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届山东省招远第一中学高三化学10月月考试题
山东省招远一中高二化学上学期10月月考试题

1 .下列有关认识正确的是A. 各能级的原子轨道数按 s 、p 、d 、f 的顺序分别为1、3、5、7B. 各能层的能级都是从 s 能级开始至f 能级结束C. 各能层含有的能级数为 n -1D.各能层含有的电子数为 2n 25. 已知锰的核电荷数为 25,以下是一些同学绘制的基态锰原子核外电子的轨道表示式(即 电子排布图),其中最能准确表示基态锰原子核外电子运动状态的是6. 下列化合物中含有手性碳原子的是OHA.CCI 2F 2 B.CH 3— CH- COOHCQH 3CHOHD.CH3CHCH7. 下列分子中的中心原子杂化轨道的类型相同的是 A . CQ 与 SQB . CH 4与 NH2. 下列分子的电子式书写正确的是— HA .氨…B.H :N : HC.氮「「「D.3. 以下能级符号不正确的是A. 3sB. 3p C . 3d D. 3fCl四氯化碳 crc :ci■・Cl.氧化碳;pic :o :4. “各能级最多容纳的电子数,是该能级原子轨道数的二倍” ,支撑这一结论的理论是 A .构造原理B .泡利原理C .洪特规则D.能量最低原理0HHHLIIBlul11LUIK m Arunroi T i r i T i QITlITUtllmlLLl]⑪迪uTinTTrnI U I T TOIU1T41U1C . BeCl2与BF3D . C2H2与CH48. 下列各组物质中,都是由极性键构成为极性分子的一组的A. CH 4 和 H 20B. CO 2和 HCI C. NH 3 和 H 2S D. HCN和 BF 39.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 HF 、HCI 、HBr 、HI 的熔点沸点升高与范德华力大小有关。
B. H 20的熔点沸点高于 fS ,是由于水分子之间存在氢键。
C. 乙醇与水互溶可以用相似相溶原理解释。
D.甲烷可与水形成氢键.10. 下列分子或离子中都存在着配位键的是A. NF3、巴0 B . NH4 +、H30+ C.吃、HCIO D . [C U (NH 3) 4] 2+、PCI 3 11.与Ne 核外电子排布相同的离子跟与 Ar 核外电子排布相同的离子形成的化合物是则X 、Y 及该原子3p 能级上的电子数分别为.20、8、6.15~20、3~8、1~6B .冰、水中都存在氢键C.分子间形成的氢键使物质的熔点和沸点降低D.是一种非常稳定的化合物,这是由于氢键所致14 .电子排布在同一能级时,总是A .优先单独占据不同轨道,且自旋方向相同B .优先单独占据不同轨道,且自旋方向相反 C. 自由配对,优先占据同一轨道,且自旋方向相同 D. 自由配对,优先占据同一轨道,且自旋方向相反A. MgB 「2B Na t SC . KClNaFA . 18、6、4 BC. 18、 8、 6D13•关于氢键,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每一个水分子内含有两个氢键 A. H30 B. BF12. A 原子的结构示意图为15. 以下各分子中,所有原子都满足最外层为8电子结构的是C. CCID. pCI16. 向盛有硫酸铜水溶液的试管里加入氨水,首先形成难溶物,继续添加氨水,难溶物溶解得到深蓝色的透明溶液。
高三年级化学10月月考.doc

高三年级化学10月月考班级号数姓名高三化学月考试卷(一)原子量H1 O16 Br80 C12 Ag108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48分)1.阿伏加德罗常数约为6.021023 mol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常温下,l mol氯气与熟石灰完全反应转移电子数为26.021023 B.44g二氧化碳中含有的共用电子对数目为26.021023 C.标准状况下,22.4L 甲醛所含的分子数约为6.021023 D.常温常压下,20g重水D2O所含的中子数为86.021023 2.下列各组离子在相应的条件下一定可以大量共存的是()A.在碱性溶液中CO32、K、C1、Na B.与铝粉反应放出氢气的无色溶液中NO3、Mg2、Na、SO42 C.在cH/cOH110 -1 3的溶液中NH4、Ca2、C1、K D.在中性溶液中Fe3、S2、NO3、A13 3.X、Y、Z均为短周期元素,其中X元素是地壳中含量最高的元素。
Y、Z同周期,Y的族序数比Z小4,而Z的单质分子中含34个电子。
有关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A.X、Y、Z简单离子半径大小为ZYX B.常温下,Y与Z形成的化合物水溶液pH7 C.X元素可形成两种常见同素异形体D.X与Y形成的化合物具有两性4.对于2NaBr Cl2 2NaCl Br2反应,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该反应既是置换反应,又是氧化还原反应B.Cl2是氧化剂,发生还原反应C.若有1.6gBr2生成,反应过程中转移了0.02NA个电子D.钠元素在反应中价态不变,所以NaBr既不是氧化剂,又不是还原剂5.下列离子方程式中,正确的是()A.在AlCl3溶液中加入过量氨水Al3 3NH3·H2O AlOH3↓ 3NH4 B.在CuSO4溶液中加入过量BaOH2溶液Ba2 SO42-BaSO4↓ C.氯气通入NaOH溶液中Cl2 OH-Cl-ClO-H2O D.氯化钠投入水中O2-H2O-2OH-6.X、Y、Z都是第三周期元素,核电荷数依次增大,X的氧化物对应水化物是可溶的强碱,Z的原子半径最小。
