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版三年级科学第2册教案绿色植物是怎样制造营养物质的

合集下载

《植物是怎样运送水分和营养物质的》教学设计

《植物是怎样运送水分和营养物质的》教学设计

植物是怎样运送水分和营养物质的植物是怎样运送水分和营养物质的教学内容:植物是怎样运送水分和营养物质的。

教材分析:《植物是怎样运送水分和营养物质的》是植物生长一课的第三课时,通过前面的教学,学生已经了解了植物根、叶的作用,本课时要让学生知道茎有运送水分和营养物质的作用,从而对植物的内部构造有一个较为系统和完善的了解。

本课从教学内容来看应以观察、探究、实验为主,充分体现科学的探究过程引导学生先进行猜想假设、利用直接或间接实验,通过用放大镜观察、并把观察到的现象用文字和画图表现出来,让学生探究植物是怎样运送水分和营养物质的,调动学生主动参与学习。

学生分析:通过课下与学生访谈得知,学生对于植物有一定的了解,但对于茎的作用了解不是很深入,也不是很确切,通过让学生展开一系列探究活动,认识到茎有运送水分和营养物质的作用。

学生身边有很多能够说明茎有运送水分和养分作用的现象,所以在理解茎的作用后能够结合所学知识解释身边的现象,并联系生活实际,拓展了学生的认识。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通过对茎的横切、纵切等实验操作活动,知道茎的内部有运送水分管道的导管,茎的外侧有运送营养物质的管道的筛管。

过程与方法:学会简单的实验观察、记录、分析、归纳等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探究、研讨、运用等活动,激发学生探索科学的兴趣,在实验中培养学生认真细致、实事求是、独立思考的科学态度。

2、初步养成热爱植物,热爱美好事物、热爱生活的情感。

教学重、难点:通过对茎的横切、纵切等实验操作活动,知道茎的内部有运送水分管道的导管,茎的外侧有运送营养物质的管道的筛管。

教学准备:教具准备:不同植物的茎;托盘、放大镜、小刀;课件等。

教学流程: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揭示课题(5分钟)1、师:在美丽的大自然当中,有很多奇妙的现象。

请同学们仔细观察这幅图片里的花,你观察到了什么现象?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现象?2、请仔细观察芹菜的叶子,你观察到了什么现象?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现象?3、那么植物是怎样通过茎把有颜色的水运送到花瓣和叶中的呢?今天我们就来共同探究植物是怎样运送水分和营养物质的(板书课题)。

三下科学第二单元教案

三下科学第二单元教案

三下科学第二单元教案引言:科学是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课程之一,通过科学学习,可以培养学生的观察、实验、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本教案是三年级下学期科学课程的第二个单元,内容涵盖了植物的生长和繁殖。

通过本单元的学习,学生将会了解到植物的生长过程和繁殖方式,从而增强他们对植物世界的认识。

一、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 了解植物的生长过程和繁殖方式;- 掌握植物的主要部分:根、茎、叶和花的结构与功能;- 了解植物的繁殖方式:种子繁殖、营养器官繁殖和无性繁殖。

2. 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观察、实验、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增强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团队合作意识;- 培养学生的科学研究精神和探索精神。

3. 情感目标:- 增强学生对自然界的热爱和关注;- 培养学生保护环境和珍惜植物的意识;- 培养学生的观察力、耐心和细致性。

二、教学内容:1. 生长和发育:- 学习植物的生长过程和需要的条件;- 了解植物的生长需要阳光、水分和营养物质的作用;- 观察实验:通过对种子的发芽过程进行观察,了解植物的生长过程。

2. 植物的主要部分及其功能:- 掌握植物的主要部分:根、茎、叶和花的结构和功能;- 了解根的吸收水分和养分的重要性;- 了解茎的支撑植物、输送水分和养分的作用;- 了解叶的光合作用和气呼吸的功能;- 了解花的繁殖和吸引传粉媒介的作用。

