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贵港市大圩一中2018年初中毕业班中考历史复习测试题(无答案)
2018年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历史试卷十二

2018年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历史试卷十二(题库)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18分)1.秦王赢政统一全国后,自以“德兼三皇,功过五帝”,将皇帝作为自己的帝号,这就是皇帝称谓的由来。
秦始皇此举旨在(D)A.维护国家统一B.实行暴政统治C.保障社会稳定D.实现君主专制2.某学校举办了与南京历史相关的图片展。
下列对有关图片的解释不准确的是(B)3.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开辟了中国历史新纪元,下列对“新纪元”的理解正确的是(B)A.彻底摧毁了我国存在两千多年的封建土地制度B.结束了中国百年来任人宰割的屈辱历史C.成为中华民族由衰败到振兴的转折点D.标志着我国开始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4.有史学家认为:实际上,严格的全球意义上的世界历史直到哥伦布、达•伽马和麦哲伦进行远洋探险时才开始。
这说明新航路的开辟(B)A.推动了欧洲思想文化的发展B.逐渐把世界连成一个整体C.推动了欧洲和拉丁美洲的革命运动D.导致了西方先进、东方落后的局面5.有人曾这样评价英国资产阶级革命“革命前是国王的议会,革命后是议会的国王”。
出现这一变化的原因是(C)A.议会军打败了王军B.查理一世被处死C.《权利法案》的通过D.启蒙思想的影响6.马克思曾预言:“自然科学正在准备一次新的革命。
蒸汽大王在前一世纪中翻转了整个世界,现在它的统治已到末日,另外一个大得无比的革命力量……将取而代之。
”文中“另一个大得无比的革命力量”应指(C)A.火车机车的发明B.飞机的发明C.电力的广泛应用D.计算机的广泛应用7.列宁说:“当正面攀登受到阻碍不能前进到山顶时,就要有勇气走一段困难危险的下坡路。
去寻找能够登上山顶的新路线。
”文中“走一段困难危险的下坡路”在列宁领导的社会主义建设中具体是指(B)A.领导十月革命B.实行新经济政策C.实施社会主义工业化D.农业集体化8.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把不同社会制度、不同意识形态的国家集合在反法西斯的旗帜下,为最终战胜法西斯奠定坚实基础的是源于下列哪一文件的签订(D)A.《凡尔赛和约》B.《九国公约》C.《慕尼黑协定》D.《联合国家宣言》9.有人说,欧洲曾是两次世界大战的发源地,但是从今天的形势看,欧洲再次爆发大规模战争的可能性几乎不存在了。
广西壮族自治区贵港市贵城四中中考历史复习测试卷(2)(无答案) 新人教版

广西壮族自治区贵港市贵城四中中考历史复习测试卷(2)新人教版一、选择题。
(共25分,每小题各1分)1、近代中国史是从鸦片战争开始的,确切说,是从《南京条约》的签订开始。
因为《南京条约》:A、使封建经济开始解体B、使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半封建社会C、使中外反动势力的勾结D、是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2、19世纪六七年代,对我国新疆地区怀有野心的帝国主义国家除沙俄外,还有:A、英国B、法国C、美国D、日本3、《辛丑条约》签订后,居住在北京东交民巷的李大叔被迫举家搬走,其主要原因是帝国主义国家在此:A、开商埠B、建教堂C、办工厂D、设使馆4、由中国人自行设计和施工的第一条铁路干线是:A、京哈铁路B、京广铁路C、京张铁路D、京沪铁路5、1915年新文化运动掀起时,把斗争的矛头直接指向:A、北洋军阀的尊孔复古逆流B、清政府的卖国行径C、南京国民政府的专制统治D、帝国主义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6、在上海建立了中国第一个共产党组织的创建者是:A、毛泽东B、陈独秀C、董必武D、李大钊7、洋务运动兴起的最根本目的是:A、引进西方先进科技B、反对帝国主义侵略C、维护清朝统治D、发展民族资本主义8、对辛亥革命性质叙述正确的是:A、是一次伟大的反帝反封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B、是一次彻底的反帝反封的爱国运动C、是一场封建统治者的自救运动D、是一次资产阶级改良运动9、揭开戊戌变法运动序幕的标志性事件是:A、虎门销烟B、义和团运动C、太平天国运动D、公车上书10、五四运动后,新文化运动的主要内容是宣传:A、民主B、科学C、马克思主义D、新文学11、近代史上,英国打开中国的大门主要借助了鸦片、商品、炮舰。
