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源计量标准表格

合集下载

全国主要能源折算标准表

全国主要能源折算标准表

标准煤亦称煤当量,是将不同品种、不同含热量的能源按各自不同的含热量折合成为一种标准含量的统一计算单位的能源。

能源的种类不同,计量单位也不同,如煤炭、石油等按吨计算;天然气、煤气等气体能源按立方米计算;电力按千瓦小时计算;热力按千卡计算。

为了求出不同的热值、不同计量单位的能源总量,必需进行综合计算。

由于各种能源都具有含能的属性,在一定条件下都可以转化为热,所以选用各种能源所含的热量作为核算的统一单位。

常用的统一单位有千卡、吨标准煤(或标准油)。

我国目前采用标准煤为能源的度量单位。

国际制单位为焦耳。

折算的方法是:以7000千卡度量各种燃料、动力能源。

能源折标准煤的折算系数=某种能源每千克实际热值/每千克标准煤热值(7000千卡)。

在各种能源折算标准煤之前,首先应测算各种能源的实际平均热值,再折算标准煤。

平均热值也称平均发热量,是指不同种类或品种的能源实测发热量的加权平均值。

计算公式为:平均热值(千卡/千克)=Σ(某种能源实测低位发热量)(千卡/千克)×该能源数量(吨)/能源总量(吨)标准煤的计算目前尚无国际公认的统一标准,1千克标准煤的热值,中国、前苏联、日本按7000千卡计算,联合国按6880千卡计算。

一/煤的成份通常说煤炭,有的地方习惯叫石炭。

但煤不是碳。

煤是由古代植物遗体埋在地层下或在地壳中经过一系列非常复杂的变化而形成的。

是由有机物和无机物所组成的复杂的混合物,主要含有碳元素,此外还含有少量的氢、氮、硫、氧等元素以及无机矿物质(主要含硅、铝、钙、铁等元素)。

煤的结构复杂。

视频(煤的组成和分类)二●煤的分类:根据含碳量的多少,可以把煤分为如下几类:无烟煤(含碳95%左右)、烟煤(含碳70~80%)、褐煤(含碳50~70%)、泥煤(含碳50~60%)。

煤的含碳量越高,燃烧热值也越高,质量越好。

煤的的化学成分煤的化学成分主要是碳和氢,还含有少量氧、氮、硫。

O——煤中氧的存在形式除含氧官能团外,还有醚键和杂环。

能源计量

能源计量

能源计量能源计量单位unit of energy表示能源的量的计量单位。

具有确切定义和当量值的能源(能量)单位主要耳(J)、千瓦时(kWh)、卡(call)和英热单位(Btu),它们之间可以相互换算,见下表: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定计量单位》的规定,J和kWh是许用单位。

cal和Btu 是不允许使用的单位(1986年起)。

国际能源机构(IEA)对成员国能源统计指标的定义、计算方法和计量单位作了统一规定。

IEA采用的能源统计方法适用于欧盟和联合国统计,因此是国际通用的方法。

对能源计量单位的规定如下:编制能源平衡表,采用吨油当量(toe)为计量单位。

一次能源供应,化石燃料按净热值计量,燃料的净热值等于总热值减去燃烧产生的气体中的水蒸气凝结成液体的潜热。

它实际上未被利用。

天然气的这一潜热约占总热值的9%~10%,石油和煤炭约占5%。

煤炭、原油,天然气的净热值按燃料质量、工艺流程和用途确定,各国不同。

石油制品则采用统一换算系数。

核电和水电产量和消费量按现代火电厂转换效率33%计算热当量,地热发电按平均热效率10%计算。

目前,中国通常仍采用煤当量(标准煤)作为各种能源的统一计量单位。

在能源平衡表中水电和核电按照火电厂当年生产1kWh电实际消耗的燃料的平均煤当量值来计算。

油当量和煤当量oil equivalent and coal equivalent按石油或煤的热当量值计算各种能源的能源计量单位。

国际能源机构(IEA)规定,1kg油当量(1kgoe)=10000kcal(41868kJ或41.9GJ);1kg煤当量(1kgce ) =7000kcal(29,307kJ或29.3GJ )。

