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市第十中学大事记

合集下载

中国·苏州第十中学

中国·苏州第十中学

中国·苏州第十中学
江苏省苏州第十中学前身为名震东南大地的“振华女中”,由王谢长达女士创办于1906年。

校园为清代织造署旧址,景色秀丽,古迹众多。

西花园为皇帝行宫后花园,康熙六次下江南均驻跸于此,乾隆六次南巡五次驻跸于此。

耸立于假山池塘中的瑞云峰为北宋花石岗遗物,号称江南园林山石之冠。

瑞云峰和织造署旧址均为省市重点保护文物。

办学百年来,学校承名人名园名校传统,办质朴大气精品教育。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评价振华女中是“数一数二的学校,是振兴女子教育最早的先锋。

学校现有师生员工近1700人,拥有一支结构合理、德艺双馨、业务精良、充满活力的优秀教师队伍。

学校始终高举素质教育大旗,在“本真、唯美、超然”的“诗性教育”思想的引领下,站在新的起点上,每一个十中人都谨怀感恩之心,以“传承优秀文化、培养创新人才”为己任,坚持传统,不断开拓,不断创新,努力使教育在苏州十中的校园里成为一种“自然的存在”。

市十中学校史概述

市十中学校史概述

市十中学校史概述市十中学前身民立女中创办于1906年3月。

清末晚间,民主新潮浪涌,创办新学成为时尚。

沪上开明士绅苏本炎秉承先父之遗命,抱着“兴国利民”的宗旨,鼎力相助同辈苏本喦五姐妹创办了当时屈指可数的女校——“民立女子中学堂”。

学校最初办在老城厢西门外的源寿里。

随着民主革命的推进,女子求学呼声日高。

1912年苏本喦校长呈文申请允准,在文庙西侧的沪军营地上兴建了校舍,改名为“民立女子中学”。

1934年4月校董事会改组,苏氏姐妹被迫离校,由政界童行白出任校长,同年集资新建了校舍。

此时,办学规范已具,社会声誉斐然。

抗战期间,民立女中在国难中办学,学校几度搬迁。

先是租赁延安中路126号为临时校舍,后移至淮海中路1192号,1940年夏校舍被要还,又迁于复兴中路528号。

抗战胜利后返回文庙路原址,即设为总校,兼有初、高中,所保留的复兴中路校舍则立为分校,仅设初中。

1949年8月由著名民主人士吴若安就任校长,胡文巧为党支部书记。

1956年1月学校转为公办,时任市教育局副局长的吴若安提议,为便于集中管理,总、分校各自分立。

总校更名为“上海市第十女子中学”,分校则独立为“上海市第一女子初级中学”。

1963年暑,学校迁至永宁街25号新落成校舍(现今校址)。

1969年实行男女同校,学校再次更名为“上海市第十中学”。

学校历史悠久,传统优良,办学特色鲜明。

早在20世纪前期,学校就提出了“笃行勤学”的办学要求,以“民主爱国,服务社会”为宗旨,在体艺、劳作等学科上颇具特长。

30年代时,学生自治会和学生地下党活动频繁,她们以社会为课堂,积极开展爱国抗日民主运动,在上海人民革命的史册上写下了光荣的篇章。

解放后,学校在吴若安和胡文巧两位女性的带领下,全面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注重学生德智体诸方面全面发展,形成了“严谨务实”的好教风和“笃行勤学”的好学风。

1960年学校办学成绩卓著,跻身于市区教育先进行列,同年被增列为上海市重点中学。

苏州市第十中学大事记

苏州市第十中学大事记

苏州市第十中学大事记(2001年)1月■我校被省教育厅评为首批“江苏省一级图书馆”;被市体委、市教委评为2000年苏州市体教结合先进集体;周志刚老师被国家体育总局、教育部评为“全国青少年体育工作先进个人”。

3月3月2日加拿大皮尔逊学院董事长Mr.Tim Coutts及院长Mr.Stuart Walker 来我校视察,对前几年选入他们学院的李顺来、钱怡、黄华、桑小红4位同学加以赞赏。

