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病害化学防治的新思路

合集下载

化学在动植物保护中的运用

化学在动植物保护中的运用

化学在动植物保护中的运用化学作为一门科学,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包括动植物保护。

通过化学手段,可以有效地保护动植物免受害虫、病原体和其他危害因素的侵害,提高农作物产量和质量,同时保护野生动植物的生存环境。

本文将探讨化学在动植物保护中的运用方法和意义。

一、化学防治农作物病虫害农作物是人类的重要食物来源,但常常受到各种病虫害的侵扰。

为了保证农作物的产量和质量,化学农药成为了不可或缺的保护手段。

化学农药可以有效地杀灭病虫害,防止其对农作物造成损害。

常用的化学农药包括杀虫剂、杀菌剂和除草剂等,它们可以选择性地杀灭害虫和病菌,保护农作物的生长。

二、化学调控害虫数量除了直接使用化学农药外,化学还可以通过调控害虫数量来达到保护农作物的目的。

例如,利用昆虫信息素来引诱害虫聚集在一起,然后再采取化学手段进行防治,可以降低化学农药的使用量,减轻环境负担。

另外,一些昆虫生物调控剂也可以通过干扰害虫生长发育的方式来控制害虫数量,减少对化学农药的依赖。

三、化学防治植物病害植物也常常受到各种病原体的侵害,影响植物的生长和产量。

为了保护植物健康,化学药剂可以被用来预防和治疗植物病害。

一些杀菌剂和植物激素可以有效地抑制病原体的生长,促进植物康复。

化学植物生长调节剂也可以用来调节植物生长,增强其对病原体的抵抗力。

四、化学防治野生动植物遭受的威胁野生动植物常常面临生存环境受到威胁的问题,包括栖息地丧失、气候变化和疾病传播等。

化学可以通过植物保护药剂和疫苗等手段来保护野生动植物的生存环境,减少病原体的传播和控制害虫数量,保护野生动植物的生存。

综上所述,化学在动植物保护中发挥着重要作用,通过化学手段可以有效地保护动植物免受危害,并提高生产效率。

但是在使用化学农药和其他化学手段时,也需要注意环境安全和生态平衡,避免对环境造成污染和危害。

希望未来的化学技术能够更加智能化、绿色化,为动植物保护事业做出更大的贡献。

病虫害防治中的化学防治方法

病虫害防治中的化学防治方法

病虫害防治中的化学防治方法病虫害是农作物种植过程中常遇到的问题,它们不仅会导致作物减产甚至死亡,还会对环境造成污染。

为了保护农作物的生长和增加产量,化学防治方法成为了一种常用的手段。

本文将介绍病虫害防治中常用的化学防治方法,并探讨其优缺点。

一、杀虫剂的应用杀虫剂是常见的防治虫害的化学药剂,广泛使用于农田、果园和蔬菜大棚等农业环境中。

它们可以通过喷洒、涂抹或烟熏等方式施用,以达到杀灭有害昆虫的目的。

常见的杀虫剂有有机磷类、拟除虫菊酯、氨基甲酸酯等。

杀虫剂的优点是杀虫效果显著,作用迅速,可以在短时间内控制虫害的发生。

然而,化学杀虫剂也存在一些缺点。

首先,滥用杀虫剂可能导致有害的副作用,例如环境污染、害虫抗药性的产生以及有益昆虫的死亡。

其次,误用杀虫剂或不合理使用浓度会对农作物产生毒害作用,影响人类的健康。

因此,在使用杀虫剂时,必须严格按照标准操作,遵循正确的使用方法。

二、杀菌剂的应用杀菌剂是用于防治农作物病害的化学药剂,能够有效杀灭病原菌,防止病害的扩散。

常见的杀菌剂有三唑酮、多菌灵、苯醚等,可以通过喷洒或涂抹等方式进行应用。

杀菌剂的使用可以快速控制病害的发生,减少经济损失。

然而,杀菌剂的过度使用也会带来一些问题。

首先,长期使用同一种杀菌剂可能导致病原菌对该药剂产生抗性,降低杀菌效果;其次,滥用杀菌剂可能对土壤微生物造成伤害,破坏土壤生态系统的平衡。

因此,在使用杀菌剂时,应根据病害类型选择合适的药剂,并注意轮作、合理施药,以减少抗药性的发生。

三、植物生长调节剂的应用植物生长调节剂是一类能够调节植物生长和发育的化学药剂,可以调控农作物的生长过程,提高产量和品质。

常见的植物生长调节剂有乙烯利、赤霉素、吲哚乙酸等。

植物生长调节剂的应用可以促进作物的早熟和均匀成熟,增加果实的产量和品质。

