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炔炔烃导学案

合集下载

乙炔 炔烃的学案

乙炔 炔烃的学案

【学习目标】1、会书写乙炔的分子式、电子式、结构式、结构简式。

2、说出炔烃的化学性质,并会书写化学方程式3、会书写简单炔烃的同分异构体并会命名。

4、碳碳叁键的空间构型【重点难点】炔烃的化学性质,碳碳叁键的空间构型。

【动手】插出乙烯的球棍模型【思考】如果乙烯的两个碳原子分别去掉一个氢原子,两个碳原子怎样才能达到稳定结构形成新的分子?插出所得有机物的球棍模型。

【知识点一】乙炔、炔烃的分子结构1、乙炔的分子结构:结构式,电子式,结构简式,分子式,空间构型。

2、炔烃的成键特点:分子通式:【动手】1、书写碳原子个数分别为3---5的炔烃得分子式。

2、插出丙炔的球棍模型,并书写丙炔的结构简式,【深度思考】1、丙炔中的三个碳能否在一直线上?丙炔中的所有原子可能在同一平面上吗?2、C3H4还有没有其它的成键方式呢?3、符合通式C n H2n-2一定是炔烃吗?4、在炔烃范围内,几个碳的炔烃开始有同分异构体?【知识点二】炔烃同分异构体的书写和命名1、同分异构体的书写【方法支持】1、先写出相同碳原子是的烷烃的同分异构体2、再把相邻的2个C各去掉2 个氢原子,3、把单键改成叁键。

2、命名【方法支持】炔烃的命名:(1)、叁键必须选在主链上。

(2)、编号时,必须离叁键最近开始编号,不是离支链最近。

(3)、必须指明叁键位置,只写最近的一个叁键碳的编号。

【知识点三】乙炔和炔烃的化学性质【难点突破】1、科学家于1995年合成了一种分子式为200200HC的含多个C≡C键的链状烃,其分子中C≡C键最多有() A、49个B、50个C、51个D、无法确定2、某气态烃0.5 mol恰好与1 mol与HCl加成,1 mol生成物又可与6 mol Cl2发生取代反应,则此烃可能是()A、C2H2B、CH2=CHCH=CH2C、CH≡C—CH3D 、3、含有一个三键的炔烃,加氢后产物的结构简式为,此炔烃可能的结构有( )A、1种B、2种C、3种D、4种【当堂达标】1、关于炔烃的下列描述正确的是()A、符合分子通式C n H2n的有机物分子,一定含有碳碳叁键B、炔烃分子里的所有碳原子都在同一直线上C、炔烃、烯烃、烷烃都属于不饱和烃D、用溴水和酸性高锰酸钾溶液可以鉴别炔烃和烷烃2、A、B两种有机物,1mol A可与1molH2加成生成2-甲基丁烷。

乙炔和炔烃教案设计

乙炔和炔烃教案设计

乙炔和炔烃教案设计教学目标1.使学生了解乙炔的重要化学性质和主要用途。

2.使学生了解炔烃的结构特征、通式和主要的性质。

教学重点乙炔的结构和主要性质。

教学难点乙炔分子的三键结构与化学性质的关系。

教学方法1.通过制作乙炔的球棍模型认识乙炔分子的碳碳叁键结构;2.实验验证乙炔的化学性质;3.类比、分析得出炔烃的结构特征、通式和主要性质。

教学过程前面我们将C2H6分子的球棍模型中去掉两个氢原子小球,在碳碳原子之间又连了一根小棍,得到了乙烯的含双键的共平面结构,现在如果通过反应使C2H4分子中再失去两个氢原子,得到的这种C2H2分子的球棍模型。

