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数据采集与控制2010

合集下载

AQ30352010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安全监控通用技术规范

AQ30352010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安全监控通用技术规范

AQ3035-2010 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安全监控通用技术规范前言本标准第 4 章的 4.1、4.2 a)、4.2 c)、4.6.2.6、4.7.1、4.7.2.3、4.7.2.4、4.7.2.7、4.7.3 a)、4.7.4.1、4.7.5、4.7.7.3、4.7.13、4.8.2、4.9.5、4.9.11 为强制性条款,其余为推荐性条款。

本标准由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安全生产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化学品安全分技术委员会(TC 288/SC 3)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中国安全生产科学研究院、北京华瑞科力恒科技有限公司、南京本安仪表系统有限公司、河南汉威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吴宗之、关磊、刘骥、魏利军、马瑞岭、沈磊、董宇、任红军。

本标准是首次发布。

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安全监控通用技术规范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安全监控预警系统的监控项目、组成和功能设计等技术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化工(含石油化工)行业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新建储罐区、库区及生产场所安全监控预警系统(以下简称系统)的设计、建设和管理,扩建或改建系统可参照执行。

其它行业可参照执行。

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 2887 电子计算机场地通用规范GB/T 8566 信息技术软件生存周期过程GB/T 8567 计算机软件文档编制规范GB/T 12504 计算机软件质量保证计划规范GB 17626 电磁兼容试验和测量技术AQ XXXX-XXXX 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罐区安全监控装备设置规范HG/T 20507 化工自控设计规定(一)自动化仪表选型设计规定HG/T 21581 自控安装图册总说明、图形符号规定及材料库SH 3005 石油化工自动化仪表选型设计规范SH/T 3104 石油化工仪表安装设计规范3 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2010年《数据采集与处理》(第25卷1~6期)作者索引

2010年《数据采集与处理》(第25卷1~6期)作者索引

江 金龙 ( — 6 ) 67 6
晖 ( -7 ) 32 8
李永 杰 (— 7 ) 44 4
李有 才 (— 5 ) 2 1 4
Hale Waihona Puke 郭元术 (— 1 ) 45 2 H
韩 正 超 (—3 ) 22 9
4 伟 —425
李 玉 生 (— 3 ) 4 5 7
56 8 段 克清 — 4 — 2 段清 明 5 6 6
21 0 0年《 据采 集 与处理 》 第 2 数 ( 5卷 1 6期 ) ~ 作者 索 引
A 安 良(— 6 18 ) 安 琪 ( —3 ) 45 7 陈宗海 (—0 ) 34 7 G 胡 辉 ( —2 ) 56 O
李 凯 39 ) 李 林
3 96
程 洪炳 ( —2 ) 22 3
李传 富 (— 0 ) 56 5
李春 辉 (— ) 18 郭 郭 李春 来 (— 1 ) 34 3 李 方 圆 (—8 ) 33 9
戴礼荣 (— 6 17 )
(— 9 ) 4 4 5
(— 2 ) 33 4
卞银兵 (— 5 ) 22 0
卞 志 国 (—8 ) 66 3
谷 德峰 (—8 19 ) 顾 晓东 ( —0 ) 11 7

杰 (— 3 ) 22 4
陈 陈


鸣 (— 1 ) 33 3 培 (— 3 ) 22 4
松 (— 1 ) 45 2
文 (— 5 ) 56 5
都军 伟 (— 9 13 )
杜 海 顺 (— 6 ) 33 9
3 37 杜立 彬 — 3
11 ) 业 才 — 3
( - 9 5 56 )

控制系统的数据采集与处理技术

控制系统的数据采集与处理技术

控制系统的数据采集与处理技术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和进步,控制系统在各个领域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而控制系统的数据采集与处理技术则是其中至关重要的一环。

