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生物复习课的教学思路及教学策略总结
高考备考生物复习策略总结

高考备考生物复习策略总结现在的教学不再是封闭的而是开放的,不能以扼杀学生的能力来换取有限的教学成果,应充分利用课堂教学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从生产和生活中发掘生物学知识来开拓学生的思路和人文精神的培养。
如讲“光合作用”时,我们可联系当今世界面临的粮食危机和能源危机来激发学生对自身生存环境的兴趣。
并联系农作物是如何种植,如何来提高产量以解决粮食危机,使学生通过讨论可意识到可耕地的面积是不变的,但世界上的人口是越来越多的,那么只有靠提高单位面积的产量来解决世界性的粮食问题。
那怎样才能提高单位面积的粮食产量呢?这样层层设问,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他们迫切地想要解决问题,提高他们学习的主动性。
三、精讲精练,培养学生的解题能力高三综合复习具有逻辑性强、复习的知识面广、学生思维训练多等特点。
在专题复习的同时,综合复习方面对老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需要寻找资料和素材,引导学生思考,诱导学生分析解答问题。
在复习时教师对课本的知识点要进行提炼精讲,有针对性地进行综合复习,选择一些代表性比较强的题型让学生练习,增加复习的效率。
虽然“题海战术”不可取,但不做适量的题达不到高考的要求,达不到掌握知识、培养能力的要求,因而要配一套高质量的、系统的练习册。
一道好的题目,可以帮助理解所学的知识,提高辨析、运用的能力。
相反,一道不科学、不严密的题目,会把学生引向“歧途”,不利于对已学知识的掌握。
因此,在复习中选择练习题时,一定要重视题目的质,坚持精选、精练、精评,使每一次练习都能有所收获。
而不能浪费学生宝贵的复习时间,影响复习效果。
在高考前,教师应该精选信息资料,要设计贯彻训练学生“信息获取能力”思想的习题,并在练习中注意设置有训练意义的情境。
让学生在解题中了解考试命题的原则及思路,研究题目类型,揣摸解题方法,从而掌握各类题目的基本特征及解答规律,不断在解题的过程中总结方法,做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遇到新问题时,可迅速确定解决思路。
高三生物教师工作总结

高三生物教师工作总结高三生物教师工作总结篇一在学校各级领导的精心部署和科学指导下,在全校师生的共同努力下,20某某年高考取得了辉煌的成绩,创历史新高。
我所教的两个班理综也取得了优异的成绩,这得益于张艳、于晖两位班主任的狠抓严管,兢兢业业,得益于高三生物备课组的团结合作,互帮互助。
回忆高三这一年,大小考试数不胜数,成绩有好有坏,在教学中有经验有教训。
下面谈谈我的一点体会,不妥之处请批评指正。
一、未雨绸缪,齐心协力,精心备课,提高效率备课即是新授课教学的重要环节,更是高三复习课课堂效率上下的重要制约因素。
所以全组老师经常一起研究考纲,做到准确把握每一节课的重点难点;讨论突破难点的方法,一起筛选典型例题,一起探讨典型例题的最优化讲解方式;一起探讨系统复习课、讲评课等课型模式;一起探讨作业中共性问题的解决方法。
通过课代表反馈自己所交班级的学生对即将要复习内容的掌握情况,这样既保持步调一致,相互借鉴,资源共享,又具有针对性,为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奠定根底。
二、一轮复习,精心布置,重视根底,突破难点复习时所做的事很多。
有一大堆内容等着我们去做。
千头万绪抓根本。
什么是根本?就是根底。
根底知识和根本技能技巧,是教学大纲也是考试的主要要求。
在“双基〞的根底上,再去把握根本的解题思路。
解题思路是建立在扎实的根底知识条件上的一种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着眼点和入手点。
