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化学小结

合集下载

电化学知识点总结

电化学知识点总结

电化学知识点总结一、电化学基础1. 电化学的基本概念电化学是研究电化学反应的科学,它涉及到电流和电势的关系,以及在电化学反应中的能量转换和催化作用。

电化学反应通常发生在电极上,电化学反应的方向与电流的流动方向相反。

2. 电化学的基本原理电化学的基本原理包括电极反应、电解、电荷传递和能量转换等。

在电池中,通过氧化还原反应产生的电能被转化为化学能,进而转化为电能,从而产生电流。

3. 电化学的基本参数电化学的基本参数包括电压、电流、电解、电极电势、电导率、离子迁移速率等。

这些参数是电化学研究的基础,也是电化学应用的基本原理。

二、电化学反应1. 电化学反应的基本类型电化学反应包括氧化还原反应、电解反应、电化学合成反应等。

氧化还原反应是电化学反应中最常见的一种,它涉及到电子的转移,产生电压和电流。

电解反应是电化学反应中电流通过电解质溶液时发生的反应,通常涉及到离子的迁移和溶液中的化学反应。

电化学合成反应是指利用电能进行化学合成反应,通常包括电极合成和电解合成两种方式。

2. 电化学反应的热力学和动力学电化学反应的热力学和动力学是电化学研究的重要内容。

热力学研究电化学反应的热能转化和热能产生的条件,动力学研究电化学反应的速率和电化学动力学理论。

三、电化学动力学1. 电化学反应速率电化学反应速率是指单位时间内电化学反应所产生的物质的变化量。

电化学反应速率与电流和电压密切相关,它是电化学反应动力学研究的关键之一。

2. 催化作用催化作用是指通过催化剂来提高电化学反应速率的现象。

催化剂可以降低反应的活化能,提高反应速率,通常在电化学反应中有着重要的应用。

3. 双电层理论双电层是电极表面和电解质溶液之间的一个电荷层,它对电化学反应速率有着重要的影响。

双电层理论是电化学研究的重要理论之一,它涉及到电极和电解质溶液中的电位差和电荷分布。

4. 交换电流交换电流是指在电化学反应中与电流方向相反的电流,它是电化学反应速率的一个重要参数,也是电化学动力学研究的重要内容。

高中电化学基础知识点归纳 电化学基础知识点总结

高中电化学基础知识点归纳 电化学基础知识点总结

高中电化学基础知识点归纳电化学基础知识点总结以下是高中电化学基础知识点的归纳总结:1. 电化学基础概念:- 电化学:研究电能与化学能之间的转化关系的科学领域。

- 电解质:能在溶液中或熔融状态下导电的物质。

- 电极:用来与电解质接触并引出电流的物体。

- 电解:通过外加电流使化学反应发生的过程。

- 电池:利用化学反应自行产生电流的装置。

2. 电解质溶液:- 强电解质溶液:完全电离,生成众多离子的溶液(如NaCl、HCl等)。

- 弱电解质溶液:部分电离,生成少量离子的溶液(如CH3COOH、NH3等)。

3. 电解反应:- 阳极反应:发生在阳极上的氧化反应。

- 阴极反应:发生在阴极上的还原反应。

- 电解液:溶解有电解质的溶液,其阳离子和阴离子将分别参与到阳极反应和阴极反应中。

4. 电池相关概念:- 极性:电池中正极和负极的区分。

- 电动势:电池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能力。

- 标准电动势:在标准状态下测得的电池的电动势。

- 密度:电池导电材料的质量和体积之比。

5. 电解、电池中的电荷转移:- 电子转移:电子在外部电路中从阴极流向阳极。

- 离子转移:离子在电解质溶液中由电场力推动进行迁移。

6. 电池的分类:- 电化学电池:使用化学能转换为电能的装置,如原电池和干电池。

- 电解池:通过外加电流引发化学反应的装置。

7. 稀液溶液的导电性:- 强弱电解质的电导性差异:由于强电解质溶液中离子浓度较高,故电导性较弱电解质溶液强。

- 稀液导电原理:离子移动时产生的扩散电流和迁移电流导致了整体电流。

以上是电化学基础知识点的简要总结,涉及到了电化学基础概念、电解质溶液、电解反应、电池相关概念、电解与电池中的电荷转移以及电池分类等内容。

电化学基础知识点总结

电化学基础知识点总结

电化学基础知识点总结在当代科技发展日新月异的背景下,电化学作为一个重要的交叉学科引起了广泛关注。

它涉及到电和化学两个领域的交叉应用,研究电与化学过程之间的相互关系。

本文将对电化学的基础知识点进行总结,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电化学的原理和应用。

