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力分析精品课件

合集下载

工程力学第三章 受力分析(课堂PPT)

工程力学第三章 受力分析(课堂PPT)

1
31
解:
1.杆AB的受力图。
2. 活塞和连杆的受力图。
E D
B
Aq
C q
B
FBA
A
FA
3. 压块 C 的受力图。
q
FCB
FAB
q
C FCx
F
B
q
FBC
1 FCy
32
例题7
D
A
K
q
C
E
BⅠ Ⅱ
P
如图所示平面构架,由杆AB , DE及DB铰接而成。钢绳一端拴 在K处,另一端绕过定滑轮Ⅰ和 动滑轮Ⅱ后拴在销钉B上。重物 的重量为P,各杆和滑轮的自重 不计。(1)试分别画出各杆, 各滑轮,销钉B以及整个系统的 受力图;(2)画出销钉B与滑轮 Ⅰ一起的受力图;(3)画出杆 AB ,滑轮Ⅰ ,Ⅱ ,钢绳和重物 作为一个系统时的受力图
处必有力,力的方向由约束类型而定。
要注意力是物体之间的相互机械作用。因此对 2、不要多画力 于受力体所受的每一个力,都应能明确地指出
它是哪一个施力体施加的。
1
18
3、不要画错力的方向 约束反力的方向必须严格地按照约束的类型来画,不 能单凭直观或根据主动力的方向来简单推想。在分析 两物体之间的作用力与反作用力时,要注意,作用力 的方向一旦确定,反作用力的方向一定要与之相反, 不要把箭头方向画错。
BB
D
F
A
C
1
7
解: 1. 杆 BC 的受力图。
BB
D
F
A
C
1
FB B
C
FC
8
2. 杆AB 的受力图。
BB
D
F
A
正交分解

简单的受力分析-课件

简单的受力分析-课件
认准对象找重力,绕物一周找弹力。 判断有无摩擦力,施力不画画受力。 多漏错假要分清,作图认真要仔细。
口诀:
注意事项:
*
v
1.如图所示,处于粗糙水平地面上的物体。
G
F支
向右运动
F动
分析水平面上物体的受力情况
F
v
G
F动
F支
在水平力F作用下向左运动

F
在力F作用下向右运动
G
F支
F动
v
*
F
分析竖直面上物体的受力情况
2.如图所示。
静止:
G
F静
FN
F
物体上滑:
G
F动FN*源自GF物体沿光滑斜面下滑
3.如图所示。
分析斜面上物体的受力情况
上滑?
物体沿斜面 匀速下滑
G
FN
F动
v
G
FN
物体沿粗糙斜面上滑
F动
*
v
v
G
F
分析传送带上物体的受力情况
4.水平传送带足够长。
G
F
F动
2、随传送带一起向右匀速运动
1、将物体轻放到匀速运动的传送带上
A
B
C
F1=10N
F2=5N
三物块均静止
求:AB间,BC间,C与地面间的摩擦力的大小。
整体与隔离
8:质量均为m,求2,3之间的摩擦力。
F
F
1
4
3
2
1
4
3
2
4mg
f
f
1
2
2mg
f
f32
f=2mg
f+f32=2mg
f32=0N

《受力分析》ppt课件

《受力分析》ppt课件
火箭发射
火箭发射利用了牛顿第三定律的反作用力 原理,通过燃料燃烧产生的高压气体推动 火箭升空。
06
力的合成与分解
力矩与力矩平衡
01
02
03
04
总结词
理解力矩的概念和计算方法, 掌握力矩平衡的条件。
力矩的定义
力矩是力和力臂的乘积,表示 力对物体转动作用的物理量。
力矩的计算
力矩等于力和力臂的乘积,计 算公式为M=FL。
详细描述
物体在斜面上会受到重力的作用,同时斜面会对物体产生支持力。此外,如果 斜面粗糙,还会产生摩擦力。在进行受力分析时,需将这三个力分别表示出 来,并利用平行四边形法则进行合成。
滑轮组中的物体受力分析
总结词
详细描述滑轮组的工作原理以及在滑轮 组中物体受到的拉力、支持力和摩擦力 的作用,如何利用滑轮组的特点进行受 力分析。
机器与机构设计
在设计机器和机构时,需要考 虑各个部件之间的力矩关系,
确保机器的正常运转。
THANKS
感谢观看
合力矩的概念
当物体受到多个力的作用时, 合力矩是指所有力矩的代数 和。
力矩的应用实例
总结词
了解力矩在实际生活和工程中 的应用,掌握常见问题的解决
方法。
杠杆平衡问题
利用力矩平衡条件解决杠杆平 衡问题,确定力和力臂的大小 。
旋转运动问题
通过分析物体受到的力矩,研 究物体的旋转运动状态,解决 相关问题。
整体法
总结词
将多个物体视为一个整体,对其所受外力进行分析的方法。
详细描述
整体法适用于研究多个物体间的相互作用。通过将多个物体视为一个整体,可以简化受力分析的过程,避免对每 个物体分别进行繁琐的分析。在整体法中,需要特别注意整体受到的约束力和外力,以及各个物体间的相互作用 力。