高三10月月考化学试题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 N 14 O 16 Na 23 Mg 24 Al 27S 32 Cl 35.5 K 39 Ca 40 Fe 56第一卷(共48分)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答案,每题3分)1.下列能够检验出KI中是否含有Br一的实验是()A.加入足量的新制氯水,溶液变色则有Br—B.加入酸性KMn04溶液,观察溶液颜色是否褪去C.加入少量的碘水,再加入CCl4振荡,有机层有色,则有Br—D.加入足量FeCl3溶液,用CCl4萃取后,在水层中加入氯水,再加入CCl4振荡,有机层溶液呈橙黄色,则含有Br一2.以下四种标签,适合贴在无水乙醇试剂瓶上的是()3.实验室从海带灰中提取碘的操作过程,仪器选用不正确的是()A.称取3g左右的干海带:托盘天平B.灼烧干海带至完全变成灰烬:蒸发皿C.过滤煮沸后的海带灰水混合液:漏斗D.用四氯化碳从氧化后的海带灰溶液中提取碘:分液漏斗4.下列做法正确的是()A.蒸干FeCl3溶液得到FeCl3固体B.用稀硝酸除去Cu粉中混有的CuOC.将工业乙醇蒸馏得到96.5%的乙醇D.用BaCl2除去NaOH溶液中混有的少量Na2SO45.某无色透明溶液中,由水电离出来的c(H+)=1×10-13 mol•L-1,在该溶液中一定能够大量共存的离子组是()A.K+、Na+、MnO4—、NO3— B.K+、Na+、Cl-、NO3—C.NH4+、AlO2-、Na+、CH3COO- D.Fe3+、S2-、Al3+、HCO3—6.拟用右图所示装置制取四种干燥、纯净的气体(图中加热装置和气体的收集装置均已略去;必要时可以加热;a、b、c、d表示相应仪器中加入的试剂)。
其中不能达到目的的是()选项制取气体 a b c dA NO 稀硝酸铜片 H2O 浓硫酸B O2 双氧水 MnO2 H2O 浓硫酸C NH3 浓氨水碱石灰浓硫酸 H2OD SO2 浓盐酸 Na2SO3粉末 NaHSO3溶液浓硫酸7.已知蒸发1mol Br2(l)需要吸收的能量为30kJ,其它相关数据如下表: H2(g) Br2(g) HBr(g)1mol分子中的化学键断裂时需要吸收的能量/KJ 436 a 369则表中a为()A.404 B.260 C.230 D.2008、有一混合溶液,其中只含有Fe2+、Cl-、Br-、I-(忽略水的电离),其中Cl-、Br-、I-的个数比为2∶3∶4,向该溶液中通入氯气,使溶液中Cl-和Br-的个数比为3∶1,则通入氯气的物质的量与溶液中剩余的Fe2+的物质的量之比为()(已知:还原性I->Fe2+>Br->Cl-)()A.7∶1 B.7∶2 C.7∶3 D.7∶49.下列实验过程中,始终无明显现象的是()A.NO2通入FeSO4溶液中 B.CO2通入CaCl2溶液中C.NH3通入AlCl3溶液中 D.SO2通入已酸化的Ba(NO3)2溶液中10.某无色溶液中只含有:①Na+、②Ba2+、③C1-、④Br-、⑤SO32-、⑥SO42-离子中的一种或几种,依次进行下列实验,且每步所加试剂均过量,观察到的现象如下:步骤操作现象①用pH试纸检验溶液的pH大于7②向溶液中滴加氯水,再加入CC14振荡,静置 CC14层呈橙色③向②所得溶液中加入Ba(NO3)2溶液和稀HNO3 有白色沉淀产生④过滤,向滤液中加入AgNO3溶液和稀HNO3 有白色沉淀产生下列结论正确的是()A.肯定含有离子的①④⑤ B.肯定没有的离子是②⑤C.可能含有的离子是①②⑥ D.不能确定的离子是①③⑥11.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Li在氧气中燃烧主要生成B.将SO2通入溶液可生成沉淀C.将CO2通入次氯酸钙溶液可生成次氯酸D.将NH3通入热的CuSO4溶液中能使Cu2+还原成Cu12.将0.4gNaOH和1.06g Na2CO3混合并配成溶液,向溶液中滴加0.1mol•L-1稀盐酸。
高三上学期10月月考化学试卷.docx

鼎尚图文高中化学学习材料鼎尚图文收集整理高三上学期10月月考化学试卷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48分)1.右图为雾霾的主要成分示意图。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重金属离子可导致蛋白质变性B.向空气中大量排放SO2和N x O y都能引起酸雨和光化学烟雾C.苯是最简单的芳香烃D.汽车尾气的大量排放是造成雾霾天气的人为因素之一2.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油脂是高级脂肪酸的甘油酯B.油脂与氢气发生加成反应,可以得到硬化油C.油脂在酸性条件或碱性条件下,可以发生皂化反应D.日常使用的花生油、豆油、动物油都是油脂,它们可以溶解一些脂溶性维生素3.通过对实验现象的观察、分析推理得出正确的结论是化学学习的方法之一。
