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专业本科毕业论文 冷热源工程

合集下载

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毕业设计张家口市某办公楼供暖及给排水工程设计讲义

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毕业设计张家口市某办公楼供暖及给排水工程设计讲义

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毕业设计张家口市某办公楼供暖及给排水工程设计讲义张家口市某办公楼供暖及给排水工程设计摘要本设计主要是对张家口市某办公楼进行采暖及给排水工程的设计。

建筑总体为六层,采暖系统形式采用单管垂直跨越式热水供暖系统,二到六层为上供下回式,一层为上供上回式,供回水温度为95℃/70℃。

采暖系统采用散热器采暖,其中在散热器与立管连接的支管上安装跨越管和三通阀,这样既可以节能又可以满足用户自行调节室内温度的需求,以达到房间内的舒适性。

此外该采暖系统还具有经济、稳定性好、排气方便、构造简单等优点。

由于该建筑层数少层高较低,且六层无用水器具,市政给水管网水压和配水量足以满足建筑的用水要求,因此在给排水设计方面采用直接给水的方式。

排水方面采用屋顶设通气阀的普通单立管排水系统。

消防设计方面采用的是消火栓灭火系统,室内消火栓管路呈环状,屋顶及地下分别设置消防水箱及水池,并连接加压水泵以满足消火栓供水压力。

关键词:单管垂直跨越式;散热器采暖;给排水设计;消防设计Zhangjiakou one office building heating and water supply and drainage engineeringdesignAbstractThis design mainly is an office building in Zhangjiakou for heating and water supply and drainage engineering design. Chosen is radiator heating, heating, system forms of choice is for next time to different programs of mechanical circulating hot water heating system, for the return water temperature of 95 ℃/ 70 ℃. Single pipe vertical leap for indoor heating form, is in the vertical tube connected to the radiator pipe is installed on a crosstube and a three-way valve, it can be achieved according to user needs for traffic regulation, thus to achieve the purpose of adjusting indoor temperature and meet the requirements of comfort. In a word, the heating system with hydraulic stability is good, easy to exhaust, the advantages of simple structure, etc.Water supply and drainage design, due to the less number of low-rise building floors, outdoor water supply pipe network pressure and water in a day are enough to satisfy the requirement of the building with who, fixed with the method of direct water supply. Drainage ways to choose the land is have common ventilation pipe drainage system.Fire protection design, since there are no special requirements, the selection of fire hydrant water supply system is the most basic.Key words: the radiator heating; Vertical single pipe by leaps and bounds; Water supply and drainage design; Fire protection design目录1 引言 (5)1.1供暖概述 (5)1.2散热器采暖的优缺点 (5)2 设计原始资料及采暖热负荷的计算 (6)2.1设计原始资料 (6)2.1.1工程概况 (6)2.1.2张家口室外气象参数 (6)2.2采暖热负荷计算 (6)3 供暖负荷计算 (8)3.1热负荷计算 (9)3.2热负荷计算举例 (10)4 采暖设计及水力计算 (11)4.1散热器采暖设计 (11)4.1.1散热器性能及选用规则 (12) 4.1.2散热器的布置与安装 (13)4.2采暖系统形式的确定 (14)4.2.1供暖系统分类 (14)4.2.2机械循环供暖系统分类 (14) 4.3水力计算 (15)4.3.1基本原理 (15)4.3.2水力计算 (15)5 供暖系统设备及附件的选型 (17) 5.1散热器温控阀的选择 (17)5.2自动排气阀的选择 (17)5.3其它阀门的选用及说明 (17)5.4热补偿的选择 (17)6 管道保温及防腐 (18)6.1保温管道的确定 (18)6.2保温材料的选择 (18)7 给排水工程的设计、计算 (18)7.1设计概况 (18)7.2给排水管道的布置及敷设 (19) 7.2.1给水管道布置的要求 (19)7.2.2排水管道布置的要求 (19)7.3建筑内部给水系统的水力计算 (19) 7.3.1生活给水设计秒流量计算 (19) 7.3.2给水管网的水力计算 (20)7.4建筑内部排水系统的水力计算 (20) 7.4.1生活排水设计秒流量计算 (20)7.4.2排水管网的水力计算 (21)8 消火栓给水系统设计、计算 (21) 8.1消火栓给水系统设计 (21)8.2消火栓给水系统计算 (21)8.2.1消火栓布置 (21)8.2.2水枪喷嘴处所需的水压 (22)8.2.3水枪喷嘴的出流量 (22)8.2.4水带阻力 (22)8.2.5消火栓口所需的水压 (22)8.2.6校核 (22)9 结论 (24)谢辞 (24)参考文献 (25)附录 .................................................................................................. 错误!未定义书签。

