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书局版八下历史期末试卷3
中华书局版八年级历史期末试卷(上下册)

八年级期末历史测试卷一、选择题1、“落后就要挨打”,“弱国无外交”,这是近代中国的屈辱历史给我们的警示。
在中国近代史上,腐朽的清政府被迫同列强签订的第一个不平等条约是()A.《南京条约》 B.《天津条约》 C.《马关条约》 D.《望厦条约》2、使中国半殖民地化大大加深的条约是()A.《瑷珲条约》 B.《南京条约》 C.《马关条约》 D.《辛丑条约》3、“此日漫挥无下泪,有公足壮海军威”。
这幅对联赞颂的是甲午战争中英勇牺牲的民族英雄()A.戚继光 B.郑成功 C.左宗棠 D.邓世昌4、某历史文献有这样的记载:“失去辫子,人们一时难以适应这种变化,于是,时兴起戴帽子……据说,当时名扬四海的盛锡福帽店日夜赶制帽子,仍然供不应求。
”这种情景的大规模出现应该是在()A.洋务运动时期 B.辛亥革命时期 C.戊戌变法时期 D.新中国建立初期5、标志着抗日战争全面爆发的历史事件是()A.九一八事变 B.西安事变 C.七七事变 D.南京大屠杀6、“我的家在东北松花江上,……从那个悲惨的时候,脱离了我的家乡,抛弃那无尽的宝藏,流浪!流浪!整日价在关内流浪。
……”和这首歌有关的历史事件是()A.九一八事变 B.七七事变 C.八一三事变 D.南京大屠杀7、秋收起义后,中国共产党创建的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是( )A.中央革命根据地 B.左右江革命根据地C.川陕革命根据地 D.井冈山革命根据地8、解放战争时期,毛泽东曾写下“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的诗句。
与这一诗句有关的战役是()A.辽沈战役 B.淮海战役 C.平津战役 D.渡江战役9、明确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的主张,认为要抵御外侮,首先必须了解世界,学习西方的长处的人和著作是()A.魏源的《海国图志》 B.严复的《天演论》C.李大钊的《我的马克思主义观》 D.陈独秀的《敬告青年》10、红军二万五千里长征胜利结束的标志是()A.红军三大主力在甘肃会宁会师 B.遵义会议的召开C.红军四渡赤水 D.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11、中华民族在近百年艰苦卓绝的伟大复兴历程中,关键是“中国新生”和“伟大转折”,实现了国家的独立与富强。
初二历史下册期末考试试卷及答案

专业课原理概述部分一、选择题(每题1分,共5分)A. 安史之乱B. 黄巢起义C. 五代十国D. 宋朝建立2. 宋朝的都城是?A. 长安B. 洛阳C. 开封D. 杭州3. 元朝建立于哪一年?A. 1271年B. 1276年C. 1368年D. 1279年4. 明朝的创立者是?A. 朱元璋B. 朱棣C. 朱元璋D. 朱元璋5. 清朝的都城是?A. 北京B. 南京C. 杭州D. 开封二、判断题(每题1分,共5分)1. 唐朝是中国历史上最繁荣的朝代。
()2. 宋朝是中国历史上唯一一个被少数民族政权所灭的朝代。
()3. 元朝是中国历史上版图最大的朝代。
()4. 明朝是中国历史上一个由汉族建立的朝代。
()5. 清朝是中国历史上一个封建王朝。
()三、填空题(每题1分,共5分)1. 唐朝的创立者是______。
2. 宋朝的都城是______。
3. 元朝的创立者是______。
4. 明朝的都城是______。
5. 清朝的创立者是______。
四、简答题(每题2分,共10分)1. 简述唐朝的建立过程。
2. 简述宋朝的政治制度。
3. 简述元朝的统治措施。
4. 简述明朝的经济发展。
5. 简述清朝的对外关系。
五、应用题(每题2分,共10分)1. 请列举唐朝的三个著名皇帝,并简述他们的主要成就。
2. 请列举宋朝的三个著名科学家,并简述他们的主要成就。
3. 请列举元朝的三个著名文化人物,并简述他们的主要成就。
4. 请列举明朝的三个著名思想家,并简述他们的主要成就。
5. 请列举清朝的三个著名政治家,并简述他们的主要成就。
六、分析题(每题5分,共10分)1. 分析唐朝的繁荣原因及其影响。
2. 分析宋朝的科技发展及其影响。
七、实践操作题(每题5分,共10分)1. 请你设计一个关于唐朝的展览,包括展览的主题、内容、展品等。
2. 请你设计一个关于宋朝的科技展览,包括展览的主题、内容、展品等。
八、专业设计题(每题2分,共10分)1. 设计一个关于唐朝的历史教学活动,包括活动目标、内容、方法和评估方式。
八年级历史下册期末考试题(含答案)