然而,滥用植物生长调节剂可能导致一些副作用,如果实畸形、药害和残留等问题。

因此,在使用植物生长调节剂时,需要按照使用说明进行适量施用,避免过量使用和不当使用。

病虫害的化学防治方法

病虫害的化学防治方法

病虫害的化学防治方法病虫害是农作物生产中常见的问题之一,会严重影响农作物的产量和质量。

为了有效控制病虫害的侵袭,农业领域普遍采用化学防治方法。

本文将介绍几种常见的病虫害化学防治方法,以帮助农民有效应对病虫害的威胁。

一、农药的喷洒农药是一种常用的化学防治病虫害的方法。

农药可以分为杀虫剂、杀菌剂和除草剂三类。

杀虫剂主要用于杀灭蚜虫、蛀虫、螨虫等害虫,杀菌剂则用于防治病害,如霜霉、炭疽病等,除草剂则用于除去野草。

农民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农药,并按照产品说明书正确使用,定期喷洒在农田中,以控制病虫害的发生。

二、种植抗病虫害品种除了使用农药外,农民还可以选择抗病虫害品种进行种植,以降低病虫害的风险。

抗病虫害品种是经过长期培育和选育的,通过遗传抗性或耐受性来抵御病虫害的侵袭。

例如,在稻谷品种中,水稻“杂交水稻杂交二期杂交组合”就是一种能够有效抵御水稻病害和害虫的抗病虫害品种。

三、采用轮作和间作轮作和间作是一种有效的病虫害化学防治方法。

轮作是指在不同时间和不同地点种植不同的农作物,以减少害虫和病菌的滋生和传播。

例如,将病虫害发生严重的作物种植面积进行适当缩减,同时增加抗病虫害性强的作物的种植面积。

间作是指在同一块地上同时种植多种农作物,以提高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减少病虫害的发生。

四、灌溉排水管理合理的灌溉排水管理也是防治病虫害的一环。

通过保持适量的土壤湿度,减少植物适应不良的环境,从而提高其对病虫害的抵抗力。

同时,排水系统的建设也能够有效减少土壤病菌和害虫的滋生,降低病虫害发生的风险。

五、定期检查和监测定期检查和监测农田的病虫害情况也是化学防治的必要步骤。

农民可以定期巡视农田,观察作物的生长情况、叶片是否出现病斑、是否有害虫的踪迹等。

同时,还可以利用虫灯、诱虫剂等工具进行病虫害的监测,及时发现并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

综上所述,病虫害的化学防治方法主要包括农药的喷洒、种植抗病虫害品种、轮作和间作、灌溉排水管理以及定期检查和监测等。

化学防治病虫害的原理与方法

化学防治病虫害的原理与方法

,增强作物的抗逆性。
03
常见的农业防治方法包括轮作、深耕、合理施肥等。
06
化学防治的发展趋势与展望
新农药的研发与应用
生物农药
利用天然存在的生物活性物质,如微生物、 植物提取物等,具有低毒、低残留的特点, 对环境友好。
转基因作物
通过基因工程技术将抗虫、抗病基因转入植 物体内,提高植物的抗性,减少农药使用量
保防治效果和安全性。
避免使用高毒农药
03
在选择农药时,应优先选择低毒、低残留的农药,避
免使用高毒农药,以降低对环境和人体的危害。
科学施药技术
掌握正确的施药方法
根据农药的特性和防治对象,选择合适的施药方法, 如喷雾、熏蒸、拌种等。
控制施药量和次数
根据农药使用说明和防治需要,合理控制施药量和次 数,避免过量使用和滥用农药。
氨基甲酸酯类农药
总结词
氨基甲酸酯类农药是一类新型的杀虫剂,通过抑制乙酰胆碱酯酶活性,破坏昆虫神经系 统的传导,导致其死亡。
详细描述
氨基甲酸酯类农药具有高效、低毒、低残留等特点,可用于防治多种害虫,如蚜虫、粉 虱、蓟马等。常见的氨基甲酸酯类农药有灭多威、涕灭威等。
拟除虫菊酯类农药
要点一
总结词
拟除虫菊酯类农药是一类仿生性杀虫剂,通过模拟天然除 虫菊酯的化学结构,合成具有杀虫活性的化合物。
化学农药是指用于防治、消灭或控制 危害农业、林业生产的有害生物(包 括病、虫、草、鼠等)的各类化学物 质。
化学防治的作用机制
毒杀作用
化学农药直接作用于有害生物, 通过接触、胃毒、内吸等途径毒 杀有害生物,使其死亡。
抑制作用
化学农药干扰有害生物的生理生 化过程,使其不能正常生活而处 于不利的生长环境中。