3月7日我校徐思源老师被市妇联、人事局评为首届苏州市“十大杰出女性”,《苏州日报》刊登了徐老师的照片。

3月13日我校第二批义务无偿献血者共37人,超额完成了学校献血计划。

4月■经支部大会通过,校党总支批复,贾云舟、金磊、陈蕾三人由中共预备党员转为正式党员,另有陈瑶、周晓燕、黄睿、朱小燕、徐寅倩、吴文娟、周滢、姚春琛(学生)、梁亮(学生),被接受为中共预备党员。

4月2日长江学者特聘教授佘振苏博士回母校讲学。

他同时还是北大力学与工程科学与周培源讲座教授;北大湍流研究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北大信息与工程学部副主任;美国加州洛杉矶分校数学系教授。

应师生的要求,他书写了“祖国恩重,母校情长”及“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的词句。

4月4日苏州民营企业创捷公司总裁沈晓春来校为高一学生作题为“知识与素质”的报告。

4月12日著名社会学家、原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费孝通先生,在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陈炳斯先生和市教委副主任高国华陪同下,来到母校访问,在瑞云峰前即兴提笔,留下了“瑞云生色,人才辈出”的题词。

4月13日原国家教委副主任、现国家教育部督学柳斌,在市教委副主任谷公胜的陪同下,携夫人刘缙(53届校友)视察了我校。

4月25、26日国家级示范高中验收组来我校进行验收评估。

两天中,专家们观看了升旗仪式、广播操;听校长汇报、看录像片及资料、参观校容校貌;召开师生座谈会;观看高一年级研究性学习展示会,听课、观看高二、高三年级班会课……最后专家们观看了一台文艺汇报演出。

苏州市第十中学大事记

苏州市第十中学大事记

苏州市第十中学大事记(2003年)1月9日,柳袁照校长的论文被市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办公室评选为2002年度教育科研优秀论文一等奖。

2月15日--22日,我校柳袁照校长在省会南京出席“江苏省第九届人民政协代表大会”。

26日,市教育局“优秀教育工作者谈城市精神”会议在我校召开,谢延新副校长出席会议并发言。

3月1日下午,在1号楼多媒体教室举行2003年高考研讨会。

市教育局副局长顾月华、局基础教育处处长陶旭东、市招生办主任段建伟、局教研室副主任芮滋等应邀参加会议,我校全体高三教师、高中部高考科目部分督导及各学科教研组长、备课组长等出席了会议。

芮滋副主任、我校考试研究中心主任沈郁菁、数学教研组副组长吴锷、高三语文备课组组长阙红芳、副校长袁国雄等在大会上作了发言。

会后,顾月华副局长又请一些老师进行座谈,她对此次研讨活动给予了充分肯定。

4日,市教育局“德育工作总结交流会”(完中组)在我校召开,浦荣生副校长、政教处陈平、李丹副主任出席会议,陈主任介绍我校德育工作的经验。

■喜报:我校青年教师学习小组荣获中共苏州市委宣传部、共青团苏州市委2002年度苏州市“青年学习先锋”荣誉称号。

■接苏档(2002)136号文件通知,经市验收小组验收、省考评小组认定,我校档案工作目标管理完全达省级标准。

12日下午,工会组织女教职工代表30人,到市培智学校慰问智障学生。

17日,加拿大皮尔逊学院校长Stuart Walker(斯图尔特·沃克)先生来我校访问并落实今年招生事宜,他向我校通报了在皮尔逊学院学习的原我校学生陈未未的情况,对陈未未的在加表现给予了充分肯定,另外他还介绍了其他几位已毕业的十中校友的近.况。

18日,加拿大驻上海总领事贝克先生会同加拿大皮尔逊学院校长斯图尔特·沃克先生一起考察“中加合作枫华高级中学”。

19日接苏州市体育局“苏体竞(2003)9号”文件通知,我校荣获苏州市2002年市级体育竞赛优秀组织奖。

苏州第十中学

苏州第十中学

苏州第十中学
作者:
来源:《神州·校长》2013年第07期
关键词:
名园办名校、名校育名人、名校彰名园
江苏省苏州第十中学校始创于1906年,前身为名震东南的苏州振华女校,2004年3月被评为江苏省首批四星级普通高中。

