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气象灾害及防灾减灾措施.pdf
农业气象灾害特征及防灾减灾对策

农业气象灾害特征及防灾减灾对策农业气象灾害是指由于天气变异和极端气候条件所引起的农业生产损失,包括干旱、洪涝、风雹、冰雹、霜冻、台风等。
这些灾害常常给农民带来不可恢复的经济损失,甚至导致严重的社会后果。
农业干旱是农业气象灾害中最普遍和最严重的灾害之一。
干旱会导致农作物产量减少,种植面积减少,粮食价格上涨,农民生活水平下降。
干旱也会导致土地退化,导致土壤中的营养元素流失,土地产生膨胀,导致土地开裂和土地侵蚀。
洪涝是另一种严重的农业气象灾害,对于农民和农业生产造成了严重的损失。
洪涝可以破坏农作物,灌溉设施和道路,造成难以承受的经济损失。
洪水也有可能导致疾病暴发,导致水污染,影响农民健康和农产品的质量。
风雹和冰雹也是农业气象灾害中较为常见的灾害。
风雹和冰雹可以彻底摧毁农作物,使它们无法回收,并导致农民失去养活生计的能力。
霜冻也是农业气象灾害的一种。
霜冻可以破坏农作物和农场设备,导致农民的收入减少,粮食供应短缺,从而影响整个社会发展。
总的来说,农业气象灾害是影响农业生产和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
农民必须加强防灾措施,减少灾害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以下是一些农业气象灾害防灾减灾的对策:首先,农民应该加强水文气象监测,以便更好地解决所面临的灾害。
当地政府应该建立早期预警系统,加强了解所面临的灾害情况,并及时通知农民,以便他们采取适当的防灾措施。
其次,农民应该采用科学的土壤和水资源管理实践。
农民必须学会如何提高土壤水分,并减少水分流失的损失。
另外,他们应该利用水资源,通过灌溉和饮水,以便种植更多更健康的农作物。
最后,从政策上支持农民。
农民在遭受自然灾害后,需得到政府的支持和保护。
政府应向受影响的农民提供财务援助、物资支持和劳动力保障,以缓解受灾群众的困难。
政府还应该改进农业生产政策,以适应变化的自然环境。
总之,在面临农业气象灾害的情况下,农民应采取适当的防灾措施。
这样,他们才能有效地减少灾害损失,保护他们的家园和生产力。
瓜州县主要农业气象灾害及防灾减灾措施

瓜州县主要农业气象灾害及防灾减灾措施瓜州县位于甘肃省金昌市西南部,是一个以农业为主的县。
由于气候条件等因素的影响,瓜州县经常面临各种农业气象灾害,如旱灾、水灾、冰雹灾害、沙尘暴、霜冻等。
这些气象灾害给农民的生产造成了很大的损失,因此,要采取一些防灾减灾措施以尽可能减少这些灾害带来的影响。
一、旱灾瓜州县属于干旱气候区,年降水量少,大部分石山植被稀少,在春季露水充沛的情况下,土壤含水量较高,但夏季常常出现干旱现象,给农民的生产带来一定的影响。
防灾减灾措施:(1)加强水库水资源管理,充分利用水库水源供应灌溉。
(2)大力发展节水农业,推广节水技术和设施,提高利用降雨的能力。
(3)加强天气预报,提前预测干旱天气,及时通知农民采取防旱措施。
二、水灾瓜州县位于甘肃省的临洮河下游,是黄河干流的一条支流。
由于瓜州排水不畅,加之连年来雨情偏少,引致水灾造成的经济损失较大。
(1)加强防洪措施,规范河道水利管理,加大河道整治工作力度,加快河道治理进度。
(2)加快推进排水、防洪工程建设,加强水利设施完好度的维护与管理。
(3)加大科普力度宣传,增强群众的防灾减灾意识,增强抗洪灾潜力。
三、冰雹灾害瓜州县位于黄土高原冰雹灾害多发地区,冰雹灾害对农作物的危害比较大,能够直接破坏作物,使果实晚熟或早熟,同时还能给作物带来不同程度的病虫害。
(1)提高农业保险覆盖率,及时给予灾后补贴,减轻农民损失。