此规定适用于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和联合国统计,因此是世界通用的。

目前,国际上通常采用油当量。

煤炭、原油和天然气换算成油当量或煤当量的系数,各国不相同,而且按品种和用途细分,并随时间变化。

例如,据以计算换算系数的发电用煤的热值,2003年,澳大利亚27.6MJ/kg(6600kcal/kg),日本24.25MJ/lg(5795kcal/kg),美国23.25MJ/kg (5556kcal/kg)。

重点用能单位能源计量管理用表图(格式)

重点用能单位能源计量管理用表图(格式)

重点用能单位能源计量管理用表/图(格式)表B.1 重点用能单位能源计量工作人员配备情况一览表表B.2 重点用能单位主要用能设备配备情况一览表表B.3 重点用能单位能源计量器具配备一览表表B.4 进出用能单位能源计量器具配备一览分表表B.5 进出主要次级用能单位能源计量器具配备一览分表表B.6 主要用能设备能源计量器具配备一览分表表B.7 其他能源计量器具配备一览分表注:其他能源计量器具包括:用于能源计量器具检定/校准的标准器、自检自查的便携式能源检测仪表、能源能量分析用计量器具等。

表B.8能源计量器具配备情况统计汇总表能源种类及名称:统计员签字:统计日期:表B.9能源计量器具准确度等级统计汇总表能源种类及名称:表B.9 (续)统计员签字:统计日期:表B.10 年度重点用能单位能源购进、消费与库存情况表图B.1 重点用能单位能源流向图(参考件)编制:审核:批准:日期:图B.2 能源计量器具配备及计量检测点网络图(参考件)(蒸汽)图例说明:12、L编制:图B.3 ××××检定装置量值传递/溯源框图(参考件)注:器具的计量特性以测量不确定度(U )或准确度(δ) 或允许误差(Δ)或最大允许误差的绝对值(MPBV)等表示。

图B.2××××能源计量器具量值传递/溯源框图(参考件)等表示。

附录C重点用能单位能源计量审查记录表(格式)表C.1 能源计量管理审查记录表4能源计量管理表C.1 (续)表C.1 (续)表C.1 (续)表C.1 (续)审查人员签字:审查日期:表C.2 能源计量人员审查记录表5 能源计量人员表C.2 (续)审查人员签字:审查日期:表C.3 能源计量器具审查记录表6 能源计量器具表C.3 (续)表C.3 (续)表C.3 (续)表C.3 (续)表C.3 (续)表C.3 (续)表C.3 (续)表C.3 (续)表C.3 (续)审查人员签字:审查日期:表C.4能源计量数据管理审查记录表7 能源计量数据管理表C.4 (续)表C.4 (续)表C.4 (续)表C.4 (续)表C.4 (续)审查人员签字:审查日期:表C.5 能源计量工作自查审查记录表8 自查与整改表C.5 (续)审查人员签字:审查日期:表C.6 能源计量器具配备审查记录表能源种类及名称:审查人员签字:审查日期:表C.7 能源计量工作人员配备和培训审查记录表用能单位:审查人员签字:审查日期:附录D重点用能单位能源计量审查报告(格式)报告编号:重点用能单位能源计量审查报告用能单位组织审查单位(盖章)审查日期审查组组长(签字)签发日期年月日1 用能单位信息2 用能单位概况3 审查依据3.1《能源计量监督管理办法》3.2 JJF ××××-2011《重点用能单位能源计量审查规X》3.3 GB 17167-2006 《用能单位能源计量器具配备和管理通则》3.4 GB/T 2589-2008 《综合能耗计算通则》3.5 其他文件编号及名称:4 审查组成员分工5 审查过程概述。

重点用能单位能源计量管理用表图

重点用能单位能源计量管理用表图

重点用能单位能源计量管理用表图表B.1 重点用能单位能源计量工作人员配备情况一览表表B.2 重点用能单位要紧用能设备配备情况一览表表B.3 重点用能单位能源计量器具配备一览表表B.4 进出用能单位能源计量器具配备一览分表表B.5 进出要紧次级用能单位能源计量器具配备一览分表表B.6 要紧用能设备能源计量器具配备一览分表表B.7 其他能源计量器具配备一览分表注:其他能源计量器具包含:用于能源计量器具检定/校准的标准器、自检自查的便携式能源检测仪表、能源能量分析用计量器具等。