学校位于清代江南织造署旧址,以宋代花石纲“瑞云峰”为代表的历史文化遗存众多。

典雅秀美的校园和百年名校的流脉成为得天独厚的校园资源。

百余年来,贤达名士之流垂注有加。

“诚朴仁勇”之风薪火相传,品学兼优之才灿若群星,荦荦大者如费孝通、何泽慧、杨绛等皆从这里起航。

“名园办名校,名校育名人,名校彰名园”是学校办学特色的精练概括。

近年来,学校积极开展道德课堂和审美课堂的研究,形成了很好的校园教研合作文化;以“诗性教育”的理念引领
各项教育教学工作,让学生的自我管理意识,自主发展能力得到充分的体现。

走进苏州十中

走进苏州十中

走进苏州十中有感崔永学金秋十月,有幸随数学研修班的各位教育同仁共赴江苏、上海学习。

短短几天时间,在感受名校的教育魅力同时,也引起了我对未来教育改革的深度思考。

(一)返璞归真的教育理念苏州十中之行,令人震撼。

幽静的十中校园如画卷般时时浮现在脑海,柳袁照校长的风采至今历历在目。

如果一个学生能有幸聆听柳先生的教诲,尤其是如果能有幸听柳先生上语文课,那一定是非常幸福的。

柳先生对教育的理解已经达到了超凡脱俗的境界。

在他的脑海里,我们看不到当今功利化的世俗,只剩下诗人般的忧国忧民,哲学家般的思想深邃以及如佛一样的对生命的热爱…….听柳先生讲苏州十中的文化历史,讲办学理念,仿佛就是在听一个圣人在传教布道。

先生讲的真诚投入,渐渐的我也像那幽幽竹林里的一片叶,躁动的心逐渐趋于安宁……教育应该是神圣的,教育应该是纯真的,教育应该是能够触动人的灵魂深处的。

在应试教育横行天下的当今,柳先生是在做真的教育,浸润人心灵深处的教育……一个好校长就是一所好学校。

因为有了柳校长,所以十中有了诗化般的校园,教师有了诗人般的宁静……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我们时时面临着无奈的选择。

是选择短视的业绩,还是给学生以更深远的影响。

有时,你不正视考试的残酷现实,你就要被现实淘汰;但是,一味的追求分数,又时时让我们隐隐有些不安。

这就是我们理想中的教育吗?更多的人为了竞争,为了生存,选择了与时代同行,可能成为了时代的骄子,但也可能是历史的悲哀;有的人还在振臂高呼,尽管他很孤独,但我相信,历史会记住他的智慧的预言…..我们不是圣人,但我们也有良知;我们不是圣人,但我们都有对学生的深厚的情感。

让教师的课堂少一些冷冰冰的刻板,多一些亲人般的温情;少一些功利化的暴力加工,多一些个性化的雪中送炭,少一些枯燥结论的重复,多一些还原数学本真的探索发现……中国的教育改革改了这么多年,每一次都在验证教育先哲经典教育理论的正确性,只不过当我们走出误区后会突然发现,我们往往是强化了某个原本正确的观点,而漠视了其它原本已经是绝对禁得起历史检验的教育观……让教育回归本真,学会继承前人的宝贵经验;学会反思,赋予教育规律时代的内涵。

苏州市第十中学大事记

苏州市第十中学大事记

苏州市第十中学大事记(2003年)1月9日,柳袁照校长的论文被市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办公室评选为2002年度教育科研优秀论文一等奖。

2月15日--22日,我校柳袁照校长在省会南京出席“江苏省第九届人民政协代表大会”。

26日,市教育局“优秀教育工作者谈城市精神”会议在我校召开,谢延新副校长出席会议并发言。

3月1日下午,在1号楼多媒体教室举行2003年高考研讨会。

市教育局副局长顾月华、局基础教育处处长陶旭东、市招生办主任段建伟、局教研室副主任芮滋等应邀参加会议,我校全体高三教师、高中部高考科目部分督导及各学科教研组长、备课组长等出席了会议。

