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终关怀》护理考试重点
华医网临终关怀康复护理答案

华医网临终关怀康复护理答案一、单选题1、临终关怀是为()提供生理、心理、社会的全面支持和照顾。
A、临终老人B、临终老人的家属C、临终老人及其家属D、病重老人2、下述中不属于临终老人呼吸衰竭的表现是()。
A、潮湿呼吸B、临终呼吸C、昏迷D、点头样呼吸3、下述中属于临终老人胃肠道变化的是()。
A、大小便失禁B、下颌下陷C、心肌收缩力减弱D、高热4、下述中不属于临终老人肌肉张力减弱的表现是()。
A、下颌下垂B、眼球内陷C、吞咽困难D、体温异常5、下述中属于临终老人意识改变的是()。
A、心肌收缩力减弱B、上睑下垂C、昏睡D、高热;6.有关尸体料理的工作程序,下述中不正确的是()。
A、根据当班医生的死亡诊断,记录死亡时间,填写死B、备齐用物携至床边,劝家属在身边陪伴不要离开C、将尸体置于一个平面位置,仰卧,双臂放在身体的两侧,在其头下放置一个枕头防止面部淤血D、撤去棉胎,放平尸体,移开床旁桌、椅7、生物学死亡是指()A、呼吸停止B、心跳停止C、各种反射消失D、呼吸心跳停止后大脑的死亡,人体组织细胞新陈代谢完全停止8、现代医学判断死亡的标准是() 。
A、心跳停止B、呼吸停止C、瞳孔散大D、脑死亡9、临终老年人的心理变化在否认期的表现特点是()。
A 、多疑、愤怒B、怨恨、嫉妒D、力争把自己的情绪转向他人D、极力否认事实、拒绝接受现实10、临终关怀以提高老年人的()质量为宗旨。
A、生活B、生存C、幸福D、照顾11、濒死期是死亡的()时期。
A、第一B、第二C、第三D、第四12、生物学死亡期是指整个机体已()复活。
A、可以B、局部C、不能D、完全13、临终时呼吸变化表现为() 。
A、节律规则B、频率16~20次/分C、变深变快D、变浅变慢14、老年人患癌症晚期,要求医生重新做全面检查,该病人的心理反应处于()。
A、否认期B、犹豫期C、协议期D、接受期15、临终老年人房间在冬季,应每日开窗通风() 。
A、一次B、两次C、三次D、四次16、临终各阶段养老护理员应做好家属的()。
临终关怀题库(223道)

临终关怀1、临终关怀学的创始者是∶ ( )——[单选题]A 弗洛伦斯·南丁格尔B 西塞丽·桑德斯C 丽连·沃德D 露丝·依瑞曼E 菲比修女正确答案:B2、临终关怀学体现了哪种医学模式的特色?( )——[单选题]A 生物医学模式B 整体医学模式C 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D 自然哲学医学模式E 自然哲学医学模式正确答案:D3、对临终关怀理念、概念和服务观念以及临终关怀行为和信念等进行实际调查与研究是∶( )——[单选题]A 规范临终关怀学B 理论临终关怀学C 描述临终关怀学D 应用临终关怀学正确答案:C4、现代临终关怀事业的发源地是∶( )——[单选题]A 美国B 澳大利亚C 加拿大D 日本E 英国正确答案:E5、在临终关怀学研究中.应用最广泛的研究方法是( )——[单选题]A 归纳法B 案例法C 比较研究法D 理论联系实际方法正确答案:A6、世界上第一家临终关怀护理院是∶( )——[单选题]A 白普理宁养院B 圣卢克医院C 圣约瑟夫关怀院D 圣克里斯多弗临终关怀院正确答案:D7、西方临终关怀思想最早、最著名的代表人物是∶( )——[单选题]A 盖仑B 苏斯拉他C 希波克拉底D 迈蒙尼提斯E 科拉加正确答案:C8、我国内地第一个临终关怀专门研究机构是∶( )——[单选题]A 上海市临汾路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B 白普理宁养院C 马偕纪念医院淡水分院D 天津医学院临终关怀研究中心E 上海市南汇县老年护理院正确答案:D9、适合当前我国的国情,具有广阔发展前景的临终关怀模式是:( )——[单选题]A 独立的临终关怀医院B 护理医院组织模式C 家庭病床模式D 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临终关怀病房E 综合模式正确答案:E10、第一个世界临终关怀及舒缓治疗日是∶( )——[单选题]A 2005年10月8日B 2005年1月8日C 2004年10月8日D 2004年10月18日E 2005年10月18日正确答案:A11、第一个将护理与人文关怀相结合的护理学家是∶( )——[单选题]A 卡利斯塔·罗伊B 吉恩·华森C 伊莫詹妮·M·金D 西塞丽·桑德斯E 鲁特维·贝塔朗菲正确答案:B12、关于临终关怀理念和临终关怀理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单选题]A 临终关怀学理论是对临终关怀现象及本质的规律性认识。