八年级历史下册期末考试题(含答案)本文档包含了八年级历史下册期末考试题及答案。
第一部分:选择题(每题2分,共30分)1. 中国古代的四大发明是()。
A. 火药、印刷术、造纸术、指南针B. 造纸术、火药、印刷术、指南针C. 火药、造纸术、指南针、印刷术D. 火药、指南针、印刷术、造纸术答案:A2. 长城是中国古代修筑的防御工事,其中最著名的是()。
A. 万里长城B. 西安城墙C. 平遥古城墙D. 韶山红旗渠答案:A3. 以下哪位是中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A. 孔子B. 孟子C. 墨子D. 庄子答案:A...第二部分:问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1. 请简要介绍中国古代的科举制度。
答案:科举制度是中国古代的选拔官员的制度,起源于隋朝,兴盛于唐朝,延续到清朝结束。
它通过考试选拔人才,以确保官员的能力和品德。
科举考试分为乡试、会试和殿试,考试内容涵盖经义、诗词、文章等。
科举制度为普通人提供了一种通过努力研究可以改变自身命运的途径,对于中国古代社会的稳定和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
2. 请简要介绍中国的汉字文化。
答案:汉字是中国的文字系统,具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内涵。
汉字是象形文字和表意文字的结合,每个汉字代表着一个独特的意义。
汉字记录了中国古代的历史、文化、科技等方面的知识。
汉字的研究对于了解中国文化和传统有重要意义,它也是中文的基础。
近年来,汉字也被广泛传播到世界各地,成为了国际交流的一种重要工具。
...请根据需要继续完善考题和答案。
第三部分:解答题(每题20分,共40分)1. 请以不少于200字的篇幅,简要介绍中国的丝绸之路。
...请根据需要继续完善解答题内容。
答案解析请根据需要在此部分提供选择题的答案解析。
参考答案请根据需要在此部分提供问答题和解答题的参考答案。
---希望以上内容符合您对于八年级历史下册期末考试题的要求。
如需进一步完善,请及时告知。
八下期末历史试题及答案

八下期末历史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下列关于秦始皇统一六国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 公元前221年统一六国B. 统一了度量衡C. 统一了货币D. 统一了文字答案:A2. 唐朝时期,实行的科举制度是为了()A. 选拔人才B. 巩固皇权C. 增加税收D. 扩大疆域答案:A3. 明朝时期,郑和下西洋的主要目的是()A. 宣扬国威B. 寻求贸易C. 寻找新大陆D. 传播文化答案:A4. 清朝康熙皇帝在位时,实行的“摊丁入亩”政策是为了()A. 减轻农民负担B. 增加国家税收C. 改革土地制度D. 促进商业发展答案:A5. 鸦片战争后,中国被迫签订的第一个不平等条约是()A. 《南京条约》B. 《北京条约》C. 《马关条约》D. 《辛丑条约》答案:A6. 洋务运动中,李鸿章创办的江南制造局是()A. 军事工业B. 文化教育C. 交通建设D. 农业发展答案:A7. 戊戌变法中,光绪皇帝颁布的《明定国是诏》是为了()A. 进行政治改革B. 进行经济改革C. 进行文化改革D. 进行军事改革答案:A8. 辛亥革命后,孙中山提出的三民主义包括()A. 民族主义、民权主义、民生主义B. 民族主义、民主主义、民生主义C. 民主主义、民权主义、民生主义D. 民族主义、民权主义、民主主义答案:A9. 五四运动爆发的直接原因是()A. 巴黎和会的不公正决议B. 国内经济危机C. 国内政治腐败D. 国内文化运动答案:A10. 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军队在淞沪会战中的主要指挥官是()A. 张自忠B. 李宗仁C. 张学良D. 蒋介石答案:B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10分)1. 秦始皇统一六国后,统一了全国的货币,这种货币被称为________。
答案:半两钱2. 唐朝时期,科举制度的设立,使得________得以进入官场。
答案:平民3. 明朝时期,郑和下西洋,最远到达了________。
答案:非洲东海岸4. 清朝康熙皇帝在位时,实行的“摊丁入亩”政策,使得农民的负担________。
八年级历史下册期末测试题及答案

八年级历史下册期末测试题及答案答案:D.安史之乱。
安史之乱发生于唐朝中期,不是唐朝时期。
其他选项都是唐朝时期的重要历史事件。
答案:D.明朝。
