蓄热技术及其应用

合集下载

蓄热燃烧法名词解释

蓄热燃烧法名词解释

蓄热燃烧法名词解释
蓄热燃烧法是一种常见的清洁能源应用技术,也被称为蓄热式燃烧技术。

它是指在燃烧过程中将燃料中释放的热量部分或全部用于加热燃烧过程中的其他物质,以提高热效率的一种能源利用方式。

蓄热燃烧法的原理是通过在燃烧炉内设置热能储存体来实现的。

燃烧时,燃料释放的热量首先被用于加热热能储存体,使其温度升高。

当燃烧停止时,热能储存体会继续释放热量,通过传导、辐射和对流的方式将热量传递给燃烧炉内的其他物质,从而实现热能的有效利用。

蓄热燃烧法的优点之一是可以显著提高燃烧炉的热效率。

通过将热能储存体置于燃烧炉内,可以有效地利用燃料释放的热量,减少能量的浪费。

同时,由于热能储存体能够在燃烧停止后继续释放热量,可以实现热能的延续利用,提高整个能源利用过程的效率。

此外,蓄热燃烧法还可以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通过提高燃烧炉的热效率,可以减少燃料的使用量,降低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的排放。

同时,由于燃烧过程中释放的热量得到了更有效的利用,可以降低烟气中的有害物质排放,减少对大气的污染。

总的来说,蓄热燃烧法是一种能源利用技术,通过充分利用燃料释放的热量,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随着清洁能源技术的不断发展,蓄热燃烧法有望在工业生产和生活供暖等领域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蓄热技术的研究进展与应用

蓄热技术的研究进展与应用

蓄热技术的研究进展与应用崔海亭1,2 袁修干1 侯欣宾1(1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北京,100083;2河北科技大学,石家庄,050018)摘 要 综述了蓄热技术的研究概况和发展现状,详细介绍了在工业、电力和空间中的应用,并展望了今后的研究和发展方向。

关键词 蓄热,相变材料,能源中图分类号 O63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026613(2002)0120023203 蓄热技术是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和保护环境的重要技术[1,2],可用于解决热能供给与需求失配的矛盾,在太阳能利用、电力的“移峰填谷”、废热和余热的回收利用以及工业与民用建筑和空调的节能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目前已成为世界范围内的研究热点。

