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市良渚中学中考语文模拟试题及答案
浙江省杭州市2024年中考语文模拟试题及答案19

浙江省杭州市2024年中考语文模拟试题及答案(29分)1.回顾课文,根据要求完成表格。
2.根据提示完成表格。
3.诗人汪国真曾写道:“我不去想是否能够成功,既然选择了远方,便只顾风雨兼程。
”请从以下选项中任选一位人物,结合作品内容,谈谈你对这一诗句的理解。
A彭德怀《红星照耀中国》B尼摩船长《海底两万里》C孙少平《平凡的世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填入下面文字横线处的词语,最合适的一项是()“行走”的内涵十分丰富:“行走”常常是艰难的,人类不断蜗行摸索,历经450 万年才进化到“直立行走”;“光路具有可逆性”,让我们联想到“行走”有时要学会____:“两点之间线段最短”,启示着我们“行走”时需要认准目标,____。
A.伫立不前趋之若鹜B.迷途知返勇往直前C.小心翼翼一气呵成5.马拉松是一项考验耐力的长跑运动,但近年来不少马拉松比赛出现了一些有趣的现象:参赛者有身着汉服参加的,有一边跑一边拍照的,甚至有带着宠物来的。
有人认为跑步比赛应该严肃认真,也有人认为体育赛事可以是大众的狂欢。
对此,你有何看法?请写一段120字左右的文字,表达你的思考。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7分)阅读一棵被描写的树东西①它就站在那儿,站在谷里屯风声呼呼的坳口,年龄两百多岁,身材粗壮,要两人张开手臂才能合抱,高一百多米,枝丫撑开像一把巨伞。
2023年浙江省杭州市中考模拟语文试题(含解析)

浙江省杭州市2023年中考语文模拟试卷(3月份)(解析版)一、语言积累与运用。
1.(4分)阅读下面小说单元导读,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
小说往往通过(sù)造人物形象来表现社会生活。
小说中人物的喜怒哀乐、悲欢离合,常常能折射出世态人情和时代风(mào)。
小说题材多样,意(yùn)丰富,人物形象鲜明,读来令人难忘。
学习小说要在(shū)理情节、分析人物形象的基础上,对作品的内容、主题有自己的看法,理解小说的社会意义。
还要学习欣赏小说语言,了解小说多样化的风格。
2.(8分)古诗文名句填空。
文人墨客,豪情壮志满怀。
当陈同甫出征沙场,辛弃疾赋壮词以寄之“了却君王天下事,(1)”;当身处逆境时,苏轼以“谁怕,(2)”的坦荡胸怀,包容天地;当个人的愁苦融入历史的长河,陈与义“闲登小阁看新晴。
(3),(4)”;当赴边远眺,纳兰性德听北风呼啸,怅惘而放歌“身向云山那畔行,(5),(6)”;当目睹民族危机时,秋瑾决心寻求救国之道,发出“俗子胸襟谁识我?(7)”的呼喊;当生命与大义不能同时得到时,孟子提出了(8)“”的观点。
3.(3分)【铭记英雄历史】对联一斧头劈开新世界镰刀割断旧乾坤——1933年,四川农民何永瑞为欢迎中国工农红军而作对联二倭寇不除,有何颜面国仇未报,负此头颅——抗战时期,重庆一家理发店门上贴出此联红心灿灿,毅志任凭烈火烧对联三铁骨铮铮,身躯敢让机枪哑——人们为纪念抗美援朝英雄黄继光、邱少云而作下列对三副对联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对联一“劈开”“割断”形象地表现了中国工农红军革命的气势。
B.对联二构思巧妙,一语双关,字里行间洋溢着爱国热情、民族气节。
C.对联三“敢让”“任凭”凸显了两位英雄视死如归的大无畏精神。
D.三副对联对仗工整,都运用比喻、对比的修辞手法增强表达效果。
4.(3分)下列选项中,不正确的一项是()A.在先秦时期,“士”往往指有胆识有才能的人。
比如刺杀王僚的专诸,刺杀庆忌的要离,还有不辱使命的唐雎。
2022年浙江省杭州市中考模拟语文试卷(word版含答案)