对下列实验事实的解释不正确的是4.用N 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11.2 L氧气中所含有的原子数为N AB.7.8g的Na2O2中含有的阴离子的数目为0.2N AC.0.10 mol Fe 粉与足量水蒸气反应生成的H2分子数为0.10 N AD.54 g Al分别与足量的稀硫酸及氢氧化钠溶液反应失去的电子数都是6N A5.在t ℃时,向x g KNO3不饱和溶液中加入a g KNO3或蒸发掉b g水,恢复到t ℃,溶液均达到饱和,据此,下列推论不正确的是( )A.在t ℃时,KNO3的溶解度为100a bgB.若原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50aa b+,则x=2bC.在t ℃时,所配的KNO3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w≤100a a b +%D.若将原溶液蒸发掉2b g水,恢复到原温度析出2a g KNO36.下列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A.0.01mol/L NH4Al(SO4)2溶液与0.02mol/L Ba(OH)2溶液等体积混合NH4++Al3++2SO42-+2Ba2++4OH-=2BaSO4↓+Al(OH)3↓+NH3·H2OB.FeCl2酸性溶液放在空气中变质:2Fe2++4H++O2===2Fe3++2H2OC.用CH3COOH溶解CaCO3:CaCO3+2H+=Ca2++H2O+CO2↑D.电解MgCl2水溶液的离子方程式:2Cl-+2H2O H2↑+Cl2↑+2OH-7.已知金刚石的燃烧热为395 kJ/mol,下表是部分化学键的键能数据。
高三10月月考化学试卷(答案解析)

山东省日照市莒县第一中学【精品】高三10月月考化学试卷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单选题1.化学与生活、社会发展息息相关,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A.“霾尘积聚难见路人”,雾霾所形成的溶胶能产生丁达尔效应B.“青蒿一握,以水二升渍,绞取汁”,上述对青蒿素的提取过程属于化学变化C.“熬胆矾铁釜,久之亦化为铜”,该过程发生了置换反应D.古剑“沈卢”“以剂钢为刃,柔铁为茎干,不尔则多断折”,剂钢指的是铁的合金2.下列各组性质比较中,正确的是()①沸点:HF>HCl>HBr>HI;②离子还原性:S2->Cl->Br->I-;③酸性:HClO4>HBrO4>HIO4;④金属性:K>Na>Mg>Al;⑤气态氢化物稳定性:HF>HCl>H2S;⑥半径:O2->F->Na+>Mg2+。
A.①②③B.②③④C.③④⑤⑥D.①⑥3.根据地球化学分析,地壳中存在量较大的9种元素含量如图所示(含量最高的四种元素用字母代号表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X为硅元素,M为铁元素B.地壳中有游离态的Y元素和M元素C.Z和M的氧化物均属于碱性氧化物D.Z的单质通过置换反应可制取M的单质4.N 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标准状况下,2.24L乙烯分子中的共用电子对数目为0.6N AB.1molNO与0.5molO2充分反应后的原子数目为3N AC.100g质量分数为92%的乙醇溶液中,氧原子数目为2N AD.7.2gCaO2与CaS的混合物中离子总数为0.2N A5.下列关于离子反应的叙述正确的是A.pH=3的溶液中,K+、Ca2+、Cl-、HCO3-可以大量共存B.在含有苯酚的溶液中,Na+、Fe3+、Cl-、NO3-不能大量共存C.向硫酸铜溶液中加入氢氧化钡溶液,离子方程式为Ba2++SO42-=BaSO4↓D.向碳酸氢钙溶液中加入少量氢氧化钙溶液,离子方程式为:Ca2++2HCO3-+2OH-=CaCO3↓+CO32-+2H2O6.我国用BeO、KBF4等原料制备KBe2BO3F2晶体,在世界上首次实现在177.3 nm深紫外激光倍频输出,其晶胞如图所示。
高三10月月考化学试题(答案解析)

山东省莱州市第一中学【精品】高三10月月考化学试题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单选题1.化学与生产生活密切相关,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单质硅制成的光电池,能将光能直接转化为电能B .“煤改气”,“煤改电”等清洁燃料改造工程有利于减少雾霾天气C .雾霾是一种分散系,N95活性炭口罩利用吸附原理防霾D .人类超量碳排放、氮氧化物和二氧化硫的排放是形成酸雨的主要原因 2.设N A 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 .6.0 g 二氧化硅含有的Si-O 键数为0.4N A B .1 mol Na 2O 2与足量的水反应转移电子数目为2N AC .将1 mol Cl 2通入水中,HClO 、Cl -、ClO -粒子数之和为2N AD .0.1 mol/L 的HNO 3溶液中含有的H +数目为0.1N A3.《本草蒙筌》有关明矾[KAl(SO 4)2.12H 2O]的记载如下:“禁便泻,塞齿疼,洗脱肛涩肠,敷脓疮收水。
