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行与否——转基因食品与现代社会的冲突
是否应该推行全球禁止食用转基因食品辩论辩题

是否应该推行全球禁止食用转基因食品辩论辩题正方观点,应该推行全球禁止食用转基因食品。
首先,转基因食品存在着未知的风险。
由于转基因技术的复杂性和不确定性,人们无法完全了解转基因食品对人体健康的影响。
因此,为了保护公众健康,应该禁止食用转基因食品。
其次,转基因食品可能对生态环境造成影响。
转基因作物可能会对周围的非转基因作物产生交叉污染,从而破坏生态平衡。
此外,转基因作物还可能对农业生态系统产生长期的不可逆转的影响。
因此,为了保护生态环境,应该禁止食用转基因食品。
此外,转基因食品的推广可能会导致农业生产的单一化。
转基因作物的广泛种植可能会导致农作物品种的减少,从而增加农作物受到病虫害的风险。
这对农业生产的可持续性和食品安全都构成了威胁。
因此,为了保护农业生产的多样性和可持续性,应该禁止食用转基因食品。
反方观点,不应该推行全球禁止食用转基因食品。
首先,转基因技术可以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和抗性。
转基因作物可以被设计成具有更强的抗病虫害能力,从而减少对农药的依赖,提高农作物的产量。
这对解决全球粮食安全问题具有重要意义。
其次,转基因技术可以改善农作物的营养价值。
通过转基因技术,科学家可以增加农作物中的营养物质含量,从而提高食品的营养价值。
这对解决全球营养不良问题具有重要意义。
此外,转基因技术可以帮助农民减少成本。
转基因作物可以减少农民在农药和化肥上的投入,从而降低农业生产的成本,提高农民的收入。
这对提高农民的生活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总的来说,全球禁止食用转基因食品并不是一个明智的选择。
转基因技术有着诸多优点,可以为全球粮食安全、营养改善和农民收入增加等方面带来积极影响。
因此,应该允许转基因食品的生产和销售,但同时也要加强对转基因食品的监管,确保其安全性和可持续性。
名人名句及经典案例:“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邓小平。
“转基因技术可以帮助我们解决粮食危机和营养不良问题。
”——比尔·盖茨。
经典案例,转基因水稻“金黄稻”可以提高稻米中的维生素A 含量,有助于解决全球维生素A缺乏症问题。
是否应该实行全球禁止转基因食品辩论辩题

是否应该实行全球禁止转基因食品辩论辩题正方观点,应该实行全球禁止转基因食品。
首先,转基因食品可能会对人类健康造成潜在风险。
一些研究表明,转基因食品可能会引发过敏反应或其他健康问题。
例如,法国研究人员曾经发现,转基因玉米可能导致癌症和器官损伤。
因此,为了保护人类健康,全球应该禁止转基因食品的生产和销售。
其次,转基因食品可能对生态环境产生负面影响。
转基因作物可能会对野生动植物造成威胁,破坏生态平衡。
此外,转基因作物的种植可能会导致对传统农作物的污染,从而影响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因此,为了保护生态环境,全球应该禁止转基因食品的生产和销售。
最后,全球禁止转基因食品也符合道德和伦理标准。
人类不应该随意改变自然界的规律,而是应该尊重自然,保护生物多样性。
正如著名科学家查尔斯·达尔文所说,“生物多样性是自然界的宝贵财富,我们应该尊重和保护它。
”因此,为了维护自然界的平衡和多样性,全球应该禁止转基因食品的生产和销售。
反方观点,不应该实行全球禁止转基因食品。
首先,转基因技术可以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和抗病能力,有助于解决全球粮食危机。