本文将对控制系统的数据采集与处理技术进行探讨,从数据采集的方式、处理方法以及技术应用等方面进行分析。

一、数据采集方式在控制系统中,数据采集是指将现实世界中的各种信息转化为计算机可以处理的数据形式。

常见的数据采集方式包括模拟信号采集和数字信号采集。

1. 模拟信号采集模拟信号采集是指将模拟信号通过模数转换器(ADC)转化为数字信号的过程。

在控制系统中,我们通常会采用传感器将各种物理量转化为电压或电流信号,再经过一定的放大和滤波处理后,将模拟信号送入ADC进行采样和转换。

2. 数字信号采集数字信号采集是指直接获取数字信号的过程。

例如,计算机数字输入/输出卡(DAQ)可以直接采集各种数字信号,并进行存储和处理。

数字信号采集具有抗干扰性强、采集速度高等优点,被广泛应用于控制系统中。

二、数据处理方法数据采集完成后,接下来就需要进行数据处理,以提取有用的信息,并为后续的控制决策提供依据。

在控制系统中,常用的数据处理方法包括滤波、数据压缩、特征提取以及智能算法等。

1. 滤波滤波是数据处理的基本方法之一,其目的是去除数据中的噪声和干扰,保留有用信号。

滤波方法包括低通滤波、高通滤波、带通滤波等,具体选择滤波器的类型和参数应根据实际情况进行。

2. 数据压缩对于大规模的数据集,为了减少数据存储和传输的开销,需要对数据进行压缩。

数据压缩可以分为有损压缩和无损压缩两种方式,具体选择哪种方式取决于对数据精度和压缩比的要求。

3. 特征提取数据处理的另一个重要环节是特征提取,即从原始数据中提取出对问题解决有帮助的特征。

常见的特征提取方法包括傅里叶变换、小波变换、主成分分析等,可以通过这些方法将原始数据转化为更具代表性和可分离性的特征。

4. 智能算法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快速发展,智能算法在控制系统数据处理中得到了广泛应用。

(完整版)AQ3035-2010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安全监控通用技术规范AQ3035-2010

(完整版)AQ3035-2010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安全监控通用技术规范AQ3035-2010

AQ3035-2010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安全监控通用技术规范前言本标准第4章的4.1、4.2 a)、4.2 c)、4.6.2.6、4.7.1、4.7.2.3、4.7.2.4、4.7.2.7、4.7.3 a)、4.7.4.1、4.7.5、4.7.7.3、4.7.13、4.8.2、4.9.5、4.9.11 为强制性条款,其余为推荐性条款。

本标准由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安全生产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化学品安全分技术委员会(TC 288/SC 3)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中国安全生产科学研究院、北京华瑞科力恒科技有限公司、南京本安仪表系统有限公司、河南汉威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吴宗之、关磊、刘骥、魏利军、马瑞岭、沈磊、董宇、任红军。

本标准是首次发布。

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安全监控通用技术规范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安全监控预警系统的监控项目、组成和功能设计等技术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化工(含石油化工)行业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新建储罐区、库区及生产场所安全监控预警系统(以下简称系统)的设计、建设和管理,扩建或改建系统可参照执行。

其它行业可参照执行。

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 2887 电子计算机场地通用规范GB/T 8566 信息技术软件生存周期过程GB/T 8567 计算机软件文档编制规范GB/T 12504 计算机软件质量保证计划规范GB 17626 电磁兼容试验和测量技术AQ XXXX-XXXX 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罐区安全监控装备设置规范HG/T 20507 化工自控设计规定(一)自动化仪表选型设计规定HG/T 21581 自控安装图册总说明、图形符号规定及材料库SH 3005 石油化工自动化仪表选型设计规范SH/T 3104 石油化工仪表安装设计规范3 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计算机控制系统数据采集与处理技术全解

计算机控制系统数据采集与处理技术全解

计算机控制系统数据采集与处理技术全解1. 引言计算机控制系统在现代工业自动化领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在计算机控制系统中,数据采集与处理是其中的核心环节之一。

本文将全面介绍计算机控制系统数据采集与处理技术,包括数据采集的原理和方法、数据处理的技术和算法等。

2. 数据采集的原理和方法数据采集是指通过各种传感器和仪器,将现实世界中的各种物理量、事件等转化为计算机可以接受和处理的数字信号。

数据采集的原理主要涉及模拟信号的采样与量化、传感器的选择与应用等方面。

2.1 模拟信号的采样与量化模拟信号是连续变化的信号,为了能够在计算机中进行处理,首先需要将模拟信号进行采样和量化。

采样是指将模拟信号在时间上进行离散化,而量化是指将采样后的信号在幅度上进行离散化。

常用的采样与量化方法有脉冲采样、均匀量化和非均匀量化等。

2.2 传感器的选择与应用在数据采集过程中,传感器的选择和应用决定了数据采集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常见的传感器包括温度传感器、压力传感器、速度传感器等。