护理学考试:临终关怀选择归纳整理

临终关怀护理选择一、选择题1.临终关怀护理的核心是A.给予B.稳定情绪C.关心D.控制疾病的发展E.减轻家属的负担2.临终关怀护理最终是达到什么目的A.省钱B.优死C.延长死亡时间D.缓解疼痛E.治愈疾病3.患者王某,男,54岁,患胰腺癌广泛转移,病情日趋恶化,患者心情不好,对医务人员工作不满,常对其陪伴亲属发脾气。
你认为该患者的心理反应处于何阶段A.忧郁期B.愤怒期C.协议期D.否认期E.接受期4.临终关怀着重对临终患者进行的内容不包括A.疼痛的控制 B.情绪的支持 C.家属的心理指导 D.患者的灵性需求 E.X线照射5.为老年临终患者提供的心理服务内容包括A.尊重患者 B.耐心解释消除疑虑 C.陪伴和聆听 D.满足合理要求 E.死亡教育8.下列哪一项不符合协议期临终患者表现 A.患者的愤怒逐渐消退 B.患者很和善、很合作 C.患者有侥幸心理,希望是误诊 D.患者认为做善事可以死里逃生E.患者开始接受了自己患了不治之症的事实 9.濒死期患者最后消失的感觉常是 A.视觉 B.听觉 C.味觉 D.嗅觉 E.触觉 10.世界上第一个现代临终关怀机构是 A.美国新港临终关怀病院 B.西欧修道院 C.英国圣克里斯多弗临终关怀院 D.加拿大姑息护理协会 E.天津医学院临终关怀研究中心11.对濒死期患者的心理护理下列哪项不妥 A.理解患者的心理需求 B.对患者攻击行为应无声地接受 C.尽量满足患者的意愿 D.对患者否认期的言行应好心矫正 E.语言亲切,照顾要周到12.对死者家属的护理不包括。
《临终关怀》护理考试重点

临终护理考试重点(2013)名词解释1.临终关怀:是指由医生、护士、心理学家、社会工作者、宗教人员及志愿者等多方面、多学科的人员组成的团队,对晚期患者及家属提供的全面照护。
其宗旨是提高晚期患者的生命质量,使晚期患者无痛苦、舒适、安详有尊严地走完人生最后阶段,为人生划上完美的句号。
同时使晚期患者家属的身心健康得到保护和加强。
2.临终护理:是一种组织化护理方案,重视团队精神照顾,为晚期患者及其家属提供缓和性和支持性的全面照护。
3.临终护理管理:是为了提高临终患者的生存质量,系统地利用护士、医生、社会工作者和设备的过程。
为了实施临终护理,必须明确其职能,确立临终护理组织,并且进行有效的管理。
4.死亡教育:是指将有关死亡与濒死及其与生命有关的知识传递给社会及个人的教育过程。
5.安乐死:是指患不治之症的病人在垂危濒死状态下,由于精神和躯体的极端痛苦,在患者及其家属的要求下,经过医生的认可,用人为的方法使患者在无痛苦的状态下度过死亡阶段,而终结生命的过程。
6.被动安乐死:对不可治愈的晚期临终患者,停止使用延缓其生命的器械或延续其生命的治疗措施,仅采取止疼方法任患者自然死亡的方式。
7.主动安乐死:对于躯体和精神遭受极端痛苦的人实施的一种人为的,旨在仁慈地结束病人的生命或加速其死亡的过程。
8.生命质量:是以社会经济、社会背景和价值取向为基础,人们对自己的身心状况、社会能力及个人综合状况的感觉体验。
9.癌性疼痛:指与癌症有关的疼痛,包括与疾病进展有关的疼痛和与治疗有关的疼痛。
10.死亡:即脑死亡,又称全脑死亡,是指大脑、小脑、中脑和脑干的不可逆性死亡。
填空题1.临终关怀的对象(晚期患者及其家属)。
2.临终关怀格式塔的两大支柱(症状控制)、(关怀)。
3.世界临终关怀创始人是英国的(西斯莉。
桑德斯),她于(1967年7月)创办世界第一所临终关怀院(圣克里斯多弗临终关怀院)4.晚期患者的确定,以预期生命不超过(六个月)为标准。
护师临终护理考试题库及答案

