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中考语文一模试题及答案

合集下载

初三一模语文试卷(含答案)

初三一模语文试卷(含答案)

初三一模语文试卷一、古诗文(35 分)(一)默写与运用(13 分)1. 默写(1)乱花渐欲迷人眼,____________________。

(白居易《钱塘湖春行》)(2)但愿人长久,______________________。

(苏轼《水调歌头》)(3)__________________,鸡犬相闻。

(陶渊明《桃花源记》)(4)《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中,诗人运用比喻,对世事的变迁和仕宦的升沉,表现出豁达的襟怀的诗句是: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二)(22 分)阅读下面选文,完成下面小题渡荆门送别李白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

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

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小石潭记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珮环,心乐之。

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

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

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

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

似与游者相乐。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

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

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与朱元思书吴均风烟俱净,天山共色。

从流飘荡,任意东西。

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水皆缥碧,千丈见底。

游鱼细石,直视无碍。

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

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

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

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

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

【注】①缥(piǎo)碧:原作“漂碧”,据其他版本改为此,青白色,淡青色。

②轩邈(miǎo):意思是这些高山仿佛都在争着往高处和远处伸展。

轩,向高处伸展。

邈,向远处伸展。

这两个词在这里形容词活用为动词用。

中考语文一模试卷含答案(参考)

中考语文一模试卷含答案(参考)

中考语文一模试卷含答案中考语文一模试卷一、知识积存及运用(第1-9题,共30分)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正确的一项是(2分) ( )A汲.取(jí) 阔绰.(chòu) 宽恕.(shù) 谆.谆教诲(zhūn)B震悚.(sǒnɡ) 荒僻.(pì) 慰藉.(jiè) 咬文嚼.字(jué)C骈.进(pián) 静谧.(ì) 愧怍.(zuò) 叱咤.风云(zhà)D惩.戒(chěnɡ) 嘈.杂(cáo) 拾.级(shè) 惟妙惟肖.(xiào)2下列词语书写正确的一项是(2分) ( )A和煦祈祷怒别可遏呕心沥血B烦燥寂寥融会贯穿粗制滥造C挑衅沉缅绝然不同相得益彰D娴熟馈赠杂乱无章谈笑风声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2分) ( )A电话诈骗团伙尽管前仆后继....,但公安人员持续高压的打击态势让案发率别断下落。

B许多院士表示,大夫别仅要有妙手回春....的本事,更要有医者仁心的大爱。

C许多老教师退休后赴西部地区支教,他们与留守儿童一起享受天伦之...乐.。

D老师要求我们举行快速阅读的训练,只要浮光掠影....,就可以抓住文章的要紧内容。

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2分) ( )A相关专家呼吁尽快建立防控校园凌辱的有效机制,以便及早干预、发觉和制止凌辱行为。

B中国科学家对北极开展了多科学考察,为科学推进“冰上丝绸之路”奠定了知识。

C能否自觉学习是取得优异成绩的关键。

D改革开放40年的生动实践启发我们“创新是改革开放的生命”。

5下列句子结尾处应使用叹号的一项是(2分) ( )A造物者竟然是要在这壶口中浓缩一具世界吗B在别断的发咨询和求解中,一切学咨询才会进展起C花朵儿一串挨着一串,一朵继续一朵,彼此推着挤着,好别爽朗喧闹D我全身用力,肌肉紧张,整个人收缩得像一块铁6请把下面的应用文补写完整。

【中考语文】中考一模语文试题及答案

【中考语文】中考一模语文试题及答案

中考模拟考试语文试卷含答案一、基础知识(每小题3分,共12分)1.下列加点字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汲.取(xí)断壁残垣.(yuán)孜.孜不倦(zǐ)B.狡黠.(xiá) 味同嚼.蜡(jiáo) 锲.而不舍(qiè)C.滞.碍(zhì) 馋涎.欲滴(yán) 根深蒂.固(dì)D.诘.难(zhé) 吹毛求疵.(cī)持之以恒.(hénɡ)2.下列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诓骗狂忘自大寻章摘句B.慰藉轻而易举根深缔固C.澡饰不言而瑜袖手旁观D.渺茫豁然贯通廓然无累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A.与人相处,不能吹毛求疵....,而且指出别人的缺点也要讲究方式和场合。