表B.8能源计量器具配备情况统计汇总表能源种类及名称:统计员签字:统计日期:表B.9能源计量器具准确度等级统计汇总表能源种类及名称:表B.9 (续)统计员签字:统计日期:表B.10 年度重点用能单位能源购进、消费与库存情况表图B.1 重点用能单位能源流向图(参考件)图B.2 能源计量器具配备及计量检测点网络图(参考件)(蒸汽)图例说明:12、L图B.3 ××××检定装置量值传递/溯源框图(参考件)注:器具的计量特性以测量不确定度(U )或者准确度(δ) 或者同意误差(Δ)或者最大同意误差的绝对值(MPBV)等表示。

图B.2 ××××能源计量器具量值传递/溯源框图(参考件)(MPBV)等表示。

附录C重点用能单位能源计量审查记录表(格式)表C.1 能源计量管理审查记录表4能源计量管理表C.1 (续)表C.1 (续)表C.1 (续)表C.1 (续)审查人员签字:审查日期:表C.2 能源计量人员审查记录表5 能源计量人员表C.2 (续)审查人员签字:审查日期:表C.3 能源计量器具审查记录表6 能源计量器具表C.3 (续)表C.3 (续)表C.3 (续)表C.3 (续)表C.3 (续)表C.3 (续)表C.3 (续)表C.3 (续)表C.3 (续)审查人员签字:审查日期:表C.4能源计量数据管理审查记录表7 能源计量数据管理表C.4 (续)表C.4 (续)表C.4 (续)表C.4 (续)表C.4 (续)审查人员签字:审查日期:表C.5 能源计量工作自查审查记录表8 自查与整改表C.5 (续)审查人员签字:审查日期:表C.6 能源计量器具配备审查记录表能源种类及名称:审查人员签字:审查日期:表C.7 能源计量工作人员配备与培训审查记录表用能单位:审查人员签字:审查日期:附录D重点用能单位能源计量审查报告(格式)报告编号:重点用能单位能源计量审查报告用能单位组织审查单位(盖章) 审查日期审查组组长(签字) 签发日期年月日1 用能单位信息2 用能单位概况3 审查根据3.1《能源计量监督管理办法》3.2 JJF ××××-2011《重点用能单位能源计量审查规范》3.3 GB 17167-2006 《用能单位能源计量器具配备与管理通则》3.4 GB/T 2589-2008 《综合能耗计算通则》3.5 其他文件编号及名称:4 审查构成员分工5 审查过程概述6 审查报告汇总6.1 现场审查情况汇总表(共页)(见审查报告附件1)6.2 重点用能单位能源计量审查不符合项报告(共页)(见审查报告附件2)。

全国主要能源折算标准表

全国主要能源折算标准表

全国主要能源折算标准表
标准煤
又称标准燃料,这是计算能源总量和折合各种能源的综合指标。

因为不同的能源所含热量不同,故须用一个统一标准加以计算和比较。

我国规定每公斤标准煤的含热量为7000 Cal,以此可把其他能源的折合成标准煤计算,如石油每公斤发热量为10000 Cal,天然气每立方米发热量为9312 Cal,则相当标准煤的比率分别为1.429和1.33。

水电有两种算法:一种以火力发电当年平均每度电的实际耗煤量计算;另一种以电的热功当量计算,每度电为860 Cal,相当于0.123kg标准煤的热量。

能源统计报表表式

能源统计报表表式

能源统计报表表式(一)综合年报表综合机关名称:能源平衡表(实物量)表 号:P303—1表 制表机关:国 家 统 计 局 文 号:国统字(2007)118号 有效期至:2008年6月说明:1. 本表由各设区市统计局根据现有资料加工编制并负责报送。

第一部分“可供本地区消费的能源量”免报。

2.本表的统计范围为辖区内除军队系统以外的全部能源生产和消费活动。

3. .平衡关系:(1)列平衡关系:1(煤炭合计)=2+3+4+5;9(石油合计)=10+11+12+13+14+15+16+18。

的全部负值求和后取绝对值)+21+23;01(可供本地区消费的能源量)=02+03+04+05+06+07+08+09+10+11;12(加工转换投入产出)=13+14+15+16+17+18+20;23(终端消费量)=24+26+30+34;18≥19;21≥22;24≥25;26(第二产业)=27+29;27≥28;30(第三产业)=31+32+33;34(生活消费)=35+36。