明朝虽然是中国历史上一个重要的朝代,但并不是中国历史上的大一统王朝。
秦朝、汉朝和唐朝都是中国历史上的大一统王朝。
答案:D.宋太祖。
宋太祖是宋朝的开国皇帝,不是唐朝的皇帝。
其他选项都是唐朝的重要皇帝。
答案:唐朝的建立是在隋朝末年,各地起义频繁,最终李渊在太原起兵,攻占了长安,建立了唐朝。
唐朝的建立背景复杂,一方面是隋朝的腐败和暴政,另一方面是各地人民的反抗和起义,为唐朝的建立提供了条件。
答案:唐朝的三大盛世分别是贞观之治、开元盛世和元和中兴。
贞观之治注重政治清明,提倡法治,加强中央集权,促进了经济的发展;开元盛世则是唐朝的鼎盛时期,经济文化发展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唐玄宗的开明政治也得到了历史的肯定;元和中兴则是唐朝中期的一次复兴,虽然时间不长,但是对唐朝的稳定和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请简述明朝的建立和郑和下西洋的背景及意义。
请简述唐朝与吐蕃的关系,并解释为何唐朝能够取得对吐蕃的胜利?请简述宋朝的科技发展,并解释其对社会和经济的影响。
5请简述明清时期的文化现象,并分析其特点及影响。
A.长江B.尼罗河C.黄河D.印度河A.中国B.巴西C.印度D.澳大利亚A.绞杀现象B.板根现象C.风化壳D.珊瑚礁山东______;山西______;河南______;河北______。
杭州:______;成都:______;重庆:______。
长江:______;黄河:______;珠江:______。
A______林;B______林;C______林。
请简述澳大利亚特有的动植物景观。
--- What's the weather like today? --- It's.A. snowB. rainC. cloudyD. cold--- What's your favorite season? --- I like best.A. springB. summerC. fallD. winter--- What day is it today? --- It's.A. MondayB. TuesdayC. WednesdayD. Thursday--- What's the date today? --- It's.A. March 15thB. March the 15thC. the 15th of MarchD. 15th of March答案:C. the 15th of March--- What's the time now? --- It's.A. a quarter to nineB. nine past oneC. half past eightD. twenty past eight答案:A. a quarter to nine--- What's your favorite color? --- My favorite color is. A. yellow B. blue C. green D. orange--- What's your favorite food? --- My favorite food is.A. breadB. chickenC. pizzaD. rice--- What's your favorite drink? --- My favorite drink is. A. water B. orange juice C. tea D. coffee--- What's your favorite animal? --- My favorite animal is.A. a dogB. a catC. a birdD. a tiger--- What's your favorite sport? --- My favorite sport is. A. basketball B. soccer C. volleyball D. tennis答案:B.A.活字印刷术B.指南针C.火药D.造纸术A.夏朝建立B.商朝建立C.秦朝建立D.西汉建立下列哪个朝代是中国历史上的最后一个封建王朝?请填写出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的名字:_________。
最新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下册期末试卷及答案

最新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下册期末试卷及答案第一部分:选择题1.()中国古代封建制度中,土地所有者是()。
A.皇帝B.王C.农民D.官僚答案:A2.()辛亥革命爆发地是()。
