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湖南省高考语文复习教案:鉴赏古诗词表达技巧

合集下载

专题06 赏析诗歌的表达技巧(修辞方法、表达方式、表现手法、结构技巧)(解析版)

专题06 赏析诗歌的表达技巧(修辞方法、表达方式、表现手法、结构技巧)(解析版)

专题06 赏析诗歌的表达技巧(修辞方法、表达方式、表现手法、结构技巧等)★★考点解读★★表达技巧既包括修辞手法、表达方式的使用,也包括各类表现手法、结构技巧的使用。

对表达技巧的鉴赏,就是辨识诗歌中所使用的修辞手法、表达方式、表现手法等的艺术效果,评价其对表现作者的思想感情所起到的作用。

考查时,可以就其中的一个方面进行,也可以综合在一起进行。

鉴赏古代诗歌的表达技巧是高考的高频考点。

★★技巧点拨★★❖常见表达技巧(1)表达方式:包括记叙、议论、说明、描写、抒情。

诗歌鉴赏通常涉及抒情(直接抒情和间接抒情)、描写(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此外还有记叙(多用于叙事诗)和议论(多用于点明诗歌主旨)等。

(2)修辞手法:主要有比喻、对偶、夸张、借代、设问、反问等,其特点和用法跟现代文学作品中的修辞手法大致相同。

(3)谋篇布局:主要有首尾照应、开门见山、铺垫、层层渲染、先总后分、过渡、先景后情、卒章显志、伏笔、欲抑先扬或欲扬先抑等。

(4)其他常见表现手法:直抒胸臆、借景抒情(寓情于景、情景交融)、借物抒情(托物言志、象征)、借事抒情、寓理于景、借古讽今、虚实相生、动静结合、对比、反衬(以动衬静、以乐景衬哀情、以哀景衬乐情)、白描等。

❖答题步骤第一步:准确地指出用了什么表现手法或何种技巧。

第二步:结合诗句说说这个手法的内容。

第三步:指出运用该手法的作用(这种手法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传达了怎样的旨趣,产生了怎样的效果等。

)★★经典例题★★一、【2019年高考江苏卷】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9~10题。

学诸进士作精卫衔石填海韩愈鸟有偿冤者,终年抱寸诚。

口衔山石细,心望海波平。

渺渺功难见,区区命已轻。

人皆讥造次,我独赏专精。

岂计休无日,惟应尽此生。

何惭刺客传,不著报雠名。

9.本诗前六句是怎样运用对比手法勾勒精卫形象的?请简要分析。

(6分)【答案】9.“终年”与“寸诚”对比,表现了决心之坚;细石与大海对比,表现了抱负之大;任务重与性命轻对比,表现了命运之悲。

2018高考语文(新课标)总复习教师用书第二部分古诗文阅读专题七古代诗歌鉴赏学案1整体阅读指导Word版含答

2018高考语文(新课标)总复习教师用书第二部分古诗文阅读专题七古代诗歌鉴赏学案1整体阅读指导Word版含答

专题七古代诗歌鉴赏[考纲要求]《考试大纲》对“古诗文阅读”考试内容所作的规定中,“鉴赏评价”能力层级主要针对古代诗歌鉴赏:1.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2.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考卷分析][备考指导]1.近几年全国新课标卷在诗歌命题上呈现出以下特点:从体裁来看,以诗、词为主;从题材上看,涉及山水田园、托物咏怀、咏史怀古等;从作品的时代来看,以唐宋时期的作品为主;从题型来看,以简答题的形式考查,一般设两道题,赋分一直是11分;从考查角度来看,涉及鉴赏表达技巧和评价思想内容的试题较多,对鉴赏形象、语言和评价作者的观点态度的考查,通常融入到对鉴赏表达技巧和评价思想内容的考查之中。