B.感恩励志演讲报告会后,篮球场上满地果皮、纸屑和痰迹,真令老师们叹为观止....。

C.面对美味大餐,我们却常有味同嚼蜡....的感觉,是物质生活过于丰富让我们无法选择,还是我们的味觉麻木了呢?D.张爷爷为节省电费,大热天既不开空调也不开电扇,结果中暑住进了医院,真是因.小失大...。

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很多人喜欢运动,但专家提醒,适量运动才能增加人体的免疫力,运动要讲究科学性。

B.通过“教育现代化”的创建,使得不少学校的办学条件有了明显改善。

C.今年,全国教育工作会议强调“以绿色发展引领教育时尚”,意在解决教育的科学发展、健康发展和可持续发展。

D.我们要像节食减肥一样,减少使用数码产品的时间,借以缓解对数码产品的心理依赖。

二、文言文阅读(每小题3分,共12分)【甲】宫中府中,俱为一体,陟罚臧否,不宜异同。

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宜付有司论其刑赏,以昭陛下平明之理,不宜偏私,使内外异法也。

侍中、侍郎郭攸之、费祎、董允等,此皆良实,志虑忠.纯,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

愚以为宫中之事,事无大小,悉以咨.之,然后施行,必能裨补阙漏,有所广益。

中考语文一模模拟试卷答案

中考语文一模模拟试卷答案

一、基础知识(每题2分,共20分)1. 下列加点字读音有误的一项是()A. 窘迫(jiǒng pò)B. 融化(róng huà)C. 落枕(luò zhěn)D. 着落(zháo luò)答案:D2.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这使我们的生活更加美好。

B. 为了提高同学们的阅读能力,学校决定增加阅读课的时间。

C. 这篇文章主要讲述了我国古代科学家张衡发明地动仪的故事。

D. 他通过自己的努力,终于实现了自己的梦想。

答案:C3. 下列词语中,字形有误的一项是()A. 沉默寡言B. 妙手回春C. 豁然开朗D. 惊涛骇浪答案:A4. 下列句子中,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A. 他勤奋好学,成绩优异,堪称全班之冠。