A.广州B.南京C.上海D.重庆答案:A3.()中国成立于()年。
A.1910B.1911C.1921D.1923答案:C4.()二战之后,中国取得的第一个国际性胜利是()。
A.中印边界战争B.朝鲜战争C.舟山群岛战役D.对越自卫反击战答案:C5.()改革开放的标志是()。
A.三峡工程动工B.香港回归C.上海浦东开发开放D.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答案:C第二部分:判断题1.()中国封建社会最高统治者是皇帝。
答案:正确2.()中国成立于1921年。
答案:正确3.()中国曾参与朝鲜战争。
答案:正确4.()改革开放的标志是香港回归。
答案:错误5.()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
答案:正确第三部分:简答题1. 请简述中国古代的封建制度。
答案:中国古代的封建制度是以皇帝为中心,地主阶级拥有土地,并控制农民的生产和生活等方面的制度。
2. 请简要介绍辛亥革命的背景和意义。
答案:辛亥革命是中国资产阶级领导的彻底反对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反帝反封建性质的大革命,背景是中国民主革命运动的高涨和国内外矛盾的尖锐化。
它的意义在于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统治,开辟了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
3. 请简述中国的成立过程和作用。
答案:中国成立于1921年,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由马克思主义者创建。
党的成立有中国革命的历史必然性,作用是推动中国社会前进、实现社会主义,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幸福。
4. 请简述中国在二战之后取得的国际性胜利。
答案:中国在二战之后取得的国际性胜利是舟山群岛战役。
这次战役中国军队成功解放了舟山群岛,有效保卫了中国的领土完整,推动了国际社会对中国的肯定和支持。
5. 请简述中国的改革开放政策。
答案:改革开放是中国国家关系的伟大革命,标志是中国的上海浦东开发开放。
八年级下册历史期末试卷及答案【含答案】

八年级下册历史期末试卷及答案【含答案】专业课原理概述部分一、选择题1. 关于唐朝的开元盛世,下列哪项描述是正确的?A. 唐玄宗即位后,政局动荡,国力衰弱B. 开元盛世是唐朝历史上一个经济、文化衰落的时期C. 唐玄宗实施了一系列政治、经济改革,使唐朝进入全盛时期D. 开元盛世因安史之乱而结束答案:C2. 北宋时期,下列哪位科学家发明了活字印刷术?A. 张衡B. 沈括C. 蔡伦D. 毕昇答案:D3. 关于元朝的行省制度,下列哪项描述是正确的?A. 行省制度是元朝的一种军事制度B. 行省制度加强了中央集权C. 行省制度导致了地方割据势力的加强D. 行省制度在元朝后期被废除答案:B4. 明朝初期,下列哪位航海家七次下西洋,促进了中国与其他国家的交流?A. 郑和B. 徐霞客C. 李时珍D. 王守仁答案:A5. 清朝时期,下列哪位皇帝实行了闭关锁国政策?A. 康熙B. 乾隆C. 雍正D. 嘉庆答案:B二、判断题1. 唐朝的安史之乱发生在唐太宗时期。
(×)2. 宋朝的科举制度对后世有着深远的影响。
(√)3. 元朝的统一结束了中国长期的分裂局面。
(√)4. 明朝的靖难之役是明朝内部的一场政治斗争。
(√)5. 清朝的康乾盛世是中国封建社会的一个繁荣时期。
(√)三、填空题1. 唐朝的开元盛世是唐朝历史上一个政治、经济、文化全面繁荣的时期,被称为“______”。
答案:开元之治2. 宋朝的科举制度中,殿试是由______亲自主持的考试。
答案:皇帝3. 元朝的行省制度中,中央政府设立的最高行政机构是______。
答案:中书省4. 明朝的郑和下西洋的船队被称为“______”。
答案:宝船5. 清朝的闭关锁国政策导致了中国的科技、文化等方面的落后,这一政策在______时期达到了顶峰。
答案:乾隆四、简答题1. 请简述唐朝的开元盛世的主要特点。
答案:唐朝的开元盛世是唐朝历史上一个政治、经济、文化全面繁荣的时期,主要特点是政治清明、经济繁荣、文化昌盛。
八年级下册历史期末试卷及答案【含答案】

