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海实验中学苍梧校区中考语文模拟试卷试题
江苏省连云港市新海实验中学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无答案)

2023—2024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调研九年级语文试卷(请考生在答题卡上作答)温馨提示:1.本试卷由“积累·运用”“阅读·理解”“表达。
交流”三部分构成,共6页,23小题,全卷共150分,考试时间为150分钟。
2.考生须用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在答题卡上指定区域作答,选择题在答题卡上指定区域用2B 铅笔填涂,在其他位置作答一律无效。
3.作答前,请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试号和座位号用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填写在答题卡及试卷的指定位置,并认真核对条形码上的姓名与考试号。
一、积累·运用(30分)(一)语文课上,老师带领同学们进行诗歌单元的学习。
1.请阅读下面的语段,完成任务。
(8分)“诗”是感于物而作,更是心灵的映现。
“诗”是文学殿堂里独领风sāo( )的一朵奇葩。
阅读诗歌可以汲( )取丰富的思想,提高对生活的认识,可使我们更加理性地看待现实问题。
读《沁园春·雪》,我们可以感受毛主席激荡的豪情;读《乡愁》,我们可以触摸余光中渴望两岸统一的爱的呢nán( ); 读《我看》,我们可以畅想那摇曳( )着的自由。
亲近诗歌,使学习和生活达到缤纷和谐、相得益彰的效果。
(1) 根据拼音写汉字或给加点字注音。
(4分)(2) 下列选项中对“相得益彰”中“彰”字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2分)A. 显著B.表扬C.揭示D. 文采美(3) 对划线句子的复句关系判断正确的一项是(2分)A.因果复句B.递进复句C.选择复句D.转折复句2. 艾青是中国现当代文学史上的著名诗人。
根据对艾青的了解,选出不是评论艾青诗歌的一项。
(2分)A.《艾青诗选》涵盖了诗人艾青各个时期的重要作品,艾青的作品主要描写土地、太阳、火把黎明等具有象征意味的事物。
B.艾青在长诗《光的赞歌》中,赞美“光”这神奇的物质,赞美“光”带来的社会文明,以及“像光一样坚强”的社会正义,字里行间饱含着睿智哲思。
C.在国难当头的年代,诗人歌唱“土地”具有格外动人的力量,而诗人那种不断转折和强化的抒情方式,当然也是和充满险阻坎坷的时代相吻合的。
江苏省连云港市新海实验中学2020届九年级语文第二次全真模拟试题(无答案)

江苏省连云港市新海实验中学2020届九年级语文第二次全真模拟试题(考试时间: 150分钟试卷分值:150分)一、积累·运用(30分)1.在下列各小题的横线上,写出相应的诗文名句或作品。
(10分)(1)晨兴理荒秽,▲。
(陶渊明《▲》)(2)▲,▲,是以谓之“文”也。
(《论语》)(3)蒹葭苍苍,白露为霜。
▲,在水一方。
(《诗经·蒹葭》)(4)身无彩凤双飞翼,▲。
(李商隐《无题》)(5)▲,欲上青天揽明月。
(李白《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6)天若有情天亦老,▲。
(毛泽东《七律·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7)《岳阳楼记》一文中与杜甫的“侧身天地更怀君,独立苍茫自忧民”两句表达了类似情感的句子是:▲,▲。
2.下列有关文学文化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论语》是儒家经典,记录了春秋时期思想家、教育家孔子和他的弟子的言行,由孔子及其弟子编写;《孟子》是记载孟子及其弟子言行的一部书。
孔子被尊为“圣人”,孟子被称为“亚圣”。
B. 王羲之,著名书法家,有“书圣”之称,出身于东晋名门,即唐诗“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中提到的家族。
C.《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左传》和《资治通鉴》是编年体史书,《战国策》是国别体史书。