再难的题目也无非是根底东西的综合或变式。
在有限的复习时间内我们要做出明智的选择,那就是要抓根底。
要记住:根底,还是根底。
1、地毯式扫荡。
先把该复习的根底知识全面过一遍。
追求的是尽可能全面不要有遗漏,哪怕是阅读材料或者文字注释。
要有蝗虫精神,所向披靡一处不留。
3、知识的运用。
做题,做各种各样的题。
力求通过多种形式的解题去练习运用知识。
掌握各种解题思路,通过解题锻炼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4、捡“渣子〞。
即查漏补缺。
通过复习的反复,一方面强化知识,强化记忆,一方面寻找过失,弥补遗漏。
高三生物复习课教学策略思考

( 者单位 作
※ 豢 ※ . } l ;
河 南省 中牟县 万滩镇 第一 初级 中学 )
※ 潦 ※ 桊 带 ※ ※ ※ 泳 澎 澎 ※ 澎 ※ ※ 崇
高 三 生 物 复 习课 教 学 策 略 思 考
3 . 重视提高 以探究能力为主的能力培养
实验题 可以考查学生多方面的综合 能力 , 包括理解能力 、 推理
能力 、 计和完成实验 的能力 、 设 获取信 息的能力 、 分析综合 能力 以
及图表识别和计算能力等 , 因此 , 在复习过程 中实验内容应给予充 分重视 , 重点对实 验原 理 、 设计思 路和方法 的理解 和掌握 , 并能发 挥创造力 , 对实验结果进行 预测 。
观 察 思 考 、
如 伺 提 高 巾 学 生 的 学 习 趣
文, 全 秀 刘
学习兴趣是指人 们积极地进行探究学 习的一种 心理倾 向 , 习可以受到别人关注 , 以让 自己变得更加优秀 , 是 可 产生很强的学习
激 发人 们产生学 习动 机、 产生灵感 、 维持灵感 、 进而深化灵感 的内 荣誉感 , 而为学生产生学习兴趣打下坚实 的基础。 进 在驱动力 。 因此 , 学生学习兴趣 通过与学生谈话 、 讨论 , 使学 生对学 习
一
2 1- 5 0 20
观 察 思考
射, 从而实现知识 的迁移 , 提高学生 的综合分析能力 。突出主干是 图, 找出图 中隐含 的条件 , 明确图像与问题之 间的关系 , 系所 学 联
适应 高考要求 的必然 。 近几年高考中对细胞 、 代谢 、 遗传和变异 、 知识 回答 问题 的能力 , 过知识迁移 , 生 通 寻找正确答题 的思路 , 最后 物 与环境及生命活动调节等知识 主干考查较多 ,因此在复 习过程 实现图表 和问题 的转换 。 中, 让学生吃 透主干知识 , 在选例题 、 并 习题上 下工夫 , 以突 出重
高三生物复习策略模板最新5篇

高三生物复习策略模板最新5篇高三生物复习策略模板篇1一、紧扣教材,夯实基础,全面培养学生生物科学素养历年高考都很好的体现了大纲中对生物学核心知识的考核。
因此,在充分理解、掌握课标、考纲的基础上,要指导学生学会读书,通读教材,包括文字部分、插图、小资料、实验等;重要的生物学概念、生理作用、生理过程、实验原理、实验方法等要理解熟记。
对生物学中的一些名词性概念、结论性语句要经常理解性记忆,以保证准确无误,才能够用准确的生物学术语答题。
在基础训练时,注重构建知识网络,同时注重创新方法,对典型例题要精讲精练,提高学生答题的技巧、速度和准确度,注重对知识的归纳总结和整理。
对于实验,尤其要注意实验原理、实验步骤、实验结论的标准写法,尤其是探究性实验、验证实验等不同实验的实验结论的书写规范和特点需要注意。
生物学中,尤其是选修课本中的黑体字,往往是高考中考察基础知识时出现频率最高的词汇,要理解性记忆,并能够准确应用。
基础训练不是只多做题就足够了,要做典型例题,并且要善于在错误中总结经验,能够在经验中整合知识,最终达到融会贯通的境界。
二、研究课标、考纲,分析高考趋势,把握高考动态变化新课改下的高考方向,要通过研究课程标准、高考试题的命题思路及走势、考试说明来准确把握。
在复习备考中应以课标为准,以考纲和考试说明为依据,集中精力重点突破核心主干知识。
准确把握《考试大纲》内容和要求的增减变化,把握重点主干知识,适当照顾冷点,夯实基础,使复习目标更具明确性、有序性、针对性和有效性,更加突出重点和主次分明。
