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职院金属工艺学教案:铁碳合金相图(二)

合集下载

铁碳合金状态图教案

铁碳合金状态图教案

铁碳合金状态图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铁碳合金的基本概念和性质。

2. 使学生掌握铁碳合金状态图的构成和作用。

3. 培养学生运用铁碳合金状态图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 铁碳合金的基本概念和性质2. 铁碳合金状态图的构成3. 铁碳合金状态图的作用4. 铁碳合金状态图的绘制方法5. 铁碳合金状态图的应用实例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铁碳合金的基本概念、性质和状态图的构成。

2. 演示法:展示铁碳合金状态图,讲解其作用和绘制方法。

3. 案例分析法:分析铁碳合金状态图在实际工程中的应用实例。

4. 小组讨论法:分组讨论铁碳合金状态图的应用问题。

四、教学准备1. 教材或教学资源:《金属材料与热处理》、《金属学》等。

2. 投影仪或白板:展示铁碳合金状态图。

3. 教学PPT:制作铁碳合金状态图教案的相关内容。

4. 案例材料:收集铁碳合金状态图在实际工程中的应用实例。

五、教学过程1. 导入:简要介绍铁碳合金的基本概念和性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新课:讲解铁碳合金状态图的构成和作用,引导学生理解并掌握相关知识点。

3. 演示:展示铁碳合金状态图,讲解绘制方法,让学生直观地感受状态图的应用。

4. 案例分析:分析铁碳合金状态图在实际工程中的应用实例,培养学生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5. 小组讨论:分组讨论铁碳合金状态图的应用问题,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与合作。

6. 总结:回顾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铁碳合金状态图的重要性。

7. 作业布置:布置相关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六、教学评估1. 课堂问答:通过提问方式检查学生对铁碳合金基本概念和性质的理解。

2. 状态图绘制练习:让学生绘制简单的铁碳合金状态图,检验其对状态图构成和绘制方法的掌握。

3. 案例分析报告:评估学生在案例分析中的表现,包括分析问题的思路、运用知识的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七、教学拓展1. 邀请相关领域的专家或企业工程师进行讲座,分享铁碳合金状态图在实际工程中的应用经验和案例。

金属材料教案-铁碳合金相图

金属材料教案-铁碳合金相图

广东省技工学校文化理论课教案共3页第1页科目金属材料四章一节课题合金的组织授课日期9.1 6课时1班级12机电班授课方式讲授、分析、演示作业题数1拟用时间0.1小时教学目的1、了解合金的概念2、懂得合金的组织类型,及各类的组织成分。

选用教具挂图重点合金的组织类型难点合金的组织类型教学回顾第一章的内容。

审阅签名:年月日共3 页第 2 页新课由日常生活所见金属材料引入合金概念一、合金合金是一种金属元素与其他金属元素或非金属元素通过熔炼成或其他方法结合而成的具有金属特性的材料。

组元:组成合金的最基本的独立物质成为组元,组元可以为金属元素,非金属元素,或稳定的化合物。

相:在合金中成分,结构及性能相同的组成部分称为相。

二、合金的组织1、固溶体2、金属化合物3、混合物1、固溶体固溶体是一种组元的原子溶入另一组元的晶格中所形成的均匀固相。

溶入元素成为溶质,而基本元素成为溶剂,固溶仍然保持溶剂的晶格。

固溶体分类1、间隙固溶体:溶质原子分布于溶剂晶格间隙之中而形成2、置换固溶体:溶质原子置换了溶剂晶格提点上某些原子而形成。

2、金属化合物合金组元间发生相互作用而形成一种具有金属特性的物质称为金属化合物。

(其晶格类型不同于任一组元)具有熔点高,硬度高,脆性大的特点。

共 3 页第3页3、混合物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相接一定质量分数组成的物质称为混合物(混和物中各相仍保持自己原来的晶格)小结1、合金的概念2、合金的组织主要有哪几种?作业1、预习第四章三节内容。

