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相同加数的和习题课件
小学二年级上册数学《应用技巧求相同加数的和》教案

小学二年级上册数学《应用技巧求相同加数的和》优秀教案教学目标:1.了解相同加数的概念及求和方法。
2.能够掌握基本的减法、加法口算技巧,能计算出相同加数的和。
3.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理解能力。
教学内容:1.概念:相同加数2.方法:计算相同加数的和3.应用:口算练习教学重点:理解相同加数的概念及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口算练习的技巧。
教学过程:一、 Warming-up1.教师可以采用数字游戏的方式,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加减法的概念,并从抽象中获得乐趣。
2.让学生进行一到两个数的口算练习,培养他们的观察能力和理解能力。
3.通过游戏和口算训练,让学生对数学知识产生浓厚的兴趣。
二、 Teaching1.引入相同加数的概念,并通过例子展示相同加数的计算方法,强调要点。
2.导入口算练习,向学生展示不同口算技巧,帮助他们进行高效的口算练习。
3.通过幻灯片或黑板画,帮助学生图像化相同加数的计算方法,从而使学生更好地理解概念。
4.让学生进行小组合作,用不同的数值进行示范,并互相检查口算结果,相互反馈。
三、 Practice1.让学生逐步掌握口算技巧,提高口算效率和准确度。
2.通过模拟测试,检查学生的口算能力,并针对不同的学习困难,进行不同的提醒。
3.让学生根据教师的设计,自主完成练习任务,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自我管理和合作能力。
四、 Review1.教师带领学生回顾本节课的重点和难点。
2.通过小测验和问答,检查学生的掌握情况。
3.教师给予相应的反馈,加强学生的自信并鼓励学生持续投入学习。
五、 Homework教师可以布置一些课后作业,让学生巩固所学的知识,练习口算技巧,并及时反馈学生的作业,对学生巩固所学有很大的帮助。
总结:小学二年级上册数学《应用技巧求相同加数的和》的教案,可以在让学生掌握知识的同时,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和理解能力,提高口算效率和准确度。
教师也应该注重交互和反馈,及时纠正学生存在的问题并加强学生的自信心。
在这样的教学模式下,学生会更加热爱数学知识,进而提高成绩。
苏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第三单元《表内乘法(一)》教学课件

5
车厢的节数 1 2 3 4
人 数 4 8 12 16
可以编出4的乘法口诀。
1个4
1×4=4
2个3只
4个3只 兔有多少只?怎样计算?鸡有多少只呢?
2+2+2=6(只) 3+3+3+3=12(只)
3个2相加得
4个3相加得12,
6,兔有6只。 鸡有12只。
返回
摆一摆,填一填。
2 + 2 + 2 + 2 + 2 = 10 ( 5 )个( 2 )相加得(10)。
返回
1个2 2个2 3个2 4个2
返回
4.
4 3 12
返回
5.看图先填空,再写加法和乘法算式。
一共有( 4 )个3。 加法算式:( 3 )+( 3 )+( 3 )+( 3 )=(12 ) 乘法算式:( 4 )× ( 3 )=(12 )
或( 3 ) ×( 4 )=( 12 )
返回
6.写出乘法算式,再读一读。
2个4相加 2×4 读作:2乘4
返回
4
1个3 1只 1×3坐=33人, 一三得三
2个3相加 2×3=6
二三得六
3个3相加2只 3×3坐=69人, 三三得九
3只 坐( 9 )人。
想一想:3×1= 3
3×2= 6
返回
5
算一算,填在表里。
每节车厢坐4人, 2节车厢坐多少人? 3节、 4节 车厢呢?车厢的节数 1 2 3 4
人 数 4 8 12 16
乘法算式: 5 × 4 = 20 或 4 × 5 = 20
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 用乘法计算比较简便。
返回
课堂练习
想想做做
1.
( 3 )个( 6 )颗
人教版一年级下册数学《同数连加》(课件)

画图
列式
6+6+6=18(个)
3只小松鼠去摘松果,每只摘4个,一共摘 了多少个松果? (请你画图表示,用 表 示松果)
2/26/2024
?个
Sample Footer Text
7
小猫一天吃3条鱼,4天后吃了多少条鱼?下面算
C 式正确的是( )。
A. 3+4=7 3 只 小 松 鼠 去 摘 松 果 ,
人教版小学一年级下册第六单元
2+9-10 15-9+8 21-(2+8)
18-(16-5)
9-(2+6)
12-8+5
2
3个好朋友,一起摘 ,每人摘了6个,他们一共摘
了多少个?(你会画图吗?)
3个好朋友,一起摘 ,每人摘了6个,他们一共摘
了多少个?(你会画图吗?)
?个
列表格
人数 1
苹果数 6
23
2/26/2024
Sample Footer Text
10
每摘8个,一共摘个?
C. 3+3+3+3=12
2/26/2024
Sample Footer Text
8
(1)佳佳想买3包手工纸,要花(30)元钱。 (2)雯雯3个毽子,要花(15)元钱。
2/26/2024
Sample Footer Text
9
小老鼠吃饼干,每袋有7块饼干,3袋一共有 多少块饼干?
四年级数学下册教材习题课件:第6单元 运算律-苏教版(共78张PPT)