三、训练思维,提高应试能力能够准确的理解图表分析题关注新课程的高考、实验探究、研究性学习、图表数据信息、热点问题的试题,注重图表曲线分析能力、推理能力的训练,提高自己的综合运用知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做到有图必读,有图必识,有图必析。
重视新课改中关于能力提升的要求需要重视以下几个方面:重视研究性学习和实验探究典型题的训练。
高三生物组教学工作总结3篇

高三生物组教学工作总结3篇高三生物组教学工作总结3篇高三生物组教学工作总结1回顾过去高三一个学年,生物备课组在学校和年级的领导下,积极配合年级组的统筹安排,与其他备课组搞好协作关系,共同进步!明确备课组的任务,统筹工作计划,正常有序的开展各项教育教研活动,努力提高学生的生物知识水平。
为了使生物组教育教学工作更上一个台阶,现将高三一年来的工作总结如下;一、认真备课,集思广益本组同志积极参加学校举办的各项教研活动,以及集体备课组活动,认真评课、研讨练习、试卷、研究进度,教法、学法、研讨公开课、点评公开课,在评课中大家畅听欲言,相互指出优缺点,并提出个人的意见和建议,各项教研活动都搞得有声有色,大家都觉得有收获。
二、不断学习、更新理念高三老师还经常到高一研讨新教材,关注新课改动向,了解最新知识,在教法、学法上多加探讨,把新课改的内容有机的整合到高三教学中,使高三教学始终走在教改的前沿。
本组同志还经常到校外参观学习、相互交流、共同提高。
三、点面结合,整体提高本组老师4个人,以年轻教师为主,整体实力较强,承担高三年级12个班的生物课,全体同志认真上课,上好每一节课,认真对待,从没缺学生一节课,课后认真批改学生作业,认真辅导学生,解答学生疑难问题,通过努力,基本完成了高考第一轮复习。
四、生活及其他方面本组全体教师团结协作,齐心协力,真诚对待,相互帮助,友好相处。
对组内和学校布置的任务,各位教师从不推诿,认真、高效地完成,取得了显著的成绩。
当然在总结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的'看到,我们工作中还存在着很多不足,如对新课改的研究还不够深入,集体备课的层次还应进一步提高,个别学生的生物学科成绩还很薄弱,提高临界生的方法等,这些问题我们在以后的工作中将大力改进,努力提高,为德保高中的生物教学贡献自己的力量。
高三生物组教学工作总结2本学期我担任高三年级三个班的生物学教学工作。
一期来,我热爱本职工作,认真学习新的教学理论,执行了学校的各种指令,认真完成教学常规工作,虚心向同仁学习。
高三生物一轮复习课教学思路及教学策略

高三生物一轮复习教学思路及教学策略高三生物复习课,与新课是有明显区别的。
根据素质教育的要求,高考的趋势遵循教学大纲,但不拘泥于教学大纲,理科综合考试涉及的内容广,信息量大,联系实际的特点,因此,复习课内容要有所深化和扩展。
要求生物学教师在高三复习课中要注重挖掘教材。
一挖掘“潜”在的知识许多知识,在书中没有明显的表述出来,或因时间的推进而更新。
对于那些不明显,但又必须掌握的知识,我们要去“挖”。
(1)善于挖掘图中的隐含知识高中生物课本中有些知识没有明显的文字表述,而是隐含在图解之中,这就要求我们能善于指导学生挖掘图中的“隐含”知识。
如高中《生物》全一册图21光合作用过程的图解,C3在还原中既能形成葡萄糖,也能形成新的C5,这一点在课本中没有详细的文字叙述,而仔细识图能突破这一难点,深化学生对光合作用的复习理解。
又如,图41玉米胚乳的发育,在受精后12小时的状态图中,可观察到受精极核已分裂成许多游离的胚乳核,而此时受精卵仍处在休眠状态,还没有开始分裂,从图中可挖掘出“胚乳的发育先于胚的发育”这一隐含的知识。
(2)善于挖掘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高中生物知识之间,存在着纵横交错的联系。
因此,复习时,在知识的横向联系中,我们就要做好点—线—面—体几个方面的联系工作,把不同概念原理之间、不同章节之间、不同学科之间的内在联系讲清、讲准、讲透。
