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节镜下保留前交叉韧带残端解剖重建早期疗效观察
关节镜下双束解剖膝关节前交叉韧带重建早期疗效分析

针 ,取空心钻钻取股骨隧道。之后拉人带有钢板胭绳
肌腱 ,在 钢板 穿过 隧道 后翻转 钢板 ,将 钢板 固定 在股 骨端 ,然后 屈 膝关 节 3 0 。 ,用磷 灰 石挤 压 齿状 螺 钉 固
月板损伤 ; 3 ) 进行再次 AC L修复者 ; 4) 患者年龄
< 1 6 岁 ,胫 骨 及 股 骨 干骺 端 未 封 闭。共 6 7例 患者 入
分 为单束 ( n = 3 4 ) 和双束 组 ( n = 3 3 ) ,比较 两组术前 、术后 关 节稳 定度及 活动度 ,功 能评 分 ,康 复情
况。结 果 : 术后 T e g n e r 评分 、L y s h o l m评 分明显提 高。术后 1 2个 月随访 时,单束数组正 常者 ( A级 )
龄 l 6~4 8 岁, 平均年龄 ( 2 9 . 7 - I - 3 . 9) 岁 ; 双束重建
组( 双束组 ) 3 3 例 : 男2 9 例, 女4 例 ; 年龄 1 8~4 5 岁, 平均年龄 ( 3 0 . 1 ± 2 . 0 )岁 ; 两 组 患 者 在性 别 、年 龄 、
长肌 腱 ,将肌 腱上 肌 肉组织 清理 干净 ,在 肌腱 两端 采 用 二号 不可 吸收线 进行 双 重缝 合 ,再 将肌 腱折 叠成 两
定胫骨 ,冲洗关节腔 ,缝合切 口,绷带包扎。 双束 重建术 : 术前准备与单束组相 同,在患者 胫骨结节 内侧做一个由上内斜向下外切 口,然后在切
口深 面 切 取 股 薄 肌 腱 和 半 腱 肌 腱 ,必 要 时 可 取 腓 骨
组 ,按 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单束重建组和双束重建组 ,
单 束 重建 组 ( 单束组 ) 3 4例 ,男 3 0 例 ,女 4 例 ; 年
关节镜下前交叉韧带断裂保残重建的疗效分析

间差异 无统 计学 意义 ( P> 0 . 0 5 ) 。见表 1 。
表1 2组 患 者 一 般 情 况 比 较
组 别
对照组(n= 3 1 ) 1 9 / 1 2 2 5±1 0 1 2 / 1 9
i
点, 采用 A C L止 点 定 位 器 明确 其 胫 骨 隧 道 方 向及 人 点, 经导 引器钻 入 导针 , 选择 与移 植肌 腱直 径相 同 的空 心钻 头钻 制胫 骨骨 道 。保 残 组 : 首先 用 刨 刀 和 射 频 汽
残组 3 2例, 男1 7 例, 女1 5 例; 平均年龄 2 4 . 4岁 ; 左侧 1 5例 , 右侧 l 7例 。受 伤 因素 : 交 通伤 1 3例 , 运 动 损 伤
保 留残端纤维重建前 交叉韧 带对膝 关节
【 关键词 】 前 交叉韧带 ; 残端; 关节镜 【 中图分类号】 R 6 8 4 . 7 【 文献标识码】 A
【 文章编号】 1 0 0 2— 7 3 8 6 ( 2 0 1 4 ) 1 1 — 1 6 4 7— 0 3
前交 叉 韧带 断裂 是 临床 常 见 的 膝关 节损 伤 , 损 伤 后 导致 膝关 节失稳 及 载荷传 导紊 乱 。关 节镜 下前 交叉
医药 2 0 1 4年 6月 第 3 6卷 第 1 1 期
He b e i Me d i c a l — J o — u m
: o l 』 坠 望 .
・
1 6 4 7
d o i : 1 0 . 3 9 6 9 / j . i s s n . 1 0 0 2— 7 3 8 6 . 2 0 1 4 . 1 1 . 0 1 7
关节镜下保留残端前交叉韧带重建

