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机电系统制造技术

合集下载

微机电系统(mems)工程技术 半导体制造工艺技术

微机电系统(mems)工程技术 半导体制造工艺技术

微机电系统(mems)工程技术半导体制造工艺技术微机电系统(MEMS)是一种融合微电子技术、机械工艺和微纳米加工技术的新型技术,具有微小体积、高性能和低功耗等优点,被广泛应用于传感器、执行器、微机械系统等领域。

MEMS制造工艺技术作为其核心技术之一,在MEMS设备的设计、生产和测试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一、MEMS制造工艺技术的基本原理MEMS制造工艺技术是利用微纳米加工技术对微电子元件进行加工,实现微小尺寸的器件。

其基本原理包括光刻、薄膜沉积、刻蚀、清洗和包装等步骤。

在制造过程中,需要考虑到器件的性能、成本和效率等因素,并采用不同的工艺流程进行处理。

二、MEMS制造工艺技术的工艺流程1.设计阶段:确定MEMS器件的功能和结构,并进行软件仿真和电路设计,制定完整的器件设计方案。

2.掩膜光刻:利用掩膜和紫外光曝光的技术,将器件的图形准确转移到光敏材料上,形成所需的图形。

3.薄膜沉积:采用物理气相沉积、化学气相沉积等技术,在衬底表面沉积一层或多层薄膜,用于制备MEMS器件的功能部件。

4.刻蚀工艺:采用干法或湿法刻蚀技术,将多余的材料去除,形成所需的器件结构。

5.清洗和检测:在制造过程中,需要对器件进行清洗和检测,确保器件的质量和性能。

6.包装封装:将制备好的器件封装在封装体中,保护器件免受外部环境的影响。

三、MEMS制造工艺技术的发展趋势1.纳米加工技术:随着纳米加工技术的发展,MEMS器件的尺寸将进一步减小,性能将得到显著提升。

2.多功能集成:未来的MEMS器件将具有多功能集成的特点,可以同时实现多种功能,提高器件的综合性能。

3.自组装技术:自组装技术的应用将使MEMS制造工艺更加灵活和高效,降低成本,提高生产效率。

4.高可靠性设计:随着MEMS器件在汽车、医疗等领域的广泛应用,高可靠性设计将成为MEMS制造工艺技术的重要发展方向。

四、结语MEMS制造工艺技术是一项复杂而重要的工艺技术,对MEMS器件的性能和质量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微机电系统技术及应用

微机电系统技术及应用

微机电系统技术及应用微机电系统技术(Micro-Electro-Mechanical Systems,MEMS)是指一种集成微型机械、电子和计算机技术的系统,它利用微型加工技术将传感器、执行器和电子元器件等多种功能集成到一个芯片上,从而实现在微小空间内进行感测、信号处理和控制的复杂系统。

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MEMS技术在各个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成为现代科技进步的重要方向之一。

一、MEMS技术的基本原理MEMS技术的实现基于微机械制造技术,即利用光刻、蚀刻、离子注入、薄膜沉积、微调工艺等多种微加工技术,在硅基底板上制造出微型机械和微型电子元器件,将它们集成在一起实现控制系统的复杂功能。

常见的MEMS元件包括传感器和执行器两类。

传感器一般是将物理量转换成电信号输出的元件,MEMS传感器主要有压力传感器、加速度传感器、角速度传感器、温度传感器、化学传感器等,它们的结构和工作原理各不相同。

以加速度传感器为例,它主要是通过微型悬臂等结构感受加速度的作用,在振动部件上加上感应电极,利用柔性连接器将机械运动转化成电信号输出。

执行器是将电信号转换成物理运动的设备,MEMS执行器主要有微型电机、微泵、微阀门和微喷头等。

以微型电机为例,它主要包括固定部件和旋转部件,其结构具有一定的复杂性。

电机的旋转部件通常采用转子-定子结构,采用MEMS技术可以制造出特殊形状的转子并将其悬挂在薄膜支撑结构上,转子与定子之间通过电容传感器实现控制,电容传感器输出的信号被用于控制电机的转速和方向。