当前应主要结合高考的方向,注意学科内的知识联系,兼顾理、化、生跨学科的联系。
例如,以染色体这一概念为中心,可以把相关的知识联系成一个知识网.经过这样的归纳,使学生所学的学科内知识进一步系统化,从而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运用。
在理科综合方面的联系,如复习“新陈代谢的基本类型”一节中的硝化细菌、硫细菌、铁细菌的化能合成作用时,让学生分析化学过程,书写化学方程式;复习“生长素作用的两重性”时,联系物理上的离心力知识来解释在转动的圆盘上的圆心和圆周边植物生长的不同情况,联系物理上的重力知识来解释太空中的植物根、茎的生长情况,等等。
浅谈高三生物有效复习的教学策略

综合等方法对某些生物学问题进行解释 、 推理 , 做 出合 理 的判断或得出正确的结论 。这些要求告诉我们生物 学科知识内容复习的重要性 , 生物学科 知识内容丰富、 覆盖面广 , 教师 的有效教学策略至关重要。
1 . 1 指 导学生注意教材 内容的全面复习
D N A 数量 、 染 色体数 目、 染色单体数 目、 染色体组数 目、 每条染色体D N A 数量 、同源染 色体对 数等 与时 间的关 系, 让知识 直观化 , 便 于学 生记忆 ; 在 复习原核生物种 类时, 采用谐音“ 蓝( 蓝藻 ) 色 细( 细菌 ) 线织 ( 支原体 ) 毛 衣( 衣原体 ) ” 进行记忆 ; 在复习下丘脑在动物生命活 动
生 的应试能力是考试 的保 障。 在高三复习备考 中, 教师 要 大力加强对学 生应 试能力 的培养 ,让学生 的学 习效 果在考试 中达 到最佳状态 。
A . 提高器官移植的成活率
B . 清 除宿 主细胞 内的结核杆菌
’
2 . 1 实施 激 励 评 价
c . 降低恶性肿瘤 的发病率 D . 治疗艾滋病
关键词 : 高三生物; 有效复 习; 教 学策略
2 0 1 2 年福建省理科综合考试说 明指 出 : 生物科命 题要体现生物课程属于科学课程 的性质 , 要重视对考
生科学素养 的考查 , 在生物科 学和技术的基础知识 、 科
学探究 的方法 、 获取 新知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 思维能 力 、分析和解决 问题 的能力等方面对考 生的表现进行
1 . 1 . 2 重视课本所提供的辅助材料 如 课本 中的以下 内容 : 图表曲线 、 思考与讨论 、 想
习题的训练讲评 , 构建有效复 习课 堂, 让复 > - - 7 效益最大
高三生物正确复习策略与方法精选2023

高三生物正确复习策略与方法精选2023高考就要来临,同学们复习的时间已经不多,对于即将参加高考的考生来说,如何有效复习生物呢?下面是为大家整理的关于高三生物正确复习策略与方法,欢迎大家来阅读。
高三生物正确复习策略与方法(精选篇1)1、重视“双基”复习,形成学科内知识网络考试的重点是对相关学科知识的理解、掌握和应用能力。
因此,生物学教学应注重“双基”教学和能力培养。
一是注重复习本学科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充分利用能体现生物学特点的“双基本”试题。
通过对“双基”问题的训练和测试,可以及时发现问题,找出不足,填补空白,为坚实的“双基”教学打下坚实的基础。
第二,加强学习能力的培养。
教师在教学中得出的结论显然不是最重要的,而学生的思维过程才是最重要的。
我们可以采取课堂讨论等多种方式挖掘学生潜能,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理解能力、思维能力、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
第三,重视生物学的内在联系,构建学科内的综合知识网络。
在教学中,根据生物知识的内在联系,对生物知识进行整合,使学生逐步建立点、线、面、体的生物知识网络。
