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式居住八大中式宅院赏析

中国式居住八大中式宅院赏析
中国式居住八大中式宅院赏析

中国式居住· 八大中式宅院赏析

引言丨故乡的眷恋不管是藏匿于北京胡同里的四合院,

还是散落于苏杭街巷的粉墙黛瓦,总有一方让人魂牵梦萦的土地,是游子心中神秘且无法割舍的存在,而记忆里的生活点滴,便是我们心灵的栖居之地和情感的寄宿之所。

回溯丨此处心安是吾乡人们常说,每一缕炊烟背后,都是游子剪不断的离愁。随着年龄的增长,我们想回到孩童时期再熟悉不过的地方,在青草芬芳的小河桥边,细雨滴答的青石板路上,找回心中那份怅然若失的力量和情感。我们满怀欣喜,回到家乡。儿时的小桥流水却早已不知了去向,昔日的青砖小瓦马头墙,也早已变成了华丽复古的西式洋房。日益西化的生活模式给我们带来了巨大的便利,可经济的腾飞和城市面貌的多元,却依然难掩中国传统文化传承的断层与缺失。

我们不禁自问,那些丢失已久的传统文化自信,又何以能够跨越时间的长河,焕发出新的生机?「安吉桃花源」作为中国式居住系列作品的伊始,设计以具有禅意的、略带野逸的中式园林为整体基调,用相对现代简约的语汇,传达中国传统建筑的气质神韵,通过现代化的建造技艺,实现了功能与审美间的创造性突破;

「苏州桃花源」我们基于对苏州传统街道布局、水巷组织和庭院营造的研究,在园区的组织形态与空间结构中吸取老城肌理,以小尺度的体量空间,谦逊地与周围环境相融合,展现隐于都市的大儒风范;两

棵迎客松苍劲翠绿,与一镜池水相互映衬。

造境取法古建礼制,古人空明澄澈的境界追求不言而喻。穿过迎宾厅,移步园林内,一派白墙黛檐错落有致,万千气象徐徐舒展。树取一枝,石取一角,一石一木,山川精华所致。这一次悄无声息的桃花源,

毫无疑问让世界醉倒在中国文化之美的意境里。「杭州云栖玫瑰园中式大宅」我们恢复了以内院为核心的传统居住建筑实质,重拾了对原有场地精神的关怀,再现了经典的中国传统园林,希望营造静谧

天地之间的世外桃源,满足用户闲云野鹤的居住情怀;空间主序列是按传统四合院以轴线为引导,一进进的院落:前庭—门厅—中庭—家庭室—主花园,前庭紧凑低调,中庭尺度适宜,把尽可能多的用地留给主花园。「杭州元福里」我们通过与老照片的对比研究,完整保存了明清“坊巷制”架构,以原生态自发生长形成的“低层高密度”城市肌理,再现传统街区的空间记忆,将充满文化底蕴的城市历史,在闹市中心得到延续;「杭州江南里」我们基于对“中国古代建筑群组聚落” 的认知,首次将“传统街巷与江南园林”的传统设计精髓,运用于总图设计中,以进退错落的街巷关系和曲折幽深的庭院格局,展现大隐于市的精致城市园林;江南里地处百多年前的洋关,一脉武林,市肆繁错,是典型的城市宅院。相比云栖玫瑰园富于戏剧性的飞檐,江南里的建筑要内敛得多。一共76 户中国院子,歇山顶结合悬山顶,粉墙黛瓦,朱栏小楼。「杭州桃李春风」作为小镇文化的发源,我们将中产阶级对“中国式居住”的向往,装进了83 方

的小别墅里;将城市居民对“邻里共聚、人情复兴”的怀恋,安放进这个比城市更温暖,比乡村更文明的地方;中国园林,盛于王苑皇宫,却在文人庭院里留情最久,成为文人雅士无需鸿篇大论却能纵情生活的情诗。现在,这篇情诗历经岁月的删减润色,被藏于绿城?桃李春风的青砖小院。桃李春风,当我们在唇齿间轻吐出这四个字的时候,一个粉墙黛瓦、桃李满院的意向,似乎霎那间就浮现在我们眼前。桃李春风向人们许诺了一个“青砖小院,诗酒风流”的未来生活,也为人们勾勒了一幅未来美好生活的梦田。「杭州十里风荷」以“二进大堂、三会馆、四重庭院”的规划格局,将“宅与园”的核心思想贯穿始终,以共享“公园”和独享“私园”的多重院境,实现从物质到精神的追求,与住户共赴一场花前月下的风荷之约。【视频欣赏】▼

「莫干山观云小镇」作为蓝城“百镇计划”的首个落地项目,

我们顺应山地地形高差,营造户户有景的山地院落典范,以更简约、现代、飘逸的气质神韵,营造与自然只有一墙之隔的江南小院。中国传统居住理念的回归,是对“情与景”、“意与境”相承相载的传统空间意向的重塑,然而这种重塑并不是剥离于现实或背离于时代大

背景的臆想,中国式居住建筑中的空间意向,是根植于内心的感受,进而将其外化为空间布局的丰富境域,意境相合、道器并举。

在西方化、集约化的时代大背景下,将中国传统居住理念从偏废的尘土中带回现代都市,以当代建筑师不断探索的创新精神,承载起对传统居住美学的美好向往;在自然与城市的微妙平衡间,唤起大家对城市文脉和传统文化的认知,在当代中国人的内心深处,寻求一份情感的共鸣,铺就一条通往心灵深处的归心之路。本文选自:gad 建筑

设计,转载请注明

回复前面对应的数字,自动看热门内容。1.061 浅谈魏晋玄学与园林1.062 虚实相生:江南私家园林中窗的功能美

1.063 苏州古典园林隐逸文化探析(一)1.064 苏州古典园林隐逸文化探析(二)1.065 江南私家园林楹联匾额的艺术特点1.066 浅析中国山水画论在园林设计中的运用1.067