二、MEMS技术的应用领域MEMS技术的应用范围非常广泛,包括空间、军事、医疗、汽车、电子信息等多个领域,在以下几个方面得到了广泛应用。

1.传感器MEMS传感器可以感测体积小、重量轻、功耗低、响应速度快、精度高等诸多优点,使之成为传感器领域的重要技术。

它广泛应用于汽车行业、工业自动化控制、医疗设备等领域,如安全气囊用于汽车碰撞检测、指纹识别传感器、手机加速度传感器等。

微机电系统制造工艺综述

微机电系统制造工艺综述

微机电系统制造工艺综述微机电系统(Microelectromechanical Systems,MEMS)是一种集成了微小机械、电子、光学和磁性等元件的微型系统。

它的制造工艺是一个复杂且多样化的过程,涉及到多个步骤和技术。

本文将综述微机电系统的制造工艺。

一、工艺流程微机电系统的制造工艺流程通常包括以下几个主要步骤:基片准备、薄膜沉积、光刻、腐蚀、封装和测试。

1. 基片准备:基片是微机电系统的主要载体,常用的材料包括硅、玻璃和塑料等。

在基片制备过程中,需要进行清洗、平整化和涂覆等处理,以保证后续工艺步骤的顺利进行。

2. 薄膜沉积:薄膜沉积是微机电系统制造中的关键步骤之一。

常用的薄膜沉积方法有化学气相沉积(CVD)、物理气相沉积(PVD)和溅射等。

通过这些方法可以在基片上沉积出具有特定功能的薄膜层,如金属、氧化物和聚合物等。

3. 光刻:光刻是微机电系统制造中的关键技术之一。

它通过光敏胶的光化学反应将图案转移到基片上,形成所需的结构和形状。

常用的光刻技术包括接触式光刻和投影光刻。

4. 腐蚀:腐蚀是微机电系统制造中的重要步骤之一。

通过化学腐蚀或物理腐蚀的方式,可以去除不需要的材料,形成所需的结构和形状。

常用的腐蚀方法有湿腐蚀、干腐蚀和等离子体腐蚀等。

5. 封装:封装是将微机电系统芯片封装在外部保护壳中的过程。

封装可以提供保护、连接和传感等功能。

常用的封装方法包括焊接、粘接和翻转芯片封装等。

6. 测试:测试是微机电系统制造中的最后一步,用于验证芯片的性能和可靠性。

常用的测试方法包括电学测试、力学测试和光学测试等。

二、工艺技术微机电系统制造中常用的工艺技术包括:纳米制造技术、表面微结构技术、微流控技术和微传感技术等。

1. 纳米制造技术:纳米制造技术是微机电系统制造中的前沿技术之一。

它利用纳米尺度的工具和材料进行加工和制造,实现微米和纳米级别的结构和器件。

常用的纳米制造技术包括扫描探针显微镜(SPM)、电子束曝光和离子束刻蚀等。

mems制造工艺及技术

mems制造工艺及技术

MEMS制造工艺及技术的深度解析一、引言微机电系统(Micro-Electro-Mechanical Systems,简称MEMS)是一种将微型机械结构与电子元件集成在同一芯片上的技术。