八年级下册历史期末试卷及答案【含答案】专业课原理概述部分一、选择题1. 以下哪个事件是导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的直接原因?A. 萨拉热窝事件B. 巴尔干危机C. 奥匈帝国皇储弗朗茨·斐迪南被刺杀D. 德国对俄国的宣战2. 以下哪位是中国近代史上著名的维新派领袖?A. 康有为B. 梁启超C. 严复D. 所有选项都对3. 以下哪个条约标志着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正式结束?A. 《凡尔赛条约》B. 《圣日耳曼条约》C. 《特里亚农条约》D. 《塞夫斯条约》4. 以下哪个事件是中国近代史上的一次重要改革运动?A. 戊戌变法B. 辛亥革命C. 五四运动D. 北伐战争5. 以下哪个是苏联在斯大林时期进行的一次大规模政治运动?A. 大清洗B. 农业集体化C. 工业国有化D. 所有选项都对二、判断题1. 第一次世界大战是在1914年爆发的。
(√)2. 辛亥革命成功后,清朝灭亡,中华民国成立。
(√)3. 纳粹党是德国法西斯政党,成立于1919年。
(√)4. 日本侵华战争是从1937年的卢沟桥事变开始的。
(√)5. 第二次世界大战是在1939年爆发的。
(√)三、填空题1. 中国近代史上的一次重要改革运动是______。
2. 1917年,俄国爆发了______,这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成功的社会主义革命。
3.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在北京宣告成立,毛泽东当选为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
4.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转折点是______。
5. 联合国是在______年成立的。
四、简答题1. 请简述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原因。
2. 请简述辛亥革命的意义。
3. 请简述斯大林模式的主要内容。
4. 请简述抗日战争的胜利意义。
5. 请简述联合国的主要宗旨。
五、应用题1. 请分析第一次世界大战对世界格局的影响。
2. 请分析辛亥革命对中国近代化的影响。
3. 请分析斯大林模式对苏联经济发展的影响。
4. 请分析抗日战争胜利的原因。
5. 请分析联合国在国际事务中的作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安乐溪乡初级中学2015~2016学年第二学期
八 年级期末考试 历史 试题3
考试时间: 120 分钟 试卷满分: 100 分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40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答案
1.1949年9月23日召开第一届全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该会议通过了起宪法作用的文件( ) A.《共同纲领》 B.《关于建国以来若干问题的讨论》 C.《新民主主义理论》 D.《三民主义》
2.1950—1953年,率领中国志愿军抗美援朝的将领是( ) A.周恩来 B.毛泽东 C.彭德怀 D.邓小平
3.在对社会主义的探索过程中出现过许多的曲折,也有成功经验的借鉴。
下节选项中,发生在20世纪50~60年代的有哪些?( )
①大跃进 ②人民公社化运动 ③十一届三中全会 ④文化大革命 ⑤南方谈话 ⑥中共八大 A.①②③④ B.①②④⑥ C.②④⑤⑥ D.③④⑤⑥ 4.每一个历史时期都有其鲜明的时代特征或口号,如果要为"人民公社化运动"时期附上一条鲜明的时代宣传标语应该是( )
A.集中力量优先发展重工业
B.争取社会主义在全国的胜利
C.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
D.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5.书是装着知识的海洋,当文化思想上升到政治问题并被不法分子利用时,它也会成为没有硝烟的战争的导火线。
作为"文化大革命"的导火线的著作是( )
A.新编《海瑞罢官》
B.《青春之歌》
C.《鲁迅文选》
D.《新青年》
6.民族精神始终是鼓舞中华民族不畏艰难、团结协作、战胜困难的力量源泉。
下列民族精神形成于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是( )
①五四精神 ②长征精神 ③"铁人"精神 ④"两弹一星"精神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7.新中国成立至今,经历了67年的风雨春秋,下列对此阶段历史中所发生的几个重大史实表述不正确的是( )