B. 他的脸色苍白,仿佛大病初愈。

C. 这本书内容丰富,引人入胜,令人爱不释手。

D. 他每天按时作息,作息规律,身体倍儿棒。

答案:D5. 下列句子中,修辞手法运用不恰当的一项是()A. 那朵花儿像一位害羞的少女。

B. 晨曦中的小河,宛如一条银色的丝带。

C. 他的笑声,像一阵春风,吹散了冬天的严寒。

D. 那座山峰,像一位巍峨的巨人,屹立在远方。

答案:A二、阅读理解(每题5分,共25分)阅读下面的文章,回答问题。

那片星空那片星空,是我心中永远的牵挂。

小时候,我住在农村,那片星空总是陪伴着我。

每当夜幕降临,我便躺在院子里,仰望着满天繁星。

那些星星,像是点点萤火虫,闪烁着光芒,照亮了我童年的梦想。

那片星空,见证了我们的成长。

夏夜,我们会在星空下纳凉,听着虫鸣,聊着心事。

冬夜,我们会在星空下取暖,感受着星空的温暖。

那些星空下的时光,让我们懂得了友谊、亲情和爱情。

那片星空,承载着我们的希望。

每当遇到困难,我们都会抬头仰望星空,寻求勇气和力量。

那些星光,仿佛是心灵的寄托,给予我们信念和力量。

如今,我已经离开了那片星空,来到了繁华的城市。

中考语文一模试卷附答案解析

中考语文一模试卷附答案解析

中考语文一模试卷附答案解析1. 按要求默写古诗文。

(1)塞下秋来风景异, ______ 。

(范仲淹《渔家傲•秋思》)(2) 《武陵春》 中最为人称道的颇有新意写“愁”的句子是, ______,______ 。

(李清照《武 陵春》)(3)过尽千帆皆不是, ______,______ 。

(温庭筠《望江南》)(4)《诸葛亮集》中有一句话,“赏不可不严,罚不可不均。

”与《出师表》中的______, ______两句意思一致。

2.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①窗外,阳光挑逗得厉害。

呼啸了一夜的怪诞的狂风,已悄然隐退。

午后的居民小区,安 安分分的, 在蓝天下静默。

②只有楼下的绿植,蓬蓬勃勃的, 享受着阳光的温润,(bá) 节生长。

(ji āo ) _____羞的 海棠,粉面含春, 浅笑嫣然。

月季独影自怜,守着“花中皇后”的桂冠,无论在哪个季节, 都不曾 (dài ) _____慢自己的容颜。

腊梅依然低调,淡黄的花朵,小巧玲珑,斜倚着树枝, 脉脉含香。

还有几树美丽异木棉,擎着满枝艳红,妖妖娆娆的, 恣肆了一个冬天。

③有人在绕着绿化园跑步。

戴着口罩,穿着软底的鞋,听不见半点声响。

一圈,又一圈, 速度很慢,却始终保持奔跑的(z ī) _____势。

待慢慢停下脚步,他拾起路边的落叶,轻轻掷 于园内。

再抚弄每一株小树,与每一片花瓣交流,爱怜,慈祥。

④有行人和车辆进入小区,都规规矩矩的,不再把喇叭摁到山响,不再形色匆匆,横冲直 (zhuàng ) _____,没有了往日的吵闹和喧哗。

⑤疯闹的那群平日里熊孩子, 这段时间也没了踪影。

偶尔,会在微风轻漾中,有读书声或 弹奏声传来, 闪烁,缥 (miǎo ) _____。

⑥小区门口,几位昼夜值勤的门卫大爷,出入登记,测量体温, 消毒洒扫,有条不紊。

⑦怅然,为阳光下的万籁俱寂。

(1) 根据拼音,在词语空缺处填写汉字。

①(bá) ______ 节生长② (ji āo ) ______ 羞③ (dài ) ______ 慢④缥 (miǎo ) ______⑤ (z ī) ______ 势⑥横冲直 (zhuàng ) ______(2) 给语段中加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初三语文一模测试题及答案

初三语文一模测试题及答案

初三语文一模测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A. 倔强(jué)迸溅(bèng)应接不暇(xiá)B. 踌躇(chóu)箴言(zhēn)锲而不舍(qiè)C. 恣意(zì)缄默(jiān)蹑手蹑脚(niè)D. 踌躇(chú)箴言(zhēn)锲而不舍(qiè)2.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通过这次活动,使我们对环保有了更深的认识。

B. 他那和蔼可亲的面容,让我们感到非常亲切。

C. 这个问题涉及到许多复杂因素,需要我们仔细分析。

D. 他虽然年过花甲,但是精力充沛,仍然活跃在科研一线。

3-20. (略)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1.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出自唐代诗人______的《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2.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是宋代诗人______的名句。

3. 《岳阳楼记》中“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作者是______。

4.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是宋代词人______的词句。

5. 请默写《木兰诗》中的“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的下一句。

三、阅读理解(每题5分,共30分)1.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文章内容略)(1)请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

(2分)(2)分析文章中的主要人物形象。

(3分)2-5. (略)四、古文阅读(每题5分,共20分)1. 阅读《岳阳楼记》选段,回答问题:(1)解释下列加点词的含义:a. 嗟夫()b. 予观夫()(2)翻译文中划线句子。

(3分)2-4. (略)五、作文(30分)请以“我的梦想”为题,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作文。

要求:内容健康,积极向上,表达清晰,语言流畅。

答案:一、选择题1. B2. C3-20. (略)二、填空题1. 王勃2. 陆游3. 范仲淹4. 苏轼5. “双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三、阅读理解1. (1)文章主要内容概括。

