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语文古诗词大全

合集下载

三年级语文上册课外积累的古诗词

三年级语文上册课外积累的古诗词

三年级语文上册课外积累的古诗词1.《江畔独步寻花》【唐】杜甫黄四娘家花满蹊,千朵万朵压枝低。

留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

2.《相思》【唐】王维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

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

3.《画眉鸟》【宋】欧阳修百啭千声随意移,山花红紫树高低。

始知锁向金笼听,不及林间自在啼4.《泊船瓜洲》【宋】王安石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

春风又到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5.《鸟》【唐】白居易谁道群生性命微?一般骨肉一般皮。

劝君莫打枝头鸟,子在巢中望母归。

6.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宋】辛弃疾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

稻花香里说丰年。

听取蛙声一片。

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

旧时茅店社林边。

路转溪桥忽见。

7.《题都城南庄》【唐】崔护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

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

8.《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唐】韩愈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

9.《绝句》【宋】僧志南古木阴中系(jì)短篷,杖藜(lí)扶我过桥东。

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

10.《春游曲》【唐】王涯万树江边杏,新开一夜风。

满园深浅色,照在绿波中。

11.《二月二日》【唐】李商隐二月二日江上行,东风日暖闻吹笙。

花须柳眼各无赖,紫蝶黄蜂俱有情。

12.《钱塘湖春行》 [唐]白居易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13.《病牛》【宋】李纲耕犁千亩实千箱,力尽筋疲谁复伤?但得众生皆得饱,不辞羸病卧残阳。

14.《兰溪棹歌》【唐】戴叔伦凉月如眉挂柳湾,越中山色镜中看。

兰溪三日桃花雨,半夜鲤鱼来上滩。

15.《和乐天春词》【唐】刘禹锡新妆宜面下朱楼,深锁春光一院愁。

行到中庭数花朵,蜻蜓飞上玉搔头。

三年级下册语文必背古诗词有哪些

三年级下册语文必背古诗词有哪些

三年级下册语文必背古诗词有哪些三年级下册语文必背的古诗词主要包括以下几首:
1. 《静夜思》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2. 《春晓》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3. 《望庐山瀑布》
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4. 《绝句》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5. 《登鹳雀楼》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6. 《江雪》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7. 《咏鹅》
鹅鹅鹅,曲项向天歌。

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

8. 《悯农》
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

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9. 《游子吟》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

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

10. 《望天门山》
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

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这些古诗词不仅在文学价值上具有重要地位,而且也是培养学生文学素养和审美情趣的重要素材。

通过背诵这些诗词,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和欣赏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

小学三年级语文古诗词大全

小学三年级语文古诗词大全

以下是为⼤家整理的关于⼩学三年级语⽂古诗词⼤全的⽂章,供⼤家学习参考!上册:《夜书所见》《九⽉九忆⼭东兄弟》《望天门⼭》《饮湖上初晴后⾬》
《夜书所见》作者:叶绍翁(宋代诗⼈)
萧萧梧叶送寒声,江上秋风动客情。

知有⼉童挑促织,夜深篱落⼀灯明。

《九⽉九⽇忆⼭东兄弟》作者:王维(唐代诗⼈)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处,遍插茱萸少⼀⼈。

《望天门⼭》作者:李⽩(唐代诗⼈)
天门中断楚江开,碧⽔东流⾄此回。

两岸青⼭相对出,孤帆⼀⽚⽇边来。

《饮湖上初晴后⾬》作者:苏轼(宋代诗⼈)
⽔光潋滟晴⽅好,⼭⾊空蒙⾬亦奇。

欲把西湖⽐西⼦,淡妆浓抹总相宜。

下册:《咏柳》《春⽇》《乞巧》《嫦娥》
《咏柳》作者:贺知章(唐代诗⼈)
碧⽟妆成⼀树⾼,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知细叶谁裁出?⼆⽉春风似剪⼑。