根据不同的应用场景,选择合适的传感器进行数据采集,可以提高数据采集的精度和稳定性。

3. 数据处理的技术和算法数据采集是为了获取各种物理量和事件的数字信号,而数据处理则是对这些数字信号进行分析和处理,从中提取出有用的信息。

数据处理的技术和算法包括数据滤波、数据压缩、数据插值等。

3.1 数据滤波数据滤波是指对采集到的数据进行平滑处理,去除掉其中的噪声和干扰。

常见的数据滤波方法有移动平均滤波、中值滤波、滑动窗口滤波等。

3.2 数据压缩数据压缩是指对采集到的数据进行压缩编码,以减少存储空间和传输带宽的占用。

常见的数据压缩方法有哈夫曼编码、LZW编码、JPEG压缩等。

3.3 数据插值数据插值是指通过已知数据点之间的关系,推算出缺失数据点的数值。

常见的数据插值方法有线性插值、多项式插值、样条插值等。

4. 数据采集与处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在实际应用中,数据采集和处理通常并不是独立进行的,而是需要设计和实现一个完整的数据采集与处理系统。

控制系统中的数据采集与处理技术

控制系统中的数据采集与处理技术

控制系统中的数据采集与处理技术数据采集与处理是现代控制系统中重要的环节,它涉及到对各种信号的获取、传输、解析和处理。

准确和高效的数据采集与处理技术可以有效地提高控制系统的性能和稳定性。

本文将介绍控制系统中常用的数据采集和处理技术及其应用。

一、模拟信号采集与处理技术在控制系统中,模拟信号是最常见的一种信号类型。

它可以是连续变化的电压、电流、温度等物理量。

模拟信号采集与处理技术主要用于对这些模拟信号进行采样、滤波和放大等处理。

1. 采样技术采样是指将连续时间的模拟信号转化为离散时间的数字信号。

常见的采样方式有脉冲采样和保持采样。

脉冲采样通过取样信号模拟模拟信号形成采样脉冲,保持采样则是通过开关电路将模拟信号保持在指定电平上。

2. 滤波技术滤波是为了去除模拟信号中的噪声和杂频,使得信号更加纯净和稳定。

常见的滤波方式有低通滤波、高通滤波和带通滤波等。

低通滤波器可以去除高频噪声,而高通滤波器可以去除低频噪声。

3. 放大技术模拟信号经过采样和滤波后,可能需要进行放大以适应后续的处理和控制任务。

放大可以使用运放等放大器件来实现,通过改变输入输出之间的电压关系,将模拟信号进行放大。

二、数字信号采集与处理技术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数字信号采集与处理技术在控制系统中得到广泛应用。

它通过模数转换器将模拟信号转换成数字信号,然后利用计算机进行进一步的处理。

1. 模数转换技术模数转换技术主要包括采样和量化两个步骤。

采样是指以一定的频率对模拟信号进行采样,量化则是将采样后的信号按照一定的精度进行数字化表示。

2. 数字信号处理技术数字信号处理技术可以对采集到的数字信号进行滤波、谱分析、重构等操作。

它包括离散时间信号处理和离散傅里叶变换等算法。

3. 压缩与传输技术数字信号可以通过压缩技术将其压缩成更小的数据量,以便于传输和存储。

常见的压缩技术有无损压缩和有损压缩。

传输技术包括串行传输和并行传输,以及网络传输等。

三、实时性与可靠性保证在控制系统中,数据采集与处理的实时性和可靠性是非常关键的。

GMP2010附录13-药品数据管理规范

GMP2010附录13-药品数据管理规范

药品数据管理规范(征求意见稿)第一章总则第一条【目的】为规范药品数据管理,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实施条例》,制定本规范。

第二条【实施范围和主体】本规范适用于药品研发、生产、流通、上市后监测与评价等产品生命周期中全部活动的数据管理。

从事上述活动的机构和个人均应当遵守本规范。

第三条【基本要求】数据管理是药品质量管理体系的一部分,应当贯穿整个数据生命周期。

数据管理应当遵守归属至人、清晰可溯、同步记录、原始一致、准确真实的基本要求,确保数据可靠性。

第四条【诚信原则】执行本规范的机构和个人应当坚持诚实守信,倡导公开、透明的质量文化。

AA* ——-f=p 曰.AA;丁中第二章质量管理第五条【资源配备】为确保数据可靠性,机构应当配备足够的、符合要求的人员、技术、设施和设备。

第六条【风险管理】质量风险管理是数据管理的重要工具,应当贯穿整个产品生命周期和数据生命周期。

基于数据可靠性风险的程度,采用合适的管理措施,有效控制风险。

第七条【管理要求】应当建立规程确保数据可靠性,监测和预防可能影响数据可靠性的风险。

【委托责任】在委托和采购活动中,委托方和采购方对数据可靠性及基于数据做出的决定负责,受托方和供货方应当执行本规范要求,并在质量协议或书面合同中明确双方数据管理的职责。

