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安徽师范大学考研自命题试卷真题】地理信息系统概论

合集下载

安徽师范大学自然地理学考试十年真题

安徽师范大学自然地理学考试十年真题

2000年——2010年自然地理学考研真题及部分答案一、名词解释1. 生物圈:是指地球上凡是出现并感受到生命活动影响的地区。

是地表有机体包括微生物 及其自下而上环境的总称,是行星地球特有的圈层。

2. 气候:是地球上某一地区多年时段大气的一般状态及其变化特征。

3. 季风:由于大陆及邻近海洋之间存在的温度差异而形成大范围盛行的、风向随季节有显著变化的风系,具有这种大气环流特征的风称为季风。

4. 厄尔尼诺现象:是指地处太平洋热带地区的海水大范围异常增温现象。

这一现象造成了地球温度的升高,使影响气候的各种因素失衡,从而导致气候异常。

5. 土壤质量:是指土壤的生产力状况或者健康状况,特别是维持生态系统的生产力和持续土地利用及环境管理、促进动植物健康的能力。

土壤质量的核心是土壤生产力,基础是土壤肥力。

6. 土地评价:在土地类型研究基础上,根据特定生产目的对土地质量、适用性和生产潜力进行的评估,称为土地评价或土地分等。

7. 矿物:地壳中存在的自然化合物和少数自然元素,具有相对固定的化学成分和性质。

8. 大气环流:大范围内具有一定稳定性的各种气流运行的综合现象。

9. 泥石流:是指在山区或者其他沟谷深壑,地形险峻的地区,因为暴雨暴雪或其他自然灾害引发的山体滑坡并携带有大量泥沙以及石块的特殊洪流。

10. 承压水:充满两个隔水层之间的含水层中的地下水。

11. 生态因子:对生物生长、发育、生殖、行为和分布等生命活动有直接或间接影响的环境因子。

12. 冻土:指零摄氏度以下,并含有冰的各种岩石和土壤。

13. 成土母质:地表岩石经风化作用形成的松散碎屑,是形成土壤的基本的原始物质。

14. 海岸带:陆地与海洋相互作用的一定宽度的地带,其上界起始于风暴潮线,下界是波浪作用下界、亦即波浪扰动海底泥沙的下限处。

15. 城市生态系统:是以城市为中心、自然生态系统为基础、人的需要为目标的自然再生产和经济再生产相交织的经济生态系统。

16. 地壳河流阶段:17. 持水性:是指每单位重量的干纤维所吸收的水分。

2000-2017年安师大考研自然地理学真题

2000-2017年安师大考研自然地理学真题

一、简答题1绘出全球近地面风带和气压带,并说明各风带和气压带的形成2简述地壳远东的基本特点3简述区域性的地域分异规律的三种表现形式二、论述题1绘出全球近地面风带和气压带,并说明各风带和气压带的形成2简述地壳远东的基本特点3简述区域性的地域分异规律的三种表现形式二、简答题1什么是变质作用;变质作用有那五种类型2海平面上全球气温的水平分布有何特点3简述区域性的地域分异规律的三种表现形式4生物在土壤形成中有何作用三、论述题1论述土壤资源开发利用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产生的后果,以及你对控制和解决这些问题的看法2举例分析生态系统的反馈调节与生态平衡2003年自然地理真题二、简答题1自然地理学的任务是什么2简述构造运动的特点和基本方式3全球主要地震带有那些4气候系统有那些部分构成5海洋对地理环境的影响如何6简述河流分类原则三、论述题1全球气温分布有何特点2地貌对地理环境影响主要有哪些表现2004年自然地理真题二、简答题1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2地球大气在垂直方向上分哪几层,其中分地球表面接触的层次主要特点是什么3流域特征对河流有哪些作用4什么是雪线,影响雪线高度的主要因子有哪些5地貌形成的主要因素有哪些6土壤的形态特征有哪些,并解释他们的含义三、论述题1;造成气候变化的原因主要有哪些2;土壤圈在地里环境中的地位和作用如何3;详述生物多样性的含义及其保护措施4;论述自然地理环境的组成分配与基础2005年自然地理真题二、简答题1地球表面的基本特征有哪些2简述构造运动的一般特点和基本方式3全球气温水平分布有何特点4海洋对地理环境有何影响5论述自然地理环境的能量基础与能量变化6人类活动对地貌会有哪些影响三、论述题1论述成土因素对土壤形成的作用2论述气候形成各因素在气候形成中的作用3什么是生态农业,农田生态系统有何主要特征4人类活动与地球环境之间的有何相互关系,你对人地关系有何认识二、简答题