D. 莫泊桑是法国19世纪批判现实主义作家,他创作了300多部短篇小说,是世界三大短篇小说王之一,除了我们学过的《我的叔叔于勒》之外,他的代表作还有《羊脂球》《项链》《菲菲小姐》等。
3.下列书法作品中的“美”字是楷体字的一项是(▲)(3分)4.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完成题目。
(6分)文学植根于你灵魂最柔软的地带,她以优美的笔触、丰富的情感和深suì▲的思想让你沉醉其中并流连忘返。
她跨越时空,引领你川梭于历史和未来、现实和虚幻,分享不同的心灵历程;帮助你养成纯粹无xiá▲的心灵,无忌流言与诽语,勇于追寻,且歌且叹。
让我们以爱为犁,以美为耙,▲,以思想为养料,在文学的天地里努力耕耘!(1)根据拼音写出汉字。
中考语文模拟卷(一)(含答案)

中考语文模拟卷(一)(含答案)2023学年中考语文模拟卷(通用版)(检测时间:120分钟;满分:120分。
)一、积累运用(30分)1.默写古诗文。
(共10分。
答对一句得1分,满分不超过10分)(1)晓镜但愁云鬓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李商隐《无题》)(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长歌怀采薇。
(王绩《野望》)(3)_____________________ ,衣冠简朴古风存。
(陆游《游山西村》)(4)西湖堤上,白居易敏锐地嗅到了早春的气息,写下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白居易《钱塘湖春行》)(5)古诗文中表示“绿”的词语,有“碧”“翠”“沧”等,它们在色泽的深浅、明暗上有细微区别。
如“上下天光,____________ ”,描绘了洞庭湖碧波荡漾;“____________ ,蒙络摇缀”,写出了小石潭树木葱茏;“长风破浪会有时,____________ ”,抒发了大海中船帆高扬的豪情。
(6)“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
”在《观沧海》一诗中,这两句运用想象,表现出作者博大的胸怀、开阔的胸襟、宏大的抱负。
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词语。
(4分)(1)我确实找到了一个泉眼,可惜已经gān hé()了。
(2)读书时不可存心jiénàn()作者,不可尽信书上所言……(3)但是大手笔只选择两三件事qīng miáo dàn xiě(____________ )一下,完全境遇便呈露眼前,栩栩如生。
(4)假使笔之于书的和存之于心的zhūliǎng xīchèn(____________ ),丝毫不爽,这是不是文学上所应希求的一件事?3. 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2024中考模拟示范卷语文

2024中考模拟示范卷语文一、积累与运用(25分)1. 下列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3分)A. 慰藉(jiè)狡黠(xiá)锲而不舍(qì)。
(答案:错误,锲而不舍的“锲”应读“qiè”。
解析:“qì”这个读音是错误的,“锲”表示雕刻等意思,读音为“qiè”,在这里是考查对常见汉字读音的准确掌握。
)B. 殷红(yān)炽热(chì)强词夺理(qiǎng)。
(答案:正确。
解析:“殷红”的“殷”在表示颜色的时候读“yān”,“炽热”的“炽”读“chì”,“强词夺理”的“强”在这里表示勉强,读“qiǎng”,这几个读音都是正确的。
)C. 倔强(juè)蓦然(mò)忍俊不禁(jīn)。
(答案:错误,倔强的“倔”应读“jué”。
解析:“juè”这个读音是错误的,当表示刚强、不屈服的时候,“倔”读“jué”,这是考查对多音字在不同语境下读音的辨析。
)D. 称职(chèng)狭隘(ài)随声附和(hè)。
(答案:错误,称职的“称”应读“chèn”。
解析:“chèng”这个读音是错误的,“称”在表示适合、相当的时候读“chèn”,如“称职”就是指适合担任某个职务。
)2. 下列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3分)A. 狼藉蹒跚锐不可当。
(答案:正确。