高一物理-第二章 受力分析课件

高一物理-第二章 受力分析课件

4.检验物体受力情况与运动状态是否相符.
• 受力分析要注意三要三不 • 1.只分析性质力,不分析效果力 • 2.只分析受力物体的受力,不分析施力物体
的受力
• 3,只分析实际受力,不分析效果力
例1.如图1,球与AB面、 AC面同时接触,球受到 哪几个力的作用?
学习·探究区
解析:确定研究对象是小球。先分析重力,方向竖直向下;



专题:物体的受力分析




受力分析专题
一.定义 1.受力分析:指分析物体(或系统) 所受到的外力. 2.外力:指研究对象之外的其它物 体对研究对象的作用力. 3.内力:指研究对象之内的物体之 间作用力.
学习·探究区
二.受力分析的一般步骤:
1.明确研究对象,即首先要确定分析哪个物体
的受力情况,研究对象可以是单个物体也可以是多
图中球形物体的接触面光滑).
本 学 案 栏 目 开 关
图7
自我·检测区
3.如图 8 所示,一传送带上有一物
体 A,试判断在以下两种情况下
本 学
A 是否受摩擦力以及摩擦力的方


向.
图8

(1)传送带匀速运动;


(2)传送带向右加速运动,物体相对传送带静止.
答案 (1)A 不受摩擦力 (2)A 受摩擦力,方向向右
自我·检测区 答案
本 学 案 栏 目 开 关
4.如图 9 所示,物体 B 靠在水平天花板上,在竖直向
上的力 F 作用下,A、B 保持静止,A 与 B 间的动摩
擦因数为 μ1,B 与天花板间的动摩擦因数为 μ2,则关
本 学
于 μ1、μ2 的值下列判断可能正确的是( )

新人教版物理必修一:第3章(第4课时)《物体的受力分析》课件

新人教版物理必修一:第3章(第4课时)《物体的受力分析》课件

名师点睛:支持力的方向总与接触面垂直,绳 子拉力的方向一定沿绳子指向绳子收缩的方向, 物体相互接触时,不一定有弹力.
变式 训练
1.如图所示,轻质弹簧上端固定,下端悬挂一个重球, 在重球下放着一光滑斜面,球与斜面接触且处于静止 状态,弹簧保持竖直,则重球受到的力是(A)
A.重力和弹簧的拉力 B.重力、弹簧的拉力和斜面的支持力 C.重力、斜面的弹力和斜面的静摩擦力 D.重力、弹簧的拉力、斜面的支持力和下滑力
(1)M 与 m 的受力分析图. (2)M 与 m 的整体受力图.
解析:(1)先用隔离法对 m 作受力分析:沿斜面向上的 推力 F、垂直斜面向上的支持力 F3、竖直向下的重力 mg、 沿斜面向下的滑动摩擦力 F4,受力图如图甲所示.
再对斜面体 M 作受力分析:重力 Mg、支持力 F5、 m 对 M 的压力 F3′和摩擦力 F4′以及地面施加向左的 静摩擦力 F6,受力图如图乙所示.
答案:见解析
名师点睛:在分析系统内部各物体间相互作用的 内力时,必须用隔离法.若不涉及系统内部物体间的 作用力时,选整体为研究对象较为方便.
变式 训练
2.如右图所示,质量 m=4 kg 的物体,置于一粗糙 的斜面上,用一平行于斜面体的大小为 30 N 的力 F 推物 体,物体沿斜面向上匀速运动,斜面体质量 M=10 kg,且 始终静止,θ=37°,取 g=10 m/s2,试画出:
(2)具体分析研究对象的受力情况. 分析物体的受力时,一般要依据力的概念,从物体所 处的环境和与其他物体的联系出发,按重力、弹力、摩擦 力以及其他外力的顺序依次分析. (3)画出研究对象的受力示意图. 受力分析的结果一般都通过画出物体的受力示意图 直观地表示出来.
特别提醒:要养成按步骤分析的习惯. 1.先画重力:作用点画在物体的重心. 2.其次画接触力(弹力和摩擦力):绕研究对象逆时针 (或顺时针)观察一周,看研究对象跟其他物体有几个接触 点(面),某个接触点(面)若有挤压,则有弹力,若还有相 对运动或趋势.则可能有摩擦力,分析完这个接触点(面) 后再依次分析其他接触点(面).

