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科版六年级下科学第一次月考(含答案)
教科版小学六年级科学下册第一次月考考试卷及答案【可打印】

教科版小学六年级科学下册第一次月考考试卷及答案【可打印】班级:姓名:一、填空题。
(共16分)1、许多岩石是由________集合而成的,在显微镜下观察花岗岩,可以看到花岗岩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物质组成。
2、我们在显微镜下看到的物像是物体的________。
3、拱形承受重量时,能把压力向______向_______传递给相邻的部分。
4、豆子和沙子的实验,在混合和分离的前后没有变化,没有变为或产生新的物质,我们称为________。
像白糖加热从白色的糖变为黑色的炭一样产生新的物质的变化,我们就称为___________。
5、物质的化学变化伴随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现象。
6、人体中红细胞的主要成分是血红蛋白,专门负责运输__________和_________。
7、电动机是一种用________产生________的机器。
8、像太阳这样自己发光的星,叫做________;像地球这样自己_______,围绕恒星运行的星叫做_________;像月球这样自己不发光,围绕行星运行的星叫做_________。
二、选择题。
(共20分)1、北极狐的耳朵比红狐长得小,个体却长得要大,这是为了()。
A.捕猎食物B.野外奔跑C.适应寒冷2、打开可乐瓶,会有大量的气泡冒出,这些气泡中的气体是()。
A.二氧化碳B.空气C.水蒸气D.氧气3、对同一物种来说,生活在越冷的环境中,它的个体就()。
A.越大B.越小C.不变4、下列食物中,淀粉含量较多的是()。
A.猪肉B.青菜C.玉米5、材料的厚度和宽度,材料()地影响抵抗弯曲的能力。
A.同样程度B.厚度更多C.宽度更多6、下列句子中只涉及物理变化的是()。
A.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B.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C.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7、在放大镜下,我们发现蜻蜓的眼睛是()。
A.复眼B.单眼C.双眼8、螺丝钉的螺纹是斜面的变形,同样粗细的螺丝钉,螺纹越密,旋进木头时()。
教科版六年级科学下册第一次月考考试卷及答案【学生专用】

教科版六年级科学下册第一次月考考试卷及答案【学生专用】班级:姓名:一、填空题。
(共16分)1、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是我们目前使用的三大能源。
2、像从路面搭在汽车车厢上的木板那样的简单机械,叫做_______________。
3、通过学习我们知道放大镜的镜片特点是________、中间________、边缘________,凡是和放大镜镜片具有同样特点的器物,都具有同样的放大功能。
4、如果电路短路,电路中的电流会很________。
5、生物的________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础。
6、不开花植物中的蕨类、________类和________类植物,能自己进行_________制造养料,这和开花植物是一样的。
7、凤仙花的身体由__________、茎、__________、___________、果实、种子6部分组成。
8、当小苏打和白醋混合时,发生化学变化,会产生大量________;杯子摸起来比原来凉,说明伴随着_______热量。
二、选择题。
(共20分)1、下列工艺制作过程中包含化学变化的是()。
A.红纸剪成窗花B.泥土烧成瓷器C.冰块制成冰雕D.木板制成模型飞机2、科学家一般选择( )观察非典病毒。
A.肉眼直接B.电子显微镜C.放大镇D.望远镜3、如下图,用甲、乙两种方法把陷在泥地里的汽车拉出来,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甲能省力B.乙能省力C.甲、乙都能省力4、下列方法最不会污染水源的是()。
A.洗碗时用洗洁精洗B.洗碗时用淘米水洗C.洗衣服时用肥皂洗5、埃菲尔铁塔不容易倒塌的主要原因是()。
A.上小轻,下大重B.上大重,下小轻C.抗风能力弱D.材料是实心6、草履虫、变形虫等原生动物都是由()细胞组成。
A.一个B.多个C.无数个7、用放大倍数较大的放大镜观察电视屏幕图像,看到的是()。
A.较清晰的图像B.许多点状物质C.许多条状物质8、蜡烛在燃烧过程中会发生()。
教科版六年级科学下册第一次月考考试卷及答案【全面】

