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套k12学习]2019届高考生物一轮复习课时分层作业五第二单元细胞的基本结构与物质运输第1课细胞膜和流动镶
近年高考生物一轮总复习第二单元细胞的基本结构与物质输入和输出练案6细胞器与生物膜系统新人教版必修1

2019高考生物一轮总复习第二单元细胞的基本结构与物质输入和输出练案6 细胞器与生物膜系统新人教版必修1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2019高考生物一轮总复习第二单元细胞的基本结构与物质输入和输出练案6 细胞器与生物膜系统新人教版必修1)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2019高考生物一轮总复习第二单元细胞的基本结构与物质输入和输出练案6 细胞器与生物膜系统新人教版必修1的全部内容。
练案[6]细胞器与生物膜系统一、选择题1.下图表示用3H—亮氨酸标记细胞内的分泌蛋白,追踪不同时间具有放射性的分泌蛋白颗粒在细胞的分布情况和运输过程。
其中正确的是错误!( C )[解析] 分泌蛋白的合成顺序是:附着在内质网上的核糖体→内质网→高尔基体→分泌小泡,其放射性颗粒数的多少应按此顺序先后增加。
2.(2017·合肥模拟)科学家用3H标记的亮氨酸培养豚鼠的胰腺腺泡细胞,下表为在腺泡细胞几种结构中最早检测到放射性的时间表。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导学号 21962512( B )细胞结构附有核糖体的内质网高尔基体靠近细胞膜的囊泡时间(min)317117②高尔基体膜向内与内质网膜直接相连,向外与细胞膜相连③高尔基体具有转运分泌蛋白的作用④靠近细胞膜的囊泡可由高尔基体形成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解析]分泌蛋白形成过程中放射性依次出现的位置是核糖体→内质网→囊泡→高尔基体→囊泡→细胞膜→膜外。
多肽最早在核糖体中合成,在内质网和高尔基体中加工、转运。
内质网膜与核膜和细胞膜直接相连。
3.(2017·黄冈模拟)如图为分泌蛋白从合成到排出细胞外的全过程,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错误!( D )A.分泌蛋白是由附着在内质网上的核糖体合成的B.图中①、②、③分别表示内质网、高尔基体和囊泡C.④代表的结构是线粒体D.图中表示的过程在原核细胞中也能进行[解析]分泌蛋白是由附着在内质网上的核糖体合成的,故A正确。
【配套K12】2019版高考总复习生物练习:第二单元第1讲课时跟踪练 Word版含解析-

第二单元细胞的基本结构与物质的输入和输出第1讲细胞膜和细胞核课时跟踪练一、选择题(每题5分,共60分)1.(2017·湖北八校联考)下列有关细胞膜的叙述错误的是() A.细胞膜的组成成分包括脂质、蛋白质和糖类B.细胞膜上蛋白质的种类和数目越多,功能越复杂C.细胞膜具有物质运输、能量转换、信息传递的功能D.细胞膜两侧的离子浓度差是通过被动运输实现的解析:细胞膜两侧的离子浓度差是通过主动运输实现的。
答案:D2.下列关于细胞间信息交流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淋巴因子使B细胞增殖分化B.促甲状腺激素促进甲状腺激素的分泌C.神经递质引起突触后膜发生电位变化D.RNA聚合酶催化遗传信息的转录解析:T细胞分泌的淋巴因子能使B细胞增殖分化,A正确;垂体细胞分泌的促甲状腺激素作用于甲状腺细胞表面的受体,促进甲状腺激素的合成与分泌,B正确;突触前膜释放神经递质到突触间隙,并作用于突触后膜,引起突触后膜发生电位变化,产生动作电位,C正确;RNA聚合酶催化遗传信息的转录过程发生在同一个细胞内,不属于细胞间的信息交流,D错误。
答案:D3.下列有关糖蛋白的叙述,错误的是()A.糖蛋白的构成元素中至少含有C、H、O、N元素B.生物之间存在生殖隔离的物质基础是细胞膜上糖蛋白的不同C.依据细胞膜上糖蛋白的分布情况可判断细胞膜的内侧和外侧D.癌细胞表面糖蛋白较多,导致黏着性降低,故易扩散和转移解析:糖蛋白是蛋白质和糖类结合形成的,至少含有C、H、O、N元素。