2022年中考模拟试卷语文卷考试时间:120分钟分值:120分一、积累(20分)(原创)班级开展主题为“四时寻美”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完成下列任务。
【慢慢走,欣赏啊】春风如酒,夏风如茗,秋风如烟,冬风如姜芥。
四时之美,在变(huàn)□,在交叠。
四时的______,正如生命的流转,生老寂灭,不可逆转;却又如长河般(mián)□延不尽,所以落花流水可以两厢无情;可生命永逝,一去不返,所以人都需在这世间万物里见出真感情,看出真风景,否则□(wǎng)费了这似水年华。
1.根据拼音,填写汉字。
(3分)变(huàn)______ (mián)延______ (wǎng)费 ______2.填入上文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项是()。
(2分)A.更换B.更替C.更新【感四时节气】对联一柳条漏泄传春早梅萼芳菲得气先对联二问时已流七月火得信先通一叶桐对联三厨备笋樱倾蚁酿陇收豆麦类蚕花3.下列对三副对联分析不正确的是()。
(3分)A.对联一中的“漏泄”“得气”将早春风物拟人化,生动形象地表现出立春节气万物萌发、欣欣向荣的景象。
B.对联二中的“七月火”点明时间,七月的天气炎热有如火烧,暗示此时的季节应为夏季。
C.对联三中的“豆麦”凸显时节,小麦新长,露出短短的茎叶,此时节气应为立夏。
D.三副对联对仗齐整,结合应时的景物入句,且都运用了比喻、拟人的修辞。
【品四时美景】4.根据语境,填写古诗文名句。
(8分)读览古人笔下诗文,祖国四时美景如在目前。
在春天,你能读到秦观“倚东风,__________________。
小园几许,__________________”的园中踏青景象;在夏天,你能读到孟浩然于洞庭一角所见的“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波澜壮阔风光;到了秋天,当你与温庭筠于晨间同行,便能观览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农村霜降天气;而在冬天,李益于受降城外见到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景象,则牵绕着无数戍边将士的心,显得更加动人心魄。
浙江省杭州市2024年中考语文模拟试题及答案15

浙江省杭州市2024年中考语文模拟试题及答案分)1.古人多以赠诗表达情感,毕业临别时你会选择哪首诗赠送给谁?请从初中所学的古诗文中选择合适的诗句(至少连续的两句),参照示例,完成赠诗。
写给同窗写给老师写给父母写给自己【示例】我想把“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赠送给同窗,祝福他未来乘长风破万里浪,突破前路的阻碍,向着理想不断前行。
2.现代诗语言凝练而跳跃,常与古诗有着遥远的呼应。
诗人昌耀的这首《斯人》与下面哪首古诗词表达的心境最相似?请选出最佳选项,并简要说明理由。
A.满面尘灰烟火色,两鬓苍苍十指黑。
(白居易《卖炭翁》)B.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陶渊明《饮酒(其五)》)C.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陈子昂《登幽州台歌》)D.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
(晏殊《浣溪沙》)3.将唐诗打破重组,以现代诗的形式呈现可以丰富唐诗的理解。
以下是诗人洛夫改写的《竹里馆》,请你也自主选择一首学过的唐诗,学习示例,创写一首现代诗。
要求:不改变原诗情感,不出现本人姓名,不超过十四行。
竹里馆洛夫独自坐在竹林里当然只有一人一个人真好坐在夜里被月光洗净的琴声里我歌我啸长啸如鹰这是我唯一的竹林唯一的琴唯一的月色唯一的储存在竹节里的空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2分)阅读散文,回答下面的问题。
