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经济学(简明教程)第七版复习重点

西方经济学(简明教程)第七版复习重点
西方经济学(简明教程)第七版复习重点

边际产量是总产量的导数;

生产者究竟投入多少可变要素,生产多少,不仅取决于生产函数而且取决于成本函数。

生产要素报酬递减规律(边际收益递减规律):表明在技术水平不变,其他生产要素不变的情况下,追加一种生产要素,该生产要素所形成的总产出要经历一个逐渐上升加快增长趋缓到最大不变到绝对下降的过程。

规模报酬递增:产出的数量变化比例大于投入的变化比例。

规模经济:随着生产规模扩大,产品平均成本下降的情况。

是指在技术水平不变的情况下,两种生产要素按同样的比例增加,即生产规模扩大。起初量的增加要大于生产规模的扩大,但是随着生产规模的扩大超过一定的限度,产量的增加将小于生产规模的扩大,甚至使产量绝对地减少。这就使规模经济逐渐走向规模不经济。

经济规模不等于规模经济;

范围经济是指利用相同的设备或者相关联的生产要素生产多种产品时形成的经济,而规模经济是大规模生产同种产品所形成的经济。范围经济所拥有的生产和成本优势使联合生产能超过个别生产。

E点:生产者均衡点

实现生产者均衡的条件:

上图中,切点处等产量线与等成本线的斜率相等:

MRTS=dK/dL

KAB=OB/OA=(C/PK)/(C/PL)=PL/PK

所以MRTS=dK/dL=PL/PK (1)

MPK*dK=MPL*dL

dK/dL=MPL/MPK=PL/PK

MPL/PL= MPK /PK(2)

(1)和(2)即实现生产者均衡的条件

生产要素的替代效应和产量效应,类似于消费者的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

扩展线(扩展轨道,规模曲线):代表不同产量水平的最优投入组合点的轨迹。

第五章:

机会成本(又称经济成本):生产1单位的某种商品的机会成本是指生产者所放弃的使用相同的生产要素在其它生产用途中所能得到的最高收入。资源具有多用途性,机会成本源于资源使用中的选择。显性成本就是会计成本。

隐含成本是厂商在生产经营过程中使用自有生产要素所花费的成本。隐含成本与机会成本都应该考虑机会成本,以求资源优化配置。

厂商经营的真实成本=显性成本(会计成本)+隐含成本

社会成本是从社会整体看待的成本,是一种机会成本。【例】公司一个月销售额10万,

成本总和8万,污染未经处理悄悄排放,政府需要花5万元才能将污染治理与之前一样。

社会成本=8+5=13万

私人成本:厂商负担的成本。

成本的短期分析与长期分析(第四章是生产函数的短期与长期)

长期与短期不是就时间的长短,而是就生产要素是否全部可变而言的。

短期:一部分投入可以调整----可变成本;另一部分投入不可以调整----固定成本。

长期:一切成本都可以调整,没有固定与可变之分。

Fixed cost ;Variable cost ;Total cost;Marginal cost;

短期总成本STC包括:固定成本FC和可变成本VC。 STC = FC + VC 固定成本FC包括:厂房租金和设备的折旧,以及管理人员(停工期间无法解雇人员总经理,总工程师,总会计师)的薪金及保险费。短期内不能调整。

可变成本VC包括:原材料、燃料支出,水电费和维修费,可随时解雇的生产工人的工资。短期内可以调整。

SAC=AVC+AFC

LTC长期总成本曲线是一系列最低成本点的轨迹。

LTC STC 曲线形状相同,但决定因素不同。

STC由可变投入要素的边际收益率先递增后递减决定的;

LTC由规模报酬先递增后递减决定的。

长期平均成本LAC曲线:

SAC最低点:最优产出率; LAC最低点:最佳市场规模;

LAC与SAC同时到达最低点是一种理想状态;

边际收益(MR)Marginal Revenue

总收益TR、平均收益AR和边际收益MR

总收益TR:厂商销售一定量的产品所得到的全部收入。

TR = AR*Q

平均收益AR:厂商销售每一单位产品平均所得到的收入。AR = TR/Q

边际收益MR:每增加销售一单位产品所增加的收入。MR

= TR/ Q

利润最大化的原则:MR=MC;边际收益=边际成本;生产规模最佳点会计利润:销售总收益TR与会计成本的差额;

经济利润:销售总收益TR与企业经营的机会成本或经济成本的差额,又称超额利润;

正常利润=经济成本(机会成本)- 会计成本;正常利润是厂商停留在该行业中的必要条件;

亏损情况:

亏损情况下的停止营业点(E1):即产品价格低于AVC的最低点时,生产越多越亏。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