另外,2016年全国新课标卷Ⅲ、2015年全国新课标卷Ⅰ、2014年全国新课标卷Ⅱ出现比较鉴赏的题型,值得关注,备考中应作相应的训练。

2.复习备考应遵循诗歌阅读的规律,注重鉴赏与审美能力的培养,在理解的基础上,针对不同题型进行有效训练。

第一,理清诗歌思路,读懂诗歌内容。

诗歌语言以简约取胜,跳跃性强,想象空间大,隐含意义多。

若想了解古人写诗的语言习惯,首先须读懂字面意思,然后借助题目、注释和作者的遭遇,展开想象,准确体会诗歌意境并理解情感主旨。

第二,梳理近年的高考真题,有针对性地分考点逐点突破。

3.据2017《考试说明》,诗歌鉴赏题的题型,由原来的两道简答题变更为一道多项选择题和一道简答题。

一、古代诗歌的分类古代诗歌包括诗、词、曲。

1.古体诗包括古诗(唐以前的诗歌)、楚辞、乐府诗。

“歌”“行”“引”“曲”“吟”等古诗体裁的诗歌皆属古体诗。

古体诗不讲究对仗、平仄,没有字数、句数的限制,押韵较自由。

2.近体诗也叫今体诗,包括律诗和绝句。

这类诗讲究字数、句数、平仄、对偶、押韵等,规矩很多。

3.词又称诗余、长短句、曲子、曲子词、乐府等。

其特点:调有定格,句有定数,字有定声。

词有单调和双调之分,单调只有一段,双调分两大段,两段的平仄、字数、句数大体一致。

高考语文一轮复习专项诗歌鉴赏之表达技巧

高考语文一轮复习专项诗歌鉴赏之表达技巧

2024届高考语文一轮复习专项:诗歌鉴赏之表达技巧01 考点解读古代诗歌十分讲究艺术技巧,鉴赏诗歌的表达技巧是诗歌赏析的重要内容。

表达技巧是指作者在塑造形象、创造意境、表达思想感情时所采取的特殊的表现手法。

它的含义非常广泛,既包括各种修辞手法、表达方式的使用,也包括各类表现手法和艺术构思上的巧妙运用。

对表达技巧的鉴赏,就是辨识诗歌中所使用的修辞手法、表达方式、表现手法或艺术构思,分析其本身的艺术效果,评价其对表现诗人的思想感情所起到的作用。

02 考查方式鉴赏表达技巧命题方式通常有:1、请分析颔联的艺术特色。

2、请从修辞的角度赏析尾联。

3、某联在全诗中起到什么作用?03 技巧点拨诗歌的表达技巧往往表现在以下几大方面:表达方式、表现手法、修辞手法。

一、表达方式:记叙、描写、议论、抒情。

记叙指记叙人物的经历或事情的发生、发展、变化过程。

描写指用生动形象的语言对人物、事件、环境所作的具体描绘和刻画。

议论是对人和事物的好坏、是非、价值、特点、作用等所表示的意见。

抒情指表达作者强烈的爱憎、好恶、喜怒、哀乐等主观感情。

有直接抒情,也有间接抒情,具体的抒情手法有:1.借景或借物抒情。

作者对某种景象或某种客观事物有所感触时,把自身所要抒发的感情表达的思想寄寓在此景此物中,通过描写此景此物予以抒发,这种抒情方式就叫借景或借物抒情。

2.寓情于景(或物),情景交融。

这种方式将感情融会在特定的自然景物或生活场景中,借对比自然景物或场景的描摹刻画来抒发感情,是一种间接而含蓄的抒情方式。

3.直接抒情。

也称直抒胸臆,是一种不要任何“附着物”,而由作者直接对有关人物、事件等表明爱憎态度的一种抒情方式。

4.托物言志。

托物言志就是通过对物品的描写和叙述,表达自己的志向和意愿。

托物言志的写作方法,最常用的有比喻、拟人、象征等。

5.托物寓理。

一般是哲理诗,如朱嘉的《观书有感》(其一):“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高考语文复习:诗歌鉴赏之表达技巧 学案