(2)根据气象预报及时采取防冰雹措施,如在果园内设置遮雨网,减少冰雹对果实的直接破坏。
(3)通过发展新技术、新品种,加强果树、作物品种选育工作,增加品种的抗冻性和抗冰雹性,减少灾后损失。
四、沙尘暴瓜州县位于黄土高原,砂尘天气时有发生,沙尘暴不仅影响当地居民的生命、财产安全,也会造成大面积农业生产损失。
(1)加强气象预警。
及时掌握发生沙尘暴的情况,预测沙尘暴的发生可能性和程度,加强应急管理的预案和应对措施。
(2)加强植被恢复,避免过度开垦过度放牧和过度砍伐,防止沙漠化加剧。
瓜州县主要农业气象灾害及防灾减灾措施

瓜州县主要农业气象灾害及防灾减灾措施
瓜州县位于中国甘肃省酒泉市,是一个以农业为主的县区。
由于气候条件的影响,瓜
州县经常受到农业气象灾害的侵袭。
主要的农业气象灾害包括干旱、风沙和冰雹。
为了降
低农业气象灾害的损失,瓜州县采取了一系列的防灾减灾措施。
对于干旱灾害,瓜州县采取了节水灌溉技术、建设水源工程、加强灌溉管理等措施。
通过科学合理地利用水资源,提高灌溉效益,不仅可以减轻土地的干旱程度,还可以提高
作物的生长水平。
针对风沙灾害,瓜州县采取了固沙造林、植物种植屏障等措施。
通过大规模的植树造
林和种植植物屏障,可以有效地阻挡风沙的侵袭,减少土地的侵蚀和沙漠化的程度。
冰雹灾害也是瓜州县一个重要的农业气象灾害。
为了应对冰雹灾害,瓜州县利用人工
降雨、建设农业保险等方式减轻灾害损失。
通过人工降雨技术,可以在冰雹来临时抑制雹
难的发生,保护农业作物的安全。
农业保险也能够在灾害发生时给农民提供经济上的支持,减少损失。
瓜州县还加强了气象监测和预警系统的建设,及时发布气象灾害警报,提醒农民防范
和采取相应措施。
加强农民的气象宣传教育,提高农民对气象灾害的认识和应对能力,也
是瓜州县防灾减灾的重要工作。
瓜州县主要的农业气象灾害包括干旱、风沙和冰雹,对此,瓜州县采取了节水灌溉、
固沙造林、人工降雨、农业保险等措施,提高了农业生产的抗灾能力。
加强气象监测和预
警工作,加强农民的气象宣传教育,也是瓜州县防灾减灾的重要举措。
通过综合施策,瓜
州县有效地降低了农业气象灾害的损失,保障了农民的利益和农业生产的发展。
瓜州县主要农业气象灾害及防灾减灾措施

瓜州县主要农业气象灾害及防灾减灾措施瓜州县是甘肃省酒泉市下辖县级市,地处河西走廊,属于典型的干旱气候类型。
该地区的主要农作物包括小麦、玉米、薯类、油菜等粮食作物和水果、蔬菜等经济作物。
由于气候条件恶劣,该地区经常受到各种气象灾害的侵袭,直接影响了农业生产的正常进行。
为了有效地防范和减轻农业气象灾害的影响,瓜州县实施了一系列防灾减灾措施。
一、干旱瓜州县地处沙漠戈壁带,全县平均降水量约为80毫米/年,常年干旱。
因为缺水,容易发生干旱,导致粮食和经济作物的减产、质量下降,极端情况下还会导致歉收。
防治措施:1、加强水资源的保护,实施水资源的利用和节约措施;2、合理制定灌溉计划,加强水利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农业用水效率;3、推广节水技术,减少灌溉过量,保证水土保持和作物生长的合理需要;4、选用适应性强、抗旱能力强的作物品种,合理布局作物结构。
二、沙尘暴瓜州县地处阿拉善沙漠东缘和沙漠戈壁带,沙尘暴天气频繁,特别是春季和秋季,容易造成良田逝去,严重影响农业生产。
1、加强生态环境保护,防止草原过度开垦,避免荒漠化;2、加强植树造林,建设防护林带,减轻风蚀;4、加强天气预报和信息发布,避免因沙尘暴来袭造成的人员伤亡。
三、地质灾害瓜州县地区地形复杂,地质灾害频繁,如滑坡、泥石流等,给农业生产造成很大影响。
1、加强流域防洪、抗旱、防风、抗崩等基础设施建设;2、对易发地质灾害区进行调查,选用安全场所,提前采取措施避免人员伤害;3、对于不稳定的地质条件进行治理,加固地基、加强基础设施等。
