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道工程测量
铁路工程卫星定位测量规范 条文

《铁路工程卫星测量规范》条文说明1.0.1本规范是以现行的《新建铁路工程测量规范》、《新建铁路摄影测量规范》规定的测量精度为标准,充分考虑经实践证明铁路卫星测量能够达到的精度,采纳了路内各勘察设计院、工程局、以及铁路局的技术开发成果和作业技术规定编制而成的,适用于不同等级铁路、不同勘察阶段和不同用途的卫星测量工作。
1.0.4卫星接收机的定期检验鉴定,是国家强制性标准,各单位除认真执行外。
在一个项目开始测量之前,为了解经过长途运输之后,仪器及设备工作状态是否正常,规定在现场进行接收机比长测量和附属设备的检验校正。
1.0.5本条规定除符合本规范的规定外,尚应符合国家和铁道部现行有关强制性标准的规定。
这些标准包括:TB 10101─99 新建铁路工程测量规范TB 10050—97新建铁路摄影测量规范TBJ 101-88 既有铁路测量技术规则《客运专线铁路无碴轨道工程测量暂行规定》(铁建设[2006]189号)GB/T18314—2001 全球定位系统(GPS)测量规范CH 8016-1995全球定位系统(GPS)测量型接收机检定规程CH 1002-1995测绘产品检查验收规定GB 12896-1991 国家三、四等水准测量规范GB 50026-93 工程测量规范GB/T17942-2000国家三角测量规范3.1.2 、3.1.4 卫星相对定位获取的是WGS-84坐标系中的三维坐标向量(△69X、△Y、△Z),反映了WGS-84坐标系的指向和尺度,不能用于铁道工程的施工。
施工坐标系与独立坐标系本质上同属于独立坐标系。
习惯使用的桥、隧施工坐标系是一般的平面坐标系,实质上讲是一个经过坐标平移和旋转的自定义椭球(工程椭球)的高斯投影坐标系。
计算自定义椭球的高斯投影坐标需要确定自定义椭球的基本参数和中央子午线经度。
而自定义椭球参数的计算需要测区平均高程异常,工程平均高程,以及施工坐标系的起算点假定坐标和工程主轴的坐标方位角。
铁路工程测量规范

±30 L
±30 L
±40 Ri
注:K为测段水准路线长度,单位为km;L为水准路线长度,单位为km;Ri为检测 测段长度,以千米计。
15
§4—高程控制测量
4.2.2 水准测量的主要技术要求应符合表4.2.2的规定。
表4.2.2 水准测量的主要技术要求
等级
一等 二等 三等
四等 五等
水准仪类 水准尺类
等级
测距相对 中误差
测角中误差 (″)
导线全长相对 闭合差
方位角闭合 差(″)
0.5″级 仪器
测回数
1″级仪 2″级仪
器
器
6″级 仪器
二等 1/250000
1
1/100 000
±2.0
6
9
-
-
三等 1/150000
1.8
1/55000
±3.6
4
6
10
-
四等 1/80000
2.5
1/40000
±5
3
4
6
9
4
6
2
4
2″级 仪器
-
9
6
11
§3—控制网测量
3.4.2 三角形网中角度和边长可根据需要选择部分观测或全部观测;观测的
角度和边长均应作为三角形网中的观测量参与平差计算。
3.4.3 三角形网水平角观测,除符合本规范第3.4.1条规定外,还应符合本
规范第3.3.5条、3.3.6条的规定。
3.4.4 三角形网的边长测量应按本规范第3.3.9条和表 3.4.1的规定执行。
视距 (m)
前后视距差 测段的前后视距 (m) 累积差(m)
视线高度(m)
地下铁道、轻轨交通工程测量规范

11.1.1 地面平面控制测量11.1.1.1 一般规定应按地下铁道轻轨交通工程建设规划网中各条线路建设的先后次序沿线路独立布设平面控制网各条交叉线路布设的平面控制网在交叉地段必须有一定数量的控制点相重合平面控制网应分两级布设,首级为GPS控制网二级为精密导线网,在满足本规范精度指标的情况下也可采用其它传统布网形式平面控制网的坐标系统应在满足测区投影长度变形值不大于1/4000(小于25mm/km)的要求下采用高斯正形投影3°带或任意平面直角坐标系统也可沿用符合上述要求的城市原有的坐标系统高程投影面宜与城市平均高程面一致若地下铁道轻轨交通工程的线路轨道面的平均高程与城市的高程投影面的高差影响每千米大于5mm时 ,宜采用其线路轨道平均高程面应在每个井 (洞 ) 口或车站附近至少布设三个平面控制点作为向隧道内传递坐标和方位的联系测量依据凡符合G