园林病虫害的防治方法

园林病虫害的防治方法

园林病虫害的防治方法一、病虫害的预防措施:1.选择适宜的植物品种:选择适应当地环境条件和气候的植物品种,能够减少植物的易感性,降低患病和虫害的风险。

2.良好的园林管理:保持园林区域的整洁,定期修剪植物,清除垃圾和落叶,防止积水,保持空气流通,减少病虫害的滋生。

3.土壤改良:注重土壤的营养和健康状况,使用有机肥料改善土壤质量,增强植物的抗病虫害能力。

4.合理施肥:根据植物的需求和土壤的状况,合理施肥,避免过量施肥引起植物生长异常和病虫害的滋生。

二、病虫害的化学防治方法:1.农药的选择和使用:在明确植物的病虫害类型后,选择适当的农药,根据标准使用剂量进行施药。

施药应注意时间、方式和剂量,以减少不必要的污染和对生态环境的危害。

2.病虫害的喷杀:针对一些病虫害,可以使用喷杀的方法,将农药溶解在水中,喷洒到植物受害部位,进行防治。

三、病虫害的生物防治方法:1.天敌的引入:一些天然的捕食性昆虫、鸟类和蜘蛛可以用来控制园林中的害虫。

可以引入这些天敌来进行生物防治。

2.生物制剂的使用:利用一些生物制剂,如病菌、细菌、真菌和线虫等,用来阻断病虫害的生长和繁殖,减少害虫数量。

四、病虫害的物理防治方法:1.使用陷阱:通过设置陷阱来捕捉昆虫,减少害虫种群数量。

如黄板、粘虫板等。

2.拔除、切除受害部位:对于一些受到病虫害侵害的物种,可以迅速将受害部位拔除或切除,切断病虫害的传播途径。

五、其他病虫害的综合防治方法:1.防治药剂的轮换:避免长期使用同一种农药,可以通过轮换使用不同的农药来减缓病虫害对农药的抗性发展。

2.防治隔离:对于一些具有传染性的病虫害,可以将患病的植物隔离起来,以防止病虫害的扩散。

综上所述,园林病虫害的防治方法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措施。

同时,注重预防和综合防治,通过多种手段的结合运用,能够有效地减少病虫害的发生和危害,维护好园林绿化的健康和美观。

病虫害防治的化学防治方法

病虫害防治的化学防治方法

病虫害防治的化学防治方法病虫害是农作物生产中常见的问题之一,如果不加以控制和防治,对农作物的生长和产量会造成严重的影响。

化学防治方法是一种常用的手段,它通过使用化学农药来杀灭和控制病虫害的发生,从而保障农作物的正常生长。

下面将详细介绍病虫害防治的化学防治方法。

1. 农药的选择在进行化学防治之前,农民需要根据不同的病虫害种类和发生程度,选择合适的农药。

一般来说,市场上的农药种类繁多,涵盖了各种病虫害的防治需求。

农民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咨询专业人士或者农药销售商的意见,选择最适合的农药。