解析:“狼藉”形容杂乱不堪,“蹒跚”形容走路不稳的样子,“锐不可当”形容勇往直前的气势,无法抵挡,这几个词书写都是正确的。
)B. 烦燥震悚长途跋涉。
(答案:错误,“烦燥”应为“烦躁”。
解析:“烦躁”是指心中烦闷不安,“燥”表示干燥,与心情无关,这里是同音字的误用。
)C. 愧作畸形粗制滥造。
(答案:错误,“愧作”应为“愧怍”。
解析:“愧怍”表示惭愧,“作”和“怍”是形近字,这里是书写错误。
梧州市苍梧县中考语文试卷

梧州市苍梧县中考语文试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积累与运用 (共8题;共28分)1. (2分)下列词语书写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 . 鸟巢撩亮莅临人间B . 襄上发髻咄咄逼人C . 屋檐琅润呼朋引伴D . 水藻两鬓花枝招展2. (2分) (2017七下·成都期中) 下列语句中划线的成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A . 乡邻们在一起常常戏称:“你们家台阶高!”言外之意,你们家有地位。
B . 为了这次考试,他足不出户,目不窥园,手不释卷,真是辛苦不堪。
C . 面对困难,只要我们锋芒毕露,从不同角度去思考,就会找到解决的办法。
D . 当时大家不解其中的意思,都以为鲁迅先生不加以休息不以为然,后来读了鲁迅先生《死》的那篇文章才了然了。
3. (2分)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 我市文明办开展与策划的“经典诵读”活动,有利于更多的人了解、研究国学经典。
B . 有数据显示,随着生态持续优化,空气质量不断改进,十堰的蓝天成了常态。
C . 当参加“国际青少年网球巡回赛”的体育明星来到我市,受到了球迷的热烈欢迎。
D . 为积极响应我市“外修生态,内修人文”方略,市五创办、市环保局联合举行了以“践行文明之约,共享生态之美”为主题的大型公益活动。
4. (2分) (2017八下·晋江期中) 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A . 唐僧师徒行至蛇盘山鹰愁涧时,唐僧的马被龙太子吓跑了。
后经菩萨点化,龙太子化作白龙马,随同唐僧西天取经。
B . 《夜莺和鹞子》中夜莺没有因为自己的乞求而被鹞子手下留情。
C . “自幼曾攻经史,长成亦有权谋。
恰如猛虎卧丘……他时若遂凌云志,敢笑黄巢不丈夫”这是武松在浔阳楼写的反诗。
D . 有条英国船在荒岛附近停泊,船上的水手发生了叛乱,杀死了船长。
鲁滨逊和“星期五”制服了那帮水手,夺回了船只,离开了荒岛。
5. (2分)(2017·天津) 下面对诗句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A . 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2024年中考语文模拟试题及答案

2024年中考语文模拟试题一、积累运用(共16分)阅读下面语段,完成1-2题。
小说中许多生动鲜活的形象给我们留下了深刻印象:在生活重压下,苦得像一个木偶人的中年闰土;因为被忽视而露出鄙夷神色的杨二嫂;在游船上认出衣衫褴褛卖牡蛎的于勒后,脸色煞白、语无轮次的菲利普先生;中举后欣喜若狂以致摔倒不省人事的范进;思贤如渴,亲自前往拜谒诸葛亮的刘备。
正是小说中形形色色的人物,让我们认识了人性的复杂。
1.依次给语段中加点的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3分)()A.lán shà yèB.jiān shà jiéC.lán shǎ jiéD.jiān shǎ yè2.上面文段中画线词语书写有误的一项是(3分)()A.鄙夷B.语无轮次C. 不省人事D.思贤如渴3.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3分)()A.极目远眺,连绵的群山鳞次栉比....,气势磅礴,让我们感受到大自然的神奇魅力。
B.为了我市“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工作的顺利推进,广大领导干部深入基层,开展了一系列富有成效的工作,真是无所不为....。
C.川流不息....的汉江水滚滚而来,汇集于丹江口水库,又经南水北调线渠道缓缓北上,润泽了干渴的北方。