建筑设备与工程论文

建筑设备与工程论文

建筑设备与工程论文浅谈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摘要:在社会经济高度发展的今天,目前我国人民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人们对建筑室内环境提出越来越高的要求,从而促使本专业不断地向前发展。

特别是在整个可持续发展的大前提下,气候、建筑能源和环境问题是关系到整个土木建筑行业的重大课题,促使建筑学、土木工程、建筑设备工程、建筑材料等专业形成一个新的交叉群体,互相交流、协调发展,才能更好地完成学科群的发展。

关键词:建环的认识大学认识创新人才一、对建环专业的认识一建环专业做什么首先,建筑环境的系统包括建筑的室内环境和室外环境。

人的一生大部分时间是在各种建筑物内度过的,因此建筑的室内物理环境对人的生理、心理健康以及工作效率非常重要。

室内物理环境包括室内的声、光、热环境和空气品质。

本专业的主要研究方向:暖通空调、城市燃气、建筑电气与智能化。

本专业主要是从事建筑物采暖、空调、通风除尘、空气净化和燃气应用等系统与设备以及相关的城市供热、供燃气系统与设备的设计、安装调试与运行等方面工作。

建环专业是设计组建建筑中的燃气、电气、给水排水、和空调消防等工程及其应用使用,以及利用各种设备及方式对建筑系统中的冷热环境、热湿环境、空气品质、光环境和声环境等环境质量进行控制,从而达到保护环境、节约能源、合理利用、创造低能耗的建筑设备系统的目的的专业。

总的来说,本专业在整个建筑行业中占有重要的地位!二建环专业应怎么做作为一名建环专业的大学生,要想学好本专业,首先需要学好本专业所必备的几门学科:工程热力学、传热学、流体力学、建筑环境学、机械设计基础、自动控制原理、流体输配管网、热质交换原理与设备、建筑给排水工程、建筑电气、空调技术、制冷技术、供热工程、设备自动化、锅炉及锅炉房设备、工业通风、建筑设备自动化、高层民用建筑空调设计、燃气工程、建筑设备工程预算等。

在学习这门专业时,我们首先应该摆正态度:认真、仔细、踏实、创新。

要认真学好专业的基础,有了一定的专业基础后,我们要学会创新,要有意识地培养自己的解决问题,实践能力。

建筑工程设备与节能毕业论

建筑工程设备与节能毕业论

建筑设备与节能(论文)论文题目:建筑设备与节能姓名:徐晓明专业:建筑工程技术准考证号: XXXXXXX00217指导教师:导师职称:建筑设备与节能摘要加热装置在许多冷却系统中被用到,用以制冷时遗留在蒸发器中的冷却气体和离开冷凝器发热流体之间的能量的热交换.这些流体吸收或吸收热交换器,在一些情形中,他们降低了系统性能, 然而系统的某些地方却得到了改善. 虽然以前研究员已经调查了流体吸热交换器的性能, 但是这项研究可能从早先研究的三种方式被加以区别. 首先,这份研究开辟了一个无限的崭新的与流体吸热交换器有关联的群体.其次,这份研究拓宽了早先的分析包括新型制冷剂。

第三, 研究包括压力的冲击降低了流体吸热交换器的系统性能. 在简单的技术信息分析中表明流体吸热交换器对冷却系统性能的冲击可能导致错误的结论.从详细说明分析里,它能得出一个结论,那就是液体- 吸加热交换器在低压区域上的临界压力使用 R507A , R134a , R12 , R404A , R290 ,R407C , R600 和 R410A这些制冷剂,对系统是有用的。