其使用的先后顺序是:A、商品、鸦片、炮舰B、鸦片、炮舰、商品C、商品、炮舰、鸦片D、炮舰、商品、鸦片12、被太平天国军队击毙的外国侵略者头目是:A、戈登B、瓦德西C、克林德D、华尔13、辛亥革命是一一片胜利的“欢呼”声中失败的,这里的“胜利”主要指的是:A、推翻了封建制度B、成立了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政党同盟会C、成立了中华民国D、推翻了帝国主义在中国的统治14、中国近代新式学堂的兴起,最早从哪个时候开始:A、19世纪60年代B、维新维新C、20世纪初D、国民政府时期15、鲁迅先生在《一件小事》中写到“这是民国六年的冬天”,其中“民国六年”是指:A、1916年B、1917年C、1918年D、1919年16、中国无产阶级以独立的姿态登上政治舞台是在:A、辛亥革命中B、戊戌变法中C、新文化运动中D、五四运动中17、中国近代史上有位科学家,经过刻苦钻研终于制成纯碱,打破了西方国家对制碱业的垄断,这位科学家是:A、詹天佑B、侯德榜C、严复D、魏源18、1873年成立的轮船招商局是中国人开办的第一家轮船运输公司,该公司的创办者是:A、李鸿章B、张之洞C、曾国藩D、左宗棠19、“文化大革命”期间,我国民主和法制遭到严重破坏的最典型事件是:A、九一三事件B、刘少奇冤案C、镇压“四五运动”D、人民公社化运动20、戊戌变法运动突出的历史功绩在于:A、挽救民族危亡B、推动政治改革C、发展社会经济D、促进思想启蒙21、使清政府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是在哪一战争之后:A、鸦片战争B、第二次鸦片战争C、甲午战争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22、孙中山领导辛亥革命的指导思想是三民主义,其核心是:A、民族主义B、民生主义C、民权主义D、民国主义23、排列事件先后顺序:①“七一五”政变②“四一二”政变③南京国民政府的建立④黄埔军校的创办A、②④③①B、④②③①C、②③①④D、③④①②24、1958年总路线和大跃进的根源在于思想认识人:A、夸大人的主观能动作用,忽视客观规律B、片面追求社会主义建设的高速度C、违背了人的主观能动性D、忽视了人的主观能动性25、下列运动,对我国生产力发展起了促进作用的是:A、土地改革运动B、大跃进运动C、人民公社化运动D、文化大革命二、材料题。
2018年中考历史模拟试题及答案

初中毕业生学业质量检测历 史 试 题(满分:100分;考试时间:60分钟;形式:开卷)友情提示: 1. 本试卷共6页。
2. 考生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及所有答案均填写在答题卡上。
3. 答题要求见答题卡上注意事项。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40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在学完“我们的远古祖先”一课后,同学们开展模仿“北京人生活的一天”的体验活动。
在活动的场景中,与史实相符的是 A .用圆形方孔铜钱购物 B .烧烤食物 C .种植水稻D .穿着麻布衣服2.图示法可以使分散的知识系统化,直观地呈现整个知识骨架。
下列一组秦始皇措施图示体现的中心主题是 A. 加强文化控制B .加强经济管理C .巩固国家统一D .加速国家统一进程3.“丝绸之路经济带”赋予古代丝绸之路以崭新的时代内涵。
古代丝绸之路的起点是 A .洛阳B .成都C .长安D .杭州4.《来自星星的你》主人公都教授于1603年8月25日(中国明朝后期)从外星球掉到朝鲜大地。
如果当时他到中国,最不可能A .学习活字印刷术B .听郑和下西洋的故事C .了解科举考试D .查阅《尼布楚条约》5.如右表所示,与北魏孝文帝改革有关的一项内容是A. 改官制 B .改姓氏 C .禁胡服D .通婚姻6.有学者说:“对于中国人来说,这场战争是一块界碑。
它铭刻着中世纪古老的社会在炮火 逼迫下赶往近代的最初的一步。