1简述地理环境的内涵2简述地球的内部和外部结构3全球气温水平分布有哪些特点4流域特征对河流有何影响5自然区划的原则有哪些6简述生物多样性的内涵三、论述题1气候形成受哪些因素作用2地貌在地里环境中的作用有哪些3何谓城市生态系统;其主要特征是什么二、简答题1简述世界地震区的分布特征及主要地震带2简述地理环境各要素的物质交换;3简述在垂直方向上的大气分层及各层的主要特点4准平原的发育大致包括哪些过程5简述华南型河流的水文特征6简述地理环境对人类不合理行为的反馈三、论述题1什么是农业生态系统,其主要特征有哪些2论述地貌的成因及地貌类型3成土因素对土壤形成的作用有哪些二、简答题1简述地球圈层分化过程及其结果2简述土壤圈对地理环境的作用3简述地理环境各要素的物质交换4土地评价的普遍原则;5简述沉积岩的主要类型,每类举例两种以上岩石6简述主体功能区划分的地理依据三、论述题1论述地貌的成因及地貌类型2地域分异规律的相互关系3地球表面的基本特征二、简答题1简述自然地理学任务2简述风化壳的基本特征3简述我国地震带的分布4土地评价的原则5简述岩浆岩的主要类型,并举例一种岩石6简述副热带季风气候特征三、论述题1论述自然地理环境的组成与能量基础2论述地域分异的尺度划分与主要依据3论述人类与地理环境的相互影响,并谈谈你对人地关系和谐发展的看法1简述地球的圈层结构2简述自然地理学的任务3简述岩性对地貌的影响4简述生物多样性5简述地域分异规律6简述自然区划原则7简述土壤的形成因素8简述地球的表面基本特征三、问答题1气候变化原因是什么2卡斯特地貌形成条件有哪些3地球自转的意义是什么4地球有几个地震带?汶川地震的原因是什么5用水量平衡原理解释黄河断流四、论述题人类面临的生态环境问题有哪些?人地关系如何协调?试述之2011年自然地理真题1简述大气的垂直分层2简述河流阶地的类型3简述地貌形成的主要因素4简述地域分异规律5简述陆地生态系统的类型6简述泥石流的形成条件7简述土壤圈对地理环境的作用8简述土地评价的原则与方法三、问答题1河流与地理环境的相互作用2地形对气候形成的影响3生态系统的功能有哪些4概述大陆漂移学说的论点5举例说明小尺度地域分异的因素四、论述题试论述安徽水土开发中的生态问题及调控方法2012年安师大自然地理二、简答题1、土地评价的方法2、洋流的成因分类3、冰川对地理环境变化的影响4、流域的水情要素有哪些5、解释承压水的含义及特征6、解释土壤质量的涵义三、问答题1、生态系统的组成和结构2、板块边界的类型3、地貌对地理环境的影响4、洋流对气候形成的影响四、论述题(20)论述全球气候变暖对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生活的影响2013年安徽师范大学研究生入学考试自然地理学二、简答题1、沉积岩的主要类型2、地下水的主要类型3、径流形成基本过程4、构造运动的基本特点5、大气降水的基本类型6、土壤评价的原则7、加速地形对气候的影响8、生态因子对生物作用的一般特点三、问答题1、岩溶地貌产生的条件?2、河流阶地发育因素?3、气候变化的主要因素有哪些?4、农业生态系统的主要特征有哪些?四、论述题1、我国土壤空间分布规律。

新师大地理考研真题及答案

新师大地理考研真题及答案

新师大地理考研真题及答案新师大地理考研真题是众多考生在准备研究生入学考试时的宝贵资料。

由于地理学是一门涉及自然和人文要素的综合性学科,因此考研真题往往涵盖了地理学的多个分支领域,包括自然地理学、人文地理学、地理信息系统(GIS)、遥感技术等。

以下是一份模拟的地理考研真题及答案,供考生参考。

一、选择题1. 以下哪项不是地理信息系统(GIS)的基本功能?A. 空间数据的采集B. 空间数据的存储C. 空间数据的分析D. 空间数据的传输答案:D2. 地球表面温度分布的主要影响因素不包括:A. 纬度B. 海洋C. 地形D. 人类活动答案:D二、填空题1. 地理学中的“三大自然区”指的是______、______和______。

答案:气候区、地貌区、生物区2. 遥感技术在农业中的应用主要包括作物生长监测、______和______等。

答案:土地利用变化监测、病虫害监测三、简答题1. 简述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特征。

答案: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特征主要体现在各个自然要素之间相互联系、相互制约,形成一个统一的自然系统。