而使用 R22 , R32 和 R717对系统的性能是有害的.流体吸热交换器被普遍的安装在正确合适的系统操作和提高系统性能的制冷系统中。

很明显, ASHRAE(1998) 液体- 吸加热交换器的确是有效的他表现在:1)增加系统性能2)液体制冷剂防止散发气体进入扩充装置。

一些剩余的液体在到达之前被完全蒸发了3)在这一个结构中,高温液体余热像一个温度调节装置一样拒绝装置 (蒸发冷凝器就是这种情况) 在扩充之前对蒸发器的压力再冷却,洗涤槽是为了接收在低温度冷冻下遗留在蒸发器内的再冷却液. 因此,流体吸热交换器是一种从液体到蒸汽热交换的间接装置. 热交换器 (在蒸发器出口和压缩物吸收之间) 的蒸汽边界经常承担积聚压缩物吸的液体,藉此将对滞留的液体制冷剂的危险性减到更少. 在蒸发器允许液体滞留的情形中, 在热交换器中积聚部分会困住而且,超过一定的时间后,在液体再冷却的过程中,滞留的液体被吸收热量而蒸发.关键字水塔、改变气候、压缩机、节能AbstractHeat transfer devices are provided in many refrigeration systems to exchange energy betWeen the cool gaseous refrigerant leaving the evaporator and Warm liquid refrigerant exiting the condenser. These liquid-suction or suction-line heat exchangers can, in some cases, yield improved system performance While in other cases they degrade system performance. Although previous researchers have investigated performance of liquid-suction heat exchangers, this study can be distinguished from the previous studies in three Ways. First, this paper identifies a neW dimensionless group to correlate performance impacts attributable to liquid-suction heat exchangers. Second, the paper extends previous analyses to include neW refrigerants. Third, the analysis includes the impact of pressure drops through the liquid-suction heat exchanger on system performance. It is shoWn that reliance on simplified analysis techniques can lead to inaccurate conclusions regarding the impact of liquid-suction heat exchangers on refrigeration system performance. From detailed analyses, it can be concluded that liquid-suction heat exchangers that have a minimal pressure loss on the loW pressure side are useful for systems using R507A, R134a, R12, R404A, R290, R407C, R600, and R410A. The liquid-suction heat exchanger is detrimental to system performance in systems using R22, R32, and R717.Liquid-suction heat exchangers are commonly installed in refrigeration systems With the intent of ensuring proper system operation and increasing system performance.Specifically,ASHRAE(1998) states that liquid-suction heat exchangers are effective in:1) increasing the system performance2) subcooling liquid refrigerant to prevent flash gas formation at inlets to expansion devices3) fully evaporating any residual liquid that may remain in the liquid-suction prior to reaching the compressor(s) Figure 1 illustrates a simple direct-expansion vapor compression refrigeration system utilizing a liquid-suction heat exchanger. In this configuration, high temperature liquid leaving the heat rejection device (an evaporative condenser in this case) is subcooled prior to being throttled to the evaporator pressure by an expansion device such as a thermostatic expansion valve. The sink for subcooling the liquid is loW temperature refrigerant vapor leaving the evaporator. Thus, the liquid-suction heat exchanger is an indirect liquid-to-vapor heat transfer device. The vapor-side of the heat exchanger (betWeen the evaporator outlet and the compressor suction) is often configured to serve as an accumulator thereby further minimizing the risk of liquid refrigerant carrying-over to the compressor suction. In cases Where the evaporator alloWs liquid carry-over, the accumulator portion of the heat exchanger Will trap and, over time, vaporize the liquid carryover by absorbing heat during the process of subcooling high-side liquid.Keywords:water towers、weather-resistant、compressor、energy conservation前言就建筑设备本身来说,随着我国各种类型的工业企业的不断建立,城镇各类民用建筑的兴建,人民生活居住条件的逐步改善,以及基本建设工业化施工的迅猛发展,建筑设备工程技术水平正在不断的提高。

某别墅地源热泵空调系统毕业设计(论文)

某别墅地源热泵空调系统毕业设计(论文)

江苏科技大学本科毕业设计(论文)二零一二年六月江苏科技大学本科毕业论文香格里拉一别墅地源热泵空调系统设计Shangri-La villa ground -source heat pump air conditioning systemdesign摘要地源热泵是一种利用浅层和深层的大地能量,包括土壤、地下水、地表水等天然能源作为冬季热源和夏季冷源,然后再由热泵机组向建筑物供冷供热的系统,是一种利用可再生能源的既可供暖又可制冷的新型中央空调系统。