不同物种的生物精子和卵细胞无法互相识别。
糖蛋白分布在细胞膜的外侧。
癌细胞表面的糖蛋白较少。
答案:D4.下图是细胞膜的亚显微结构模式图,①~③表示构成细胞膜的物质。
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A.①所表示的成分在细胞膜上能执行多种功能B.由②参加的物质跨膜运输不一定为主动运输C.细胞膜的流动性与②有关而与③无关D.细胞膜的功能特性与②③都有关系解析:本题考查细胞膜结构及特性。
近年高考生物一轮复习第二单元细胞的基本结构和物质运输第二讲细胞膜、细胞壁和细胞核练习苏教版(202

2019版高考生物一轮复习第二单元细胞的基本结构和物质运输第二讲细胞膜、细胞壁和细胞核练习苏教版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2019版高考生物一轮复习第二单元细胞的基本结构和物质运输第二讲细胞膜、细胞壁和细胞核练习苏教版)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2019版高考生物一轮复习第二单元细胞的基本结构和物质运输第二讲细胞膜、细胞壁和细胞核练习苏教版的全部内容。
第二讲细胞膜、细胞壁和细胞核[课时作业] 单独成册一、选择题1.下列真核细胞结构与成分,对应有误的是()A.细胞膜:脂质、蛋白质、糖类B.染色体:核糖核酸、蛋白质C.核糖体:蛋白质、核糖核酸D.细胞骨架:蛋白质解析:染色体主要由脱氧核糖核酸和蛋白质组成,B错误。
答案:B2.(2018·山西四校联考)下列有关细胞膜的叙述正确的是( )A.膜蛋白是细胞膜功能的主要承担者B.制备细胞膜的材料最好选用红细胞C.构成细胞膜的脂质主要是磷脂、脂肪和胆固醇D.细胞膜上的受体是细胞间信息交流所必需的结构解析:细胞膜的功能主要由膜蛋白决定,故膜蛋白是细胞膜功能的主要承担者,A正确;制备细胞膜的材料最好选用哺乳动物成熟的红细胞,B错误;构成细胞膜的脂质主要是磷脂,动物细胞膜也含有少量胆固醇,但脂肪不参与构成细胞膜,C错误;细胞间的信息交流可通过细胞膜上的受体实现,也可通过细胞间的直接接触或其他结构(如植物细胞的胞间连丝)实现,D错误。
答案:A3.关于细胞膜结构和功能的叙述,错误的是()A.组成细胞膜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质和脂质B.细胞分化过程中细胞膜的结构和功能会发生一定改变C.细胞膜的选择透过性只与膜上载体的种类有关D.细胞膜上的糖蛋白在实现细胞间的信息传递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解析:组成细胞膜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质和脂质,A正确;细胞分化过程中细胞膜的结构和功能会发生一定改变,B正确;细胞膜的选择透过性与膜上载体的种类和数量有关,C错误;细胞膜上的糖蛋白具有识别作用,在实现细胞间的信息传递中发挥重要作用,D正确。
2024届高考生物一轮总复习课时验收评价五细胞的基本结构

课时验收评价(五)细胞的基本结构1.如图是细胞膜结构模式图。
下列关于细胞膜结构和功能的叙述,正确的是( )A.细胞膜上有糖蛋白,主要起运输物质的作用B.磷脂分子呈单列排布,具有选择透过性C.细胞膜主要由脂质和蛋白质组成,还有少量的糖类D.功能越复杂的细胞,细胞膜上蛋白质的种类和数量就越少解析:选C 细胞膜上的糖蛋白主要与细胞表面的识别、细胞间的信息传递等功能有密切关系,A错误;磷脂分子呈双列排布,具有选择透过性,B错误;细胞膜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质和脂质,还有少量的糖类,C正确;功能越复杂的细胞,膜上蛋白质的种类和数量越多,D错误。
2.关于线粒体和叶绿体起源的“内共生起源假说”认为:线粒体是由原始真核细胞吞噬需氧型细菌演化而成的,而叶绿体则是由原始真核细胞吞噬蓝细菌(光合细菌)演化成的。