A.1951年西藏和平解放标志着祖国大陆获得统一
B.一五计划的实行,我国开始向工业化迈进
C.三大改造的完成,标志着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建立
D."一国两制"伟大构想的实施,使港澳台顺利回归祖国
8.中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宪法的制定是在( )
A.1949年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B.1954年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C.1956年中共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
D.1992年中共第十四次全国代表大会
9.《时代》是美国影响最大的新闻周刊。
20世纪70年代主题为"尼克松的中国之旅"被登上其封面。
尼克松访华意味着( )
A.中美关系得到改善
B.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C.中美正式建交
D.中美对国际看法一致
10.有人喜欢收藏“1969”“1971”年发行的毛主席像章,我们可以断定这些文物是( ) A 抗美援朝时期的 B 三大改造时期的 C 文化大革命时期的 D 改革开放以后的
11.右表反映的粮食产量发生于( ) 风阳县农业生产三年三大步 A 土地改革后 B 三大改造时期 1980年产粮 5.02亿公斤 C 人民公社化时期 D 改革开放时期 1981年产粮 6.70亿公斤 1982年产粮 7.15亿公斤 12.首次使用“邓小平理论”这个称谓是在( )
A 中共七届二中全会
B 中共八大
C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D 中共十五大 13. “内蒙古自治区”、“广西壮族自治区”等称谓是由于( ) A “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原则 B 建国后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C 我国各民族一律平等政策
D 中华各民族共同创造历史的事实 14.1955年谁提出“求同存异”的方针,促成了万隆会议圆满成功( ) A 毛泽东 B 周恩来 C 刘少奇 D 邓小平 15.尼克松回忆与周恩来首次握手时感慨地说:“当我们的手相握时,一个时代结束了,另一个时代开始了。
”这里指的是( )
A 中美关系改善
B 万隆会议召开
C 中国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
D 中日正式建交 16.20世纪70年代我国取得的外交成就主要有( )
①恢复了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②中美建立正式外交关系 ③周恩来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④中日建交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②④ D .①③④
17.他,曾经荣获2001年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他是2004年“感动中国”十大人物之一;他被国际农学界誉为“杂交水稻之父”。
他是( )
A 邓稼先
B 杨利伟
C 王选
D 袁隆平
18.中国古代有“秀才不出门,便知天下事”的说法,今天这种说法已经通过下列哪项成果变成了现实。
( )
A 计算机网络
B 电视
C 报纸
D 课本
19.20世纪90年代以来,党和政府实施_______的发展战略,把_______作为科教兴国的奠基工程。
( )
题号
一
二
三
四
总 分
分数
学校: 年级: 班级: 姓名: 学号:
……………………………密…………………………………………………………封……………………………………线……………………………
A科教兴国高等教育 B科教兴国九年义务教育
C可持续发展高等教育 D可持续发展九年义务教育
⒛建国以来,我国农业生产关系的变革或调整经历的几个步骤,按先后顺序是()
①土地改革②农业合作化③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④人民公社化
A①②③④ B①②④③ C②①③④ D②①④③
二、填空题(每空2分,共5小题,共10分)