地源热泵通过输入少量的高品位能源(如电能),实现由低温位热能向高温位热能转移。

通常地源热泵消耗1kw的能量,用户可以得到4kw以上的热量或冷量。

本课题主要是研究地源热泵空调系统对南京某别墅夏季制冷,冬季供热的设计方案。

本方案地下换热器埋管方式采用垂直U型埋管,解决了传统空调运行效率低、耗电量大、运行费用高、噪音大、维护费用高及会产生霉菌污染、使用寿命短等缺点。

真正做到了高效、节能、环保、舒适的要求。

关键词:地源热泵;空调系统;垂直埋管AbstractGround source heat pump is a kind of shallow and deep earth energy, including soil, groundwater, surface water and other natural energy sources as the winter heat and summer cooling source, and then by the heat pump unit to the building cooling and heating system is akinds of renewable energy both heating but also cooling the new central air conditioning system. Ground -source heat pump heat transfer by entering the small number of high-grade energy (eg electricity), to achieve by the low level heat energy to the high-temperature bit. Usually ground source heat pumps consume 1kw of energy, the user can get more than 4kw heat or cold.The main topic is the design of the study of ground source heat pump system to Nanjing for a villa in summer cooling and winter heating. This program the ground heat exchanger pipe way vertical U-shaped pipe to solve the low operating efficiency of conventional air conditioning, power consumption, high operating costs, noise, maintenance costs and will have mold contamination, short life shortcomings. It can achieve efficient, energy saving,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comfort requirements.Keywords:Ground source heat pump; air-conditioning systems; vertical pipe目录第一章绪论 (1)1.1研究背景 (1)1.2地源热泵发展简史 (2)1.2.1国外地源热泵发展 (2)1.2.2国内地源热泵发展 (3)1.3地源热泵的发展趋势 (4)1.4地源热泵的优点 (5)第二章空调系统设计依据 (7)2.1室外气象参数 (7)2.2 室内设计参数确定 (7)2.3 设计范围 (7)2.4 设计原则 (8)第三章负荷计算 (9)3.1 冷负荷计算 (9)3.1.1 外墙和屋面瞬变传热引起的冷负荷 (9)3.1.2 内围护结构冷负荷 (9)3.1.3 外玻璃窗逐时传热形成的冷负荷 (10)3.1.4透过玻璃窗的日射得热形成的冷负荷 (10)3.1.5 设备散热形式的冷负荷 (10)3.1.6 照明散热形式的冷负荷 (10)3.1.7 人体散热形成的冷负荷 (11)3.2 人体散湿负荷 (11)3.3工程负荷统计 (12)第四章末端设备选型 (13)4.1风机盘管的选型 (13)第五章空调水系统水力计算 (14)5.1.1 空调水系统的设计原则 (14)5.1.2 空调供回水管的水力计算 (14)5.2 空调水系统的水力计算 (14)5.3 空调立管的水力计算 (19)5.3.1 计算依据 (19)5.3.2 计算公式 (19)5.3.3 计算结果(回水管同程系统) (19)5.4 冷凝水管道设计 (19)5.4.1 设计原则 (19)5.4.2 管径确定 (20)5.5 水系统安装要求 (20)第六章空调风系统设计 (22)6.1 风系统设计的一般原则 (22)6.2 新风机组的确定 (22)6.3 风口 (23)第七章地源热泵机组选择计算 (24)7.1 地源热泵机组选型计算 (24)7.2空调循环水泵设计计算 (24)7.2.1 水泵流量的确定 (24)7.2.2 水泵扬程的确定 (25)第八章地下埋管的设计与计算 (26)8.1 冬夏季地下换热量的确定 (26)8.2 确定地下换热器的埋管形式 (26)8.3 确定管路连接方式 (27)8.4 地下换热器埋管管材及管径的确定 (27)8.4.1 埋管管材的确定 (27)8.4.2 确定管径 (28)8.5 竖井埋管管长的确定 (28)8.6.1竖井数目的确定 (28)8.6.2 竖井间距的确定 (29)8.7 地下换热器系统的水利计算 (29)8.8地下换热器循环水泵的选型 (30)8.8.1 循环水泵的确定 (30)8.8.2 水泵配管布置 (31)8.9 阀门安装 (31)结论(或结语) (32)致谢 (33)参考文献 (34)第一章绪论1.1研究背景地热是一种可再生的自然能源。

建环专业论文(5篇)

建环专业论文(5篇)

建环专业论文(5篇)建环专业论文(5篇)建环专业论文范文第1篇"空间环境设计'专业群由室内设计技术、环境艺术设计、室内装饰技术、装饰艺术设计四个专业组成,其中室内设计技术专业为专业群核心专业。

四个专业每年为长三角地区培育数百名室内设计、环艺设计、装饰设计、室内装饰等方面的人才。

在与学校合作的某毕业生数据调查讨论公司的讨论显示,由于现有专业课程设置的局限,培育出来的一些毕业生学问面过窄,学习力量和适应力量较差,不能适应用人单位的需要,也成为一个日益严峻的问题。