3. 植物的繁殖方式:- 种子繁殖:了解种子繁殖的过程,掌握种子的结构和特点;- 营养器官繁殖:了解植物营养器官繁殖的方法,如根繁殖和茎繁殖;- 无性繁殖:了解植物无性繁殖的方法,如枝条扦插、叶片扦插和分株繁殖。

三、教学过程:1. 导入(10分钟)- 通过显示图片或盆栽植物,引导学生对植物进行观察和感受;- 引导学生思考:植物是如何生长的?它们需要什么环境和条件?2. 学习植物的生长和发育(30分钟)- 通过课堂讲解和图示,给学生介绍植物的生长过程和需要的条件;- 进行种子发芽实验,观察和记录种子从发芽到生长的变化。

三年级上学期科学第二单元第7课《植物的茎》教案

三年级上学期科学第二单元第7课《植物的茎》教案

第7课《植物的茎》课标要求:8.8.1植物具有获取和制造养分的结构教材分析《植物的茎》是三年级上册第二单元植物的生活中的一课,主要是通过学生观察植物的茎的外部特征,初步感知植物的茎的基本特征。

会分辨植物的茎是哪一部分。

在自主探究植物的茎的作用时经历问题、猜想、设计实验、验证实验、获得结教材分析论、表达交流的过程,了解植物的茎内有导管,它起着运输水分的作用,观察身边的植物,得出植物的茎有支撑的作用。

教学目标:1.观察植物的茎的外部特征,初步感知植物的茎的基本特征。

2.会分辨植物的茎是哪一部分3.经历问题、猜想、设计实验、验证实验、获得结教材分析论、表达交流的过程,了解植物的茎内有导管,它起着运输水分的作用,观察身边的植物,得出植物的茎有支撑的作用。

教学重难点:初步植物的茎的基本特征;了解植物的茎内有导管,它起着运输水分的作用,植物的茎有支撑的作用设计说明:围绕课标要求的植物的茎的外部特征,初步感知植物的茎的基本特征。

结合本课内容和对学情的分析,将“知道”具体化为“体验、归纳、解释”三个步骤,经历从提出问题、猜想假设、制订计划、实验操作、交流现象到得出结论,再到了解植物茎的特征和作用过程,提升实验探究能力和科学思维能力等核心素养。

评价任务任务一:观察不同植物的茎任务二:植物的茎的作用资源与建议柳树枝条,剪刀,红墨水,放大镜,广口瓶。

学习过程(一)复习导入新课首先回忆在学习第九课时我们认识了植物的根,那么植物的根有什么作用呢?(生答)植物的根有固定、吸收水分和养分的作用。

提出问题:根吸收的水分和养分是怎样输送到植物各部分的呢?(二)活动探究任务一:(一)观察不同植物的茎看课件各种植物的茎,观察有什么发现?学生观察发言师生小结:植物的茎的基本特征。