中考一模考试 语文试卷 含答案解析

中考一模考试 语文试卷 含答案解析
四、
现代文阅读
①现实生活中,常有这样的现象:在众人面前讲究卫生,独自一人时就随地吐痰,乱扔废弃物;有警察时遵守交通法规,一旦路口无人值守就闯红灯;在自己熟悉的集体中谦恭有礼,一旦置身于陌生的环境就不再遵守公德。
②由此可见,一个人在没有外在监督而独处的情况下,严于律己,遵道守德,恪守”慎独”是十分必要的。
一、基础·运用(共25分)
1。阅读下面这段文字,完成后面小题
中国书法发现了一切气韵结构的可能的姿态,而这一发现系从自然界摄取的艺术的灵感,特别是从树木鸟兽方面。中国文人能从一枝枯藤看出某种美的素质,因为枯藤具有自在、不经修饰的雅逸的风①(质 致),具有一种含弹性的劲。它的尖端蜷曲而上绕,还点缀着疏落的几片残叶,毫无人工雕琢的的痕迹,却是位置再适当没有。中国文人接触了这样的景物,他把这种神韵融于自己的书法中。他又可以从一棵松树看出美的素质,它的躯干劲挺而枝杈转折下弯,显出一种不②(曲 屈)不挠的气派,于是他把这种气脉融于他的书法风格中。
修改:____
【答案】(1)。C(2)。D(3)。示例:将”树木鸟兽”改为”树木”。
【解析】
【详解】(1)”弹性的劲”意思是”弹性的精神”,”劲”是精神的意思,故应该读jìn。”劲(jìnɡ)拔”的意思是雄健挺拔。”劲”读jìnɡ时,意思是坚强有力。故选C。
(2)风致:美好的容貌和举止;风味。不屈不挠:形容在恶势力和困难面前意志十分坚强。故选D。
D。亮时年二十七/学而时习之
11。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语句。
(1)庶竭驽钝,攘除奸凶
(2)躬耕于野,不求闻达
12。请从选文(二)中找出能表明刘备”三顾茅庐” 原因的句子,并从选文(一)(二)所叙述的诸葛亮的所作所为中任选一点,谈谈你所获得的感悟。

人教版语文中考一模试卷

人教版语文中考一模试卷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1. 下列词语中字形、字音都正确的一项是()A. 稀疏(shū)毅力(yì)瞬息(xùn)B. 悠然(yōu)谦虚(qiān)融化(róng)C. 荒谬(miù)倾斜(qīng)恶化(è)D. 瞬间(shùn)落魄(luò)谦恭(qiān)2.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 江水如练,透碧绿(练:白色的丝绸)B. 长夜漫漫,无心睡眠(漫:没有尽头)C. 风声鹤唳,草木皆兵(鹤唳:鸟鸣)D. 乱花渐欲迷人眼(渐:逐渐)3. 下列词语中,加点词与其他三项词性不同的一项是()A. 悠然(形容词)谦虚(形容词)恶化(动词)B. 顿时(副词)融化(动词)稀疏(形容词)C. 恶劣(形容词)美丽(形容词)恶毒(形容词)D. 瞬间(名词)震撼(动词)悲壮(形容词)4. 下列句子中,表达效果最生动的一项是()A. 他在月光下跳舞,像一只美丽的白天鹅。

B. 月光如水,洒满了整个院子。

C. 满天的星星,像眨着眼睛的孩子。

D. 风吹过,树叶沙沙作响。

5. 下列句子中,句式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A. 那是一棵大树,枝繁叶茂。

B. 这本书非常有趣,我看了两遍。

C. 月光如水,洒满了整个院子。

D. 那是一个美丽的传说,代代相传。

二、填空题(每空2分,共20分)6. 《离骚》中“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的“求索”意思是_______。

