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中考古诗文复习内容
2020中考古文必考篇目

2020中考古文必考篇目
一、必背:《论语》十则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
子曰:“由!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
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
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
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
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二、重点:《岳阳楼记》、《醉翁亭记》、《出师表》、《桃花源记》、《小石潭记》、《三峡》、《爱莲说》、《陋室铭》、《满井游记》
这些古文篇章都是中考古文阅读的重点篇目,需要考生认真阅读、理解并掌握其中的知识点。
同时,考生还需要注意这些篇章中的重点字词、句式和思想内涵等方面的内容。
2020中考语文必考古诗文复习汇总

2020中考语文必考古诗文复习汇总导读:我根据大家的需要整理了一份关于《2020中考语文必考古诗文复习汇总》的内容,具体内容:古诗文主要指中国古代的诗歌和散文,拥有着悠久的历史文化内涵,如《诗经》、《史记》就是其中流传的比较优秀的作品。
就中国文化而言,唐朝时流行写诗,如绝句(如李白的《早发白帝城》)和律诗(如杜...古诗文主要指中国古代的诗歌和散文,拥有着悠久的历史文化内涵,如《诗经》、《史记》就是其中流传的比较优秀的作品。
就中国文化而言,唐朝时流行写诗,如绝句(如李白的《早发白帝城》)和律诗(如杜甫的《客至》);宋朝流行词,有很多的词牌名(如菩萨蛮).元朝时著名的是曲(如关汉卿的《窦娥冤》,有很多的曲牌名和曲调名。
天我要与大家分享的是:2020中考语文必考古诗文复习相关汇总。
具体内容如下,欢迎阅读!2020中考语文必考古诗文一《已亥杂诗》龚自珍浩荡离愁白日斜,吟鞭东指即天涯。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注释】1)浩荡离愁:离别京都的愁思浩如水波,也指作者心潮不平。
浩荡:无2)吟鞭:诗人的马鞭。
东指:东方故里。
天涯:指离京都遥远。
3)落红:落花。
花朵以红色者为尊贵,因此落花又称为落红。
4)花:比喻国家。
即:到。
【译文】浩浩荡荡的离别愁绪向着日落西斜的远处延伸,离开北京,马鞭向东一挥,感觉就是人在天涯一般。
我辞官归乡,有如从枝头上掉下来的落花,但它却不是无情之物,化成了春天的泥土,还能起着培育下一代的作用。
2020中考语文必考古诗文二、《使至塞上》王维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
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注释】1、使至塞上:奉命出使边塞。
使:出使。
2、单车:一辆车,车辆少,这里形容轻车简从。
3、征蓬:随风远飞的枯蓬。
4、孤烟:古代边防报警时燃狼粪,"其烟直而聚,虽风吹之不散"。
或有解释为塞外多旋风,"袅烟沙而直上"。
2020年中考语文复习【古诗词赏析题】精选解析卷一

2020年中考语文复习【古诗词赏析题】精选解析卷一一、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唐·李白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
1、“左迁“一词的意思是:降职或贬官。
2、“杨花”在古诗中常常象征飘零离散,诗的首句通过各种意象,渲染了离别、伤感的气氛。
3、诗的后两句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情感?答:表达了作者对王昌龄的深厚同情和慰藉。
4、杨花落尽子规啼,杨花落尽,子规啼叫,诗人撷取这两种景物加以描写,既点明了作诗的时间,又采用寓情于景的手法,抒发了离别的忧伤等。
5、你从哪些诗句中看出龙标被贬之地的偏远?闻道龙标过五溪随君直到夜郎西6、对“我寄愁心与明月”这句诗从修辞和作者情感表达两个角度作简要赏析。
答:运用了拟人的修辞。
“明月”有了人性,能将“愁心”带给远方的朋友,诗句生动形象地表达了诗人对友人被贬远行的忧虑和牵挂关心之情。
7、诗歌中寓情于景是一种较为常见的表现手法,“杨花落尽子规啼”这句诗表达了作者悲苦哀愁的心情。
8、诗中没有单纯的写景,总是“寓情于景”“情景交融”。
联系这首诗的写作背景,说说诗开头为什么选取“杨花”“子规”这样的景来写?答:写“杨花”且“落尽”是先点时令,这样的“暮春”在古诗中是一个花与泪同落的时候,这就奠定了全诗伤感的基调。
“杨花”漂泊无定,暗写王昌龄被贬荒僻之地给人的飘零之感;“子规”即杜鹃,在我国古典诗词中,它总悲哀凄惨地啼叫着。
因此,可以说,诗中开头的写景,不着悲痛之语,而悲痛之语,而悲痛之意自现。
9、赏析“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中“月亮”的妙用。
答:月亮本是无知无情的,但诗人通过丰富的想象,赋予了月亮以人的情感色彩,将月亮人格化了,不仅表明牵挂友人命运之心无处不在,而且大有此情此心明月可以作证的意味,感情真挚,脍炙人口。
10、对本诗后两句作简要赏析。
答:本诗后两句采用拟人的修辞手法,将月亮人格化。
在诗人笔下,无知无情的明月成了善解人意的知心人,她带去了诗人对朋友的思念、牵挂之情。
初三所有古诗词文言文必背