芮滋副主任、我校考试研究中心主任沈郁菁、数学教研组副组长吴锷、高三语文备课组组长阙红芳、副校长袁国雄等在大会上作了发言。

会后,顾月华副局长又请一些老师进行座谈,她对此次研讨活动给予了充分肯定。

4日,市教育局“德育工作总结交流会”(完中组)在我校召开,浦荣生副校长、政教处陈平、李丹副主任出席会议,陈主任介绍我校德育工作的经验。

■喜报:我校青年教师学习小组荣获中共苏州市委宣传部、共青团苏州市委2002年度苏州市“青年学习先锋”荣誉称号。

■接苏档(2002)136号文件通知,经市验收小组验收、省考评小组认定,我校档案工作目标管理完全达省级标准。

12日下午,工会组织女教职工代表30人,到市培智学校慰问智障学生。

17日,加拿大皮尔逊学院校长Stuart Walker(斯图尔特·沃克)先生来我校访问并落实今年招生事宜,他向我校通报了在皮尔逊学院学习的原我校学生陈未未的情况,对陈未未的在加表现给予了充分肯定,另外他还介绍了其他几位已毕业的十中校友的近.况。

18日,加拿大驻上海总领事贝克先生会同加拿大皮尔逊学院校长斯图尔特·沃克先生一起考察“中加合作枫华高级中学”。

19日接苏州市体育局“苏体竞(2003)9号”文件通知,我校荣获苏州市2002年市级体育竞赛优秀组织奖。

指向未来的课程改革

指向未来的课程改革

专题指向未来的课程改革文/柳袁照柳袁照江苏省苏州第十中学校长,语文特级教师。

苏州十中,全称为江苏省苏州第十中学。

学校历时百余年,有着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

其前身叫苏州振华女学校,既走出了费孝通、杨绛这样的人文志士,又培养了何泽慧、李政道这样的科学名家。

学校的前身为清代江南织造署旧址,是曹雪芹小时候的家。

现在的校园是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古色古香,有着苏州园林般的高雅与精致,被称作“最中国”的学校。

学校坚守中华民族的核心价值观,提出并践行“诗性教育”,让师生过一种“本真”“唯美”“超然”的校园生活。

近年来,学校抓住省课程基地建设的契机,先后构建了“诗歌教育课程基地”与“科学创新课程基地”,在此基础上,申报前瞻性课题“开发学生的天才秉性———创造力课程的理论与实践研究”,一体两翼,通过在微观教育领域的实践探求,寻找一条解决我国基础教育根本问题的理想之路。

一、借梯登高:建立诗歌教育、科学创新课程基地在110年的办学历史中,我校一直倡导科学精神与人文素养的统一,我们认为“科学”与“人文”是学生飞向未来的一对翅膀。

(一)诗歌教育课程基地建设2012年10月,学校“诗歌教育课程基地”成功申报为江苏省普通高中课程基地,2013年江苏省教育厅组织的课程基地视导调研中,专家组认为我校的“诗歌教育课程基地”具有“领先的理念、时代感的顶层设计、强烈的课程意识、丰富的课程资源、独到的系统规划”,创设了开放的、充满生命活力的育人环境,不仅有历史的深度和厚度,也有时代的气度和力度,在当今浮躁的社会文化中注入了一股清流。

课程建设是基地建设的核心。

学校诗性课程包括三个方面:一是整合国家课程与校本课程;二是把本土文化精髓纳入课程体系;三是以江苏省诗歌教育课程基地为依托,个性化实施诗歌课程,回归了中华文化的“诗教”传统,师生呈现了“可以不做诗人,但必须一生拥有诗人情怀”的精神面貌。

诗性课程推进以“浸润与体验”为特征的课堂教学改革,追求“全面的学习体验”,让学生在获得认知体验的同时,还能获得审美体验和人文体验;追求“和谐的思维发展”,让学生冷静的理性思维和丰盈的感性思维得到和谐发展;追求“完整的生命成长”,营造自由、快乐、创造的学习过程,让学生在主动发展、快乐学习、健康成长中走向未来的幸福生活,实现自身的生命价值。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苏州市第十中学大事记(2003年)1月9日,柳袁照校长的论文被市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办公室评选为2002年度教育科研优秀论文一等奖。