一、电化学的基本概念电化学是研究电和化学反应之间相互关系的学科,主要包括两个方面:电解学和电池学。

电解学研究的是将电能转化为化学能的过程,而电池学研究的是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过程。

二、电解过程的基本原理电解过程是指通过外加电压将电解质溶液中的化学物质分解成正负离子的过程。

在电解过程中,正电极发生氧化反应,负电极发生还原反应。

电解质的选择、溶液浓度和电流强度都会影响电解反应的进行。

三、电解质的分类和特性电解质可分为强电解质和弱电解质。

强电解质在水中完全离解产生离子,而弱电解质只有一部分分子在溶液中发生离解。

电解质的特性包括电导率和极化现象。

电导率是指电解质溶液导电的能力,受电离度和浓度的影响。

极化现象是指电解质溶液中发生的正负电离子聚集在电极周围的现象。

四、电池的基本原理电池是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装置,由正极、负极和电解质组成。

电池的工作原理是通过化学反应使正极发生氧化反应,负极发生还原反应,产生电子流从负极流向正极,形成电流。

五、电池的类型和应用常见的电池有干电池、蓄电池和燃料电池等。

干电池通常用于一次性电子设备,蓄电池可以充放电多次,常见于手机、电动工具等设备中。

燃料电池则利用可燃物质与氧气反应产生电能,广泛应用于交通工具等领域。

六、电解过程的应用电解过程在工业生产中具有重要地位,例如通过电解可制取金属、进行电镀等。

电解技术还可应用于环境保护领域,如电化池技术用于污水处理。

七、电池的环境问题与展望电池在应用过程中会产生废旧电池,其中的有害物质对环境造成一定污染。

随着低碳环保的要求不断提高,科研人员不断探索新的电池技术,如锂电池、太阳能电池等,以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高考电化学基础知识点总结归纳

高考电化学基础知识点总结归纳

高考电化学基础知识点总结归纳电化学是化学科学中的一个重要分支,研究电能与化学能的相互转化过程。

在高考化学考试中,电化学是一个重要的考点。

本文将对高考电化学基础知识点进行总结和归纳,帮助广大考生更好地备考。

一、电化学基本概念1. 电解质和非电解质的定义与区别电解质是能在溶液中或熔融状态下导电的物质,如酸、碱和盐等。

非电解质则是不能导电的物质,如糖、酒精等。

电解质和非电解质的区别在于它们的溶液或熔融态中是否存在离子。

2. 电解和非电解的定义与区别电解是指通过外加电压使电解质发生化学变化而转化成气体、溶液或固体的过程。

非电解则是指不需要外加电压就能自发发生化学变化的过程。

3. 电池和电解槽的区别电池是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装置,包括原电池、干电池和蓄电池等。

而电解槽是将电能转化为化学能的装置,用于进行电解实验。

二、电解基本原理1. 电解过程中的电极反应电解过程中,阳极发生氧化反应,阴极发生还原反应。

例如,电解盐溶液时,阳极上发生阴离子的氧化反应,阴极上发生阳离子的还原反应。

2. 电解方程式的写法与计算电解方程式为表示电解过程中电极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在平衡态下,电解方程式应满足电量守恒定律和电荷守恒定律。