"开展高等职业院校重点专业群建设,有利于专业间形成合力,发挥专业的集群优势,提升服务产业的力量;有利于增加毕业生的岗位适应性和职业迁移力量,解决同学持续进展的后劲不足等问题。

'笔者认为,专业群建设要增加同学的岗位适应性和职业迁移力量,最基本落脚点,还是要体现在扎实推动专业群课程体系的构建这一环节上。

针对以上问题,我们提出了"一平台+四模块'的课程体系。

该课程体系是一种以平台为基础,以模块为拓展的课程体系,强调专业群内各专业界限的弱化。

二、专业群建设课程体系建设实施过程(1)专业群"一平台+四模块'课程体系的构建将在专业群建设与进展的统筹规划下进行从平台与平台,平台与模块,基础与专业,必修与选修,理论与实践,学问、技能与态度等多维度进行整合调整,明确每门课程、每个教学环节在课程体系中的地位与作用。

合理确定各类课程的学时比例和学分比例,实现整体优化,使整个课程体系能紧紧围绕专业群培育目标。

充分体现课程相互之间的主次关系、层次关系以及内在联系和相互协作。

(2)专业群的平台功能是"结构承重'室内设计等四个专业的核心力量、专业力量和基础培育要求打算了公共平台建立的厚度、宽度和强度,即能满意专业群同学在设计领域的审美素养、思维方法、职业精神、基础技能等的要求。

平台的层次则应相对简约,能够支撑各专业实现"宽口径、厚基础'的人才培育目标。

建筑环境和能源应用工程专业(采暖)毕业设计

建筑环境和能源应用工程专业(采暖)毕业设计

1 前言1.1 选题的目的及意义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居民对生活水平程度越来越重视,因此不管是城区供热还是城镇供热,对供热都越来越重视。

因此,研究供热系统就显得越来越重要。

同时大学四年也接触到了很多关于供热,管网设计的知识,因此正可以借这次机会检验一下自己的所学,为以后的工作和学习奠定基础。

1.2 研究现状随着国民经济和工农业生产的迅速发展及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我国的供暖和集中供热事业得到了迅速的发展。

就目前情况来看,在东北、西北、华北地区,大部分民用建筑和工业企业都装设了供暖设备和集中供热系统,许多城镇实现了集中供热。

因此能源的消耗量在不断增加,能源紧缺的问题也日趋严重。

所以我国已经把能源与环境保护集中供热列入发展国民经济的战略重点。

1.3 国内集中供热发展状况我国集中供热发展到今天,经历了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到强、艰苦奋斗、竞争发展的历程。

我国传统的集中供热主要采取热电联产、区域联合供热和小区锅炉房供暖等几种方式。

从20世纪40年代至今, 近60年的历史大致分为4个阶段:单纯利用阶段—单纯管理阶段—基础建设阶段—综合发展阶段。

20世纪80年代以前,从北方采暖地区大城市来看,以分散锅炉房供暖比重最大。

据对29个大中城市集中供热方式的统计显示, 分散锅炉房供热占我国总供暖面积的84%,其中90%以上的锅炉房的容量一般只维持在7MW以下的水平。

20世纪80年代以后,进入到综合发展阶段。

热电联产、热交换站以及相配套的尖峰锅炉房等集中供热系统在许多城市相继建成。

建设部综合财务司2004年6月发布的“2003年城市建设统计公报”显示,2003年集中供热取得新成绩,据统计集中供热面积18.9 亿m2,比2002年增长21.2%。

许多城市的大型热源已不止一个,如北京、沈阳等集中供热系统较发达的城市,已经实现初级多热源并网运行[i]。

1.4 国外集中供热发展状况国外的集中供热发展大致分为4个阶段:单纯管理阶段—基础建设阶段—综合发展阶段—自动化控制阶段。

(完整版)建环专业毕业设计论文范本79991082

(完整版)建环专业毕业设计论文范本79991082

建环专业毕业设计(酒店)指导书设计题目:XX农业银行商住楼空调设计一、任务要求1、完成商住楼空调设计施工图一套,及配套设计说明书;2、按照二、1~10项编写说明书,说明书要求写出英文摘要和参考文献;3、设计说明书要求书写工整,插图美观,数据引用需要注明出处。