7. 《庐山谣》中“忽闻水上琵琶声,主人忘归客不发”的“琵琶”是一种_______。

8. 《桃花源记》中“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的“夹岸”指的是_______。

9. 《出塞》中“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的“长征”指的是_______。

10. 《阿房宫赋》中“阿房宫一炬,可怜焦土”的“炬”指的是_______。

三、阅读题(每题10分,共30分)11.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4)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教版2019年中考语文一模试题及答案二0一0--二O一一学年度第二学期九年级第一次学业水平测试语文试题(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2019-3-15一、积累运用(30分)1.字是人的脸面,,改错别字后用正楷抄写下面的词语。

(5分)金榜提名矫揉造作莫中一是爱不失手2.给下列加点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

(4分)匿( )笑枯涸( ) chī( )笑梦mèi( )以求gǖ( )负yīn( )哑寒zhàn( ) 波光línlín( )3.根据提示填空。

(8分)(1)“____________________”,刚起头儿,有的是工夫,有的是希望。

(2)朱熹的《观书有感》:借景喻理,说明只有思想永远活跃,接受种种不同新思想、新识,方能才思不断,新水长流,表现作者这种哲理性思考的句子是:(3)生活中表示既善于从正面学习,也善于从反面借鉴的意思时,我们常引用《论语》中的话___ 。

(4)《天净沙·秋思》中表明游子漂泊在外思念家乡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 。

(5)李白在《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中把对友人的怀念之情托付给明月,见于诗句_________(6)白居易的《钱塘湖春行》:直接描写动物(莺燕报春)的两句诗是:____(7)杜牧的《泊秦淮》:抨击统治者沉湎酒色,不理朝政,表现诗人忧患意识的诗句是:___ 。

(8)你知道“龟兔赛跑”“狼来了”“吃不到葡萄说葡萄酸”这些有趣的故事吗?这些故事就出自____ _ 请你再列举其中的一篇____________ 。

4.修改病句。

(4分)(1)班委会上,大家认真讨论并听取了班长关于美化教室的方案。

(2)宽带网不仅能浏览信息,收发电子邮件,还可以提供网上视频点播等智能化、个性化的服务6.下面是电视台上经常出现的公益广告词:风让树活起来;潮汐让海活起来;灯光让夜活起来;球迷让气氛活起来。

仿照上面的句式,发挥联想,再造两个句子(2分)①_____ 让___________ 活起来。

②_____ 让___________ 活起来。

7.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后面的问题。

(3分)有一个音乐家,被判处死刑。

在执行死刑的前一天,他在监狱中仍然很有兴致地拉着他的小提琴。

有一个人觉得他这种行为不可理解,忍不住问他:“你明天就要死了,还拉琴做什么呢?”那个音乐家微笑着说:“明天就要死了,现在不拉,还等什么时候呢?”上面两种想法,究竟哪一个对呢?简谈你的见解。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8 .一位中国人民解放军高级将领说:“台独分子只有两条路可走,要么被消灭,要么滚出台湾,但是祖宗留下的土地一寸也不许带走。

”(1)当台独分子陈水扁背众叛亲,滚出台湾之时,你准备对他说什么?(2分)答:________(2)围绕“祖国统一”这一主题,拟写一条宣传标语。

(2分)二、阅读(44分)(一) 阅读下面一首唐代的边塞诗,然后回答问题。

(2分) 征人怨【柳中庸】岁岁金河复玉关,朝朝马策与刀环。

三春白雪归青冢,万里黄河绕黑山。

9.为什么说这是一首边塞诗?结合诗句具体说明。

答:10.诗题为“征人怨”,通篇虽无“怨”字,但句句有“怨情”,请作简要赏析。

答(二) 文言文阅读(7分)子日:“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子日:“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子日:“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子日:“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11.《论语》是_______ 经典著作之一,内容主要是记录_____________ 的言行。

(1分)12.解释下面方框中词在文中的意思。

(2分)①人不知而不愠( ) ②思而不学则殆( )③不亦说乎( ) ④不亦君子乎( )13.翻译下列句子。

(2分)①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②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14.联系你自己的学习实际,谈谈你对“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的理解。