2月15日--22日,我校柳袁照校长在省会南京出席“江苏省第九届人民政协代表大会”。

26日,市教育局“优秀教育工作者谈城市精神”会议在我校召开,谢延新副校长出席会议并发言。

3月1日下午,在1号楼多媒体教室举行2003年高考研讨会。

市教育局副局长顾月华、局基础教育处处长陶旭东、市招生办主任段建伟、局教研室副主任芮滋等应邀参加会议,我校全体高三教师、高中部高考科目部分督导及各学科教研组长、备课组长等出席了会议。

芮滋副主任、我校考试研究中心主任沈郁菁、数学教研组副组长吴锷、高三语文备课组组长阙红芳、副校长袁国雄等在大会上作了发言。

会后,顾月华副局长又请一些老师进行座谈,她对此次研讨活动给予了充分肯定。

4日,市教育局“德育工作总结交流会”(完中组)在我校召开,浦荣生副校长、政教处陈平、李丹副主任出席会议,陈主任介绍我校德育工作的经验。

■喜报:我校青年教师学习小组荣获中共苏州市委宣传部、共青团苏州市委2002年度苏州市“青年学习先锋”荣誉称号。

■接苏档(2002)136号文件通知,经市验收小组验收、省考评小组认定,我校档案工作目标管理完全达省级标准。

12日下午,工会组织女教职工代表30人,到市培智学校慰问智障学生。

17日,加拿大皮尔逊学院校长Stuart Walker(斯图尔特·沃克)先生来我校访问并落实今年招生事宜,他向我校通报了在皮尔逊学院学习的原我校学生陈未未的情况,对陈未未的在加表现给予了充分肯定,另外他还介绍了其他几位已毕业的十中校友的近况。

18日,加拿大驻上海总领事贝克先生会同加拿大皮尔逊学院校长斯图尔特·沃克先生一起考察“中加合作枫华高级中学”。

19日接苏州市体育局“苏体竞(2003)9号”文件通知,我校荣获苏州市2002年市级体育竞赛优秀组织奖。

4月7日,参加2003年南京大学基础学科强化班招生考试的三位同学成绩优异,现全部被南大强化班录取(郑心闲:总分299.5分(文科排名第一),王聿旻:总分280分(理科排名第7),张央秒:总分257.5分(理科排名第33)。

15日,江苏省第17届初中数学竞赛获奖结果揭晓,我校竞赛成绩十分出色:初三获省一等奖3人,获省二等奖1人(共6人),获省三等奖9人(共47人),获市一等奖2人,获市二等奖4人,获市三等奖2人;初二我校获省一等奖5人,获省二等奖9人,获省三等奖10人;初一获省一等奖4人,获省二等奖4人,获省三等奖12人。

21日下午5:30,我校召开行政扩大紧急会议,全面部署我校非典型肺炎的预防与控制工作,会上柳袁照校长宣布了“关于成立苏州第十中学非典型肺炎的预防与控制工作领导小组的决定”,要求学校各部门既要明确分工,又要通力协作,要层层落实责任,严格执行各项工作要求;金小伟总支书记强调要把预防非典工作和强化学校日常管理工作结合起来,各部门要切实行动起来;袁国雄、谢延新两位副校长也指出当前预防非典工作的严峻形势,强调二模期间要特别做好考场乃至整个考点的消毒预防工作,坚决打好同非典型肺炎疫情作斗争这场硬仗。

■经党支部大会通过,校党总支批复,黄梦慰、陈卫华、王军、仓立苏四位同志被接受为中共预备党员。

5月12日我校2003届高三毕业班在苏州大市一模、二模考试中都名列前茅。

14日学校出台“非典”防控工作应急处置预案:1、应急指挥领导小组2、应急处置班子3、应急措施。

(详见预案)15日戴建生老师被市总工会、市精神文明建设委员会办公室评为苏州市“百佳文明职工”称号。

22日第十四届江苏省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成绩揭晓,我校连续五届荣获科技创新大赛学校团体奖。