”下列有关明矾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 .明矾的水溶液呈中性,所以不可以用于清洗铁锈 B .Na +、NH 4+、CO 32-、MnO 4-可与明矾溶液大量共存 C .“敷脓疮收水”是因为明矾可让疮水聚沉结痂D .向明矾水溶液中滴加过量的Ba(OH)2溶液发生的反应:Al 3+ +4OH -= [Al(OH)4]- 4.已知二氯化二硫(S 2Cl 2)的结构式为Cl —S —S —Cl ,它易与水反应:2S 2Cl 2+2H 2O=4HCl +SO 2↑+3S↓。
对该反应的说法正确的是 A .S 2Cl 2既作氧化剂又作还原剂 B .H 2O 作还原剂C .每生成1molSO 2转移4mol 电子D .氧化产物与还原产物物质的量之比为3∶15.只用一种试剂可鉴别24K SO 、2MgCl 、2FeCl 、()442NH SO 四种溶液,这种试剂是( ) A .()2Ba OHB .24H SOC .NaOHD .3AgNO6.某无色溶液,由Na +、Ag +、Ba 2+、Al 3+、[Al(OH)4]-、MnO 4−、CO 32−、SO 42−中的若干种组成,取该溶液进行如下实验:①取适量试液,加入过量盐酸,有气体生成,并得到澄清溶液;②在①所得溶液中再加入过量碳酸氢铵溶液,有气体生成;同时析出白色沉淀甲;③在②所得溶液中加入过量Ba(OH)2溶液,也有气体生成,并有白色沉淀乙析出。
中学2016—2017学年度高三化学10月月考

实用文档精品实用文档系列 (标准完整实用可修改)中学2016—2017学年度高三化学10月月考试题学校: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1、下列各组物质中,用分液漏斗无法将其分开的是()A.甲苯和水B.氯乙烷和水C.硝基苯和水D.单质溴和溴苯【答案】D2、下列有关实验的叙述中,合理的是()①用广泛pH试纸测得氯水的pH为2.5②中和滴定时,滴定管洗净后经蒸馏水润洗,再注入标准液进行滴定③使用容量瓶的第一步操作是先将容量瓶用蒸馏水洗涤后烘干④用酸式滴定管量取12.00mL高锰酸钾溶液⑤使用pH试纸测定溶液pH时先润湿,测得溶液的pH都偏小⑥用已知浓度的NaOH溶液滴定未知浓度的HCl溶液,滴定开始时读数平视,结束时俯视,测得结果偏小.A.②④⑤ B.②③⑥ C.①②③ D.④⑥【答案】D3、阿伏加德罗常数用N A表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①22g T2O含有电子数为10 N A②0.44gC3H8中含有的σ键总数目为0.1N A③1 mol Na2O2与CO2完全反应时转移电子数为2N A④28 g 硅晶体中含有2 N A个Si—Si键⑤11.2LCl2通入足量氢氧化钠溶液中充分反应,转移的电子数等于0.5N A⑥200 mL,1 mol/L Al2(SO4)3溶液中,Al3+和SO42-离子数的总和是N A⑦在常温常压下,0.1mol铁与0.1mol Cl2充分反应,转移的电子数为0.3 N A⑧O2和O3的混合物共6.4g,其中所含原子数一定为0.4 N AA、①②③⑤⑧B、②④⑥⑦⑧C、①③⑤⑥⑦D、①②④⑧【答案】D4、向明矾溶液中逐渐滴加Ba(OH)2溶液,符合要求的离子方程式为()A.加入过量的Ba(OH)2溶液时:2Al3++3SO42-+3Ba2++6OH—= 2Al(OH)3↓+3BaSO4↓B.溶液恰好呈中性时:2Al3++3SO42-+3Ba2++6OH—= 2Al(OH)3↓+3BaSO4↓C.SO42-离子恰好完全沉淀时:Al3++SO42-+Ba2++4OH—= AlO2-+BaSO4↓+2H2OD.明矾与Ba(OH)2按物质的量比1∶1反应时:Al3++SO42-+Ba2++3OH—= Al(OH)3↓+BaSO4↓【答案】B5、设N 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80gCuO和Cu2S的混合物含有的Cu原子数一定是N AB.标准状况下,5.6L O2作为氧化剂时转移的电子数一定为N AC.常温常压下,14g C2H4和C3H6混合气体中含有的原子数为3N AD.25℃,1LpH=13的NaOH溶液中含有OH﹣的数目为 0.1N A【答案】B6、能正确表示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A.向次氯酸钙溶液中通入过量CO2气体:Ca2++2ClO﹣+H2O+CO2═CaCO3↓+2HClOB.向次氯酸钙溶液中通入SO2气体:Ca2++2ClO﹣+H2O+SO2═CaSO3↓+2HClOC.