2. 农药的使用量和使用方法化学防治的关键在于合理掌握农药的使用量和使用方法。

使用过少的农药可能无法达到有效的防治效果,而使用过多的农药会对农田环境造成污染。

因此,农民在使用农药时需要遵循农药说明书上的建议,按照推荐的使用量来进行使用。

3. 农药的喷洒技巧农药的喷洒技巧也是化学防治中需要注意的要点之一。

农民应该选择合适的喷洒器具,并且根据作物的生长情况和病虫害的种类来确定喷洒的时间和频率。

同时,在喷洒过程中,要注意喷洒的均匀性和覆盖范围,确保农药能够充分润湿植物表面和草叶的背面,以提高防治效果。

4. 定期观察和检查农民在使用化学防治方法时,需要定期观察和检查作物的情况。

通过观察和检查,可以及时发现病虫害的发生和变化,以便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

如果发现农药的防治效果不理想或者作物出现异常情况,农民应尽快调整农药的使用方法或者更换其他农药。

5. 合理轮作和病虫害防治化学防治方法在解决急性病虫害问题的同时,也需要结合其他措施,如合理轮作等来进行综合防治。

合理轮作是一种通过改变作物的种类和种植顺序来降低病虫害发生的方法。

通过合理轮作,可以破坏病虫害的寄主连续生长条件,减少病虫害的传播和积累。

6. 注意农药残留化学防治方法在使用农药时,还要注意农药残留问题。

农民需要在使用农药之前了解农药的使用期限和农药残留时间,避免在农药残留期内食用农作物。

植物病虫害综合防治措施

植物病虫害综合防治措施

植物病虫害综合防治措施植物病虫害综合防治措施一:引言植物病虫害是农业生产中的重要问题,对农作物生长和产量产生严重影响。

为了有效防治植物病虫害,本文提出了一系列的综合防治措施。

二:病虫害防治2.1 病害防治2.1.1 种植抗病品种选择抗病性强的作物品种,降低植物受病害侵染的概率。

2.1.2 优化田间管理合理的灌溉管理和施肥,保持作物生长环境的平衡,减少病害发生的可能性。

2.1.3 健康种子和苗木使用经过检疫的健康种子和苗木,预防病害的传播。

2.1.4 生物防治利用天敌和寄生菌等生物防治剂进行病害防治,提高防治效果。

2.1.5 化学防治在病害爆发的情况下,可以采用化学农药进行防治,但需要遵循农药使用标准,避免对环境和人体造成危害。

2.2 虫害防治2.2.1 捕杀虫害利用黄板、黄桶等方式捕获害虫,减少虫害的数量。

2.2.2 栽培技术调控采用适当的栽培技术,如合理密植、搭网栽培等,减少害虫的繁殖和传播。

2.2.3 生物防治利用天敌、昆虫病毒等生物防治剂进行害虫防治,降低化学农药的使用量。

2.2.4 化学防治在害虫严重的情况下,可以采用化学农药进行防治,但需要注意使用时的安全性和环境影响。

三:防治措施的整合运用3.1 综合防治策略根据作物生长阶段和病虫害的特点,综合运用防治措施,选择最佳的防治策略。

3.2 防治技术配套将不同的防治技术进行组合和配套使用,提高防治效果,减少病虫害的发生。

3.3 监测和预警建立病虫害的监测和预警系统,及时掌握病虫害的发生情况,做出相应的防治措施。

附录:附件1:植物病虫害监测报告表格附件2:化学农药使用指南法律名词及注释:1. 农药使用标准:指根据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和农药生产、销售、使用管理的规定,对农药的使用进行规范和管理。