例如,转基因水稻可以抵抗虫害和病毒,从而提高产量。
同时,转基因作物还可以减少对化肥和农药的依赖,有利于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农业发展。
因此,全球不应该禁止转基因食品的生产和销售。
其次,转基因食品已经在全球范围内广泛种植和消费,禁止转基因食品可能会导致粮食短缺和经济损失。
例如,美国、巴西等国家已经大规模种植转基因作物,禁止转基因食品可能会导致这些国家的粮食产量和出口受到影响,进而影响全球粮食供应和价格稳定。
因此,全球不应该禁止转基因食品的生产和销售。
最后,转基因食品已经经过严格的科学评估和监管,被认为是安全的。
世界卫生组织、美国食品药品监管局等权威机构已经对转基因食品进行了多次评估,认为其对人类健康和环境没有明显危害。
因此,全球不应该禁止转基因食品的生产和销售。
综上所述,全球不应该实行全球禁止转基因食品。
是否应该推行全球性禁止转基因食品辩论辩题

是否应该推行全球性禁止转基因食品辩论辩题正方观点,应该推行全球性禁止转基因食品。
1. 转基因食品可能对人类健康造成潜在风险。
有研究表明,转基因食品可能导致过敏反应、免疫系统紊乱等健康问题。
例如,法国研究人员发现,转基因玉米可能引发癌症。
2. 转基因食品可能对生态环境造成危害。
转基因作物可能对周围的非转基因植物和动物产生影响,破坏生态平衡。
此外,转基因作物可能导致农药的过度使用,对土壤和水源造成污染。
3. 一些国家已经实施了转基因食品的禁止或限制,例如法国、德国等国家禁止种植转基因作物。
因此,全球性禁止转基因食品是可行的。
反方观点,不应该推行全球性禁止转基因食品。
1. 转基因食品可以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和抗病性,有助于解决全球粮食安全问题。
例如,转基因水稻可以抵抗虫害,减少农药使用,提高产量。
2. 转基因技术可以改善作物的营养价值,例如通过转基因技术增加作物的维生素含量,有助于缓解全球营养不良问题。
3. 转基因食品已经在许多国家得到批准并广泛种植和消费,例如美国、加拿大等国家。
因此,全球性禁止转基因食品可能会影响这些国家的农业和食品产业发展。
名人名句及经典案例:1. 美国前总统巴拉克·奥巴马曾表示,“转基因技术有望解决全球粮食安全问题。
”。
2. 1996年,美国首次种植转基因作物,如今全球有超过20个国家种植转基因作物,表明转基因技术在农业领域取得了成功。
综上所述,应该推行全球性禁止转基因食品的观点在保护人类健康和生态环境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同时,转基因技术也有其积极作用,需要在科学监管下合理利用。
因此,在推行全球性禁止转基因食品之前,需要进行充分的科学评估和讨论。
是否应该实行全面禁止食用转基因食品辩论辩题

是否应该实行全面禁止食用转基因食品辩论辩题正方观点:首先,我们认为应该全面禁止食用转基因食品。
转基因食品是通过基因工程技术改变植物或动物的基因组,以达到改善产量、抗病虫害等目的。
然而,转基因食品存在着许多潜在的健康风险,因此我们应该禁止其食用。
首先,转基因食品可能对人体健康造成潜在风险。
许多研究表明,转基因食品可能导致过敏反应、免疫系统紊乱等健康问题。
例如,法国科学家高莱特曾经进行的研究发现,转基因玉米可能导致肝脏和肾脏受损,对人体健康造成潜在威胁。
其次,转基因食品可能对生态环境造成破坏。
转基因作物可能对周围的生态系统产生不可逆转的影响,对野生植物和动物造成威胁。
例如,转基因作物可能导致杂草的抗药性增加,从而影响农田生态系统的平衡。
最后,转基因食品可能对农民利益造成损害。