”“这场战争”指的是 A. 鸦片战争B. 第二次鸦片战争C. 甲午中日战争D.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7.武汉市的“首义路”“首义广场”“首义公园”等地名会让我们联想到A .戊戌变法B .秋收起义C .辛亥革命D .北伐战争8.下列事件标志着中国从旧民主主义革命转变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是鲜卑族姓 汉族姓 拓跋 元 步六孤 陆 独孤刘A.五四运动B.南昌起义C.井冈山会师D.新文化运动9.诗词是人们寄托情思,直抒胸臆的一种文学形式。
“碧净南湖水,峥嵘烟雨楼。
2018年中考历史试卷答案解析

2018年中考历史试卷答案解析学习啦丽仪 2017-09-12 17:14:102018年的中考即将到来,历史科目的试卷大家都做的怎么样了?下面由学习啦小编为大家提供关于2018年中考历史试卷答案解析,希望对大家有帮助!2018年中考历史试卷选择题1.下列图片符合北京人生活特征的是()A. 半地穴房屋B. 打制石器C. 稻谷D. 彩陶器2.指南针开始用于航海事业是在()A.北宋B.南宋C.元朝D.明朝3.“载初元二月,策问贡人于洛城殿……殿前试人自此始”。
“殿前试人”这一考试形式的开创者是()A.隋炀帝B.唐太宗C.武则天D.唐玄宗4.“东交民巷的大炮注视和监督着紫禁城,象征着条约制度的权威和中国的国将不国”材料中导致中国“国将不国”的条约是()A.《尼布楚条约》B.《南京条约》C.《马关条约》D.《辛丑条约》5.如图所反映的历史事件()A.为中国近代史开辟可道路B.揭开了维新变法运动的序幕C.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D.是一次空前的思想大解放运动6.鲁迅曾说:“感谢……从此可以不带辫子而自由自在”,这里他要感谢()A.洋务运动B.戊戌变法C.辛亥革命D.新文化运动7.1919年元旦他发表《新纪元》一文,指出十月革命开辟了人类历史的“新纪元”,中国人民应当走十月革命的道路。
“他”是()A.梁启超B.陈独秀C.李大钊D.胡适8.如图为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时间轴。
其中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道路形成于()A.AB.BC.CD.D9.“1940年整个华北地区,都成了战场。
战斗日以继夜,一连厮杀了3个半月。
他们打击了敌人的整个经济、交通线和封锁网”。
材料描述的是()A.平型关大捷B.台儿庄战役C.百团大战D.平津战役10.如图诗歌的创作背景是()A.抗日战争的胜利B.解放战争的胜利C.新中国的成立D.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11.大生纱厂是近代实业家张骞创办的民族企业,20世纪50年代国家对其第一、第三纺织公司实行公私合营。
2018年中考历史复习专题训练 中国古代史综合三(含解析) 新人教版

中国古代史(三)一、选择题1.下面对青铜器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 青铜器造型雄伟,纹饰古朴,既有实用价值又有艺术价值B. 目前我国已发现的最大的青铜器是司母戊鼎C. 青铜工艺是商周文明的重要标志D. 青铜器造型雄伟,纹饰古朴,只有实用价值没有艺术价值2.公元前210年,一位前往南海郡做生意的商人携带的货币是()A. 铲形币B. 刀形币C. 圆形方孔半两钱D. 蚁鼻钱3. 端午节即将到来,相传端午节最初是为了纪念一位战国时期伟大的爱国诗人,其作品中所反映出来的爱国主义思想和上下求索精神,融汇成湖湘文化的重要特征。
这位诗人是()A. 屈原B. 贾谊 C. 王船山 D. 曾国藩4. 来中国唐朝留学,曾经在扬州为官的崔致远来自于()A. 新罗B. 日本 C. 意大利 D. 印度5.隋唐科举制度的进步意义最主要的一点是()A. 改善了用人制度,扩大了封建统治的社会基础B. 促进了科技文化的发展C. 对皇帝的权力有一定的制约作用D. 削弱了显贵的特权6.中国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她的第一个王朝的建立者是()A. 秦始皇B. 齐桓公 C. 启D. 禹7.戚家军抗倭取得台州九战九捷是在今天的()A. 山东B. 浙江 C. 福建 D. 广东8.