由于其体积小、功耗低、性能高等特点,MEMS技术已被广泛应用于各种领域,如汽车、医疗、消费电子、通信等。

本文将详细介绍MEMS的制造工艺及技术,以帮助读者更深入地了解这一领域。

二、MEMS制造工艺1. 硅片准备MEMS制造通常开始于一片硅片。

根据所需的设备特性,可以选择不同晶向、电阻率和厚度的硅片。

硅片的质量对最终设备的性能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

2. 沉积沉积是制造MEMS设备的一个关键步骤。

它涉及到在硅片上添加各种材料,如多晶硅、氮化硅、氧化铝等。

这些材料可以用于形成机械结构、电路元件或牺牲层。

沉积方法有多种,包括化学气相沉积(CVD)、物理气相沉积(PVD)和电镀等。

3. 光刻光刻是一种利用光敏材料和模板来转移图案到硅片上的技术。

通过光刻,我们可以在硅片上形成复杂的机械结构和电路图案。

光刻的精度和分辨率对最终设备的性能有着重要影响。

4. 刻蚀刻蚀是一种通过化学或物理方法来去除硅片上未被光刻胶保护的部分的技术。

它可以用来形成机械结构、电路元件或通孔。

刻蚀方法有湿法刻蚀和干法刻蚀两种。

湿法刻蚀使用化学溶液来去除材料,而干法刻蚀则使用等离子体或反应离子刻蚀(RIE)来去除材料。

5. 键合与封装键合是将两个或多个硅片通过化学键连接在一起的过程。

它可以用于制造多层MEMS设备或将MEMS设备与电路芯片集成在一起。

封装是将MEMS设备封装在一个保护壳内以防止环境对其造成损害的过程。

封装材料可以是陶瓷、塑料或金属。

三、MEMS制造技术挑战与发展趋势1. 尺寸效应与可靠性问题随着MEMS设备的尺寸不断减小,尺寸效应和可靠性问题日益突出。

例如,微小的机械结构可能因热膨胀系数不匹配或残余应力而导致失效。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研究人员正在开发新型材料和制造工艺以提高MEMS设备的可靠性。

微型机电系统技术及应用研究

微型机电系统技术及应用研究

微型机电系统技术及应用研究一、微型机电系统技术的概述微型机电系统(MEMS)是一种结合微电子技术和机械工程学的新型领域,其通过微型化的设计和制造技术,将传统机械结构和微电子器件相结合,形成了微小的机电一体化系统。

微型机电系统技术是一门综合性技术,涵盖了微电子、纳米技术、微流体技术、光学技术、机电一体化技术等多个学科的知识。

它主要应用于机械传感器、微型电子器件、模拟信号处理器、微型加速度计等领域。

二、微型机电系统技术的工艺流程(一)MEMS芯片的设计MEMS芯片的设计过程是从需求分析、系统设计、器件设计、工艺设计、布图设计等方面入手进行的。

需要建立实体模型、分析模型,进行仿真和测试,并不断优化和改进设计。

(二)MEMS芯片的制造MEMS芯片的制造过程一般包括深度反相模法、LIGA工艺、光刻、涂覆、光阻显影、等离子刻蚀、熔合碳化硅、薄膜沉积、蚀刻等多个步骤。

(三)MEMS芯片的封装MEMS芯片的封装是保护器件、连接器件与外部电路的必要措施。

封装过程可以分为晶圆封装和单晶封装两种方式,包括封装底座、焊接、固定器件等多个步骤。

三、微型机电系统技术的应用研究(一)机械传感器微型机械传感器是MEMS技术应用最为广泛的领域,目前已广泛用于医疗、环境、军事、交通等领域。

例如,在医疗领域中,MEMS传感器可用于实时监测病人的脉搏、血压和呼吸等生命体征,为医护人员提供即时的信息。

(二)微型电子器件微型电子器件是MEMS技术的另一个重要应用方向,包括MEMS振荡器、MEMS电容器等。

这些器件的微型化和集成化将会使一些电子设备大幅度缩小,例如手机和手表等。

(三)模拟信号处理器模拟信号处理器是利用MEMS技术构建的一种新型信号处理器,可以将模拟信号进行转换、增强和分析等处理,广泛应用于工业自动化、环境监测、生命科学等领域。

(四)微型加速度计微型加速度计是MEMS技术在工业领域中的应用之一,可以实现对工业设备振动、冲击等数据的监测和控制,对于提高设备的精度和可靠性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微纳米机电系统的设计与制造技术

微纳米机电系统的设计与制造技术

微纳米机电系统的设计与制造技术微纳米机电系统(Microelectromechanical Systems,MEMS)是指一种利用微纳米级别工艺制造的微型机电系统。

它由微型电路技术、微机电技术和微纳米制造技术等融合而成,具有体积小、重量轻、易于集成和制造成本低等优点。

MEMS技术已经广泛应用于电子信息、生物医学、能源环保、航空航天等领域,成为新一代的技术革命。

一、微纳米机电系统的设计原则微纳米机电系统的设计原则包括以下几点:1. 功能多样性:微纳米机电系统应该具有多种功能,可应用于不同的场景和需求。

2. 高性能:微纳米机电系统应该具有高性能特点,例如高灵敏度、高稳定性和高精度等。

3. 低功耗:微纳米机电系统应该具有低功耗特点,以延长产品的使用寿命和提高性能。

4. 集成度高:微纳米机电系统应该具有高集成度,可以实现多种功能的集成。

5. 可靠性好:微纳米机电系统应该具有良好的可靠性和稳定性,以保障产品的正常使用。

6. 制造成本低:微纳米机电系统应该具有低制造成本特点,以提高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二、微纳米机电系统的制造工艺微纳米机电系统的制造工艺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制造材料:微纳米机电系统的制造需要用到高纯度的材料,如硅、氧化硅、氮化硅、聚合物等。