《春⽇》作者:朱熹(宋代诗⼈)
胜⽇寻芳泗⽔滨,⽆边光景⼀时新。

等闲识得东风⾯,万紫千红总是春。

《乞巧》作者:林杰(唐代诗⼈)
七⼣今宵看碧霄,牵⽜织⼥渡河桥。

家家乞巧望秋⽉,穿尽红丝⼏万条。

《嫦娥》作者:李商隐(唐代诗⼈)
云母屏风烛影深,长河渐落晓星沉。

嫦娥应悔偷灵药,碧海青天夜夜⼼。

小学语文课外古诗词必背篇目三年级部分 含释义

小学语文课外古诗词必背篇目三年级部分  含释义

小学语文课外古诗词必背篇目三年级部分含释义目录1、金缕衣[唐]杜秋娘劝君莫惜金缕衣,劝君惜取少年时。

花开堪折直须折,莫待无花空折枝。

译文:我劝你不要太注重追求功名利禄,要珍惜少年求学的最好时期。

花开可以折取的时候就要尽管去折,不要等到花谢时只折了个空枝。

注释:金缕衣:缀有金线的衣服,比喻荣华富贵。

须惜:珍惜。

堪:可以,能够。

直须:尽管。

直:直接,爽快。

莫待:不要等到。

2、秋词二首[唐]刘禹锡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

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

山明水净夜来霜,数树深红出浅黄。

试上高楼清入骨,岂如春色嗾人狂。

译文:自古以来,骚人墨客都悲叹秋天萧条、凄凉、空旷。

我却说秋天远远胜过春天。

秋日天高气爽,晴空万里。

一只仙鹤直冲云霄推开层云,也激发我的诗情飞向万里晴空。

秋天了,山明水净,夜晚已经有霜;树叶由绿转为浇黄色,其中却有几棵树叶成红色,在浅黄色中格外显眼;登上高楼,四望清秋入骨;才不会象春色那样使人发狂。

注释:⑴悲寂寥:悲叹萧条空寂。

宋玉《九辩》有“悲哉,秋之为气也”、“寂寥兮,收潦而水清”等句。

⑵春朝:春初朝,朝,有早晨的意思,这里指的是刚开始。

⑶晴:一作“横”。

排云:推开白云。

排:推开,有冲破的意思。

⑷诗情:作诗的情绪、兴致。

碧霄:青天。

⑸深红:指红叶。

浅黄:指枯叶。

⑹入骨:犹刺骨。

⑺嗾:使唤狗。

这里是“使”的意思。

3、天净沙·秋[元]白朴孤村落日残霞,轻烟老树寒鸦,一点飞鸿影下。

青山绿水,白草红叶黄花。

译文:太阳渐渐西沉,已衔着西山了,天边的晚霞也逐渐开始消散,只残留有几分黯淡的色彩,映照着远处安静的村庄是多么的孤寂。

轻烟淡淡飘向空中,几只乌鸦栖息在佝偻的老树上,远处的一只大雁飞掠而下,划过天际。

远处一片青山绿水,白草、红叶、黄花互相夹杂,好一幅色彩绚丽的秋景图啊。

注释:天净沙:曲牌名。

秋:题目。

残霞:快消散的晚霞。

寒鸦:天寒即将归林的乌鸦。

飞鸿:天空中的鸿雁。

飞鸿影下:雁影掠过。

小学语文三年级古诗词背诵

小学语文三年级古诗词背诵

小学语文三年级古诗词背诵小学语文三年级古诗词背诵(精选5篇)古诗词从诗句的字数看,有所谓四言诗、五言诗和七言诗。

四言是四个字一句,五言是五个字一句,七言是七个字一句。

这次给大家整理了小学语文三年级古诗词背诵,供大家阅读参考,希望大家喜欢。

小学语文三年级古诗词背诵【篇1】【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王维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古诗今译】独居他乡是外来的客,每逢佳节更加怀念家乡和亲人。

遥想弟兄们在登高的地方,都插上茱萸只少了我一个人。

【名句赏析】——“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这是王维的一篇思乡怀亲的名作。

前两句写自己独自漂泊在遥远的他乡,日夜思念着故乡和亲人,每逢佳节来临,孤独的感觉更加深刻,思乡怀亲之情也会倍加铭心刻骨。

这里所说的“佳节”,虽然泛指一般的美好节日,但更是为本诗所写的“九月九日”(即“重阳节”)作铺垫。

后两句写重阳节是亲人们团聚的日子,古来就有登高饮酒、佩插茱萸的风俗。

而今,诗人想象着兄弟们成群结伴、登高饮酒的情景,同时他也设想因为自己无法亲临盛会,共享欢乐,兄弟们也会感到一种无法团聚的缺憾。

这首诗从对方着笔,展开想象,更加显得情深意厚,并给人以无限的回味和遐想。

【注词释义】九月九日:即重阳节。

古时在这一天,有佩插茱萸、登高饮菊花酒来避灾的习俗。

山东:指华山以东(今山西),王维的家乡就在这一带。

异乡:他乡。

倍:加倍,更加。

遥知:远远推想。

茱萸:又名越椒,是一种有浓烈香气的植物,据说可以祛邪、避灾。

小学语文三年级古诗词背诵【篇2】【静夜思】李白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古诗今译】床前有明亮的月光,好像地上寒冷的清霜。