下列叙述不支持该假说的是( )A.线粒体和叶绿体都含有少量的核糖体B.线粒体和叶绿体都含有少量的DNA和RNAC.线粒体和叶绿体都是具有两层生物膜的细胞器D.线粒体和叶绿体的膜都以磷脂双分子层为基本支架解析:选D 线粒体和叶绿体的膜都以磷脂双分子层为基本支架,原核细胞的细胞膜、真核细胞的其他细胞器膜和核膜等也是以磷脂双分子层为基本支架,不能说明线粒体和叶绿体起源于原核生物,D项不支持“内共生起源假说”。
3.下列有关细胞结构与功能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液泡可以调节植物细胞内的环境,充盈的液泡还可以使植物细胞保持坚挺B.高尔基体不但参与蛋白质的合成、加工、分类和包装,还是蛋白质的发送站C.分泌蛋白首先在游离的核糖体内合成,当合成了一段肽链后,这段肽链会与核糖体一起转移到粗面内质网上继续其合成过程D.细胞骨架与细胞运动、分裂、分化以及物质运输、能量转化等生命活动密切相关解析:选B 蛋白质的合成场所是核糖体,B错误。
4.科学家对哺乳动物红细胞膜上不同种类的磷脂(SM、PC、PS、PE、PI、CI)进行了研究,分析结果如图所示。
近年高考生物一轮复习第二单元细胞的基本结构和物质运输第一讲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细胞练习苏教版(2

2019版高考生物一轮复习第二单元细胞的基本结构和物质运输第一讲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细胞练习苏教版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2019版高考生物一轮复习第二单元细胞的基本结构和物质运输第一讲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细胞练习苏教版)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2019版高考生物一轮复习第二单元细胞的基本结构和物质运输第一讲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细胞练习苏教版的全部内容。
第一讲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细胞[课时作业] 单独成册一、选择题1.肉毒杆菌是一种生长在缺氧环境下的细菌,其生命活动过程中会分泌一种蛋白质类的肉毒杆菌毒素。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肉毒杆菌是原核生物,遗传物质是DNAB.肉毒杆菌细胞中没有杂色体,遗传信息都储存在质粒中C.肉毒杆菌维持生命活动的能量主要来自线粒体D.肉毒杆菌毒素的合成和分泌过程需要内质网和高尔基体参与解析:具有细胞结构的生物的遗传物质都是DNA,A正确;肉毒杆菌细胞的遗传物质主要储存在拟核中,B错误;肉毒杆菌维持生命活动的能量来自于细胞质中的无氧呼吸,C错误;肉毒杆菌细胞内无内质网和高尔基体结构,D错误.答案:A2.(2018·安徽安庆模拟)“河南蜱虫叮咬事件”的元凶锁定为一种新型的布尼亚病毒,卫生部组织专家制订了“人感染新型布尼亚病毒诊疗方案”,下列有关布尼亚病毒的说法正确的是()A.没有成形的细胞核,但有核糖体B.遗传物质为DNA和RNAC.为非细胞生物D.无细胞壁,有细胞膜解析:病毒是由蛋白质和核酸构成的,没有细胞结构,也就没有核糖体、细胞壁、细胞膜等.病毒的遗传物质为DNA或RNA。
2019版高考生物一轮复习第2单元细胞的结构和功能课时分层集训4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_细胞苏教版

课时分层集训(四)(建议用时:45分钟)A组基础达标1.(2018·海南五校第一次模拟)下列有关大肠杆菌和蓝藻共同点的叙述,正确的是( )A.都是自养生物B.遗传物质都是RNAC.细胞都没有核膜D.都有核糖体、线粒体等多种细胞器C [大肠杆菌是异养生物,蓝藻是自养生物,A错误;大肠杆菌和蓝藻都是原核生物,两者的遗传物质都是DNA,B错误;大肠杆菌和蓝藻都是原核生物,都没有细胞核和除核糖体之外的细胞器,C正确、D错误。