氢氧化钙溶液与碳酸氢镁溶液反应:Ca2++OH﹣+═CaCO3↓+H2OD.在氯化亚铁溶液中加入稀硝酸:3Fe2++4H++═3Fe3++2H2O+NO↑【答案】D7、加入氢氧化钠溶液后,溶液中的离子数目显著减少的是( )A.硫酸根离子 B. 碳酸根离子 C. 氢离子 D. 氯离子【答案】C8、下列物质中,不能电离出酸根离子的是()A.Na2S B.Ba(OH)2C.KMnO4D.KCl【答案】B9、盐是一类常用物质,下列物质可通过一步反应形成盐的是()①金属②碱性氧化物③碱④非金属⑤酸性氧化物⑥酸A.只有①②③ B.只有①④⑥ C.只有②⑤⑥ D.全部【答案】D10、氢氧化镁在下列物质中的溶解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①0.1mol/LNaHSO4溶液②0.1mol/LNH4Cl溶液③0.1mol/LKCl溶液④0.1mol/LKAlO2溶液.A.①④③②B.①②③④C.③①④②D.④①③②【答案】B11、以N A表示阿佛加德罗常数,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53g碳酸钠中含N A个CO32-B 0.1molOH-含N A个电子C 1.8g重水(D2O)中含N A个中子D 标准状况下11.2L臭氧中含N A个氧原子【答案】B12、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1 mol任何气体的体积都为22.4 LB.1 mol任何物质在标准状况下所占的体积都为22.4 LC.标准状况下,1 mol四氯化碳所占的体积是22.4 LD.标准状况下,22.4 L的任何气体的物质的量都是1 mol【答案】D13、红矾钠(重铬酸钠:Na2Cr2O7·2H2O)是重要的基本化工原料,在印染工业、电镀工业和皮革工业中作辅助剂,在化学工业和制药工业中也可作氧化剂,应用领域十分广泛。
山东省高三上学期化学10月月考试卷

山东省高三上学期化学10月月考试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单选题 (共16题;共32分)1. (2分)下列事实能用同一原理解释的是()A . 蘸取烧碱和纯碱溶液分别放在无色火焰上灼烧,都产生黄色火焰B . 向氯化钡溶液通入SO2 ,再加入氯水或氨水,都产生白色沉淀C . 向蛋白质溶液中加入饱和醋酸钠或醋酸铅溶液,都产生白色沉淀D . 将二氧化硅分别加入到氢氧化钠溶液或氢氟酸中,固体都溶解2. (2分) (2016高一下·温州期中) 下列关于化石燃料的加工说法正确的是()A . 煤干馏主要得到焦炭、煤焦油、粗氨水和焦炉气B . 石油裂化主要得到乙烯C . 石油分馏是化学变化,可得到汽油、煤油D . 煤的气化是在高温下煤和水蒸气作用转化为可燃性气体的过程,属于物理变化3. (2分) (2016高一上·长春期中) 下列关于胶体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 . 将1mL饱和氯化铁溶液逐滴加入到20mL温水中,边加边搅拌B . 向Fe(OH)3胶体中加入少量H2SO4溶液,会生成红褐色沉淀C . 可利用丁达尔效应区分胶体和溶液D . 胶体粒子具有较大的表面积,能吸附阳离子或阴离子,故在电场作用下会产生电泳现象4. (2分) (2017高三上·清城期末) 已知在酸性溶液中,下列物质氧化H2S生成S是时,自身发生如下变化:IO3﹣→I2;Fe3+→Fe2+;SO2→S;MnO4﹣→Mn2+ .如果分别用等物质的量的这些物质氧化足量的H2S,得到S最多的是()A . IO3﹣B . Fe3+C . SO2D . MnO4﹣5. (2分) (2016高一下·湖北月考) 元素R有如下反应:RO3﹣+5R﹣+6H+═3R2+3H2O,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 元素R位于周期表中第ⅤA族B . RO3﹣中的R只能被还原C . R2在常温常压下一定是气体D . 每反应消耗1molRO3﹣,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为5mol6. (2分) (2018高三上·烟台期末) 完成下列实验目的,所用实验装置或操作正确的是()A . 分离乙酸乙酯和乙醇B . 配制溶液C . 检查气密性D . 测定盐酸浓度7. (2分)(2018·内江模拟) NA代表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 . 标准状况下,1.12 L CCl4含有质子数的数目为3.7NAB . 常温常压下,3.0 g含葡萄糖的冰醋酸中含有的原子总数为0.4NAC . 常温时,56g Fe与足量浓硝酸反应,转移的电子数目为3NAD . 晶体B的结构单元如右图,则11g晶体B含有0.6NA个三角形(相邻原子构成)8. (2分)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氧气的产物之一是锰酸钾.锰酸钾(K2MnO4)中锰元素的化合价是()A . +7B . +6C . +5D . +49. (2分) (2018高一上·南阳期中) 将0.1mol的KCl和0.1mol的AlCl3溶于水配成100mL混合溶液,下列溶液中Cl-浓度与该混合溶液中Cl-浓度相等的是()A . 