护师临终护理考试题库及答案一、单选题1. 临终护理的主要目标是什么?A. 延长患者生命B. 提高患者生活质量C. 完成所有医疗程序D. 确保患者家属满意答案:B2. 以下哪项不是临终护理中常用的疼痛管理方法?A. 药物控制B. 心理支持C. 物理治疗D. 手术治疗答案:D3. 临终患者的心理需求包括以下哪项?A. 物质需求B. 社会需求C. 情感需求D. 经济需求答案:C4. 临终患者家属的心理支持,以下哪项是不恰当的?A. 提供情感支持B. 提供信息支持C. 忽视家属情绪D. 鼓励家属表达情感答案:C5. 临终护理中,以下哪项不是患者的基本权利?A. 知情同意权B. 隐私权C. 自主决定权D. 强制治疗权答案:D二、多选题6. 临终护理中,患者可能面临的心理问题包括哪些?A. 焦虑B. 抑郁C. 否认D. 愤怒答案:ABCD7. 临终护理团队通常包括哪些专业人员?A. 医生B. 护士C. 心理咨询师D. 社会工作者答案:ABCD8. 以下哪些措施有助于提高临终患者的生活质量?A. 疼痛控制B. 营养支持C. 环境舒适D. 家庭参与答案:ABCD三、判断题9. 临终护理只关注患者的生理需求,忽视心理和社会需求。
(错误)10. 临终护理中,家属的参与和支持对患者的心理健康至关重要。
(正确)四、简答题11. 简述临终护理中的“四全”护理原则。
答:临终护理中的“四全”护理原则包括全人护理、全程护理、全家护理和全团队护理。
全人护理强调对患者身体、心理、社会和精神需求的全面关注;全程护理指的是从患者确诊到生命终结的整个过程中的连续性护理;全家护理关注患者的家庭成员,提供情感和信息支持;全团队护理则是指多学科团队协作,共同为患者提供综合护理。
五、案例分析题12. 患者李某,65岁,晚期肺癌患者,目前处于临终阶段。
患者表示害怕死亡,家属则希望尽可能延长患者的生命。
作为护师,你将如何进行临终护理?答:作为护师,在面对李某这样的临终患者时,首先要进行综合评估,包括患者的生理状况、心理状态、社会支持系统等。
《老年护理》第11章 临终关怀试题及答案

《老年护理》第11章临终关怀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老年临终患者临终前最常见的症状是( A )A.疼痛B.恶心C.头晕D.压疮E.呕吐2、临终患者家属悲伤的表现不包括哪个方面( C )A.情绪感觉方面B.生理知觉方面C.社会支持系统D.认知方面E.行为方面3、临终关怀着重对临终患者进行的内容不包括( E )A.疼痛的控制B.情绪的支持C.家属的心理指导D.患者的灵性需求E.X线照射4、临终患者表现出怨天尤人,责怪命运不公,迁怒于他人。
根据美国精神病学家伯乐·罗斯博士的临终患者心理分期,该种表现属于( B )A.否认阶段B.愤怒阶段C.协议阶段D.抑郁阶段E.以上都不对5、为老年临终患者提供的心理服务内容包括( D )A.尊重患者B.耐心解释消除疑虑C.陪伴和聆听D.满足合理要求E.死亡教育6、临终关怀的意义不包括( A )A.缓解人口老龄化给我国带来的社会压力B.提高临终者的生存质量,维护生命尊严C.安抚家属子女、解决临终患者家庭照料困难D.转变观念,真正体现人道主义精神E.优化医疗资源的利用7、下列哪项不是临终关怀的目的( D )A.帮助患者认识死亡是一种自然过程B.帮助患者处于舒适、安定状态C.帮助患者提高生命质量D.帮助患者延长寿命E.帮助患者平静地接受死亡8、下列哪一项不符合协议期临终患者表现(B )A.患者的愤怒逐渐消退B.患者很和善、很合作C.患者有侥幸心理,希望是误诊D.患者认为做善事可以死里逃生E.患者开始接受了自己患了不治之症的事实9、濒死期患者最后消失的感觉常是( B )A.视觉B.听觉C.味觉D.嗅觉E.触觉10、临终患者最早出现的心理反应期是( A )A.否认期B.愤怒期C.协议期D.忧郁期E.接受期11、世界上第一个现代临终关怀机构是( C )A.美国新港临终关怀病院B.西欧修道院C.英国圣克里斯多弗临终关怀院D.加拿大姑息护理协会E.天津医学院临终关怀研究中心12、对濒死期患者的心理护理下列哪项不妥( D )A.理解患者的心理需求B.对患者攻击行为应无声地接受C.尽量满足患者的意愿D.对患者否认期的言行应好心矫正E.语言亲切,照顾要周到13、对死者家属的护理不包括( E )A.