(2分)(三)吴起守信(5分)原文昔吴起①出,遇故人而止之食。

故人曰:“诺,期返而食。

”起曰:“待公而食。

”故人至暮不来。

起不食待之。

明日早,令人求故人。

故人来,方与之食。

起之不食以俟②者,恐其自食其言也。

其为信若此,宜其能服三军欤?欲服三军,非信不可也!(选自《韩非子外储说左上》)注释①吴起:战国时著名的军事家。

②俟:等待。

15、解释下面加点词的含义。

(2分)①明日早,令人求故人令:②故人来,方与之食方方:③恐其自食其言也恐:④欲服三军,非信不可也信:16、下列“之”的用法与另三个不同的一项是()(1分) A、(吴)起食待之。

B、故人来,方与之食。

C、诸葛孔明者,卧龙也,将军岂愿见之乎?D、起之不食以俟者,恐其自食其言也。

17、翻译下面的句子。

(1分)故人至暮不来,起不食待之。

18、这个小故事中,吴起在为人处事上最值得我们学习的一点是什么?(1分)(四)阅读文段回答问题(12分)然而我的惩罚终于轮到了,在我们离别得很久之后,我已经是中年。

我不幸偶看了一本外国的讲论儿童的书,才知道游戏是儿童最正当的行为,玩具是儿童的天使。

于是二十年来毫不忆及的幼小时候对于精神的虐杀的这一幕。

忽地在眼前展开,而我的心也仿佛同时变了铅块,很重很重地堕下去了。

但心又不竞堕下去而至于断绝,他只是很重很重地堕着,堕着。

我也知道补过的方法的:送他风筝,赞成他放,劝他放,我和他一同放。

我们嚷着,跑着,笑着。

一然而他其时已经和我一样,早已有了胡子了。

我也知道还有一个补过的方法的:去讨他的宽恕,等他说,“我可是毫不怪你啊。

”那么,(我的心一定就轻松了,这确是一个可行的方法)。

有一回,我们会面的时候,是脸上都已添刻了许多“生”的辛苦的奈纹,而我的心很沉重。

我们渐渐谈起儿时的旧事来,我便叙述到这一节,自说少年时代的胡涂。

“我可是毫不怪你啊。

”我想,他要说了,我即刻便受了宽恕,我的心从此也宽松了吧。

“有过这样的事吗?”他惊异地笑着说.就像旁听着别人的故事一样。

他什么也不记得了。

全然忘却,毫无怨恨,又有什么宽恕之可言呢?无怨的恕,说谎罢了。

我还能希求什么呢?我的心只得沉重着。

19.这段文字出自哪篇文章,你还能举出这位作者的另外作品吗?请举例。

(2分)答:20.“精神的虐杀的这一幕”指的是哪一幕?(2分)答:21.第1段中加点词“不幸”可以换成“有幸”吗?为什么?(2分) 答:22.小兄弟记不起这件事,可“我”为什么“心只得沉重着”?(2分)答:23.作者曾设想过几种补过的方法?请用横线在原文中画出。

补过后“我”的心情怎样?(2分)24.对于学生上网玩游戏,说法也是不一的,你是怎么看待这件事的?(2分)答:(五)阅读下面文章,回答后面的问题。

(10分)“生命”这个词人人都懂。

可是,真正使我懂得“生命”并使我内心受到震撼的是我亲身经历的一件小事。

秋日的一天,我在放学回家的路上,忽见山坡上满目枯黄中有一抹醒目的翠绿。

定眼看时,原来是几簇野花,长得蓬蓬勃勃的。

我叫不上名字。

细看剑状的叶子泛着油光,在花的四周片片竖起。

有的根部还长出一枝和叶片同样翠绿油亮的茎来,茎的顶端是一束淡蓝色的花蕾。

我想,名苑华园之外并非皆下贱之物,这生长于荒郊野外的无名花不正在一片肃杀中独领风骚吗?世间万物风流百代的岂只是“金枝玉叶”?我忽而想起我的花瓶来,便信手采了几根花蕾,准备回家插瓶。