D.5月1日,济南泉城公园全新开放,从湖上纵目四望,长堤拂柳,碧波荡漾,美不胜收....。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3分)()A.学生睡眠不足,就会严重降低学习效率和思考状态。
B.对于这座纪念馆是否收门票的问题,有关部门出面予以否认。
C.在沿河风光带慢跑,能使人看到清澈的河水、青青的垂柳。
D.经过事实教育,全体医务人员对继承祖国医学遗产的问题有了正确认识。
5.剪纸是中国古老的传统文化,为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九年级三班开展“走近非遗文化——剪纸”的语文实践活动,请根据要求完成以下任务。
(共4分)(1)任务一:根据下面的材料,从四个方面概括剪纸的特点。
新海实验中学2021~2022学年度第一学期九年级第二次阶段性考试语文学科试卷

新海实验中学2021~2022学年度第一学期九年级第二次阶段性考试语文学科试卷(时间:150分钟分值:150分)一、积累·运用(30分)1.班级开展“真阅读”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完成下列任务。
(12分)【魅力阅读】阅读不仅可以丰富一个人的有限经历,更可以涵养一个民族的灵魂性格,构建一个社会共同的精神家园,zhù(▲)就一个国家的文化根基。
在五彩斑斓的传统文化园地里,影响深远的诸子学说,▲的历史典籍,▲的诗词歌赋,匠心独运的书画雕塑……令人推崇备至,惊叹不已,也感召着一代代人自强不息、奋勇前行。
可以说,阅读决定了一个民族思维的深度和高度,对文化传承、国家发展意义非比寻常。
读书的过程,亦是领略旖旎风景、发现人生真dì(▲)、顿悟决策思路的过程。
(1)根据拼音写汉字。
(2分)(2)两处横线上,成语使用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A.浩如烟海琳琅满目B.浩如烟海气象万千C.汗牛充栋气象万千D.汗牛充栋琳琅满目(3)请你为本次活动写一段宣传标语,倡导大家读书。
(不超过25字)(2分)【分享阅读】《儒林外史》是清代吴敬梓创作的长篇小说。
全书共五十六回,刻画了各类人士面对功名富贵的不同表现。
科举制度是封建社会的产物,它在人才选拔上有一定的积极作用。
读书人通过科举,中了“举人”,便是“老爷”,也就是能够做官了。
读书人中举后,身份便截然不同,生活也随之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
(4)有关《儒林外史》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该书的一个显著的艺术特色是速写式和剪影式的人物形象。
B.科举时代,选府、州县“学行俱优”的学员进入太学,这些学员被称为“贡生”。
C.作者非常注意讽刺的艺术,在看似子虚乌有的情节和夸张的描写中直书其事,用鲜明的嘲讽之意和清晰的指评之语表现出自己对于讽刺对象的感情、立场和观点,揭示出现实。
D.该书没有贯穿全书的中心人物和主要情节,每一个章回、人物事件各异,但每个人物的登场与退场,每个故事的开始、转折和结束都有着内在联系——通过“功名富贵”这个逻辑联系结紧密相连。
2024年江苏省连云港市新海实验中学苍梧校区中考二模历史试题(无答案)

新海初级中学2023-2024学年度第二学期九年级第二次模拟测试历史试卷一、选择题:在下列每题的四个选项中,选出最符合题意的一项。
(第1-10题,每题1分;第11-17题,每题2分。
共24分)1.一位导游在介绍某遗址时提到的关键词有:距今约7000年、干栏式建筑、栽培水稻。
遗址可能是()A.北京人遗址B.山顶洞人遗址C.河姆渡人遗址D.半坡人遗址2.“华夏民族,非一族所成。
太古以来,诸族错居,接触交通,各去小异而大同,渐化合以成一族之形,后世所谓诸夏是也。
”该材料旨在强调华夏民族()A.通过战争形成B.文明成就突出C.形成历史悠久D.在交融中形成3.为便于国家政令发布和贯彻执行,使不同地域人民顺利沟通,秦始皇采取的措施是()A.统一货币B.修筑长城C.统一文字D.统一度量衡4.小明为研究某一古代制度查阅资料,在百度搜索中输入了三个关键词:考试、官吏选拔、阶层流动。
据此推断他研究的是()A.分封制B.科举制C.郡县制D.行省制5.诗歌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社会生活。