2. 制造技术:微纳米机电系统的制造涉及到微纳米加工技术、光刻技术、等离子体刻蚀技术、离子注入技术、化学气相沉积技术等。

3. 制造工艺流程:微纳米机电系统的制造工艺流程包括大面积晶圆清洗、材料生长、图形化处理、刻蚀、离子注入、衬底去除等步骤。

4. 检测和测试:微纳米机电系统的制造需要经过严格的检测和测试,包括结构形状、机械性能、电学性能等方面。

5. 包装和封装:微纳米机电系统的包装和封装需要采用特殊的方法,以确保产品的性能和可靠性。

三、微纳米机电系统的应用领域微纳米机电系统的应用领域非常广泛,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生物医学:微纳米机电系统可以用于生物医学领域,如人体细胞和组织的刺激、诊断和治疗,体内药物释放和监测等。

微机电系统及微细加工技术

微机电系统及微细加工技术

微机电系统及微细加工技术微机电系统(Micro-Electro-Mechanical Systems,MEMS)是一种将微米尺度的机械结构、电子元器件和微处理器集成在一起的技术。

它利用微细加工技术来制造微小的机械设备和传感器,以实现对物理量、化学量和生物量的检测、测量和控制。

微机电系统的核心是微细加工技术,它是一种将传统的集成电路制造技术与微机械加工技术相结合的新技术。

通过微细加工技术,可以在硅基材料上制造出微小的机械结构和电子元器件,从而实现微机电系统的功能。

微机电系统的制造过程包括多个步骤,其中最关键的是光刻、薄膜沉积和蚀刻。

光刻是将光敏树脂涂覆在硅基材料上,并利用光刻机将图形投射到光敏树脂上,然后利用化学蚀刻将暴露在光下的部分去除,形成所需的结构。

薄膜沉积是将金属或者绝缘材料沉积在硅基材料上,用于制作电极、传感器等部件。

蚀刻是通过化学反应将硅基材料腐蚀,从而形成微小的结构。

微机电系统具有多种应用领域。

在生物医学领域,微机电系统可以用于制造微型传感器,实现对生物体内生理参数的监测。

在环境监测领域,微机电系统可以用于制造微型气体传感器,实现对空气中有害气体的检测。

在信息技术领域,微机电系统可以用于制造微型显示器和微摄像头,实现信息显示和图像采集。

此外,微机电系统还可以应用于汽车行业、航空航天领域和工业控制领域等。

微机电系统在实际应用中面临着一些挑战。

首先,微机电系统的制造过程非常复杂,需要高度精确的设备和工艺控制,制造成本较高。

其次,微机电系统的性能和可靠性受到环境和温度的影响,需要进行合理的封装和温度补偿。

最后,微机电系统的集成度和功耗也是一个挑战,需要在保证性能的同时尽量减小尺寸和功耗。

微机电系统是一种基于微细加工技术的新型集成技术,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随着微细加工技术的不断发展和改进,微机电系统将在多个领域发挥重要作用,为人们的生活和工作带来更多便利和创新。