PS网要求的既有城市控制点的标石应充分利用应定期对GPS网和精密导线网进行复测复测精度不应低于施测时的精度11.1.1.2GPS控制测量GPS控制测量前应根据地下铁道轻轨交通线路规划设资料并按静态相对定位原理建网GPS控制网的主要技术指标应符合表3.2.2的规定表3.2.2GPS控制网的主要技术指标GPS控制网的布设应遵守以下原则控制网内应重合3-5个原有城市二等控制点或在城市里的国家一二等控制点,除地GPS控制网内短边未知点构网观测外,还应包括重合点在内对控制网内构成长边图形观测这种长边图形宜为重叠的大地四边形或中点多边形隧道洞口竖井和车站附近应布设控制点相邻控制点应有两个以上的方向通视其它位置的控制点间应至少有一个方向通视GPS控制网必须由非同步独立观测边构成闭合环或附合路线(按长边和短边分别连接)每个闭合环或附合路线中的边数应符合本规范表3.2.8的规定在G PS控制网中除所利用的城市控制点已有水准联测的高程之外其它GPS点应根据需要进行水准联测水准联测应采用四等水准测量或不低于四等水准测量精度的其它方法11.1.1.3GPS控制网点位的选择应遵循以下原则当利用城市已有控制点时应检查该点的稳定性及完好性地面上的控制点应选在利于保存施测方便的地方建筑物上的控制点应选在便于联测的楼顶承重墙上面控制点上应视野开阔并避开多路径效应的影响控制点应远离高压输电线和无线电发射装置,其间距分别不小于50m和200m控制点应埋设牢固并应绘制点之记GPS控制点均应埋设永久性的标石建筑物上的点下层标心应埋入楼顶平台混凝土中上层标石应固结在楼顶板平台上并涂防水材料。
客运专线无砟轨道铁路工程测量暂行规范

客运专线无砟轨道铁路工程测量暂行规范《客运专线无砟轨道铁路工程测量暂行规范》第一部分2021-07-0611:1311总则1.0.1为统一客运专线无碴轨道铁路工程测量技术建议,并使测量成果质量满足用户勘测、施工、运营维护各个阶段的要求,适应客运专线无碴轨道铁路工程建设和运营维护的需要,制定本暂行规定。
1.0.2本暂行规定适用于于设计行车速度200~350km/h客运专线无碴轨道铁路工程测量。
对于其它铺设无碴轨道的铁路,无碴轨道地段的工程测量可参照本暂行规定执行。
1.0.3客运专线无碴轨道铁路工程测量平面坐标系应采用工程独立坐标系统,并引入1954年北京坐标系/1980西安坐标系。
边长投影在对应的线路设计平均值高程面上,投影长度的变形值不应大于10mm/km。
1.0.4客运专线无碴轨道铁路工程测量的高程系统应当使用1985国家高程基准。
当个别地段并无1985国家高程基准的水准点时,可引用其它高程系统或以独立高程起算,但在全线高程测量全线贯通后,应当消解断高,折算成1985国家高程基准;困难时亦应当折算成全线统一的高程系统。
1.0.5客运专线无碴轨道铁路工程测量的平面、高程控制网,按施测阶段、施测目的及功能可以分成勘测掌控网、施工掌控网、运营保护掌控网。
为了确保勘测、施工、运营保护各阶段平面测量成果的一致性,各阶段的平面控制测量应共同使用同一个gps基础平面控制网。
1.0.6客运专线无碴轨道铁路工程测量平面掌控网宜按分级布网的原则分后三级架设,第一级为基础平面控制网(cpⅰ),第二级为线路控制网(cpⅱ),第三级为基桩控制网(cpⅲ)。
各级平面掌控网的促进作用为:1cpⅰ主要为勘测、施工、运营维护提供坐标基准;2cpⅱ主要为勘测和施工提供控制基准;3cpⅲ主要为无碴轨道铺设和运营保护提供更多掌控基准。
1.0.7客运专线无碴轨道铁路高程控制网应按二等水准测量精度要求施测。
在勘测阶段,不具对备二等水准测量条件时,优弧两阶段实行,勘测阶段按四等水准测量建议施测,线下工程施工完成后,全线再按二等水准测量要求建立水准基点控制网。
《工程测量》课程标准

《工程测量》课程标准一、课程说明《工程测量》课程标准课程编码:35196 承担单位:建筑工程学院制定:制定日期:2022.10.10审核:建工学院专业指导委员会审核日期2022.10.23批准: 批准日期2022.10.25(1)课程性质:本门课程是铁道工程技术专业重要的、具有较强实践性的一门专业基础课。
(2)课程任务:主要针对线路工、测量放线工等岗位开设,主要任务是培养学生在线路工、测量放线工岗位中控制测量、地形图测绘、铁路工程测量的主要内容及方法,具备铁路工程施工测设的基本技能。
(3)课程衔接:在课程设置上,前导课程有《应用力学》,《工程制图》,《工程材料》等,后续课程有《铁路选线设计》。
