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A/T22-2000归档文件整理规则

合集下载

归档文件整理规则

归档文件整理规则

归档文件整理:将归档文件以件为单位进行装 订、分类、排列、编号、编目、装盒,使之有 序化的过程。
件:归档文件的整理单位。
返回
归档文件
在其职能活动中形成的,“以我为主”的原则, 我产生的东西是最重要的。
办理完毕:是指文件相应的文书处理程序已经 完成,而不论文件本身在实际工作中是否还在 发挥作用。比如请示与批复,在复文发出或收 到以后,在文书处理上就算已办理完毕;一份 通知收到后经相关人员传阅,也算是办理完毕; 本机关的发文,经过起草、审核、缮印、盖章 等环节,文件印发后也算是办理完毕。 返回
归档文件整理规则的适用范围
没有按《工业企业档案分类试行规则》进行实 体分类的企业,其管理性的文书档案可参照执 行《归档文件整理规则》。
科技档案仍执行《科学技术档案案卷构成一般 要求》的规定,按“卷”整理。
会计档案、职工档案分别按《会计档案管理办
法》(财会字[1998]32号)、《企业职工档案
一般来说,文件的正本与定稿为一件,但定稿法规等)须保留历次修改稿的, 其正本与历次稿(包括定稿)各为一件。 返回
正文与附件怎样确定件数?
附件是指附属于正文之后的其他文件材 料,作为正文的补充说明或参考材料, 如附带的图表、统计数字,正文批准或 发布的法规文件等等。
“件”即归档文件整理单位。 在实际工作中,不同情况如何确定件数? 一般以每份文件为一件,文件正本与定稿为一
件,正文与附件为一件,原件与复制件为一件, 转发文与被转发文为一件,报表、名册、图册 等一册(本)为一件,来文与复文可为一件。
返回
文件正本与不同稿本怎样确定件数?
同一文件除正本外,在撰写、印刷过程中形成 的不同稿本,包括历次修改稿、讨论稿、征求 意见稿、定稿等,也可能需要留存。

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行业标准DAT22-2015

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行业标准DAT22-2015
2019/3/29
(5)保管期限 — 年度分类法 永久:2012年、2013年、2014年…… 30年: 2012年、2013年、2014年…… 10年: 2012年、2013年、2014年…… 即先将归档文件按保管期限分类,再在保 管期限下按年度分类。
2019/3/29
(6)年度—保管期限分类法 2013年:永久、30年、10年 2014年:永久、30年、10年 2015年:永久、30年、10年
2019/3/29
3、件:归档文件的整理单位。
4、档号:在归档文件整理过程中赋予其的一组字符
代码,以体现归档文件的类别和排列顺序。
2019/3/29
整理原则:
1、归档文件整理应遵循文件的形成规律,保持文 件之间的有机联系。 2、归档文件整理应区分不同价值,便于保管和利 用。 3、归档文件整理应符合文档一体化管理要求,便 于计算机管理或计算机辅助管理。 4、归档文件整理应保证纸质文件和电子文件整理 协调统一。

与2000版相比主要的不同:
参照执行。有 特殊规定的除外。 2015年10月25日发布,2016年6月1 日起实施。
基本要求

整理文书档案必须学习领会的标准
1、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行业标准《归档文件整理规则》 2、国家档案局第8号令 《机关文件材料归档范围和文书档案 保管期限规定》 3、国家档案局第10号令 《企业文件材料归档范围和档案保 管期限规定》
另外:



(1)会议记录应按照时间先后排序; (2)介绍信及存根应按照人员结合时间先后排序; (3)新闻报道材料应按照媒体种类结合时间先后排 序; (4)行政审批、处罚等材料应结论性材料在前,其 他材料依工作流程顺序排列在后。