二、设计步骤1、熟悉土建资料和酒店空调的设计规范;2、空调负荷计算;3、空调分区、方案的选择、空调方案的经济性比较;4、气流组织计算、空气处理计算、空调设备选择计算;5、水力计算、水泵选择;6、消声减震计算;7、管道保温计算;8、卫生间通风系统、大楼及中央空调系统防火排烟;9、中央空调系统对BAS的要求;10、施工图预算11、绘制空调设计施工图,包括(按照下列顺序编写图纸编号和目录)●首页图:包括设计施工说明,设备材料表,图纸目录●各层空调平面、剖面图●水系统图●机房平面、剖面图●机房系统图或系统原理图●非标设备制作及主要设备安装大样图摘要:本设计为广州中央空调系统工程设计,共十二层,地下两层,建筑总面积13000,空调面积6526.6,根据房间功能,全楼采用集中供给空调方式,制冷机组采用直燃型溴化锂吸收式制冷机组两台,型号分别为BZ-40单台制冷量分别为465KW.根据各不同功能房间,将该集中系统分为二种空调送风方式,高大空间如餐厅、活动用房等采用全空气系统,新风直接从室外引进与回风混合(一次回风)后送风;住户、公寓等采用了风机盘管加独立新风系统,新风机组从室外引入新风处理到室内空气焓值,风机盘管承担室内全部冷负荷及部分的新风湿负荷。

全空气系统选用圆型散流器平射流形式,而风机盘管加独立新风系统有百叶风口侧送和散流器平送的形式。

水系统采用闭式双管同程式,冷水泵三台,两用三备,;冷却水泵选三台,两用一备。

卫生间通风统一由排风扇接出,在末端安装止回阀。

楼梯间采用自然排风排烟;标准层以上由于小于500m2所以采用自然排风;地下室、设备房、一层及二层设置防排烟系统,,选用变速风机,平时排风,发生火灾时排烟。

循环水冷热源热泵系统方案及实施论文

循环水冷热源热泵系统方案及实施论文

循环水冷热源热泵系统方案及实施论文循环水冷热源热泵系统方案及实施论文关键词:火电厂;循环水;水源热泵;方案优化;节能灵州电厂规划容量为2×135+4×600MW机组。

其中一期采用2×440t/h超高压、中间再热循环硫化床锅炉和2×135MW超高压、中间再热、湿冷凝汽式汽轮机及空冷发电机。

本文讲述了灵州电厂热源系统改造的选型原则,及投资效益分析,回收的热能对于节约电厂燃煤意义重大,同时也可以减少其排放引起的热污染,提高能源的综合利用效率。

1设计参数汽机主要参数如下:根据宁夏地区自然条件,厂区建筑物冷负荷、热负荷需求如下表:机组循环水参数如下:夏季供冷:水源温度32~38℃,制取冷冻水温度7℃,回水温度12℃;冬季制热:水源温度18~22℃,制取热水温度50~55℃,回水温度45~50℃。

2系统选型对于热泵制冷或制热系统而言,其核心构成主要包括压缩机、冷凝器、蒸发器和节流装置。

系统形式如下:2.1压缩机选型计算根据蒸发温度、冷凝温度、吸气温度、过冷温度计算数据汇总如下表:结合夏季和冬季压缩机功率要求,选择3×220kW的水源热泵机组,冬季一台运行,夏季两台运行,一台备用。

2.2冷凝器选型冷凝器的换热面积计算公式如下:其中,Q为热负荷,K为换热系数,Δtm为传热平均温差。

Δt1、Δt2分别为热端温差与冷端温差。

2.2.1夏季制冷工况冷负荷Q=2155kW;K=600W/m2.℃2.2.2冬季制热工况热负荷Q=1000kW;K=600W/m2.℃2.2.3冷凝器换热面积综合夏季和冬季运行的需要,可取冷凝器换热面积约为350m2。