教科版六年级科学下册第一次月考考试卷及答案【全面】班级:姓名:题序一二三四五六总分得分一、填空题。
(共16分)1、植物的叶具有进行___________和_________的功能。
2、不开花植物中的蕨类、________类和________类植物,能自己进行_________制造养料,这和开花植物是一样的。
3、拱形承载重量时,能把压力_________、_________传递给相邻的部分。
拱形受压会产生一个_________的力,抵住这个力,拱形就能承载很大的重量。
4、煤大多夹在岩层中,这些岩层都是古代沉积的______变成的。
5、危害人类健康的病毒和细菌叫做_________,许多传染病就是由此引起的。
6、能使我们________或________的装置叫简单机械。
7、人体的结构非常巧妙。
头骨近似于________,可以很好的保护大脑。
8、同一栖息地不同种类的动物、植物之间会形成________关系或________关系。
二、选择题。
(共20分)1、我们养的美丽的金鱼是()的结果。
A.生物进化B.自然选择C.人工选择2、用下面三个放大镜观察小昆虫,能看的最清楚的是()。
A.B. C.3、太阳系里唯一绕地球运动的卫星是( )。
A.太阳B.月球C.火星4、开水沸腾时,可以看到茶壶口的上方会出现“白气”,这是()。
A.水蒸气B.空气C.小水滴5、一般情况下,下列三种器材中放大倍数最小的是()。
A.显微镜B.电子显微镜C.放大镜6、硫酸铜溶液不能用()盛装。
A.玻璃容器B.铁制容器C.铜制容器7、()是生物最基本的结构和功能单位。
A.细胞B.器官C.组织8、“温室效应”的原因是()。
A.氧气浓度增加 B.二氧化碳浓度增加 C.臭氧浓度增加9、将三块相同的面包分别放在以下三种环境中,最不容易发霉的是()。
A.低温、干燥 B.温暖、湿润 C.温暖、干燥10、金鱼和鸽子的共同特征()。
A.都有翅膀B.都用鳃呼吸C.身体里都有脊柱三、判断题。
教科版小学六年级科学(下册)第一次月考试题及答案(真题)

教科版小学六年级科学(下册)第一次月考试题及答案(真题)班级:姓名:一、填空题。
(共16分)1、________是辨认植物和研究动物的基本方法。
2、________和________所具有的结构特征与它们生活的环境相适应。
3、利用物质_________的原理,制成温度计。
4、微生物是一类非常微小的生命体,通常要借助_____才可以看清楚。
5、拱形承载重量时,能把压力_________、_________传递给相邻的部分。
拱形受压会产生一个_________的力,抵住这个力,拱形就能承载很大的重量。
6、米饭在口腔里与唾液作用会发生________。
7、把薄板型材料弯折成“V”,“L”等形状,实际上是减少了材料的________,而增加了材料的________,这样就大大增加了材料的抗弯曲能力。
8、物质的变化可以分为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
物理变化的特点是________,化学变化的特点是________。
二、选择题。
(共20分)1、三峡水电站的发电过程实际上就是把()。
A.化学能转化为电能B.电能转化为机械能C.机械能转化为电能2、放大镜又叫凸透镜,是因为放大镜具有()特点。
A.透明,中间厚,边缘薄B.不透明,中间厚,边缘薄C.透明,中间薄,边缘厚D.不透明,中间薄,边缘厚3、根据植物果实或种子具有的特点推测,利用动物来传播种子的是()。
A.果实在成熟时会突然炸裂B.轻,带翅或绒毛C.圆形,散落时能滚动D.有小刺或多肉好吃4、燃放花炮时在空中发生剧烈的爆炸,这是发生了(),A.物理变化B.化学变化C.没有变化5、开水沸腾时,可以看到茶壶口的上方会出现“白气”,这是()。
A.水蒸气B.空气C.小水滴6、吃饭可以让我们的身体热起来,这种方法属于()。
A.外部加热B.补充内能C.身体运动D.内部刺激7、下列做法中不能有效防止铁生锈的是()。
A.喷油漆 B.电镀 C.偶尔用湿毛巾擦拭铁制品8、瓦楞纸是通过()来增强其抗弯曲能力的。
教科版小学六年级科学下册第一次月考试卷及答案【全面】