浅谈DA/T22—2000《归档文件整理规则》的分类及排列的原则与方法

浅谈DA/T22—2000《归档文件整理规则》的分类及排列的原则与方法
由于该标准是针对我国各级各类档案室制定的而我国各地区各级档案室之间在机构级别文件数量以及管理方式管理水平诸方面都存在差异因而决定了在执行档案文件整理新标准时应根据各自的特点依据标准的主要原则制定适合本地区本部门的档案整理方案特别是在归档文件的分类原则与方法及排列原则与方法的选择上更应归档文件分类原则与方法的确定该标准52关于归档文件分类的原则与方法界定为归档文件可以采用年度一机构问题保管期限或保管期限一年度一机构问题等方法进行分类
1 归档 文 件分 类 原则 与 方 法 的确 定
资产 、审计 、公司和合同等文件材料 ;生产
技术管理类 ,可包括科研 、计划管理 、标准 以及各项业务活动中形成的文件材料 。 2 )对于单位规模适 中 ,内部机构不多 且相对稳定 ,职能 明确 ,归档文件数量不太 多的单位 , 可采取 “ 年度—机构—保管期限” 这一 分类 方法 。 即先将 归 档文件 按年 度分 类 ,每个年度下按机构分类 ,再在组织机构 下按保管期 限分类 。年度和保管期限的划分 同上一分类方法 ;机构 ,则依机关 内部的机 构设置情 况而定 ,有几个机构就设几类 ,机
随着本单位各项业务工作的开展 ,形成的文 件材料也必然形成新 的特点 ,可将分类方法 和分类方案 的不合理之处加以调整 ,还应注
部机构设置简单 ,年度形成文件数量很少 的
单位 ,就可以采用 “ 年度—保管期限”分类 的方法 。即先将归档文件按年度分类 ,再 在 年度下按保管期 限分类 。将机构 ( 问题 ) 这
档案 部 门还 是 应根据 本单 位机构设 置 的特 点 、档案特点及数量 的多少来合理确定分类 原则与方法 。笔者认为一般可分三种情况 , 每一种采用不 同的分类方法 : 1 )对于单位规模较大 ,内部机构设置 较多且职能相应交叉 ,归档的文件数量繁多

DAT22-2000归档文件整理规则

DAT22-2000归档文件整理规则

归档文件整理规则DA/T22-2000(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局2000-12-06发布2001-01-01实施)第一章总则1.范围本标准规定了归档文件整理的原则和方法。

本标准适用于各级机关、团体和其他社会组织。

2.定义本标准采用下列定义。

2.1 归档文件立档单位在其职能活动中形成的、办理完毕、应作为文书档案保存的各种纸质文件材料。

2.2 归档文件整理将归档文件以件为单位进行装订、分类、排列、编号、编目、装盒,使之有序化的过程。

2.3 件归档文件的整理单位。

一般以每份文件为一件,文件正本与定稿为一件,正文与附件为一件,原件与复制件为一件,转发文与被发文为一件,报表、名册、图册等一册(本)为一件,来文与复文可为一件。

3.整理原则遵循文件的形成规律,保持文件之间的有机联系,区分不同价值,便于保管和利用。

4.质量要求4.1 归档文件应齐全完整。

已破损的文件应予修整,字迹模糊或易褪变的文件应予复制。

4.2 整理归档文件所使用的书写材料、纸张、装订材料等应符合档案保护要求。

5.整理方法5.1 装订归档文件应按件装订。

装订时,正本在前,定稿在后;正文在前,附件在后;原件在前,复制件在后;转发文在前,被转发文在后;来文与复文作为一件时,复文在前,来文在后。

5.2 分类归档文件可以采用年度-机构(问题)-保管期限或保管期限-年度-机构(问题)等方法进行分类。

同一全宗应保持分类方案的稳定。

5.2.1 按年度分类将文件按其形成年度分类。

5.2.2 按保管期限分类将文件按划定的保管期限分类。

5.2.3 按机构(问题)分类将文件按其形成或承办机构(问题)分类(本项可以视情况予以取舍)。

5.3 排列归档文件应在分类方案的最低一级类目内,按事由结合时间、重要程度等排列。

会议文件、统计报表等成套性文件要集中排列。

5.4 编号归档文件应依分类方案和排列顺序逐件编号,在文件首页上端的空白位置加盖归档章并填写相关内容。

归档章设置全宗号、年度、保管期限、件号等必备项,并可设置机构(问题)等选择项。

DA/T22-2000归档文件整理规则

DA/T22-2000归档文件整理规则

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行业标准归档文件整理规则The arrangement rule of filing documentsDA/T22-2000(国家档案局2000年12月6日发布,2001年1月1日起实施)1范围本标准规定了归档文件整理的原则和方法。