碳碳原子以叁键形式结合。

两个碳原子和两个氢原子在一条直线上。

这个分子就是乙炔分子。

在该分子里两个碳原子之间有3个共用电子对,即以叁键形式结合,据此,请大家写出乙炔分子的分子式、电子式、结构式。

按要求书写乙炔分子的分子式、电子式、结构式,并由一名学生上前板演:一、乙炔分子的结构和组成分子式电子式结构式C2H2H-C≡C-H乙炔分子的比例模型二、乙炔的实验室制法CaC2+2H2OC2H2↑+Ca(OH)2乙炔可以通过电石和水反应得到。

实验中又该注意哪些问题呢?[投影显示]实验室制乙炔的几点说明:①实验装置在使用前要先检验气密性,只有气密性合格才能使用;②盛电石的试剂瓶要及时密封,严防电石吸水而失效;③取电石要用镊子夹取,切忌用手拿电石;④作为反应容器的烧瓶在使用前要进行干燥处理;⑤向烧瓶里加入电石时,要使电石沿烧瓶内壁慢慢滑下,严防让电石打破烧瓶;⑥电石与水反应很剧烈,向烧瓶里加水时要使水逐滴慢慢地滴下,当乙炔气流达到所需要求时,要及时关闭分液漏斗活塞,停止加水;电石是固体,水是液体,且二者很易发生反应生成C2H2气体。

很显然C2H2的生成符合固、液,且不加热制气体型的特点,那是不是说就可以用启普发生器或简易的启普发生器来制取乙炔呢?⑦实验室中不可用启普发生器或具有启普发生器原理的实验装置作制备乙炔气体的实验装置。

乙炔炔烃导学案

乙炔炔烃导学案

` 乙炔炔烃导学案【学习目标】1.了解乙炔的物理性质及其递变规律;2.了解乙炔的结构特点、通式,理解炔烃的化学性质;3.了解炔烃的实验室制法;4.了解脂肪烃的主要来源及其应用;【学习重点】:1、乙炔的分子组成、结构和主要性质;2、乙炔的制备、除杂、干燥、收集等;【学习难点】:根据乙炔的化学性质,预测炔烃的性质。

【教学方法】:实验归纳法、比较法乙炔炔烃导学案一、乙炔的结构分子式:最简式:电子式:结构式:结构简式: 碳原子的杂化方式:分子空间构型: 2个碳原子和2个氢原子在分子极性,键角:二、乙炔的实验室制法(书中实验2-1)1、药品:2、反应原理:3、实验装置:思考:(1). 实验中常用饱和食盐水代替水的原因是什么?(2). 实验中为什么不能使用启普发生器来制取乙炔?(3).制取时为什么在导气管口附近塞入少量棉花?(4).纯净的乙炔气体是无色无味的气体,为什么用电石和水反应制取的乙炔,常闻到有恶臭气味?(5).制取乙炔的发生装置还可以用来制取哪些气体﹖(6).为什么不能用排空气法收集乙炔?4、收集:5、实验室制乙炔的注意事项:①实验装置在使用前要先检验气密性。

②电石和水反应很剧烈,为控制反应速率,得到平稳的乙炔气流,常用饱和食盐水代替水,并用分液漏斗控制水流的速度,使水逐滴慢慢地滴入,用块状而不用粉末状的CaC2,以减慢反应③由于反应激烈,并产生大量泡沫,因此若用容积小的仪器(如:试管、广口瓶等)作反应器时,为防止泡沫堵塞导管,常在导气管口附近塞入少量棉花。

若用容积大的仪器(如烧瓶、锥形瓶等)作反应器且反应物的量较少时,可不用棉花。

④电石中因含有少量硫化钙(CaS)、砷化钙(Ca3As2)、磷化钙(Ca3P2)等杂质,与水作用时制得的乙炔常有特殊难闻的气味,这是由于同时生成了H2S、A s H3、PH3等气体之故。

⑤制取乙炔不能用启普发生器或具有启普发生器原理的实验装置,原因:CaC2吸水性强,与水反应剧烈,不易控制;且反应放出热量较多,易炸裂反应器;生成的Ca(OH)2呈糊状易堵塞球形漏斗。