四、病虫害由于瓜州县的气候条件恶劣,很容易引发各种病虫害,直接影响农业生产,如果不及时采取措施,更会危害国家的农业安全。
1、采用生物防治的方法,增加土壤有利菌群,通过建立生态平衡来控制病虫害;2、选择病虫害抗性强的作物品种,避免独立生长,忽视农田旁自然生长的杂草;3、适度使用农药,按照农药使用规定进行使用,保障生态平衡。
总结瓜州县经常受到各种气象灾害的困扰,直接影响农业生产。
农业气象灾害特征及防灾减灾对策

农业气象灾害特征及防灾减灾对策农业气象灾害是指由气象因素引起的农业生产中的灾害,包括自然灾害和人为灾害两大类。
自然灾害主要包括风灾、霜冻、干旱、洪涝、高温、冰雹等;人为灾害主要包括环境污染和气候变化引发的灾害。
气象灾害对农业生产和农村经济发展具有严重破坏性和危害性,直接影响着农民的生产生活。
了解农业气象灾害的特征,制定防灾减灾对策,对于农业生产和农村经济的健康持续发展至关重要。
一、农业气象灾害的特征1. 风灾风灾是气象灾害中的一种常见灾害。
风灾经常发生在成长期的农作物上,造成直接损失,影响着农作物的生长和丰收。
风灾对农作物的危害主要表现在其暴风、龙卷风、飓风等对农作物的破坏。
风灾在山区和平原地区的生气作物上造成的损失较大,因此应采取适当的防灾减灾措施,提高农作物的抗风能力。
2. 霜冻霜冻是农业生产中常见的一种气象灾害,对作物的生长和丰产产生严重影响。
霜冻在我国的北方地区是一种比较常见的灾害,因此应采取适当的技术措施,防止霜冻对农作物的危害。
采用撒布柴草、用烟囱发热等方法可以有效防止霜冻对冬小麦、棉花等作物的危害。
3. 干旱干旱是气象灾害中的一种常见灾害。
干旱对农业生产和农村经济造成了严重的危害。
干旱对农作物的生长和发育产生了破坏性的影响,造成了作物的减产和荒废。
对干旱进行有效的预测和预防是非常重要的。
可以采取适当的技术措施,比如建设水库、引水渠和进行人工降雨等方法,以降低干旱对农作物的危害。
二、防灾减灾对策1. 加强气象预测加强气象预测,提高气象预测的准确性和时效性,对农业气象灾害的发生和发展进行较为准确的预测,以便采取相应的防灾措施。
比如利用卫星遥感、气象雷达、气象站等工具对气象灾害的发生进行预测,及时发布预警信息,以提醒农民采取应对措施。
2. 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包括建设水库、河道、水利设施、排灌工程,提高农田的排水排灌能力,以减少洪涝和干旱的影响,提高农作物的抗灾能力。
兰州市主要农业气象灾害及防灾减灾措施

兰州市主要农业气象灾害及防灾减灾措施兰州市位于中国西北地区,气候干燥,阳光充足,土地资源丰富,农业发展潜力巨大。
随着气候变化和环境污染的加剧,兰州市的农业气象灾害也日益频发,给农业生产带来了严重的损失。
本文将重点分析兰州市主要的农业气象灾害,并提出相应的防灾减灾措施,以期为农业生产的稳定发展提供一定的帮助。
1. 干旱:兰州市气候干燥,降水不足,特别是在春季和夏季,干旱现象较为严重。
干旱对农业生产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作物生长受阻、土壤水分不足、农作物减产和饮用水短缺等方面。
2. 暴雨和洪涝:在兰州市,暴雨和洪涝是常见的自然灾害。
暴雨导致山洪和河水泛滥,严重影响了土壤的肥力,引发了农田的裸露和土壤流失,同时也导致了农作物的水浸和受灾。
3. 高温和冻害:夏季高温天气给农作物的生长带来了极大的影响,甚至引发了火灾,给农业生产带来了重大损失。
而冬季的低温和霜冻也会导致农作物的冻害,使得作物减产甚至绝收。
以上所述的农业气象灾害是兰州市农业生产面临的主要挑战,也是影响农业发展的重要因素。
我们需要采取相应的防灾减灾措施,尽可能地减少农业气象灾害带来的损失。