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一课件:第3章物体受力分析 (共20张PPT)

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一课件:第3章物体受力分析 (共20张PPT)

2、 已知一个分力的大小和方向,分解是唯一的吗?
F1
F2 F
F
F2
F1
3、已知一个分力F1的方向和另一个分力F2的大小,分 解是唯一的吗? (1).已知F=40N,F1与F的夹角为30°,F2的大小 为20N,则F1的大小可能为多少?
F
20
θ
20 3N
F1方向
3、已知一个分力F1的方向和另一个分力F2的大小,分 解是唯一的吗?
F
20
θ
40 3N
F1方向
3、已知一个分力F1的方向和另一个分力F2的大小,分 解是唯一的吗?
总结:作出最小的F2min力,与题目给出的F2比较大小。
若:F2<F2min
则F1无解
若:F2=F2min
则F1有一个值
若:F>F2>F2min 则F1有两个值
若:F2 > F
则F1有两个值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努力,终会有所收获,功夫不负有心人。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前进的路上,要不断反思、关 照自己的不足,学习更多东西,更进一步。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现代社会,有很多人,钻进钱眼,不惜违法乱纪;做人,穷,也要穷的有骨气!古之立大事者,不惟有超世 之才,亦必有坚忍不拔之志。想干成大事,除了勤于修炼才华和能力,更重要的是要能坚持下来。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心中有 理想,脚下的路再远,也不会迷失方向。太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虽久不废,此谓不朽。任何事业,学业的基础,都要以自身品德的修炼为根基。饭疏食,饮水,曲肱 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财富如浮云,生不带来,死不带去,真正留下的,是我们对这个世界的贡献。英雄者,胸怀大志,腹有良策,有包藏宇宙之机, 吞吐天地之志者也英雄气概,威压八万里,体恤弱小,善德加身。老当益壮,宁移白首之心;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老去的只是身体,心灵可以永远保持丰盛。乐民之乐者,民亦乐 其乐;忧民之忧者,民亦忧其忧。做领导,要能体恤下属,一味打压,尽失民心。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越是微小的事情,越见品质。学而不知道,与不学同;知而不能 行,与不知同。知行合一,方可成就事业。以家为家,以乡为乡,以国为国,以天下为天下。若是天下人都能互相体谅,纷扰世事可以停歇。志不强者智不达,言不信者行不果。立志 越高,所需要的能力越强,相应的,逼迫自己所学的,也就越多。臣心一片磁针石,不指南方不肯休。忠心,也是很多现代人缺乏的精神。吾日三省乎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 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若人人皆每日反省自身,世间又会多出多少君子。人人好公,则天下太平;人人营私,则天下大乱。给世界和身边人,多一点宽容,多一份担当。为天地立心, 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立千古大志,乃是圣人也。丹青不知老将至,贫贱于我如浮云。淡看世间事,心情如浮云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 载物。君子,生在世间,当靠自己拼搏奋斗。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进学之道,一步步逼近真相,逼近更高。百学须先立志。天下大事,不立志,难成!海纳百 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无欲则刚做人,心胸要宽广。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身心端正,方可知行合一。子曰:“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真正努力精 进者,不会把时间耗费在负性情绪上。好学近乎知,力行近乎仁,知耻近乎勇。力行善事,有羞耻之心,方可成君子。操千曲尔后晓声,观千剑尔后识器做学问和学技术,都需要无数 次的练习。第一个青春是上帝给的;第二个的青春是靠自己努力当眼泪流尽的时候,留下的应该是坚强。人总是珍惜未得到的,而遗忘了所拥有的。谁伤害过你,谁击溃过你,都不重 要。重要的是谁让你重现笑容。幸运并非没有恐惧和烦恼;厄运并非没有安慰与希望。你不要一直不满人家,你应该一直检讨自己才对。不满人家,是苦了你自己。最深的孤独不是长 久的一个人,而是心里没有了任何期望。要铭记在心;每一天都是一年中最完美的日子。只因幸福只是一个过往,沉溺在幸福中的人;一直不知道幸福却很短暂。一个人的价值,应该 看他贡献什么,而不应当看他取得什么。做个明媚的女子。不倾国,不倾城,只倾其所有过的生活。生活就是生下来,活下去。人生最美的是过程,最难的是相知,最苦的是等待,最 幸福的是真爱,最后悔的是错过。两个人在一起能过就好好过!不能过就麻利点分开。当一个人真正觉悟的一刻,他放下追寻外在世界的财富,而开始追寻他内心世界的真正财富。人 若软弱就是自己最大的敌人。日出东海落西山,愁也一天,喜也一天。遇事不转牛角尖,人也舒坦,心也舒坦。乌云总会被驱散的,即使它笼罩了整个地球。心态便是黑暗中的那一盏 明灯,可以照亮整个世界。生活不是单行线,一条路走不通,你可以转弯。给我一场车祸。要么失忆。要么死。有些人说:我爱你、又不是说我只爱你一个。生命太过短暂,今天放弃 了明天不一定能得到。删掉了关于你的一切,唯独删不掉关于你的回忆。任何事都是有可能的。所以别放弃,相信自己,你可以做到的。、相信自己,坚信自己的目标,去承受常人承 受不了的磨难与挫折,不断去努力、去奋斗,成功最终就会是你的!既然爱,为什么不说出口,有些东西失去了,就在也��

《受力分析》PPT课件

《受力分析》PPT课件

A A
G
G
FBA
A A
B
F地B
GA
B
FAB GB 14
A
B
F
F地B
F地A
Ff
Ff A
F1 F2
B
F
GB GA
F
A
B
A B
FBA
A
Ff
F
GA
F地B
Ff地B B
F
FfAB FAB
GB
FBA
Ff A
F
Ff地B
F地B
B
FfAB
GA
FAB
h GB
15
在进行受力分析时,应注意:
• 1.防止“漏力”和“添力”:按正确顺序进 行受力分析是防止“漏力”的有效措施。 注意寻找施力物体,这是防止“添力”的 措施之一,找不出施力物体,则这个力一 定不存在。
h
1
一、复习基本知识
1.力
(1)定义: 力是物体间的相互作用。
(2)作用效果: 力是使物体运动状态发生变化的原 因;力是使物体发生形变的原因。
(3)力的三要素: 大小、方向和作用点 力的图示、力的示意图、用语
(4)力的表示方法: 言描述 (5)力的测量: 测力计(如弹簧秤)
h
2
一、复习基本知识
2.力学中的三种力
• 2.深刻理解“确定研究对象”的含意,题目 要求分析A物体受力,那么A物体对其它物 体的力就不是A所受的力。
h
16
力的个数 重力:有且仅有一个 弹力≤接触点个数 摩擦力≤弹力个数
h
17
受力分析口诀
• 认准对象找 重力 • 绕物一周找 弹力 • 合力分力莫重复 • 多漏错假要分清

工程力学(静力学与材料力学)第一章:受力分析详解ppt课件

工程力学(静力学与材料力学)第一章:受力分析详解ppt课件
作用于刚体上三个相互平衡的力,若其中两个力 的作用线汇交于一点, 则此三力必在同一平面内, 且三个力的作用线汇交一点。
公理4 作用与反作用定理
作用力与反 作用力总是同 时存在,且大 小相等、方向 相反、沿同一 直线,分别作 用在两个相互 作用的物体上。
注意:本公理与公理 2 (二力 平衡条件)是有区别的。
构件
杆件
板件
块体
引言 力及其作用效应
力:物体间的相互机械运动。机械运动:物体在空间 的位置随时间的变化。力按作用方式划分:
体积力 (N/m3) 外 力 表面力 集中力 (N ) 分布力 线分布力 (N/m)
面分布力 (N/m2)
引言 力及其作用效应
力的外效应(运动):使物体的运动状态改变 力的内效应(变形):使物体的形状发生变化
A
B
C
FA B
FB
出刚架 AC 、刚架 CB 及整体的受力图。
P Q
例1-5 图示为不计自重的三铰刚架。试分别画
C A B
作用在铰C 上的集中载荷 P ,可以认为作用在 C 销上。 下面就研究对象的三种不同选取方法分别进行讨论。
(1)销 C 与刚架 AC 一起作为研究对象
P Q A YA C F C’ C FC
F1 y
F2 y F 1x F F2 x 1y F1 x F2x F F1x F F1 y 2 y
1 解除柱铰的约束时,视各被连接物均只与销钉 联系,而各被连接物之间相互无联系。
2 销钉不可略去,解除约束时销钉可单独取为分离 体,也可与某一物体连在一起,其余被连接物视为 从销钉上摘下。 3 若铰链处作用了主动力 F ,则主动力视为作用于 销钉上。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F2
F1