【质量审计】应当定期对数据管理情况进行自检,并经高层管理人员审核。

第八条【问题调查】发现违反数据可靠性要求的,应当进行全面调查评估,并采取纠正和预防措施。

经调查评估,发现涉及产品申报资料或影响产品质量,可能对患者产生不利影响的,应当立即采取风险管控措施,并按照相应法律法规的规定报告药品监督管理部门。

第三章人员第九条【高层管理人员】高层管理人员应当负责建立良好的企业质量文化,配置足够的人力资源,以确保满足数据管理的要求。

高层管理人员对药品数据可靠性负最终责任。

第十条【管理层责任】管理人员负责建立并监督执行数据管理相关规程;保证与数据可靠性相关的工作质量不受商业、利益相关方等因素的影响;参与和推进在工艺、方法、环境、人员、技术等方面降低数据可靠性风险的活动。

数采仪使用说明书(双面版)2010

数采仪使用说明书(双面版)2010

目录第一章功能及特点 (1)1.1 山珍II 型数据采集仪的原理 (1)1.2 山珍II 型数据采集仪的特点 (1)第二章技术指标 (3)2.1 技术指标 (3)2.2 工作环境指标 (4)第三章接口与按键 (6)3.1 硬件接口 (6)第四章操作说明 (7)4.1 显示 (7)4.2 设置菜单操作 (7)第五章安装说明 (11)5.1 SIM卡的安装 (11)5.2 信号电缆的连接 (11)第六章常见问题及处理 (14)6.1注意事项 (14)6.2常见故障 (14)6.3技术支持 (15)6.4免责申明 (15)附录 (16)附录一:常用因子编码表 (15)附录二:目前嵌入的协议内容及编码 (18)附录三:安装结构尺寸 (20)附录四:代码定义 (21)1第一章功能及特点1.1 山珍II 型数据采集仪的原理山珍II 型数据采集仪,与现场监测仪表连接,采集监测结果(如COD、PH等水污染物,二氧化硫、烟尘等气污染物,流量计等),并进行数据的处理和储存,并将各项数据如瞬时值、平均值、最小值、最大值以及环保实施设备的运行监测等,以(如GPRS/ CDMA、以太网等)方式通过网络传输层实时传送到控制室的通讯服务器,从而监控中心可以进行远距离监控、监测。

1.2 山珍II 型数据采集仪的特点●全智能。

无人职守自动工作。

实现对下端仪器的反控。

●多信道通讯。

GPRS /CDMA、以太网等,所有通讯方式可以同时使用,具有极高的通讯可靠性。

出厂标配为LAN通讯方式。

● 备用电源系统。

当AC220掉电时,将自动切换到备用电池供电。

可持续工作大于8个小时。

●具有报警功能。

按照设置的报警上、下限触发报警功能,并可以及时上报到中心机,且报警出现时自动按设定间隔时间记录监测数据。

并具有报警使能开关设置。

●显示下端仪器的工作状态。

数据采集仪自带8个按键、8位数码管以及8个状态指示灯。

可在现场设置工作参数、指示设备的运行状态和显示采集到现场数据,并且设置参数时需要密码识别。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A/D转换器有直接转换法和间接转换法两大类。 直接法是通过一套基准电压与取样保持电压进行比较,从 而直接将模拟量转换成数字量。其特点是工作速度高,转换精 度容易保证,调准也比较方便。直接A/D转换器有计数型、逐次 比较型、并行比较型等。 间接法是将取样后的模拟信号先转换成中间变量时间t或频 率f, 然后再将t或f转换成数字量。其特点是工作速度较低,但 转换精度可以做得较高,且抗干扰性强。间接A/D转换器有单次 积分型、双积分型等。
R
11U REF 15
量化电平依据有舍有 入划分为7个电平。
R
9U REF 15
量化单位为 Δ =(2/15)UREF
量化误差为
& d1
R ui
7 U REF 15