抬头望着天上的明月,低头思念着自己的家乡。

【名句赏析】——“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本诗是首千古传诵的名篇。

平实朴素的语言,生动地表现出游子的思乡之情,全诗仅20个字,已从时间、环境、气氛及对人物的细微动作的描绘,写出了游子对故乡的深切思念。

三年级下册语文古诗词

三年级下册语文古诗词

1.《回乡偶书》唐贺知章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

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唐李白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2.《夏日绝句》宋李清照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

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3.《就义诗》夏明翰砍头不要紧,只要主义真。

杀了夏明翰,还有后来人。

4.《山居秋暝》唐王维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5.《观书有感》宋朱熹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羊跪***,鸦反哺。

人之情,孝父母。

父母教,须敬听;父母责,须顺承。

身有伤,贻亲忧;德有伤,贻亲羞。

晴对雨,地对天,旷野对平原。

山川对草木,碧海对桑田。

山青青,水潺潺,溪流对山涧。

何处春朝风景好,谁家秋夜月华圆。

6.《游园不值》宋叶绍翁应怜屐齿印苍苔,小扣柴扉久不开。

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

7.《春日》宋朱熹胜日寻芳泗水滨,无边光景一时新。

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

8.《登鹳雀楼》唐王之涣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9.《题西林壁》宋苏轼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10.《泊船瓜洲》宋王安石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11.《春游》李叔同春风吹面薄于纱,春人妆束淡于画,游春人在画中行,万花飞舞春人下.梨花淡白菜花黄,柳花委地芥花香,莺啼陌上人归去,花外疏钟送夕阳。

12.《清明》唐杜牧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谣指杏花村。

1、渔歌子(唐)张志和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2、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宋)杨万里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3、赠花卿(唐)杜甫锦城丝管日纷纷,半入江风半入云.此曲只应天上有,人间能得几回闻.4、竹里馆(唐)王维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5、示儿(宋)陆游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6、敕勒歌北朝民歌敕勒川,阴山下.天似穹庐,笼盖四野.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7、江雪(唐)柳宗元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8、秋夕(唐)杜牧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天阶夜色凉如水,坐看牵牛织女星.9、元旦(宋)王安石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10、游子吟(唐)孟郊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11、村居(清)高鼎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12、观书有感(宋)朱熹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13、石灰吟(明)于谦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14、江南汉乐府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鱼戏莲叶间.鱼戏莲叶东,鱼戏莲叶西,鱼戏莲叶南,鱼戏莲叶北.15、江上渔者(宋)范仲淹江上往来人,但爱鲈鱼美.君看一叶舟,出没风波里.16、春望(唐)杜甫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1、《夜书所见》宋·叶绍翁萧萧梧叶送寒声,江上秋风动客情。

人教版语文三年级下册古诗词

人教版语文三年级下册古诗词

人教版语文三年级下册古诗词全文共四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第一篇示例:古诗词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和历史的沉淀。

在人教版语文三年级下册的课本中,也涵盖了不少古代的优秀诗词,让学生们在学习中感受中国文化的深厚底蕴。

下面就让我们来一起回顾一下这些古诗词吧。

1.《春晓》-孟浩然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这首诗描写的是春天的清晨景色,孟浩然通过描写眼前的景物,表达了对春天美好的赞美之情。

这首诗简洁明快,语言质朴清新,给人以清新淡雅的感觉。

2.《登鹳雀楼》-王之涣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这首诗描写了诗人登高远眺时的壮美场景,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绘,表达了对壮丽自然景色的赞美之情。

同时也寓意着对人生追求与理想的追求。

3.《早发白帝城》-李白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

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这首诗描写了李白早晨从白帝城出发的场景,全诗以大气磅礴的笔调描绘了千里征途中的壮美景色,给人以开阔豪放之感。

4.《将进酒》-李白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

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

这首诗以豪迈的诗调,歌颂了人生享乐的态度。

李白以饮酒的场景展开,表达了不畏浮云遮望眼的豪情壮志。

5.《静夜思》-李白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这首诗通过描写一个人夜晚时刻映入眼帘的明月景象,表现了诗人对故乡的深情追思。

