉 ; 视 人 近
眼镜验光员 (初级)理论知识要素细目表要点

X
012
玻璃致变色材料的特点
X
013
天然水晶镜片的特点
X
014
热固性材料的树脂镜片的特点
X
015
热塑性树脂镜片的特点
X
016
镜片镀膜的种类及厚度
X
017
镜片表面镀耐磨损膜的处理
X
018
镜片表面镀多层减反射膜的方法及机理
X
019
镜片表面顶膜的处理
X
020
镜片复合膜技术要点
X
021
镜片染色工艺的特点
X
003
眼共轴球面系统
X
004
眼的三对基点及定义
X
005
眼屈光系统三对基点的位置
X
006
简化眼及相关几何参数
X
007
视网膜成像大小的计算X源自008影响视网膜成像大小的因素及意义
X
009
眼的生理轴与角
X
010
眼的几何像差种类
X
011
眼的波振面像差
X
012
调节的定义与机理
X
013
近反射三联运动
X
014
调节远点与静态屈光度
X
036
散开过度的病因与大体临床表现
X
037
正视与正视眼的临床标准
X
038
屈光不正的定义
X
039
影响屈光不正的因素
X
040
正视化现象
X
041
远视眼的成因
X
042
远视眼的形成机理及像的特点
X
043
远视眼的分类
X
044
(PPT)人工晶状体的种类与选择

PMMA
材料
折叠式 丙烯酸酯
疏水性 亲水性
硅凝胶 水凝胶
富含渗水性,眼内代谢物可 进入内部而黏附污染,影响 其透明度 IOL钙化
Alcon公司 Acrysof
疏水性丙烯酸酯
一体式
折叠时可控性好,展开 时较缓慢
应用广泛
AMO公司Sensar
疏水性丙烯酸酯 三体式 支撑性好 OptiEdge 边缘设计
非球面人工晶状体
Tecnis(AMO)、IQ(Alcon)
非球面设计,可中和角膜球面像差 减少了术后眼的球面像差 术后明暗视力、对比敏感度得到明 显改善
多焦点人工晶状体
折射型 衍射型:ReSTOR(Alcon)、 Tecnis MF(AMO)
IOL后表面为20-30个同心圆 排列的衍射波环 光学部的任何区域均可形成2 个焦点 +3.50DS
人工晶状体的种类与选择
PMMA
材料
折叠式 丙烯酸酯
疏水性 亲水性
硅凝胶 水凝胶
材料
PMMA
折叠式 丙烯酸酯
疏水性 亲水性
硅凝胶 水凝胶
材料稳定、质轻、透明度好 较好的抗老化和抗环境变化 特性 生物相容性好
材料
PMMA
折叠式 丙烯酸酯
疏水性 亲水性
硅凝胶 水凝胶
屈光指数高,相同屈光度的IOL 较其他材料薄 表面黏性较大,后发障发生率也 低 生物相容性好,植入葡萄膜炎、 青光眼、糖尿病病人眼内安全 易被镊子损伤产生划痕
可调节人工晶状体
1CU(HumanOptics)
4个襻膝部由菲薄的“关节” 构成,可随晶状体囊袋的收 缩而屈伸,光学部随之前后 移动,产生一定的调节作用
Bigbag人工晶状体
x射线的防护基本方法

x射线的防护基本方法
X射线的防护基本方法包括:
距离防护:在拍片时,被照射的物体与放射源之间应保持必要的距离,这样可以使放射线到达被照物体时,剂量既能满足诊断要求,又不过大影响投照。
屏蔽防护:在没有进行投照视野的区域,采用铅板、铅衣或者是铅裙进行必要的遮挡,尤其是甲状腺、下腹部的生殖腺等比较重要的腺体区域。
这样就可以使产生的散射线对人体造成的辐射损伤降到最低。
减少照射时间:尽量缩短接触X射线的时间,尽快完成检查或操作。
医疗人员应熟练操作,并高效率地进行检查。
避免无防护的近距离操作:例如在进行X射线检查时,尽量远离射线源,同时确保与射线源之间有足够的距离。
床边帘防护:床面以下的床边帘(不含上档板),竖直高度至少应在80cm-90cm以上,长度120cm;C臂机接收器尽量贴近拍摄部位;在满足无菌要求的情况下,接收器离病人越近,能有效接收穿过病人的X射线就越多,并且对应的球管离病人更远,病人受到的辐射更少,这样出来的片子质量又高,还可使发射强度不至于太大。
床边帘应保证垂直于地面(可5-10cm离地)防止折叠、踩踏,如有发现破损应立即更换;床边帘的上挡板也尤为重要,可以隔绝病人发出的散射线。
医疗机构应严格控制照射野范围,并为受检者配备必要的放射防护用品,对邻近照射野的敏感器官或组织(例如性腺、眼晶状体、乳腺和
甲状腺)采取必要的屏蔽防护措施,避免其受到X射线主线束的直接照射,最大限度地减少对患者的辐射暴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