2、引导学生掌握好学习方法很多学生复习效果不好的一个重要原因是没有掌握好学习方法。
为了提高我们的学习成绩,我们应该在教学中注重学习方法的指导,第1页共22页将学习方法融入教学方法,并着重培养以下能力:(1)网络思维能力训练。
引导学生对零散的知识点进行连接和分类,形成知识链,形成知识网络系统。
知识的系统化有助于举一反三,事半功倍。
(2)综合能力训练。
综合复习前,我们根据教材的知识结构将复习内容分为七个单元:生物细胞的基本结构、生物体的代谢、生殖与发育、生命活动的调节、遗传与变异、生命的起源与进化、生物学与环境。
然后对各单元的知识结构进行归纳、综合和总结。
(3)分析能力训练。
在教学过程中,应设计更多的探索性实验,提供更多与克隆技术、生物多样性、人类基因组计划等具有时代特征和公众关注的热点话题相关的情境材料,独特的实验和丰富多彩的情境材料容易形成问题情境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的基本知识解决问题,可以达到良好的复习效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三生物复习课的教学思路及教学策略赵晶高三生物复习课,与新课是有明显区别的。
根据素质教育的要求,高考的趋势棗遵循教学大纲,但不拘泥与教学大纲,理科综合考试涉及的内容广,信息量大,联系实际的特点,因此,复习课内容要有所深化和扩展。
要求生物学教师在高三复习课中要注重挖掘教材。
一挖掘“潜”在的知识许多知识,在书中没有明显的表述出来,或因时间的推进而更新。
对于那些不明显,但又必须掌握的知识,我们要去“挖”。
(1)善于挖掘图中的隐含知识高中生物课本中有些知识没有明显的文字表述,而是隐含在图解之中,这就要求我们能善于指导学生挖掘图中的“隐含”知识。
如高中《生物》全一册图21光合作用过程的图解,C3在还原中既能形成葡萄糖,也能形成新的C5,这一点在课本中没有详细的文字叙述,而仔细识图能突破这一难点,深化学生对光合作用的复习理解。
又如,图41玉米胚乳的发育,在受精后12小时的状态图中,可观察到受精极核已分裂成许多游离的胚乳核,而此时受精卵仍处在休眠状态,还没有开始分裂,从图中可挖掘出“胚乳的发育先于胚的发育”这一隐含的知识。
(2)善于挖掘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高中生物知识之间,存在着纵横交错的联系。
因此,复习时,在知识的横向联系中,我们就要做好点—线—面—体几个方面的联系工作,把不同概念原理之间、不同章节之间、不同学科之间的内在联系讲清、讲准、讲透。
当前应主要结合高考的方向,注意学科内的知识联系,兼顾理、化、生跨学科的联系。
例如,以染色体这一概念为中心,可以把相关的知识联系成一个知识网.经过这样的归纳,使学生所学的学科内知识进一步系统化,从而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运用。
在理科综合方面的联系,如复习“新陈代谢的基本类型”一节中的硝化细菌、硫细菌、铁细菌的化能合成作用时,让学生分析化学过程,书写化学方程式;复习“生长素作用的二重性”时,联系物理上的离心力知识来解释在转动的圆盘上的圆心和圆周边植物生长的不同情况,联系物理上的重力知识来解释太空中的植物根、茎的生长情况,等等。
理科综合知识间的联系,教师点到即可,以引起学生的注意,通过学生自己头脑中各课知识之间的联系而得以解决,课堂上不必要花太多的时间展开讨论。
在知识的纵向联系中,我们就要做好不同层次的联系工作,在“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3个层次上必须做到层层深入,环环相扣,不能忽视其中任何一个环节。
(3)善于挖掘已更新的课本知识生物学的许多知识在不断更新、完善,对于这些知识,只讲书本的内容,既不符和高考的要求,也跟不上现代生物学发展的趋势,所以,我们还要善于把这些知识去“抓”回来,补充到复习课之中。
去哪里“抓”?到新教材中去抓,到有关报刊中去抓,到专业杂志(如《生物学通报》《中学生物教学》《生物学教学》《中学生物学》《中国考试》等)中抓。