2、P51 1广东省技工学校文化理论课教案共4页第1页科目金属材料四章三节课题铁碳合金相图授课日期10.10课时6班级12机电班授课方式讲授、分析作业题数1拟用时间0.5小时教学目的1、了解铁碳合金的成分、组织和性能2、读懂铁碳合金相图的应用,并根据图中写出相应组织选用教具挂图重点1、铁碳合金的成分、组织和性能。

2、铁碳合金相图的应用。

难点铁碳合金的成分、组织和性能教学回顾1、合金的概念2、合金的组织主要有哪几种?审阅签名:年月日共4页第 2页一、铁碳合金的相及组织1、铁素体(F)碳溶解在a-Fe中形成的间隙固溶体称为铁素体,用符号F表示,溶解度:由于a-Fe属于体心立方晶格晶格间隙小,碳在a-Fe的溶解度小,在727℃a-Fe最大溶碳量仅为0.0218%,随着温度下降a-Fe性能:铁素体含碳量较低,所以其性能与纯铁相似,具有良好的塑性和韧性而强度和硬度较低。

铁碳合金相图2

铁碳合金相图2

各个区间的组织组成物的质量分数用杠杆定律求出。
wC↑,Fe3C的数量↑
工业 纯铁 钢 亚共析 过共析 白口铸铁 亚共晶 过共晶
成份 wC % 组织特征 组织组成 物相对量
%
0.02
0.77
2.11
Fe3CII
4.3 有莱氏体组织
6.69
高温固体组织为单相A F P
Fe3CI
Ld
相组成 物相对量 %
4、按钢液脱氧程度分类 (1)沸腾钢( F) 沸腾钢脱氧不完全,组织不致密, 成分不均匀,性能较差。 (2)镇静钢( Z) 镇静钢脱氧完全,组织致密,成 分较均匀,性能较好。优质钢和高级优质钢多为镇静 钢,通常不再标注镇静钢代号。 (3)半镇静钢( b) 半镇静钢脱氧程度介于沸腾钢 和镇静钢之间。
F Fe3C
当碳的质量分数增高时,不仅其组织中的渗碳体数量增加,而 且渗碳体的分布和形态发生如下变化: Fe3CⅢ(沿铁素体晶界分布的薄片状)→ 共析Fe3C(分布在铁素体内的片层状)→ Fe3CII(沿奥氏体晶界分布的网状)→ 共晶Fe3C(为莱氏体的基体) → Fe3CI(分布在莱氏体上的粗大片状)
若钢中锰的含量较高时,在数字后面附化学元素符号Mn 60Mn 表示钢中平均含碳量为0.60%,Mn的含量为 0.70%~1.00%的优质碳素结构钢。
符号如果是F则表示是沸腾钢。例:08F 15F
常用优质碳素结构钢: 08F 塑性好,可制造冷冲压零件; 10、20钢 冷冲压性与焊接性能良好,可用作冲压件及焊接 件,经过热处理(如渗碳)也可以制造轴、销等零件; 35、40、45、50钢 经热处理后,可获得良好的综合机械性 能,用来制造齿轮、轴类、套筒等零件; 60、65钢 主要用 来制造弹簧

5-2 铁碳合金相图(二)