初三所有古诗词文言文必背初三的古诗词文言文学习是中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必背古诗词和文言文,供同学们学习和复习。
# 古诗词部分:1. 《观刈麦》 - 白居易- 田家少闲月,五月人倍忙。
- 夜来南风起,小麦覆陇黄。
2. 《望岳》 - 杜甫-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3. 《春望》 - 杜甫-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4. 《江雪》 - 柳宗元-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5. 《题西林壁》 - 苏轼-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6. 《赤壁》 - 杜牧- 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
- 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7. 《泊船瓜洲》 - 王安石- 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
-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8. 《赠汪伦》 - 李白- 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
-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 文言文部分:1. 《岳阳楼记》 - 范仲淹- 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俱兴。
2. 《出师表》 - 诸葛亮- 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
3. 《醉翁亭记》 - 欧阳修- 环滁皆山也,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
4. 《桃花源记》 - 陶渊明- 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
5. 《岳阳楼记》 - 范仲淹- 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
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
6. 《与朱元思书》 - 王维- 近者不闻其声,远者不见其形,此非所以为乐也。
7. 《滕王阁序》 - 王勃- 豫章故郡,洪都新府。
星分翼轸,地接衡庐。
8. 《陈情表》 - 李密- 臣密言:臣以险衅,夙遭闵凶。
生孩六月,慈父见背。
这些古诗词和文言文是初三学生必须掌握的,它们不仅在考试中占有重要地位,而且对于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和审美能力也有着重要作用。
初三语文中考古诗词必背大全

初三语文中考古诗词必背大全初三语文中考古诗词是中考中的一个重要部分,学生们需要掌握一定的古诗词,以便在考试中能够准确回答相关问题。
以下是一些初三学生可能会在中考中遇到的古诗词,以及它们的内容,供同学们复习和背诵。
1. 《静夜思》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2. 《望岳》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3. 《春望》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4. 《登鹳雀楼》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5. 《江雪》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6. 《游子吟》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
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7. 《望洞庭湖赠张丞相》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
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
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
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
8. 《赤壁》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
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9. 《滕王阁序》(节选)豫章故郡,洪都新府。
星分翼轸,地接衡庐。
襟三江而带五湖,控蛮荆而引瓯越。
10. 《将进酒》(节选)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
这些古诗词不仅在中考中占有一席之地,也是中华文化的瑰宝,希望同学们能够在学习的过程中,不仅为了考试,更为了领略诗词之美,体会古人的情感和智慧。
中考古诗文默写范围

中考古诗文默写复习范围一、古诗七(上):1、《观沧海》曹操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2、《次北固山下》王湾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3、《钱塘湖春行》白居易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4、《天净沙秋思》马致远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5、《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李白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6、《泊秦淮》杜牧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
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7、《夜雨寄北》李商隐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
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八(上):1、《望岳》杜甫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2、《春望》杜甫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3、《使至塞上》王维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
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4、《渡荆门送别》李白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
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
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5、《归园田居》陶渊明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
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
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
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6、《登岳阳楼》陈与义洞庭之东江水西,帘旌不动夕阳迟。
登临吴蜀横分地,徙倚湖山欲暮时。
万里来游还望远,三年多难更凭危。
白头吊古风霜里,老木沧波无限悲。
八(下):1、《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刘禹锡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
2020语文中考考纲必背古诗

2020语文中考考纲必背古诗十首
一、《登鹳雀楼》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二、《绝句》
相思相见知何日?
此时此夜难为情。
三、《江南春》
千里莺啼绿映红,
水村山郭酒旗风。
四、《登楼》
望舒夜帘人依旧,
落月满楼花犹红。
五、《望天门山》莫道天门中无花,春色宫墙柳万千。
六、《赤壁怀古》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七、《定风波》
行宫见月伤心色,夜雨闻铃肠断声。
八、《咏荷》
叶底荷花分明绿,湖底鱼戏欲上船。
九、《蝶恋花》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
十、《春望》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2020届中考语文专题复习之古诗词赏析(一) 人教新课标版