4.报送时间为5月底前,报送方式为电子邮件。

说明:1.本表由P303-1表乘以折标准煤系数生成,由各设区市统计局负责报送。

2.平衡关系:列关系:23(合计当量值)=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20+22能源平衡表(标准量)200 年表 号:P303—4表 制表机关:国 家 统 计 局 文 号:国统字(2007)118号 有效期至:2008年6月24(合计等价值)=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9+21+22 上述两式不适用第38行消费合计。

行关系:37(平衡差额)=01+12-21-23; 01(可供本地区消费的能源量)=02+03+04+05+06+07+08+09+10+11;12(加工转换投入产出)=13+14+15+16+17+18+20;23(终端消费量)=24+26+30+34;18≥19;21≥22;24≥25;26(第二产业)=27+29;27≥28;30(第三产业)=31+32+33;34(生活消费)=35+36。

全国主要能源折算标准表

全国主要能源折算标准表

标准煤亦称煤当量, 是将不同品种、不同含热量的能源按各自不同的含热量折合成为一种标准含量的统一计算单位的能源。

能源的种类不同, 计量单位也不同, 如煤炭、石油等按吨计算;天然气、煤气等气体能源按立方米计算;电力按千瓦小时计算;热力按千卡计算。

为了求出不同的热值、不同计量单位的能源总量, 必需进行综合计算。

由于各种能源都具有含能的属性, 在一定条件下都可以转化为热, 所以选用各种能源所含的热量作为核算的统一单位。

常用的统一单位有千卡、吨标准煤(或标准油)。

我国目前采用标准煤为能源的度量单位。

国际制单位为焦耳。

折算的方法是:以7000千卡度量各种燃料、动力能源。

能源折标准煤的折算系数=某种能源每公斤实际热值/每公斤标准煤热值(7000千卡)。

在各种能源折算标准煤之前, 一方面应测算各种能源的实际平均热值, 再折算标准煤。

平均热值也称平均发热量, 是指不同种类或品种的能源实测发热量的加权平均值。

计算公式为:平均热值(千卡/公斤)=Σ(某种能源实测低位发热量)(千卡/公斤)×该能源数量(吨)/能源总量(吨)标准煤的计算目前尚无国际公认的统一标准, 1公斤标准煤的热值, 中国、前苏联、日本按7000千卡计算, 联合国按6880千卡计算。

一/煤的成份通常说煤炭, 有的地方习惯叫石炭。

但煤不是碳。

煤是由古代植物遗体埋在地层下或在地壳中通过一系列非常复杂的变化而形成的。

是由有机物和无机物所组成的复杂的混合物, 重要具有碳元素, 此外还具有少量的氢、氮、硫、氧等元素以及无机矿物质(重要含硅、铝、钙、铁等元素)。

煤的结构复杂。

视频(煤的组成和分类)二●煤的分类:根据含碳量的多少, 可以把煤分为如下几类: 无烟煤(含碳95%左右)、烟煤(含碳70~80%)、褐煤(含碳50~70%)、泥煤(含碳50~60%)。

煤的含碳量越高, 燃烧热值也越高, 质量越好。

煤的的化学成分煤的化学成分重要是碳和氢, 还具有少量氧、氮、硫。

能源单位换算

能源单位换算

1千焦=1000焦耳1千卡1大卡1卡路里=1000卡
2、标准煤的低位发热量为29271kJ(千焦)/kg(即7000千卡/公斤)。

表制度》
以上数据也来源于《中国能源统计年鉴2005》,但该书中“电力”的等价系数“按当年火电发电标准煤耗计算”。

其他产品折标准煤系数
1kg 10.0MPa级蒸汽 = 0.131429 kg标煤
1kg 3.5MPa级蒸汽 = 0.125714 kg标煤
1kg 1.0MPa级蒸汽 = 0.108571 kg标煤
1kg 0.3MPa级蒸汽 = 0.094286 kg标煤
1kg 小于0.3MPa级蒸汽 = 0.078571 kg标煤
1 吨新鲜水 = 0.2429 kg标煤
1 吨循环水 = 0.1429 kg标煤
1 吨软化水 = 0.3571 kg标煤
1 吨除盐水 = 3.2857 kg标煤
1 吨除氧水 =13.1429 kg标煤
1 吨凝汽式蒸汽轮机凝结水 = 5.2143 kg标煤
1 吨加热设备凝结水 = 10.9286 kg标煤
说明:以上数据引自《国家统计局标准》和《炼油厂能量消耗计算方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