max|=
(1/15)UREF
R
5 U REF 15
电压比较器
3U REF 15
R
U+≥U-时,Ci=1;
U+<U-时,Ci=0。
R
1)
当 Uo 的 尾 数 < Δ 时 , 舍尾取整。这种方法 ε 总 为正值,ε max= Δ 。
2)
当 Uo 的尾数< Δ/2 时,舍 尾 取 整 ; 当 Uo 的 尾 数 ≥ Δ/2 时,舍尾入整。这种方法ε可 正可负,但是 |ε max|= Δ /2 。 可见,它的误差要小。
A/D转换器的主要电路形式
为10V,则其分辨率为
1 10V 10 V 2.44m V 分辨率= 12 4 096 2
2. 转换时间是指 A/D 转换器从接到转换启动信号开始,到输
出端获得稳定的数字信号所经过的时间。
A/D 转换器的转换速度主要取决于转换电路的类型,不同 类型A/D转换器的转换速度相差很大。
①双积分型A/D转换器的转换速度最慢,需几百毫秒左右;
1 LSB 。就表明实际输出的数字量和理 2
例:某信号采集系统要求用一片A/D转换集成芯片在1s内对16个热电 偶的输出电压分数进行A/D转换。已知热电偶输出电压范围为0~25mV (对应于0~450℃温度范围),需分辨的温度为0.1℃,试问应选择 几位的A/D转换器?其转换时间为多少? 解: 分辨率= 0.1
输 出 寄 存 器
dn-1(MSB) dn-2 „ n 位并行 d2 数字输出 d1 d0 (LSB)
逐次逼近型A/D转换器原理图
逐次逼近型A/D转换器的工作原理:
①转换开始前先将逐次逼近寄存器SAR清“0”; ②开始转换以后,第一个时钟脉冲首先将寄存器最高位置成 1 , 使输出数字为 100„0 。这个数码被 D/A 转换器转换成相应的模 拟电压uo,经偏移 Δ /2 后得到uO′= uO-Δ /2 ,并送到比较器中 与uI′进行比较。若uI′<uo′,说明数字过大,故将最高位的 1 清 除置零;若uI′≥uo′,说明数字还不够大,应将这一位保留。 ③然后,按同样的方法将次高位置成 1 ,并且经过比较以后确 定这个 1 是保留还是清除。这样逐位比较下去,一直到最低位 为止。比较完毕后,SAR中的状态就是所要求的数字量输出。
2.ADC0809工作原理
②发出 A/D 转换启动信号 START ,在START 的上升沿将SAR ①输入 ④转换结束后, ③转换过程在时钟脉冲 3 位地址信号,在 EOC跳为高电平,在 CLK ALE 的控制下进行; 脉冲的上升沿将地址锁存,经 OE端输入高电平,从 清0,转换结束标志EOC变为低电平,在START的下降沿开 而得到转换结果输出。 译码选通某一通道的模拟信号进入比较器; 始转换;
转换的结果为:d3d2d1d0=1010。
3.双积分型A/D转换器
双积分型A/D转换器原理
双积分型 ADC 的转换 原 理 是 先 将 模 拟 电 压 UI 转换成与其大小成正比 的时间间隔 T ,再利用基 准时钟脉冲通过计数器 将T变换成数字量。
工作过程
1.初始化阶段 CR清零,S2闭合,电容放电 2.第一次积分(经过2n 个脉冲后,即t= 2n *Tc 后,
3.ADC0809引脚功能
IN0~IN7:8路模拟电压输入。
ADDC、ADDB、ADDA:3位地址信号。
ALE:地址锁存允许信号输入,高电平有效。
D7~D0(2-1~2-8):8位二进制数码输出。
OE :输出允许信号,高电平有效。即当 OE=1 时,打开输出
锁存器的三态门,将数据送出。
UR(+)和UR(-):基准电压的正端和负端。
能够将数字量转换为 模拟量的器件称为数 模转换器,简称D/A转 换器或DAC。
数据采集系统的输入通道
模数转换器
A/D转换器的基本工作原理 A/D 转换是将模拟信号转换为数字信号,转换过程通 过取样、保持、量化和编码四个步骤完成。 模拟量输入 数字量输出
VI
采样
保持
量化
编码
DO
取样和保持
取样(也称采样)是将时间上连续变化的信号,转换为时 间上离散的信号,即将时间上连续变化的模拟量转换为一系列 等间隔的脉冲,脉冲的幅度取决于输入模拟量。
例:若UREF=-4V,n=4。当采样保持电路输出电压uI′=2.49V时,试 列表说明逐次逼近型ADC电路的A/D转换过程。
解:量化单位为 =