黄仁宇在《中国大历史》中写道:“倘使我们说,中国传统政治是专制的,政府由一个皇帝来独裁,这一说法,用来讲明清两代是可以的.”以下可以佐证这一说法的史实是()①设置丞相②建立厂卫特务机构③设立军机处④制造文字狱A. ①②③④B. ②③④C. ①②③D. ①②④9.下图是10世纪中期的中国地图,这一时期民族政权并立,其中定都于上京临潢府(今内蒙古巴林左旗南)、由契丹人建立的政权是()A. 辽B. 北宋C. 西夏 D. 吐蕃10.下图材料中的“吾”是( )A. 唐高祖B. 唐太宗 C. 武则天 D. 唐玄宗11.李冰父子修筑的都江堰在()A. 黄河流域B. 岷江流域 C. 淮河流域 D. 珠江流域12.“夏商周断代工程”是研究中国历史上夏、商、周三个历史时期的年代学的科学研究项目。
【精品】广西贵港市中考历史试题(,有答案)

中考历史试题(Word版,有答案)第I卷(选择题,共30分)一、单项选择题(下列各小题的备选答案,只有一个是最符合题意的。
请你选出并在答题卡上正确填涂相应的英文字母。
每小题2分,共30分)1.“列强的炮声惊醒了古老中华帝国的美梦,中华民族的屈辱史——中国近代史开始了”。
中国近代史开始于A.鸦片战争 B.第二次鸦片战争C.甲午中日战争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2.一次次列强的入侵,一个个屈辱的条约,记录着近代中国的苦难岁月。
下列选项与右图签订条约的内容无关的是A.中国赔偿白银4.5亿两B.中国割让辽东半岛、台湾和澎湖湾岛给日本C.清政府保证严禁人民参加反帝活动D.划定东交民卷为“使馆界”,界内不许中国人居住3.抗日战争是一百多年来中国人民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民族解放战争。
以下是抗日战争中的重要历史事件,它们的先后顺序应是①卢沟桥事变②西安事变③南京大屠杀④华北事变A.①②③④ B.②①③④C.④②①③ D.④③①②4.下列战役中解放华北全境的是A.渡江战役 B.辽沈战役C.淮海战役 D.平津战役5.先进思想如同冲破黑暗之光,中国人民对先进思想进行了不断探索。
以下表述正确的是A.严复提出的“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思想为洋务运动的开展奠定了理论基础B.五四运动后,马克思主义开始在中国传播,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提供了思想条件C.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为实现中国共产党的历史性的伟大转折奠定了思想理论基础D.新文化运动在社会上起了思想启蒙运动,为民主共和思想的传播奠定了基础6.194年10月1日,中华人名政府委员会举行第一次会议,任命是谁为中华人民政府政务院总理A.周恩来 B.朱德C.毛泽东 D.邓小平7.宪法是我国的根本大法。
今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诞生60周年,它是在哪一次会议上通过的?A.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B.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C.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 D.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8.历史上有些年代注定不平凡,让人无法忘记。
【中考历史】2018最新版本中考历史专题复习试题及解析:_5中国古代的科技与文化(人教版)(历年真题)

中考历史专题复习试题附详细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2005年11月,我国科学家已成功研制出“人用禽流感疫苗”。
我国东汉末年为防治传染病而写成《伤寒杂病论》的医学家是( )
A.扁鹊
B.华佗
C.张仲景
D.蔡伦
2.被外国学者称为“中国17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的《天工开物》的作者是( )
A.贾思勰
B.郦道元
C.宋应星
D.徐光启
3.世界遗产委员会对我国入选《世界遗产名录》的某一古代建筑的描述如下:“一统天下的秦始皇,将修建于早些时候的一些断续的防御工事连接成一个完整的
防御系统……在明代,又继续加以修筑,使之成为世界上最长的军事设施。