2023年浙江省杭州市中考模拟考试语文试题【含答案】

2023年浙江省杭州市中考模拟考试语文试题试卷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一、积累(22分)1、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后面的问题。
(6分)那边,阜平杨树洼村气势宏大的“牛斗虎”民俗表演,伴着震耳欲聋的鼓声开场。
头戴道具牛头和虎头,身披道具牛皮和虎皮的表演者,两两一组上场。
“牛”和“虎”这两个中国生肖文化里的勇敢者,开始决斗了!一个,一个。
走进太行东麓,在那座zhù立了千百年的正定古城驻足。
千年古刹隆兴寺天王殿前,古朴典雅的宁荣街和荣国府门前,铿锵雄浑的常山战鼓擂起,让人们瞬间穿越历史。
(1)根据文段中拼音写出相应的词语,给文段中加点的字注音。
(4分)①生肖( ) ②zhù( )立③铿锵雄浑( )(2)在上面文段的横线上,分别填入一个带有“牛”“虎”生肖且符合语境的四字词语。
(2分)2、在学校论坛里开展“古诗词中的色彩美”为主题的讨论交流活动,请你再写两句其它的古诗词跟贴分享自己的看法。
(3分)讨论主题:“古诗词中的色彩美”小深同学:“两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这一诗歌中“黄”“翠”相间,鸟儿欢快,“白”“青”相和,白鹭充满活力,颜色丰富明亮,写出了富有生机的自然美景。
我:3、根据提示,填写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8分)(1)古代文学作品中经常运用“情景交融”的手法,如《小石潭记》中“佁然不动,,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岳阳楼记》中“ ,渔歌互答,此乐何极”。
(2)深陷困境,你会以王安石《登飞来峰》中的“ , ”,激励自己高瞻远瞩,勇于面对;江上行舟看到红日初升,你会想到王湾《次北固山下》中的“ , ”,感叹时光转换,也感受到积极乐观的力量。
(3)诗人笔下边塞风光千姿百态:王维《使至塞上》“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写出了塞外风光的奇特壮丽;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 , ”两句动静结合、色彩鲜明,描写了边塞奇寒之景。
4 、【名著导读】小说常常借助一些物象,或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或烘托人物形象、刻画人物性格,或画龙点睛、深化主题,增强小说构思的艺术性,例如在两部古典名著中,有两个故事情节紧紧围绕“树”展开。
【最新文档】杭州市中考语文模拟试卷及参考答案-优秀word范文 (10页)

本文部分内容来自网络整理,本司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如有异议或侵权请及时联系,本司将立即删除!== 本文为word格式,下载后可方便编辑和修改! ==杭州市中考语文模拟试卷及参考答案经历了三年学习语文的努力奋战,检验语文学习成果的时刻就要到了。
以下是小编给你推荐的中考语文模拟试卷及参考答案,希望对你有帮助!杭州市中考语文模拟试卷一(30分)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3分)A.菜畦(qí) 睥睨(pì) 味同嚼蜡(jiáo)B.猝然(cú) 砭骨(fā) 五行缺土(xíng)C.悲怆(chuàng) 羸弱(yíng) 气冲斗牛(dǒu)D.慰藉(jiè) 恣睢(suī) 断壁残垣(gèng)2.下列词语中没有别字的一项是(3分)(原创)A. 伎俩绵沿绿草如茵月明风清B. 悲怆崩塌修养生息提纲挈领C. 抉择震撼梦寐以求纷至沓来D. 宣泄端详锋芒毕露志同道和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3分)A.在当前物价温和上涨的形势下,价格调整要按照先易后难、先急后缓的秩序,安排好出台改革措施的节奏,把握好价格改革的力度。