5-2 铁碳合金相图(二)
2、制定铸、锻和热处理等热加工工艺的依据
3.在锻造工艺上的应用
4.在热处理工艺上的应用
六、相图诀
(四)课堂小结
点出重点,分析难点
相关知识点测试
简述铁碳合金相图
作业、任务布置
1、复习本次课的内容
2、课后练习
3、下一节内容预习提示
课后
记载
参考资料:《金属学与热处理》
① ② ③ 室温
珠光体(黑色相)+网状二次渗碳体(珠光体周边白色相)+低温莱氏体(黑白相间的麻点状)硬度大、脆性大、几乎没有塑性
6、过共晶白口铸铁:
合金VI:(4.3%<C<6.69%)
① ② ③ 室温
一次渗碳体(白色条相状)+低温莱氏体硬度大、脆性大、几乎没有塑性
五、Fe—Fe3C相图的应用。
1、作为选用钢材料的依据:如制造要求塑性、韧性好,而强度不太高的构件,则应选用含碳量较低的钢;要求强度、塑性和韧性等综合性较好的构件,则选用含碳量适中的钢,各种工具要求硬度高及耐性好,则应选用含碳量较高的钢。
课题
名称
铁碳合金相图(二)
授课
时间
4月7日
授课
类型
新课
教学
目标
知识
目标
分析共析钢、亚共析钢、过共折钢、共晶白口铸铁,亚共晶和进共晶白口铸铁的结晶过程,了解铁碳合金的成分,组织与性能的关系。掌握铁碳合金相图的应用。
能力
目标
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情感目标
培养学生的职业道德观及互相协作的精神
重点
简化相图各区域的组织符号及转变。
(三)讲授新课
第二节铁碳合金的相图(二)
四、铁碳合金的成分、组织与性能的关系

铁碳相图教案

铁碳相图教案
二、教学内容分析
教材的地位及其作用 本节课是教育部高职高专规划教材<机械工程材料>第五章<铁碳合金相图>第二节的一、二部分的内容.现代工业中应用最广泛的金属材料钢和铸铁是铁碳合金的主要组成部分.铁碳合金相图可以帮助学生根据金属材料的成分推断其组织,根据组织定性分析其力学性能,另外在选材、铸造、锻造、焊接以及热处理等方面有广泛的应用.铁碳合金相图是学生全面认识碳钢、合金钢和铸铁的必要的工具,因此学生对铁碳合金相图掌握的好坏直接影响对本课程的学习
培养学生通过金属材料的成分,分析室温下的组织及 力学性能的能力;
训练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推理能力。
3.情感态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对于课程不感觉乏味;
培养学生的积极心理,学会独立思考的能力;
对学生有不明白之处及时帮助。
五、重点与难点
重点:铁碳相图的共晶转变、共析转变;
难点:分析铁碳合金相图中某个阶段的组织变化。
题 目:学科科学理论与实践
学 院:工学院、职业技术教育学院
专 业:机电技术教育153班
学生姓名:王寒亮学号:************
完成时间:2017年6月14日
教学设计教案
课题名称
《铁碳合金相图》
科目
机械制造基础
教学对象
中职学生
课时
Hale Waihona Puke 2学时设计者王寒亮
一、教学设计理念
随着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中职课程的教学已经从传统的以教师讲授为主向“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题、能力为主轴”的自主、合作和探究式学习转变,这对教师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机械基础》是中等职业学校数控技术应用专业的一门综合性基础课程。
机电专业高一学生的劣势:不具备一定的物理基础和逻辑思维能力,分析问题的能力还有欠缺。导致他们的注意力难以长时间集中在理论学习中。

铁碳合金相图分析说课教学设计

铁碳合金相图分析说课教学设计

(1)自主探究法 :课 前要求学生先预习,自 主学习新内容。培养自 觉学习和思考问题的习 惯。 (2)勤学多练法:上 课认真听讲,课后及时 完成作业。养成勤学多 思的好习惯。 (3)分析归纳法:利 于思维的发展 培养学 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的能力。 (4)兴趣培养法:引 导学生多读专业书籍, 增加专业知识储备
铁碳合金相图的分析:
温度/℃
Fe - Fe3C 相图的构成
A 匀晶相图
L 1148℃ C
共晶相图 D
L+A A
G
共析相图
E
L+ Fe3CⅠ F
A+F F P
Q
S P
A+ Fe3CⅡ
A+Ld+Fe3CⅡ
Ld
Ld+Fe3CⅠ 727℃
K
P+F
P+Fe3CⅡ
2.11%
P+Ld’+Fe3CⅡ
Ld’
Ld’+Fe3CⅠ
1.多媒体教学法:直观、清晰、形象、明了
2. 讲