二、学习目标通过学习该课程,使学生掌握工程测量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掌握小地区控制测量的理论和方法;大比例尺地形图的测绘方法及应用;掌握铁路工程测量的主要内容及方法,具备铁路工程施工测设的能力。
同时培养学生敬业爱岗思想、团结协作精神。
(1)能熟练操作测量仪器(全站仪、电子水准仪、GPS接收机等)的使用方法;(2)能进行小区域平面高程控制网的布设、观测及数据处理;(3)能熟练运用《GB50026--93工程测量规范》、《GB/T14911-91测绘基本术语》等。
(4)能独立组织大比例尺地形图的测绘工作,并掌握地形图在铁路工程中的应用;掌握铁路中线测设及纵、横断面测量方法;三、课程设计本课程以铁道工程技术专业施工过程所接触的测量仪器为载体,针对岗位任职要求,与本课程的教学团队共同研究、开发和设计课程教学内容,选取7个典型的案例作为学习情境;根据岗位(群)工作任务要求,确定学习目标及学习任务内容;本课程采取行动导向教学模式,通过设置学习情境,融入任务驱动、理论实践一体化的项目课程理念,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活动,把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探究性、参与性与创造性很好的结合在一起,全面培养学生的技能操作水平、工作态度等。
铁路工程测绘技术标准体系研究

铁路工程测绘技术标准体系研究摘要:铁路技术标准体系是铁路标准化顶层设计文件之一,建立完善标准体系是铁路标准化工作的一项重要基础性工作。
我国已经形成了系统完备、覆盖全面的工程建设标准体系,按阶段纬度划分,涵盖勘察、设计、施工、验收等全过程阶段,有力指导了铁路建设。
开展铁路工程测绘技术标准体系研究,旨在围绕满足铁路工程建设各阶段的测绘业务需求,对铁路工程测绘技术标准的制修订进行顶层设计和策划,近年来仅有个别专业针对如何建立专业技术标准体系进行了讨论和建议。
关键词:铁路工程;测绘;技术标准随着我国科技水平的不断发展和提升,自动化测绘技术已经深入到很多工程领域,其中在现代铁路工程测绘技术之中,测绘技术得到了很大的应用和发展。
测绘工作是铁路工程建设中的先行环节,也是铁路基础建设工程中最重要建设环节之一,对铁路建设起到基础性、决策性作用;也对工程质量、测绘技术的先进性、实用性以及智慧化管理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铁路建设的测绘单位在多年的实践中积累了大量的宝贵经验,但业内普遍感觉现行的铁路测绘标准体系的建设和完善却显得滞后,不能够更好地适应当前我国铁路工程建设中专业的需要和发展。
对现行的铁路工程测绘技术标准体系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为铁路工程测绘技术标准体系的修订和完善。
一、铁路测量技术标准体系研究的意义铁路是国民经济大动脉和大众化交通工具,是国家重要的交通基础设施。
21 世纪以来,以高速铁路为代表的铁路基础设施快速发展,已初步形成网络; 高速铁路、既有线提速、高原铁路、高寒铁路、重载铁路等技术均达到世界先进水平,铁路基础设施建设取得了巨大成就。
为适应铁路发展需要,加强标准制修订工作的规划指导,原铁道部科研立项开展标准体系研究,规划和指导了一批铁道行业标准的制修订。
尤其是高速铁路标准体系,为系统制定高速铁路技术标准起到了规划和指导作用,加快了高速铁路技术标准的制定进度,为设计、装备制造、工程建设、检查与验收、运营维护等提供了技术依据,为高速铁路的安全可靠提供了技术支撑。
铁道工程测量发展与现状

铁道工程测量发展与现状摘要:电子计算机技术、激光测距技术、空间技术、GPS定位测量技术等新技术的发展与应用,为铁道工程测量提供新的方法和手段。
随着国家加大西部经济建设投入,一带一路的启动,铁道工程建设项目大规模的增加,对铁道工程测量将提出更高的要求。
关键词: 铁道工程测量测量技术测绘仪器。
一、前言铁道工程测量是一门综合性应用科学,它直接为国民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服务,有着悠久的历史。
近40年来,随着测绘科技的进步发展,铁道工程测量技术面貌发生了深刻的变化。