3mol/L的NaCl溶液B . 2mol/L的FeCl3溶液C . 2mol/L的MgCl2溶液D . 2mol/L的NaCl溶液10. (2分) (2019高二上·内蒙古期末) 常温下,下列各组离子在指定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是()A . pH=1的溶液中:K+、Fe2+、MnO4-、SO42-B . c(Fe3+)=0.1 mol·L-1的溶液中:K+、ClO-、SO42-、SCN-C . c(H+)/c(OH-)=1012的溶液中:NH4+、Al3+、NO3-、Cl-D . 与铝反应生成氢气的溶液中:NH4+、K+、Cl-、SiO32-11. (2分) (2018高一上·成都期中) 只能表示一个化学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A . Ba2++SO42-=BaSO4↓B . 2H++CO32-=H2O+CO2↑C . Cl2+2Br-=2C1-+Br2D . SO2+Br2+2H2O=4H++2Br -+ SO42-12. (2分)一种制取粗碘的工艺流程如图所示,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A . 步骤②中的萃取过程为物理变化B . 步骤③发生的反应中I2是氧化剂,NaOH是还原剂C . 步骤④所加的试剂X可能是稀硫酸D . 步骤⑤涉及的主要操作Y为分液和蒸馏13. (2分)(2017·通化模拟) 下列实验中,对应的现象以及结论都正确且两者具有因果关系的是()实验现象结论A将氯气通入品红溶液溶液红色褪去氯气具有漂白性B将铜粉加入1.0mol•L﹣1的Fe2(SO4)3溶液中溶液变蓝,有黑色固体出现金属Fe比Cu活泼C用坩埚钳夹住用砂纸仔细打磨过的铝箔熔化后的液态铝滴落下来金属铝的熔在酒精灯上加热点比较低D向盛有少量浓硝酸、稀硝酸的两支试管中分别加入一片大小相同的铜片浓硝酸中铜片很快开始溶解,并放出红棕色气体;稀硝酸中过一会铜片表面才出现无色气体,气体遇空气变红棕色浓硝酸氧化性强于稀硝酸A . AB . BC . CD . D14. (2分) (2016高一下·乐清期中) 某100mL溶液可能含有Na+、NH 、Fe3+、CO 、SO 、Cl﹣中的若干种,取该溶液进行连续实验,实验过程如图:(所加试剂均过量,气体全部逸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 . 原溶液一定存在CO 和SO ,一定不存在Fe3+B . 原溶液一定存在Cl﹣,可能存在Na+C . 原溶液中c(Cl﹣)≥0.1mol•L﹣1D . 若原溶液中不存在Na+ ,则c(Cl﹣)<0.1mol•L﹣115. (2分) (2017高一下·莆田期中) 向盛有氯化铁溶液的烧杯中加入过量铜粉,反应结束后,溶液中大量存在的金属离子是()A . Fe3+、Fe2+B . Fe2+、Cu2+C . Cu2+、Fe3+D . Cu+、Cu2+16. (2分)两种金属混合物粉末15g,与足量的盐酸反应时生成标准状况下11.2L氢气,符合上述情况的金属混合物是()A . Mg、FeB . Zn、AgC . Fe、ZnD . Mg、Al二、推断题 (共1题;共4分)17. (4分)根据要求填空:(1)实验室里用二氧化锰和浓盐酸加热制取氯化,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也可以利用反应2KMnO4+16HCl(浓)═2KCl+2MnCl2+5Cl2↑+8H2O制取并收集纯净、干燥的氯气,部分装置如图甲所示.若以KMnO4和浓盐酸为原料制取氯气,则根据反应原理,图乙中合适的制气装置为________.(2)装置B的作用是________.(3)装置E的作用是________.E中的试剂可选________.A.NaOH溶液 B.NaCl溶液 B.澄清石灰水 D.水(4)某同学通过下列两种方式制取氯气:①用8.7gMnO2与足量浓盐酸反应;②用含14.6gHCl的浓盐酸与足量MnO2反应这两种方式产生Cl2的量的关系是.A . ①多B . ②多C . 一样多D . 不确定.三、工业流程 (共1题;共4分)18. (4分) (2016高二上·包头期末) 根据所学知识填空(1)实验室在临时配制一些FeCl2的溶液时,常将氯化亚铁固体先溶于较浓的盐酸中,然后再用蒸馏水稀释到所需的浓度,是为了________.稀释后还需要加入一些铁粉,其目的是________,相关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2)氯化铁水溶液呈________性,原因是(用离子方程式表示):________.把FeCl3溶液蒸干,灼烧,最后得到的主要固体产物是________.四、实验题 (共2题;共11分)19. (6分) (2018高三下·南宁月考) Ⅰ.铁是应用最广泛的金属,铁的卤化物、氯化物以及高价铁的含氧酸盐均为重要化合物。