它在
文化艺术上的价值,足以与其在历史和战略上的重要性相媲美。
”这一古代建筑是( )
4.“尽道隋亡为此河,至今千里赖通波。
”皮日休诗中的“千里赖通波”是指大
运河( )
A.成为南北交通枢纽
B.有千里之长
C.起到防洪作用
D.发挥灌溉作用
5.与右图相关的信息是( )
A.唐朝毕升雕版印刷术
B.北宋毕升活字印刷术
- 1 -。
2018年中考历史模拟试题(三)

2018年中考历史模拟试题(三)作者:郭凤霞来源:《中学政史地·初中》2018年第05期一、选择题(共16小题,32分。
下列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目要求)1.“它的规模从表面上看,远不如长城宏大,却注定要稳稳当当地造福千年……由于它的修建,使成都平原成为富饶的‘天府之国’”。
文中“它”是指我国古代的哪一著名的水利工程()A.都江堰B.郑国渠C.灵渠D.大运河2.面对春秋战国时期周王室衰微、诸侯争霸、政权更迭、生灵涂炭的乱局,不同学派的知识分子提出了不同的治世药方。
秦统一的历史证明,对症于当时社会形势的“药方”是()A.儒家:为政以德,仁政治国B.墨家:互助互爱,反对侵略C.法家:提倡法治,中央集权D.道家:顺其自然,无为而治3.孟德斯鸠在评价中国某一制度时指出:“皇帝通过考试等途径选拔官吏。
凡是有真才实学的人,不论出身如何,都有经过考试成为官吏的机会。
”该制度在隋唐时期所起的作用不包括()A.扩大了中央政权的社会基础B.增强了国家机构的活力C.给社会带来革新气象D.使专制集权统治极度膨胀4.美国学者德克·卜德曾这样描述某项发明:“它对后来西方文明整个进程的影响无论怎样估计都不过分。
世界受蔡侯的恩惠要比受许多知名的人的恩惠更大。
”该项发明是()A.印刷术B.造纸术C.指南针D.火药5.“这真是空前未有的亡国条约!它使全中国都为之震动。
从前我国还只是被西方大国打败过,现在竟被东方的小国打败了,而且失败得那样惨,条约又订得那样苛刻,这是多么大的耻辱啊!”这一条约是()A.《南京条约》B.《北京条约》C.《马关条约》D.《辛丑条约》6.“这次革命它的最大影响当属推翻君主政体,建立民主共和政治。
它的意义不同于中国历史上常见的改朝换代,也不仅仅限于赶跑了一个皇帝,而是从根本上动摇了大多数中国人的信仰……”材料中的“这次革命”指的是()A.戊戌变法B.辛亥革命C.新文化运动D.国民革命7.结合数轴上的时间,下列选项对应正确的是()A.明治维新:效仿中国隋唐封建制度B.甲午中日战争:签订《辛丑条约》C.九一八事变:中国十四年抗战的开始D.日本投降: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标志8.图片反映历史。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大圩一中2018年中考历史复习测试题一、单项选择题(30分)1.在近代中国一系列救亡图存的运动中,洋务运动求自强,戊戌变法图立宪,辛亥革命建共和,使中国逐渐融入工业文明的大潮。
这些运动( D )A.完善了近代中国的民主制度B.取得了反抗外国侵略的胜利C.完成了民族振兴的历史使命D.反映了近代化道路的艰辛探索2.孙中山一生致力于革命,直到临终前还在遗嘱中告诫革命党人:“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须努力。
”这里“革命尚未成功”主要指( C )A.袁世凯统治还没被推翻B.北伐战争还没进行C.反帝反封建的任务还没完成D.三民主义还没实现3.下列口号中,最能体现五四运动“反帝反封建”性质的是( C )A.“打倒列强,除军阀”B.“取消二十一条”C.“外争国权,内除国贼”D.“拒绝在巴黎和会上签字”4.1927年,国民革命失败了。
这里所说的“失败”,主要是指( D )A.没有推翻北洋军阀的黑暗统治B.共产党和革命群众遭到屠杀C.国民党反动派叛变革命D.反帝反封建的任务没有完成5.“数日后,一匹快马向热河方向飞驰,恭亲王向咸丰帝报告了‘花园’被烧的消息……”该历史情景应该出现在( B )A.鸦片战争中B.第二次鸦片战争中C.甲午中日战争中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中6.如图是1949-1952年中国粮食产量示意图,促使表中数据发生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B )A.抗日战争的胜利B.土地改革运动的开展C.抗美援朝的胜利D.三大改造的完成7.毛泽东在《七律·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中写道:“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
