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部编教材(2016)二年级上册教学设计(2018最新)5红马的故事

合集下载

部编版二年级语文上册《红马的故事》教学设计

部编版二年级语文上册《红马的故事》教学设计

部编版二年级语文上册《红马的故事》教学设计课时安排:1课时(45分钟)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学生能够通过学习《红马的故事》这篇文章,了解红马的故事,明白爱护动物的重要性,懂得积极向上、勇敢的精神。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

3.情感目标:通过学习《红马的故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爱心和责任心,使学生明白爱护动物的重要性。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讲解文中生词、短语和句子,并通过课堂互动,引导学生理解文章中的主要内容和思想。

2.教学难点: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让学生能够在交流中流利地表达自己的想法。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播放图片或视频,介绍马匹,让学生了解马的外貌和习性。

2.阅读文章(20分钟)教师让学生自读文章,并解释文章中的生词和短语。

然后,教师对文章的重点内容进行讲解,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文章。

3.课堂讨论(10分钟)教师提出问题,引导学生进行课堂讨论。

例如:“红马的故事”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什么?小男孩是怎么爱护红马的?你们有没有类似的经历?等等。

4.语言表达(10分钟)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并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讲述自己的心得和体会。

5.作业布置(5分钟)教师布置课后作业,让学生画一幅描绘爱护动物的图画,并在图画下面写上自己的心得体会。

教学辅助:1.图片或视频2.课件3.黑板、彩笔、笔记本电脑等教学工具教学评价:1.通过课堂讨论、小组讨论和语言表达等方式,了解学生对文章的理解情况和语言表达能力。

2.通过作业的完成情况,了解学生的阅读和表达能力的提高。

新人教版部编教材二年级上册语文全册教案含教学反思

新人教版部编教材二年级上册语文全册教案含教学反思

2.同桌之间互相读读生字,对照生字表检查读音是不是正确,如果正确,同 桌就在书中画一颗红色的五星表示奖励。
(二)学习生字新词: 1.学生对照书中的生字表,自己读读生字,把不认识的汉字做好记号。 2.教师用课件出示词语卡片,学生自己读读卡片上的词语。重点指导以下几 个生字。
jiù
就 左右结构,12 笔,注意写好右边的笔画。
人教版部编教材二年级上册语文
精品教案
2018-11-1
人教版部编教材(2016)二年级上册
目录
课文
1、小蝌蚪找妈妈
语文园地四
2、我是什么
12、坐井观天
3、植物妈妈有办法
13、寒号鸟
口语交际:有趣的动物
14、我要的是葫芦
语文园地一
口语交际:商量
识字
语文园地五

16、朱德的扁担
tiào
跳 可指名一学生做“跳”的姿势;教学字形时,提示学生注意“跳”的 右部分。
zhào
兆 注意“兆”的笔顺。

皮 注意第一笔是横钩“乛”,第二笔是撇“丿”。
hái
孩左右结构,九画,注意左边的“子”是三画。 (三)试读课文。 可采取全班轮读的方式进行。(一人读一节) (四)范读课文。 请同学们把书翻到前面看《小蝌蚪找妈妈》的插图。看好后听老师读课文。 老师读到哪儿,同学们的手就指到图上有关的地方。 (老师范读全文。学生边听边观察插图) (五)写字。 1)请大家先认真观察生字在田格中的位置,然后独立写一个。(书上田格中 的字) 2)学生提出认为难写的字,教师集中指导,并使用课件出示带田格的生字, 让学生仔细观察生字每一笔在田格中的位置。请同学说一说占格位置。教师巡视, 个别辅导,纠正学生的写字姿势和执笔方法。 (六)再读课文,提出问题: 1.自由读课文,标出自然段序号。 2.一边读书一边思考问题:小蝌蚪为了找妈妈,都向谁去打听的?最后小蝌 蚪在哪儿找到了妈妈?它们的妈妈是什么样儿的?