关节镜下保留残端前交叉韧带重建发表时间:2013-12-10T13:12:35.687Z 来源:《中外健康文摘》2013年第30期供稿作者:穆林刘广[导读] 前交叉韧带(ACL)损伤是常见的膝关节运动损伤,随着热衷于运动的人群逐渐增加穆林刘广(辽宁省铁岭市中心医院 112001)【中图分类号】R684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5085(2013)30-0035-02【摘要】目的探讨关节镜下保留前交叉韧带(ACL)下残端,重建ACL的临床效果。
方法自2009年 12 月~2012年6月对36例ACL损伤患者关节镜下应用自体半腱肌和股薄肌重建ACL,术中保留ACL下止点残端。
结果经过12~26个月的随访,膝关节纵向稳定性恢复,lysholm评分:术前平均55.85分,术后平均96.74分,提高40.89分,IKDC综合评定:术前C级20例,D级16例,术后A级29例,B级7例。
结论关节镜下保留ACL下止点重建ACL,促进本体感觉恢复,利于术中定位,促进腱骨愈合,恢复膝关节稳定性。
【关键词】关节镜检查前交叉韧带重建术残端保留前交叉韧带(ACL)损伤是常见的膝关节运动损伤,随着热衷于运动的人群逐渐增加,其发生率逐年增高,其损伤后常导致膝关节不稳,以至于影响膝关节功能。
ACL无自愈性,因此关节镜下ACL重建成为恢复膝关节稳定性的重要方式,随着关节镜技术的成熟和普及,ACL重建术也在不断的改善和提高。
2009年 12 月~2012年6月我们在关节镜下保留前交叉韧带下残端,应用自体半腱肌和股薄肌重建前交叉韧带,取得良好效果,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本组36例,男29例,女7例,年龄20~51岁,平均31岁,其中运动伤21例,摔伤8例,车祸7例。
临床表现为膝关节肿胀,疼痛,不稳定,Lachman试验均为阳性,伤后至ACL重建时间为10d~12个月。
1.2 手术方法患者腰麻或全麻成功后,取仰卧位,患肢上气囊止血带,驱血。
关节镜下保留残端重建术治疗前交叉韧带损伤的疗效观察

Observation on efficacy of arthroscopic reconstruction with remnant preservation on anterior cruciate ligament injury
Wang Yong Department of Orthopedics, the People's Hospital of Linfen , Linfen 041000, China Corresponding author: Wang Yong, Email: uangyong2139@ ]63. com
・52・
中国实用医刊 2019 年 4 月第 46 卷第 7 期 Chinese Journal of Practical Medicine, Apr. 2019, Vol. 46, \o. 7
关节镜下保留残端重建术治疗前交叉韧带损伤的 疗效观察
王勇 山西省临汾市人民医院骨科041000 通信作者:王勇,Email: wangyong2139@ 163. com
[Keywords ] Anterior cruciate ligament injuiy ; Arthroscopy ; Reconstruction with remnant presΒιβλιοθήκη rvation ; Efficacy
[Abstract ] Objective To obsene the efficacy of arthroscopic reconstruction with remnant preservation on anterior cniciate ligament ( ACL) injuiy. Methods Sixty patients with ACL injury in the People's Hospital of Linfen from May 2015 to May 2018 were selected as the research subjects. According to the surgical methods, they were divided into obsenation group and control group, with 30 cases in each group. Patients in obsenation group were given arthroscopic reconstruction with remnant preservation , and patients in control group were given arthroscopic reconstruction with remnant excision. Knee function score ( Lyshplm score, IKDC score) , knee proprioceptive function ( passive angle test, proprioceptive recoveiy threshold) and fonvard distance of KT-2000 of the two groups were compared. Results The Lyshplm score and IKDC score of obsen ation group were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ose of control group after treatment (P<0. 05). The fonvard distance of KT-2000 in observation group was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at in control group after treatment ( P < 0. 05 ). The passive angle test, proprioceptive recoveiy threshold of observation group were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ose of control group after treatment ( P V 0. 05 ). Conclusions The efficacy of arthroscopic reconstruction with remnant preservation for ACL injury is significant. It can effectively improve the stability of knee joint and promote the recover}7 of proprioception. So it is worth further promotion.
关节镜下前交叉韧带断裂重建术疗效观察