通过电解方程式,可以计算电解过程中的物质的摩尔质量、溶液浓度等。

三、电池和电解槽1. 电池的构造和工作原理电池由正极、负极和电解质构成。

正极是发生还原反应的电极,负极是发生氧化反应的电极,而电解质则是帮助离子传导的物质。

电池的工作原理是通过正负极的氧化还原反应,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

2. 电池的电动势和电解槽的电解电流电池的电动势是指电池正负极之间产生的电势差。

电解槽的电解电流是指单位时间内通过电解槽的电荷量。

电池的电动势和电解槽的电解电流可以通过化学反应速率和溶液浓度的变化来调节。

四、电化学中的常用实验方法1. 电极势差的测定方法电极势差是指电解过程中正负极之间的电势差。

常用的测定方法有基于电池原理的电动势测定法和基于电解原理的电动势测定法。

电化学知识归纳总结

电化学知识归纳总结

电化学知识归纳总结一、电解原理1、电解(1)电解的概念:使电流通过电解质溶液而在阴、阳两极引起氧化还原反应的过程叫电解。

电解质在电流的作用下发生氧化还原反应,是电能转化为化学能的过程,电解反应是非自发的。

阳极失去电子发生氧化反应,阴极得到电子发生还原反应。

(2)电解池的概念:把电能转变为化学能的装置叫电解池或电解槽。

其中根直流电源或原电池的负极相连的电极是电解池的阴极;反之,跟直流电源或原电池的正极相连的电极是电解池的阳极。

构成电解池的条件是:①直流电源;②两个电极,与电源的正极相连的电极叫阳极,与电源负极相连的电极叫阴极;③电解质溶液或熔融态电解质。

2、电解原理和规律(1)电极分为惰性电极和活泼电极两种。

惰性电极在电解过程中只导电,电极本身不发生任何化学变化,电极材料为石墨、铂、金等;活泼电极是指除石墨、铂、金以外的导电材料做阳极时,金属原子失去电子时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的电极。

(2)放电顺序①阳离子在阴极的放电顺序:(H+)、Zn2+、Fe2+、Sn2+、Pb2+、(H+)、Cu2+、Fe3+、Hg2+、Ag+从左到右放电能力依次增强(越排在后面越容易先得电子)注意:a金属离子在阴极放电与否,既跟金属的活泼性有关,又跟离子浓度有关。

例如在一般盐溶液中氢离子浓度很小,放电顺序在Zn2+前,而在相同浓度或浓度相差不大时,放电顺序在Pb2+后。

b Al3+、Mg2+、Na+、Ca2+、K+在水中不放电,只在熔融时放电。

②阴离子在阳极(惰性电极)放电顺序:OH-、Cl-、Br-、I-、S2-放电能力依次增强(越排在后面越容易失去电子)注意:a阳极若为活泼电极,则是活泼电极自身溶解放电,此时不考虑阴离子的放电。

b F-及含氧酸根在水溶液中不放电。

3、电解精炼电解精炼是利用电解原理提纯金属。

如电解精炼铜时,要把粗铜挂在电解槽的阳极,用硫酸铜溶液做电解液,阴极挂纯铜。

电解时阳极发生氧化反应,Cu 失去电子变为Cu2+进入溶液,比铜活泼的金属也失去电子进入溶液;不如铜活泼的金属杂质不能失去电子而变成“阳极泥”被除去。

电化学知识小结

电化学知识小结
负极:
正极:
总反应:
电解氯化铜溶液
阳极:
阴极:
总反应:
应用
铅蓄电池
负极:
正极:
总反应:
放电过程中溶液PH(增大/减小)
电解饱和食盐水
阳极:
阴极:
总反应:
――――――――――――
精炼铜
阳极:
阴极:
――――――――――――
工业冶铝
阳极:
阴极:
总反应:
电化学知识小结
项目
原电池
电解池
形成条件
电极及其反应
正极:电子;反应
负极:电子;反应
外电路:电子由极流出经导线流向极;
内电路:阳离子向极流动,阴离子向极流动;
阳极:电子;反应
阴极:电子;反应
外电路:电子由外接电源极流向电解池极,再由极流回
极;内电路:阳离子向极流动,电子,阴离子向极流动,电子。
举例ZΒιβλιοθήκη ︱H2SO4︱Cu