在化工生产和许多工业过程排放的废热是不连续的,要充分利用这些不稳定的能源,就需要采用蓄热技术,将这些热量暂时储存起来,在需要的时候再释放出去。

这样既可以降低企业能耗,又可以减少由一次能源转变为二次能源时产生各种有害物质对环境的污染。

1 蓄热方式目前主要的蓄热方法有显热蓄热、潜热蓄热和化学反应蓄热三种[3,4]。

显热蓄热是利用物质的温度升高来存储热量的。

这种蓄热方式在各类蓄热方式中是最简单和最成熟的,应用也最广泛,可用于供暖和发电。

潜热蓄热是利用物质在凝固/熔化、凝结/气化、凝华/升华以及其他形式的相变过程中,都要吸收或放出相变潜热的原理。

根据相变温度高低,潜热蓄热又分为低温和高温两部分。

低温潜热蓄热主要用于废热回收、太阳能储存以及供暖和空调系统。

高温潜热蓄热可用于热机、太阳能电站、磁流体发电以及人造卫星等方面。

高温相变材料主要采用高温熔化盐类、混合盐类和金属及合金等。

高温熔化盐类主要是氟化盐、氯化物、硝酸盐、碳酸盐、硫酸盐类物质。

混合盐类温度范围宽广,熔化潜热大,但盐类腐蚀性严重,会在容器表面结壳或结晶迟缓。

化学反应蓄热是指利用可逆化学反应的结合热储存热能。

发生化学反应时,可以有催化剂,也可以没有催化剂,这些反应包括气相催化反应、气固反应、气液反应、液液反应等等。

醋酸钠 蓄热

醋酸钠 蓄热

醋酸钠蓄热醋酸钠是一种常见的化学物质,具有良好的蓄热性能。

它在许多领域都有广泛的应用,如建筑材料、能源储存和食品加工等。

本文将详细介绍醋酸钠的蓄热性能及其应用。

让我们了解一下醋酸钠的基本性质。

醋酸钠,化学式为CH3COONa,是一种无色结晶体,可溶于水。

它具有较高的熔点和沸点,能够在较高温度下稳定存在。

醋酸钠在空气中相对稳定,不易受潮,可以长时间保存。

醋酸钠具有良好的蓄热性能,即在吸热和放热过程中能够有效地储存和释放热量。

这一性质使得醋酸钠在许多领域都有广泛的应用。

醋酸钠在建筑材料领域被广泛用于蓄热墙体的制备。

蓄热墙体是一种利用材料自身的蓄热性能来调节室内温度的节能建材。

将醋酸钠掺入混凝土或石膏中,可以增加墙体的蓄热能力,使其能够在白天吸收热量,夜晚释放热量,起到调节室内温度的作用。

这不仅可以减少空调的使用,降低能耗,还可以提高室内舒适度。

醋酸钠还可以用于能源储存领域。

目前,全球能源储存技术仍面临着很大的挑战,而蓄热技术被认为是一种有效的解决方案之一。

醋酸钠可以作为蓄热材料,储存太阳能、风能等可再生能源。

当可再生能源供应充足时,醋酸钠吸收热量进行蓄热;当能源供应不足时,醋酸钠释放热量供应能源。

这种蓄热技术可以平衡能源供需,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醋酸钠还可以应用于食品加工领域。

在食品加工过程中,温度的控制非常重要。

醋酸钠可以作为食品加热和保温的蓄热材料,帮助实现温度的均匀控制。

例如,在烘烤食品时,将醋酸钠加入烤箱中,可以吸收热量并在烤箱关闭后缓慢释放,使得食品受热均匀,烤制效果更好。

醋酸钠还可以用于化学反应的控制。

一些化学反应需要在特定的温度下进行,而温度的控制对于反应结果的影响非常大。

醋酸钠可以作为催化剂载体,在化学反应中吸收或释放热量,帮助维持反应温度的稳定。

这使得一些反应能够在较长时间内保持恒定的温度,提高反应的选择性和产率。

醋酸钠作为一种具有良好蓄热性能的化学物质,在建筑材料、能源储存、食品加工和化学反应等领域都有广泛的应用。

热阻 和导热系数 蓄热系数-概述说明以及解释

热阻 和导热系数 蓄热系数-概述说明以及解释

热阻和导热系数蓄热系数-概述说明以及解释1.引言1.1 概述热阻、导热系数和蓄热系数是研究热传导性质的重要指标。

热阻是指材料对热传导的阻碍程度,表示了材料传热能力的强弱,通常用于评估绝缘材料与导热材料的性能差异。

导热系数则是指材料导热的能力,是一个描述材料导热性能的物理量。

蓄热系数则涉及到材料储存热能的能力。

这三个指标对于热工领域非常重要,对于材料的选择和应用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热阻是衡量材料传导热量的阻力。