说明患者的病情及抢救过程B.对患者遗物的整理与移交C.态度真诚,表情同情、理解D.有条件者,做好对死者家属的随访E.尸体护理时,请家属在旁以便安慰14、临终患者心理反应否认期可有( B )A.患者忧郁、悲哀、关心亲人生活B.极度疲劳、表情淡漠、嗜睡C.患者心情不好对护士发脾气D.患者不承认自己的病情,认为"不可能"E.患者配合治疗,想尽一切办法延长自己的寿命15、我国老年患者临终关怀组织形式主要有临终关怀专门机构、附设的临终关怀机构和(A )A.家庭临终关怀病床B.北京松堂关怀院C.中国心理卫生协会D.肿瘤医院E.李嘉诚基金会16、目前影响我国老年患者临终关怀事业发展的主要因素包括( B )A.国家有充足的支持资金B.医务人员对临终关怀知识缺乏C.老年人的健康状况越来越差D.人们能接受"安乐死"的观点E.没有充足的人力资源17、在护理临终患者过程中,实施临终关怀的先决条件是( E )A.资金B.精湛的护理技术C.护理人员良好的心理素质D.家属的配合E.死亡教育18、临终关怀护理的核心是( C )A.给予B.稳定情绪C.关心D.控制疾病的发展E.减轻家属的负担19、临终关怀护理最终是达到什么目的( B )A.省钱B.优死C.延长死亡时间D.缓解疼痛E.治愈疾病20、以下哪一点符合临终老年人的心理特征( E )A.害怕B.懦弱C.恐惧D.快乐E.心理障碍加重21、丧偶老年人的心理状态不包括( D )A.麻木B.怀念C.内疚D.放弃E.恢复22、对临终老年人实施心理护理,不包括以下哪一点( A )A.观察病情变化B.重视与弥留之际老年人的心灵沟通C.耐心倾听和诚恳交谈D.触摸E.适时有度地宣传优死意义23、患者王某,男,54岁,患胰腺癌广泛转移,病情日趋恶化,患者心情不好,对医务人员工作不满,常对其陪伴亲属发脾气。
临终关怀护理2-1试题

临终关怀护理2-1(总分:19.00,做题时间:90分钟)一、A1型题(总题数:9,分数:9.00)1.“疼痛剧烈,不能忍受,严重影响日常生活”属于疼痛∙A.0级∙B.1级∙C.2级∙D.3级∙E.4级(分数:1.00)A.B.C.D. √E.解析:2.临终护理实施的时间一般以预期生命存活不超过多久为期限∙A.3个月∙B.6个月∙C.9个月∙D.1年∙E.1年以上(分数:1.00)A.B. √C.D.E.解析:3.对失去治愈希望的患者,在生命即将结束前实施的积极的综合照护称∙A.临终∙B.临终护理∙C.居丧照护∙D.居家护理∙E.社区护理(分数:1.00)A.B. √C.D.E.解析:4.当患者得知自己身患绝症时,表现非常生气,产生“为什么是我,这不公平!”的心理,这时患者处于∙A.否认期∙B.协议期∙C.愤怒期∙D.忧郁期∙E.接受期(分数:1.00)A.B.C. √D.E.解析:5.不属于临终关怀理念的是∙A.以治愈为主的治疗变为以对症为主的照料∙B.以延长病人的生存时间转为提高病人的生命质量∙C.尊重临终病人的尊严和权利∙D.注意临终病人家属的心理支持∙E.做好临终病人的心理护理和生活护理(分数:1.00)A.B.C.D.E. √解析:6.根据“三级阶梯药物镇痛方案”常用于中等疼痛的药物为∙A.吗啡∙B.安痛定∙C.杜冷丁∙D.美撒痛∙E.阿司匹林(分数:1.00)A.B.C.D. √E.解析:7.1988年10月在上海诞生的中国第一家临终关怀医院是∙A.南汇护理院∙B.安宁护理院∙C.安仁临终医院∙D.惠宁护理院∙E.普仁护理院(分数:1.00)A. √B.C.D.E.解析:8.根据“三级阶梯药物镇痛方案”常用于一般性疼痛的药物为∙A.美撒痛∙B.吗啡∙C.强痛定∙D.杜冷丁∙E.阿司匹林(分数:1.00)A.B.C.D.E. √解析:9.“疼痛明显,不能忍受,影响睡眠”属于几级疼痛∙A.0级∙B.1级∙C.2级∙D.3级∙E.4级(分数:1.00)A.B.C. √D.E.解析:二、B型选择题(总题数:4,分数:4.00)∙A.尸冷∙B.尸斑∙C.尸僵∙D.尸体腐败∙E.尸软(分数:1.00)(1).最先发生的尸体现象是(分数:0.50)A. √B.C.D.E.解析:(2).一般在死后24h后出现的尸体现象是(分数:0.50)A.B.C.D. √E.解析:∙A.否认期∙B.协议期∙D.忧郁期∙E.接受期(分数:1.00)(1).