B. 以城市生活为题材的电视剧《蜗居》播出前并未大事宣传,可播出后却成为了人们争相谈论的热门话题。
C.为了救活这家濒临倒闭的工厂,新上任的厂领导积极开展市场调查,狠抓产品质量和开发,真可谓处心积虑。
D. 目前正是旅游的黄金季节,各地的游客绵绵不绝地来到中国十大名胜之一——黄山。
4.下列关于文学常识的说法,有错误的一项是(3分)A.《《香菱学诗》选自清代文学家曹雪芹的长篇小说《红楼梦》,小说通过神态、语言等描写塑造了一个“苦学”和“乐学”作诗的香菱形象。
B.《伤仲永》的作者是我国北宋文学家、政治家。
“唐宋八大家”之一的苏轼。
C.《隆中对》中诸葛亮为刘备勾画了一幅战略蓝图,《出师表》中又为后主刘禅提出了以“亲贤远佞”为核心的三条建议。
2023年浙江省杭州市余杭区中考二模语文试题(含答案解析)

2023年浙江省杭州市余杭区中考二模语文试题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二、选择题4.杭州亚运会火炬名为“薪火”,寓意中华文化薪火相传。
下列不同书体按照从古至今的演变顺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A.①②③④B.②①③④C.①③④②D.③④①②四、语言表达6.为了迎接杭州亚运会开幕,有位同学写了上联“钱塘风情,大幕张开惊四海”,与它对仗可作下联的一项是()A.威震体坛,亚运争先显风采B.中华儿女,奋进拼搏歌海内C.情满杭州,华夏共唱和谐曲D.体坛健将,英姿绽放耀五洲7.杭州美食闻名遐迩,四方宾客慕名而来。
参考示例,请你也推荐一道家乡的美食,至少用上一种修辞手法,语言生动,不超过60字。
【示例】杭州小笼包:小巧玲琥,皮薄馅大。
蒸熟的小笼包汤汁饱满,娇嫩得就像娃娃的脸蛋。
微微一夹,柔滑筋道;轻轻一咬,满口鲜香,定能让远方的您大快朵颐。
五、现代文阅读皮影①沿着小河,拐过一道弯,再向前走几十步,就是老林的家了。
在一片竹林间若隐若现。
说到老林,可是全村要皮影的好手。
若他要说哪天耍皮影,到时来的人定将看台围得水泄不通,瞪着眼望着台上的戏。
②可这戏也不是能常见的。
村里的习俗,只有当人还愿时,才请艺人要上几段。
一年中仅有那一两回。
老林可是相当的清闲,天天在村里转悠,逮着孩子便仔细看上两眼。
可老林长着络腮胡子,孩子们都怕他。
一见着,便躲得远远的。
老林也只好摇摇头,叹息着离开。
③这年,老林的儿子考上大学,回来还愿。
老林喜得说不出话来,应了村的习俗,便准备要一场皮影。
也想乘此机会,让儿子能将这皮影戏传下去。
可谁知道,儿子不但不愿,还以退学相逼。
老林没有法子,只得作罢,将心思放在皮影上。
我第一次回到家【材料二】著名作家冯骥才接受媒体记者采访时说,十年来“非遗”得到了国家层面的重视。
但有得亦有失。
冯骥才认为,尽管国家有了许多举措,但是仍然挡不住第二轮对“非遗”的破坏。
2024年浙江省杭州市余杭区中考模拟语文试题

2024 年初中学业水平仿真考试语文试题卷考生须知:1.本科目试卷分试题卷和答题卷两部分。
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2.答题前,必须在答题卷的指定区域内填涂校名、姓名、考号、座位号等有关信息。
3.所有答案都必须做在答题卷标定的位置上,务必注意试题序号和答题序号相对应。
一、班级进行“水文化”专题学习,请完成任务。
(24分)【水之貌】● 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
(老子)● 永流的shùn ( ) 息之河中,翻腾着忘情活泼的生命的波浪;我的心在那波浪起伏中放射光彩,像火焰树的叶片。
(泰戈尔)● 雨有一种神奇:它能mí( ) 漫成一种情调,浸润成一种氛围,镌刻成一种记忆。