2020届中考语文专题复习之古诗词赏析(一)观沧海曹操主旨: 这首四言诗借诗人登山望海所见到的自然景物,描绘了祖国河山的雄伟壮丽,既刻划了高山大海的动人形象,更表达了诗人豪迈乐观的进取精神。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东行登上碣石山,来观赏大海。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海水多么宽阔浩荡,碣石山高高耸立在海边。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碣石山上树木丛生,各种草长得很繁茂。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秋风飒飒,海上涌起巨大的波涛。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日月的运行,好象是从这浩淼的海洋中出发的。
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银河星光灿烂,好象是从这浩淼的海洋中产生出来的。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真是幸运极了,用歌唱来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吧。
一.1、“澹澹”是形容的样子,“竦峙”是写的形象。
“丛生”、“丰茂”给人以的感受。
2、“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的意思是()A 日月星辰好像在沧海中运行。
B 日月星辰好像从沧海中升起。
C日月星辰好像从沧海中升起,最后又落入沧海。
3、这是一首写景抒情诗,“”字统领全篇的写景。
写景的十句中,前句是实写,后句是虚写,其中总写沧海全景的诗句是“,”;分写部分,先写岛上的,次写海面上的,最后写天空中。
诗中将“大海”称为“沧海”,是因为。
4、这首诗的主旨是二.1.对全诗内容分析有误的一项是()A.开头两句写登临的地点(碣石山)和目的(观沧海)。
“观沧海”为全诗的诗眼,“观”字统领全篇,以下十句,皆为观海所见。
B.“水何澹澹”到“洪波涌起”通过描写海水和山岛相互映衬的形象,显示了大海的辽阔和宏伟气象。
C.“日月之行”到“若出其里”写诗人通过眼前大海吞吐日月星辰的雄伟景象,来抒发自己博大的胸襟和要建功立业的政治抱负。
D.最后两句是合乐时加的、是乐曲的终止句,一般跟诗的内容没有直接关系。
2.结合本课以及你所学的历史和课外阅读,谈谈你个人对作者曹操的认识。
三.1、本诗中哪些诗句是虚写的?有什么作用?2、请默写在写秋的思想感情上与曹诗相近的一首诗(词).四、1.对《观沧海》的内容和形式的分析不当的一项是()A.“东临碣石,以观沧海”,写登临的地点和目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0年中考必背古诗文八上、九下一、直接默写(3分、3句)16首课外诵读01.《庭中有奇树》佚名(两汉)庭中有奇树,绿叶发华滋。
攀条折其荣,将以遗所思。
馨香盈怀袖,路远莫致之。
此物何足贵,但感别经时。
02.《龟虽寿》曹操(魏晋)神龟虽寿,犹有竟时。
腾蛇乘雾,终为土灰。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
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盈缩之期,不但在天;养怡之福,可得永年。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03.《赠从弟(其二)》刘桢(魏晋)亭亭山上松,瑟瑟谷中风。
风声一何盛,松枝一何劲。
冰霜正惨凄,终岁常端正。
岂不罹凝寒,松柏有本性。
04.《梁甫行》曹植(魏晋)八方各异气。
千里殊风雨。
剧哉边海民。
寄身于草墅。
妻子象禽兽。
行止依林阻。
柴门何萧条。
狐兔翔我宇。
05.《浣溪沙·一曲新词酒一杯》晏殊(北宋)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
夕阳西下几时回?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
小园香径独徘徊。
06.《采桑子·轻舟短棹西湖好》欧阳修(北宋)轻舟短棹西湖好,绿水逶迤。
芳草长堤,隐隐笙歌处处随。
无风水面琉璃滑,不觉船移。
微动涟漪,惊起沙禽掠岸飞。
07.《相见欢·金陵城上西楼》朱敦儒(北宋末南宋初)金陵城上西楼,倚清秋。
万里夕阳垂地,大江流。
中原乱,簪缨散,几时收?试倩悲风吹泪,过扬州。
08.《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李清照(宋代(南北宋之交))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
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
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
09.《定风波》苏轼(北宋)三月七日,沙湖道中遇雨。
雨具先去,同行皆狼狈,余独不觉。
已而遂晴,故作此词。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
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
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
也无风雨也无晴。
10.《临江仙·夜登小阁,忆洛中旧游》陈与义(北宋末,南宋初)忆昔午桥桥上饮,坐中多是豪英。
长沟流月去无声。
杏花疏影里,吹笛到天明。
二十余年如一梦,此身虽在堪惊。
闲登小阁看新晴。
古今多少事,渔唱起三更。
11.《太常引·建康中秋夜为吕叔潜赋》辛弃疾(南宋)一轮秋影转金波,飞镜又重磨。
把酒问姮娥:被白发,欺人奈何?乘风好去,长空万里,直下看山河。
斫去桂婆娑,人道是,清光更多。
12.《浣溪沙》纳兰性德(清代)身向云山那畔行,北风吹断马嘶声。
深秋远塞若为情!一抹晚烟荒戍垒,半竿斜日旧关城。
古今幽恨几时平!13.《南安军》文天祥(南宋)梅花南北路,风雨湿征衣。
出岭同谁出?归乡如不归!山河千古在,城郭一时非。
饿死真吾志,梦中行采薇。
14.《别云间》夏完淳(明代)三年羁旅客,今日又南冠。
无限河山泪,谁言天地宽!已知泉路近,欲别故乡难。
毅魄归来日,灵旗空际看。
《山坡羊·骊山怀古》张养浩(元)骊山四顾,阿房一炬,当时奢侈今何处?只见草萧疏,水萦纡。
至今遗恨迷烟树。
列国周齐秦汉楚,赢,都变做了土;输,都变做了土。
16.《朝天子·咏喇叭》王磐(明)喇叭,唢呐,曲儿小,腔儿大。
官船往来乱如麻,全仗你抬身价。
军听了军愁,民听了民怕。
哪里去辨什么真共假?眼见的吹翻了这家,吹伤了那家,只吹的水尽鹅飞罢!二、理解性默写(2分、2句)19首课内三、古诗词赏析(除11.《渔家傲·秋思》范仲淹)18首01.《野望》王绩(唐)东皋薄暮望,徙倚欲何依。