“请让我好起来吧,我一定…”的临终患者处于(分数:0.50)A.B. √C.D.E.解析:(2).“好吧,既然是我,那我就去面对吧”的临终患者处于(分数:0.50)A.B.C.D.E. √解析:∙A.尸单上∙B.尸体左手腕∙C.尸体右手腕∙D.尸体右踝∙E.尸体外(分数:1.00)(1).第一张尸体识别卡放在(分数:0.50)A.B.C. √D.E.解析:(2).第二张尸体识别卡放在(分数:0.50)A. √B.C.D.E.解析:∙A.死亡2~3h∙B.最先发生∙C.死后12~16h∙E.1~3h(分数:1.00)(1).尸斑发生时间(分数:0.50)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2).尸僵发展最高峰的时间(分数:0.50)A. √B.C. √D.E.解析:三、X型选择题(总题数:6,分数:6.00)10.临终关怀的目的包括(分数:1.00)A.减轻临终病人身心痛苦√B.提高临终病人生命质量√C.维护人的尊严√D.减轻家属精神心理上的压力√E.维护和增强家属的身心健康√解析:11.下列属于临终患者常见护理的是(分数:1.00)A.疼痛√B.吞咽困难C.活动无耐力√D.营养失调√E.体力丧失√解析:12.下列属于丧亲者心理反应的阶段是(分数:1.00)A.震惊与不相信√B.觉察√C.忧郁期D.恢复期√E.释怀√解析:13.对临终病人家属进行护理的主要内容(分数:1.00)A.满足家庭照顾患者的需要√B.鼓励家属表达感情√C.指导家属对患者的生活照料√D.协助维护家庭的完整性√E.满足家属本身的生理需要√解析:14.临终关怀的组织形式有(分数:1.00)A.临终关怀专门机构√B.综合性医院内附设临终关怀病房√C.居家照料√D.社康服务E.专门医护小组解析:15.临终疼痛控制的基本原则是(分数:1.00)A.以提高临终病人的生活质量为宗旨√B.采取综合治疗方法√C.首选口服镇痛药√D.根据临终病人的需要实施全面护理√E.遵循疼痛药物治疗的基本原则和要求√解析:。
《老年护理》 临终关怀试题及答案

《老年护理》第11章临终关怀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老年临终患者临终前最常见的症状是( A )A.疼痛B.恶心C.头晕D.压疮E.呕吐2、临终患者家属悲伤的表现不包括哪个方面( C )A.情绪感觉方面B.生理知觉方面C.社会支持系统D.认知方面E.行为方面3、临终关怀着重对临终患者进行的内容不包括( E )A.疼痛的控制B.情绪的支持C.家属的心理指导D.患者的灵性需求E.X线照射4、临终患者表现出怨天尤人,责怪命运不公,迁怒于他人。
根据美国精神病学家伯乐·罗斯博士的临终患者心理分期,该种表现属于( B )A.否认阶段B.愤怒阶段C.协议阶段D.抑郁阶段E.以上都不对5、为老年临终患者提供的心理服务内容包括( D )A.尊重患者B.耐心解释消除疑虑C.陪伴和聆听D.满足合理要求E.死亡教育6、临终关怀的意义不包括( A )A.缓解人口老龄化给我国带来的社会压力B.提高临终者的生存质量,维护生命尊严C.安抚家属子女、解决临终患者家庭照料困难D.转变观念,真正体现人道主义精神E.优化医疗资源的利用7、下列哪项不是临终关怀的目的( D )A.帮助患者认识死亡是一种自然过程B.帮助患者处于舒适、安定状态C.帮助患者提高生命质量D.帮助患者延长寿命E.帮助患者平静地接受死亡8、下列哪一项不符合协议期临终患者表现(B )A.患者的愤怒逐渐消退B.患者很和善、很合作C.患者有侥幸心理,希望是误诊D.患者认为做善事可以死里逃生E.患者开始接受了自己患了不治之症的事实9、濒死期患者最后消失的感觉常是( B )A.视觉B.听觉C.味觉D.嗅觉E.触觉10、临终患者最早出现的心理反应期是( A )A.否认期B.愤怒期C.协议期D.忧郁期E.接受期11、世界上第一个现代临终关怀机构是( C )A.美国新港临终关怀病院B.西欧修道院C.英国圣克里斯多弗临终关怀院D.加拿大姑息护理协会E.天津医学院临终关怀研究中心12、对濒死期患者的心理护理下列哪项不妥( D )A.理解患者的心理需求B.对患者攻击行为应无声地接受C.尽量满足患者的意愿D.对患者否认期的言行应好心矫正E.