(汪国真)(1) shùn ( ▲ ) 息(2) mí( ▲ ) 漫2.下列加点词依次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 (3分)悬泉瀑.布林寒涧.肃桃花潭.水深千尺竭泽.而渔①积聚的低洼地方②山间流水的沟③很深的水池④从陡坡直流下来的水流A. ④③②①B. ②④③①C. ④②③①D. ④③①②【水之韵】3.下面是同学整理的跟水相关的诗文名句。
请将表格填写完整。
(8分)内容名句出处(一)色彩______① ▲____, 回清倒影。
郦道元《三峡》样态浩浩汤汤, ______② ▲____。
范仲淹《岳阳楼记》枯藤老树昏鸦, ______③ ▲____。
马致远《天净沙》④▲闻水声,如鸣珮环。
柳宗元《小石潭记》(二)情感何当共剪西窗烛, _____⑤▲____。
李商隐《夜雨寄北》日暮乡关何处是? ______⑥ ▲____。
崔颢《黄鹤楼》哲理老子发现水在柔和中蕴藏着坚韧的力量,“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水奔腾不息,孔子联想到时间的飞逝,在河边感叹“⑦____▲____, ____▲____”。
【水之喻】4.人们常说女性似水,下列女性形象中,你认为哪一个最适合用柔中有刚来评价?请结合情节简要分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杭州市良渚中学2019 年中考语文模拟试题及答案内容预览:浙江省杭州市良渚中学2019 年中考模拟试题语文考生须知:•本试卷满分120 分,考试时间120 分钟。
•答题前,在答题纸上写姓名和准考证号。
•必须在答题纸的对应答题位置上答题,写在其他地方无效。
答题方式详见答题纸上的说明。
•考试结束后,试题卷和答题纸一并上交。
试题卷一(30 分)1. 下列加点的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3 分)A. 女娲(w a) 归咎(chù)戛然而止(jiá)B. 归省(sh e n g) 磐石(pán ) 鳞次栉比( zhì )C. 吊唁(yàn ) 剽悍(bi a o) 叱咤风云( zhà )D. 粲然(càn ) 褶皱(zh e) 气冲斗牛(d o u)2. 下列词语中没有别字的一项是( 3 分)A. 宫廷大庭广众砥砺周道如坻B. 腥味睡眼惺忪毕竟锋芒毕露C. 标致格物致知呼吁长虚短叹D. 茁壮相形见绌斓语力挽狂澜3. 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3 分)A. 在人民群众的利益受到危害的紧要关头,有极少数干部,或无动于衷,或畏缩不前,其所作所为,与共产党员、人民公仆的身份极不相称。
B. 这次商品博览会,聚集了全国各地各种各样的新产品,真可谓浩如烟海,应有尽有。
C. 两位阔别多年的老友意外在一条小巷里狭路相逢,两人又是握手又是拥抱,别提多高兴。
D. 这则笑话因为对漠不关心人民疾苦的官员讽刺得很有力量,在民间流传很广,影响极大。
4. 填入下面横线上的句子,排列恰当的一项是(3 分)醉翁亭坐落在滁州琅琊山的腰间,坐北朝南,依山而建。
醉翁亭让人联想到欧阳修。
所以,我们不仅要读它的精致,还要读它的人文情怀。
①有些柱子上还挂着长短不一的楹联,书写清雅古朴。
②亭子阔大宏伟,气派富丽,四面都是挺拔的柱子,一律的红色。
③在秋末冬初的斜阳照射下,整片建筑流光溢彩,明华端庄。
④亭内的梁上、顶间雕饰精致,简洁典雅,实不负“天下第一亭”之盛誉。
A. ③④②①B .②④③①C .③②①④D .②①③④5. 下列句子中的标点符号使用都正确的一项是(3 分)A. “有的人一辈子收获不了一滴眼泪,可这个暑假,我几乎每天都被感动包围,收获着泪水。
”这是徐本禹回来后写在日记里的话。
B. 春天的诗和含苞待放的春花一样,和刚伸出头的草一样;是幼稚的,是脆弱的。
C. 会徽图案形似汉字“世”,并与数字“ 2019”巧妙结合,表达了中国人民举办一届属于世界的,多元文化融合的盛会的强烈愿望。
D. 什么地方、什么条件下能找到什么样的美登木?植物学家了如指掌。