高考语文复习:诗歌鉴赏之表达技巧 学案

诗歌鉴赏之表达技巧学案一、学习目标1、能指出古诗词中常用的表现手法。

2、能分析古诗词中常用的表现手法的表达效果。

3、能根据题目要求,用通顺的语言,规范答题。

二、考点解析诗歌的表达技巧是一个很宽泛的概念,从高考命题情况看,一切用以提高诗歌表达效果的方法都在考查之列。

“表达技巧”是诗人塑造形象、创设意境、表达情感、阐述观点所采用的各种手法。

“表达技巧”是广义综合概念,它有时与“艺术特色”“表达特色”“艺术技巧(手法)”等概念是同义词。

一般来说“表达技巧”分为四个理解层面,分别是修辞手法、表达方式、表现手法、结构特点(艺术构思)。

三、自主学习1、表达技巧分类:2、常见修辞格表达效果比喻、比拟:描绘事物生动、形象、鲜明。

增强了感染力。

比喻用在议论中使深奥道理浅显化,易于理解接受。

借代:以小见大,形象突出,特点鲜明,具体生动。

如:烽火连三月的“烽火”代指战争,孤帆远影碧空尽的“帆”代船。

夸张:引起丰富的联想,突出了事物的本质和特征,便于抒发强烈的感情。

对偶:音节整齐匀称,节奏鲜明,有结构美和音乐美。

顶真:具有回环跌宕的旋律美。

如:归来见天子,天子坐明堂。

《木兰辞》;忽闻海上有仙山,山在虚无缥缈间。

《长恨歌》用典:使语言精炼,内容丰富,表达委婉含蓄,增强作品的表现力和感染力。

互文:诗句精炼,意蕴仍在。

如:烟笼寒水月笼沙。

《泊秦淮》;主人下马客在船。

《琵琶行》3、提醒:在古诗鉴赏中,命题者往往将“表达技巧、写作特色、写作技法、艺术特色、表现手法、手法”等几种称谓综合使用,实则大同小异。

答题要看清楚,不要被迷惑。

四、提问方式1、这首诗在艺术手法上有什么特点?请简要分析。

2、对某个诗句的表达技巧,略加分析。

3、这种乐趣是怎样表现的?4、本诗运用衬托对比和虚实相生的艺术手法,请简要分析。

5、作者在表达感情时主要运用了什么手法?请结合全词内容具体说明。

6、这首诗是怎样融情于景的?请作简要赏析。

7、诗人采用什么手法表达作品的主旨?试结合全诗作简要分析。

高考语文专题复习 古代诗歌鉴赏 鉴赏表达技巧教案

高考语文专题复习 古代诗歌鉴赏 鉴赏表达技巧教案

高考语文第一轮复习教案:古代诗歌鉴赏·鉴赏表达技巧一、表达技巧简介古代诗歌的表达技巧多种多样,难以穷尽。

概括起来说,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几类:1.运用表达方式的技巧在现代作品中,基本的表达方式有叙述、描写、说明、议论、抒情等。

在古代诗歌中主要有描写、抒情两类。

描写,有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之别。

在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中,“天姥连天向天横,势拔五岳掩赤城”这两句主要是运用正面描写,表现其高峻奇伟之势;“天台一万八千丈,对此欲倒东南倾”,则是用侧面描写烘托天姥山的高峻奇伟。

换个角度,有实写、虚写之说。

抒情有直接抒情和间接抒情两种。

李白“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是直接抒情;杜甫“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也是直接抒情;李清照“一种相思,两处闲愁。

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也算是直接抒情。

而姜夔《扬州慢》“二十四桥仍在,波心荡,冷月无声”,却是间接抒情,它同柳永的“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一样,都是借景抒情。

2.运用表现手法的技巧古代诗歌的表现手法,主要有比兴手法,如《孔雀东南飞》的“孔雀东南飞,五里一徘徊”;象征手法,如李白《行路难》“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有对比、烘托、反衬、托物言志、拟人化等等,不一而足。

例1:绝句二首(其二)杜甫江碧鸟逾白,山青花欲燃。

今春看又过,何日是归年。

这首诗抒发了羁旅异乡的感慨。

诗的前两句写景,简直是一幅令人目迷神驰的风景画。

你看:漫江碧波荡漾,显露出白翎的水鸟,掠翅江面,好一派怡人的风光!满山青翠欲滴,遍布的朵朵鲜花红艳无比,简直就像一团团燃烧着的旺火,多么灿烂。

以江碧衬鸟翎的白,碧与白相映生辉;以山青衬光的红艳,青与红相互斗丽。

一个“逾”字,将水鸟借江水的碧色衬托而逾显其白;一个“欲”字,则以拟人化赋花朵以动态,使之摇曳而多姿。

看来诗人是运用了多种技巧来描写这幅令人赏心悦目的风景画。

然而诗人的旨意不在此,而在后面两句:“今春看又过,何日是归年?”“今春”之景不可谓不美,但“看又过”包含着时光流逝,归期遥遥,远春景非但引不起游玩的兴致,反而勾起了漂泊的感伤。