] 2.下列对于真核细胞和原核细胞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真核细胞中有染色体,原核细胞中无染色体B.真核细胞的遗传物质是DNA,原核细胞的遗传物质是RNAC.真核细胞中有多种细胞器,原核细胞中只有一种细胞器D.真核细胞有成形的细胞核,原核细胞无成形的细胞核B [真核细胞的细胞核中有染色体,原核细胞的拟核和细胞质中有DNA分子,但无染色体,A正确;真核细胞和原核细胞的遗传物质都是DNA,B错误;原核细胞中只有核糖体一种细胞器,而真核细胞除了核糖体之外还有线粒体、高尔基体、内质等多种细胞器,C正确;真核细胞和原核细胞的本质区别是有无成形的细胞核,D正确。
]3.细胞可分为真核细胞与原核细胞两大类,下列关于二者比较的描述错误的是( )【导学号:41780021】A.两类细胞中8种核苷酸都含有C、H、O、N、PB.两类细胞合成蛋白质的场所都是核糖体C.遗传物质载体都由DNA和蛋白质组成D.原核细胞都没有以核膜为界限的细胞核C [真核细胞与原核细胞都含有DNA和RNA,共有8种核苷酸,都含有C、H、O、N、P;蛋白质的合成场所都是核糖体;原核细胞的遗传物质是裸露的环状DNA分子;原核细胞与真核细胞最主要的区别是原核细胞没有以核膜为界限的细胞核。
]4.对硝化细菌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含有核糖体不含叶绿体B.含有DNA和RNA,且DNA位于染色体上C.遗传不遵循基因的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D.在遗传中会发生基因突变B [硝化细菌是原核生物,细胞中不含叶绿体、线粒体、染色体,遗传不遵循基因的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DNA复制过程中会发生基因突变。
新教材高考生物一轮复习第二单元细胞的基本结构和物质运输功能1细胞膜与细胞核学案必修1(含答案)

新教材高考生物一轮复习第二单元:细胞膜与细胞核考点一细胞膜的组成、结构及功能特性任务驱动探究突破任务1 细胞膜的组成、结构及功能的相关内容1.根据细胞膜的物质组成,推测细胞膜的组成元素有哪些?2.用“”表示磷脂分子,“”表示蛋白质分子,“”表示糖蛋白,请构建细胞膜的结构模型。
3.不同细胞膜中的蛋白质种类和数量是否相同?蛋白质种类和数量与细胞功能之间有何关系?任务2 生物膜的结构特点和功能特点根据下列生物现象、生理过程及相关图示,回答下列问题:①质壁分离与复原②变形虫的运动③胞吞和胞吐④白细胞的吞噬作用⑤精卵细胞的相互识别⑥神经递质的释放⑦水分子进出细胞⑧植物根系对矿质元素的吸收(1)体现细胞膜流动性的是________。
(2)体现细胞膜控制物质进出的是________。
(3)⑨中图A、B、C体现了细胞膜的________功能,A、B、C所代表的方式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任务3 对细胞膜结构特点流动性的验证(1)方法:________法。
(2)现象:采用荧光标记法标记小鼠细胞与人细胞表面的蛋白质分子,做如下图实验。
(3)结论:人、鼠细胞膜蛋白最终均匀分布,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总结归纳]1.必记细胞膜的三个关键点(1)不同种类的细胞,细胞膜的成分及含量不完全相同,如动物细胞膜中含有一定量的胆固醇,而植物细胞膜中含量很少或没有。
(2)细胞膜的组分并不是不可变的。
如细胞癌变过程中,细胞膜组成成分发生变化,糖蛋白含量下降,产生甲胎蛋白(AFP)、癌胚抗原(CEA)等物质。
2019年高考生物一轮总复习 第2单元 细胞的基本结构 第1讲 细胞的多样性和统一性考纲考情学案