6. 补写出下列名句的上句或下句。
(只选做三小题)(3分)①士不可以不弘毅,。
(《论语》)② ,直挂云帆济沧海。
(李白《行路难》)③黑云压城城欲摧,。
(李贺《雁门太守行》)④ ,在乎山水之间也。
(欧阳修《醉翁亭记》)7. 用上恰当的关联词语,将下面三个短句组合成一个复句。
(句序合理,语意贯通;可以删去和调换词语,但不得改变原意)(3 分)①光照会促进藻类的生长,从而改变整个江湖的食物链,破坏整个生态系统。
②黑夜不黑的状况会影响一些水域的生态。
③黑夜不黑的状况势必影响生物的多样性。
8. 下面这段文字有三句话,各有一处语病,请加以修改。
(3 分)①就杭州的气象情况而言,一年中最冷的气候出现在1月的下旬到2月的上旬。
②进入3月以后,气温将呈回升趋势;但是,由于目前受北方冷空气的频频影响,以及南方暖湿气流的活跃,近期的天气变化还会较大。
③所以,大家要及时添加衣服,注意饮食卫生和肠胃、呼吸道等疾病。
9. 用一句话概括下面这则新闻的主要内容,不超过20 个字。
(3 分)7 日上午,我市上城区金钱巷社区办公室门口人头攒动,许多人手里捏着钱,围着一溜鲜花,正你一声我一声地喊着价……原来这里正在进行鲜花义拍捐助灾区活动。
当天,有近百位居民捐出了百余盆鲜花参加义拍,其中居民朱金凤一人就捐出了18 盆。
在热烈的气氛中,第一盆杜鹃被茶叶市场的梅宏骥以200 元拍走,而一株被“花中城”拿下的金枝玉叶,拍出了800 元的全场最高价。
据了解,这次义拍最后共拍得善款近万元。
这些善款将通过“青基会”捐给西南旱区。
10. 阅读下面的文字,在横线上补写一段话,要求语意明确,语言得体。
(3 分)人格决定诗格,诗是诗人真情实感的流露,诗的光彩是诗人思想性光彩的折射。
试想:屈原如果没有一腔火热的爱国衷肠,能写出感人肺腑的《离骚》来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 ,?二(30 分)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1-18 题。
菊有黄花丁立梅一场秋雨,再紧着几场秋风,菊开了。
菊在篱笆外开,这是最大众最经典的一种开法。
历来入得诗的菊,都是以这般姿势开着的。
一大丛一大丛的,倚着篱笆,是篱笆家养的女儿,娇俏的,又是淡定的。
有过日子的逍遥。
晋代陶渊明随口吟出“采菊东篱下”,几乎成了菊的名片。
以至后来的人们,一看到篱笆,就想到菊。
陶渊明大概不会想到,他能被人千秋万代地记住,很大程度上,得益于他家篱笆外的那一丛菊。
菊不朽,他不朽。
我所熟悉的菊,却不在篱笆外,它在河畔,沟边,田埂旁。
它有个算不得名字的名字:野菊花。
像过去人家小脚的妻,没名没姓,只跟着丈夫,被人称作吴氏、张氏。
天地洞开,广阔无边,野菊花们开得随意又随性。
小朵的,清秀,不施粉黛。
却红的黄的,白的紫的,万众一心地盛开着。
是一群闹嚷嚷的小丫头,挤着挨着,小脸张开,兴奋着,欣喜着,对世界,有初相见的懵懂和憧憬。
乡人见多了这样的花,不以为意。
他们在秋天的原野上收获,播种,埋下来年的期盼。
菊花兀自开放,兀自欢笑,与乡人各不相扰。
蓝天白云,天地绵亘。
小孩子们却无法视而不见,他们都有颗菊花的心,天真烂漫。
他们与菊亲密,采了它,到处乱插。
那时,家里土墙上贴一张仕女图,有女子云鬓高耸,上面横七竖八插满菊,衣袂上,亦沾着菊,极美。
掐了一捧野菊花回家的姐姐,突发奇想帮我梳头,照着墙上仕女的样子。
我顶着满头的菊跑出去,惹得村人围观。
看,这丫头,这丫头!他们手指我的头,笑着啧啧叹。
现在想想,那样放纵地挥霍美,也只在那样的年纪,最有资格。
人家的屋檐下,也长菊。
盛开时,一丛鹅黄,另一丛还是鹅黄。
老人们摘了它们晒,做菊花枕。
我家里曾有过一只这样的枕头,父亲枕着。
父亲有偏头痛,枕了它能安睡。
我在暗地里羡慕过,决心给自己也做一只那样的枕头。
然而来年菊花开时,却贪玩,忘掉这事。
年少时,总是少有耐性的,于不知不觉中,遗失掉许多好光阴。
周日逛街,秋风已凉,街道上落满梧桐叶,路边却一片绚烂。
是菊花,摆在那里卖。
泥盆子装着,一只盆子里只开一两朵花,花开得肥肥的,一副丰衣足食的模样。