免费课件公开课免费课件下载免费ppt 下载优 质课件 优秀课 件四年 级数学 下册教 材习题 课件: 第6单 元 运算律-苏教版(共78张PPT)
12.你能很快算出下面几种费用各月的合计数吗? 145 165 137
免费课件公开课免费课件下载免费ppt 下载优 质课件 优秀课 件四年 级数学 下册教 材习题 课件: 第6单 元 运算律-苏教版(共78张PPT)
免费课件公开课免费课件下载免费ppt 下载优 质课件 优秀课 件四年 级数学 下册教 材习题 课件: 第6单 元 运算律-苏教版(共78张PPT)
免费课件公开课免费课件下载免费ppt 下载优 质课件 优秀课 件四年 级数学 下册教 材习题 课件: 第6单 元 运算律-苏教版(共78张PPT)
第6单元·P61 练一练
9.下面各题,怎样算简便就怎样算。 免费课件公开课免费课件下载免费ppt下载优质课件优秀课件四年级数学下册教材习题课件:第6单元 运算律-苏教版(共78张PPT) 55+36+64= 55+(36+64)=55+100=155 238+402= 238+400+2=640 37+48+23+52=(37+23)+(48+52)=60+100=160 105+478= 100+478+5=578+5=583 13+14+15+16+17= (13+17)+(14+16)+15=30+30+15=75 118+75+82= (118+82)+75=200+75=275
《求相同加数的和》教学设计

《求相同加数的和》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标题:求相同加数的和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了解相同加数的概念,能够将相同加数的和算式用数学符号表示。
2.能力目标:掌握求相同加数的和的方法,并能够灵活运用。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团队合作意识,激发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重点:相同加数的概念和相同加数的和的计算方法。
2.难点:灵活运用相同加数的和的规律求解问题。
三、教学准备:1.教具准备:黑板、彩色粉笔、教学PPT、小组练习题、奖励卡片等。
2.学生准备:准备好笔和纸,积极参与课堂活动。
四、教学步骤:1.导入新知识(15分钟)教师出示一张图片,图片上有若干个相同的苹果,并向学生提问:“如果将这些相同的苹果分别放在不同的篮子里,每个篮子里有几个苹果呢?”引导学生思考相同加数的概念。
2.概念讲解(15分钟)通过PPT展示相同加数的概念,让学生理解相同加数是什么意思,如何表达。
然后举例说明相同加数的表达方式,并请学生跟读。
3.规律探讨(20分钟)教师出示一组相同加数的算式,如3+3+3+3,要求学生找出其中的规律。
引导学生思考相同加数的和与相同加数的数量之间的关系,进一步概括出计算相同加数的和的方法。
4.练习和小组合作(30分钟)让学生进行小组练习,每组给出若干个相同加数的算式,让学生合作计算出它们的和,然后互相交流结果。
教师可以在黑板上列出若干个算式,让学生一起找出它们的和,并进行验证。
5.问题解决和拓展(20分钟)教师出示一些较难的问题,要求学生应用所学的方法求解。
鼓励学生提出自己的问题,并进行讨论。
同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探索相同加数的和的特殊情况,如何处理其中的变数。
6.总结与评价(10分钟)通过对学生的表现进行评价,对正确答案进行总结,并强调相同加数的和的计算方法。
鼓励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思考,提出自己的见解和体会。
五、教学反思:通过本堂课的教学设计,学生对相同加数的概念和求和方法有了更加深入的理解,提高了数学运算能力和团队合作意识。
北师大版二上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2课时)