本标准适用于各级机关、团体和其他社会组织。

2定义本标准采用下列定义。

2.1归档文件立档单位在其职能活动中形成的、办理完毕、应作为文书档案保存的各种纸质文件材料。

2.2归档文件整理将归档文件以件为单位进行装订、分类、排列、编号、编目、装盒,使之有序化的过程。

2.3件归档文件的整理单位。

一般以每份文件为一件,文件正本与定稿为一件,正文与附件为一件,原件与复制件为一件,转发文与被转发文为一件,报表、名册、图册等一册(本)为一件,来文与复文可为一件。

3整理原则遵循文件的形成规律,保持文件之间的有机联系,区分不同价值,便于保管和利用。

4质量要求4.1归档文件应齐全完整。

已破损的文件应予修整,字迹模湖或易退变的文件应予复制。

4.2整理归档文件所使用的书写材料、纸张、装订材料等应符合档案保护要求。

5整理方法5.1装订归档文件应按件装订。

装订时,正本在前,定稿在后;正文在前,附件在后;原件在前,复制件在后;转发文在前,被转发文在后;来文与复文作为一件时,复文在前,来文在后。

5.2分类归档文件可以采用年度—机构(问题))—保管期限或保管期限—年度—机构(问题)等方法进行分类。

同一全宗应保持分类方案的稳定。

5.2.1按年度分类将文件按其形成年度分类。

5.2.2按保管期限分类将文件按划定的保管期限分类。

5.2.3按机构(问题)分类将文件按其形成或承办机构(问题)分类(本项可以视情况予以取舍)。

5.3排列归档文件应在分类方案的最低一级类目内,按事由结合时间、重要程度等排列。

会议文件、统计报表等成套性文件可集中排列。

5.4编号归档文件应依分类方案和排列顺序逐件编号,在文件首页上端的空白位置加盖归档章并填写相关内容。

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行业标准DAT22-2015

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行业标准DAT22-2015

永久、30年的文件:推荐三种装订方式 1、“三孔一线”线装(粗线、细线),页数少的 可以直角装订。 2、不锈钢订书钉 3、浆糊 10年的文件:可以用普通的订书钉装订。也可 以与永久的装订方式相同

(二)分类:年度、保管期限、机构(问题)

同一全宗保持分类方案的稳定性和一致性
1、明确分类方法 2、制定分类方案 3、具体划分归档文件

纸质归档文件的整理流程:
组件---修整---装订—分类—排列 —编号---编页—编目---装盒---排架
电子归档文件的整理环节:
组件—分类---排列—编号—编目—格式转换—元 数据收集—归档数据包组织—存储
(一)组件:
1、明确件的构成 2、件内文件排序 3、修整、装订
1、件的构成:
另外:



(1)会议记录应按照时间先后排序; (2)介绍信及存根应按照人员结合时间先后排序; (3)新闻报道材料应按照媒体种类结合时间先后排 序; (4)行政审批、处罚等材料应结论性材料在前,其 他材料依工作流程顺序排列在后。
3、件的修整与装订
文件修整:
为了保证档案能够长期保存和有效提供利用,在装 订前必须对不符合要求的文件材料进行修整,文件 修整内容包括:


有文件处理单或发文稿纸的,文件处理单或发文稿纸与相关 文件为一件。
2、件内文件排序:
归档文件排序时,正文在前,附件在后;正本在前,定 稿在后;转发文在前,被转发文在后;原件在前,复制 件在后;不同文字的文本,无特殊规定的,汉文文本在 前,少数民族文字文本在后;中文本在前,外文本在后; 来文与复文作为一件时,复文在前,来文在后。有文件 处理单或发文稿纸的,文件处理单在前,收文在后;正 本在前,发文稿纸和定稿在后。 1、发文:正本+发文稿纸+定稿 2、收文:文件处理单+收文

归档文件整理规则2000

归档文件整理规则2000

归档文件整理规则(DA/T22-2000)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归档文件整理的原则和方法。

本标准适用于各级机关、团体和其他社会组织。

2 定义本标准采用下列定义。

2.1归档文件立档单位在其职能活动中形成的、办理完毕、应作为文书档案保存的各种纸质文件材料。

2.2归档文件整理将归档文件以件为单位进行装订、分类、排列、编号、编目、装盒,使之有序化的过程。

2.3件归档文件的整理单位。

一般以每份文件为一件,文件正本与定稿为一件,正文与附件为一件,原件与复制件为一件,转发文与被转发文为一件,报表、名册、图册等一册(本)为一件,来文与复文可为一件。