C i JMo rgAp lN v2 1 , 14 N .2 hn dDu p , o 0 0 Vo. , o 2
・
3 ・ 5
・
临床 医学 ・
关 节 镜 下 前 交 叉 韧 带 断 裂 重 建 术 疗 效 观 察
I o sr  ̄i n,p r 1 a s so u c f u e i 2 e n e u v e c n tu o a t :c u e fs r A ml r n 5 o s c  ̄ e
L so yhl 分明显高于对照组 , m评 关节活动 度大于对 照组 , 患者 , 经 均
镜 辅 助 下 进 行 相 应 的 手 术 。所 有 患 者 均 随 访 1 2个 月 。 后 将
都可以使前交叉韧 带断裂 , 不满 2周 的前 交叉 韧带 断裂 , 凡 应争取手术缝合… 。本文 中笔者 就关 节镜 下前 交叉 韧带 断 裂重建术疗效进行观察 , 现将结果总结报告如下 。
及并发症发生率等进 行统计 学 比较 。结果 差异 ( P均 < .5 。结论 00 )
经研 究发 现 , 治疗后 观察组 的 L so yh l m评 分 明显高 于对照
组, 关节活动度大于对照组 , 患者满 意率高 于对 照组 , 并发 症发生率 却低 于对照组 , 比较 , 经 均有显 著性 关 节镜 下前 交叉 韧带 断裂重建术疗效安全可靠 , 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由表 1 可见 , 治疗前两组患者 的 L som评分 、 yhl 关节活动
度 比较 , 无 显 著 性 差 异 ( 均 > . 5 , 治 疗 后 观 察 组 的 均 P 00 )而
关节镜下膝关节前交叉韧带损伤重建术治疗的临床研究

关节镜下膝关节前交叉韧带损伤重建术治疗的临床研究【摘要】目的研究关节镜下膝关节前交叉韧带损伤重建术临床治疗效果。
方法在本院2020年10月-2021年10月内接收的膝关节前交叉韧带损伤患者中随机抽选38例,随机对其进行分组,对照组19例接受常规重建手术,试验组19例接受关节镜下膝关节前交叉韧带损伤重建术,比较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以及术后膝关节活动性与稳定性评分。
结果试验组患者术后膝关节活动性评分(83.80±12.80)分与稳定性评分(86.87±1.57)分均高于对照组(71.79±12.57)分、(80.76±2.24)分,术后并发症发生率(10.53%)明显低于对照组(42.11%),两组比较存在显著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关节镜下膝关节前交叉韧带损伤重建术可使患者膝关节稳定性、活动性得到有效改善,患者疼痛感受有效减轻,效果良好,具有应用价值,值得临床推广。
【关键词】关节镜;膝关节前交叉韧带损伤;重建术;治疗效果前交叉韧带属于人体重要结构之一,主要作用为对膝关节稳定进行维持,其出现损伤之后会导致患者出现膝关节不稳、继发性半月板损伤、关节软骨损伤等情况,患者日常生活能力与运动能力会受到严重影响[1]。
临床主要采用重建术治疗膝关节前交叉韧带损伤,可有效稳定关节屈伸,促进相关功能恢复。
前交叉韧带主要由具备独立功能的纤维束组成,借助关节镜手术可使韧带纤维束功能得到有效改善,进而起到恢复膝关节功能的治疗效果。
本次研究主要选取128例膝关节前交叉韧带损伤患者进行分析,现对其结果进行报道:1.资料与方法1.一般资料选取2020年10月-2021年10月于本院接受治疗的膝关节前交叉韧带损伤患者38例,随机将其划分为对照组与试验组各19例。
对照组男性患者14例,女性患者5例,年龄范围43~64岁,平均(52.54±5.10)岁;试验组男性患者13例,女性患者6例,年龄范围42~66岁,平均(53.02±5.11)岁。
关节镜下前交叉韧带重建术后早期康复效果评价