法:讲清要点,发挥教师语言作用
3.提问引导法:增强学生学习时的注意力
多种方法并用
提高教学效果
4.实例教学法:加深对所学新知识的印象
一 知识目标
1、掌握铁碳合金基本组织及其性能
教 学 目 标
2、掌握铁碳合金的基本知识和相图分析能

3、理解金属材料的分类和力学性能指标,
2.铁碳合金相图特性线含义
特性线 ACD AECF GS ES ECF PSK 含义 液相线 固相线 常称为A3线,从奥氏体中析出铁素体的开始线 常称为Acm线,碳在奥氏体中的溶解度线 共晶线 共析线

铁碳合金相图 (2)

铁碳合金相图 (2)
钢的可锻性首先与含碳量有关,低碳钢的可锻性较好,随着 含碳量的增加。可锻性逐渐变差。(C%<2.11%)
一般要把钢材加热到始锻温度(固相线以下100~200℃,约 1150~1250℃)下,在奥氏体区进行锻造。
钢液的流动性随含碳量的 提高而提高。
铸铁流动性总是比钢好。
共晶成分的铸铁因其结晶 温度最低,同时又是在恒 温下凝固,结晶的温度间 隔为零,所以流动性最好。
随着含碳量增加时,渗碳体不仅数量增加,形态和分布也发生 了很大变化。(渗碳体分布在P内——网状分布在γ晶界上—— 形成莱氏体时,渗碳体则成了基体 。)
含碳量对(普碳钢)力学性能的影响
硬度 WC增加,硬度增加;
强度 WC<1% 时 , WC 增 加 , 强 度 提 高 , 在晶界上析出的二次渗碳体 一般还未形成连续网状。 WC>1% 时 , WC 增 加 , 强 度 降 低 ;
过共析钢:先共析 Fe3C+珠光体 Fe3C沿γ晶界呈网状分布,先共析二次渗碳体量:
Fe3C

c 0.77 100% 6.69 0.77
莱氏体Ld : ( 2.11 Fe3C )共晶
Fe3C Fe3C
室温莱氏体Ld : (P Fe3C Fe3C )
适合铸造:2.11%~4.3%, 流动性好。
适 合 热 处 理 : 0.02182.11%,有固态相变。
铁碳相图的应用
塑性、韧性高的材料,选用铁素体低碳钢 (Wc<0.25%)
强度、塑性和韧性等均好的材料,应选用组织为铁 素体和珠光体的中碳钢(0.25%<Wc<0.6%)
硬度、耐磨性好的材料,应选用组织为珠光体或珠 光体和二次渗碳体的高碳钢( 1.3%>Wc>0.6%)

《金属材料与热处理》铁碳合金相图教案

《金属材料与热处理》铁碳合金相图教案
5、铁碳合金的成分,组织与性能的关系。
含碳量越高,钢的强度和硬度越高,而塑性和韧性越低。
6、Fe—Fe3C相图的应用。
作为选用钢材料的依据:如制造要求塑性、韧性好,而强度不太高的构件,则应选用含碳量较低的钢;要求强度、塑性和韧性等综合性较好的构件,则选用含碳量适中的钢,各种工具要求硬度高及耐性好,则应选用含碳量较高的钢。制定铸、锻和热处理等热加工工艺的依据。
教学难点
铁碳合金相图的分析及铁碳合金冷却结晶过程的分析。
教学方法
讲授法、展示法
教学过程
备注
第一课时
组织教学
复习并引入
1、组织、组元、相的概念
2、合金的组织有哪些?分别是?
新授
钢铁材料是现代工业中应用最为广泛的合金,它们均为以铁和碳两种元素为主要原素的合金。由于钢铁材料的成分(含碳量)不同,因此组织和性能也不相同,应用场合也不一样。铁碳合金相图总结了铁碳合金的组织和性能随成分、温度变化的规律,这对生产实践有着很重要的意义,它不仅是选择钢铁材料的重要工具,而且还可以作为制定铸、锻、焊及热处理等加工工艺的依据。
S点:共析点,As P=(F+Fe3CⅠ)
3、线的含义:
ACD线:液相线,在此线的上方所有的铁碳合金都为液体。
AECF线:固相线,在此线的下方所有的铁碳合金都为固体。
在ACD线与AECF线之间是结晶区,即过渡区。
GS线:从A中析出F的开始线,又称A3线
ES线:C在A中溶解度曲线,亦称为Acm线。
ECF:共晶线,温度为11487270C。
2、铁碳合金相图的点、线、面的含义及各区域内的组织
3、铁碳合金相图的分类
4、铁碳合金的成分、组织与性能的关系
5、Fe—Fe3C相图的应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职业技术学院教案
授课教师:班级:授课日期:课时:2
课题: 1.3 铁碳合金相图(二)
教学目的:通过学习理解合金相图的含义,掌握铁碳合金的分类及铁碳相图在力学性能、材料选材、金属加工工艺方面的应用。