2. 环境影响:指农药使用对环境的影响,包括土壤的污染、水体的污染以及对非靶标生物的毒性等。

3. 黄板:是用黄色粘胶板制成,通过黄色的吸引力吸引害虫,粘住害虫并防止其传播。

植物病害防治的方法

植物病害防治的方法

植物病害防治的方法植物病害是农业生产中的常见问题之一,它不仅影响着农作物的生长和产量,还对农民的经济收益和食品安全构成威胁。

为了解决植物病害问题,农业科学家和农民们一直在探索和应用不同的方法来进行病害的预防和防治。

以下将介绍一些常用的植物病害防治方法。

1. 选用抗病品种抗病品种是通过人工选育或基因编辑技术获得的具有抗病性的植物品种。

农民可以选择抗病品种来种植,以减少病害发生的可能性。

选用抗病品种是植物病害防治中的首要措施。

2. 种植健康种子和苗木种植健康的种子和苗木是预防植物病害的重要步骤。

农民应该购买由专业机构或种植户培育的健康种子和苗木,以保证种植材料的健康和无病毒。

3. 保持合理的植被覆盖植被覆盖对防止病菌的传播和侵染具有重要作用。

农民应该保持农田和果园的植被覆盖,以减少土壤侵蚀和病菌传播的机会。

4. 合理施肥植物在充足的营养供应下更能抵抗病害。

农民应该根据作物的需求,合理施肥,保持充足的营养供给。

5. 种植轮作和间作轮作和间作是一种有效的病害防治方法。

农民可以种植不同的作物,以减少病原菌在土壤中的积累,并改善土壤的营养状况。

6. 合理灌溉和排水合理的灌溉和排水有助于维持作物的健康生长,并减少病害的发生。

农民应该根据植物的需水量,合理安排灌溉,并确保田地有良好的排水系统。

7. 种植抗性防治作物抗性防治作物是一种通过植物的自身免疫系统来控制病害的方法。

农民可以种植具有抗性的作物来预防和抵抗病害的发生。

8. 使用生物防治剂生物防治剂是指利用特定的微生物或生物制剂控制病害的方法。

农民可以使用生物防治剂来控制病害,同时减少对化学农药的依赖。

9. 轮换化学农药对于一些顽固的病害,化学农药可能是必需的。

然而,农民应该注意轮换使用不同的化学农药,以减少病原菌对农药的抗性发展,并避免对环境和人类健康造成负面影响。

10. 保持田间卫生田间卫生是一种重要的植物病害防治措施。

农民应该定期清理田间杂草、残株和病害植物,以减少病原菌在田地中的积累。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协 同作 用 , 控 制 病 害 的 发 生 流 行 , 可 以为 植 物 病 害 化 学 防 治 的 新 途 径 。 关 键 词 : 化 学 防 治 ; 杀 菌 剂 ; 化 学 诱 导 剂 ; 植 物 系 统 获 得 抗 性 中 图 分 类 号 : ¥ 8 41 文 献 标 志 码 :A 文 章 编 号 : 10 4 52 1)20 1.4 0 96 8 (0 10 —0 30
第 3 卷 第 2期 3 2 1 年 4月 01
世 界 农 药
W Ord Pe tcd i si ies
植物病害化 学 防治 的新 思路
成家壮
( 州化 工研 究设 计 院 ,广 州 5 0 3 ) 广 14 0
摘要:在病原物. 寄主 的互作关系 中,利用和发挥化 学药剂抑制病原物 的生长 、繁殖和侵染 以及 诱导寄主抗病性 的
和稻 瘟病 病 菌不 同亲 和程 度 的互 作关 系 中 的信号 传 导及 防御 反 应基 因诱 导表 达 的结 果表 明,稻 瘟病 菌 诱 导 了各 种 互 作 关 系 中水 稻 Os OX、Os OS 和 L A
作 者简 介 :成家 壮 ,Emal cegizun5 1ncr。 — i hnj h a ̄ " . a @2 c. n o 收稿 日期 :2 1 -22 0 0 1 -8
应抗 性 可 以通过 生 物 因子 、物 理 因子和 化 学因 子诱
是感 病 的都具 有潜 在 的 防御 反应 抗性 机制 。植物 受
到外 界刺激 时 ,防御 系统 被激 活 ,其 防御 反应 基 因
导产 生 。这 些 因子 以外源 激 发 子刺激 寄主 受体产 生 防卫信 号 ,并通 过 一系列 信 号传 导 网络 的传 递 ,诱 导植 物 防御 反应 基 因 的持续 激 活 、增 强 和表 达 ,提
生 系统 获得 抗性 的 信号种 类 和传 导途 径 各不 相 同 ,
高防御 酶 系 的活 性 ,形成 抗 病性 物质 ,防止病 原物