高二化学第一章第三节炔烃导学案

高二化学第一章第三节炔烃导学案

1-3-3 炔烃【学习目标】1.能说出乙炔的空间结构及表示方法;会描述乙炔的实验室制法; 2.能由乙炔的化学性质迁移到炔烃共同的化学性质。

【温故知新】1.烷烃、烯烃物理性质递变规律2.烯烃的化学性质【知识点一】一、已知乙炔的分子式为C 2H 2,则乙炔的最简式为 , 电子式为 ,结构式为 ,结构简式为 , 空间结构为 官能团为 。

二、乙炔的物理性质: 色 味 体,微溶于水, 于有机溶剂。

炔烃:分子中含有碳碳叁键的链烃。

通式:CnH2n-2【性质预测】已知乙炔的实验室制取原理是:CaC 2+2H 2O →Ca(OH)2+C 2H 2↑,如图:在圆底烧瓶中放入几小块电石(主要成分CaC 2)。

旋开分液漏斗活塞,逐滴加入饱和食盐水,便可产生乙炔气体。

(注:1.用饱和食盐水而不直接用水,是为了减缓电石与水的反应速率;2.由于反应速率较快,此反应不能在启普发生器中进行;3.硫酸铜溶液用于除去H 2S 、PH 3等杂质)①看到乙炔可点燃且伴有较浓的黑烟,说明乙炔含碳量 ;制乙炔的反应属于 反应;②看到溴水褪色,则乙炔可以发生 反应;③看到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则乙炔可发生 反应。

【知识点二】三、乙炔的化学性质1.氧化反应:①可燃性 HC ≡CH +__O 2 --→ ; ②被酸性高锰酸钾氧化 ;2.加成反应:①与卤素单质 (与1分子) ; (与2分子) ; ②与氢气 ; ③与卤化氢 HC ≡CH + HCl --→ 。

3.加聚反应(类似乙烯加聚)nHC ≡CH---→ 。

点燃催化剂Δ引发剂【迁移练习】预测丙炔的性质:1.__HC ≡C-CH 3 +__O 2 --→2.HC ≡C-CH 3 + Br 2 -→ HC ≡C-CH 3 + 2Br 2 →3.HC ≡C-CH 3 + HCl --→【归纳对比】甲烷、乙烯、乙炔在结构和性质上有什么异同?甲烷 乙烯 乙炔 结构简式 结构特点 空间构型物理性质 化学性质燃烧 溴(CCl 4) 酸性高锰酸钾 主要反应类型【随堂练习】1.下列有关烯烃和炔烃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乙炔炔烃学案

乙炔炔烃学案

乙炔炔烃学案编号6命审:王强曹海波班级姓名学号时间2014-5-12一、乙炔:1、乙炔的分子结构:分子式:电子式:结构式:结构简式:乙炔属于烃(不饱和或饱和)。

乙炔是型结构。

乙炔相应的模型结构见课本P127右上方。

比较C—C、C=C、C≡C键长、键能、键角:键能键长键角C—C 384KJ/mol 1.54×10-10m 109028/C=C 615KJ/mol 1.33×10-10 m 1200C≡C 812KJ/mol 1.20×10-10m 18002、物理性质:色、味的气体,密度比空气,微溶于,易溶于。

3、乙炔的化学性质:(1)氧化反应:①乙炔燃烧反应方程式:燃烧实验现象:产生浓烈黑烟的原因:氧炔焰的应用:②乙炔能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

(2)加成反应:①将乙炔通入到溴的四氯化碳溶液中现象是。

反应方程式为(两步反应):(产物名称)(产物名称)乙炔与溴按照1:2加成反应(一步):②乙炔在加热催化剂的条件下与氢气反应生成乙烷反应方程式(一步就行):③乙炔制取聚氯乙烯的反应方程式:自学阅读课本P128页最下方两段了解聚氯乙烯。