2.3蒸发器选型2.3.1夏季制冷工况2.3.2冬季制热工况2.3.3蒸发器换热面积综合夏季和冬季运行的.需要,可取蒸发器换热面积约为400m2。

2.4水源循环泵选型2.4.1流量根据热平衡方程:Q=G*Cp*Δt。

夏季工况,冷凝器Q=2155kW,Cp=4.2kJ/(kg·K);取Δt=8℃冬季工况,蒸发器Q=1202kW,Cp=4.2kJ/(kg·K);取Δt=6℃2.4.2扬程水源循环泵取水点进水和回水点压力基本相同,泵的扬程主要考虑管道阻力、阀门阻力、冷凝器或蒸发器阻力为0.154MPa。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目录第一章设计题目和原始资料 (4)1.1 设计题目 (4)唐山新华园综合楼供冷热源工程 (4)1.2 原始资料 (4)第二章夏季空调室内冷负荷计算 (6)2.1外墙冷负荷 (6)2.2 屋面冷负荷 (7)2.3 内墙冷负荷 (7)2.4 地板冷负荷 (7)2.5 玻璃窗及玻璃外门瞬变传热引起的冷负荷 (7)2.6 透过窗玻璃及玻璃外门进入的日射得热引起的冷负荷 (8)2.7 人员散热引起的冷负荷 (8)2.8 照明散热引起的冷负荷 (9)2.9 设备散热引起的冷负荷 (9)第三章机房设备的选择 (10)3.1制冷机组的选择 (10)3.2 水泵的选型和计算 (10)3.3 冷却塔选型 (12)3.4 补水定压系统的选型与计算 (13)3.5 分水器和集水器的选择 (14)3.6 板式换热器的选择 (15)3.7 供暖循环泵的选择 (15)第四章太阳能集中热水系统计算 (16)4.1 最高日用水量的确定 (16)4.2 集热器的选型 (16)4.3 集热器面积计算 (16)4.4 储热水箱容积的确定 (18)4.5 太阳能集热系统的管网设计 (18)4.6太阳能集热系统循环流量的确定 (19)4.7 集热器前后排之间日照间距D的确定 (20)第五章建筑内部热水给水系统水力计算 (20)5.1 热水配水管网计算 (20)5.2 高区热水循环泵的选择 (22)第六章室内排水系统水力计算 (24)6.1 横支管计算 (24)参考文献 (24)设计总结 (25)致谢 (26)摘要通过这次的设计,运用学过的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结合工程实际,按国家有关的规范、标准、工程设计图集及其它参考资料,独立地完成所要求的设计任务,掌握了设计计算步骤、方法,培养我们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为以后的工作奠定了基础。

该设计建筑是集宾馆与娱乐为一体的综合性公共建筑,本设计主要为其设计冷热源机房及太阳能供生活用热水系统。

经计算,夏季建筑的总冷负荷为2395KW,冬季热负荷为763KW,故夏季采用单冷机组供冷,冬季采用市政外网热水经板式换热器换热进行低温地板辐射采暖。

太阳能供生活用热水系统是利用太阳能集热器吸收太阳能来加热水,从而供建筑内生活用热水。

此系统是为开发利用新能源而设计,是未来能源利用的趋势。

该设计的主要用热水点为客房淋浴器。

通过这次的课程设计,使得大学四年学到的知识得到巩固,同时也学到了一些新知识,这将为以后的工作提供很大的帮助。

【关键词】:冷热源机房太阳能供热水新能源开发与利用ABSTRACTThrough this time design, the operations research basic theory and the specialized knowledge union project reality, according to the national related standard, the standard, the engineering design atlas and other reference, independently completes the design task which requests, has grasped the design calculation step, the method, trains us to analyze, to solve the question ability, has laid the foundation for later work.The building is set for Hotels and entertainment into an integrated public buildings,design of cooling and thermal source barn and using the energy of the sun for hot water supply system for it.After account,the cooling load is 2395 KW ,the thermal load is 763 KW .So,in the summer use cold aircrews to meet the cooling load.In the winter use the heat transfe implement to make Low temperature hot water floor radiant heating (floor heating). Using the energy of the sun for hot water supply system is to collect the energy of the sun ,in order to heat up the water which is used in the building. This system is for the development of the new energy.The main user of this system is the shower bath.Through this time curriculum design, enables the knowledge which the university four years learn to obtain consolidated, simultaneously has also learned some new knowledges, this will provide the very big help for later work.【KEY WORDS】:cooling and thermal source barnusing the energy of the sun for hot water supply system the development of the new energy第一章设计题目和原始资料1.1 设计题目唐山新华园综合楼供冷热源工程1.2 原始资料1.2.1工程概况唐山新华园综合楼是一个由酒店、会议、商场部分组成的建筑。

该建筑地下一层为商场,地上一至四层为酒店大堂、雅间、银行、商场营业厅,五层为管道层。

六层上是会议室、客房。

该建筑的总建筑高度为51m,建筑面积为3.4万m²,地下建筑面积3110m²。

1.2.2建筑结构外墙结构采用厚度为370的灰砂砖墙,其中灰砂砖厚370,保温层厚度为70,传热系数为k=0.52w/㎡·℃;屋顶采用钢筋混凝土板,保温层采用沥青膨胀珍珠岩,厚度200mm,传热系数为k=0.48w/㎡·℃。