| U REF | 4 = =0.25V n 2 16
偏移电压为Δ /2=0.125V
CP节拍
SAR的数码值 DAC输出 比较器输入 比较判别 逻辑操作 Q 3 Q 2 Q 1 Q 0 u O =D n • Δ u I ′ u O ′=u O - Δ /2 0 0 0 0 0 清0 1 1 0 0 0 2V 2.49V 1.875V u O ′≤ u I ′ 保留 2 3 4 5 1 1 1 1 1 0 0 0 0 0 1 0 1 1 1 0 3V 2.5V 2.75V 2.5V 2.49V 2.49V 2.49V 取样 2.875V 2.375V 2.625V u O ′> u I ′ u O ′≤ u I ′ u O ′> u I ′ 去除 保留 去除 输出/取样
450
1 4500
1 1 12位ADC的分辨率= 12 2 4096
故需选用13位A/D转换器。
1 62.5 ms 转换时间= 16
模数转换器举例-8位集成ADC0809
ADC0809是采用CMOS工艺制成的8位八通道逐次逼近型 A/D转换器。
1.ADC0809特性参数 分辨率: 精度: 转换时间: 增益温度系数: 输入电平: 功耗: 8位 8位 100µs 20ppm/℃ TTL 15mW
3.第二次积分
双积分A/D转换器优点
首先,其转换结果与时间常数 RC 无关,从而消除了由于 斜波电压非线性带来的误差,允许积分电容在一个较宽范 围内变化,而不影响转换结果。 其次,由于输入信号积分的时间较长,且是一个固定值 T1 ,而 T2 正比于输入信号在 T1 内的平均值,这对于叠 加在输入信号上的干扰信号有很强的抑制能力。最后,这 种 A/D 转换器不必采用高稳定度的时钟源,它只要求时 钟源在一个转换周期( T1+T2)内保持稳定即可。这种 转换器被广泛应用于要求精度较高而转换速度要求不高的 仪器中。
第四章 数/模和模/数转换
概述
ADC和DAC的应用:
传感器
(温度、压力、流 量等模拟量)
A/D
能够将模拟量转换为 数字量的器件称为模 数转换器,简称A/D转 换器或ADC。
显示器
计算机
(数字量)
打印机
执行部件
(模拟量控制)
D/A
ADC和DAC是沟通模拟电路和数字电 路的桥梁,也可称之为两者之间的接口.
1U REF 15
C -0 +
R/2 电压比较器
并行比较型A/D转换器真值表
输入模拟电压 寄存器状态 (编码器输入) Q 6 Q5 Q4 Q3 Q2 Q1 Q0 数字量输出 (编码器输出) d2 d1 d0
uI
( 0 ~ 1 )UREF 15 1 ( ~ 3 )UREF 15 15 ( 3 ~ 5 )UREF 15 15 ( 5 ~ 7 )UREF 15 15 ( 7 ~ 9 )UREF 15 15 11 9 3.6V~4.4V ( 15 ~ )UREF 15 ( 11 ~ 13 )UREF 15 15 ( 13 ~ 1 )UREF 15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1
0
1 1
0
0 0
0
0 1
0
1 0
0
0 0 0
0
0 0 1
0 0
0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0
1 1 1 1
1
0 0 1 1
1
0 1 0 1
1
1
1
1
1
1
1
例如:uI=4.2V,UREF=6V。 则数字量输出d2d1d0=101。
取样过程
输 入 模 拟 信 号
采样脉冲 采 样 输 出 信 号
f s 2 f max
模拟信号经采样后,得到一系列样值脉冲。采样脉冲宽度 τ 一般是很短暂的,在下一个采样脉冲到来之前,应暂时保持 所取得的样值脉冲幅度,以便进行转换。因此,在取样电路之 后须加保持电路。
取样保持电路及输出波形
①在采样脉冲S(t)到来的时间τ 内,VT导通,UI(t)向电容C充电,假 定充电时间常数远小于 τ ,则有:UOC (t) =US(t)=UI(t)。--采样 场效应管VT为采样门,电容 为保持电容,运算放大器为跟
因此,这种转换器适用于高速, 精度较低的场合。
2. 逐次逼近型A/D转换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