转基因作物的种子通常由跨国公司垄断,农民可能会因此失去种子自主权,陷入对跨国公司的依赖之中。
因此,基于对人体健康、生态环境和农民利益的考虑,我们认为应该全面禁止食用转基因食品。
反方观点:然而,我们认为不应该全面禁止食用转基因食品。
转基因技术可以提高农作物的产量、抗病虫害能力,有助于解决全球粮食安全问题。
因此,禁止食用转基因食品可能会限制人类对食物资源的获取,对全球粮食安全造成威胁。
此外,转基因技术已经在许多国家得到广泛应用,禁止食用转基因食品可能会导致国际贸易壁垒,影响国际合作与发展。
最后,转基因食品经过严格的安全评估和监管,已经被证明对人体健康没有明显的危害。
许多权威机构如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和世界卫生组织(WHO)都认为转基因食品是安全的。
因此,基于全球粮食安全、国际贸易和权威机构的认可,我们认为不应该全面禁止食用转基因食品。
是否应该全面禁止基因改良食品辩论辩题

是否应该全面禁止基因改良食品辩论辩题正方观点,应该全面禁止基因改良食品。
首先,基因改良食品存在未知的健康风险。
目前对基因改良食品的长期影响尚不清楚,可能会对人类健康造成潜在危害。
例如,转基因食品可能导致过敏反应或其他健康问题,因为它们可能含有新的蛋白质或其他物质,这些物质可能对某些人产生不良影响。
其次,基因改良食品对生态环境造成潜在威胁。
转基因作物可能对周围的自然环境产生不可预测的影响,可能会对生态系统造成破坏。
例如,转基因作物可能对其他植物和动物造成影响,破坏生态平衡。
此外,基因改良食品可能对农民和农业产生负面影响。
大型生物技术公司拥有转基因作物的专利,这可能会导致农民失去种子自主权,受制于大公司的控制。
此外,转基因作物可能导致农作物的单一性,增加了农作物受到病虫害侵袭的风险。
最后,全面禁止基因改良食品符合“预防原则”。
即使目前尚无明确证据表明基因改良食品对人类健康和环境造成严重危害,但我们也应该采取预防措施,避免潜在的风险。
正如著名科学家爱因斯坦所说,“预防胜于治疗。
”。
综上所述,基因改良食品存在健康风险、生态风险和农业风险,全面禁止基因改良食品是必要的。
反方观点,不应该全面禁止基因改良食品。
首先,基因改良食品可以增加农作物的产量和抗病虫害能力。
在全球范围内,人口不断增长,粮食需求也在增加,基因改良食品可以帮助农民提高作物产量,从而应对粮食需求的增长。
其次,基因改良食品可以减少对农药和化肥的使用。
转基因作物可以内在地抵抗害虫和病菌,从而减少对化学农药的依赖,有利于环境保护。
此外,基因改良食品可以改善作物的营养价值。
通过基因改良,科学家可以增加作物中维生素和矿物质的含量,从而提高食品的营养价值,有利于人类健康。
最后,全面禁止基因改良食品可能会限制科学技术的发展。
基因改良技术是现代生物技术的一部分,它代表了人类对自然界的认识和改造能力。
如果全面禁止基因改良食品,可能会限制科学研究的发展,影响人类社会的进步。
是否应该推行全面禁止食用转基因食品辩论辩题

是否应该推行全面禁止食用转基因食品辩论辩题正方,应该推行全面禁止食用转基因食品。
首先,转基因食品可能会对人体健康造成潜在风险。
虽然科学家们普遍认为转基因食品是安全的,但是还有一些研究表明,长期食用转基因食品可能会对人体造成不良影响。
比如,一些研究发现转基因玉米可能会对小鼠的生育能力产生不利影响。
因此,我们不能完全排除转基因食品对人体健康的潜在风险。
其次,全面禁止食用转基因食品可以保护生态环境。
转基因作物可能会对周围的生态环境产生影响,比如转基因作物可能会对周围的非转基因植物造成交叉污染,破坏生态平衡。
此外,转基因作物可能会对土壤和水资源造成影响,从而影响整个生态系统的平衡。
最后,全面禁止食用转基因食品可以保护农民的利益。
转基因作物通常需要购买昂贵的种子和农药,这对于一些贫困的农民来说可能会增加经济负担。