3 整理原则遵循文件的形成规律,保持文件之间的有机联系,区分不同价值,便于保管和利用。

4 质量要求4.1归档文件应齐全完整。

已破损的文件应予修整,字迹模糊或易退变的文件应予复制。

4.2整理归档文件所使用的书写材料、纸张、装订材料等应符合档案保护要求。

5 整理方法5.1装订归档文件应按件装订。

装订时,正本在前,定稿在后;正文在前,附件在后;原件在前,复制件在后;转发文在前,被转发文在后;来文与复文作为一件时,复文在前,来文在后。

5.2分类归档文件可以采用年度—机构(问题)—保管期限或保管期限—年度—机构(问题)等方法进行分类。

同一全宗应保持分类方案的稳定。

5.2.1按年度分类将文件按其形成年度分类。

5.2.2按保管期限分类将文件按划定的保管期限分类。

5.2.3按机构(问题)分类将文件按其形成或承办机构(问题)分类(本项可以视情况予以取舍)。

5.3排列归档文件应在分类方案的最低一级类目内,按事由结合时间、重要程度等排列。

会议文件、统计报表等成套性文件可集中排列。

5.4编号归档文件应依分类方案和排列顺序逐件编号,在文件首页上端的空白位置加盖归档章并填写相关内容。

归档章设全宗号、年度、保管期限、件号等必备项,并可设置机构(问题)等选择项(见图A1。

图中“*”号栏为选择项,不选用时无须设置。

归档文件整理规则

归档文件整理规则

– 全宗原则:
一个全宗是一个不可分散的有机整体, 在管理中不容分散,不同全宗的档案不 允许混淆。即同一个全宗的档案具有不 可分散性和同一性。
▲文书档案:是指反映党务、行政管理等 活动的档案。(《档案工作基本术语》 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行业标准)
★(二)归档文件整理:将归档文件以件为 单位进行装订、分类、排列、编号、编目、 装盒,使之有序化的过程。 明确了“以件为单位”的基本原则,并概 述了归档文件整理工作的基本环节。
★(六)装盒:将归档文件按室编件号顺序
装入档案盒,并填写档案盒封面、盒脊及备 考表项目。 归档文件应严格按照室编件号的顺序装入档 案盒,与归档文件目录中相应条目的排列顺 序相一致,以保证检索到文件条目后能对应 地找到文件实体。 装盒时,应按照分类方法的不同,将不同类 别的归档文件装入不同的档案盒中。
理、生产技术管理)档案的整理应该符 合 《归档文件整理规则》DA/T22的要求
◆科技档案(产品、科研、基本建设、 设备仪器)执行《科学技术档案案卷 构成一般要求》(GB/T11822—2008) ◆基本建设项目文件的整理应该符合或 参照执行《国家重大建设项目文件归 档要求与档案整理规范》DA/T28
改革的原则与宗旨——
(八字方针)
?
简化整理 深化检索
《规则》的特点概括为: 简化 、兼容 、灵活。
第三部分:《归档文件整理规则》解读
主要内容—— 《规则》共分5个部分, 1个附录(7个图示) 一、范围 二、定义 三、整理原则 四、质量要求 五、整理方法
一、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归档文件整理的原则 和方法。 ★本标准适用于各级机关、团体和其 他社会组织。
《归档文件整理规则》解读
转自四川省档案局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归档文件整理规则 DA/T22-2000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归档文件整理的原则和方法。

本标准适用于各级机关、团体和其他社会组织。

2、定义
本标准采用下列定义。

2.1 归档文件
立档单位在其职能活动中形成的、办理完毕、应作为文书档案保存的各种纸质文件材料。

2.2归档文件整理
将归档文件以件为单位进行装订、分类、排列、编号、编目、装盒,使之有序化的过程。

2.3 件
归档文件的整理单位。

一般以每份文件为一件,文件正本与定稿为一件,正文与附件为一件,原件与复制件为一件,转发文与被转发文为一件,报表、名册、图册等一册(本)为一件,来文与复文可为一件。