下列诗歌中,能够反映唐玄宗统治后期景象的是()A.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B.贞观服右治,开庭辨视听C.忆昔开元全盛日,小品犹藏万家室D.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6.“夜市直至三更尽,才五更又复开张。
如要闹去处,通晓不绝。
”该现象反映了宋朝()A.商业繁荣B.城市管理松懈C.农业发展D.社会治安混乱7.大学士宋濂上朝,朱元璋问他昨天在家请客没有,客人是谁,吃的什么菜,宋濂--照实回答。
朱元璋很满意说:“你没有欺骗我。
”《明史》中的这一记载可用于研究明朝的()A.对外关系B.君权强化C.民族关系D.文化发展8.下侧是一位同学绘制的有关我国古代某一主题的知识结构图,其中“?”处应填的是()A.清朝君主专制的强化B.清朝民族关系的发展C.清朝科技文化的发展D.清朝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9.小明为了研究某一主题的历史,搜集了几幅文物图片。
如下图:()A.古印度文明的复兴历程B.亚非文明的交流交融C.两河流域文明的延续性D.古代文明的多元特征10.在工业化进程中,广大工人对不公平的社会现状越来越不满,为了缓和社会矛盾,主要资本主义国家()A.建立社会保障制度B.提高妇女社会地位C.开始推广大众教育D.成立世界贸易组织11.汉朝规定,每年祭祀高祖庙时,诸侯需奉献黄金资助。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新海实验中学苍梧校区2013年中考模拟试卷语文试题1.本试题卷共4页,24小题,全卷共150分,考试时间为150分钟。
2.所有试题答案必须写在答题纸上(共4页),答在试题卷上一律无效。
一、积累·运用(30分)1.在下列各小题的横线上,写出相应的诗文名句或作家。
(10分)(1)▲,铁马冰河入梦来。
(▲《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2)晴空一鹤排云上,▲。
(刘禹锡《▲》)(3)▲,佳木秀而繁阴。
(欧阳修《醉翁亭记》)(4)沾衣欲湿杏花雨,▲。
(志南和尚《绝句》)(5)▲,一览众山小。
(杜甫《望岳》)(6)抽刀断水水更流,▲。
(李白《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7)古诗词中写到“云”的诗句很多,请写出完整两句(上下句):▲,▲。
2.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3分)()A.《钢铁侠Ⅲ》的精彩内容,引得同学们津津乐道....B.22年的足球生涯让贝克汉姆家喻户晓....,而他的退役则宣告一个足球时代的结束。
C.在花果山20峰校的引领下,我市的基础教育改革开展的如火如荼....。
D.发展低碳经济首当其冲....的是要坚持节约资源,协调资源利用,实现可持续发展。
3. 下列各句中,表意明确没有语病的一项是(3分)()A.2014南京青奥会吉祥物“砳砳”的创意源于雨花石,形象生动活泼且极富内涵。
B.莫言作品大多通过一个个匪夷所思的黑色幽默故事,人们去反思社会发展过程中的一些问题。
C.海上云台山风景区的开园,对提升我市旅游品牌具有重大意义。
D.海滨中学开展的“拒抽第一支烟”签名活动,是为了青少年引起对烟草危害健康的重视。
4. 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完成题目。
(8分)文学是一个绚烂迷人的世界。
文学是一首清翠圆润的古曲,你尽可闭目凝神,倾听莺歌燕语;▲,文学是一座诧紫嫣红的花园,你尽可敞开心fēi(▲),呼吸秋菊清香。
走进这个世界,我们能dǐ(▲)砺闪光的智慧,丰富纯洁的情感,熏陶高贵的灵魂。
(1)请根据拼音写出汉字。
(2分)(2)画波浪线的句子中各有一个错别字,请找出来并加以改正。
(2分)(3)请仿照前后的句式,将▲续写完整。
(2分)(4)海滨中学为了激发同学们对文学的兴趣,成立了“浪花”文学社,请你为该文学社拟写一条宣传标语。
(2分)5. 名著阅读题。
(6分)(1)鲁滨逊在荒岛上坚持写日记,后因墨水用完才终止,请列举他日记中的主要内容(3分)(2)《西游记》中孙悟空曾多次进到妖怪肚中,请说出其中的三次。
(3分)二、理解·感悟(60分)(一)阅读下面一首唐诗,完成6—7题。