而且,转基因作物的种子通常是由跨国公司垄断销售,这可能会削弱农民的种子自主权,造成农民的利益受损。
综上所述,全面禁止食用转基因食品是有必要的,这样可以保护人体健康、生态环境和农民的利益。
反方,不应该推行全面禁止食用转基因食品。
首先,转基因技术可以提高作物的产量和抗病能力,有助于解决全球粮食短缺问题。
比如,转基因水稻可以提高产量,从而有助于解决全球饥饿问题。
此外,转基因作物可以减少对农药的依赖,减少农药对环境的污染。
其次,转基因食品已经在世界范围内被广泛使用,并且没有发现明显的健康问题。
美国等国家长期食用转基因食品,没有出现大规模的健康问题,这表明转基因食品是相对安全的。
最后,全面禁止食用转基因食品可能会限制科学研究和农业发展。
转基因技术是农业领域的重要技术之一,它可以帮助农民提高作物产量,减少农药使用,因此全面禁止食用转基因食品可能会限制农业的发展。
综上所述,不应该推行全面禁止食用转基因食品,转基因技术有助于解决粮食短缺问题,没有明显的健康问题,而且有助于农业发展。
名人名句及经典案例:“生命不息,抗争不止。
是否应该全面禁止转基因食品辩论辩题

是否应该全面禁止转基因食品辩论辩题正方观点,应该全面禁止转基因食品。
首先,转基因食品可能会带来未知的风险。
由于转基因技术的复杂性,转基因食品可能会导致一些潜在的健康问题。
例如,转基因食品可能会引发过敏反应,或者对人体的内脏器官产生不良影响。
因此,为了保护公众的健康,应该全面禁止转基因食品的生产和销售。
其次,转基因食品可能会对生态环境造成破坏。
转基因作物可能会对周围的野生植物和动物产生不良影响,从而破坏生态平衡。
此外,转基因作物可能会导致农作物的基因污染,对农业生产产生负面影响。
因此,为了保护生态环境的稳定,应该全面禁止转基因食品的种植和使用。
最后,全面禁止转基因食品符合公众利益。
许多国家和地区已经对转基因食品采取了严格的管控措施,体现了公众对转基因食品的担忧和反对。
因此,政府应该顺应民意,全面禁止转基因食品,以保障公众的权益和福祉。
反方观点,不应该全面禁止转基因食品。
首先,转基因技术有助于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和抗病能力。
转基因作物可以被设计成具有更好的抗虫、抗病能力,从而减少对农药的使用,降低农业生产成本,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和质量。
因此,全面禁止转基因食品将限制农业生产的发展和进步。
其次,转基因食品有助于解决全球粮食安全问题。
随着全球人口的不断增长,粮食需求也在不断增加。
转基因作物可以被设计成耐旱、耐病的品种,适应不同的气候和土壤条件,从而提高粮食产量,缓解粮食短缺问题。
因此,全面禁止转基因食品将对全球粮食安全构成威胁。
最后,全面禁止转基因食品将限制科学技术的发展。
转基因技术是现代生物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农业、医药等领域具有重要意义。
限制转基因技术的应用将阻碍科学研究和创新,影响社会的进步和发展。
总的来说,全面禁止转基因食品可能会限制农业生产的发展,影响全球粮食安全,阻碍科学技术的发展。
因此,应该在科学严谨的监管下,允许转基因食品的合理应用,以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和社会的进步。
是否应该推行全球禁止转基因食品辩论辩题

是否应该推行全球禁止转基因食品辩论辩题正方观点,应该推行全球禁止转基因食品。
首先,转基因食品可能对人体健康造成潜在风险。
有研究表明,转基因食品可能会引发过敏反应、抗生素抗性等健康问题。
例如,法国科学家塞尔纳因研究转基因玉米的毒性而被解雇,这表明转基因食品的安全性仍存在争议。