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
牧人驱犊返,猎马带禽归。
相顾无相识,长歌怀采薇。
02.《黄鹤楼》崔颢(唐)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03.《使至塞上》王维(唐)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
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
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04.《渡荆门送别》李白(唐代)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
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
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05.《钱塘湖春行》白居易(唐)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06.《饮酒(其五)》陶渊明(东晋)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07.《春望》杜甫(唐)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08.《雁门太守行》李贺(唐)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
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
半卷红旗临易水,霜重鼓寒声不起。
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
09.《赤壁》杜牧(唐)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
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10.《渔家傲》李清照(南北宋之交)天接云涛连晓雾,星河欲转千帆舞。
仿佛梦魂归帝所,闻天语,殷勤问我归何处。
我报路长嗟日暮,学诗谩有惊人句。
九万里风鹏正举。
风休住,蓬舟吹取三山去!11.《渔家傲·秋思》范仲淹(北宋)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
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
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12.《江城子·密州出猎》苏轼(北宋)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
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
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13.《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辛弃疾(南宋)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
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
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
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
可怜白发生!14.《满江红·小住京华》秋瑾(清)小住京华,早又是中秋佳节。
为篱下黄花开遍,秋容如拭。
四面歌残终破楚,八年风味徒思浙。
苦将侬强派作蛾眉,殊未屑!身不得,男儿列,心却比,男儿烈。
算平生肝胆,因人常热。
俗子胸襟谁识我?英雄末路当磨折。
莽红尘何处觅知音?青衫湿!15.《十五从军征》十五从军征,八十始得归。
道逢乡里人:“家中有阿谁?”“遥看是君家,松柏冢累累。
”兔从狗窦入,雉从梁上飞。
中庭生旅谷,井上生旅葵。
舂谷持作饭,采葵持作羹。
羹饭一时熟,不知饴阿谁。
出门东向看,泪落沾我衣。
16.《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岑参(盛唐)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散入珠帘湿罗幕,狐裘不暖锦衾薄。
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难着。
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
中军置酒饮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
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
轮台东门送君去,去时雪满天山路。
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
17.《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辛弃疾(南宋)何处望神州?满眼风光北固楼。
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
不尽长江滚滚流。
年少万兜鍪,坐断东南战未休。
天下英雄谁敌手?曹刘。
生子当如孙仲谋。
18.《过零丁洋》文天祥(南宋)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
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19.《山坡羊·潼关怀古》张养浩(元)峰峦如聚,波涛如怒,山河表里潼关路。
望西都,意踌躇。
伤心秦汉经行处,宫阙万间都做了土。
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四、古文阅读(15篇)八下(6课8篇)9.桃花源记10.小石潭记11.*核舟记21.《庄子》二则:北冥有鱼、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22.《礼记》二则:虽有嘉肴、大道之行也23.*马说九上(2课2篇)10.岳阳楼记12*湖心亭看雪九下(5课5篇)9.鱼我所欲也10*唐雎不辱使11.送东阳马生序20.曹刿论战22.出师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