二、炔烃:1、概念:2、炔烃的通式:3、炔烃的通性:物理性质:随着碳原子数的增多,沸点逐渐升高,液态时的密度逐渐增加。

化学性质:与乙炔相似,能发生氧化反应,加成反应。

(1)炔烃燃烧的通式:(2)炔烃均能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

但是甲烷中含有乙炔、丙炔杂质气体时不能用KMnO4溶液除杂而用溴水或溴的四氯化碳溶液的原因?(3)区别丙烷与丙炔可以将他们通入到溴水中,其反应方程式为:【练习1】某烃1mol最多能和2molHCl加成,生成氯代烃,此氯代烃1mol能与6molCl2发生取代反应,生成物中只有碳、氯两种元素,此烃是()A.CH≡CH B.CH2=CH2 C.CH3—C≡CH D.CH2=C(CH3)CH3三、炔烃的命名炔烃的系统命名法①寻找包含叁键在内....的最长碳链作为主链,称为“某”炔,作为“主名”②给主链碳原子编号,确定坐标。

乙炔和炔烃教案

乙炔和炔烃教案

乙炔和炔烃教案1. 乙炔的结构分子式为、结构式为、结构简式为、电子式为。

乙炔是直线型分子,键角为,属非极性分子。

2. 乙炔的物理性质纯的乙炔是无色、无味的气体,密度比空气略小,微溶于水,易溶于有机溶剂。

3. 乙炔的化学性质(1)氧化反应:,还可使酸性溶液褪色。

(2)加成反应:。

(3)加聚反应:,。

4. 乙炔的实验室制法(1)药品:电石与饱和食盐水(2)原理:(3)装置:固+液气(有别于制氢气的装置)(4)收集:排水集气法5. 炔烃(1)概念:分子里含有碳碳叁键的一类链烃,其通式为()。

(2)物理性质:炔烃的物理性质一般随着分子里碳原子数的增多而呈现规律性的变化,如沸点随碳原子数的增加而升高,相对密度逐渐增大。

(3)化学性质:与乙炔相似。

能发生:① 氧化反应;② 加成反应;③ 加聚反应。

(4)完全燃烧的'化学方程式:6. 烷烃、烯烃、炔烃含碳质量分数的计算及变化规律烷烃烯烃炔烃分子通式含碳质量分数算式变化↗ ↗ ↗ 不变↗ ↘7. 甲烷、乙烯、乙炔燃烧的对比(1)化学方程式(完全燃烧)(2)燃烧现象甲烷、乙烯、乙炔的燃烧现象甲烷乙烯乙炔含碳质量分数 75% 85.7% 92.3%火焰亮度淡蓝色火焰,不明亮明亮更明亮火焰伴烟量无烟有黑烟有浓烈的黑烟8. 乙烷、乙烯、乙炔分子结构和化学性质的比较乙烷乙烯乙炔分子式结构式电子式结构特点(单键)碳原子的化合价达“饱和” (双键)碳原子的化合价未达“饱和” (叁键)碳原子的化合价未达“饱和”含碳质量分数化学活动性稳定活泼活泼取代反应卤代乙烷乙烯乙炔加成反应—溴水或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等溴水或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等加聚反应不能发生能发生能发生氧化反应溶液不褪色溶液褪色溶液褪色燃烧火焰较明亮燃烧火焰明亮,带黑烟燃烧火焰很明亮,带浓烈的黑烟鉴别溴水不褪色或酸性溶液不褪色溴水褪色或酸性溶液褪色溴水褪色或酸性溶液褪色。

第三节乙炔炔烃导学案

第三节乙炔炔烃导学案

第三节乙炔炔烃导学案【学习目标】1、了解乙炔的物理性质和用途2、 掌握乙炔的结构和化学性质及实验室制法3、 了解炔烃的结构特征、通式和主要的性质;4、 会对简单的炔烃系统命名及回书写同分异构体【学习过程】【自主学习】 请大家根据下表中的三个实验事实,计算推测乙炔的分子式实 验 操作及结果——一纯净的乙炔在足量的氧气中充分燃烧,经测定生成物为 CO 2和H 20— 同温同压下,乙炔气体对 H 2的相对密度为 13三将26g 乙炔气体在足量的氧气中充分燃烧,把生成物先通过一个装有浓 硫酸的洗气瓶,洗气瓶增重18.0g ;随即通过一个装有碱石灰的干燥管,干燥管增重 88.0g (假设上述两步气体均能被完全吸收)。