因此,为了保护全球人民的健康,应该禁止转基因食品的生产和销售。
其次,全球禁止转基因食品可以保护生态环境。
转基因作物可能会对周围的生态系统产生不可逆转的影响,例如对土壤微生物的影响、对农作物的杂交等。
禁止转基因食品的种植和销售可以减少这些潜在的生态风险,保护生物多样性和生态平衡。
此外,全球禁止转基因食品可以保护农民的利益。
转基因作物通常会受到跨国公司的专利保护,这可能会导致农民失去种子的自主权,增加种植成本,甚至陷入负债。
禁止转基因食品可以保护农民的利益,维护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反方观点,不应该推行全球禁止转基因食品。
首先,转基因技术可以增加农作物的产量和抗病性,有助于解决全球粮食安全问题。
例如,转基因水稻可以增加抗虫性和耐盐性,有助于应对气候变化和土壤盐碱化等问题。
禁止转基因食品可能会限制农作物品种改良的途径,对全球粮食安全构成威胁。
其次,转基因技术有助于减少农药使用,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转基因作物通常具有抗虫性和抗草药性,可以减少对化学农药的依赖,降低农业对环境的负面影响。
禁止转基因食品可能会导致农药使用量的增加,对环境造成更大的破坏。
此外,转基因技术有助于提高农作物的营养价值,有助于缓解全球营养不良问题。
例如,转基因黄金大米富含维生素A,有助于预防维生素A缺乏症。
禁止转基因食品可能会限制人们获取更多营养的途径,对全球健康构成威胁。
综上所述,全球禁止转基因食品可能会对粮食安全、环境保护和营养改善构成负面影响。
因此,应该允许转基因食品的种植和销售,但要加强监管和标识,确保其安全性和可追溯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推行与否,这是个问题
——转基因食品与现代社会的冲突
一、引言
转基因(genetically modified),是21世纪来生物科学方面最重要的技术之一,它是指运用科学手段从某种生物体中提取所需要的基因,将其转入另一种生物中,使与另一种生物的基因进行重组,再从结果中进行数代的人工选育,从而获得特定的具有变异遗传性状的物质。
目前被广泛运用于医学、农业和食品等方面。
转基因的发展时间并不长,但在医药,农业方面却硕果累累。
在上个世纪的九十年代,科学家们便利用这项技术将乙肝病毒的遗传物质转入酵母菌中,从而分离出乙肝病毒的表面性抗原作为疫苗而使用,该疫苗的问世克服了原有疫苗的特异性不高而且价格昂贵的特点,是转基因技术在医学上的重要成果;在农业上,转基因技术也被应用其中,抗棉铃虫棉花和抗倒伏水稻的出现,充分体现了这项新兴科学技术的发展,以至于它成为了现代生物科学中的不可或缺的一门技术。
二、转基因食品的“有罪推定”
然而,虽然转基因技术在医药,农业方欣欣向荣。
但它在食品方面的应用与推广却成为如今最有争议的一个话题。
转基因食品是基于转基因技术的一项重要分支,它利用现代分子生物技术,将某些生物的基因转移到其他物种中去,改造生物的遗传物质,使其在形状、营养品质、消费品质等方面向人们所需要的目标转变。
以转基因生物为直接食品或为原料加工生产的食品就是“转基因食品”。
最初转基因食品的出现是在九十年代初,是美国孟山都食品公司推广的转基因西红柿。
这是转基因食品推向市场的第一次,也开辟了它进入人类消费空间的道路。
然而事情却不如人们想象的顺利。
经过基因改造的食用植物确实有诸多优点,如:可增加作物产量,解决存在已久的粮食问题;可以降低生产成本;可增强作物抗虫害、抗病毒等的能力;提高农产品耐贮存能力;缩短作物开发的时间;摆脱四季供应;打破物种界限,不断培植新物种;培育出符合人类健康需求的食品等。
但是事实真的如此乐观吗?