清丽的语言和深沉的情感,使人感受到了诗人对故乡的思念之情。

以上就是人教版语文三年级下册涉及的一些古诗词,每一首诗词都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蕴含着深刻的人生哲理和感人的情感。

通过学习这些古诗词,不仅可以感悟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更能激发学生们对美好情感的向往和追求。

希望学生们能够在学习中体会到古诗词的魅力,感悟其中的深刻内涵,将这些优秀的文化遗产传承下去,让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发扬光大。

三年级下册语文必背古诗词

三年级下册语文必背古诗词

三年级下册语文必背的古诗词
1.《绝句》唐代杜甫
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

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

2.《惠崇春江晚景》宋代苏轼
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

3.《三衢道中》宋代曾几
梅子黄时日日晴,小溪泛尽却山行。

绿阴不减来时路,添得黄鹂四五声。

4.《忆江南》唐代白居易
江南好,风景旧曾谙。

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能不忆江南?
5.《元日》宋代王安石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千门万户瞳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除了上述五首古诗词,还有其他几首也是三年级下册语文必背的,包括《望洞庭》、《易水送别》、《关山月》、《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塞下曲》、《乞巧》、《游园不值》以及《无题》和《嫦娥》等。

以上内容仅供参考,具体必背古诗词可能因教材版本不同而有所差异,建议查阅所在地区使用的语文教材,以获取准确的信息。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古诗词三百首(三年级)目录(一)乐学勤学冬夜读书示子聿………………… (宋陆游)劝学……………………………… (唐颜真卿)读书……………………………………(宋陆游)观书(节选) ………………………… (明于谦)白鹿洞二首(其一)…………………………(唐王贞白)和董传留别(节选)……………………………(宋苏轼)(二)爱国情怀出塞…………………………………………(清徐锡麟)就义诗………………………………………(明杨继盛)南园十三首·其五…………………………(唐李贺)过零丁洋·…………………………………… (宋文天祥)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宋李煜)(三)无边秋色秋风引……………………………………(唐刘禹锡)秋词………………………………………(唐刘禹锡)秋月………………………………………(宋程颢)寒菊………………………………………(宋郑思肖)子歌吴歌·秋歌……………………………(唐李白)天净沙·秋思………………………(元马致远)(四)戎马生涯从军行七首·其四………………………(唐王昌龄)塞上曲二首·其二…………………………(唐戴叔伦)陇西行四首•其二……………………………(唐陈陶)入塞………………………………………(宋王安石)使至塞上………………………………………(唐王维)(五)珍惜时间杂诗…………………………………………(晋陶渊明)金缕衣………………………………………(唐杜秋娘)劝学诗………………………………………(宋朱熹)今日歌……………………………………(明文嘉)明日歌……………………………………(明钱福)(六)春光漾漾春日偶成………………………………………(宋程颢)山中留客………………………………………(唐张旭)同水部张员外籍曲江春游寄白二十二舍人……(唐韩愈)菩萨蛮·为春憔悴留春住……………………(清纳兰性德)江南春……………………………………………(唐杜牧)惠崇春江晓景……………………………………(宋苏轼)(七)咏物抒怀山中雪后……………………………………(清郑燮)菊花…………………………………………(明唐寅)紫薇花…………………………………………(唐杜牧)题西林壁…………………………………………(宋苏轼)三衢道中…………………………………………(宋曾几)四时田园杂兴·其二……………………………(宋范成大)(八)传统习俗上元夜六首(其一)…………………………(唐崔液)社日…………………………………………(唐王驾)寒食…………………………………………(唐孟云卿)阳关曲·中秋月………………………………(宋苏轼)寒食…………………………………………(唐韩翃)第一组没有求知欲的孩子,就像没有翅膀的鸟儿。

孩子们,来吧,让我们插上快乐的翅膀,在书海中尽情的遨游吧!yù冬夜读书示①子聿②注释[宋]陆游古人学问③无遗④力,少壮⑤工夫⑥老始成。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①示:训示、指示。

②子聿:陆游的小儿子。

③学问:指读书学习,就是学习的意思。

④遗:保留,存留。

无遗力:用出全部力量,没有一点保留,不遗余力、竭尽全力。

⑤少壮:青少年时代。

⑥工夫:做事所耗费的时间。

始:才。

练习1、多么优美的古诗!我能把它背下来。

2、我能用自己的话说出下面诗句的意思,还能把这句诗句默写出来。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注释[唐]颜真卿三更①灯火五更鸡②,正是男儿读书时。