关节镜下前交叉韧带重建术后早期康复效果评价高骥;李双印【摘要】目的探讨关节镜下前交叉韧带重建术后早期康复治疗的方法,并评价其临床效果.方法选择60例实施关节镜下前交叉韧带重建术后患者,随机分为常规组与个体化组,均在术后早期实施常规康复治疗,个体化组在此基础上接受个体化康复治疗.对比治疗前后膝关节功能评分和术后康复优良率,并统计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个体化组和常规组膝关节功能评分均较治疗前显著升高,且治疗后个体化组评分远高于常规组,本组内治疗前后及治疗后两组间膝关节功能评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个体化组康复效果分布与常规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前者优良率高达93.33%,后者仅为76.6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个体化组总并发症发生率为3.33%,远低于常规组的16.67% (P <0.05).结论个体化康复治疗方案对关节镜下前交叉韧带重建术后患者早期康复效果具有良好的促进作用,可有效改善膝关节功能,减少并发症发生.【期刊名称】《泰山医学院学报》【年(卷),期】2018(039)001【总页数】2页(P82-83)【关键词】关节镜;前交叉韧带重建术;康复治疗【作者】高骥;李双印【作者单位】郑州市第三人民医院骨科,河南郑州450000;郑州市第三人民医院骨科,河南郑州4500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686.5关节镜下前交叉韧带重建术是膝关节前交叉韧带损伤患者临床常用的治疗方法,能够保证前交叉韧带结构和功能的快速康复,还可维持膝关节的运动功能[1]。
近年来研究显示[2],若关节镜下前交叉韧带重建术后患者得不到及时有效的康复治疗,易影响膝关节功能恢复,还可造成关节疼痛、切口肿胀或切口感染等一系列并发症,影响患者的康复效果和生活质量。
鉴于此,本研究重点探讨个体化康复治疗的方法,并评价其应用效果,报告如下。
1.1 临床资料选择我院2010年2月—2016年12月实施关节镜下前交叉韧带重建手术的患者共60例,均符合手术治疗指征,且均自愿配合本次研究;排除合并有严重感染者,既往膝关节损伤或手术史者,严重脏器功能障碍或者内科疾病者,拒绝签署同意书者。
关节镜下前交叉韧带保留残端重建术对膝关节前交叉韧带断裂患者临床疗效、膝关节功能及感觉功能的影响

关节镜下前交叉韧带保留残端重建术对膝关节前交叉韧带断裂患者临床疗效、膝关节功能及感觉功能的影响褚立【期刊名称】《当代医药论丛》【年(卷),期】2022(20)18【摘要】目的:研究关节镜下前交叉韧带(ACL)保留残端重建术对膝关节ACL断裂患者临床疗效、膝关节功能及感觉功能的影响。
方法:回顾性分析85例膝关节ACL断裂患者的临床资料。
根据手术方式的不同将其分为常模组和讨论组,其中讨论组44例患者行关节镜下ACL保留残端重建术,常模组41例患者行关节镜下ACL不保留残端重建术。
对比两组患者手术前后的Lysholm评分、国际膝关节文献委员会膝关节评估表(IKDC)评分、患侧膝关节被动活动阈值及被动角度再生试验结果。
结果:术前,两组患者的Lysholm评分、IKDC评分、患侧膝关节被动活动阈值及被动角度再生试验结果相比,P>0.05。
术后1个月、3个月及6个月,讨论组患者的Lysholm评分和IKDC评分均高于常模组患者,P<0.05。
术后3个月、6个月及9个月,讨论组患者的患侧膝关节被动活动阈值均低于常模组患者,P<0.05。
术后3个月及6个月,讨论组患者的患侧膝关节被动角度再生试验结果均低于常模组患者,P<0.05。
结论:对膝关节ACL断裂患者行关节镜下ACL保留残端重建术疗效确切,能促进其膝关节功能及感觉功能的恢复,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总页数】4页(P54-57)【作者】褚立【作者单位】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九八一医院骨关节与运动医学科【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686.5【相关文献】1.膝关节镜下保留残端重建前交叉韧带对膝关节本体感觉恢复的影响观察2.关节镜下前交叉韧带保留残端重建术在治疗前交叉韧带损伤中的疗效及对膝关节功能的影响3.保留残端前交叉韧带重建对膝关节前交叉韧带重建术患者关节功能的影响4.膝关节镜下前交叉韧带保留残端重建对本体感觉及功能恢复的影响5.关节镜下保留残端重建前交叉韧带对前交叉韧带损伤患者膝关节功能恢复的影响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