电化学原理1—3小结

电化学原理1—3小结

离子表面剩余量
i i , ji
RT

ln
,
当电极表面带负电时,正离子表面剩余量随 电极电位变负而增大;负离子表面剩余量则 随电位变负而出现很小的负值,表明有很少 的吸附。

微分电容
dq Cd d
Cd 2
2

积分电容

微分电容曲线 微分电容曲线的应用 利用 0 判断q正负 ; 研究界面吸附 ; 求q、 Ci
q Cd d
0


电极/溶液界面的基本结构
a 紧+分=a 1 1



影响电极电位的因素 电位—pH图
第3章 电极溶液界面的结构与性质

通过外电路流向“电极/溶液”界面的电荷 可能参加两种不同的过程

理想极化电极 滴汞电极

电毛细现象 电毛细曲线

电毛细曲线微分方程—李普曼公式 q u

零电荷电位

M
M
M
1
d
Na2SO4溶液
Na2SO4+KI混合溶液
零电荷电位时双电层的结构及电位分布

超载吸附:电极表面带正电荷,不带电 时就吸附负电荷,带正电时又会吸附等 量负电荷,形成超载吸附。
a
M
1
有机分子的特性吸附
氢原子和氧原子的吸附
充电曲线法
第1段-氢吸附区 第2段-双电层区 第3段-氧吸附区
双电层电容看作串连模型
C紧
C分
d a d a 1 d 1 1 1 1 Cd dq dq dq C紧 C 分

电化学个人工作总结

电化学个人工作总结

电化学个人工作总结
作为一名电化学研究人员,我在过去的一段时间里进行了大量的实验和研究工作,不断探索电化学领域的新知识。

在这篇文章中,我将对我的个人工作进行总结,分享我在电化学研究中的收获和心得体会。

首先,我在电化学实验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我熟练掌握了电化学实验室的常
用仪器和设备,能够准确地进行电化学测量和数据分析。

我深入研究了电极材料的制备和表征方法,掌握了多种电化学技术,如循环伏安法、交流阻抗法等。

通过实验,我不断优化实验条件,提高了实验效率和数据准确性,为研究工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其次,我在电化学研究中取得了一定的科研成果。

我成功地开展了一项电化学
催化剂的研究项目,通过对催化剂的合成和性能测试,发现了一种具有优异电催化活性的新型材料。

我还在国际学术期刊上发表了多篇电化学领域的研究论文,得到了同行专家和学者的认可和好评。

这些成果的取得,不仅提升了我的学术声誉,也为我今后的科研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最后,我在电化学研究中深刻体会到了科研工作的艰辛和乐趣。

电化学研究需
要耐心和细心,需要不断地思考和探索。

在实验中遇到问题时,我学会了沉着应对,寻找解决方法,不断改进实验方案。

同时,我也享受到了科研工作带来的成就感和乐趣,每一次实验的成功都让我对科学充满了热爱和信心。

总的来说,我的电化学个人工作总结是丰硕而有成果的。

通过不懈的努力和坚持,我在电化学领域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也积累了宝贵的经验和教训。

我相信,在未来的科研道路上,我会继续努力,不断探索,为电化学领域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七章 电化学小结
1.法拉第定律的文字表述
1)当电流通过电解质溶液时,通过电极的电量与发生
电极反应的物质的量成正比. 2) 通电于若干个电解池串联的线路中,当所取的基
本粒子的荷电数相同时,在各个电极上发生反应的
物质,其物质的量相同,析出物质的质量与其摩尔 质量成正比。
n Q zF