玻璃幕墙采用双层中空玻璃,其玻璃幕墙的传热系数为k=2.6w/㎡·℃;外窗采用双层铝合金窗其传热系数为k=2.6w/㎡·℃;外门采用中空玻璃其传热系数为k=2.6w/㎡·℃。

内门采用木门其传热系数为k=2.91w/㎡·℃。

内墙传热系数由《空调工程》附录5 k=1.97 w/㎡·℃。

墙体按Ⅱ型建筑计算,屋顶按Ⅱ型建筑计算。

1.2.3计算参数1.室外计算参数唐山市室外气象参数数据查自《实用供热空调设计手册》2.室内计算参数各空调房间室内计算参数摘自《公共建筑节能标准GB50189-2005》第二章 夏季空调室内冷负荷计算2.1外墙冷负荷由《空调技术》表3-1(外墙结构类型表)中查得厚度为370的灰砂砖墙,其中灰砂砖厚370,保温层厚度为70,系属Ⅱ型,由表3-3(外墙冷逐时负荷计算温度wlt表)查得不同朝向逐时的wl t 值。

外墙的传热系数为20.52K w m =℃,。

按各朝向外墙面积计算出的外墙逐时冷负荷。

计算式为()()x wl N wlwl d CL KF t t t t t k k αρ'=-'=+CL ---外墙和屋面瞬变传热引起的逐时冷负荷(W )F ---外墙和屋面的面积(2m )K ---外墙和屋面的传热系数,2/()W m C ⋅︒ 。

wlt C '---︒外墙和屋顶冷负荷计算温度的逐时值()x N t ---︒夏季空气调节室内计算温度(C )t wl C ---︒以北京地区的气象条件为依据,计算出的外墙和屋顶冷负荷计算温度的逐时值(),3.2.83 3.2.84--根据《全国民用建筑工程设计技术措施》表和表中查得。

d t ---不同类型构造外墙和屋顶的地点修正值。

因唐山距天津很近故修正值取天津地区的修正值。

计算结果列于附表中。

2.2 屋面冷负荷屋面根据其构造,根据表3-2(屋面结构类型表)查得这类屋面做法属Ⅱ型20.48K w m =℃;在由表3-4(屋面冷负荷计算温度wl t )查得Ⅱ型的逐时wl t 值。

计算式为:()wl n CL FK t t =-计算结果列于附表中。

2.3 内墙冷负荷当临室与空调区的夏季温差大于3℃时,应计算通过空调房间隔墙、楼板、内墙、内门等围护结构的温差传热而产生的冷负荷。

为:()x ls N ls wp lsCL KF t t t t t =-=+∆,,,x N CL K F t ---同上t ls C ---︒临时计算平均温度()t C ∆---︒临时计算平均温度与夏季空气调试外计算平均温度的差值()设计中室内走廊和两端的楼梯间都设空调,故无内墙冷负荷。

2.4 地板冷负荷根据《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GB 50019-2003)上规定,可以忽略舒适性空调区的地面传热形成的冷负荷。

2.5 玻璃窗及玻璃外门瞬变传热引起的冷负荷传热系数22.6K w m =℃由《空调技术》附录14中查得玻璃窗传热系数的修正值为1.10.由附录13(玻璃窗逐时冷负荷计算温度l t表)可查得窗玻璃逐时冷负荷计算温度l t值,为使计算简单,采用减系数不减面积法进行负荷的计算。

计算式为:()x w w w wl d N CL C K F t t t =+- x N CL t ---、同上。

22w w /m ), 2.6/m )K W C K W C ---⋅︒=⋅︒外玻璃窗传热系数 (此处( 2m w F ---窗口面积()t 13wl ---外玻璃窗冷负荷计算温度的逐时值,由《空调工程》附录查得。

w 1.1w C ---=玻璃窗的传热系数的修正值。

此处C0.d d t ---=玻璃窗地点修正值。

根据《空调工程》附录15查得t计算结果列于附表一中。

2.6 透过窗玻璃及玻璃外门进入的日射得热引起的冷负荷计算式,max a s i w j LQ CL C C C F D C = 2m w F ---窗口面积()s s 0.75C C ---=有效面积系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