虎踞龙盘今胜昔,天翻地覆慨而慷。
”诗中“百万雄师过大江”指的是( A )A.渡江战役B.辽沈战役C.淮海战役D.平津战役8.他带领人民艰苦奋斗,治理灾害,开始改变当地贫穷的面貌,病故前要求“埋在沙滩上”“也要看着把沙丘治好”。
这位被称为“党的好干部”的模范人物是( D )A.雷锋B.王进喜C.邓稼先D.焦裕禄9.人类历史的发展离不开科学进步的推动。
在19世纪60年代,欧洲基督教神权统治的根基遭到沉重打击。
这一打击主要来自于( B )A.伏尔泰的启蒙思想B.达尔文的进化论C.牛顿的力学理论体系D.爱因斯坦的相对论10.二战后日本和西欧经济获得迅速恢复和发展,其共同原因不包括...( D ) A.美国的援助B.科技革命的推动C.制定恰当的经济政策D.区域的联合11.1969年,美国宇航局阿姆斯特朗在登上月球时说:“对于一个人来说,这不过是小小的一步,但对人类来说却是巨大的一跃。
”这“巨大的一跃”发生的背景是( C )A.第一次工业革命B.第二次工业革命C.第三次科技革命D.近代自然科学产生12.在经济全球化过程中,发达国家凭借资金、技术、市场和经营管理方面的绝对优势,成为经济全球化的最大受益者。
因此,发展中国家应该( B )A.尽量避免进入世界市场,减轻全球化的影响B.制定合理的对策,在主动参与中谋求发展C.努力阻止全球化,延缓全球化的进程D.寻求发展中国家内部的经济联合,促进经济区域化13.美国内战期间,林肯政府宣布“为人占有而做奴隶的人们都应在那时(指1863年元旦)及以后永远获得自由”。
该内容出自( D )A.《权利法案》B.《独立宣言》C.《人权宣言》D.《解放黑人奴隶宣言》14.据报道,我国即将在福建省福清县建成世界先进的新型核电站。
核电技术是对下列哪位科学家提出的科学理论的应用( D )A.阿基米德B.牛顿C.达尔文D.爱因斯坦15.据统计,1929-1933年经济危机期间,资本主义工业生产下降37.2%,工业产量倒退至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水平。
这组数字反映出危机( C )A.持续时间长B.波及范围广C.破坏性大D.来势猛烈二、非选择题(30分)16.(10分)创新是民族进步和国家富强的不断源泉。
科技创新推动了近现代英国、美国等资本主义大国的崛起。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二百多年前,英国发生了一场完全不同的变革,这场变革没有你死我活的拼杀,而是通过和平的变革彻底改变了人们的生产和生活方式。
——人教版《世界历史》九(上) 材料二:以爱迪生为代表的美国众多发明家们的发明……成为创造财富的源泉,依靠强大的科技实力,美国在19世纪末迅速赶上并超过在过去两个世纪里一直走在前面的欧洲强国。
——纪录片《大国崛起》解说词材料三:二战后,新的技术革命给美国提供了经济发展的巨大动力,大批新兴工业如原子能工业、电子计算机工业、激光工业等应运而生,逐渐成为美国国民经济中的支柱产业。
——北师大版《世界历史》九(下)历史教材(1)材料一中英国的“彻底改变了人们的生产和生活方式”的“和平的变革”是指什么重大事件?(1分)请写出推动这场“变革”的机器发明,这场“变革”使人类进入什么时代?(2分)答案:事件:工业革命。
(1分)发明:瓦特改良的蒸汽机;(1分)时代:蒸汽时代。
(1分)(2)根据材料二,回答19世纪末美国赶超欧洲强国的主要原因。
(1分)结合所学知识,列举美国在这一时期交通运输业的两项发明。
(2分)答案:原因:第二次科技革命成果的应用。
(1分)发明:汽车装配生产线、飞机。
(2分)(3)材料三中的“新的技术革命”应是哪一次科技革命?(1分)这一次科技革命具有哪些突出特点?(2分)世界上第一台计算机诞生在哪个国家?(1分)答案:科技革命:第三次科技革命。
(1分)特点:技术革命群体化、科技社会化、发展进程高速化。
(2分)国家:美国。
(1分)17.(10分)2018年是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100周年。
如今战争的硝烟离我们已经远去了,但是战争所带给我们的震撼与伤痛却难以磨灭。
某校九年级(1)班创办了一期有关纪念第一次世界大战的黑板报。
请你帮助完成以下栏目的设置。