转基因技术的问世不过几十年,然而其发展速度却让人叹为观止。
换句话说任何事物的背后都有两面性,转基因的繁荣却映衬着转基因食品的艰难,其不稳定性与不可预见性也加重了它推广的负担。
目前科学家们通过对转基因食品的研究,便发现了某些其存在的弊端:
1、基因污染
基因污染便是我们首先要注意到的一个问题,转基因作物的自然授粉便是污染的重要源头。
对于这一情况的控制是科学家们面临的一个难题,加拿大Alberta教授和Saskatch-ewan教授通过研究发现抗除莠剂的转基因油菜可以污染野生荠菜使其受到传染,从而使其对除草措施不敏感,成为了田野间的“超级杂草”。
也就是说,转基因作物一旦大量进入自然界与野生作物杂交,造成的基因污染会严重影响到生物多样性的保护和持续利用。
而这种污染则是凌驾于任何污染之上并且很难消除。
2、营养成分打折和毒物的产生累积
转基因食品最具有争议的一个问题便是对于食物成分的改变和有毒物质的可能性出现。
例如最近出现的美国塔夫茨大学用中国儿童做转基因大米的试验,而引发的社会舆论的强烈谴责。
这种现象的出现并不是偶然,而一些研究者也表示对于这种情况并不是杞人忧天,在这种转基因食品技术并不成熟的阶段,在某些潜在性危险存在的情况下推广转基因食品实
属不明智之举。
比如说某些食物经过转基因之后很有可能产生有毒的物质或者出现营养成分的改变,而有毒物质可能会对人体健康造成伤害甚至是导致某些严重性疾病;而营养成分的改变则是给转基因食品出现的初衷大打了个折扣。
英国科学家普斯陶教授在他的研究报告中就提到经过基因改造的马铃薯可能会对小鼠的肝、胃以及免疫系统造成伤害,虽然该报告后被证实有漏洞,但却给人们敲响了一警示钟;除此之外,据美国伦理和毒性中心的报告说,与一般大豆相比,耐除草剂的大豆中的防癌成分异黄酮减少了;而在2012年9月19日由法国卡昂大学的吉勒斯-艾瑞克·色拉尼领导的一个研究小组宣布,他们发现被终身喂食一种由美国转基因食品始祖孟山都公司NK603转基因玉米的小鼠易患上肿瘤,并且肝脏和肾脏也受到严重损害,这也是首次对转基因玉米长时间使用可能产生的健康影响的测试。
当然,与诸类问题同时存在的还有过敏的问题,转基因食品是将外源基因插入一种食用作物的基因中,那么由此产生的蛋白质则很有可能是某些人的过敏原。
那么如果大量生产这样的转基因食品,是否就意味着某些过敏者对于食物的选择范围变得更加狭窄,而且需得更加谨慎呢?
3、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科学家们曾经做过一项对照试验:他们分别用抗虫转基因玉米分别饲喂玉米钻心虫和草蛉(一种防治蛉虫和蚜虫的农业益虫),结果发现钻心虫的死亡率高达60%的同时,草蛉的成熟期也比正常时间晚了三天;而最具轰动的一项报道当属美国康奈尔大学Losey等人在1999年五月的报道,他们发现在一种植物马利筋的叶片上涂上转基因Bt玉米花粉后喂养斑蝶,发现4天后斑蝶幼虫死亡率为44%,这更是为转基因食品的生态问题火上添油,引发了无数人对转基因食品对生态环境是否安全的争议。
由此可见,转基因食用作物对于益虫与非益虫的辨识能力,从而在杀灭害虫的同时也对益虫造成了影响,也就是说如果大规模的种植这种抗虫的转基因食用作物则很有可能意味着减少有益昆虫的减少,而生态环境的被破坏又是否意味着人类所向往的可持续发展呢?