电子计算机技术、微电子技术、激光技术、空间技术等新技术的发展与应用,为铁道工程测量提供了新的方法和手段。
随着传统测绘技术向数字化测绘技术转化,面向21世纪,我国铁道工程测量技术的发展趋势和方向将是:数据采集自动化、数字化,数据管理标准化、格式化,数据传播网络化、多样化。
GPS技术、GIS技术、数字化测绘技术以及先进的测量仪器已广泛应用在铁道工程测量中。
在新线平面控制测量方面,GPS定位测量技术代替了传统的三角锁、网定位测量方法。
在地形测绘方面,全站仪数字测图、GPS-RTK数字测图、无人机航测成图及各种成图软件取代了传统的白纸测图方法,使地图从数据采集、编辑、出图一体化成为现实。
二、先进仪器与铁道工程测量进入二十一世纪以来,出现了许多先进的测量仪器和测量方法,为铁道工程测量提供了先进的技术手段和工具,精密测距仪、全站仪、数字水准仪、GPS-RTK,为铁道工程测量向现代化、自动化、数字化方向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改变了传统的铁道工程平面控制布网、线路地形测量、纵断面测量、横断面测量和施工放样测量的作业方法。
GPS-RTK的应用,是测量技术进步的重要标志之一, GPS-RTK具有自动记录、自动改正误差、自动进行距离归化计算。
可以利用电子手簿把野外测量数据记录下来,通过接口设备传输到计算机进行测量数据处理和图形编辑。
激光水准仪、全自动数字水准仪、精密补偿水准仪实现了在几何水准测量中自动安平、自动读数、自动记录、自动检核测量数据等功能,使几何水准测量向自动化、数字化方向迈进了一大步。
铁道工程专业认识

铁道工程专业认识概述铁道工程是一门涵盖铁路建设、维修和管理等方面的专业。
它是交通工程学科中的一个分支,主要研究铁路线路、轨道、桥梁、隧道、车辆以及相关设施的设计、施工和运营等内容。
本文将介绍铁道工程专业的基本知识和职业发展前景。
学科门类铁道工程专业属于交通运输工程学科,通常与其他交通工程专业,如公路工程和水运工程相互关联。
铁道工程旨在培养学生掌握铁路线路、轨道以及相关设施的规划、设计、施工和维修等技能。
专业课程铁道工程专业的课程设置涉及以下几个方面:1.铁路工程力学:研究铁道工程中力学原理的应用,包括轨道负荷、车辆力学和桥梁强度等;2.铁道工程建筑:学习铁道工程中所需的各类建筑物,如车站、信号楼、桥梁和隧道等;3.铁道工程材料与结构:了解铁路线路和相关设施所使用的材料,学习相关结构的设计和施工;4.铁道工程测量:学习测量技术及其在铁道工程中的应用,包括线路测量、轨道检测和地形测量等;5.铁道工程施工与维修:掌握铁道工程项目的施工和维修技术,包括线路铺设、道岔调整和设备维护等;6.铁道运输管理:了解铁道运输的规划、组织和管理,学习相关的技术和方法。
就业前景铁道工程专业毕业生有着广阔的就业前景。
目前,铁路运输在我国交通系统中占有重要地位,国家对铁路建设以及维护的投资力度不断增加,这为铁道工程专业提供了丰富的就业机会。
毕业生可以就职于以下单位或领域:1.铁路局或铁路设计院:从事铁道建设规划、设计和研究工作;2.铁路施工公司:参与铁路线路的施工和维修工作;3.铁路运输企业:负责铁路运输的组织和管理;4.铁路相关设备制造企业:从事与铁道工程相关的设备制造和研发工作;5.高校和科研机构:从事铁道工程领域的教学和研究工作。
结论铁道工程专业是一个有挑战性和发展空间的学科。
随着我国铁路建设的不断推进,对该专业人才的需求也不断增长。
选择铁道工程专业的学生,将有机会在铁路建设与运营中发挥自己的才能,为我国铁路事业做出贡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研室主任
(签字)
学院院长(系主任)
(签字)
专 业
班 级
学 号
姓 名
大连交通大学试卷
2008 ~2009 学年 第 1 学期
课程 铁道工程测量
课程性质(□必修□专业限选□任选) 考试方式(□闭卷□开卷)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计20分)
1.丈量一段距离,往、返测为357.23米、357.33米,则相对误差为( )。
A 、1/3573
B 、1/3753
C 、1/3700
D 、1/3500
2.在进行一般地形测量时,测量范围的半径为( )公理时,可用水平面代替水准面。
A 、25
B 、10