第1讲细胞的多样性和统一性考纲考情考查内容等级要求考查详情细胞学说建立的过程 A 13年—单选—T2考查细胞学说的意义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动物细胞、植物细胞)B 13年—非选—T29考查动植物细胞的区别用显微镜观察多种多样的细胞a17年—单选—T4显微镜观察细胞的实验16年—单选—T19光学显微镜的观察的实验14年—单选—T15“观察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和复原”实验中关于显微镜的使用13年—单选—T9显微镜操作的注意事项知识整合一、细胞学说1.建立过程(连线)时间科学家成就①1665年 a.魏尔肖Ⅰ.创立细胞学说②19世纪30年代 b.胡克Ⅱ.发现并命名细胞③1858年 c.施莱登施旺Ⅲ.提出“细胞通过分裂产生新细胞”2.细胞学说内容(1)细胞是一个有机体,细胞都是由________________发育而来,并由细胞和细胞产物所构成。
(2)细胞是一个________的单位,既有它自己的生命,又对与其他细胞共同组成的整体的生命起作用。
(3)新细胞可以从________中产生。
3.意义:通过对动植物细胞的研究,揭示了细胞________性和生物体结构________性。
二、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1.划分依据:细胞内有无__________________。
2.区别:原核细胞无________包被的细胞核,也没有染色体;细胞壁的主要成分________(是/不是)纤维素和果胶;细胞质中只有______________这一种细胞器,没有其他典型的细胞器。
3.共性:都有________和细胞质;都有遗传物质________。
4.常见真、原核生物举例(连线)三、用显微镜观察多种多样的细胞1.显微镜的结构2.显微镜的使用(1)先用________倍物镜观察:对光(物镜对准通光孔,调节反光镜)→置片(标本正对通光孔正中心)→侧面观察降镜筒(转动粗准焦螺旋)→左眼观察找物像(转动________准焦螺旋升镜筒)→________准焦螺旋调清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时分层作业五细胞膜和流动镶嵌模型(30分钟100分)一、选择题(共8小题,每小题5分,共40分)1.(2018·周口模拟)下列关于真核细胞生物膜的叙述,正确的是( )A.构成生物膜的脂质主要是磷脂、脂肪和胆固醇B.生物膜的功能都是由膜蛋白决定的C.线粒体和叶绿体均可在生物膜上产生ATPD.核糖体上蛋白质的合成与其膜上的酶有关【解析】选C。
构成生物膜的脂质主要是磷脂,A错误;生物膜的功能主要是由膜蛋白决定的,B错误;线粒体内膜和叶绿体类囊体薄膜上均可产生ATP,C正确;核糖体无膜结构,D错误。
2.(2018·南昌模拟)下列有关细胞膜的叙述,正确的是( )A.细胞膜是植物细胞的边界,也是植物细胞最外层的结构B.组成细胞膜的磷脂分子和所有蛋白质分子均是运动的C.细胞间的信息交流一定是在细胞膜的参与下完成的D.细胞膜上可附着与有氧呼吸、ATP水解有关的酶【解析】选D。
细胞膜是所有细胞的边界,植物细胞的最外层结构是细胞壁,A错误;组成细胞膜的磷脂分子和大多数的蛋白质分子是可以运动的,B错误;细胞膜有进行细胞间信息交流的作用,但并不是所有的信息交流都需要经过细胞膜,如高等植物细胞之间通过胞间连丝相互连接来传递信息,C错误;细胞膜上可以附着细胞内生化反应所需要的酶,如原核细胞的细胞膜上就附着与有氧呼吸有关的酶、与ATP水解有关的酶等,D正确。
3.(2018·枣庄模拟)下列生理过程中,需要依赖于细胞膜上的受体才可完成的是( )A.氨基酸通过细胞膜进入组织细胞被利用B.高等植物细胞间通过胞间连丝相互连接C.垂体细胞分泌生长激素D.激素作用于靶细胞发挥作用【解析】选D。
氨基酸通过细胞膜进入组织细胞的方式为主动运输,需要细胞膜上的载体蛋白,A错误;高等植物细胞间通过胞间连丝相互连接,不需要细胞膜上的受体,B错误;垂体细胞分泌生长激素是以胞吐的方式,不需要细胞膜上的受体,C错误;激素作用于靶细胞发挥作用,需要与膜上的受体识别,D正确。
4.图甲为细胞膜的亚显微结构模式图,图乙为图甲细胞膜的磷脂分子结构模式图,下列有关描述错误的是( )A.将图乙分子构成的单分子层平展在水面上,a部分与水面接触B.图乙分子可识别“自己”和“非己”的成分C.图甲中的①②③共同为细胞的生命活动提供相对稳定的内部环境D.图甲中②与细胞的选择吸收有关,①②可作为气味分子的受体并完成信息的传递【解析】选B。