部编本二年级上册《红马的故事》教学设计

部编本二年级上册《红马的故事》教学设计

部编本二年级上册《红马的故事》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 通过阅读故事,了解红马的特点和故事情节,培养学生对红马的兴趣。

2. 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和表达能力,能够简单描述故事的主要内容。

教学重点:1. 学习和掌握故事中的生字词。

2. 理解故事的主要内容和情节。

教学难点:1. 学习生字词,能够正确朗读和理解词义。

2. 能够简单描述故事的主要内容和情节。

教学准备:1. 《红马的故事》教材,PPT或课件。

2. 学生课本、绘本和绘画工具。

教学过程:Step 1:导入(5分钟)1. 观察PPT上的图片,了解红马的外貌特点。

2. 提问学生,你知道红马是什么吗?红马是国宝熊猫的朋友,它们都是我们国家的特产动物。

Step 2:阅读故事(15分钟)1. 学生跟读教材上的故事,教师帮助学生理解文章的意思。

2. 教师板书并解释生字词,帮助学生理解文章。

例如:“展翅高飞”、“灵巧”等词语。

Step 3:讨论和表达(15分钟)1. 教师主持讨论,提问学生:你喜欢红马吗?为什么?2. 学生可以用一两句话来简单描述红马的故事情节。

Step 4:绘画活动(15分钟)1. 学生根据课文中的描述,用绘本或纸张来绘画红马的形象。

2. 学生可以发挥自己的想象,捕捉红马的特点和动态。

Step 5:展示和分享(10分钟)1. 学生展示自己的绘画作品,并分享自己对红马的感受和想法。

2. 教师与学生一起欣赏和讨论各自的作品。

Step 6:小结和反思(5分钟)1. 教师总结本课的学习内容和重点,并要求学生复述故事的主要情节。

2. 学生可以提出自己的问题和困惑,教师进行解答。

教学延伸:1. 可以让学生用纸板和彩纸制作红马的手工模型,展示在教室或班级墙上。

2. 可以带领学生进行户外实地观察,了解红马的生活环境和习性。

人教部编版二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课文5红马的故事课件

人教部编版二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课文5红马的故事课件
随堂练习 比一比,组词语。
5. 红马的故事
认真读书,画出本课生字,多读几遍:gu shi fen ban wei 故 事 粉笔 黑板 尾 吧 Dou biao bang bu ju都 有 标 准 帮 助 补上 居然认读二类字:挥着 浸在 洗澡 苍蝇 戴着 普通 巡逻齐读第一段课文,这一自然段告诉我们什么?小结:第一自然段虽说只有一句话,但是他告诉我们事情发生的时间、地点、人物和干什么。想想我们为什么喜欢上美术课?读课文找出“我”喜欢上美术课的理由?一是:老师画画很妙:“他画得很妙……在桌上”“老师画得漫画……会走路的椅子”。二是:老师讲得很好。“高兴画……用眼睛去看”。三是:老师评得好。“很好……是这样的”。
滑稽: (言语、动作)引人发笑。
巡逻:巡查警戒以保安全,文中指老师一排排看学生的 画。
滑稽: (言语、动作)引人发笑。
课文详解
边读边思考:在美术课上发生了一件什么事呢?
课文详解边读边思考:
课文详解
他画得真妙啊!一头浸在水里洗澡的牛,尾巴上还停着一只苍蝇; 花瓶里有三朵百合 一朵盛开,一朵含苞待放,一朵掉了一片叶瓣在桌面上。
学习目标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今天我们一起学习红马的故事,让我们去了解“我”是如何在老师的帮助和鼓励下完成了画画,从文中体会到对老师的喜爱、敬佩、感激,为“我”大胆创作得到肯定而惊喜、自豪。
今天我们一起学习红马的故事,让我们去了解“我”是如何在老师的
用自己的眼睛看,脑筋想,用心去体会,创作与大家不一样的东西既是最好的也是最独特的,更是最有价值和个性的。课文再现了小作者画红马受到老师的充分肯定而喜出望外的情景,极富儿童化的语言,贴近孩子的生活,通俗易懂,课文深受学生的喜欢。
帮注意是上下结构。重点字书写指导补部首是“衤”。注意左部不要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课文5《红马的故事》教案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课文5《红马的故事》教案
花瓶里有三朵百合:一朵盛开,一朵含苞待放,一朵掉了一片花瓣在桌面上。
——————————————————
2.仿写句子。
花瓶里有三朵百合:一朵盛开,一朵含苞待放,一朵掉了一片叶瓣在桌面上。
同学们认真打扫教室的清洁:有的___ ,有的______,有的________.
3.解释词语。
含苞待放:( )。
居然:( )。
(1)运用冒号时要注意其提示范围。冒号提示的内容的末尾用句号。如果一个句号前的内容不全是冒号提示的,则这个冒号用得不正确。
(2)没有特别提示的必要就不要用冒号。
(3)在句子内部,不能用冒号。
1.根据冒号用法的提示,照样子写两个含有冒号的句子
老师走到我旁边,笑着说:“画好啦?这是什么马?”
————————————————
1.联系上下文解释文中划线的词语。
谢:
徘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将下面A、B两个词语与文章甲、乙处相搭配。
甲:乙:
A.流转无力B.勇敢慈怜
3.文中作者的情绪经历了怎样的变化?
4.文中“心中的雨点”是比喻的说法,文章第4小节中那个词体现了它的本义:你还知道人们心中的雨点”有哪些吗?试举两个例子:
这句话把( )比作( )。
3.( )的花瓣 ( )的草地
二、判断对错。
1.我们在积累好词好句时只能是书本上的词句积累。( )
2.只要把喜欢的词句积累下来,我们在习作时就可以把这些好词句罗列在文章中,这样的文章就是一篇好文章。( )
3.积累好词句不仅仅是记录,还要根据需要进行合理分类,并不断进行背诵和恰当的运用。( )