结论:⑴乙炔的分子式:⑵根据乙炔的分子组成,显然,乙炔属于 ______________ 烃【知识1】乙炔 【问题探究1】① 实验室制备乙炔的反应有什么特点?② 制取乙炔的装置还可以制取那些气体?(如图所示) ③ 根据物理性质如何收集乙炔气体? ④ 如图装置中的分液漏斗可否改用长颈漏斗? ⑤ 能否用启普发生器制取乙炔?⑥ 根据乙炔的分子结构特点,预测乙炔该有哪些化学性质?【实验探究】实验现象(填“饱和”、“ 不饱和”)实验室制乙焕【知识梳理】1、乙炔的组成和结构分子式:--------------- 电子式:-------------------------------结构式:------------------ 结构简式_____________ 、最简式___________________ 、空间构型-------------------------------2、乙炔的实验室制法⑴药品:--------------------------------------------------⑵反应原理:-------------------------------------------------------⑶实验装置:⑷收集:⑸净化:通过盛有(或溶液)的洗气瓶除去乙炔中含有PH3、H 2S等气体。

炔烃的学案和习题

炔烃的学案和习题

高二化学《炔烃》学案学习目标:1.掌握乙炔的分子结构、性质、用途2.掌握炔烃的定义和通性。

3.了解乙炔的实验室制法重点、难点:乙炔和炔烃的化学性质。

学习内容:一、乙炔1.乙炔的分子结构:(1)乙炔的分子式为:______________电子式为:______________结构式为:_______________结构简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2)空间结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物理性质:________色、没有臭味的气体,密度比空气________,微溶于水,易溶于有机溶剂。

3.乙炔的化学性质:(1)氧化反应:①燃烧: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燃烧现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能使KMnO2(H+)溶液褪色(2)加成反应:①加X2(使溴水褪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加HX:聚氯乙烯塑料的制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③加H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④与HCN加成生成丙烯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⑤乙炔水化制乙醛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加聚反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乙炔的实验室制法实验室用电石和水反应制取的乙炔,用反应式表示CaC2+2H2O→Ca(OH)2+C2H2↑二、炔烃:1、概念:链烃分子里含有碳碳叁键的不饱烃叫做炔烃。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乙炔炔烃导学案【学习目标】1.了解乙炔的物理性质及其递变规律;2.了解乙炔的结构特点、通式,理解炔烃的化学性质;3.了解炔烃的实验室制法;4.了解脂肪烃的主要来源及其应用;【学习重点】:1、乙炔的分子组成、结构和主要性质;2、乙炔的制备、除杂、干燥、收集等;【学习难点】:根据乙炔的化学性质,预测炔烃的性质。

【教学方法】:实验归纳法、比较法乙炔炔烃导学案一、乙炔的结构分子式:最简式:电子式:结构式:结构简式: 碳原子的杂化方式: 分子空间构型: 2个碳原子和2 个氢原子在乙炔是分子,键角:碳碳三键键能:二、乙炔的实验室制法(书中实验2-1)1、药品:2、反应原理:3、实验装置:思考: 1. 实验中常用饱和食盐水代替水的原因是什么?2. 实验中为什么不能使用启普发生器来制取乙炔?3.制取时为什么在导气管口附近塞入少量棉花?4.纯净的乙炔气体是无色无味的气体,为什么用电石和水反应制取的乙炔,常闻到有恶臭气味?5.制取乙炔的发生装置还可以用来制取哪些气体﹖6.为什么不能用排空气法收集乙炔?4、收集:5、实验室制乙炔的注意事项:①实验装置在使用前要先检验气密性。