3、整理原则
遵循文件的形成规律,保持文件之间的有机联系,区分不同价值,便于保管和利用。

4 、质量要求
4.1归档文件应齐全完整。

已破损的文件应予修整,字迹模糊或易褪变的文件应予复制。

4.2整理归档文件所使用的书写材料、纸张、装订材料等应符合档案保护要求。

5、整理方法
5.1 装订
归档文件应按件装订。

装订时,正本在前,定稿在后;正文在前,附件在后;原件在前,复制件在后;转发文在前,被转发文在后;来文与复文作为一件时,复文在前,来文在后。

5.2 分类
归档文件可以采用年度-机构(问题)-保管期限或保管期限-年度-机构(问题)等方法进行分类。

同一全宗应保持分类方案的稳定。

5.2.1 按年度分类
将文件按其形成年度分类。

5.2.2 按保管期限分类
将文件按划定的保管期限分类。

5.2.3 按机构(问题)分类
将文件按其形成或承办机构(问题)分类(本项可以视情况予以取舍)。

5.3 排列
归档文件应在分类方案的最低一级类目内,按事由结合时间、重要程度等排列。

会议文件、统计报表等成套性文件可集中排列。

5.4 编号
归档文件应依分类方案和排列顺序逐件编号,在文件首页上端的空白位置加盖归档章并填写相关内容。

归档间设置全宗号、年度、保管期限、件号等必备项,并可设置机构(问题)等选择项(见图A1。

图示中“*”号栏为选择项,不选用时无须设置。

以下同)。

5.4.1 全宗号:档案馆给立档单位编制的代号。

5.4.2 年度:文件形成年度,以四位阿拉伯数字标注公元纪年,如1978。

5.4.3 保管期限:归档文件保管期限的简称或代码。

5.4.4 件号:文件的排列顺序号。

件号包括室编件号和馆编件号,分别在归档文件整理和档案移交进馆时编制。

室编件号的编制方法为:在分类方案的最低一级类目内,按文件排列顺序从“1”开始标注。

馆编件号按进馆要求标注。

5.4.5 机构(问题):作为分类方案类目的机构(问题)名称或规范化简称。

5.5 编目
归档文件应依据分类方案和室编件号顺序编制归档文件目录。

5.5.1 归档文件应逐件编目。

来文与复文作为一件时,只对复文进行编目。

归档文件目录设置件号、责任者、文号、题名、日期、页数、备注等项目(见图A2)。

5.5.1.1 件号:填写室编件号。

5.5.1.2责任者:制发文件的组织或个人,即文件的发文机关或
署名者。

5.5.1.3 文号:文件的发文字号。

5.5.1.4 题名:文件标题。

没有标题或标题不规范的,可自拟标题,外加“[ ]”号。

5.5.1.5 日期:文件的形成时间,以8位阿拉伯数字标注年月日,如19990909。

5.5.1.6 页数:每一件归档文件的页数。

文件中有图文的页面为一页。

5.5.1.7 备注:注释文件需说明的情况。

5.5.2 归档文件目录用纸幅面尺寸采用国际标准A4型(长×宽为297mm×210mm)。

5.5.3归档文件目录应装订成册并编制封面。

归档文件目录封面可以视需要设置全宗名称、年度、保管期限、机构(问题)等项目(见图A3)。

其中全宗名称即立档单位的名称,填写时应使用全称或规范化简称。

5.6装盒
将归档文件按室编件号顺序装入档案盒,并填写档案盒封面、盒脊及备考表项目。

5.6.1 档案盒
5.6.1.1 档案盒封面应标明全宗名称。

档案盒的外形尺寸为
40mm 310mm×220mm(长×宽),盒脊厚度可以根据需要设置为20mm、30mm、等(见图A4a)。

5.6.1.2 档案盒应根据摆放方式的不同,在盒脊或底边设置全宗号、年度、保管期限、起止件号、盒号等必备项,并可设置机构(问题)等选择项(见图A4b、图A4c)。

其中,起止件号填写盒内第一件文件和最后一件文件的件号,中间用“-”连接;盒号即档案盒的排列顺序号,在档案移交进馆时按进馆要求编制。

5.6.1.3 档案盒应采用无酸纸制作。

5.6.2 备考表
备考表置于盒内文件之后,项目包括盒内文件情况说明、整理人、检查人和日期。

5.6.2.1 盒内文件情况说明:填写盒内文件缺损、修改、补充、移出、销毁等情况。

5.6.2.2 整理人:负责整理归档文件的人员姓名。

5.6.2.3 检查人:负责检查归档文件整理质量的人员姓名。

5.6.2.4 日期:归档文件整理完毕的日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