(见苏科协(2003)5号文)■在2003年江苏省普通高等学校招收高水平运动员体育专项考试中,我校有四位同学达国家二级运动员标准,他们是郁志晨(100米)、崔文龙(200米混合泳)、赵志烨(200米混合泳)、张少杰(篮球)。

30日,“从青少年教育入手普及和弘扬吴文化”提案办理现场会在西花厅召开,会议由苏州市政协提案委员会主任潘忠东主持,柳袁照校长作了题为《浸润于吴文化之中》的汇报,十中进行传统文化暨校园文化的教育活动获得领导们的高度评价。

6月6日上午,市委副书记、市长杨卫泽和市委常委、副市长汪国兴,副市长朱永新,市政府秘书长王少东,市教育局局长申建华等领导冒着大雨,来我校检查考点准备工作。

9日下午2点,省委常委、苏州市委书记王珉,市委常委、秘书长徐国强,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秦兴元和副市长朱永新在苏州市委教工委书记、教育局局长申建华,教育局副局长鲍寅初、顾月华、高国华陪同下视察我校,14日我校在市教育局“档案编研、利用及特色档案”展评中,获“特色档案”项中的“教学档案”类一等奖(学籍档案)、二等奖(高中学生研究性学习课题成果),“基建档案”类一等奖,“设备档案”类一等奖,“织造署旧址”档案获一等奖;获唯一一个“组织奖”。

25日下午,我校举行“枫华、振华”学校办学专家论证会。

7月1日,徐思源、冯洁、陈筱娴、张玉芳等四位老师被苏州市委教育工委授予2001-2002年度“优秀共产党员”称号。

3日,2003年我校高考成绩稳中有升,本科达线率、本科上线人数名列苏州第2,苏州市区考取重点大学的学生中每4人就有1个十中人;中考成绩全面超越去年,其中7个非学区生源班的平均分为580.87分,此成绩在市区所有学校中稳居第2。

■我校在“苏州市教育与学习资源库评比”活动中荣获一等奖。

28日经教基(2003)63号文批准我校为“苏州市高中语文研究中心”。

30—31日,我校召开了2003年暑期干部工作会议。

苏州市教育局副局长顾月华到会作了重要讲话。

会后,教育局副局长鲍寅初、顾月华与十中中层干部一道参观了中加合作苏州枫华高级中学。

8月7日,苏州十中首届非英语专业教师暑期英语培训班举行开学典礼。

8日,我校被教育局命名为首批“苏州市信息化先进学校”。

18日,经苏教党工委(2003)32号文批准,第十中学撤消党总支,建立党委,浦荣生为党委副书记。

25日,苏州十中暑期英语夏令营举行开营仪式,柳校长对高一双语实验小班全体同学提了英语学习要求。

■经苏教人师(2003)54号文,批准柳袁照为第四批“苏州市教育科研学术带头人”;58号文批准蒋玉红为苏州市第五届名教师。

29日,经苏州市委组织部苏组干(2003)27号文批准:柳袁照同志任市第十中学党委书记;免去金小伟同志市第十中学总支书记职务。

9月■苏州市市委秘书长王少东、苏州市教育局副局长皇甫志新、校长柳袁照等一行前往加拿大渥太华教育局,商讨十中与渥太华教育局合作事宜。

最后,我校与渥太华教育局——卡尔顿教育网络有限公司签署了《就在苏州提供以学科知识为基础的EFL英语学术合作(EAP)合作协议》。

中国驻加拿大使馆一等秘书李峰出席了签字仪式。

■经苏州市苏人任(2003)4号文:任命金小伟为第十中学督导员。

14日,我校在江苏省青少年奥林匹克信息技术应用竞赛中表现突出,成绩斐然。

俞露、陆欣骋、桑月、陆智晟同学荣获2003江苏省青少年奥林匹克信息技术应用竞赛初中组省贰等奖;魏翔、博文、李顺达、蔡玉蓉同学荣获2003江苏省青少年奥林匹克信息技术应用竞赛初中组省叁等奖。