2018高考语文复习--古 代 诗 歌 鉴 赏

2018高考语文复习--古 代 诗 歌 鉴 赏

首先,把握景物( 意象)特征。常见的意象有溪水、山石、松林、野老、
柴门、桑麻、南人融于景物的情感。山水田园诗表达的常见的思想情感有: 热爱自然,对宁静、平和、归隐生活的向往,闲适自得的心情,对现实 的不满和怀才不遇的苦闷等。另有抒写自己遗世独立的高尚情怀和隐居 生活的幽寂高雅,歌颂劳动生活以及在劳动中与农民的深情厚谊等。 山水田园诗写景的方法很多,常见的描写手法有远近高低结合、视听结
根据该诗的内容特色,大致归类到某一题材,再由类及篇推断其使用手
法及具体内涵,亦即合理猜想该诗大致运用了何种表达技巧,表达了什
么思想感情。
一、山水田园诗 山水田园诗是以描写美丽清新的自然景色、歌咏闲适恬淡的田园生活为 题材的诗歌。东晋诗人陶渊明开创田园诗派,南北朝诗人谢灵运开创山 水诗派,至唐代两者合流,形成盛唐山水田园诗派,代表诗人有王维、 孟浩然等。山水田园诗属于写景诗的范畴,解读时一定要抓住情景关系 加以品析。
称为匈奴,把其首领称为单于、左贤。在称颂战地英雄时,常常提到的
也是汉代的霍去病、李广、卫青、班超、马援等,以呼唤英雄精神的回
归。这种汉代情结既是对历史的继承,又是对历史的超越,是唐代边塞
军旅诗所特有的一种文化现象。
边塞军旅诗表现的思想感情较丰富。或抒发报效国家、渴望建功立业的 豪情,或状写将士的乡愁、家中妻子的离恨,或表现塞外生活的艰辛、 边塞征战的残酷,或反映对帝王黩武开边的不满、对将军贪功启衅的怨 恨,或惊叹描摹塞上绝域的奇异风光等。当然,更多边塞诗体现的是一 种矛盾的心情:慷慨从戎和久戍思乡的矛盾,卫国激情与艰苦生活的矛 盾,痛恨庸将和献身精神的矛盾等。如杨炯的“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 生”;张说的“誓欲成名报国,羞将开口论勋”;王昌龄的“忽见陌头 杨柳色,悔教夫婿觅封侯”;岑参的“故园东望路漫漫,双袖龙钟泪不 干”等。

高考语文古诗词鉴赏答题技巧

高考语文古诗词鉴赏答题技巧

高考语文古诗词鉴赏答题技巧各位读友大家好,此文档由网络收集而来,欢迎您下载,谢谢高考语文古诗词鉴赏的满分答题公式高考语文古诗词鉴赏的满分答题公式——诗歌鉴赏解题技巧整理第一种模式分析意象、意境型提问方式:这首诗营造了一种怎样的意境?提问变体: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解答分析:这是一种最常见的题型。

所谓意境,是指寄托诗人情感的物象(即意象)综合起来构建的让人产生想像的境界。

它包括景、情、境三个方面。

答题时三方面缺一不可。

答题步骤:①描绘诗中展现的图景画面。

并准确概括考生应抓住诗中的主要景物,用自己的语言再现画面。

描述时一要忠实于原诗,二要用自己的联想和想像加以再创造,语言力求优美。

②概括景物所营造的氛围特点。

一般用两个双音节词即可,例如孤寂冷清、恬静优美、雄浑壮阔、萧瑟凄凉等,注意要能准确地体现景物的特点和情调。

③分析作者的思想感情。

切忌空洞,要答具体。

比如光答“表达了作者感伤的情怀”是不行的,应答出为什么而“感伤”。

答题示例:绝句二首(其一) 杜甫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

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

注:此诗写于诗人经过“一岁四行役”的奔波流离之后,暂时定居成都草堂时。

此诗描绘了怎样的景物?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请简要分析。

答:此诗描绘了一派美丽的初春景象:春天阳光普照,四野青绿,江水映日,春风送来花草的馨香,泥融土湿,燕子正繁忙地衔泥筑巢,日丽沙暖,鸳鸯在沙洲上静睡不动(步骤一)。