我每天照样上学,下学,每天匆匆做作业,复习功课,只是偶尔瞥一眼桌角那瓶中的花蕾,它好像不愿开放,一副很疲惫的样子。

这样不觉过了十几天,等我再瞥它时,哎呀!它已经蔫了!我这才猛然想起,那天插到瓶子里时根本就没有给它加水!我不禁感到歉然。

不过,我庆幸我没有把这花蕾扔到窗外去,因为奇迹就在这几天以后发生了。

一天清晨起来,我只觉有一缕馨香幽幽袭来,猛一转头,顿时惊得目瞪口呆--桌角花瓶里,那早被我遗忘的无名花悄悄开放了!蔫得成了黑蓝色的皱巴巴的花瓣间露出一星花蕊,有的已经干瘪,却仍紧紧咬着同样干瘪的枝头不甘落下。

整束花不见一丝绿意。

蜷曲的黄叶默默地守护着复生的花朵,犹如一息尚存的士兵在曙光中高举着那遍布弹痕的、神圣的战旗!生命啊,生命!我的血猛地躁动起来。

一种从未有过的愧疚疯狂地咬啮着我的心。

二十天啊,它没有得到一滴水的滋润,而这个身受重伤的生命却至死没有忘记自己的使命,把最后的微笑和温馨留给这个世界。

我的眼前仿佛出现了伏尼契笔下的牛虻,正捂着涌血的胸口,一步步摇晃着向我走来,而我正是那个向他射出罪恶子弹的凶手!我怀着沉重的心情,虔诚地给它浇灌了水,这如饥似渴的水。

我在无言中心里涌起一种感奋,一种冲动:啊,生命!一介小花尚能如此,作为“万物之灵”的人,又该如何呢?25.从全文看,“使我内心受到震撼”的是()(2分)A.在秋天山坡的一片枯黄中竟有几簇翠绿的野花开放着。

B.“我”把无名花的花蕾插在花瓶里竟忘记加水。

C.因二十天没浇水而蔫了的无名花竟悄悄开放了。

D.“我”给花瓶加了水,不由对一介小花的复生发出感慨。

26.由花联想的牛虻的句子,表明“我”的内心存有一种___________的感觉,并表达了“我”___________ 的心情。

(2分)27.“蜷曲的黄叶……神圣的战旗”这个比喻句揭示无名花有什么特性?(2分)28.文中说的“我的血猛地躁动起来”的原因是什么?(用原文中的话回答)(2分)29.对选文内容和写作方法所作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A.“一介小花尚能如此”中的“如此”,指代无名花“至死没有忘记自己的使命,把最后的微笑和温馨留给这个世界”。

B.选文礼赞生命是通过浓郁的抒情成分表达出来的,一处是“我想”,另一处含在最后的三段文字中。

C.写瓶中的无名花开放运用了细节描写,蕴含着丰富的感情,读后不能不为花的顽强震撼。

D.对篇末所提问题的回答应是:人应当不怕困难和挫折,身处绝境中要有求生的信念和生存的能力。

(六)阅读《洗脚》回答问题(8分)放寒假前,老师布置了一道作业,每个同学都要在寒假期间给自己的父亲洗一次脚。

二十年来,他与父亲之间的交流仅止于父亲问他成绩,在学校的生活情况,学费、生活费是多余的话语。

简单的一问一答,除此之外,似乎没有多少。

有的时候,他也希望父亲的一个拥抱,像电影上那样,可那毕竟是在电影里。

但是,终于,他还是开口了,家里没有其他人的时候,装着轻松地对父亲说了。

然后急急地补充道:“这可是我们老师布置的一道作业。

”父亲的脸上先是诧异,然后笑了。

他看出了儿子的窘迫,便说:“好啊,好啊。

你先去打一盆水来。

”一切似乎是轻松了,他去井边打水,兑上热水,调好温度,然后,端到父亲身边。

父亲已经脱下了自己的鞋袜,像个孩子一样坐在椅子上,看着他过来。

他忙把水送到他的脚边,父亲的脚放进了水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