课堂小结
分析物体受力的一般程序: 1、明确研究对象(隔离法.整体法)。 2、受力分析的顺序: (1)先分析重力(方向总是竖直向下)
明对象 选方法 分析力 再验证
(2)接着分析弹力(用假设法判断)
(3)再分析摩擦力(用假设法判断)
(4)最后分析外力(外力可以方向不变地平移) 3、注意:①不要把研究对象的受力与其它物体的受力混淆 ②在分析各力的过程中,要找到它的施力物体,没有施力物 体的力是不存在的,这样可以防止漏力和添力
N f
N f
G
G
16:03
分析光滑球的受力
N
T
G
比较
T G
16:03
课堂检测
f N
G
16:03
2: 画出下图中光滑斜面上被一挡板挡住的 静止钢球的受力示意图。
F1
F1
F1
F2
F2
16:03
动脑筋: 分析骑自行车匀速前进和推自行车 前进时,前后轮所受摩擦力的方向。
v1
v2
F2 F1

16:03
3。画受力图时,力的作用点可沿作用线在同 一物体上 移动
16:03
16:03
接触 无
挤压?拉伸? 是弹性形变?
是 有弹力
作用点 方向 大小
一弹力分析完毕 无
还有接触处
16:03
无弹力
无摩擦力 无 相对运动(趋势) 有 分析摩擦力
注意点
隔离
• ①不要把研究对象的受力与其 它物体的受力混淆
• ②在分析各力的过程中,要找 到它的施力物体,没有施力物 体的力是不存在的,这样可以
16:03
• 请回答:
• 1.近期我们学了…… • 2.包括那些内容? • 力的图示和力的示意图 • 3.有区别吗?
16:03
知识复习
重力 弹力 静摩擦力 滑动摩擦力 产生条件 大小 方向 作用点
16:03
• (1)重力 • 产生: 物体在地面上或地面附近,由于
地球的吸引而使物体受到的力
• 方向:竖直向下 • 大小:根据二力平衡条件可知,物体受
防止漏力和添力
16:03
题型:分类
静止 运动
水平面 竖直面 倾斜面
16:03
水平面
16:03
小试牛刀
静止于水平地面上的物体
N
思考: 光滑? 粗糙?
G
16:03
N 比较
光滑 G N f
粗糙 G
16:03
例题
处于水平地面上静止的物体 (接触面粗糙)
F
N f0
F
G
16:03
巩固
N v
f F
变式

的方向相反
• 大小:滑动摩擦力f=μFN

静摩擦力f0、最大静摩擦力fm可由二力平

衡求,在近似计算时,fm近似等于f
• 注意: 有多少个弹力就有可能有多少个摩6:03
步骤: 明对象 选方法 分析力 再验证
16:03
1、明确研究对象(方法:隔离法.整体法)。
2、受力分析的顺序: (1)先分析重力(方向总是竖直向下) (2)接着分析弹力(用假设法判断) (3)再分析摩擦力(用假设法判断) (4)最后分析外力(外力可以方向不变地平移)
N v
f F
G
物体在水平面上向 右匀速运动
16:03
G
物体在水平面上向左 运动
竖直面
16:03
例题
接触面粗糙
静止 f0
F
N
F
F
G
匀速下滑
f
v
F
N
匀速下滑
16:03
静止
G 比较
倾斜面
16:03
物体沿光滑斜面滑
N
f G
16:03

粗糙
例题
比较
(1)物体静止在斜面上 ( 2 )物体沿斜面匀速下滑
到的重力等于物体静止时对竖直悬绳的拉 力或对水平支持面的压力。
• 作用点:重心。形状规则、质量分布均 匀物体的重心在其几何中心。用悬挂法可 以找薄板状物体的重心。
16:03
• (2)弹力
• 产生条件:接触、发生弹性形变
• 方向:作用在使之发生形变的物体上,与接触面

垂直(点接触时,垂直于过接触点的切面)

指向形变前的位置
• 常见的弹力:弹簧的弹力、绳的拉力、

压力和支持力
• 大小:弹簧的弹力大小遵守胡克定律f=kx
• 注意:有多少个接触面就有可能有多少个弹力.

弹力的确定用假设法
16:03
• (3)摩擦力
• 产生条件:接触、接触面不光滑、有正压力、发

生相对运动或有相对运动的趋势
• 方向: 沿接触面,与相对运动或相对运动趋势
16:03
受力分析口诀
• 认准对象找 重力 • 绕物一周找 弹力 • 合力 分力莫 重复 • 多漏错假要分清
遇到多物要 隔离 判断有无 摩擦力 施力不画画 受力 作图 认真要仔细
16:03
再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