21.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标志。
22.中国进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的标志。
23.“文化大革命”结束的标志。
24.《》是我国在1954年颁布的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宪法。
25.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基本建立的标志。
三、连线题(共10分)
26.抗美援朝周恩来 27 .土地改革完成 1949年
万隆会议彭德怀三大改造完成 1953年春
党的好干部王进喜一五计划结束 1956年
铁人邓稼先开国大典 1957年
两弹元勋焦裕禄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2001年
四、材料分析题(共40分,28小题10分,29题10分,30题8分,31题12分)
28.阅读下列材料(10分)
材料一:为了有计划地进行社会主义建设,我国政府编制了发展国民经济的第一个五年计划。
它的基本任务是:集中主要力量发展重工业,建立国家工业化和国防现代化的初步基础;相应地发展交通运输业、轻工业、农业和商业;相应地培养建设人才。
材料二:2006年3月14日,十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闭幕。
会议审议通过了《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确定了中国未来五年的经济社会发展目标。
第十一个五年规划以与时俱进的科学发展观贯穿始终,即依托先进的科技寻求高质量高效益的发展,追求“理性的繁荣”,“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也就是以建设和谐社会为目标的发展。
请回答:⑴请写出“一五”计划的起止时间。
(2分)
⑵列举“一五”期间取得的重大建设成就。
(至少三项)(6分)
⑶比较材料一与材料二,指出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的制定有何新的特点。
(2分)
29. 阅读下列材料(10分)
材料:《春天的故事》的部分歌词:“1979年,那是一个春天,有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画了一个圈,神话般地崛起座座称,奇迹般地聚起座座金山。
1992年,又是一个春天,有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写下诗篇,天地间荡起滚滚春潮,征途上扬起浩浩风帆。
”
请回答:⑴为什么说1979年“是一个春天”,这里的“春天”指什么?(4分)⑵“有一位老人”这位“老人”指的是谁?(2分)请你用一句话评价这位老人。
(2分)
⑶老人在1979年“画了一个圈”是指什么?(2分)
30. 阅读下列材料(8分)
材料:2005年10月12-17日,我国“神舟六号”载人航天飞船载着两名航天员顺利完成飞天使命,令海内外中华儿女感到振奋。
⑴你知道两位航天员的名字吗?请你写出两位航天员的名字。
(2分)
⑶我国航天事业为什么能取得巨大成就?(2分)
⑷请列出我国科技上巨大成就。
(至少举两例)(4分)
31. 阅读下列材料(12分)
材料一:2005年3月14日,十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表决通过了《反分裂国家法》。
该法不是针对台湾人民的,而是反对和遏制“台独”势力的法律。
材料二:2006年2月27日台湾领导人决定终止“国统会”和“国统纲领”适用,同时表示在条件许可时,会推动台湾公众制定新“宪法”。
材料三:2005年4、5月间,中国国民党主席连战、亲民党主席宋楚瑜相继访问大陆,这一系列访问为海峡两岸的进一步沟通送来了缕缕春风。
请回答:
⑴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国领土,历代中央政府曾采取措施加强对该地区的管辖。
试以古代史上相关史实加以证明。
(至少举两例)(4分)
⑵我国政府对台基本方针是什么?(2分)
⑶有人认为,解决台湾问题,完成祖国统一大业,是大人的事情,与青少年无关。
这种观点对吗?为什么?(2分)
⑷为了早日实现祖国统一,请分别针对台湾人民和“台独”分子写一句心理话。
(4分)
我想对台湾人民说:
我想对“台独”分子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