园林楹联匾额与私家园林1.068 中国园林景观植物设计中

儒家文化理念探析之“美善相乐之美” 1.0中69国园林景观植物设计“比德与比兴之美”的文化理念1.070 苏州古典园林分

析1.071 中国园林的禅学意境,比枯山水更胜一筹1.072 中国园林景观植物设计“礼乐之美”的文化理念1.073 禅理与传统园林的“妙造自然” 1.07中4国园林景观植物设计“中和之美”的文化理念1.075 意境的追寻1.076 禅的“心境”到园林的“意境” 1.07中7 国古典园林石景艺术的审美取向 1.078

中国画中走出的园林山水1.079 唐诗宋词浸淫中的江南园林1.080 从中国传统文化看中国古典园林1.081 盘点:中国园林在国外的十个园子(上)1.082 盘点:中国园林在国外的十个园子(下)1.083 云光落茗杯:晚明文人尚茶之风对园林的影响1.084 画意文心一一谈《园冶》

的文人造园思想1.085 古典园林意境之创造1.086 园林空间的哲学思想意境1.087 中国古典园林意境的文化内涵1.088 古典园林中的雨1.089 中国古典园林——月1.090 中国古典园林的价值1.091 园林——凝固的音乐、无声的诗画1.092 园林空间的宇宙观1.093 宋徽宗的书法造诣在造园活动中的体现1.094 宋徽宗绘画审美在园林中的体现1.095 园林——凝固的音乐、无声的诗画1.096 园林诗与中国古典园林1.097 中国传统思维与园林的艺术个性1.098 中国古典园林中“风”的文化意蕴

1.099 中国古典园林的文化基因1.100 竹子与中国园林1.101 人园合一,浑然天成——小议《红楼梦》大观园的园林艺术1.102 古典园林与古典诗词之融合1.103 大观园与清代园林(一)1.104 大观园与清代园林(二)

1.105 传统美学对我国古典园林建筑艺术的影响1.106 竹与园林1.107 古代风水林探析(一)1.108 古代风水林探析(二)1.109 中国园林的动态美1.110 中国古典园林与风水三大原则1.111 中国古典园林中的龙文化1.112 中国古典园林赏析系列一——世界海拔最高的苏州园林上海中心

“半亩园” 1.11中3 国古典园林赏析系列二——世界最小的苏

州园林“残粒园” 1.11中4国古典园林鉴赏系列三——世界最

大中国古典园林“承德避暑山庄”:小园里承载的

文人梦想1.116 中式庭院的风水元素1.117 中国古代匾额

简说(一)1.118 中国古代匾额简说(二)1.119 中国古典园林中的“葫芦1.120 从颐和园看中国古典园林特点1.121 闽南传统园林的营造1.122 苏州耦园:中式的浪漫1.123 苏州园林:退思园1.124 上海五大古典园林——“醉白池” 1.125 上海五大古典园林(二)——“秋霞圃” 1.12上6海五大古典园林(三)——“古漪园” 1.12上7海五大古典园林(四)——“曲水园” 1.128上海五大古典园林(五)——“豫园” 1.12中9 国古典园林的建筑类型1.130 中国园林建筑艺术的美学思想1.131 中国诗文与中国园林艺术(一)1.132 中国诗文与中国园林艺术(二)1.133 扬州个园:中国园林的孤例1.134 镶奇嵌秀的中式铺地1.135 假山王国:苏州狮子林1.136 苏州曲园:曲则全1.137 一个字读懂中国建筑1.138 园林冬雪!仙境!景1.140 让人痴迷的中式古典园林1.141 中国十大吉祥植物寓意及诗选1.142 这才是我喜欢的园林

醉美.. 1.139 中国古典建筑的“仙兽” 1.1 内窗外皆风

2.035 蹑山落水自蜿蜒——苏州园林中廊的形态和作用(二)2.036 风水格局与园林规划(一)2.037 风水格局与园林规划(二)2.038 园林尺度与环境心理学的关系研究2.039 中国古典园林的意境营造实例分析2.040 古典园林之铺装2.041 中国园林的传统设计理法2.042 中国古典园林——廊2.043 以留园为例谈古典园林造园手法的应用2.044 何园——借景2.045 园林——障景2.046 浅谈苏州园林中的框景2.047 浅谈中国古典园林“对景”手法——以苏州拙政园为例2.048 古典园林与现代园林植物培植的比较2.049 由《芥子园画传》看中国古典园林植物配置(一)2.050 由《芥子园画传》看中国古典园林植物配置(二)

2.051 中国古典园林中墙的作用2.052 苏州古典园林中的明清家具(上)2.053 苏州古典园林中的明清家具(下)2.054 苏州园林洞门的形与意2.055 中式窗格图案——『格心棂花』(一)2.056 中式窗格图案——『格心棂花』(二)2.057 中式窗格图案——『格心棂花』(三)2.058 中国古建筑的屋顶形式(一)2.059 中国古建筑的屋顶形式(二)2.060 中国古典园林中的香景2.061 古典园林文化骄傲的印章——园井2.062 古典园林元素——栏杆2.063 中式建筑的精华——影壁2.064 中国古典园林的空窗艺术2.065 中国古典园林布置的隔(一)2.066 中国古典园林布置的隔(二)2.067 中国古典园林特色——石舫2.068 中国古典园林中的借月造景2.069 中国古典园林的造园手法(一)2.070 中国古典园林的造园手法(二)2.072 苏州园林:诗意地栖居2.073 苏州园林的历史及其国际中的地位2.074 相地因借——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