的侵 染或 抵御 其 他致 病 因子 的侵 害 。有 不少 化学 物 质 都具 有诱 导植 物系 统获 得抗 性(AR 的作用 , 水 S 1 如
杨 酸(A)苯 并 噻二 唑( T )26二 氯异烟 酸( A) s 、 B H 、,. r 、 N 烯 丙 苯 噻 唑 (rb n z l) D 聚 糖 ( T 、c i sn po e aoe ̄ 壳 C S ht a ) o
大 限度 地 降低 风 险 。 由此 看来 ,利 用 兼具 抑 制病 原 物 生长 、繁殖 和侵 染 以及 诱 导寄主 植 物产 生抗 病 性 的药剂 是值 得 认真探 索 的 。基 于近 年来 许 多 学者 的 有 关研 究结果 [8 2] - ,笔者 经综 合分 析 ,提 出 了 植物病 ’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等 ,但 能商 品化 的化 学诱 导剂 并不 多 。 研 究证 明,水 杨 酸(A) 为激 活植 物 抗性 反应 S 作
其抗 病 防御 反应 的特 点 也可 能存 在 差别 。并且 ,几 种传 导途 径往 往 互相 交 叉 、平行 或 叠加 ,具 有相 互 调节 及协 同表 达 的作 用[-] 11 。乐美 胜等 [] 究 水稻 27 1研 8
害化 学 防治 的新思 路 ,意在 抛砖 引玉 。
切相 关 。徐海 涛 等L 研究 指 出 ,在 立枯 丝 核菌 与水 1 圳 稻互作 关系 中, 原菌产 生 的 2类致病相 关 因子— — 病 毒 素和 细 胞壁 降解 酶都 可 以诱 导水稻 植 株过 氧化 物 酶( O ) P D 、苯 丙氨酸 解氨酶(AL  ̄ 多酚氧 化酶(P ) P )D P O 等 防御酶系 的活性 ,尤 以毒 素 的诱 导作用 比较 明显 , 并致 使 寄主 植物产 生阻遏病 原物侵 染和扩展 的机 能。
并使 之产 生系 统 获得抗 性(AR 的信 号分 子 , 诱 导 s ) 其
作用 是 无疑 的。水 杨酸 与 其靶 细胞 上 受体 结合 而形 成水 杨酸 一 体 复合物 ,并将 信息 经复 杂 的传 递 、转 受 录 而直 接 诱 导某 些 ( 如过 氧 化 氢酶 、甘 露醇 脱氢 酶) 基 因表达 ,或 者增 强激 发子 处理后 另一 些( 如苯 丙氨
在植 物病 害 的综 合 治理 中 ,化 学 防治 占有 相 当 重要 的地位 【。然 而 , 随着 社会 和 经济 的发 展 ,食 J J
品安 全和 生态 环 境等 问题 受 到广 泛 的关 注 ,人们 对
OP sAL 酶合 成基 因的表达 ,水稻 启动 了茉莉 酸(A J) 和 水杨 酸fA) 御 反应信 号 传 导途 径 。 同时 ,水稻 S 防 中OP s R基 因 的诱导 表达 水平 直接 影 响病程 相关( R P) 蛋 白的合 成 和积 累 ,水 稻 防御 反应 转录 因子调控 基
因( MY ) Os b 也被 稻 瘟病 病 菌 持续 稳定 地 诱 导 。而 这 些 防御 反应 相关 基 因 的诱导 表 达都 与水 稻抗 病性 密
化 学 药剂 的要 求 也愈 来愈 高 ,并 期待 研 究开 发 出防
病效 果优 异 、低 毒安 全 、与 环境 相容 、作用 机制 新
颖 的药剂 , 以较 少 的药量 也可 有效 地 防 治病 害且 最
植物 在遭 受病 原 物侵 染 时 ,通 常会 启动 防 御反 应抗 性机 制 ,或 出现局 部 的 防卫 性过 敏反 应( R , H )
或 表现 为系 统获 得抗 性(AR 。 S ) 植物 无 论是抗 病 的还
2化学诱导抗性
许 多研 究 结果 都表 明,植物 自身潜 在 的防 御反
通 过 识别 、信 号传 递和 诱 导表 达 ,体现 出新 陈代 谢 过 程 中的酶促 生理 反应 L 。 而 ,基 因的识 别和 调 9 然 控 机制 以及 信 号传 导途 径 问 的 网络 联 系错 综 复杂 , 其 中存 在 着 水 杨 酸 (A) 茉 莉 酸 和 乙烯 ( S 及 J T 等 ) 信 号传 导途 径 。植 物 以何种 途 径介 导对 病 原物 的抗 性取 决于“ 寄主. 原物” 作体 系 ,不 同互 作体 系产 病 互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