微机电系统制造技术的研究与应用

微机电系统制造技术的研究与应用

微机电系统制造技术的研究与应用微机电系统,简称MEMS,是一种综合了微电子技术、光学技术、力学技术等多种技术的先进制造技术。

MEMS在科学研究、工业制造、医疗保健、环境监测等方面的应用越来越广泛。

本文将从MEMS技术的方面入手,探讨MEMS在制造技术方面的研究和应用。

一、MEMS技术的特点MEMS技术具有体积小、高精度、低成本、高可靠性等特点。

MEMS器件的尺寸通常在1微米到数毫米之间,占据空间小,适应于一些微小的应用环境。

MEMS器件在制造过程中,利用微流控技术和微加工技术进行制造,具有高精度和高精密度。

MEMS 制造过程比传统制造技术更加简单,因此成本较低。

同时,MEMS制造的器件具有高可靠性,长寿命等特点,这些特点使得MEMS技术在实际应用中更加受欢迎。

二、MEMS制造技术的研究1.光刻技术光刻技术是MEMS制造中最基本的技术之一,其作用是将芯片上的图形模式通过投影显微镜刻写到光阻材料上。

这种制造方式具有工艺简单、制造速度快、精度高的优点,已成为MEMS制造的主要技术之一。

2.电镀技术电镀技术是一种能够在薄膜上制造金属结构和几何图形的技术。

通过在芯片表面涂覆适当的种子层,并将其中的金属离子用电镀方法沉积在种子层上完成制造。

这种技术在MEMS中的应用十分广泛,可以制备出线宽很细,形状很特殊的结构。

3.微流控技术微流控技术是一种能够调控极小流体颗粒自由流动状况的技术。

它利用芯片上的微通道和微结构将流体控制精细化,使流体能够实现不同实验环境之下的精细流动。

该技术可用于微体积化分析、细胞捕捉和分选等方面。

在微机电系统的应用中,微流控技术极大地增强了生物芯片的分析和研究效率。

4.纳米印刷技术纳米印刷技术是一种利用微纳米结构和纳米印刷头将材料转移至芯片表面的加工技术。

这种技术具有非常高的加工精度和制造速度。

纳米印刷技术在MEMS制造方面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可以制造出细致的图案尺寸、结构和形态,是MEMS制造技术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8.1 概 述
2.MEMS的加工方法和功用上的优势 (1)首先表现在活动空间、操作对象和工
作环境上。MEMS能够进入极狭小空间进行 作业,且不易对环境造成不必要的影响与破 坏。 (2)与一般机械相比,MEMS所表现出的 智能化程度更高、实现的功能更趋于多样化。
8.1 概 述
图8-2 MEMS在医学上的应用
8.3 微细加工技术
8.3.1 光刻技术 (2)前烘。 通过前烘使光刻胶膜干燥,以增加胶膜与硅
片表面的黏附性和胶膜的耐磨性,同时使曝 光时能进行充分的光化学反应。
8.3 微细加工技术
8.3.1 光刻技术 (3)曝光。 在涂好光刻胶的硅片表面上覆盖掩膜,或将
掩膜置于光源与光刻胶之间,利用紫外线光 束等透过掩膜等对光刻胶进行选择性照射。 在受到光照的地方,光刻胶发生光化学反应, 从而改变了感光部分的胶的光刻性质。
8.3.2 薄膜淀积
图8-7 真空蒸发镀膜技术工作原理
(2)液相方法制膜,包括化学镀、电镀、 浸喷涂等。
(3)其他方法制膜,包括喷涂、涂敷、压 延、印刷、挤出等。
8.3 微细加工技术
8.3.3 牺牲层技术 牺牲层技术也称分离层技术。 只有非常少的刻蚀系统和材料能满足这些需
要。 理想的牺牲层材料必须满足要求,膜的厚度
图8-1 MEMS表面贴装式电磁性接近开关
(1)体积小,精度高,质量轻。
(2)性能稳定,可靠性高。
(3)能耗低,灵敏性和工作效率高。
(4)多功能和智能化。
(5)适于大批量生产,制造成本低廉。
8.1 概 述
2.MEMS的加工方法和功用上的优势 从MEMS的加工方法来看,它主要起源于硅
集成制造技术。因此,MEMS继承了集成电 路器件微小、可靠、灵敏、低耗、高效、成 本低、适于大批量生产等系列优点。从功用 上看,MEMS还具有以下一般机械所不能及 的优势。
8.3.5 高能束刻蚀技术 干法刻蚀是利用高能束对基体进行去除材料