二、防灾减灾措施1. 加强水资源管理:在兰州市,干旱是农业生产的主要灾害之一。
加强水资源管理是防治干旱的关键。
政府需要加大对农田水利设施的修建和维护力度,提高农田的蓄水能力,同时也需要加强对水资源的合理利用,避免浪费。
2. 科学调整作物结构:针对不同的气候条件,科学合理地调整农作物的种植结构,选择适应当地气候的作物品种,减少农业气象灾害对作物的损害。
3. 加强灾害监测和预警:政府需要加强对农业气象灾害的监测和预警工作,及时发布灾害警报,通知农民采取相应的防灾措施,减少灾害造成的损失。
4. 提高农业生产的抗灾能力:政府和农业部门应加大对农业生产技术的研发和推广力度,提高农作物的抗旱、抗洪、抗冻能力,确保农田能够更好地应对气象灾害的侵袭。
5. 建立农业保险制度:建立农业保险制度,为农民的生产过程提供保障,一旦发生气象灾害,能够得到及时的经济补偿,减少农业气象灾害造成的损失。
农业气象灾害及防灾减灾对策

农业气象灾害及防灾减灾对策作者:李晓莉来源:《农民致富之友(上半月)》 2019年第8期农业气象灾害对于农业生产的危害是致命的,因此需要对我国比较常见的气象灾害进行研究,来减少气象灾害对于农业生产的危害。
本文主要分析了我国气象灾害的特点、种类以及每种灾害所带来的影响,同时根据我国的农业条件提出一些防灾减灾的建议。
气象条件是农业生产很重要的因素,对于农业生产影响最大的就是各种的气象灾害。
近年来我国的环境问题不断加重,这就造成了气候不断地恶化,气象灾害频发,给农业生产带来了非常严重的损失。
我国也是世界农业大国,因此做好气象灾害方面的工作对于农业生产来说是很有必要的。
1.目前的气象灾害特点中国气象灾害的特点是显而易见的。
主要内容如下:国内广大的领土导致灾区更广泛的分布;比较大的领土面积就造成了多种多样的气候因素;温室效应导致中国气候逐渐升温,气象灾害发生的概率越来越大;气象灾害的频繁发生直接导致生产减少甚至某些作物的生存都面临挑战。
种种的气候因素都会使农业生产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
2.常见的气象灾害分析2.1干旱干旱指的是长时间以来几乎没有降水,空气中的水分含量急剧下降,土壤干旱严重缺水的现象。
这种异常的干旱天气导致作物严重短缺,影响农作物的生长发育,最终导致农作物的减产,从而减少农业的利益。
对于我国来说,干旱这种气候是较为常见的,因为在我国的西部以及西北地区常年处于这种干旱的环境中,对于甘肃以及新疆的部分地区来说较为恶劣的自然环境就导致农作物不能正常的生长,同时干旱对于人们的生存而言也是一个巨大的挑战,长时间的干旱会导致水源的缺失,威胁到人们的生存。
2.2洪水洪水是由于大雨或连续降雨引起的气象灾害,降雨过于集中,造成大面积径流,大面积的土地,城市和农田泛滥。
洪水可能对作物造成严重性破坏,导致作物损失甚至作物歉收。
洪水也会导致一些动物的大面积死亡,村庄的洪水造成大量的动植物尸体滋生蚊子和苍蝇,以及害虫的积累和农作物害虫的恶化。
农业气象灾害及防范措施

农业气象灾害及防范措施农业气象灾害是指由天气因素引发的对农业生产造成破坏的灾害事件。
这些灾害对农作物的生长和发展产生负面影响,导致农产品减产、价格上涨,进而影响粮食安全和农民的收入。
为了降低农业气象灾害带来的损失,我们需要采取相应的防范措施。
首先,农业气象灾害主要包括干旱、洪涝、严寒、台风等,我们应针对不同的灾害制定相应的防范措施。
例如,在干旱地区,可以采取节水灌溉技术、旱作农业等措施,以减少对水资源的依赖,提高耐旱作物的种植面积。
在洪涝地区,可以采取加固排水系统、建设抗洪工程等方式,提高灌溉排水能力,减轻洪涝灾害所带来的破坏。
在严寒地区,可以采取保暖措施,如覆盖保护膜、加强栽培措施,以提高农作物的抗寒能力。
在台风频发的地区,可以采取合理的灌溉排水和选择台风抗性强的农作物种植,减少灾害损失。