这是一幅明净绚丽的春景图(步骤二)。

表现了诗人结束奔波流离生活安定后愉悦闲适的心境(步骤三)。

第二种模式分析技巧型提问方式:这首诗用了怎样的表达技巧?提问变体:请分析这首诗的表现手法(或艺术手法,或手法)。

诗人是怎样抒发自己的情感的?有何效果?答题步骤:(1)准确指出用了何种手法。

(2)结合诗句阐释为什么是用了这种手法。

(3)此手法怎样有效传达出诗人怎样的感情。

答题示例:早行陈与义露侵驼褐晓寒轻,星斗阑干分外明。

专题04表达技巧高考语文古代诗歌巧鉴赏

专题04表达技巧高考语文古代诗歌巧鉴赏

一去紫台连朔漠,独留青冢向黄 昏。[杜甫《咏怀古迹五首(其 三)》] 上句写昭君离开汉室,下句写葬 于青冢不得归故土,对仗工整, 写出了昭君不幸的一生。
用疑问的形式表达确定 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苏轼
的意思叫反问。可以加 《定风波》)
强语气,表达强烈感情,使用反问句式表达了词人旷达的
激发思考。
情怀。
比拟
比拟包括拟人和拟物, 把物当作人来描写叫 拟人,把人当作物或 把甲物当作乙物来描 写叫拟物。比拟可以 使读者产生联想,使 描写的人、物、事表 现得更形象、生动。
霜禽欲下先偷眼,粉蝶如知 合断魂。(林逋《山园小梅》) 采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 先偷眼”写白鹤爱梅情切, 还未飞下,就迫不及待地偷 看;“合断魂”写粉蝶因爱 梅而断魂。这两句诗把鹤、 蝶对梅的喜爱之情表现到了 极点。
好。(2分)
2.抒情手法
类别
特点
示例
直接 抒情
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 直接表达作者强烈的爱
者。念天地之悠悠,独 憎、喜怒、哀乐等主观
怆然而涕下!(陈子昂 感情的抒情方式。包括
《登幽州台歌》) 直抒豪情壮志、直抒愤
全诗以悲凉慷慨的调 世嫉俗之情、直抒悲思
子,通过登幽州台,直 愁绪、直抒欢快喜悦之
接表达了诗人功业难 情、直接表达对事理的
(二)常见表达方式
1.描写手法
(1)侧面描写
特点
示例
吴丝蜀桐张高秋,空山凝云颓不流。江娥啼
亦称“间接描 竹素女愁,李凭中国弹箜篌。(李贺《李凭箜
写”。通过其 篌引》)
他事物或环境 二、三两句从客体落笔侧面描写乐曲之美妙
描写对主要对 。优美悦耳的弦歌声一经传出,空山旷野上
象加以渲染烘 的浮云便颓然为之凝滞,仿佛在俯首谛听;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鉴赏古诗词表达技巧
新田一中高三语文备课组
4、鉴赏古诗词中常见的结构特色
5、了解古诗词鉴赏的常规题型及解题思路、答题模式
教学重点、难点
1、鉴赏古诗词中常用的表现手法
2、了解古诗词鉴赏的常规题型及解题思路、答题模式
教学方法:
合作探究评讲结合
教学课时:
本专题共6课时,其中考点分析、方法指导2课时,练习课2课时,练习讲评课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要点:鉴赏抒情方式在古诗词中的几种表现形式
鉴赏修辞在古诗词中的运用
教学内容与步骤:
一、知识点解说
表达技巧是指文章运用了哪些写作原则、规律和方法来表达文章的内容。

在诗歌鉴赏中,有时表达技巧也被称作艺术手法。

鉴赏诗词的表达技巧就是分析作品运用了哪些表达技巧,这些表达技巧在作品中起了什
么作用,表达了什么内容情感。

表达技巧主要包括以下四个方面:
1、表达方式,如叙述描写议论抒情等
2、修辞技巧,如比喻比拟借代夸张通感双关反复等
3、表现手法,如衬托对比渲染联想想象欲扬先抑等
4、结构技巧,如首尾照应层层深入先总后分铺垫等
二、鉴赏古诗词的表达方式
古诗词中主要运用叙述、描述、议论、抒情四种表达方式。

记叙:记叙人物的经历或事情的发生、发展、变化过程。

议论:对人和事物的好坏、是非、价值、特点、作用等所表示的意见。

抒情、描写是考查的重点。

1、鉴赏诗歌的抒情方式
抒情可分为直抒胸臆(直接抒情)和间接抒情(手法常是借景抒情、情景交融、托物言
志等)。

(1)、直接胸臆直接对有关人和事物表明爱憎态度的抒情方式。

如: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

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

一种相思,两处闲愁。

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再如:陈子昂的《登幽州台歌》
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

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开门见山,直叙登上高台后,“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的怆凉意境,这意境引发了诗人感时伤事的情怀,想着天地悠悠之大,而人之渺小,不禁“独怆然而涕下”。

这类题答题思路是:找出直接抒情的诗句,解说诗句意思,分析诗句蕴含的思想感情。

(2)、间接抒情:把情感寄予在描写的景和物中,间接含蓄抒情。

如: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

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
A、借景或借物抒情
在我国古代诗歌中,松、竹、梅、兰、山石、溪流、沙漠、古道、边关、落日、
夜月、清风、细雨和微草等,常常是诗人借以抒情的对象。