《红马的故事》优秀教案及教学反思(吐血推荐)(部编本二年级上册)

《红马的故事》优秀教案及教学反思(吐血推荐)(部编本二年级上册)

《红马的故事》优秀教案及教学反思(吐血推荐)(部编本二年级上册)教材分析:课文再现了小作者画红马受到老师的充分肯定而喜出望外的情景,极富儿童化的语言,既贴近孩子的生活,又通俗易懂,课文深受学生的喜欢。

教师通过对课文的朗读感悟,激发学生想象力和创造力,明白在学习、生活中只有善于思考、勤于观察、大胆想象、勇于创新,才能体验尝试后的喜悦。

教学内容:本节课教师通过有层次的朗读指导让学生了解课文内容,在读中了解人物的喜怒哀乐,在读中知道这节美术课给作者留下深刻的印象的原因有三:老师画的“牛、百合、小丑、狮子、椅子”妙,老师说画画时高兴画什么就画什么,只要用脑筋想,用眼睛看就好,老师评说红马画得很好,就是要这样画。

教师通过对课文的朗读感悟指导,激发学生想象力和创造力。

教学目标:1、学会11个生字,认识6个生字,其中一个为多音字。

学习运用工具书、看图片、联系上下文,理解“自由、含苞待放、居然”等词语。

2、初步了解冒号的一般用法。

3、学生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4、通过对课文的朗读感悟,激发学生想象力和创造力,明白在学习、生活中只有善于思考、勤于观察、大胆想象、勇于创新,才能体验尝试后的喜悦。

教学重点:识字和理解课文内容,指导分角色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1、教师引导学生感受小作者的心情和快乐,初步了解冒号的一般用法。

2、通过对课文的朗读感悟,激发学生想象力和创造力,明白在学习、生活中只有善于思考、勤于观察、大胆想象、勇于创新,才能体验尝试后的喜悦。

教学方法:新授讲解法示范演示法练习法读书指导法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一、趣味导课(1)大家逛过动物园吗?谁能说说你见到的马是什么样的?有什么特点?怎么会有红色的马呢?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一篇课文——《红马的故事》(教师出示第1张有课题的幻灯片)看了这个课题,你有什么问题想问?(设计意图:本课内容充满童趣,谈话直奔课文主旨,吸引学生,激发学习兴趣。