其次,及时准确的气象信息对于灾害预警和防范至关重要。
利用现代气象观测设备,及时收集气象数据,通过建立气象信息共享平台,将气象数据传递给农业部门和农民,提前预警并做好防范准备。
同时,加强气象服务体系建设,提供精确的农业气象预报,为农民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此外,科技创新对于农业气象灾害的防范也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通过基因改良和育种技术,培育出抗旱、抗寒、抗病虫害的新品种,提高农作物的生长适应能力。
利用遥感技术对农田进行监测,及时发现农田中的问题,指导科学的农业生产。
此外,利用无人机、无线传感器等新技术,提高对气象灾害的监测和预测能力。
另外,提高农民的防灾减灾意识和应急能力也是防范农业气象灾害的重点。
农民可以参加培训,了解不同气象灾害的特点和防范措施,学习气象报警信号的识别与应对,提高自我防范能力。
同时,加强对农业保险的推广,为农民提供灾后的补偿和救济,减少其因灾害导致的经济损失。
总之,农业气象灾害防范工作需要综合运用技术手段、完善相关政策和加强农民的防灾意识培训。
只有全面提高防范能力,在灾害来临时能够快速响应,及时采取措施,才能减少灾害对农业生产的破坏和经济损失,确保农业生产的稳定和农民的收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邹城市农业生产现状
邹城市属于农业大市,农业发展具有悠久的历史。
近些年来,邹城市始终将建设特色生态农业、现代高效农业、休闲体验农业作为农村经济繁荣、农民增收致富的重要措施。
此外,邹城市将确保粮食安全置于首要位置,并有效地对各项惠农强农政策进行落实,同时还积极推广种植优良作物品种、玉米单粒播、小麦宽幅播等先进技术,使当地粮食产量实现了显著提升。
据邹城市农业局相关数据统计,2014年邹城市粮食总产量为66.4万t,与2013年同比增长了0.97万t。
其中夏粮总产量为28.39万t,与2013年同比增加了0.42万t;秋季粮食总产量为37.99万t,同比增长0.55万t。
粮食生产呈现出持续增加的态势。
2邹城市主要农业气象灾害
2.1干旱灾害。
邹城市农业干旱灾害频发,每间隔3~4a均会出现1次偏旱年,干旱年份的降水量位于450~700mm之间。
其中以春旱发生频率最高,春季是农作物播种与育苗的关键季节,这一时期一旦发生干旱灾害不仅会导致农作物的播种与育苗时间推迟,还会严重影响农作物的产量。
邹城市夏季发生干旱灾害的频率较低,一旦夏季发生干旱灾害将会导致土壤当中的水分加速蒸发,使农作物生长由于土壤墒情不足而凋萎甚至枯萎死亡。
邹城市冬季也有可能会发生干旱灾害,这一阶段农作物生长对水分的需求量较少,因此干旱灾害对农业的影响与危害较轻。
2010年9月份邹城市持续183d未出现有效降雨过程,累计平均降水量只有12mm,与往年同期相比减少了86%,是1951年以来同期降水最少的年份,并达到二百年一遇的强干旱灾害。
气温持续较高,导致土壤严重失墒,不仅使当地农业、林业等遭受严重损失,还导致人畜饮水出现困难,严重影响了当地居民的日常生活及经济的平稳发展。
2.2暴雨洪涝灾害。
邹城市降水季节分布极为不均,降水集中分布在每年夏季的6—8月份,这一阶段的降水量占到全年总降水量的50%以上,且具有突发性强、强度大、危害严重等特点。
暴雨灾害发生时,低洼的农田将会出现积水,一旦土壤中水分过多将会淹没农作物,并使其生长发育速度有所减缓,甚至还会导致农作物产量急剧下降。
以冬小麦为例,若暴雨出现在冬小麦抽穗之前则极易出现大面积倒伏,地面积水将会导致土壤的通气度及根系活力明显下降,最终导致冬小麦出现大量的烂根甚至死亡。