图中a是亲水的头部,因此将图乙分子构成的单分子层平展在水面上,a部分与水面接触,A正确;识别“自己”和“非己”成分的是糖蛋白,图乙分子不能识别,B错误;图甲中的①②③共同为细胞的生命活动提供相对稳定的内部环境,C正确;②是蛋白质,有的蛋白质是物质运输的载体,与细胞的选择吸收有关,①②可作为气味分子的受体并完成信息的传递,D正确。
5.(2015·海南高考)细胞膜是细胞的重要结构。
关于细胞膜的叙述,错误的是( )A.细胞膜是一种选择透过性膜B.乙醇通过细胞膜需要消耗ATPC.氨基酸借助膜蛋白可通过细胞膜D.蛋白质分子可以嵌入磷脂双分子层中【解析】选B。
本题主要考查细胞膜的结构以及物质运输方面的知识。
细胞膜是一种选择透过性膜,其功能特点是具有一定的选择性,A正确;乙醇通过细胞膜的方式为自由扩散,不需要消耗ATP,B错误;氨基酸跨膜运输方式为主动运输,需膜蛋白协助,并消耗ATP,C正确;细胞膜上的蛋白质镶嵌、贯穿或覆盖在磷脂双分子层中,D正确。
6.如图是细胞膜的亚显微结构模式图,①~③表示构成细胞膜的成分,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②与③是静止不动的B.③构成细胞膜的基本支架C.葡萄糖通过细胞膜需要②的协助D.细胞识别与①糖蛋白有关【解析】选A。
由题图可知,①是糖蛋白,②是蛋白质,③是磷脂双分子层,其中磷脂双分子层构成细胞膜的基本支架,细胞膜中磷脂分子和大多数蛋白质分子是可以运动的,这体现了细胞膜的结构特点,即流动性,故A错误,B正确;葡萄糖通过细胞膜的方式是主动运输或协助扩散,这二者都需要②载体蛋白的协助,C正确;细胞膜上的糖蛋白具有识别功能,D正确。
【延伸探究】只由图中③构成的膜,葡萄糖分子能不能穿过?水分子呢?提示:葡萄糖分子不能穿过,水分子可以。
7.结合生物膜的结构模型,某同学对生物膜的结构及功能做了如下叙述,其中正确的是( )A.线粒体、叶绿体膜是由双层磷脂分子构成的,细胞膜是由单层磷脂分子构成的B.动物细胞融合与钠、钾离子的进出均依赖于细胞膜的选择透过性C.膜上的糖蛋白具有信息传递的作用,能够将信息分子转移到细胞内发挥作用D.胆固醇是构成动物细胞膜的重要成分,在人体内还参与血液中脂质的运输【解析】选D。
线粒体、叶绿体膜是由双层膜构成的,细胞膜是由双层磷脂分子构成的;动物细胞融合依赖于细胞膜的流动性,钠、钾离子的进出依赖于细胞膜的选择透过性;膜上的糖蛋白具有信息传递的作用,不能将信息分子转移到细胞内;胆固醇是构成动物细胞膜的重要成分,在人体内还参与血液中脂质的运输。
8.对某动物细胞进行荧光标记实验,如图所示,其基本过程为:①用某种荧光染料标记该动物细胞,细胞表面出现荧光斑点。
②用激光束照射该细胞表面的某一区域,该区域荧光淬灭(消失)。
③停止激光束照射一段时间后,该区域的荧光逐渐恢复,即又出现了荧光斑点。
该实验不能说明( )A.细胞膜具有流动性B.荧光染料能与细胞膜组成成分结合C.根据荧光恢复的速率可推算出物质跨膜运输的速率D.根据荧光恢复的速率可推算出膜中蛋白质或脂质的流动速率【解析】选C。
用激光束照射某区域,荧光消失,过一段时间后荧光又出现,说明细胞膜具有流动性,也能说明荧光染料能与细胞膜组成成分结合,A、B正确;根据荧光恢复的速率只能推算出膜中蛋白质或脂质的流动速率,不能推算出物质跨膜运输的速率,C错误,D正确。
【加固训练】“膜流”是指细胞的各种膜结构之间的联系和转移,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质壁分离现象是“膜流”现象的例证B.胰岛素的分泌过程发生“膜流”现象C.蛋白质和RNA进出细胞核发生“膜流”现象D.枯草杆菌和酵母菌都能发生“膜流”现象【解析】选B。
质壁分离指细胞壁和原生质层的分离,没有涉及各种膜结构之间的联系和转移,A错误;胰岛素的分泌属于胞吐,发生“膜流”现象,B正确;蛋白质和RNA进出细胞核通过核孔,不发生“膜流”现象,C错误;枯草杆菌为原核生物,膜结构只有细胞膜,没有生物膜系统,不发生“膜流”现象,D错误。
二、非选择题(共2小题,共30分)9.(14分)在人体局部发炎时,由发炎部位细胞发出信号,使该处的毛细血管壁细胞表达其膜上的P选择蛋白(一种跨膜蛋白),血浆中的白细胞与毛细血管壁细胞之间识别、粘附并移出血管(如图),最后进入感染部位的组织中,吞噬病原体。