教科版小学六年级科学下册第一次月考试卷及答案【全面】班级:姓名:题序一二三四五六总分得分一、填空题。
(共16分)1、我们天天都生活在________ 的世界里,我们做的每一件事情都和________有关。
2、危害人类健康的病毒和细菌叫做_________,许多传染病就是由此引起的。
3、仙人掌的叶子长成刺状,主要是为了适应沙漠________的环境。
4、杠杆上有三个重要的位置:支撑着杠杆,使杠杆能围绕着转动的位置叫_____;在杠杆上用力的位置叫__________;杠杆克服阻力的位置叫阻力点。
5、生活在不同地方的同一种生物,身体的________也会有多不同。
6、我国的珍稀动物有________、________等,珍稀植物有________、________等。
7、通过学习我们知道放大镜的镜片特点是________、中间________、边缘________,凡是和放大镜镜片具有同样特点的器物,都具有同样的放大功能。
8、借助________我们可以清楚地观察到洋葱表皮是由__________构成的。
二、选择题。
(共20分)1、石油、煤、天然气所具有的能量最终都来自()。
A.水B.土壤C.太阳2、下列滑轮能改变用力方向的是()。
A. B. C.3、苹果成熟要掉下来是由于( )的原因。
A.弹力B.推力C.重力4、下列机械中属于杠杆的是()A.剪刀B.螺丝刀C.方向盘5、导致全球气候变暖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是()含量的增加。
A.二氧化碳B.氧气C.氮气6、安全帽承受压力好的性能是利用()的原理。
A.拱形B.圆顶形C.塔形7、番薯遇到碘酒会变色,这种变色的物质是()A.碘酒 B.番薯 C.既不是碘酒,也不是番薯8、在车、船的表面刷油漆的目的是()。
A.增大硬度,防止撞坏B.防止钢铁生锈且美观C.减少光辐射的热量D.增大厚度,防止磨损9、三峡水电站的发电过程实际上就是把()。
A.化学能转化为电能B.电能转化为机械能C.机械能转化为电能10、小苏打与白醋混合后,用手触摸烧杯外壁,感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六年级第一次月考试题(科学)
(总分40分)
一.填空题(共8分,每空1分))
1. 放大镜又称。
2. 用显微镜观察玻片标本时,玻片移动的方向和从目镜里看到的方向。
3. 蚜虫靠吸食植物嫩枝上的生活。
4. 食盐、白糖、碱面、味精的颗粒都是有规则几何外形的。
5. 显微镜下,我们看到了叶细胞中的,叶表皮上的。
6. 的建立,被誉为19世纪自然科学的三大发现之一。
7.利用显微镜观察到的洋葱表皮上的一个个如房间似的结构,是洋葱的。
二.判断题(共9分,每题1分)
()1. 许多岩石是由矿物晶体集合而成。
()2. 印刷物上的图片,其图像是由色彩点组成的。
用眼睛仔细观察能看
到色彩点由红、绿、蓝组成。
()3. 细菌属微生物,乳酸细菌对人有毒。
()4. 罗伯特.胡克是世界上最早制造出显微镜的生物学家。
()5. 草履虫、眼虫、变形虫等是单细胞生物,
细菌、动物的卵也只有一个细胞。
()6. 透明的有规则形状的固体一定是晶体。
()7. 很久以前,人们把两个凸透镜组合起来,制成了早期的显微镜。
()8. 通过调节载物台下的反光镜,可以增加目镜中标本图像的亮度。
()9. 清晨,出现在树叶上的小露珠,也能把
物体的图像放大。
三. 选择题 (共12分,每题2分)
1. 自制显微镜时,我们需要两个( )
A. 凸透镜
B. 凹透镜
C. 平面镜
2. 使用显微镜时,调节准焦螺旋,降低( ),使低倍物镜恰好在载玻片的上面。
A. 目镜
B. 镜筒
C. 物镜
3. 下列对于微生物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 微生物是病菌,只能使人得病,不可以治病
B. 微生物能分解垃圾和处理污水
C .有些微生物能为我们提供食品或帮助我们生产食物
4. 放大镜的放大倍数越大,所能观察到的范围就( )
A. 越大
B. 不变
C. 越小
5. 下列不属于晶体的是( )
A. 食盐
B. 雪花
C. 玻璃
6.一般情况下,下列三种器材中放大倍数最小的是( )
A .显微镜
B .电子显微镜
C .放大镜
四.填图 (共11分,每空1分)
1.认识显微镜(5分)。
认识显微镜
备选:
反光镜
物镜 调节旋钮 ( ( ( (
目镜
载物台
六年级科学月考答案
一.1.凸透镜 2.相反 3.汁液 4.固体 5.叶绿体气孔
6.细胞学说
7.细胞
二.1.√ 2.√ 3.× 4.× 5.√ 6.× 7.√ 8.√ 9.
√
三.1.A 2.B 3.A 4.C 5.C 6.C
四.1.略
2.呼吸消化排泄生长发育繁殖遗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