若暴雨发生在冬小麦开花后期,则对花粉成熟极为不利,极易导致冬小麦由于授粉受阻而出现“胎死”现象,使冬小麦的空壳率显著增加。
若暴雨发生在小麦灌浆与成熟时期,既会对冬小麦的千粒重与成熟度产生严重影响,还会导致其出现大面积倒伏,进而导致其品质不佳且产量不高。
2016年山东省遭遇暴雨、冰雹天气过程的袭击,导致全省大部分地区均出现大雨或暴雨天气过程,其中邹城市降水量最大达到126.9mm。
本次暴雨灾害导致邹城市大面积的小麦、玉米出现倒伏,棉花、蔬菜、葡萄等多种经济作物严重受灾,由此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巨大。
2.3大风灾害。
邹城市位于多风地带,大风灾害主要发生在丘陵、山谷等地区。
大风灾害发生时往往还会出现各种地质灾害,严重威胁了当地民众的日常生产生活。
其中农业作为受大风影响最为明显的行业之一,一旦发生大风灾害将会使其遭受严重损失,突出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就设施农业而言,一旦大风强度较大,将会使大棚的棚架发生变形或扭曲,还会将棚膜掀起,并使大棚基础设施遭受严重损坏;大风灾害发生时还极易导致小麦、玉米等作物出现大面积的倒伏,折断植株的茎秆,使其无法正常生长发育;大风灾害发生时往往还伴随有暴雨天气过程,导致农作物遭受严重内涝,对农作物的品质与产量产生严重影响。
3防灾减灾措施
3.1树立防灾减灾意识。
邹城市气象局应当重视气象防灾减灾工作,并对其进行大力宣传,使当地居民能够明确掌握主要农业气象灾害的形成原因、危害及有效防御措施,保证居民在灾害发生时能够及时对其进行应对处理,确保农业生产的安全性。
另外,邹城市气象局还应当定期开展素质与技能培训活动,以实现工作人员综合素质与技能水平的显著提升。
3.2构建完善的农业气象灾害防御机制。
邹城市气象局应当综合运用现代化信息技术,构建完善的气象监测预警系统,以确保准确地对气象灾害发生时间、地点及强度等进行预报,实现农业气象灾害预测预报水平的显著提升。
还要构建科学、有效的农业气象灾害防御机制及发布平台,以充分发挥气象为农服务及应急保障的功能与作用,不仅能够为气象部门决策提供一定的参考,还能为农业生产的稳步发展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
除此之外,还要综合运用互联网、电视、微信、微博等多种信息传播手段,以确保民众能够第一时间获取农业气象灾害预警信息,并做好其防御工作,以确保农业安全生产。
3.3适时开展人工增雨。
干旱灾害发生时,邹城市农民应当以土壤干旱程度为依据及时进行引水灌溉。
当地人影工作办公室也应当抓紧有利天气时机适时开展人工增雨作业,既能够有效缓解干旱灾害对农业生产的影响及危害,还能为农业的高产稳产创造有利条件。
参考文献
[1]马瑞萍.瓜州县主要农业气象灾害及防灾减灾措施[J].农业灾害研究,2019,9(02):82-83.
[2]王艳斌.甘肃省主要农业气象灾害及防灾减灾措施[J].农业与技术,2018,38(02):239.
[3]刘飞,吕崇健.贵州省主要农业气象灾害及防灾减灾措施[J].北京农业,2016(5):132-133.
[4]马瑞萍.瓜州县主要农业气象灾害及防灾减灾措施[J].农业灾害研究,2019,9(02):82-83.
[5]张金凯.湖南省吉首市主要农业气象灾害及防灾减灾措施[J].北京农业,2014(27):163-164.
[6]高玉兰,杨凤书,赵翠媛,等.河北省农业气象灾害的时空分布与减灾对策分析[J].安徽农业科学
,2011,39(15):9039-9041.
作者:张宁馨 单位:邹城市气象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