据图分析回答:(1)图中②③过程体现细胞膜具有________________的结构特点。
(2)细胞膜的化学成分主要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不同细胞膜的功能不同,从组成成分分析,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
(3)白细胞与毛细血管壁细胞之间识别是因为白细胞膜上的_______________与P选择蛋白有相互识别作用,体现细胞膜的________功能。
【解析】(1)②③过程白细胞的形状发生改变,体现细胞膜具有(一定的)流动性的结构特点。
(2)细胞膜的化学成分主要是脂质和蛋白质,细胞膜的功能主要由膜上蛋白质的种类和数量决定。
(3)由图可知,白细胞与毛细血管壁细胞之间能够识别,是因为白细胞膜上的糖蛋白和糖脂与P选择蛋白有相互识别作用,体现了细胞膜的信息传递功能。
答案:(1)一定的流动性(2)脂质和蛋白质膜上蛋白质的种类和数量不同(3)糖蛋白和糖脂信息传递10.(16分)(2018·佛山模拟)如图为小肠上皮细胞亚显微结构示意图,据图回答:(1)该细胞面向肠腔的一侧形成很多突起即微绒毛,该微绒毛的基本支架是________。
微绒毛不仅可以增加膜面积,还可以增加细胞膜上________的数量,有利于吸收肠腔中的葡萄糖等物质。
(2)图中的四种膜蛋白的功能:膜蛋白A功能是________,膜蛋白D功能是________,膜蛋白B和C功能相同,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新生儿小肠上皮细胞吸收母乳中免疫球蛋白的方式是________,体现了细胞膜的结构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1)依题意并结合图示分析可知:微绒毛是细胞膜面向肠腔的一侧形成的突起,因此该微绒毛的基本支架是磷脂双分子层。
葡萄糖进入小肠上皮细胞需要载体蛋白(膜蛋白A)的协助,微绒毛不仅增加了膜面积,还增加了细胞膜上载体蛋白的数量,有利于吸收肠腔中的葡萄糖等物质。
(2)题图显示:膜蛋白A具有协助小肠上皮细胞吸收葡萄糖的作用,体现了物质运输功能;膜蛋白D可以把二糖水解为单糖,说明具有催化功能;膜蛋白B将两个相邻细胞膜紧密连接在一起,膜蛋白C为受体蛋白,说明二者的功能都是进行细胞间信息交流或细胞识别。
(3)免疫球蛋白是生物大分子,大分子物质和颗粒性物质主要通过胞吞作用进入细胞,该作用体现了细胞膜的流动性。
答案:(1)磷脂双分子层载体蛋白(2)运输物质催化进行细胞间信息交流或细胞识别(3)胞吞流动性1.(6分)人鼠细胞融合实验是利用不同荧光染料分别标记两种细胞的膜蛋白,一段时间后两种膜蛋白能在杂种细胞膜上均匀分布形成嵌合体。
如图是相关实验记录,据此不能得到的结论是 ( )A.当温度升高到15 ℃以上时,膜的流动性发生变化B.该实验证明膜蛋白能够在膜表面运动C.温度对膜蛋白的扩散有影响D.图中数据说明融合时间越长形成的嵌合体越多【解析】选D。
构成细胞膜的磷脂分子和大多数蛋白质分子都是可以运动的,因此膜具有一定的流动性。
嵌合体的形成是两种细胞的膜蛋白发生相对运动的结果,当温度升高到15 ℃以上时,形成嵌合体的比例明显增大,说明温度对膜蛋白的运动有影响,温度升高,膜蛋白相对运动加剧,细胞膜流动性增强。
图示数据能说明当温度升高到15 ℃以上时,温度越高形成的嵌合体越多,而不是融合时间越长,形成的嵌合体越多。
2.(6分)有关生物膜的说法错误的是( )A.各种生物膜虽具有相似的结构,功能却不都一样B.细胞中的糖类都位于细胞外侧的糖蛋白上C.分泌蛋白的合成、运输、排出细胞外涉及的结构不都具有细胞膜D.无机盐离子的运输需要生物膜上载体蛋白的协助【解析】选B。
各种生物膜的化学组成相似,都主要是由脂质和蛋白质组成的,基本支架都是磷脂双分子层,但因为蛋白质的种类和数量不同,功能不都一样,故A正确;细胞内也有糖类,故B错误;分泌蛋白的合成是在核糖体上,核糖体是无膜的细胞器,运输是通过囊泡,排出是通过胞吐,故C正确;无机盐离子的运输有的是主动运输,有的是协助扩散,但都需要载体蛋白的协助,故D正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