黑发③不知勤学早,白首④方悔读书迟。

①更:古时夜间计算时间的单位,一夜分五更,每更为两小时。

午夜11 点到1 点为三更。

②五更鸡:天快亮时,鸡啼叫。

劝学③黑发:年少时期,指少年。

④白首:头发白了,这里指老年。

练习1、我能有感情地读给大家听。

2、我能说出下面诗句的意思,还能把它背下来。

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

读书[宋]陆游归志①宁无②五亩园,读书本意在元元③。

灯前目力虽非昔,犹课④蝇头⑤二万言。

注释①归志:返回的念头。

②宁无:难道没有。

③元元:指人民。

④课:诗中作“阅读”解。

⑤蝇头:比喻字小的和苍蝇头一样。

练习1、我能有感情地读给大家听。

2、我们来说说下面诗句的意思。

灯前目力虽非昔,犹课蝇头二万言。

观书(节选)注释[明]于谦书卷多情似故人①,晨昏②忧乐每③相亲④。

眼前直下三千字⑤,胸次⑥全无一点尘⑦。

②人:老朋友。

此用拟人手法,将书卷比拟作“故人”。

②晨昏:即早晚,一天到晚。

③ 每:时常。

④亲:近。

意为:无论清晨还是傍晚忧愁还是快乐总有它(书卷)的陪伴。

⑤三千字。

此为泛指,并非确数。

此句说明作者读书多且快,同时也写出他那种如饥似渴的情态。

⑥ 胸次:胸中,心里。

练习1、多么优美的古诗!我能把它背下来。

2、我们来说说下面诗句的意思,并想象一下这句诗句描写的画面。

书卷多情似故人,晨昏忧乐每相亲。

白鹿洞二首·其一注释[唐]王贞白读书不觉已春深①,一寸光阴一寸金②。

不是道人③来引笑④,周情孔思⑤正追寻⑥。

①春深:春末,晚春。

②一寸光阴一寸金:以金子比光阴,谓时间极为宝贵,应该珍惜。

③道人:指白鹿洞的道人。

④引笑:逗笑,开玩笑。

⑤周情孔思:指周公孔子的精义、教导。

⑥追寻:深入钻研。

练习1、我能有感情地读给大家听。

2、我能用自己的话说出下面诗句的意思,并能把这句诗句背下来。

读书不觉已春深,一寸光阴一寸金。

和董传留别(节选)[宋]苏轼zēnɡ粗缯①大布②裹③生涯④,腹有⑤诗书⑥气⑦自华⑧。

hù厌伴老儒⑨烹瓠叶,强随举子⑩踏槐花。

注释① 缯:粗制的丝织品。

② 大布:古指麻制粗布。

③ 裹:经历。

④ 生涯:人生的境遇过程。

⑤ 腹有:胸有,比喻学业有成。

⑥诗书:原指《诗经》和《尚书》,此泛指书籍。

练习1.我能用自己的话说出下面诗句的意思,并能把这句诗句背下来。

粗缯大布裹生涯,腹有诗书气自华。

2.我还知道一些关于读书的名言、古诗,我要读给大家听。

第二组我们民族的史册上,屈原、岳飞、林则徐、李大钊……这一个个闪亮的名字,给我们阐述了民族之魂的内涵。

少年强则国强, 少年进步则国进步。

孩子们,让我们沿着前贤的脚步前行,将祖国牢记心间,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奋斗吧!出塞注释[清]徐锡麟军歌应唱大刀环①,誓灭胡奴②出玉关。