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山东省招远市第一中学2016—2017学年度高三化学10月月考试题学校: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1、使用酒精灯时,错误的操作是()A.用火柴点燃酒精灯B.用燃着的酒精灯去点燃另一盏酒精灯C.用酒精灯外焰给物质加热D.熄灭酒精灯火焰时,用灯帽盖灭【答案】B2、下列化合物中,在水溶液里和熔融状态下均不能导电的是()A、氯化钠B、酒精C、硫酸D、氢氧化钠【答案】B3、取16.8g碳酸氢钠固体加热一段时间后,剩余固体质量13.7g,把剩余固体加入到100mL 2mol/L 的稀硫酸中,充分反应后溶液中氢离子的浓度约为()A.1.4mol·L﹣1 B.3mol·L﹣1C.0.5mol·L﹣1 D.2mol·L﹣1【答案】D4、下列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A. 硝酸银溶液中滴加过量氨水:Ag+ + NH3·H2O = AgOH↓ + NH4+B.NaHS溶液呈碱性:H3O++HS-?H2S+ H2OC 4mol/L的KAl(SO4)2溶液与7mol/L的Ba(OH)2溶液等体积混合:4Al3++7SO42-+7Ba2++14OH-=2Al(OH)3↓+2AlO2-+7BaSO4↓+4H2OD. 氯气溶于水:Cl2+H2O=2H++ Cl- + ClO-【答案】C5、已知:Fe+Cu2+=Fe2++CuZn+Fe2+=Zn2++Fe2Fe3++Cu=2Fe2++Cu2+,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氧化性:Fe3+>Cu2+>Fe2+>Zn2+ B.还原性:Fe3+>Cu2+>Fe2+>Zn2+C.氧化性:Zn>Fe>Cu>Fe2+ D.还原性:Zn>Fe>Cu>Fe2+【答案】AD6、下列有关实验原理或实验操作正确的是()A.将10%的盐酸加热蒸发可获得20%的盐酸B.用洁净的玻璃棒蘸取溶液点在湿润的pH试纸上,测定溶液的pHC.实验室用图1所示装置制取少量Cl2D.实验室用图2所示装置除去NO2中的NO【答案】C7、下列各组生活现象中,前者为物理变化,后者属于化学变化的一组是()A.蜡烛燃烧,葡萄酒化B.汽车爆胎、米饭煮糊C.水果腐烂、蔗糖溶解D.玻璃破碎、鲜肉冷冻【答案】B8、下列过程不属于化学变化的是()A.煤的干馏B.石油的分馏C.石油的裂解D.蔗糖的水解【答案】B9、配制100mL1.0mol·L-1的NaOH溶液,下列情况不会影响溶液浓度的是()A.容量瓶使用前有蒸馏水B.配制过程中,未用蒸馏水洗涤烧杯和玻璃棒C.俯视确定凹液面与刻度线相切D.称量NaOH固体时使用了称量纸【答案】A10、某学生用下列溶质配制一种混合溶液,已知溶液中c(Na+)=2c(SO42-)=2c(K+)=2c(Cl-),则溶质可能是A.KCl Na2SO4 K2SO4B.KCl Na2SO4 NaClC.Na2SO4 K2SO4D.Na2SO4 K2SO4NaCl【答案】D1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摩尔是七个基本物理量之一B.物质的量是表示物质数量的单位C.1mol氧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是22.4LD.CO2的摩尔质量与CO2的相对分子质量在数值上相等【答案】D12、V mL Al2(SO4)3溶液中含有Al3+a g,取V/4 mL溶液稀释到4V mL,则稀释后溶液中SO42—的物质的量浓度是()【答案】C13、现有一包氯化钠固体,其中混有少量的硫酸钠和氯化镁,可通过以下实验除去杂质得到纯净的氯化钠。
请将正确合理的操作顺序填入括号中,并简要回答(1)~(3)题。
()在溶液中加入稍过量的碳酸钠溶液,然后过滤。
()加入稍过量的氯化钡溶液,然后过滤。
()在滤液中加入稀盐酸至溶液呈中性。
()将混有杂质的氯化钠完全溶解于水。
()蒸发结晶。
()在滤液中加入稍过量的氢氧化钠溶液,然后过滤。
(1)为什么要加入稍过量的碳酸钠溶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为什么要加入稀盐酸至溶液呈中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写出上述两步骤中的有关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③②⑤①⑥④(1)为了除去溶液中多余的钡离子(2)为了除去过量的碳酸根和氢氧根(3)Na2CO3+BaCl2===BaCO3↓+2NaCl,Na2CO3+2HCl===2NaCl+CO2↑+H2O,NaOH+HCl===NaCl+H2O14、在实验室里,某同学取一小块金属钠做与水反应的实验.试完成下列问题:(1)切开的金属钠暴露在空气中,最先观察到的现象是,所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2)将钠投入水中后,钠融化成一个小球,根据这一现象你能得出的结论是:①,②.将一小块钠投入盛有饱和石灰水的烧杯中,不可能观察到的现象是(填编号).A.有气体生成 B.钠融化成小球并在液面上游动C.