“抓”什么?主要要抓热点、抓新观点、抓有关生物科学技术极其应用的知识。
如复习“细胞分裂”时,补充细胞分化、细胞癌变、细胞衰老的知识;复习“矿质代谢”时,补充植物无土栽培的知识;复习“光合作用”时,补充温室栽培技术对提高作物产量的作用;复习“生物的生殖”时,补充组织培养、“克隆”技术极其应用的知识;复习“遗传和变异”时,补充基因工程、生物制药、生物芯片、人类基因组计划、基因疗法在医学上的应用及前景的知识;复习“生物与环境”时,补充人类艘所面临的人口、粮食、资源、能源、环境污染等全球性问题,并与书中的有关知识联系起来,分析保护自然资源的重要性和措施,分析环境污染(主要是水、大气污染、温室效应、酸雨、重金属污染、富营养化等)的来源、种类、危害和治理防法;复习“生命起源和生物进化”时可联系最新的研究成果和假说。
二挖掘学生的“潜”在能力高中学生已具备一定的知识和能力。
因此,我们要挖掘的是学生“潜”在的能力,主要是指辨证思维能力,或创新性的立体型思维能力。
当今,知识发展的趋势,都要求学生的思维应从直线型、平面型向创造性、立体型转变。
不过,人们要发展创新性的立体思维能力,阻碍很多。
作为生物教师,应做好如下两方面的工作,在复习课中,逐渐去发展学生的这种创新思维能力。
1.引导学生克服习惯和心理上的阻碍,要敢于想人的创新思维能力,许多因习惯和心理上的定格而受阻。
如生物学中的问题,学生都习惯于从生物知识本身去寻求答案,而不去思考用数学的方法、理化的知识去解决,也不会运用生物学的知识去解决其他领域的问题。
有些学生迫于心理压力,怕人家嘲讽,怕自己成为“四不象”,就根本不去创新,或把萌发的新想法藏在心底。
因此,我们应引导学生克服这些习惯上和心理上的阻碍,打破习惯上作茧自缚的做法,突破心理压力和自欺欺人的想法。
(2)教会学生一些科学思维方式没有科学的思维方式,要形成创新性立体型或辩证能力比较难。
为此,我们要教会学生掌握发散思维、换元思维、转向思维、空间思维,上下左右,求所新的思路,以构成创新能力的立体“桥墩”。
这样,学生学习生物知识,解决生物学中的问题,就有了新意,就会全面地去思考。
做好了这两方面工作,学生的“潜”在创造力也就慢慢地被挖掘出来了。
三挖掘学生的思想学生因社会阅历不深,思想的激进,容易形成一些极端与片面的观点,或因商品经济大潮的影响而产生厌学的情绪。
学生这些思想上的问题,我们在复习中不能视而不见,应去进行挖掘。
对于学生极端与片面的观点,要去把它引出来,并让学生讲出自己的理由,与擒应先纵。
然后,以全面的视角,从学生理由之外的理由让学生推出新的观点,从而使他们由衷地树立新的观点。
对于学生的厌学情绪,我们生物老师不管不好,简单处理也不好,应去细心观察,做一些小小的调查,进行一些非正式的交谈等等。
然后,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做一些思想工作。
这里,高谈阔论是没有效果的。
我们在挖掘中应注意如下问题:一是要突出学生的主体性,尊重学生的人格和新见解,这是搞好挖掘的前提;二是要加大理论联系实际的力度,这是搞好挖掘的根本途径;三是要注意内容的科学性和形式的艺术性的统一,这是搞好挖掘的重要保证;四是要做到放、收有致,放中有收,把教师的主导性和学生的主题性结合起来,这是搞好挖掘的基本原则。
把握机遇决胜高考——2004高三生物复习策略发表时间:2003-12-13 15:55:23 作者:淮安市范集中学陈虹英新高考、新模式,生物学科在高考之中历经“磨难”,在2003年终于迎来了崭新的前程,所有生物教学工作者为之欢呼、为之鼓舞。
在教学的竞技舞台上,生物教师终于走出了那种“寄人篱下”的痛苦感受,一种重获新生的快感从心底油然而生。
“用成绩去说话”这是衡量教学成果的亘古不变的定律,在教学成绩面前,来不得半点虚夸,而教学成绩的最高衡量尺度,就是一年一度的高考,作为一名具体实施高三生物教学的工作者,应如何面对机遇、迎接挑战呢?一、立足书本求创新高三生物以复习为主,书本知识的复习与回顾应该是必须的,这些基础知识是学习生物学知识的基石,处理不好这部分内容的复习(也就是通常所说的第一轮复习),就会带来一些负面影响。