在传热的过程中,材料会对热量的流动产生一定的阻碍作用,热量在材料中传递的速度将会减慢。

热阻的大小取决于材料的导热性能和几何形状,其中导热性能是热传导过程中最重要的因素之一。

导热系数是一个描述材料导热性能的物理量,它衡量了材料单位面积上单位温度梯度下的传热速率。

导热系数越大,表示材料的导热性能越好,热量在材料中的传递速度也越快。

导热系数与材料的物理性质、结构以及温度有关。

在实际应用中,我们常会根据导热系数的大小选择合适的材料,以便实现高效的热传导。

蓄热系数是描述材料储存热能能力的指标。

材料的蓄热系数越高,说明其具有更好的储热性能,即能在短时间内吸收更多的热量,并能在需要时释放出来。

蓄热系数与材料的热容量和密度相关,可以用来评估材料在太阳能利用、热储能等方面的应用潜力。

综上所述,热阻、导热系数和蓄热系数是研究热传导性质的重要参数。

它们在材料选择和应用领域具有重要的作用,能够指导我们选择合适的材料以实现高效的热传导和储热。

在接下来的文章中,我们将分别介绍热阻、导热系数和蓄热系数的概念、测量方法和应用领域,以期对这些热传导性质有更深入的了解。

1.2 文章结构文章结构部分的内容可以按照以下方式来编写:文章结构部分旨在介绍整篇文章的组织和脉络,方便读者了解文章的逻辑和章节安排。

本文分为引言、正文和结论三个主要部分。

首先,引言部分将为读者提供一个总体概述,介绍本文将要讨论的主要内容。

其次,引言部分还会详细说明文章的结构,以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整篇文章。

蒸汽蓄热器的原理及应用

蒸汽蓄热器的原理及应用

蒸汽蓄热器的原理及应用1. 引言蒸汽蓄热器是一种热交换设备,通过将蒸汽进行储存和释放,实现热能的回收和再利用。

在工业生产和能源利用中,蒸汽蓄热器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介绍蒸汽蓄热器的原理和应用,以及其在各行业中的具体使用情况。

2. 蒸汽蓄热器的原理蒸汽蓄热器主要由蓄热器、蒸汽进出口、热媒进出口和排污出口等组成。

其工作原理如下:•蒸汽进入蓄热器:蒸汽通过蒸汽进口进入蓄热器内部。

•热媒循环:热媒通过热媒进口进入蓄热器,与蒸汽进行热交换,吸收蒸汽的热能。

•热媒储存:热媒在蓄热器内部储存蒸汽释放的热能。

•热媒释放:当需要使用热能时,热媒通过热媒出口释放储存的热能。

•蒸汽排污:蒸汽通过蒸汽出口排出蓄热器。

蒸汽蓄热器通过蒸汽和热媒之间的热交换,实现了热能的储存和释放。

蒸汽蓄热器具有高效、节能的特点,可以最大限度地利用蒸汽的热能。

3. 蒸汽蓄热器的应用蒸汽蓄热器广泛应用于以下行业和领域:3.1 工业生产在工业生产过程中,蒸汽蓄热器可以用于回收和利用工业废热,并将其转化为其他有用的能源。

例如,对于冶金、化工、纺织等行业,蒸汽蓄热器可以回收高温废气中的热能,用于加热、干燥、蒸发等工艺过程中的热能需求。

3.2 发电在发电过程中,蒸汽蓄热器可以作为发电机组的辅助设备,用于回收发电机组排放的废热,提高发电效率。

通过将废热转化为蒸汽的热能,再利用这部分热能进行热电联供或者发电,可以有效降低发电成本,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3.3 制冷和空调蒸汽蓄热器还可用于冷却系统和空调系统中,通过回收冷却水或空调排放的废热,用于供暖或者热水供应。