颜色也多,千娇百媚。
却还是喜欢黄色。
《礼记》中有“季秋之月,菊有黄花”的记载。
可见得,菊花最地道的颜色,是黄色。
我买了一盆,黄的花瓣,黄的蕊,极尽温暖,会焐暖一个秋天的记忆和寒冷。
(摘自《杭州日报》)11. 阅读全文,请用几个简要的词语概括野菊花的特点。
(3 分)12. 下面的句子写的生动形象,请作简要赏析。
(6 分)(1)是一群闹嚷嚷的小丫头,挤着挨着,小脸张开,兴奋着,欣喜着,对世界,有初相见的懵懂和憧憬。
(2)看,这丫头,这丫头!他们手指我的头,笑着啧啧叹。
13. 文章第5 段为什么要写“姐姐帮我梳头,头上插满菊花”的事情?(3分)14. 请你说说文章最后“我买了一盆,黄的花瓣,黄的蕊,极尽温暖,会焐暖一个秋天的记忆和寒冷”这一句话的含义与作用。
(4分)胚胎干细胞人类基因组工作框架图宣告完成后,人们已预见到干细胞尤其是胚胎干细胞在医学乃至整个生命科学中的巨大潜势。
什么是干细胞呢?一般而言是指那些同时具有自我更新和产生分化细胞能力的细胞。
尤其在早期胚胎发生过程中,存在着可以产生构成身体各种器官和组织的干细胞。
这种细胞就是胚胎干细胞,也被称为“全能性细胞”。
到了个体发育的一定阶段甚至成体,仍有一部分细胞负责组织的更新和修复,诸如血液、肠道粘膜上皮、皮肤表皮等。
这些细胞便是一般所指的特定组织的干细胞,又称为多能性细胞。
随着细胞生物学的发展,人们发现,某些成体组织不但能再生,而且可以衍生成不同的细胞类型。
例如肌肉细胞在一定的环境下可以成为有增殖能力的骨髓细胞;相反地,血液“前体细胞” (即未完全成熟的血细胞)也可变成肌肉细胞,甚至长出肝或脑细胞来。
正是由于上述发现,科学家们已认识到干细胞可能成为未来一种“拯救生命”的有效疾病治疗手段。
例如,临床试验表明,小剂量纯化的造血干细胞足可使患者骨髓再生,这样便可以避免肿瘤病人进行自体骨髓移植所带来的癌细胞污染,以确保肿瘤不会复发。
又如,成体神经系统中依然存在干细胞,若让它们“重新活化”、增殖与定向分化,则将是神经退化性疾病(如帕金森病)、脊髓损伤患者的福音。
但是,有关干细胞的研究还存在着许多因难。
胚胎干细胞虽好,但其来源有限。
目前胚胎干细胞多取自人工流产的极早期胚胎或是培植试管婴儿时剩余的胚胎。
在造血干细胞的实验中,人们已总结出一整套与细胞分化阶段相关的细胞表面标志,这样便可从众多的混杂细胞群体中将有用的干细胞分离出来。
但是其他细胞的干细胞是否也有实用的细胞表面标志或是别的识别方法还有待进一步研究。
干细胞尤其是胚胎干细胞的识别、分离、增殖、定向分化将成为细胞生物学以及整个生命科学的主攻热点。
2019 年世界物理学会议上,物理学会宣布发明了一种新的机械工具-- 光学展宽器,可以使科学家在伦理学要求的范围内提取干细胞。
这种光学展宽器已经可以每分钟检测3600 个细胞,尽管这仍然不足以做到工业化分离高级别的干细胞,但是它提供了一种替代胚胎提取干细胞的方法。
同时,这种技术已经用于分离那些可以分化为皮肤的低级别干细胞。
15.什么是胚胎干细胞?请根据文意用自己的话给它下一个定义。
(3 分)16.指出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所指的具体内容。
(4 分)①正是由于上述发现②这种技术已经用于分离那些可以分化为皮肤的低级别干细胞。
17.文章说“干细胞的研究还存在着许多因难”,那么这些“困难”是什么?请简要回答。
(4 分)18.文章开头就说“人们已预见到干细胞尤其是胚胎干细胞在医学乃至整个生命科学中的巨大潜势”,那么这个“潜势”是什么?请根据文意和你的认识简要解答。
(3 分)三(20 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9-22 题。
(一)吴王欲伐荆,告其左右曰:“敢有谏者死!”舍人有少孺子欲谏不敢,则怀丸操弹,游于后园,露沾其衣,如是者再三。
吴王曰:“子来,何若沾衣如此!”对曰:“园中有树,其上有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