②电石和水反应很剧烈,为控制反应速率,得到平稳的乙炔气流,常用饱和食盐水代替水,并用分液漏斗控制水流的速度,使水逐滴慢慢地滴入,用块状而不用粉末状的CaC2,以减小慢反应速率。

③由于反应激烈,并产生大量泡沫,因此若用容积小的仪器(如:试管、广口瓶等)作反应器时,为防止泡沫堵塞导管,常在导气管口附近塞入少量棉花。

若用容积大的仪器(如烧瓶、锥形瓶等)作反应器且反应物的量较少时,可不用棉花。

④电石中因含有少量硫化钙(CaS)、砷化钙(Ca3As2)、磷化钙(Ca3P2)等杂质,与水作用时制得的乙炔常有特殊难闻的气味,这是由于同时生成了H2S、A s H3、PH3等气体之故。

⑤制取乙炔不能用启普发生器或具有启普发生器原理的实验装置,原因:CaC2吸水性强,与水反应剧烈,不易控制;且反应放出热量较多,易炸裂反应器;生成的Ca(OH)2呈糊状易堵塞球形漏斗。

⑥金属碳化物与水反应规律:CaC2和ZnC2、Al4C3、Mg2C3、Li2C2等都属离子型碳化物,它们一般都能与水反应,反应后生成该金属的氢氧化物和一种碳氢化合物,反应前后各元素的价态不发生变化。

Al4C3+12H2O→Mg2C3+4H2O→三、乙炔的性质1.物理性质颜色气味状态密度溶解性比空气溶于水,溶于有机溶剂实际上纯的乙炔气是没有气味的,大家之所以闻到特殊难闻的臭味是由于一般所制备得到的乙炔气中常含有PH3、H2S等杂质造成的。

[小组讨论]根据乙炔、乙烯和乙烷的分子结构特点,预测乙炔该有哪些化学性质?[实验]将原反应装置中导气管换成带玻璃尖嘴的导管,打开分液漏斗活塞,使水缓慢滴下,排空气,先用试管收集一些乙炔气验纯,之后用火柴将符合点燃纯度要求的乙炔气体按教材图2—7所示的方法点燃。

观察现象:2.乙炔的化学性质(1)氧化反应a.燃烧:乙炔燃烧放出大量的热,在O2中燃烧,产生的氧炔焰温度高达3000℃以上,可用于切割、焊接金属检验其能否被酸性KMnO4溶液所氧化。

[实验]打开分液漏斗的活塞,使水缓慢滴下,将生成的乙炔气通入酸性KMnO4溶液中观察现象:片刻后,酸性KMnO4溶液的紫色逐渐褪去。

由此可以得到结论:。

前边的学习中提到由电石制得的乙炔气体中往往会含有硫化氢、磷化氢等杂质,这些杂质也易被酸性KMnO4溶液氧化,实验中如何避免杂质气体的干扰?可以将乙炔气先通过装有(或溶液)的洗气瓶而将杂质除去。

溴的四氯化碳溶液b.易被酸性KMnO4溶液氧化[实验]打开分液漏斗的活塞,使水缓慢滴下,将生成的乙炔气体通入溴的四氯化碳溶液中。

观察现象:溶液。

(换成溴水呢﹖)反应方程式:应注意乙炔和溴的加成反应是分步进行的。

(2)加成反应乙炔除了和溴可发生加成反应外,在一定条件下还可以与氢气、氯化氢、水等加成反应。

,制聚乙烯塑料,制备聚氯乙烯塑料聚氯乙烯在使用的过程中,易发生老化,会变硬、发脆、开裂等,并释放出对人体有害的氯化氢,故不宜使用聚氯乙烯制品直接盛装食物。

思考:焦炭、生石灰、食盐、水四种化学原料,请通过适当的化学反应合成聚氯乙烯(3)加聚反应学与问:(书本P33)1、哪些脂肪烃能被高锰酸钾酸性溶液氧化,它们有什么结构特点?2、能否用溴水或酸性KMnO4溶液鉴别乙烯和乙炔?怎样鉴别二者?3、在烯烃分子中如果双建碳上连接了两个不同的原子或原子团,将可以出现順反异构。