【图解战争】如图,为了详细了解一战爆发的情况,黑板报中设置了图解战争这一栏目,具体的图示如下,其中还有些内容没有完成,请你补充完整。
(1)请将图示中符号所表示的内容补充完整。
(4分)交战双方:①同盟国;②协约国。
导火线:③萨拉热窝事件。
战役:④凡尔登战役。
【问题探究】为了深入了解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性质,黑板报中出示了这样的一个讨论话题:小明:一战是一场帝国主义掠夺战争。
小红:一战是一场民族解放战争。
(2)请你也参加讨论,你同意哪一同学的意见?请说明理由。
(2分)答案:我同意小明的意见。
第一次世界大战之所以是一场非正义的帝国主义战争是因为参战国的目的是为了瓜分世界、争夺世界霸权。
虽然塞尔维亚人民是为了维护民族独立而战,但并不能从整体上改变整个战争的性质。
【深思感悟】(3)你从以上表格中能得出哪些信息?(2分)答案:世界性战争有巨大的破坏性,给人类带来了深重的苦难。
(4)在黑板报的一个栏目设置中,要求同学们写出一句你最想说的话,来表达战争所带给你的感想。
(要求简洁,有说服力!)感想:________。
(2分)答案:远离战争,热爱和平!(符合题意即可)。
18.(10分)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在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上探索前行,虽然出现过严重失误,但最终走上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正确道路。
让我们一起回顾我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历程。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现在我们能造什么?能造桌子椅子,能造茶碗茶壶,能种粮食,还能磨成面粉,还能造纸,但是,一辆汽车、一架飞机、一辆坦克、一辆拖拉机都不能造。
——毛泽东材料二:农民报名参加生产合作社递交参加手工业合作社申请上海资本家接受公私合营材料三:公社的早稻亩产二万六千九百多斤,花生亩产一万多斤;公社的一切财产统一核算,统一分配。
材料四:1959年至1961年,我国经历了一个“三年经济困难时期”。
其困难的严重程度,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历史上是空前的,恐怕也是绝后的,这已是不争的事实。
然而,关于困难局面的成因,几十年来却经历了一个不相同的表述过程。
(1)我国制定了哪一计划改变了材料一中的落后现象?(1分)这一计划的起止时间是什么?(1分)答案:计划:一五计划。
(1分)时间:1953-1957年。
(1分)(2)材料二中的这组图片反映的是什么事件?(1分)该事件的完成有什么重大意义?(2分)答案:事件:三大改造(或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1分)意义: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标志着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在我国的基本建立,我国开始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2分)(3)材料三反映的是我国在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过程中曾出现过的哪一严重失误?(1分)答案:“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
(1分)(4)材料四提到的“三年经济困难时期”,你认为造成这一困难局面的客观原因有哪些?(2分)当时党中央采取了什么措施应对困境?(1分)答案:客观原因:三年自然灾害和苏联政府背信弃义的行为。
(2分,每点1分)措施:1960年,党中央对国民经济实行全面调整,提出”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方针。
(1分)(5)我国社会主义建设既有成功的经验,也有失败的教训,你从中得到怎样的认识?(1分)答案:社会主义建设要遵循客观经济规律;要实事求是;要从国情出发等。
(1分,答出一点且言之有理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