学生活动 学生观看魔术表演。 学生提出数学问题:
备注
1、 朋友在人们生活中 扮演重要的角色。
一、观看魔术,并提出数学学问题。 师:同学们喜欢看魔术表演吗?魔术表演不仅非常神奇,
而且里面藏着许多数学问题。瞧,专业魔术师开始表演了, 一共变出了多少朵花? 看,他手中的魔棒一挥就变出了小花。你能提出什么数学 问题?
3.1 魔术表演(2 课时)
单元标题:魔术表演(求相同加数的和) 第一阶段:目标——学生将获得什么样的学习结果? 相关课程标准: 数学: 1.结合数数的具体情境,经历相同加数连加算式的抽象过程,感受这种运算与日常生活的联系,体会学习乘法的必要性。 2.会用两种不同的数法(一行一行或一列一列),数方阵排列的物体的个数,列出相应的两个不同的连加算式。 3.在具体环境中,体会生活中存在着大量的相同加数连加的问题,感受这种方法的局限性,体会到学习乘法的必要性,产生学习乘法的愿 望。 超学科探究范围: 我与他人、社会
反思及今后需要改进的地方: 1、课堂上要多注重学生们的生成,不局限于备好的课堂形式。在备好课的前提下,灵活调整课堂上的呈现过程及结果。做到活学活用。 2、多注重培养锻炼学生的数学语言表达能力,以及完整表述问题的能力,平时课堂上多加练习,给更多的机会给学生,让更多的学生能力得以锻炼及提升。 3、课堂上在 ipad 使用时,还要严格训练,这样上课会更有效率。 4、课堂上可多加一些有趣的数学绘本内容,让孩子们更加喜欢上数学课堂。
第四阶段:反思——哪些问题或事件值得我们记录并改进?
设计思路: 本节课以魔术表演贯穿整个学习过程。整体分为三个模块,第一摆一摆、数一数,通过数花的过程积累数数的经验。第二个模块数一数、填一填,通过数 灯笼的过程,学生学会按行数和按列数以及列出连加算式。第三个模块说一说、算一算,应用到生活中,学以致用。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第九单元 总复习》全单元教学课件PPT优秀公开课课件

72-40=32 14+60=74 40-16=24 89-46=43
如何分类整理?
根据运算方式。
复习导入
92+6=98 51-7=44 28+47=75 16+39=55
72-40=32 14+60=74 40-16=24 89-46=43
加法:92+6、14+60、28+47、16+39
减法:72-40、51-7、40-16、89-46
竖式计算。
45+26= 71
45 + 21 6
71
74-29= 45 . 74
-29
45
60-17= 43 . 60
-17
43
知识梳理
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
连加、连减算式的计算方法是怎样的?
三个数连加,可以用前两个数的和与第三个 数相加,也可以三个数一同相加。
一个数连续减两个数,先减第一个数,用差 再减第二个数。
知识梳理
山坡上有48只白山羊,黑山羊比白山羊多15 只,黑山羊有多少只?
48+15=63(只) 答:黑山羊有63只。
综合运用
算一算。
55-44= 11 42+31= 73
65-6= 59 9+26= 35
77-34= 43 36+52= 88
96-61= 35 46-20= 26 48+11= 59
知识梳理
如何画直角?
认识角
知识梳理
认识角 如何拼角?角的拼组有什么特点? 拼角时两个角的顶点要重合。
一个锐角和一个直角一定能拼出一个钝角。
知识梳理
在下面给定的边上画一个直角(从给出的点画起)。
冀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第三单元教学课件

4+4+4+4+4=20
乘法算式: 5×4=20
乘号 4×5=20
有5个4相加。
返回
4+4+4+4+4=20
乘法算式: 5×4=20
乘号 4×5=20
读作5乘4等于20 读作4乘5等于20
返回
把其他两个算式写成乘法算式。
3+3=6换成乘法算式 3×2=6或者2×3=6
2+2+2+2=8换成乘法算式
这节课你们都学会了哪些知识?
求相同加数的和,可以利用加法计算, 也可以利用乘法计算。
返回
课后作业 1.从教材课后习题中选取; 2.从课时练中选取。
返回
冀教版 数学 二年级 上册
3 表内乘法(一)
乘法算式各部分名称
课前导入
探究新知
课堂练习
课堂小结
课后作业
返回
课前导入
一共有多少梅花鹿,先写出加 法算式,再写出乘法算式。
连一连 一一得一 一二得二 一三得三 二三得六 三三得九
2×3=6 1×3=3 3×3=9 1×1=1 1×2=2
返回
课堂小结
这节课你们都学会了哪些知识?
2和3的乘法口诀,一一得一、一二 得二、二二得四、一三得三、二三 得六、三三得九。
返回
课后作业 1.从教材课后习题中选取; 2.从课时练中选取。
返回
课前导入
横着数,每行4只…… 加法算式 4+4+4=12 乘法算式 4×3=12或者3×4=12 竖着数,每列3只…… 加法算式 3+3+3+3=12 乘法算式 4×3=12或者3×4=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