例如,气候影响水文条件,水文条件又影响土壤和植被的分布,这些要素共同作用,形成了特定的自然景观。

2. 阐述人文地理学研究的主要内容。

答案:人文地理学研究的主要内容涉及人类活动与地理环境之间的关系。

它包括人口地理学、城市地理学、经济地理学、文化地理学等。

人文地理学关注人类如何影响和被地理环境影响,以及人类社会的空间组织和空间行为。

四、论述题1. 论述地理信息系统(GIS)在城市规划中的应用。

答案:地理信息系统(GIS)在城市规划中的应用非常广泛。

首先,GIS可以用于分析城市的空间结构和功能布局,为城市规划提供科学依据。

其次,GIS能够辅助进行城市交通规划,通过模拟交通流量,优化道路网络设计。

再次,GIS在城市环境管理和灾害预防中也发挥着重要作用,例如监测城市污染、评估自然灾害风险等。

最后,GIS还能够帮助规划者进行决策支持,通过空间数据分析,为城市规划提供多方案比较和选择。

安徽师范大学(2010-2016)考研真题

安徽师范大学(2010-2016)考研真题

2016年安徽师范大学333教育综合试题一、解释下列概念(6小题,每小题5分,共30分)1.实验教育学2.潜在课程3.意义学习4.元认知策略5.苏格拉底法6.生活准备说二、简答题(6小题,每小题10分,共60分)1.教育活动中如何处理智力活动和非智力活动的关系?2.简述德育与其他各育之间的关系。

3.学校管理过程包括哪些基本环节?4.卢梭自然教育理论的基本观点是什么?有何积极意义?5.简述我国隋唐时期教育制度的特点。

6.简述张之洞的“中体西用”教育思想。

三、论述题(3小题,每题20分,共60分)1.美国教育家杜威提出“做中学”的教育信条,中国教育陶行知倡导“教学做合一”的主张,请在分析两种观点的基础上,结合实际论述它们对我国基础教育改革的理论价值和实际意义。

2.运用多元智力理论论述学习方式的多样性。

3.运用教育社会功能理论论述教育在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程中的作用。

2015年安徽师范大学333教育综合试题一、名词解释(每题5分,共30分)1.教育目的(狭义)2.长善救失原则3.活动课程4.生活教育5.癸卯学制6.教育模式二、简答题(每题10分,共60分)1.简述蔡元培关于教育改革方针的基本理论2.问题解决能力的培养措施有哪些?3.为什么把教育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4.简述朱熹的“朱子读书法”。

5.洛克道德教育方法主要包括哪些内容?6.简述教师角色的冲突及其解决措施。

三、分析论述题(每题20分,共60分)1.试述夸美纽斯学校改革思想及其对近代教育的影响。

2.联系教育实际论述人格发展理论及其教育含义。

3.结合我国当前教育发展与改革实际论述依法治教的意义及其途径。

2014年安徽师范大学333教育综合试题一、名词解释(每题6分,共30分)1.课程目标2.陶冶教育3.永恒主义4.工读主义教育5.骑士教育6.道尔顿制二、简答题(每题10分,共60分)1.简要说明解决问题分哪几个阶段?2.简述教育的生态功能。

2016年安徽自主招生地理模拟题:遥感信息的获取和处理

2016年安徽自主招生地理模拟题:遥感信息的获取和处理

2016年自主招生地理模拟题:遥感信息的获取和处理【试题容来自于相关和学校提供】题目1:下列山脉中,南水北调西线工程必须穿越的是• A.岭• B.昆仑山• C.巴颜喀拉山• D.南岭题目2:2013年11月,省地区发生罕见的群发性地震,为了快捷而准确监测,及时了解地区的受灾状况宜采用的地理信息技术是_____• A.地理信息系统• B.遥感技术• C.全球定位系统• D.多媒体技术题目3:我国西气东输工程的实施,反映了区域具有①整体性特征②差异性特征③开放性特征④独特性特征•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题目4:读“中国产业转移路线示意图”,有关我国产业转移方向的叙述,正确的有• A.海外产业向我国的转移,最初主要集中在环渤海区域• B.海外产业首先向我国沿海经济区转移• C.目前,劳动密集型产业大量向长三角经济圈和环渤海经济圈转移• D.目前,技术密集型和资金密集型产业大量转移至中西部地区题目5:进行资源跨区域调配的主要原因是_____ ①对自然资源需求量大的区域可能自然资源的赋存量少②对自然资源需求量小的区域可能自然资源的赋存量多③为适应区域发展与自然资源供给的平衡•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①②③题目6:能源是支撑国家繁荣和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

读下图,完成相关问题。

(10分)(1)据图甲分析,在气源地方面,西气东输二线与一线相比,最明显的变化是 (2)请根据图乙、图丙分析省当前能源供需特点。

(2分)(3)为解决图乙、图丙所反映出的问题,省应采取的有效措施有哪些?(3分)(4)试分析我国修建西气东输二线工程的意义。

(4分)题目7:读“资源跨流域调配工程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0分)【小题1】图中属于水资源跨流域调配的是工程,属于能源调配的是工程(4分)【小题2】两大资源跨流域调配工程中,沿线气候变化最显著的是工程。