这种利用蒸汽蓄热器的方式可以实现能源的再生利用,既减少了对环境的负担,又节约了能源资源。

4. 蒸汽蓄热器的优势和挑战蒸汽蓄热器具有如下优势:•高效节能:通过回收废热,最大限度地利用了能源资源。

•环保可持续:减少了对环境的负荷,符合可持续发展的要求。

•维护简便:蒸汽蓄热器的结构相对简单,维护和保养相对容易。

电锅炉蓄热技术及其在高寒地区的应用

电锅炉蓄热技术及其在高寒地区的应用

不 清 洁 、 高 , 有足 够的优 势 价 没 其 它蓄热 方式 还 有蓄蒸 汽 系统 ( 即将 燕汽 蓄成 过 饱 和水 ) 高温 油蓄 热等 。 及 高温高 压 蓄热 装置 也相 继 问世 , 这 些高温 高压 装置 , 但 除造价 因索外 . 足否 适 合居 民生活 区和商业 领域应 用存 在 着争 }. 义. 13 蓄 热装置
之 所 以采 用 高 温 蓄 热 系 统 ,主 要 基 于 2点 :
① 町以得到 更 高的 温度 ;② 可 以减 少 蓄热 装置体
积 假设 蓄热温 度 为 10℃ , 于末端 供 回水温度 为 3 对 6 / 0 的风 机盘管 系统 而 占,可利用 温 差 7 0 5 5屯 , 对 于末 端供 回水温 度 为 9 / 0 的采 暖 系统 而 言 0 7 町 利 用 温 差 为 5 5 10℃ 的饱 和 水 .其 压 力 3
对 电锅 炉蓄 热 水系统 而言 ,如果 蓄 热温度 超过 10 便 可称 之 为高温 蓄 热 系统 。高温 蓄热 系统 是 0 个 闭式 系统 ,
- 一
目 , 前 蓄热技术根据热载体不同, 主要分为水蓄 热 和相变 材料 蓄热 2种 , 就 目前技术 分 析 , 但 水作 为 蓄热 载体 是最 为理想 和可 行的 。
天然 气 等 清洁 能 源的 比重 达到 1.8 ,提 高 56 78% . 个 百分点 ,根 据 国际能源 机构 预测 , 20 全球 到 06年 新 能源 和 再 生能 源的 比例 ,将 发 展到世 界能 源构
成 的 5 % 以上 可以说 电作 为热 源比油 、 、 具有 0 气 煤 着 更广 阔的前 景
He lS o a e Elcrc Bol rTe h l g n t e i ih Cod Ara a — tr g e ti i c noo y a d IsUs n H l e e g

典型蓄热技术在供热领域的应用分析

典型蓄热技术在供热领域的应用分析
该办公楼白天办公,需要维持室温 18 ℃~22 ℃, 夜间温度维持在 5 ℃以上。
电力输送
断路器
接触器 保温层
电加热模块
气流通道
流 体 流 循环风机 向
储热材料模块
绝热隔板 热用户
流体流向 换热器
循环泵
流 体 流 向
控制系统
图 3 固体砖蓄热系统原理示意图
如图 3 所示,弃风弃光电 / 低谷电通过电网输送到 制热 / 蓄热地点,通过电加热器将电能转换为热能,并 对蓄热材料充热;同时开启循环风机,经过循环风机 增压的空气与电加热器换热,使其温度升高,高温空 气经过蓄热室时,通过对流和辐射传热将热量传递给 蓄热材料;而后热风通过气水换热器将热量传递给供 暖循环水的同时实现供暖需求,通过气水换热器后的 风温大幅度降低,再经过循环风机增压后继续循环[15]。
12 000
单位:mm
2 800 1 000 2 900
2 800 500
2 800 500
600 840
627 840
a) 电极锅炉项目示意图
b) 电极锅炉控制系统图 图 2 电极锅炉项目示意图和控制系统图
蓄热水池不仅可用于冬季储存热水,还可在夏季 储存冷水。该项目同时配置 3 台冷水机组,夏季低谷 电时段制取的冷水同样可以储存在蓄热水池中,冬季 和夏季均可使用,提高了蓄热罐的经济效益。 1.3 前景展望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0802-(2019)04-0054-04
Application Analysis of Typical Thermal Storage Technology in Heating Field
HAN Jingxiao1,2, MU Shihui3