请问在炔烃分子中是否也存在順反异构现象?四、乙炔的用途(1)乙炔是一种重要的基本有机原料,可以用来制备.________,________和乙醛等。

(2)乙炔燃烧时产生的________可用来切割或焊接金属。

【当堂练习】1.下列分子构型是直线型的是A.C2H6B.C2H4C.C2H2D.CO22.不能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的是()A.乙烯B.聚氯乙烯C.丙烯D.乙炔3.有机化学中的反应类型较多,将下列反应归类。

①由乙炔制氯乙烯②乙烷在空气中燃烧③乙烯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④乙烯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⑤由乙烯制聚乙烯⑥甲烷与氯气在光照的条件下反应其中属于取代反应的是________;属于氧化反应的是.________;属于加成反应的是.________;属于聚合反应的是__________4.右图中的实验装置可用于制取乙炔。

请填空:(1)图中,A管的作用是。

制取乙炔的化学方程式是。

(2)乙炔通入KMnO4酸性溶液中观察到的现象是,乙炔发生了反应。

(3)乙炔通入溴的CCl4溶液中观察到的现象是,乙炔发生了。

(4)为了安全,点燃乙炔前应,乙炔燃烧时的实验现象是。

5. 为探究乙炔与溴的加成反应,甲同学设计并进行了如下实验:先取一定量电石与水反应,将生成的气体通入溴水中,发现溶液褪色,即证明乙炔与溴水发生了加成反应。

乙同学发现在甲同学的实验中,褪色后的溶液里有少许淡黄色浑浊,推测在制得的乙炔中还可能含有少量还原性的杂质气体,由此他提出必须先除去之,再与溴水反应。

请你回答下列问题:(1)写出甲同学实验中两个主要的化学方程式:(2)乙同学推测此乙炔中必定含有的一种杂质气体是,它与溴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在验证过程中必须全部除去。

(3)甲同学设计的实验(填能或不能)验证乙炔与溴发生加成反应,其理由是。

(a)使溴水褪色的反应,未必是加成反应(b)使溴水褪色的反应,就是加成反应(c)使溴水褪色的物质,未必是乙炔(d)使溴水褪色的物质,就是乙炔(4)请你选用下列四个装置(可重复使用)来实现乙同学的实验方案,将它们的编号填入方框,并写出装置内所放的化学药品。

(5)为验证这一反应是加成而不是取代,请同学们设计简单的实验来证明.【知识拓展】五、炔烃1.炔烃的概念:2.炔烃的通式:乙炔是的炔烃3.炔烃的物理性质自学、讨论、总结、归纳炔烃物理性质的变化规律:①一系列无支链、叁键位于第一个碳原子和第二个碳原子之间的炔烃,随着分子里碳原子数的增加,也就是相对分子质量的增加,熔沸点逐渐,相对密度逐渐;②炔烃中,其他的炔烃为液态或者固态;③炔烃的相对密度于水的密度;④炔烃于水,但于有机溶剂。

4.炔烃的命名(同烯烃的命名)选主链:选含有碳碳三键的最长的碳链为主链编号:从距碳碳三键最近的一端起编号写名称:取代基位置—取代基名称—三键位置—母体名称5.同分异构体书写顺序:碳链异构------官能团位置异构------类别异构练习:分别写出C5H10、C5H8的同分异构体6.化学性质(1)燃烧的通式:(2)(3)(4)练习:请写出丙炔的加聚反应方程式六、脂肪烃的来源及其应用1、(高考试题)描述CH3CH=CHC≡CCH3分子结构的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A.6个碳原子有可能都在一条直线上B.6个碳原子不可能都在同一条直线上C.6个碳原子有可能都在同一平面上D.6个碳原子不可能都在同一平面上2、某含有1个C≡C叁键的炔烃,氢化后产物的结构式为:则此炔烃可能的结构有()A.1种B.2种C.3种D.4种3、CaC2和ZnC2、Al3C4、Mg2C3、Li2C2等都同属离子型碳化物。