Q nzF
28.下列电解质溶液中,何者离子平均活度系数最大A: (A) 0.01M NaCl ; (B) 0.01M CaCl2 ; (C) 0.01M LaCl3 ; (D) 0.02M LaCl3 。 29.浓度为1mol· kg-1的CuSO4浓度的离子强度I1,浓度为 1mol· kg-1的NaCl浓度的离子强度I2,那么I1与I2的关系为C: (A) I1 = ½I2 ; (B) I1 = I2 (C) I1 = 4I2 ; (D) I1 = 2I2 33.丹聂尔电池(铜 - 锌电池)在放电和充电时锌电极分别称为:A (A) 负极和阴极 (B)正极和阳极 (C)阳极和负极(D)阴极和正极 。 35.下列说法不属于可逆电池特性的是:D (A) 电池放电与充电过程电流无限小; (B) 电池的工作过程肯定为热力学可逆过程; (C) 电池内的化学反应在正逆方向彼此相反; (D) 电池所对应的化学反应ΔrGm = 0 。 41.对于甘汞电极,下列叙述正确的是:C (A) 电极反应为 Hg22+ + 2e ---- Hg ; (B) 属于第一类电极 ; (C) 对阴离子可逆,电极电势较稳定; (D) 电极电势为φ(Hg2Cl2) = φθ(Hg2Cl2) + (RT/2F)lna(Cl - ) 。
无限稀释摩尔电导率之和:
Λm ν Λm , ν Λm ,-
Λm 电离度α Λm
7.利用一弱电解质的值及一同温同溶剂中某一浓度(稀溶液)的该 弱电解质之 Λm ,则从下式可计算该弱电解质在该浓度下的解离 度 2 2 电离常数
cL m c Kc 1 L m (L m L m )
( )
1
m a $ m m ( ) mB
_ 1
m
def
1 (m m ) aB a Fra biblioteka a
10.离子强度
2 I 1 bB zB 2 B
式中 bB 是离子的真实浓度,若是弱电解质,应乘上电离度。 I 的单位与 m 的单位相同。 德拜—休克尔公式:
46.25℃时电池反应 H2(g) + ½O2(g) = H2O(l) 对应的电池 标准电动势为 E1,则反应C 2H2O(l) = 2H2(g) + O2(g) 所对应的电池的标准电动势 E2是: (A) E2= - 2E1(B) E2= 2E1(C) E2= - E1(D) E2 = E1。 47下列反应 AgCl(s) + I - ——AgI(s) + Cl - 其可逆电池表达式 为:D (A) AgI(s)|I - | Cl - | AgCl(s) ; (B) AgI(s)|I - ||Cl - | AgCl(s) ; (C) Ag(s),AgCl(s)|Cl - || I - | AgI(s),Ag(s) ; (D) Ag(s),AgI(s)|I - ||Cl - | AgCl(s),Ag(s) 。 48.可以直接用来求Ag2SO4的溶度积的电池是:D (A) Pt|H2(p)|H2SO4(a)| Ag2SO4(s)|Ag ; (B) Ag|AgNO3(a)||K2SO4(a)|PbSO4(s),Pb(s) ; (C) Ag(s),Ag2SO4(s)|K2SO4(a)||HCl(a)|AgCl(s),Ag(s) ; (D) Ag|AgNO3(a)||H2SO4(a)|Ag2SO4(s),Ag(s) 。
lg γ A z z I
只适用于强电解质极稀浓度的溶液。A为常数, 在25 0C的水溶液中A = - 0.509(kg﹒mol-1)1/2
E QR T r Sm zFT T p
ΔrHm 为电池反应的焓变与电池反应过程的热 QR 不相等
12. 原电池电动势E的求法
中性盐由于受饱和溶解度的限制,浓度不 能太高,如KCl。 弱电解质溶液电导率随浓度变化不显著, 因浓度增加使其电离度下降,粒子数目变 化不大,如醋酸。
5.强电解质的 m与c的关系-柯尔劳施经验式
L m L (1 c ) m
6.柯尔劳许离子独立移动定律 在无限稀释溶液中,每种离子独立移动,不受其它离子 影响,电解质的无限稀释摩尔电导率可认为是两种离子
19.LiCl的极限摩尔电导率为115.03 × 10-4S· mol-1, m2· 在其溶液里,25℃时阴离子的迁移数外推到无限稀释时值 为0.6636,则Li+离子的摩尔电导率λm(Li+)为(S· molm2· 1):B (A) 76.33 × 10-4; (B) 38.70 × 10-4; (C) 38.70 × 10-2; (D) 76.33 × 10-2。 20.25℃时,浓度为0.1M KCl溶液中,K+离子迁移数为 t(K+),Cl-离子迁移数为t(Cl-),这时t(K+) + t(Cl-) = 1,若 在此溶液中加入等体积的0.1M NaCl,则t(K+) + t(Cl-)应 为:A (A) 小于1 ; (B) 大于1 ; (C) 等于1 ; (D) 等于1/2 。 26.一种2-2型电解质,其浓度为2 × 10-3mol· kg-1,在 298K时,正离子的活度系数为0.6575,该电解质的活度 为:A (A) 1.73 × 10-6 ; (B) 2.99 × 10-9 ; (C) 1.32 × 10-3 ; (D) 0.190 。