蓄热器的工作原理

蓄热器的工作原理

蓄热器的工作原理蓄热器是一种能够储存热能并在需要时释放的设备。

它在许多领域中被广泛应用,包括建造、工业和能源系统等。

蓄热器的工作原理基于热传导和相变原理,下面将详细介绍其工作原理及其应用。

一、工作原理蓄热器的工作原理可以简单概括为热能的吸收、储存和释放过程。

它通常由储热体、热媒介和外壳等组成。

1. 吸收热能阶段:蓄热器通过与外界热源接触,吸收热能。

常见的热源可以是太阳能、燃煤、天然气等。

热能通过热媒介传递到蓄热器内的储热体中。

2. 储存热能阶段:储热体是蓄热器的核心部份,它能够在吸收热能时进行储存。

储热体通常由高热容量的材料制成,如水、岩石、盐等。

当热能传递到储热体中时,其温度会升高,热能被储存在其中。

3. 释放热能阶段:当需要利用储存的热能时,蓄热器会释放热能。

通过控制热媒介的流动,使其与储热体接触,热能会从储热体传递到热媒介中,然后进一步传递到需要加热的对象中。

这样,蓄热器就能够提供可靠的热能供应。

二、应用领域1. 建造领域:蓄热器在建造领域中被广泛应用。

它可以用于冬季供暖和夏季制冷。

在冬季,蓄热器可以储存太阳能或者其他热源的热能,然后释放给建造物,提供舒适的室内温度。

在夏季,蓄热器可以储存夜间较低温度的热能,然后在白日释放,减少空调系统的负荷。

2. 工业领域:蓄热器在工业领域中也有广泛的应用。

例如,蓄热器可以用于工业炉窑的热能储存和释放,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此外,蓄热器还可以用于工业生产过程中的热能回收,减少能源浪费。

3. 能源系统:蓄热器在能源系统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它可以与太阳能、风能等可再生能源相结合,实现能源的储存和平衡。

蓄热器可以将多余的能源储存起来,然后在能源需求高峰时释放,提供稳定的能源供应。

三、蓄热器的优势1. 能源利用效率高:蓄热器可以将多余的热能储存起来,减少能源的浪费。

在能源系统中应用蓄热器可以提高能源利用效率,降低能源成本。

2. 环保节能:蓄热器可以与可再生能源相结合,实现能源的储存和平衡。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蓄热技术及其应用
蓄热技术是缓解人类能源危机的一种重要手段。

本文首先介绍了蓄热技术的分类和特点,分析了蓄热技术在国内外的研究情况,又阐述了它在暖通空调等领域的应用状况,最后对蓄热技术的发展进行了展望。

Key words:heat storage technology;phase transition;HV AC;energy saving
在许多能量利用系统中,往往存在着能量供应和需求的时间性差异,造成了能量利用的巨大浪费。

蓄热技术是解决该问题的一种有效途径。

蓄热技术的核心应用在于调和热能供给与需求在时间和空间上不相匹配的矛盾,在太阳能热利用、电力的“移峰填谷”、废热和余热的回收利用以及建筑节能、暖通空调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1.蓄热技术分类及特点
蓄热技术目前主要有显热蓄热、潜热蓄热(相变蓄热)和化学反应蓄热三种。

显热蓄热是利用物质温度的变化来存蓄热量的。

常用的显热蓄热介质有水、水蒸气、鹅卵石等。

显热蓄热介质来源广泛,价格低廉,系统简单,是目前最成熟、应用最广泛的蓄热方式。

潜热蓄热是利用物质在凝固/熔化、凝结/气化、凝华/升华以及其他形式的相变过程中,吸收或放出相变潜热的原理。

由于液气或固气转化时,容积变化非常大,不易控制,在实际工程中较难应用,目前有实际应用价值的是固液相变式蓄热。

该技术的优势是:蓄热密度大、相变时温度稳定、所用装置简单、体积小、设计灵活等。

化学反应蓄热是指利用可逆化学反应的结合热储存热能。

化学能蓄热的特点是:可逆性好;正逆反应转变的速率快;蓄热密度比显热蓄热和潜热蓄热都大,可以贮存高温热能;也无须绝热保温,可以长时间的蓄热。

但化学能蓄热系统复杂、价格也高。

2.蓄热技术国内外研究情况
20世纪30年代以来,相变蓄热的基础理论和应用技术研究在发达国家(如美国、加拿大、日本、德国等)迅速崛起。

材料科学,太阳能,航天技术,建筑物空调采暖通风及工业废热利用等领域的相互渗透与迅猛发展为相变蓄热研究和应用创造了条件。

在相变蓄热的理论和应用研究方面,美国一直处于领先地位。

Dr. Maria Telkes等先后在相变材料的配制和性能研究、相平衡、相变传热、相变材料性能改善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并在马萨诸塞州建起了世界上第一座PCM 太阳能暖房。