(2分)【小题3】两大工程中,对社会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有积极影响的是工程,它们对地区积极影响有那些?(4分)题目8: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2016年安徽大学考研真题及资料 安大考研真题

2016年安徽大学考研真题及资料 安大考研真题

布丁考研网的安大团队由数位安徽大学在读研究生学长组成,我们都亲身亲历过安大考研,不仅备考复习经验丰富,手头上有大量的专业课复习资料,而且考入合工大后,收集到了很多工大本身不对外公布的真题资料。

除了提供高参考价值的复习资料外,我们还提供免费的报考咨询服务,大家有任何考研方面的问题均可以咨询我们。

成立三年以来,帮助很多同学如愿考入向往已久的安徽大学。

我们收集整理了安徽大学很多考研科目的精品资料,主要有431金融学综合,501造型基础,502专业基础,611马哲原理,612法理学、宪法学,613社会学理论,614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615语言文学基础,616译介学,617基础英语,618基础俄语,619基础日语,620新闻传播史论,621管理学,622中外音乐史,623戏剧学基础,624中外美术史,625设计概论,626数学分析,627高等数学,628综合化学(一),629生物化学,630普通生物学,648考古学基础,666单独考试数学,801哲学综合,802政治经济学,803西方经济学(含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804刑法学、民法学,805社会学研究方法,806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807阅读与写作,808比较文学原理,809英语综合知识,810俄语综合知识,811日语综合知识,812新闻传播实务,813管理学,814公共行政学,815信息资源管理,816和声与曲式,817戏剧评论与写作,818美术概论,819高等代数,820普通物理,821物理化学,822普通生物学,823生态学B,824生态学A,825环境学,826环境工程,827地球科学导论,828地理信息系统概论,829数字电路与逻辑设计,830自动控制原理,831电路,832计算机专业基础(数据结构、操作系统),833软件工程专业基础(高级语言程序设计、数据结构)预览、实物图,保证资料货真价实。

学长整理的资料中,除了官方原版的考研真题外,还提供了详细的答案解析,其中很多的答案是官方的阅卷答案,带有详细的得分点,对于备考过程中如何组织答案,如何抓住踩分点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此外,我们还提供了一些重要的考研复习笔记,这些笔记是我们通过分析历年考研真题、最新考试大纲的基础上分析总结而来的,通过本考研笔记可以快速地抓住重点和考点。

2016年安徽师范大学333教育综合专业硕士考研真题_真题(含答案与解析)-交互

2016年安徽师范大学333教育综合专业硕士考研真题_真题(含答案与解析)-交互

2016年安徽师范大学333教育综合(专业硕士)考研真题 (总分150, 做题时间180分钟) 名词解释题

(共6小题, 每题5分, 共30分) 1. 实验教育学

SSS_TEXT_QUSTI 分值: 5 答案:

实验教育学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以德国的梅伊曼和拉伊为代表在欧美一些国家兴起的用自然科学的实验法研究儿童发展及其与教育关系的理论。 其代表著作主要有梅伊曼的《实验教育学入门讲义》(1907) 、 拉伊的《实验教育学》(1908) 。其主要观点有: ①反对以赫尔巴特为代表的强调概念思辨的教育学; ②提倡把实验心理学的研究成果和方法运用于教育研究, 使其真正“科学化”; ③把教育实验分为三个阶段: 就某一问题构成假设; 根据假设制定实验计划, 进行实验; 将实验结果应用于实际, 以证明其正确性; ④认为教育实验与心理实验的差别在于心理实验是在实验室里进行的, 而教育实验则要在真正的学校环境和教学实践活动中进行; ⑤用实验、 统计和比较的方法探索儿童心理发展过程的特点及其智力发展水平, 用实验数据作为改革学制、 课程和教学方法的依据。 实验教育学反对传统教育学思辨式的和经验式的研究方法, 强调定量研究的方法, 极大地推动了教育科学的发展。 但由于受实证主义和自然科学研究方法的影响, 其倡导的实验方法有很大的局限性。

2. 潜在课程

SSS_TEXT_QUSTI 分值: 5 答案:

潜在课程, 又称隐性课程, 是指通过学校物质环境、 文化环境、 人际环境有意或无意地传递给学生, 对学生的身心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 从而促进或干扰教育目标实现的非公开性的教育经验。 潜在课程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逐渐获得意料之外的知识、 价值观念、 态度、 行为方式等。 潜在课程具有层次 性结构: 表层是“物质-空间类”, 直观、 易改变、 可移植; 中间层是“组织-制度类”, 较为隐蔽、 不易改变; 内层是“文化-心理类”。 潜在课程具有潜在性、 非预期性、 不易觉察性、 多样性等特征。 潜在课程在教育中的作用往往比正规课程更为重要, 尤其在促进学生情感、意志等方面的发展的作用上更加不可忽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