(5分)黄鹤楼崔颢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睛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日暮乡关何处是? 烟波江上使人愁。
6.用自己的语言描述颈联所呈现出的画面。
(2分)7.诗中最能概括作者感情的是“愁”字,请说说诗人在尾联中是如何表达这种感情的?(3分)(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8—11题。
(15分)【甲】余悲之,且曰:“若毒之乎?余将告于莅事者,更若役,复若赋,则何如?”余闻而愈悲。
孔子曰:“苛政猛于虎也。
”吾尝疑乎是,今以蒋氏观之,犹信。
呜呼!孰知赋敛之毒有甚是蛇者乎!故为之说,以俟夫观人风者得焉。
(柳宗元《捕蛇者说》节选)【乙】柳宗元,字子厚,河东解州人。
少精敏, 无不通达。
取进士第, 崭然见头角, 名声大振。
元和中, 谪守柳州。
既至,叹曰;“是岂不足为政邪?”其俗以男女质钱,约不时赎,子本相等,则没为奴婢。
子厚与之计,悉令赎归。
其尤贫力不能者令书其佣足当归其质。
观察使下其法于他州,比一岁,免而归者且千人。
衡、湘以南为进士者,皆以子厚为师。
其经子厚口讲指画为文词者,悉有法度可观。
(韩愈《柳子厚墓志铭》节选)8.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意义不相同的一项是(3分)A.吾尝.疑乎是/尝.贻余核舟一 B.悉.如外人/悉.令赎归C.比.至陈/比.一岁 D.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悉有法度可观.9.用斜线(/)为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断句,只限两处。
(2分)其尤贫力不能者令书其佣足当归其质10.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横线的句子。
(6分)(1)以俟夫观人风者得焉。
(3分)(2)是岂不足为政邪?(3分)11.结合两段文字中具体内容,请你对柳宗元这一人物作简要评价。
(4分)(三)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12-14题。
(10分)做人和做事周国平①做人最重要的是诚实地面对自己,在自己良心的法庭上公正地审视自己,既不护己之短,也不疑己之长,从而对自己有一个清楚的认识。
这是一种巨大的精神力量,足以使他哪怕在全世界面前坦然承认自己的错误,也淡然面对哪怕来自全世界的误解和不实的责骂。
②做事即做人。
人生在世,无论做什么事,都注重做事的精神意义,通过做事来提升自己的精神世界,始终走在自己的精神旅程上,只要这样,无论做什么事都是有意义的,而所做之事的成败则变得不很重要了。
③做事有两种境界。
一是功利的境界,事情及相关的利益是唯一的目的,于是做事时必定会充满焦虑和算计。
二是道德的境界,无论做什么事,都把精神上的收获看得更重要,做事只是灵魂修炼和完善的手段,真正的目的是做人。
因此,做事时反而有了一种从容的心态和博大的气象。
④人生在世,既能站得正,又能跳得出,这是一种很高的境界。
跳得出是站得正的前提,唯有看轻沉浮荣枯,才能不计利害得失,堂堂正正做人。
如果说站得正是做人的道德,那么,跳得出就是人生的智慧。
人为什么会堕落?往往是因为陷在尘世一个狭窄的角落里,心不明,眼不亮,不能抵挡眼前的诱惑。
释迦牟尼说“无明是罪恶的根源”,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⑤权力是人品的试金石。
恶人几乎本能地运用权力折磨和伤害弱者。
比如一个办事员,手里有了一点小小的权力,即使办一个正常的手续,他也会百般刁难,以显示他的重要。
而善人几乎本能地运用权力造福和帮助弱者。
他们都从中获得了快乐,但这不同的快乐,体现了多么不同的人品啊。
一切世俗的价值,包括权力、财富等,都具有这样的效应,能彰显其拥有者的善和恶。
⑥天赋,才能,眼光,魄力,这一切都还不是伟大,必须加上真实,才成其伟大。
真实是一切伟人的共同特征,它源自对人性的真切了解,并由此产生一种面对自己、面对他人的诚实和坦然。
精神上的伟人必定是坦诚的,他们足够富有,无须隐瞒自己的欠缺,也足够自尊,不屑于用做秀、演戏、不懂装懂来贬低自己。