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合金相图与合金性能的关系。

难点:合金相图与合金性能的关系及铁碳相图在力学性能、材料选材、金属
加工工艺方面的应用。

教学方法:讲授法、分析法、举例法
授课内容:
旧课复习
什么合金相图,它与合金的性能和加工工艺有什么关系?
新课学习
1.3 铁碳合金相图(二)
一、典型铁碳合金的冷却过程及其组织
1、铁碳合金的分类
根据铁碳合金的含碳量和室温组织的不同,把铁碳合金分为工业纯铁、钢和白口铁三类。

(1)工业纯铁碳含量Wc≤0.0218%的铁碳合金,室温组织为F。

(2)钢碳含量0.0218<Wc≤2.11%的铁碳合金,根据不同的室温组织分为三种:
a.共析钢,Wc=0.77%,室温组织为P;
b.亚共析钢,0.0218<Wc<0.77%,室温组织为P+F;
c.过共析钢,0.77%<Wc≤2.11%,室温组织为P+Fe3CⅡ。

(3)白口铁碳含量2.11%<Wc≤6.69%铁碳合金,根据不同的室温组织可分为三种:a.共晶白口铁,Wc=4.3%,室温组织为Ldˊ;
b.亚共晶白口铁,2.11%<Wc≤4.3%,室温组织为P+Ldˊ+Fe3CⅡ;
c.过共晶白口铁,4.3%<Wc≤6.69%,室温组织为Ldˊ+Fe3C。