)(2)(教师出示第2张有学法指导的幻灯片)提出要求引导学生初读课文,然后温馨提示:自由读文,画出生字,了解内容。

(二年级语文教案)人教版二年级上册《红马的故事》课文原文

(二年级语文教案)人教版二年级上册《红马的故事》课文原文

人教版二年级上册《红马的故事》课文原文二年级语文教案用自己的眼睛看,脑筋想,用心去体会,创作与大家不一样的东西既是最好的也是最独特的,更是最有价值和个性的。

下面给大家整理了人教版二年级上册《红马的故事》课文原文,欢迎阅读!《红马的故事》课文原文上小学三年级的时候,美术老师常让我们自由画画。

“画什么都可以。

”老师一边说,一边挥着粉笔在黑板上自由地画。

他画得真妙啊!一头浸在水里洗澡的牛,尾巴上还停着一只苍蝇;花瓶里有三朵百合:一朵盛开,一朵含苞待放,一朵掉了一片叶瓣在桌面上。

老师还画漫画:滑稽的小丑,戴面具的狮子,会走路的椅子。

看着老师的画,大家都兴奋极了,吵着,嚷着:“老师画,老师画!”“自己画!”老师把黑板擦干净,“高兴画什么就画什么。

”“不会画。

老师,我们不会画。

”“怎么不会?用脑筋想,用眼睛看啦!”老师用不太标准的普通话说。

我喜欢上美术课,最喜欢自由画画。

老师刚才画了一头大水牛,我不画牛,我画马,画两匹在赛跑的马。

老师一排排地“巡逻”,一面笑一面点头,不时帮同学补上一两笔。

老师走到我旁边,笑着问:“画好啦?这是什么马?”“这是红马。

”我指着两匹用蜡笔涂得周身通红的马。

我很奇怪,老师居然会认出这两个怪物是马。

“马为什么是红色的?”“因为赛跑很热嘛!”“哈哈哈!”老师放声大笑,说:“很好,很好!就是要这样画!”然后,老师拿起手中的笔,在我的画纸上写了一个大大的“90”!《红马的故事》教学设计教材分析:课文再现了小作者画红马受到老师的充分肯定而喜出望外的情景,极富儿童化的语言,既贴近孩子的生活,通俗易懂,学生一定会很喜欢的。

教学目标:1独立学会要求掌握的10个生字,认识9个生字;学习运用工具书及联系上下文,理解“自由、含苞待放、居然”等词语。

2初步了解冒号的一般用法。

3能正确、流利、分角色朗读课文。

4理解课文内容,知道在学习、生活中只有善于观察、勤于思考、大胆想象、勇于创新,才能体验尝试后的喜悦。

小学二年级语文《红马的故事》教案

小学二年级语文《红马的故事》教案

小学二年级语文《红马的故事》教案
教学目标:
1. 知识目标: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了解红马的故事。

2.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观察、思考、表达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和社会责任感。

教学重点:理解课文内容,了解红马的故事。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和社会责任感。

教学方法:讲解法、讨论法、朗读法。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 教师提问:同学们,你们喜欢听故事吗?今天我要给你们讲一个关于红马的故事,你们想听吗?
2. 学生回答。

3. 教师总结:好的,那我们现在就来学习这篇课文《红马的故事》。

二、学习课文
1. 教师逐段讲解课文,引导学生理解红马的故事。

2. 学生朗读课文,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3. 教师提问:课文中红马有什么特点?它帮助人们做了什么事情?
4. 学生回答。

5. 教师总结:课文中红马是一匹非常勇敢、善良的马,它帮助人们拉车、驮货,还救了火灾中的孩子们。

三、课堂活动
1. 分组讨论:你们觉得红马是一匹怎样的马?它有什么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
2. 学生分享讨论结果。

3. 教师总结:红马是一匹非常勇敢、善良、乐于助人的马,它的这些品质值得我们每一个人学习。

四、作业布置
1. 请同学们回家后,查阅相关资料,了解更多关于红马的故事。

2. 收集一些关于红马的成语和名言,下节课和大家分享。

五、结束语
同学们,红马的故事告诉我们,无论我们是人还是动物,都应该有一颗善良的心,去帮助别人,去为社会做贡献。

希望我们都能像红马一样,做一个有爱心、有责任心的好孩子。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5红马的故事
【教材分析】
用自己的眼睛看,脑筋想,用心去体会,创作与大家不一样的东西既是最好的也是最独特的,更是最有价值和个性的。

课文再现了小作者画红马受到老师的充分肯定而喜出望外的情景,极富儿童化的语言,既贴近孩子的生活,通俗易懂,学生一定会很喜欢的。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目标
1、独立学会要求掌握的9个生字,认识17个生字;学习运用工具书及联系上下文,理解“自由、含苞待放、居然”等词语;
2、初步了解冒号的一般用法。