(选自《周国平文集》,有删改)12.请根据文章内容简要概括“做人与做事”的关系。
(3分)13.文章用了那些论证方法来证明作者的观点,试作分析(3分)14.结合文本,请说说你对文章第⑥段画线句子的理解。
(4分)(四)、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15—18题。
(12分)从微博到微信陆高峰①最近有两条关于微博和微信的消息值得关注。
一条是关于微博的“坏消息”,1月31日市场研究机构的最新报告显示,2012年第二季度到第四季度期间,新浪微博负增长接近40%,腾讯微博更是可怜,以接近60%的负增长排名垫底。
另一条是关于微信的“好消息”,2013年1月15日,微信注册用户过3亿。
②那么,这是否就意味着微博“式微”,或者即将为微信取代?③要想弄清这个问题,首先让我们来认识什么是微博和微信以及二者的差异。
④微博,顾名思义就是微小的博客,发的文章每篇不得超过140字,通常来表达心情,记录生活中的点滴;微信,是腾讯开发的一款用于手机端的应用软件,可以联系到你的手机联系人和QQ好友,发送语音图片,找到附近的陌生人等。
⑤就传播形态而言,微博更像是“大众化”的“媒体”,而微信更像是私人化的沟通工具。
目前,腾讯微博用户超过5亿,新浪微博用户超过4亿,微信用户数是3亿,且正在快速增长,微信用户数量赶上微博的用户数量似乎是迟早的事。
两者用户总数差别不大,但从受众面来看,微博的大众传播性质比微信更明显。
微博的受众(粉丝)数量庞大,以新浪微博为例,“微博女王”姚晨的粉丝数量,截止本文写作时高达38267622。
动辄百万千万的受众数量,足以使微博的传播能力与传统大众媒体相抗衡。
而微信目前还不具备大众传播的特点,微信的用户是基于手机通讯录、QQ通讯录等相对狭窄的好友圈形成的,尽管微信也可以通过“摇一摇”和“附近的人”等功能采取“偶遇”的方式添加好友,但目前与微博相比,微信的受众面十分“狭窄”,粉丝数量也非常“可怜”。
⑥从用户的体验看,微博用户更多把微博当做微型博客、个人门户。
一些政府部门和公共机构甚至将微博当成是“永不闭幕的新闻发布会..........”,公开发布信息。
而微信用户大多将微信当做免费的语音电话来使用,只不过这种语音是略有延迟的。
另外,因为用户圈比微博更加熟悉、单纯和牢固,微信的内容比微博的更加私密和生活化,较少探讨宏观的政治经济、国计民生等“大”问题,其传播定位在娱乐、个人展示等小众层面。
⑦因此,目前微信无法取代微博。
但将来两者是否会融合,微博是否会像开心网等曾一度火热的媒体或娱乐工具一样被冷落,尚难以定论。
也许融合是必然的,但新媒体的发展往往以我们意想不到的形态和结局出现,究竟鹿死谁手,让我们拭目以待。
(选自《青年记者》,有删改)15.通览全文,概括本文的行文思路。
(3分)16.请结合具体内容,列举本文主要运用了哪些说明方法。
(3分)17.划线句中“截止本文写作时.......”几个字能否删去,为什么?(2分)18.试分析第⑥节中微博能成为“永不闭幕的新闻发布会”的原因(4分)(五)阅读下面一篇文段,完成19—23題。
(18分)亲爱的麦子周涛①我想说:“亲爱的麦子。
”②我想,对这种优良的植物应该这么称呼。
这并不显得过分,也不显得轻浮。
而且我还想,对它,对这种呈颗粒状的、宛如掉在土壤里并沾满了土末的汗珠般的东西,人类平时的态度是不是有些过于轻视和随便了呢?③它很美。
尤其是它的颗粒,有一种土壤般朴素柔和不事喧哗的质地和本色。
它从土壤里生长出来,依旧保持了土壤的颜色,不刺目.不耀眼,却改变了土壤的味道。
这就使它带有了土地的精华的含义。
特别是它还保持着耕种者的汗珠的形状,仿佛它不是自己种子的果实,而是汗珠滴入土壤后的成熟。
④这一切使它更美。
麦子,它是如此的平凡,然而却是由天、地、人三者合作创造的精品。
它使我们想到天空的阳光和雨水,想到土地默默的积蓄和消耗,想到人的挥动着的肢体,想到饥馑、战争、死亡等最关乎人类生存的问题……这就是麦子掩藏在朴素后面的那种深刻的美。
⑤我是一个热爱粮食的人,因此,我非常乐意在春天里翻弄麦子。
我们住的地方没有面粉厂,也没有粮店;庄户人只能到一个河上的磨坊去磨成面粉。
连续几天,我和父亲把一麻袋麦子倒进院里架起的一个木槽里,然后倒水冲洗,直到一颗颗麦粒被洗出它本来的那种浅褐色的质朴,透出一股琥珀色的圆满的忧伤。
然后晾晒几天,再装入麻袋。
我看得出来,麦子的色泽里含有一种忧伤的意味,一种成熟的物质所带有的哲学式的忧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