溶液底部有银白色的金属钙生成 D.溶液变浑浊(3)在钠与水反应过程中,若生成标准状况下224mL的H2,则转移的电子的物质的量为.(4)根据上述实验过程中钠所发生的有关变化,试说明将金属钠保存在煤油中的目的是.【答案】(1)钠块表面由银白色变为暗灰色(或钠块表面变暗);4Na+O2═2Na2O;(2)钠与水反应放出热量;钠的熔点低;C;(3)0.02mol;(4)隔绝钠与空气中的氧气和水蒸气的接触.15、某同学进行实验研究时,欲配制 1.0 mol·L-1 Ba(OH)2溶液,但只找到在空气中暴露已久的Ba(OH)2·8H2O试剂(化学式量:315),在室温下配制溶液时发现所取试剂在水中仅部分溶解,烧杯中存在大量未溶物,为探究其原因,该同学查得Ba(OH)2·8H2O在283 K、293 K和303 K时的溶解度(g/100g H2O)分别为2.5、3.9和5.6。
(1)烧杯中未溶物可能仅为BaCO3,理由是。
(2)假设试剂由大量Ba(OH)2·8H2O和少量BaCO3组成,设计实验方案,进行成分检验,写出实验步骤、预期现象和结论(不考虑结晶水的检验;室温时BaCO3饱和溶液的pH=9.6)限选试剂及仪器:稀盐酸、稀硫酸、NaOH溶液、澄清石灰水、pH计、烧杯、试管、带塞导气管、滴管(3)22①配制250 mL约0.1 mol·L-1Ba(OH)2溶液:准确称取w克试样,置于烧杯中,加适量蒸馏水, ,将溶液转入中,洗涤,定容,摇匀。
②滴定:准确量取25.00 mL所配Ba(OH)2溶液于锥形瓶中,滴加指示剂,将(填“0.020”、“0.05”、“0.1980”或“1.5”) mol·L-1盐酸装入50 mL酸式滴定管,滴定至终点,记录数据,重复滴定2次,平均消耗盐酸V mL。
③计算:Ba(OH)2·8H2O的质量分数= (只列出算式,不做运算)。
(4)室温下, (填“能”或“不能”)配制1.0 mol·L-1 Ba(OH)2溶液。
【答案】(1)Ba(OH)2放置在空气中,只能和空气中的CO2反应生成BaCO3②0.198 03V10L0.099mol315g/molw-⨯⨯⨯---------------------×100%(4)不能16、实验室H2还原CuO所得的红色固体可能是Cu与Cu2O的混合物,已知Cu2O在酸性溶液中可发生自身氧化还原反应,生成Cu2+和单质铜。
现有8gCuO被H2还原后,得到红色固体6.8g。
(1)6.8g上述混合物中含Cu与Cu2O的物质的量之比是;(2)若将6.8g上述混合物与足量的稀硫酸充分反应后过滤,可得到固体g;(3)若将6.8g上述混合物与一定量的浓硝酸充分反应,生成标准状况下1.568L的气体(本题不考虑NO2的溶解,也不考虑NO2与N2O4的转化),则推断该气体的成分及物质的量之比(本小题需有解题过程)。
【答案】(1)2︰1;(2)4.8;(3)NO、NO2之比为4︰3。
17、下列各物质哪些是电解质,哪些是非电解质?KClBaSO4CH3CH2OHNaOHFeH2SO4H2O【答案】电解质:KClBaSO4NaOHH2SO4H2O非电解质:CH3CH2OH18、在下列条件下能否发生离子反应?请说明理由。
(1)CH3COONa溶液与HCl溶液混合。
(2)向澄清的Ca(OH)2溶液中通入少量CO2。
(3)CuCl2溶液与H2SO4溶液混合。
【答案】(1)能反应,因为H+可与CH3COO-结合生成难电离的弱电解质。
(2)能反应,因为Ca2+和OH-可吸收CO2生成难溶物CaCO3和弱电解质H2O。
(3)不能反应,因为CuCl2、H2SO4、CuSO4、HCl均为易溶的强电解质。
19、X、Y、Z、W四种化合物均由常见元素组成,其中X含有四种元素,Y、Z含有三种元素,X、Y、Z均含有钠元素,W为无色无味气体。
这四种化合物具有下图转化关系(部分反应物、产物及反应条件已略去)。
请回答:(1)W的化学式是___________。
(2)X与Y在溶液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X加热生成Z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CO2 (2)HCO3- + OH-= H2O + CO32-(3)2NaHCO3Na2CO3 + H2O CO2↑20、把氯气通入含有12.5 gNaBr的溶液中,反应后将混合物加热,得到8.05g固体.则反应后得到的NaCl的质量为______。
【答案】5.85 g21、从①盐析、②凝聚、③溶胶、④凝胶、⑤布朗运动、⑥电泳、⑦丁达尔效应、⑧中和、⑨水解中,选出适当的序号填入下列每小题后面的空格中:(1)在浓肥皂水中加入饱和食盐水,肥皂凝聚,这种现象称为________。
(2)在肥皂水中透过强光,可见到光带,这种现象称为________。
(3)热的浓肥皂水使之冷却并完全固化后的物质叫________。
(4)在肥皂水中加入酚酞变为红色,说明高级脂肪酸根离子发生了____________。
(5)在Fe(OH)3胶体中加入(NH4)2SO4,产生红褐色沉淀,这种现象叫做______________。
(6)在水泥厂和冶金厂常用高压电对气溶胶作用,除去大量烟尘,以减小对空气的污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