的加工,可以分为离子束刻蚀和激光刻蚀。 1.离子束刻蚀 离子束刻蚀又分为聚焦离子束刻蚀和反应离
子束刻蚀。
8.3 微细加工技术
8.3.5 高能束刻蚀技术
2.激光刻蚀
由于激光对气相或液相物质具有良好的透光 性,所以强聚焦的紫外线或可见光激光束能 够穿透稠密的、化学性质活泼的基片表面的 气体或液体,并可以有选择地对气体或液体 进行激发。受激发的气体或液体与衬底可进 行微观的化学反应,从而进行刻蚀、淀积、 掺杂等微细加工。
需要严格控制。
8.3 微细加工技术
8.3.4 外延技术 外延生长是微机械加工的重要手段之一,它
的特点是生长的外延层能保持与衬底相同的 晶向,因而在外延层上可以进行各种横向与 纵向的掺杂分布与腐蚀加工,以制得各种形 状。
外延生长中若用SiO2作掩蔽区,可以制得 微型三维机构。
8.3 微细加工技术
光刻胶更加稳定,提高掩膜效果。
8.3 微细加工技术
8.3.1 光刻技术
(6)刻蚀。
图8-6 电子束光刻大规模集成电路的加工过程
利用化学或物理方法将没有光刻胶部分的氧 化膜去除,得到期望的图形,包括化学刻蚀、 离子刻蚀和电解刻蚀,然后进行相应的检查。
8.3 微细加工技术
8.3.2 薄膜淀积 薄膜淀积是指通过化学或物理方法把厚度为
象与宏观世界中的物理现象有很大差别。许 多宏观物理量进入微观尺度后需要重新定义。
8.2 MEMS的研究开发内容
2.技术基础 MEMS涉及的基本技术主要有MEMS设计、
MEMS材料、微细加工、微装配与封装、集 成技术、微测量、微能源、微系统控制等。
8.2 MEMS的研究开发内容
3.应用研究 MEMS在精密仪器、医疗卫生、生物工程,
特别在空间狭小、操作精度高、功能高度集 成的航空航天机载设备领域,有着巨大的应 用潜力。
8.3 微细加工技术
微细加工技术起源于半导体制造工艺,原来 指加工尺度约在微米级范围的加工工艺。在 MEMS研究领域中,微细加工技术是微米级、 亚微米级乃至毫微米级微细加工的统称。微 细加工又可以进一步分为微米级微细加工、 亚微米级微细加工和纳米级微细加工等。广 义上的微细加工方式十分丰富,几乎涉及各 种现代特种加工、高能束等加工方式。
8.3 微细加工技术
8.3.1 光刻技术 光刻也称照相平版印刷(术),它源于微电
子的集成电路制造,是在MEMS制造领域应 用较早并仍被广泛采用且不断发展的一类微 细加工方法。光刻的主要技术如下。
8.3 微细加工技术
8.3.1 光刻技术 (1)匀胶。
图8-5 光刻工艺流程
将待光刻的硅片真空吸附在离心式均胶机上 高速旋转,使表面均匀涂覆一层黏附性好、 厚3.1 光刻技术 (4)显影。 把硅片放在显影液中,溶解硅片化学结构发
生改变的部分,目的在于使曝过光的硅片表 面上的胶膜呈现与掩膜相同(正性光刻胶) 或相反(负性光刻胶)的图形。
8.3 微细加工技术
8.3.1 光刻技术 (5)后烘(坚膜)。 加热硅片使光刻胶中的溶剂进一步蒸发并使
几个纳米到几个微米的薄膜沉积在衬底表面。
8.3 微细加工技术
8.3.2 薄膜淀积 制备薄膜的方法很多,归纳起来有以下几种: (1)气相方法制膜,包括化学气相淀积
(CVD),如热、光或等离子体CVD和物 理气相淀积(PVD),如真空蒸发、溅射镀 膜、离子镀膜、分子束外延、离子注入成膜 等。
8.3 微细加工技术
图8-3 用于汽车领域的MEMS传感器
8.2 MEMS的研究开发内容
MEMS及其系统的研究不是传统机械的直接 微型化,而是基于广泛的现代科学技术,并 作为整个微/纳米科学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 的一项崭新研究课题。
图8-4 MEMS研究开发的主要内容
8.2 MEMS的研究开发内容
1.理论基础 当尺寸缩小至一定范围时,许多微观物理现
第8章微机电系统制造技术
8.1 概 述 8.2 MEMS的研究开发内容 8.3 微细加工技术
8.1 概 述
微机电系统(MEMS)也称为微系统和微机 械,是利用集成电路(IC)制造技术和微细 加工技术,把电路、微结构、微传感器、微 执行器等制造在一块芯片上的微型集成系统。
8.1 概 述
1.MEMS的基本特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