一方面,学生感受仅是课本知识的重新再现,出现厌学或不学的情绪,以致基础知识的复习和掌握不牢,到进行综合复习时,这些基础知识又运用不起来。
另一方面,老师也感到复习难度较大,上课没有什么新意,全是陈旧知识的累积。
因此,课堂教学的创新就成为高三老师复习基础知识时区别于新授课获得最大课堂效益的最佳途径。
创新——一个全新的名词,如何创新?创新决不是赶时髦,更不是脱离课本的代名词,立足课本的创新,是课本知识的升华,给学生一个全新的知识平台,在这一平台上展示的全部是学生思维与课本知识的重组体,学生在这一过程中,创新意识得到培养,同时课本基础知识的运用能力也大大提高。
例如,生物课本中,矿质元素的作用中讲硼元素有促进花粉管萌发的作用。
学生看过一遍并不会有多大的印象,如何提高学生掌握基础知识的本领呢?在这一知识点的教学中,我们增设一个实验设计,让学生从一个全新的角度去探讨。
实验设计:设计一个实验证明硼对花粉管萌发的影响实验材料:显微镜鲜花缺硼的培养液培养皿琼脂硼酸 pH试纸盐酸实验步骤:1、2、3、4、结果预测:1、2、3、老师适当引导和分析:从实验选材(花粉萌发→花的结构→培养条件及培养基成分)→对照实验设立→实验结果预测。
整个过程如行云流水,既提高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又提高学生的基础知识的掌握深度,对知识的掌握和运用大有益处。
二、基于课本散思维发散思维的培养,是思维培养中的高级模式,是培养创新人才的基础,因此对课本知识的思维发散是课堂教学的一个重点。
在2003年高考第41题对这一思维模式体现的尤为突出,这道题的实质就是一种思维发散,而所用的知识点全部在课本之中。
(1)用放射性元素标记胸腺嘧啶脱氧核苷酸,结果只有部分细胞具有放射性,这是为什么?教师通过引导学生思维发散得出下列结论:①胸腺嘧啶脱氧核苷酸是组成DNA所特有的组成成分。
②生物的细胞什么时候用胸腺嘧啶脱氧核苷酸?发散 DNA复制时发散细胞分裂时这样通过思维发散得出具有放射性标记的细胞应具有分裂能力(2)用尿嘧啶核糖核苷酸来代替胸腺嘧啶脱氧核苷酸,出现的结果如何呢?①尿嘧啶核糖核苷酸是RNA特有的组成成分②RNA的合成并不受细胞是否分裂限制,因为只要是活细胞就不断进行新陈代谢,新陈代谢的实质是一系列酶促反应,而酶的合成需要RNA的直接指导,因此只要是活细胞就要进行RNA的合成结论:如果用尿嘧啶核糖核苷酸代替胸腺嘧啶脱氧核苷酸,全部活细胞都具有放射性基于这点,发散思维的建立与培养是生物教学的一个重要任务,在平时的教学中要不断要求学生基于课本知识进行发散思维。
例:秋水仙素可诱导染色体数目加倍导思:正常有丝分裂的细胞染色体数目加倍后,在纺锤丝的牵引下平均移向两极,最终平均分配到两个子细胞中去,结果使子细胞中染色体数目与亲代细胞的相同。
如果没有纺锤丝的牵引,结果会如何呢?加倍的染色体不能平均分配到两个子细胞中去,而是停留在一个细胞中,从而形成多倍体。
→秋水仙素的作用机理(抑制纺锤体的形成)、作用时期(有丝分裂前期)。
经过这样的思维扩散,对课本知识进行重新整合,从而培养学生对课本知识的迁移能力。
三、敞开课本系社会课本知识是解决实践问题的基础,学习知识的目的就是要解决社会实际问题,因此在高三生物复习过程中,老师和学生都要不断关注社会、关注最新科技动态,特别是生命科学方面的动向,对能用课本知识解决社会热点知识要不放过,对学生强调知识运用的同时使学生感觉生物学科的知识就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增强学生学习生物的积极性。
如:爱滋病的流行和防治、“非典”、“人类基因组计划”、“神舟”系列飞船动植物搭载实验、环境污染与治理……等众多的社会实际问题,让学生从纯知识的掌握中,学会应用知识的实际能力,关心社会、关心科技的发展,培养出符合社会发展的新型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