语言亲切,照顾要周到13、对死者家属的护理不包括( E )A.说明患者的病情及抢救过程B.对患者遗物的整理与移交C.态度真诚,表情同情、理解D.有条件者,做好对死者家属的随访E.尸体护理时,请家属在旁以便安慰14、临终患者心理反应否认期可有( B )A.患者忧郁、悲哀、关心亲人生活B.极度疲劳、表情淡漠、嗜睡C.患者心情不好对护士发脾气D.患者不承认自己的病情,认为"不可能"E.患者配合治疗,想尽一切办法延长自己的寿命15、我国老年患者临终关怀组织形式主要有临终关怀专门机构、附设的临终关怀机构和(A )A.家庭临终关怀病床B.北京松堂关怀院C.中国心理卫生协会D.肿瘤医院E.李嘉诚基金会16、目前影响我国老年患者临终关怀事业发展的主要因素包括( B )A.国家有充足的支持资金B.医务人员对临终关怀知识缺乏C.老年人的健康状况越来越差D.人们能接受"安乐死"的观点E.没有充足的人力资源17、在护理临终患者过程中,实施临终关怀的先决条件是( E )A.资金B.精湛的护理技术C.护理人员良好的心理素质D.家属的配合E.死亡教育18、临终关怀护理的核心是( C )A.给予B.稳定情绪C.关心D.控制疾病的发展E.减轻家属的负担19、临终关怀护理最终是达到什么目的( B )A.省钱B.优死C.延长死亡时间D.缓解疼痛E.治愈疾病20、以下哪一点符合临终老年人的心理特征( E )A.害怕B.懦弱C.恐惧D.快乐E.心理障碍加重21、丧偶老年人的心理状态不包括( D )A.麻木B.怀念C.内疚D.放弃E.恢复22、对临终老年人实施心理护理,不包括以下哪一点( A )A.观察病情变化B.重视与弥留之际老年人的心灵沟通C.耐心倾听和诚恳交谈D.触摸E.适时有度地宣传优死意义23、患者王某,男,54岁,患胰腺癌广泛转移,病情日趋恶化,患者心情不好,对医务人员工作不满,常对其陪伴亲属发脾气。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临终护理考试重点(2013)名词解释1.临终关怀:是指由医生、护士、心理学家、社会工作者、宗教人员及志愿者等多方面、多学科的人员组成的团队,对晚期患者及家属提供的全面照护。
其宗旨是提高晚期患者的生命质量,使晚期患者无痛苦、舒适、安详有尊严地走完人生最后阶段,为人生划上完美的句号。
同时使晚期患者家属的身心健康得到保护和加强。
2.临终护理:是一种组织化护理方案,重视团队精神照顾,为晚期患者及其家属提供缓和性和支持性的全面照护。
3.临终护理管理:是为了提高临终患者的生存质量,系统地利用护士、医生、社会工作者和设备的过程。
为了实施临终护理,必须明确其职能,确立临终护理组织,并且进行有效的管理。
4.死亡教育:是指将有关死亡与濒死及其与生命有关的知识传递给社会及个人的教育过程。
5.安乐死:是指患不治之症的病人在垂危濒死状态下,由于精神和躯体的极端痛苦,在患者及其家属的要求下,经过医生的认可,用人为的方法使患者在无痛苦的状态下度过死亡阶段,而终结生命的过程。
6.被动安乐死:对不可治愈的晚期临终患者,停止使用延缓其生命的器械或延续其生命的治疗措施,仅采取止疼方法任患者自然死亡的方式。
7.主动安乐死:对于躯体和精神遭受极端痛苦的人实施的一种人为的,旨在仁慈地结束病人的生命或加速其死亡的过程。
8.生命质量:是以社会经济、社会背景和价值取向为基础,人们对自己的身心状况、社会能力及个人综合状况的感觉体验。
9.癌性疼痛:指与癌症有关的疼痛,包括与疾病进展有关的疼痛和与治疗有关的疼痛。
10.死亡:即脑死亡,又称全脑死亡,是指大脑、小脑、中脑和脑干的不可逆性死亡。
填空题1.临终关怀的对象(晚期患者及其家属)。
2.临终关怀格式塔的两大支柱(症状控制)、(关怀)。
3.世界临终关怀创始人是英国的(西斯莉。
桑德斯),她于(1967年7月)创办世界第一所临终关怀院(圣克里斯多弗临终关怀院)4.晚期患者的确定,以预期生命不超过(六个月)为标准。
5.临终护理管理的特点(综合性和实践性)、(广泛性)。