接着观看各种植物的变态茎,进行分辨,拓展视野。

(三)探究任务二:植物的茎的作用1.提出问题:茎对植物的生存有什么作用?学生大胆猜想:a、植物的茎有运输水分的作用。

生物小学三年级植物教案:介绍植物的生长过程和特点

生物小学三年级植物教案:介绍植物的生长过程和特点

生物小学三年级植物教案:介绍植物的生长过程和特点植物的生长过程和特点植物是地球上最早出现的生命形式之一。

它们以光能合成有机物质,并通过根部吸收水、矿物质和气体,完成生长和繁殖。

对于小学三年级的学生来说,了解植物的生长过程和特点是培养他们对自然界的观察和探索能力的重要一步。

本教案将通过介绍植物的生长过程和特点,引导学生对植物的了解和兴趣的培养。

一、植物的生长过程植物的生长过程通常包括种子萌发、幼苗生长和成熟植株三个阶段。

1. 种子萌发:种子是植物繁殖的关键。

它们含有胚芽、营养物质和保护壳。

当种子处于适宜的环境条件下,如水、光和适宜温度,种子就会开始萌发。

首先,种子吸水膨胀,保护壳破裂,胚芽开始生长。

然后,胚芽会通过根的发育向下延伸,吸收土壤中的水分和养分。

同时,胚芽的上部会向上延伸形成茎,并展开第一对叶片。

2. 幼苗生长:在种子萌发后,胚芽继续生长形成幼苗。

幼苗的茎和叶片会逐渐增长,根系也会相应增加。

茎的主要功能是承载叶片,提供光合作用所需的光能和二氧化碳。

叶片则负责光合作用,将光能转化为化学能,并释放氧气。

同时,根系会向土壤中伸展,吸收水分和养分。

3. 成熟植株:随着幼苗的生长,植物会逐渐进入成熟阶段。

在这个阶段,植物的根、茎和叶片都会发育成熟。

根系扎根于土壤中,为植物提供支撑和吸收水分和养分的功能。

茎逐渐加粗,提供更强的机械支持。

叶片则通过光合作用不断合成有机物质,并为植物提供能量。

在有些植物中,成熟植株还会进行繁殖,如开花、结实和散播种子。

二、植物的特点1. 光合作用: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将光能转化为化学能,并合成有机物质。

植物的叶片是进行光合作用的主要场所,它们包含叶绿素,可以吸收光能。

光合作用产生的氧气则释放到大气中,为地球上的其他生物提供氧气。

2. 自养性:植物具有自养性,能够利用无机物质合成有机物质。

通过吸收土壤中的水分和矿物质,以及大气中的二氧化碳,植物能够自主合成能量和养分,满足自身的生长需求。

北京版三年级科学下册教学设计 植物与人类生活教案

北京版三年级科学下册教学设计 植物与人类生活教案

《植物与人类生活》教案一、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初步掌握科学调查的过程和方法,知道一株完整植物的各组成部分及其名称。

2、知道我们吃的某些食物是植物的哪个部分。

3、通过调查知道植物对人类的贡献。

(二)过程与方法1、通过认识了根、茎、叶、花、果实和种子等器官的基础上,进一步认识一株完整的绿色开花植物。

2、让学生在收集资料的基础上,认识植物对人类的多方面贡献。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愿意与同学合作与交流,互相配合完成实验任务。

2、愿意为保护花草树木尽自己的力量。

二、教学重点意识到植物对人类的贡献,感受人与自然地和谐。

三、教学难点识别我们食用的是植物的哪些部分。

四、课时安排0.5课时五、教学准备家庭用品、学生近日所吃的植物并把植物、植物对人类的巨大贡献的视频、一株完整的西红柿植株图片及其它植物图片。

六、教学过程新课导入:1、谈话:同学们,春天来了,万物复苏,让春天更加美丽,这离不开一种重要东西的装扮,你们知道是什么吗?(学生思考回答)2、大家说的很对,植物不仅装扮了我们的生活,他还有很多重要的好处,今天我们就来探讨她的重大贡献。

(揭示内容,引出课题)新课讲解:一、活动一:一株完整的开花植物的结构组成。

1、首先,出示西红柿果实图片,问大家一个问题:同学们喜欢吃西红柿吗?那你们知道我们吃的西红柿是植物的那一部分吗?2、学生发表意见,教师适时出示西红柿各部分图片。

3、出示完整西红柿植物图片,确定一株完整植物的各部分名称,很多会开花的植物都与西红柿一样具有根、茎、叶、花、果实、种子六部分。

4、小结:在活动记录上画一株完整的植物,并在各部分写上名称。

二、活动二:它们分别属于植物的哪一个部分。

1、谈话:今天老师为大家准备了好多水果和蔬菜(出示图片),让学生选出最喜欢吃的,并说出所吃的是植物的哪部分。

2、小组讨论并汇报(教师出示图片帮助理解)3、和学生一起进行一个反应能力小游戏。

由老师按食用植物的不同部分出题,学生听题作出选择。

2024年教科版三年级科学下册全册教案

2024年教科版三年级科学下册全册教案

2024年教科版三年级科学下册全册教案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掌握基本的科学知识和科学探究方法。