请通过对CaC2的反应进行思考,从中得必要的启示,判断下列反应产物正确的是()A.ZnC2水解生成C2H4B.Al3C4水解生成C3H4C.Mg2C3水解生成C3H4D.Li2C2水解生成C2H44、某烃0.01mol,经催化加氢后变为正丁烷,所消耗氢气的体积在标准状况下为448mL。

试确定这种烃可能的结构简式。

因其与H2加成产物为正丁烷,该烃为直链结构,可能的结构式为:5.燃烧某混合气体,所产生的CO2的质量一定大于燃烧相同质量丙烯所产生的CO2的质量,该混合气体可以是()A、丁烯、丙烷B、乙炔、乙烯C、乙炔、丙烷D、乙烷、丙烯6两种气态烃组成的混合物共0.1mol,完全燃烧后得到3.85LCO2(标准状况)和3.6g水,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一定有甲烷B、可能有丙烷C、一定有乙烯D、可能有丙炔7两种气态烃组成的混合物共20mL,完全燃烧后得到40mLCO2和30mL水蒸气(气体在相同条件下测定),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一定有甲烷B、可能有乙烯C、一定没有乙烷D、一定有乙炔8相同条件下,aL乙烯和乙炔的混合气体完全燃烧,用去bL氧气,则原混合气体中乙烯和乙炔的体积比是:A(2a-b)/(3a-b)B(5a-b)/(2a-6b)C(2b-a)/(6a-2b)D(b-2a)/(3a-2b)9.科学家于1995年合成了一种化学式为C200H200含有多个C≡C (碳碳叁键)的链状烃,其分子中含有C≡C最多是A.49个B.50个C.51个D.无法确定【课后练习2】1.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符合通式:C n H2n-2 的有机物是炔烃B.乙炔分子中碳碳叁键的键能不是碳碳单键和碳碳双键的键能之和C.等质量的烃中含氢量越高,充分燃烧时,消耗氧气越多D.2—丁炔分子中的四个碳原子可能在同一条直线上2.下列各组混合气体中,比乙烯含碳量高的是()A.甲烷和丙烯B.乙烷和丁烯C .环丙烷与丙烯D .丙烯与丙炔3.a L 烯烃A 和炔烃B 的混合气体在一定条件下恰好与b L H 2发生加成反应,生成饱和烃(体积在同温,同压下测定),则混合气体中A 烃和B 烃的体积比为A.b a ab --2B.ab ba --2C.ab ba --2 D.ab ba ++2 4下列有机物的分子式只能表示一种结构的是A 、C 3H 6B 、C 3H 8 C 、C 2H 4D 、C 4H 65下列液体分别和溴水混合并振荡,静置后分为两层,水层、油层均为无色的是( ) A 、.辛烷 B .戊炔 C .CCl 4 D .NaOH 溶液 6关于炔烃的描述正确的是 (A )分子里含有碳碳叁键的不饱和链烃(B )易发生加成反应,也易发生取代反应(C )既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又能与溴水反应使之褪色 (D )分子里所有的碳原子都处在一条直线上【课后练习3】1.下列各组化合物中,不论二者以什么比例混合,只要总质量一定,则完全燃烧时消耗O 2的质量和生成水的质量不变的是 A.CH 4、C 2H 2 B.C 2H 6、C 3H 6 C.C 2H 4、C 3H 6D.C 2H 4、C 3H 4 2据报道,近来发现了一种新的星际分子氰基辛炔,其结构式为: HC ≡C —C ≡C -C ≡C -C ≡C -C ≡N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