6.临终关怀机构告别室设计和配置特点(人性)、(人道)、(至爱)、(关怀)7.悲伤发展的四阶段理论(麻木)、(渴望)、(颓丧)、(复原)8.晚期患者症状护理的医学和方法论原则(姑息性原则)、(客观原则)、(整体论原则)、(调整原则)、(清醒原则)9.晚期患者症状护理的生命伦理原则(统一原则)、(权利原则)、(公平原则)10.晚期患者症状护理的一般原则(质量原则)、(舒适原则)、(同意原则)、(告知原则)、(个体化原则)、(综合治疗原则)、(无创原则)11.癌痛止痛治疗中首选的最常用配方(吗啡+)12.健康相关生存质量的核心内容是(健康状态)、(主观体验)13.一个好的生存质量量表具有的特点有(反应度)、(信度)、(效度)、(可行性)14.生存质量在癌症的临床研究中的作用(利于治疗方案的选择)、(利于抗癌药物的筛选)15.影响癌症患者生存质量最常见的症状是(疼痛)、(疲劳)16.生存质量的评价内容一般包括四个维度(身体状态)、(心理状态)、(社会功能状态)、(一般性感觉)17.脑死亡的诊断标准(无感受性和反应性)、(无运动和无呼吸)、(无反射)(脑电波平坦)18.生物性死亡是指(呼吸心跳)停止后大脑的死亡。
19.Whaley提出“医学死亡”是持续(12)小时无自发性的自主运动,瞳孔(无对光反射),心脏和呼吸功能呈现不可逆的停止。
20.老年人对死亡和濒死的态度(理智对待)、(积极应对)、(恐惧死亡)、(接纳死亡)、(无所谓)、(解脱)21.晚期患者对死亡的典型反应(依赖)、(愤怒)、(自尊丧失)、(罪恶感)、(丧失人生价值)简答题1.简述癌性疼痛的特点(一慢、一进、两伴、两心)答:1)以慢疼痛为主,常伴有疼痛综合症;2)随着病情的进展进行性加重,有时呈爆发性疼痛;3)疼痛常伴随致死,极少能治愈;4)除了对于疼痛的治疗一般还需要心理治疗等生命支持;5)疼痛常伴随严重的心理障碍;6)疼痛常伴随其他器官的衰竭和功能障碍。
2.简述临终护理社会工作服务对象及基本目标是什么。
答:服务对象:以那些不能维持正常社会生活而又需要帮助的晚期患者及其家属为对象,还包含老年社区和老年人群。
基本目标:以社会整体利益和个人利益,社会发展和家庭的和谐与和睦为基本目标3.简述临终关怀的理念。
答:1)以治愈为主的治疗转变为关怀为主的照护;2)以延长患者生存时间转变为以提高生存质量;3)尊重临终患者的尊严和全力;4)注重临终患者家属的心理支持。
1)接纳死亡;2)重视生命质量而不是生命数量;3)尊重晚期患者的生命、权利和尊严4.简述老年人临终关怀的意义。
答:1)临终关怀符合人类追求高生命质量的客观要求;2)临终关怀是社会文明的标志;3)临终关怀体现了医护职业道德的崇高。
5.简述对老年人进行死亡教育的主要内容(3个)答:1)生命的意义及价值;2)对待死亡的态度;3)对传统文化资源的整合。
5.2简述死亡教育的意义。
(四个有利于)确立、促进、提高、工作答:1)有利于确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2)有利于促进人类文明,提高社会整体素质;3)有利于提高社会成员的生活质量;4)有利于临终关怀工作的开展和普及。
6.简述临终疼痛控制的基本原则。
(3个)(钱钟书)答:1)舒适原则;2)综合治疗原则;3)全面照护原则。
7.简述临终症状护理的一般性原则。
(7个)(叔侄同时告发一个人,因为他犯了五宗罪)答:1)舒适原则;2)质量原则;3)同意原则;4)个体化原则;5)告知原则;6)综合治疗原则;7)无痛原则8.简述对临终患者家属的支持。
(5个)答:1)协助料理后事;2)协助表达悲痛情绪;3)协助处理实际问题;4)促进适应新生活;5)陪伴与聆听。
(放在第一个)9.简述对临终老年人进行心理护理所采取的措施。
答:护士应密切观察并记录临终老年人的心理状态,及时了解老年人的心理需求,倾听老年人及其家属的述说,以促进老年人及其家属的心理舒适。
根据晚期患者所处的不同临终心理反应阶段进行心理护理,常用以下方法:(9个)(雨荨,顾里的自我批评,积极地转移了满足于现状的我,激励我向前)1)语言开导法;2)询问交谈法;3)鼓励式交谈法;4)理解式交谈法;5)批评式交谈法;6)积极倾听式交谈;7)转移注意力式交谈;8)满足式交谈法;9)激励调节法。
10.你如何看待死亡是生命的组成部分这一观点。
(任何人,在面临现代临床癌症死亡的原因,都将表现出难过。
)答:任何生命都存在着死亡的必要性。
临终和死亡是人必然会经历的一个阶段。