2.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实验能力和思维能力。

3.培养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和好奇心。

4.培养学生合作、分享、交流的科学素养。

二、教学内容1.第一单元:植物与生命1.1植物的特征1.2植物的生长1.3植物的繁殖2.第二单元:动物与生命2.1动物的特征2.2动物的生长与发育2.3动物的繁殖3.第三单元:物质的性质与变化3.1物质的性质3.2物质的变化3.3物质的分类4.第四单元:地球与宇宙4.1地球的结构4.2地球上的水4.3天空中的星体5.第五单元:技术与生活5.1技术的起源与发展5.2技术的利用与影响5.3技术的创新与改进三、教学计划1.第一单元:植物与生命(4课时)第一课时:植物的特征教学重点:认识植物的基本特征,如根、茎、叶、花等。

教学难点:理解植物各部分的功能。

第二课时:植物的生长教学重点:观察植物的生长过程,了解生长条件。

教学难点:分析生长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第三课时:植物的营养教学重点:了解植物的营养来源和吸收方式。

教学难点:理解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

第四课时:植物的繁殖教学重点:认识植物的繁殖方式,如种子、嫁接等。

教学难点:观察种子发芽过程。

2.第二单元:动物与生命(4课时)第一课时:动物的特征教学重点:认识动物的基本特征,如身体结构、运动方式等。

教学难点:理解动物各部分的功能。

第二课时:动物的生长与发育教学重点:观察动物的生长过程,了解发育阶段。

教学难点:分析生长过程中的变化。

第三课时:动物的营养教学重点:了解动物的营养来源和消化方式。

教学难点:理解食物链和食物网。

第四课时:动物的繁殖教学重点:认识动物的繁殖方式,如产卵、胎生等。

教学难点:观察动物繁殖过程。

3.第三单元:物质的性质与变化(4课时)第一课时:物质的性质教学重点:认识物质的基本性质,如颜色、形状、密度等。

教学难点:理解物质的性质与用途之间的关系。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绿色植物是怎样制造营养物质的
【教学目标】
1.知识:知道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可以制造植物生长所需要的营养物质。

知道什么是光合作用。

2.能力:培养学生搜集和整理资料的能力。

3.态度情感:激发学生探索植物的奥秘和学习植物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
1.知道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可以制造植物生长所需要的营养物质。

2.知道什么是光合作用。

【教学难点】
1.知道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可以制造植物生长所需要的营养物质。

2.知道什么是光合作用。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讲述:同学们,植物从幼苗逐渐长大需要许多营养物质。

植物生长所需要的营养物质是如何来的呢?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这方面的内容。

二、学习新课
1.提问:植物从幼苗逐渐长大需要许多营养物质。

植物生长所需要的营养物质是如何来的呢?谁来谈谈你的想法?
2.讲解:有一位叫海尔蒙特的科学家曾做过一个实验来研究这个问题,他是怎样做实验的呢?研究的结果又是怎样的呢?同学们看书。

学生看书。

指名回答
①简单介绍这个实验是怎样做的。

②实验结果:柳树重量增加了82千克,土的质量只比原来少了0.1千克。

3.谈话:从这个实验我们知道植物生长所的营养物质绝大部分并不是来自土壤,那这些营养是怎么来的呢?谁来说一说你的想法。

同学们想的对不对呢?大家继续看书。

学生看书。

指名回答:植物生长所需要的营养物质绝大部分是由绿叶在阳光下制造的。

绿
色植物在阳光下用水和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制造淀粉等稗,同时放出氧气,这个过程就是光合作用。

三、课堂总结
谈话: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