2、典型铁碳合金冷却过程分析
(1)共晶钢冷却过程分析
Wc=0.77%的铁碳合金称共析钢。

自高温缓冷至AC线时,液相中开始结晶出奥氏体(A),随着温度下降,奥氏体不断增加,其成分沿AE线变化;同时液体量不断减少,其成分沿AC线变化。

温度降至AE线,液体全部结晶为奥氏体。

继续缓冷至PSK线过程中,合金为单相的奥氏体组织,直至冷到PSK线奥氏体发生共析转变,形成珠光体P,再继续冷至室温,组织不再变化。

(2)亚共析钢冷却过程分析
0.0218<Wc<0.77%的铁碳合金称亚共析钢。

自高温缓冷至AC线时,液体中开始结晶出奥氏体
(A),随着温度下降,奥氏体不断增加,液体量不断减少,奥氏体和液相成分分别沿AE线和AC 线变化。

温度降至AE线,液体全部结晶为奥氏体,再缓冷至GS线,奥氏体中开始析出铁素体。

随温度下降,铁素体不断增加,其成分沿GP线变化。

当温度降至PSK线时,剩余的奥氏体成分都变为Wc=0.77%,并在此温度下发生共析转变,奥氏体变为珠光体,形成铁素体加珠光体(F+P)的组织,直到室温不再变化。

(3)过共析钢冷却过程分析
0.77%<Wc≤2.11%的铁碳合金称过共析钢。

自高温缓冷至AC线时,液体中开始结晶出奥氏体
(A),随着温度下降,奥氏体不断增加,液体量不断减少,奥氏体和液相成分分别沿AE线和AC 线变化。

温度降至AE线,液体全部结晶为奥氏体,再冷至ES线,奥氏体中开始析出二次渗碳体,温度继续下降,二次渗碳体量增加而奥氏体减少,奥氏体成分沿ES线变化。

冷至PSK线时,剩余奥氏体成分变为Wc=0.77%,并在此温度下发生共析转变,奥氏体变为珠光体。

形成珠光体和二次渗碳体组织,一直到室温不再变化。

(4)共晶白口铁冷却过程分析
Wc=4.3%的铁碳合金称共晶白口铁。

高温时为液态,缓冷至ECF线(1148℃),Wc=4.3%的液体发生共晶转变,同时析出奥氏体和渗碳体,形成莱氏体。

随着温度继续下降,奥氏体成分沿ES 线变化,不断析出二次渗碳体,冷至PSK线(727℃)时,奥氏体成分变为Wc=0.77%,并在此温度下发生共析转变,奥氏体变为珠光体。

这样,由奥氏体和渗碳体组成的莱氏体组织转变为由珠光体和渗碳体组成的变态莱氏体。

(5)亚共晶白口铁和过共晶白口铁冷却过程分析
亚共晶白口铁(2.11%<Wc≤4.3%)和过共晶白口铁(4.3%<Wc≤6.69%)冷却转变过程中,也是冷至ECF线时的共晶转变和冷至PSK线时的共析转变。

室温组织分别为变态莱氏体+珠光体+二次渗碳体和变态莱氏体+渗碳体。

二、Fe- Fe3C相图的应用
(一)铁碳合金组织和力学性能的关系
1、平衡组织与成分的关系
从铁碳合金相图分析可知:不同成分的合金在室温时有不同的平衡组织,随着铁碳合金中碳
含量的增加,合金组织发生如下变化:
碳含量增加,组织中的铁素体相对量逐渐减少,而渗碳体的相对量逐渐增加,同时渗碳体的形态和分布也在变化,形成不同组织特征。

直接从奥氏体转变形成的铁素体为多边形块状;共析转变产生的铁素体呈片层状;直接从液体结晶析出的一次渗碳体为长条状;从奥氏体中析出的二次渗碳体呈网状,三次渗碳体呈细小片状。

各种组织的组成都是铁素体和渗碳体,但因其形态和分布不同,性能有较大差异。

2、成分组织对力学性能的影响
当Wc<0.9%时,碳含量增加,合金的强度、硬度直线上升,塑性、韧性下降;当Wc>0.9%时,由于网状渗碳体的生成,塑性、韧性急剧下降,强度变差。

当Wc=1.3%-.4%时工程上不用,当Wc>2.11%时渗碳体增加,性能变脆,工业上少用。

(二)选材方面的应用
型材和建筑结构用材,要求良好的塑性、韧性和一定的强度,可选用Wc<0.25%的钢;承受冲击载荷和强度、塑性和韧度要求都较高的机械零件,选用Wc=0.25%~0.55%的钢;对于各种工模具,要求高硬度且耐磨,用Wc>0.55%的钢。

(三)金属加工工艺方面的应用
1、铸造工艺应用
选择液相线以上50℃~100℃。

铸造时流动性好、分散缩孔少,铸件组织致密。

2、锻压工艺应用
钢材坯料为单相的奥氏体组织,始锻时温度在固相线下100℃~200℃。

终端温度不能过低。

亚共析钢和共析钢,终端温度稍高于GS线;过共析钢控制在稍高于PSK线的温度范围内。

3、热处理工艺应用
根据Fe- Fe3C相图可知,固态铁碳合金在加热和冷却过程中均有相变;同时还知碳在奥氏体中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加。

所以可以通过加热、保温、冷却对刚和铸铁进行退火、正火、淬火、回火等热处理。

强调:Fe- Fe3C相图反映的是平衡条件下的相变、相组织、相成分和相对相的关系,对于实际生产中的相组织及其成分的相对关系,不能准确定量的反映。

但是,相对于实际生产有着重要的规律性和基础性的指导意义。

问题思考:
什么是铁碳合金相图,如何应用相图?。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