判断、改错 2. 只要在电池放电时的反应与充电时的反应互为可逆,则该电 池就是可逆电池。 × 3. 无论是强电解质还是弱电解质,溶液的摩尔电导率Λm均随浓 √ 4.无限稀释时,电解质的摩尔电导率可由作图外推法得到× 。 6.溶液是电中性的,正、负离子所带电量相等,所以正、负离 子离子的迁移数也相等。 × 7.离子迁移数与离子速率成正比,某正离子的运动速率一定时, 其迁移数也一定。 × 8.离子的摩尔电导率与其价态有关系√。 9.电解质溶液中各离子迁移数之和为1√。 10.电解池通过lF电量时,可以使1mol物质电解× 。 11.因离子在电场作用下可以定向移动,所以测定电解质溶液 的电导率时要用直流电桥× 。 12.无限稀电解质溶液的摩尔电导率可以看成是正、负离子无 限稀摩尔电导率之和,这一规律只用于强电解质。 ×
(五) 选择题 1. 已知CuSO4溶液的质量摩尔浓度为b,则溶液的离子强度为 C A. b B. 3b C. 4b 2.法拉第(Faraday)常数F表示A A.1mol电子的电量 B.1mol电子的质量 C.1mol电子 的数量 5.在一定温度和较小的浓度情况下,增大强电解质溶液的 浓度,则溶液的电导率κ与摩尔电导Λm变化为:B (A) κ增大,Λm增大 ; (B) κ增大,Λm减少 ; (C) κ减少,Λm增大 ; (D) κ减少,Λm减少 。 6.在一定的温度下,当电解质溶液被冲稀时,其摩尔电导 变化为A: (A) 强电解质溶液与弱电解质溶液都增大 ; (B) 强电解质溶液与弱电解质溶液都减少 ; (C) 强电解质溶液增大,弱电解质溶液减少 ; (D) 强弱电解质溶液都不变 。
E = E(阴)—E(阳)
14.极化电极电势与超电势 当流过原电池回路电流不趋于零时,电极则产生极化。在某一 电流密度下的实际电极电势E与平衡电极电势E(平)之差的绝对 值称为超电势,它们间的关系为 (阳) = E(阳) E (阳,平) (阴) = E(阴,平) E(阴) 上述两式对原电池及电解池均适用。
8.影响离子极限摩尔电导率的是:①浓度、②溶剂、③温度、 ④电极间距、⑤离子电荷D。 (A) (1)(2) ; (B) (2)(3); (C) (3)(4); (D) (2)(3)(5) 。 9.科尔劳施的电解质当量电导经验公式 Λ = Λ∞ - Ac1/2,这规 律适用于B: (A) 弱电解质溶液 ; (B) 强电解质稀溶液; (C) 无限稀溶液 (D)浓度为1mol· dm-3的溶液。 10.已知298K,½CuSO4、CuCl2、NaCl的极限摩尔电导率λ∞ 分别为a、b、c(单位为S· mol-1),那么Λ∞(Na2SO4)是:B m2· (A) c + a - b ; (B) 2a - b + 2c ; (C) 2c - 2a + b ; (D) 2a - b + c 。 12.相同温度下,无限稀时HCl、KCl、CdCl2三种溶液,下列说 法中不正确的是B: (A) Cl-离子的电迁移率相同 ; (B) Cl-离子的迁移数都相同; (C) Cl-离子的摩尔电导率都相同 ; (D) Cl-离子的迁移速率不一定相同。
13.电解质的无限稀摩尔电导率Λm可以由Λm作图外推到c1/2 = 0得到× 。 14.德拜—休克尔公式适用于强电解质× 。 16.若a(CaF2) = 0.5,则 a(Ca2+) = 0.5,a(F-) = 1 × 。 17. 电池(a) Ag,AgCl|KCl(aq)|Hg2Cl2,Hg与电池 (b) Hg,Hg2Cl2|KCl(aq)|AgNO3(aq)|Ag的电池反应可逆× 。 18.恒温、恒压下,ΔG > 0的反应不能自发进行× 。 25.电池(1) Ag|AgBr(s)|KBr(aq)|Br2|Pt ,电池(2) Ag|AgNO3(aq)||KBr(aq)|AgBr(s)|Ag的电池电动势E1、E2 都与Br- 浓度无关× 。 26.在有液体接界电势的浓差电池中,当电池放电时,在液 体接界处,离子总是从高浓度向低浓度扩散× 。 27.对于电池Zn|ZnSO4(aq)||AgNO3(aq)|Ag,其中的盐桥可 以用饱和KCl溶液× 。 30.分解电压就是能够使电解质在两极上持续不断进行分解 所需要的最小外加电压√ 。 38.实际电解时,在阴极上首先发生还原作用的是按能斯特 方程计算的还原电势最大者×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