只解沙场③为国死,何须马革裹尸④还。

①环:与“还”同音,古人常用作还乡的隐语。

②胡奴:指清王朝封建统治者。

玉关:即甘肃玉门关,汉时为出塞要道。

③沙场:本指平沙旷野,后多指战场。

古人有诗云:“沙场烽火连胡月。

”④马革裹尸:英勇作战,战死于战场。

《后汉书·马援传》:方今匈奴、乌桓,尚在北边,欲自请击之。

男儿要当死边野,以马革裹尸还葬耳。

”练习1、把喜欢的诗句写下来。

2、我能用自己的话说出“何须马革裹尸还”的意思。

就义诗注释[明]杨继盛浩气①还②太虚③,丹心④照千古⑤。

生平⑥未报国,留作忠魂补。

①浩气:正气,正大刚直的精神。

②还:这里是回归的意思。

③太虚:太空。

④丹心:红心,忠诚的心。

⑤千古:长远的年代,千万年。

⑥生平:一辈子,一生。

练习1、我能把它背下来。

2、我还能说出带有“丹心”的诗句。

南园十三首①·其五[唐]李贺男儿何不带吴钩②,收取关山五十州③。

请君暂上凌烟阁④,若个书生万户侯?注释①南园:昌谷南园为李贺读书处。

其《南园》组诗十三首,写当地景物和杂感,此为第五首。

②吴钩:“吴钩,刀名也,刃弯,今南蛮用之,谓之葛党刀”(沈括《梦溪笔谈》)③ 关ft五十州:指当时藩镇割据、中央不能掌管的地区。

④凌烟阁:唐太宗为表彰功臣而建的殿阁,上有秦琼等二十四人的像。

练习1、我还知道《南园十三首》中的其他作品。

2、我们来说说这首诗的意思吧。

过零丁洋[宋]文天祥辛苦遭逢①起一经②,干戈③寥落④四周星。

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⑤照汗青⑥。

注释①遭逢:遭遇。

②起一经:因为精通一种经书,通过科举考试而被朝廷起用作官。

文天祥二十岁考中状元。

③干戈:指抗元战争。

④寥落:荒凉冷落。

一作“落落”。

⑤丹心:红心,比喻忠心。

⑥汗青:同汗竹,史册。

练习1、我能把这首诗背诵下来,还能默写。

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宋] 李煜春花秋月何时了①?往事知多少。

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雕栏玉砌②应犹③在,只是朱颜改④。

问君⑤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注释①了:了结,完结。

②砌:台阶。

雕栏玉砌:指远在金陵的南唐故宫。

③应犹:一作“依然”。

④朱颜改:指所怀念的人已衰老。

⑤君:作者自称。

练习1、这首词太美了,我要把它背下来。

2、我们来唱唱这首词吧。

第三组秋天,既有着瓜果飘香的喜悦,也有着红衰翠减的无奈。

古代的诗人们,用他们的诗词,向我们描绘了不一样的秋天。

孩子们,也让我们走进秋天、走进诗词,去领略秋天别样的美丽吧!秋风引①注释[唐]刘禹锡何处秋风至②?萧萧③送雁群。

朝来入庭树④,孤客⑤最先闻。

①引:一种文学或乐曲体裁之一,有序奏之意,即引子,开头。

②至:到。

③萧萧:形容风吹树木的声音。

④庭树:庭园的树木。

⑤孤客:单身旅居外地的人。

这里指诗人自己。

练习1.这首诗首句“何处秋风至”,就题发问,应该用疑问的语气诵读;“萧萧送雁群”一句要以开阔而高远的语调诵读。

后两句情绪转入悲愁,要读得低沉。

来,我们一起来读一读!2. 多么优美的古诗!我能把它背下来。

秋词注释[唐]刘禹锡自古逢秋悲寂寥①,我言秋日胜春朝②。

晴空一鹤排③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④。

①悲寂寥:悲叹萧条。

②春朝:春天。

③排:推,有冲破的意思。

④碧霄:青天。

练习1.我能把这首诗背下来!2.我们来说说下面诗句的意思,再想象一下这句诗句描写的画面。

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

秋月注释[宋] 程颢(hào)清溪①流过碧山头,空水澄鲜②一色秋。

隔断红尘③三十里,白云红叶两悠悠④。

①清溪:清澈的溪水。

② 澄(chénɡ)鲜:明净、清新的样子。

③尘:泛指人世间。

隔断红尘三十里:指溪水距离有人家的地方有三十里路的远。

“三十”非确数,只是写其远隔人世,写其幽深。

④ 悠悠:悠闲自在的样子。

练习1、我能有感情地读给大家听!2、温馨提示:诵读时,要抓住“清溪”、“碧ft”、“白云”、“红叶”等词语,怀着闲适的心情,用平缓的语速诵读全诗。

寒菊注释[宋]郑思肖花开不并①百花丛,独立疏篱②趣未穷③。

宁可枝头抱香死④,何曾⑤吹落北风⑥中。

①不并:不合、不靠在一起。

②疏篱:稀疏的篱笆。

③未穷:未尽,无穷无尽。

④抱香死:菊花凋谢后不落,仍系枝头而枯萎,所以说抱香死。

⑤曾:哪曾、不曾。

⑥风:寒风,此处语意双关,亦指北方来的蒙古统治者,即元朝的残暴势力。

最后两句表现诗人宁死不屈,忠心故国的决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