过程与方法目标
能正确、流利、分角色朗读课文。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1、理解课文内容;
2、知道在学习、生活中只有善于观察、勤于思考、大胆想象、勇于创新,才能体验尝试后的喜悦。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1、注意“帮”的结构;“待”是多音字;
2、能正确、流利、分角色朗读课文;
3、体会文中融洽的师生关系,懂得:只有善于思考,勤于观察,大胆想象,勇于创新,才能体验到尝试后的喜悦。

教学难点
学习冒号的用法。

【教学准备】
制作多媒体课件。

第一课时
一、预习检查:
1、在美术课上发生了一件什么事呢?(提示:时间、地点、事情起因、经过、结果)
2、在文章中找一找,美术老师画的什么?画得怎么样?
3、把美术老师说的话打上横线,想一想,他说的是什么意思?
4、初读课文,认识生字新词,读顺课文,初步了解文章内容。

5、了解小作者的创作过程,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二、激情导趣:
1、你逛过动物园吗?谁能说说你见到的马有什么特点?
2、你见过红马吗?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一篇故事,故事的题目是——
板书并指名读课题——《红马的故事》
3、读了课题,你有什么问题想问?
(把学生的问题写在黑板上。


三、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一)字词乐园:(课件出示)
1、学习生字词。

2、记:画出生字、新词及不认识的字词,问一问,记一记。

3、画:画出自己喜欢的句子。

4、写:左右结构的字不能太分开。

(二)创设情境,抓住关键词句:
在美术课上发生了一件什么事呢?
1、平常你最喜欢什么老师上课,为什么?
2、读了红马的故事,说说文中的老师你喜欢吗?为什么?
3、从课文哪些词句中可以看出这位老师不仅你们喜欢,他的学生们更喜欢?
4、喜欢他什么?从哪些词句读出来?
5、他画得真妙啊!一头浸在水里洗澡的牛,尾巴上还停着一只苍蝇;花瓶里有三朵百合一朵盛开,一朵含苞待放,一朵掉了一片叶瓣在桌面上。

老师还画漫画:滑稽的小丑,戴面具的狮子,会走路的椅子。

6、给下面句子加上标点。

(1)边笑着问作业完成了吗
(2)的文具盒里有三支笔一支铅笔一支钢笔还有一支圆珠笔
7、示文中生字的词语,学生自由读,用自己喜欢的颜色在文中圈出,再齐读。

8、解释词语。

自由:由自己作主;不受限制和约束。

含苞待放:形容花朵将要开放时的形态。

居然:表示出乎意料(不应该不可能发生的事情发生了;不容易做到的事情做到了);竟然。

滑稽:(言语、动作)引人发笑。

巡逻:巡查警戒以保安全,文中指老师一排排看学生的画。

四、图解结构:
老师画得妙牛、百合、小丑、狮子、椅子
高兴画什么就画什么。

老师讲得好用脑筋想,用眼睛看啦!
老师评得好很好!很好!就是要这样画!
五、主题概括:
老师作画的妙处:鼓励学生画画大胆想象、勇于创新。

六、冒号的作用:
1、出示句子:
(1)老师走到我旁边,笑着问:“画好啦?这是什么马?”(表示提起下文)(2)花瓶里有三朵百合:一朵盛开,一朵含苞待放,一朵掉了一片叶瓣在桌面上。

(用于总说后面,表示分说。


2、师生交流、写法点拨。

(1)课文写的是一件什么事?给你留下印象最深的是什么?
(2)课后延伸:边读书边想象并动手画一画小作者的画上画了些什么?
(3)我们在学习、生活中只有善于思考、勤于观察、大胆想象、勇于创新,才能体验尝试后的喜悦。

七、随堂练习:
比一比,组词语。

飘(飘扬)蓝(蓝天)
斑(斑马)潮(潮流)
漂(漂亮)篮(花篮)
班(班级)朝(朝阳)
八、小结:
体会文中融洽的师生关系,懂得:只有善于思考,勤于观察,大胆想象,勇于创新,才能体验到尝试后的喜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