60年代,随着载人空间技术的迅速发展,美国NASA 大力发展了相变材料热控技术。

70 年代早期,日本三菱电子公司和东京电力公司联合进行
了用于采暖和制冷系统的相变材料的研究。

德国也进行了大量相变储能的机制和应用的研究,Krichel 绘制了大量PCM的物性图表。

近年来,相变蓄热的应用研究主要集中在太空太阳能动态发电系统蓄热,建筑物围护结构蓄热和空调蓄热和工业余热、废热回收系统蓄热。

相变蓄热在太阳能热泵的应用研究领域,土耳其K. Kaygusuz 等学者研究较为深入[1]。

我国是在20世纪80年代初开始着手研究蓄热材料的,而且早期主要研究对象是相变蓄热材料中的无机水合盐类。

90年代中期,研究重点才转向有机蓄热材料及固-固相变蓄热材料,但研究的种类和方法还比较少。

近年来,国内对相变蓄热材料的研究日益广泛,尤其以相变蓄热材料的组成、提高相变材料蓄热与放热特性以及组合相变材料的开发研制为主。

浙江大学、华南理工大学、清华大学在这些方面做了大量工作[2]。

但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相变蓄热材料的理论和应用研究还较薄弱,从应用范围来看,国内的蓄热材料目前只是应用在太阳暖房、农用日光温室等领域。

在太阳能热泵中的应用研究还处于初始阶段。

3.蓄热技术的应用
3.1太阳能热储存
太阳能是巨大的能源宝库,具有清洁无污染、取用方便的特点。

但到达地球表面的太阳辐射具有显著的稀薄性、间断性和不稳定性。

为了保持供热或供电装置稳定不间断地运行,就需要蓄热装置把太阳能储存起来,在太阳能不足时再释放出来,从而满足生产和生活用能连续和稳定供应的需要。

3.2 工业废热、余热回收
目前工业热能储存采用的是再生式加热炉和废热蓄能锅炉等蓄能装置。

采用蓄热技术来回收储存碱性氧气转炉或电炉的烟气余热以及干法熄焦中的废热,既节约了能源,又减少了空气污染以及冷却、淬火过程中水的消耗量。

在造纸和制浆工业中,燃烧废木料的锅炉适应负荷的能力较差,采用蓄热装置后,可以提高其负荷适应能力。

在食品工业的洗涤、蒸煮和杀菌等过程中,由于负荷经常发生波动,采用蓄热装置后就能很好地适应这种波动。

纺织工业的漂白和染色工艺过程也可采用蓄热装置来满足负荷波动[3]。

3.3电力调峰及电热余热储存
电力资源的短缺是人类长期面临的问题,但是电力资源的浪费却非常严重,如我国的葛洲坝水利枢纽工程,其高峰与低谷的发电输出功率分别为220万kW 和80万kW,用电低谷发不出的电能只有通过放水解决。

若能把这部分能源回收,则可大大缓解能源紧张状况。

蓄热技术仍是目前回收未并网的小水电、风力发电的一个重要手段。

在电厂中采用蓄热装置可以经济地解决高峰负荷,填平需求低谷,以缓冲蓄热方式调节机组负荷更方便。

采用蓄热装置可以节约燃料,降低电厂的初投资和燃料费用,提高机组的运行效率和改善机组的运行条件,从而提高电厂的运行效益和改善电厂的利用率,降低排气污染,改善环境[3]。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