如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

又送王孙去,凄凄满别情。

作者借“原上草”的顽强抗争,尽情发出对自然规律不可抗拒的感叹。

B、寓情于景(或物)
如柳永的“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场景描写之中,寄寓着诗人的
离愁别恨。

C、乐(哀)景哀(乐)情
如唐代谢诨的《谢亭送别》
劳歌一曲解行舟,红叶青山急水流。

日暮酒醒人已远,滿天风雨下西楼。

上联以“红叶青山”这样亮丽诗意的景色,反衬诗人离愁别恨。

正如《姜斋诗话》所说:“以乐景写哀,以哀景写乐,一倍增其哀乐。


2、鉴赏诗歌的描写特色
描写:用生动形象的语言对人物、事件、环境所作的具体描绘和刻画。

描写可以从下面几个方面进行分析:
A.正面—侧面
B.实写—虚写
C.动景—静景
D.近景—远景
E.点---面
F.远、近、高、低、
其中考得最多的是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
如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天姥连天向天横,势拔五岳掩赤城”这两句主要是运用
正面描写,表现其高峻奇伟之势;“天台四万八千丈,对此欲倒东南倾”,则是用侧面描写
烘托天姥山的高峻奇伟。

白描:所谓白描手法,本是一种绘画技巧,即素描,用于文学上即指文字简洁朴素,
不加烘托渲染的描写方法。

效果是简洁、鲜明、传神。

这类题答题要点是:解说诗句内容,描绘写了什么景,分析对抒情有什么作用。

如刘长卿的《逢雪宿芙蓉山主人》
日暮苍山远,天寒白屋贫。

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

用白描手法,描画出一幅以旅客暮夜投宿、山家风雪人归的寒山夜宿图。

三、鉴赏古诗词的修辞技巧
《考试说明》中明确指出必须掌握的八种修辞格是:比喻、排比、夸张、借代、比拟、
设问、反问。

1、比喻用一种事物或情景来比作另一种事物或情景。

可分为明喻、暗喻、借喻。


突出事物特征,把抽象的事物形象化的作用。

“遥望洞庭山水色,白银盘里一青螺。

”(刘禹锡《望洞庭》)
诗歌巧妙地以“螺”作比,将皓月银辉下的山比做银盘里的青螺,色调淡雅,山水浑
然一体。

2、借代借用相关的事物来代替所要表达的事物。

借代可用部分代表全体,具体代
替抽象,用特征代替人。

借代的运用使语言简练、含蓄。

“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李清照《如梦令》)
诗中用“绿”和“红”两种颜色分别代替叶和花写叶的茂盛和花的凋零。

3、夸张对事物的形象、特征、作用、程度等作扩大或缩小的描述。

有更突出、更鲜
明地表达事物的作用。

“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

”(李白《秋浦歌》)
愁生白发,诗人用夸张的手法写白发竞有“三千丈”那么长.可见愁思的深重。

4、对偶用结构相同、字数相同的一对句子或短语来表达两个相对或相近的意思。


形式看,语言简练,整齐对称;从内容看,意义集中含蓄。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杜甫《登高》)
从篇法结构来讲,这首诗四联八句,句句皆对仗,对得圆浑自然,不见斧凿之痕。

“无边落木”对“不尽长江”使诗的意境显得广阔深远,“萧萧”的落叶声对“滚滚”的水势更
使人觉得气象万千。

更重要的是,从这里感受到诗人韶华易逝,装置难酬的苦痛。

5、比拟把物当作人来描写叫拟人,或把人当作物来描写叫拟物。

比拟有促使读者
产生联想,使描写的人、物、事表现的更形象、生动的作用。

“霜禽欲下先偷眼,粉蝶如知合断魂。

”(林逋《山园小梅》)
这一联采用拟人的手法。

“先偷眼”极写白鹤爱梅之甚,它还未来得及飞下,就迫不
及待地先偷看梅花几眼;“合断魂”一词写粉蝶因爱梅而至消魂,把粉蝶对梅的喜爱之情夸张到极点。

6、排比把内容紧密关联、结构相同或相似、语气一致的几个句子或短语接连说出
来。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

”(马致远《天净沙?秋思》)
纯用名词组合,构成典型环境。

7、设问先提出问题,接着自己把看法说出。

问题引入,带动全篇,中间设问,承上。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