(注:苏州市无一等奖)吴登荣同学荣获2003江苏省青少年奥林匹克信息技术应用竞赛高中组省壹等奖(是苏州唯一的壹等奖)。

■我校获首批苏州市教育信息化先进学校称号。

11日下午, 由工会等部门发起的十中教师献爱心捐资助学活动,在本部图书馆二楼会议室举行。

本次捐款活动筹得现金4000余元,全部捐赠给了我校10位贫困学生。

27日接中共苏州市委教育工作委员会文件,苏州第十中学撤消党总支,建立党委,接中共苏州市委组织部文件:柳袁照同志任市第十中学党委书记。

金小伟同志不再担任校党总支书记职务。

接苏州市人民政府文件:任命金小伟同志为市第十中学督导员。

接苏州教育局党工委文件:浦荣生同志任苏州第十中学党委副书记。

26日,校团委举办了“吴韵华章驻瑞云”系列讲座之一——《吴文化横议》。

该讲座由苏州科技学院工商管理系城市研究中心主任叶骁军教授主讲。

30日下午,振华双语实验学校进行对外展示活动,学生家长来校观摩教育教学活动。

10月16日上午,江苏省教育评估院副院长杨晓江等领导来学校检查工作。

27日下午,在电化教室召开学校第十七届一次教工代表大会,参加会议的代表和列席代表共有127人。

谢文灿同志代表上届工会委员会作了工作报告,柳袁照校长就《学校结构工资改革方案》向代表作了说明,浦荣生副书记就新一届工会委员候选人等有关情况作了说明。

经全体代表认真讨论,投票通过了新一届工会委员会组成人员。

新一届工会委员是:王梦、陈梁良、陈鹰、周萍、郭玉宏、徐国华、浦荣生、钱蓉香、彭振宝。

新一届工会经审委员:丁麒敏、许玲、沈自亮。

新一届工会女工委员:王马跃、朱桂英、周萍。

全体代表举手表决通过了《苏州市第十中学校内结构工资改革方案》和《教职工子女就读本校及收费的若干规定》两个文件。

30日下午在图书馆二楼会议室召开“苏州十中校园改造论证会”,苏州市教育局局长申建华、副局长顾月华等领导莅临指导。

我校柳袁照校长汇报了十中校园改造方案。

11月4日,在图书馆二楼会议室召开十中与加拿大渥太华教育局合作课程开发研讨会,市教育局副局长顾月华、校领导及部分中层干部参加了研讨会,并听了加方教师的地理课。

7日,我校召开第42届运动会。

8日,经苏教人师(2003)69、70号分别批准:赵志清、朱慧雯、许芳、冷梅红为中学高级教师;批准朱小燕、胡菲、陈莉玲、沈菁、周晓燕、刘铭、赵灿、周秀梅、王军、于美红、李红敏、耿兴堂、王卫星为中学一级教师。

14日下午,校团委第十七届中学生党校开学典礼暨首届党知识讲座在二号楼二楼多媒体教室举行。

20日,我校吉剑锋、盛景、许芳老师分别为苏州市双语教育研讨会开设数学、化学、物理双语课,市教育局副局长顾月华、我校校长柳袁照、市教研室主任张维元等领导参加了研讨会。

21日下午,校团委举办了“吴韵华章驻瑞云”系列讲座之二—《吴文化与中国古代哲学》。

该讲座由苏州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院长周可真博士主讲。

25日下午,我校在图书馆二楼会议室召开国家级重点课题《数字化时代校园信息文化构建研究》论证会。

柳袁照校长、袁国雄副校长和全体课题组成员一同论证课题,戚迎庆老师介绍了语文组资源库建设和使用情况。

28日我校获苏州市优秀教育与学习资源库评比一等奖。

29日下午,以美国俄勒冈州立波特兰大学校长白德年为首的访问团对我校进行友好访问。

12月2日下午,美国人文学会负责人兰德曼女士来我校友好访问,柳袁照校长与部分教师接待了来宾。

(2001年起,我校与美国人文学会开始互派教师的合作项目,作为人文学会的负责人,兰德曼女士此行的主要目是看望参与合作项目的外籍老师,柳袁照校长及部分参与此项目的老师共同接待了兰德曼女士。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