4、耐药性问题
抗生素抗性基因的运用,大大简化了基因重组的操作步骤。
抗生素抗性基因随着食物进入人和动物体内的肠道微生物中,通过转化可能诱导耐药菌株的产生。
虽然很多报道指出标记基因水平转移给肠道微生物并表达的可能性极小,因为DNA从植物细胞中释放出来后,很快被降解成小片段,甚至核苷酸,并且DNA转移并整合进入受体细胞是非常复杂的过程,成功率极低。
但是,到目前为止,还没有充分的证据完全说明抗生素抗性基因不可能转移到微生物体内。
因此,转基因食品可能带来的抗生素抗性风险也引起了科学家们的高度的重视。
不仅如此,对于那些抗虫转基因的作物植株的种植也有可能引发粮食害虫的耐药性突变。
所以,在将转基因食品推向市场的同时,我们不得不做到未雨绸缪。
三、转基因食品推广与伦理冲突
然而,尽管国际社会都在对转基因食品的潜在危险进行研究,但确切来说我们并没有足够、充足、具有说服力的实验成果来对其进行否定,简而言之,我们现在所做的一切都只是在对其进行“有罪推定”。
转基因食品的推广与否已经被上升到人类的生存问题,进而演变为和克隆一样存在着伦理上的争议。
但是,我们不得不承认的是我们在诟病转基因食品的同时,也不得不清楚地认识到这样一个问题,那就是目前国际社会共同关注的粮食短缺的问题。
对于一些非洲贫穷的国家,粮食问题确实是严重突出,而其本身的环境对于一些重要农作物却难以生存。
对于这一类的情况,推广一些抗旱抗热的转基因作物仿佛是势在必行。
从长远的角度来看,我们绝对不可能因为其潜在的高风险而放弃对其研究和推广的活动。
然而,如果我们在没有弄清楚推行转基因食品存在的风险之前,就贸然做出举动,这显然是一种不负责任的行为。
但是在我们没有更好的方法来解决粮食短缺的燃眉之急时,我们不得不对转基因食品持以客观分析的态度。
但很明显在去年的“转基因大米”事件出现之后,广大群众的舆论却让我们认识到,要想真正的发展与推广转基因食品,关键还是取决于民众对其认识和
接纳的程度。
在近几年的调查研究中发现,公众对于转基因食品有所耳闻,但却称不上充分的了解,然而从“大米事件”中我们可以看到,除却了研究者们向公众隐瞒了转基因大米的事实,大部分公众对于其潜在的危险的认可是高于对其好处。
也就是说,公众对转基因食品的安全性仍旧有着高度的敏感。
民众有选择购买不购买转基因食品的权利,但是本着科学家们造福人类的职责,我们也必须要保证他们对于转基因食品安全性的知情权。
对于解决转基因食品和伦理之间的矛盾冲突。
武汉理工大学毛新志教授提出,我们必须遵守“两大原则”:“尊重原则”和“不伤害原则”。
尊重原则是因为利用基因工程培育大量的转基因动物、转基因植物和转基因微生物,大量的转基因细菌、转基因病毒释放到环境中,释放到大自然,这可能破坏自然的整体性,打破生态的整体性。
而对于这一类的问题我们必须要本着尊重自然的态度,而不是任意而为之。
对于不伤害原则,即是转基因食品的商业化不应该危害人类健康,破坏生态环境,减少生物多样性。
追求粮食问题的解决是重点,但如果我们付出的代价是让全人类面临生态危机,则是一种得不偿失。
对于转基因食品本身,无论现在还是将来,我们都对它寄予厚望。
或许我们在对其进行评估时认为其可能存在高风险,但我们不得不承认的是在未来的某一天它是解决地球人民吃饭问题的关键。
所以,在平衡其发展和其安全性的问题中,我们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不。
但是我们可以肯定的是,当有一天科学的进步可以使上述的问题得以解决,公众也能从心底接受转基因食品时,那将会是一个新的食品时代的开始。
赵心悦
华西公共卫生学院卫生检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