现代临终关怀理念认为,死亡是生命发展的最后阶段,临终关怀为晚期患者提供了进一步完善自我和个体发展的最后机遇。
死亡和濒死既是对生命的否定,又是对生命另一种形式的肯定。
因此,我们要对濒死和死亡采取接纳的态度,将临终和死亡视为人生命发展必不可少的阶段,是生命发展的必然趋势和结果。
二、名词解释(每个3分,共15分)1.临终护理管理2.主动安乐死3.临终护理4.死亡5.生命质量三、简答题(每题4分,共6题,24分)1.简述癌性疼痛的特点。
2.简述社区临终关怀的特点。
3.简述癌性疼痛控制的原则。
4.简述老年临终关怀的意义。
5.对老年人进行死亡教育的内容。
6.简述脑死亡的诊断标准。
7.简述临终护理社会工作服务对象及基本目标是什么。
四、论述题(每题8分,共2题,16分)1.论述家庭临终关怀服务的主要内容。
2.谈谈你对安乐死的看法。
五、案例分析(10分)陈先生,65岁,是一位受人敬仰的教育家。
家庭美满,有一儿一女,均已成家,与妻子感情好。
妻子经常去社区参加活动。
前年陈先生发现夜尿增多,且尿液有异常,但没怎么在意,几个月后,出现尿痛,并发现尿中有血。
去医院经过一系列检查确诊为前列腺癌。
自此,陈先生接受了放疗,之后出现了尿失禁和性功能障碍。
陈先生变得不愿与家人交流,更不愿意出席讲座的邀请。
妻子因担心自己的活跃伤害先生自尊也放弃了社会活动。
陈先生变得越来越不愿意交流,甚至也不愿与自己的儿女交流,也经常对妻子发脾气。
陈太太也一直忍让,并且也很担心丈夫,但却害怕伤害到先生自尊也不敢随便说话,儿女们都很担心陈先生,陈先生也明白家人的担心,但却觉得像是有一堵墙阻碍了家人情感的交流。
请回答1.请从身体意象、生殖功能、家庭权利分配及人的成长阶段的任务四个方面分析陈先生的社会心理冲击。
2.假如你家里有一位前列腺癌的患者你会怎样做。
《临终关怀》1.基本理论:1)掌握:临终关怀的概念;临终病人的主要心理反应、生理变化;临终病人的护理;疼痛的概念,疼痛评估,控制疼痛的基本原则及方法,疼痛的护理。
2)熟悉:WHO癌症疼痛分级方法,临终病人家属的心理变化和指导。
2.目标:临终患者对死亡不恐惧,不孤独,没有痛苦和遗憾,身体完整,清洁整齐,在浓厚亲情友爱氛围中告别人间。
一、临终关怀的有关概念1.死亡:个体生命活动和新陈代谢的永久停止。
临床上,当患者呼吸、心跳停止,瞳孔散大而固定,所有反射都消失,心电波平直即可宣布死亡。
2.脑死亡的判定标准:1)对刺激无感受性及反应性;2)无运动、无呼吸;3)无反射;4)脑电波平坦。
上述标准24h内反复复查无改变,并排除体温过低(低于32℃)及中枢神经系统抑制剂的影响,即可做出脑死亡的诊断。
3.濒死期:又称临终状态,是死亡过程的开始阶段。
这时各系统的功能严重紊乱,中枢神经系统脑干以上部位的功能处于深度的抑制状态。
此期生命处于可逆阶段,若得到及时有效的抢救治疗,生命可复苏;反之,则进入临床死亡期。
4.临床死亡期:此期的主要指征为心跳、呼吸停止,瞳孔散大,各种反射消失,但各种组织细胞仍有微弱而短暂的代谢活动,如及时采取有效的急救措施仍有复苏的可能。
5.生理死亡期:此期是死亡过程的最后阶段,中枢神经系统及各器官的新陈代谢相继停止,并出现不可逆的变化,整个机体不能复活。
随着此期的进展,相继出现尸冷、尸斑、尸僵、尸体腐败等现象。
6.临终关怀的定义:临终关怀是一种特殊的卫生保健服务,是由多学科、多方面的专业人员组成的团队,为临终病人及其家属提供全面的舒缓疗护,使临终病人缓解极端的病痛,维持其尊严,得以舒适安宁地度过人生最后阶段;同时使家属得到支持和鼓励并能够静心协助病人,共同度过难关,并缓解失去亲人后的痛苦和悲伤,重建生活的信心。
临终关怀是姑息护理的一部分,也称终末期护理,它包含了一种护理理念,也是一种护理方法。
通过控制症状,给病人提供身、心、灵的全面照顾,提高他们的生活质量,在有限的生存期间内保持舒适和尊严,并帮助他们平静地接受死亡。
7.临终病人的心理:美国精神病学家库布勒·罗斯博士将临终病人的心理总结为五个典型阶段: 1)否认阶段: 否认和不相信事实。
2)愤怒阶段: 当病人必须面对时,他们会感到无助和绝望,从而表现出难以控制的焦虑、烦躁和怨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