C 、15
D 、20
3.( )是由标准方向线的北端开始顺时针旋转到该直线所夹的水平角。
A 、天顶距 B 、竖直角 C 、方位角 D 、象限角。
4.从一个已知的水准点出发,沿途经过各点,最后回到原来已知的水准点上,
这样的水准路线是( )。
A 、附合水准路线
B 、闭合水准路线
C 、支水准路线
D 、支导线 5.在地形图上,只有( )的等高线可以交。
A 、盆地 B 、悬崖 C 、山谷 D 、山头 6.大地水准面有( )个。
A 、1
B 无数
C 、2
D 、5 7.在地形图上,可用比例符号表示的地物是( )。
A 、控制点
B 、电杆
C 、烟囱
D 、房屋 8.用经纬仪测定水平角时,应尽量瞄准目标的( )。
A 、顶部 B 、中部 C 、任何地方都可以 D 、底部 9.在一幅地形图上,等高距有( )个。
A 、2
B 、1
C 、无数
D 、3 10.在地形图上,等高线比较密集,说明此处( )。
A 、坡度缓 B 、坡度陡 C 、坡度为零 D 、与坡度无关
得分
装
订
题 号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七 八 总 分 得 分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计20 分)
1、测量工作的基准线是 ,高程的起算面是 ,我国目前采用的高程系统是 。
2、在同一竖直面内视线与 之间的夹角称为竖直角。
3、直线定向时所依据的标准方向有 、 和 方向。
4、1:2000比例尺地形图图上5厘米相应的实地长度为 米。
5、经纬仪的安置包括 和 。
6、测量误差等于 减去 。
7、对某量作n 次等精度观测,所得改正数分别为V 1、V 2、……V n ,则该量的观测值中误差为 。
8、小区域平面控制测量中常用的布置形式有 和 。
9、经纬仪视距测量可同时测出两点之间的 和 。
10、水平距离测量方法常用的有 、 、 三种。
三、判断题(正确打√,错误打×;每题2分,共20分)
1、地面点的绝对高程是指地面点到任一水准面的铅垂距离。
( )
2、由子午线北端逆时针量到某一直线的夹角称为该直线的方位角。
( )
3、竖直角就是在过视线的竖直面内视线与水平线的夹角。
( )
4、经纬仪对中的目的是使仪器的竖轴与测站点中心位于同一铅垂线上。
( )
5、等高线向低处凸出表示山脊,向高处凹进表示山谷。
( )
6、闭合导线各点的坐标增量代数和的理论值应等于0。
( )
7、一条直线的正、反方位角之差应为180°。
( )
8、地球表面上所有点的磁子午线都相互平行。
( )
9、用经纬仪盘左、盘右观测水平角可以消除视准轴与横轴不垂直的误差。
( ) 10、有的系统误差可以用改正数计算公式对观测结果进行改正而加以消除。
( )
得分
得分
专业班级学号姓名
四、简答题(每题10分,共20分)
1、测设点的平面位置有哪几种方法?
2、简答导线测量的外业工作
五、计算题(20分)
得分
得分
装
订
线
1、整理下列水平角观测成果(7分)
测站测
回
数
竖盘
位置
目
标
水平度盘读数
°′″
半测回角值
°′″
一测回角值
°′″
各测回角值
°′″
O 1
左
A 0 00 42
B 72 38 18
右
A 18000 36
B 25237 54 2
左
A 9000 24
B 16238 24
右
A 27000 42
B 34238 54
2、一附合水准路线,已知条件如下表,计算各点的高程。
(13分)
点号测站数
( n )实测高差
(米)
高差改正数
(米)
改正后高差
(米)
高程
(米)
备注
A
84.886
已知
5 +2.942
1
9 +1.890
2
8 -5.496
3
6 +4.253
B
88.428
已知
28 +3.589
总和
铁道工程测量试卷答案及评分标准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计20分)
1 A
2 A
3 C
4 B
5 B
6 A
7 D
8 D
9 B 10 B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计20 分)
1、铅垂线,大地水准面,1985国家高程基准
2、水平线
3、真子午线方向,磁子午线方向,坐标纵轴方向
4、100米
5、对中,整平
6、观测值,真值
[VV]/(n
7、 1)-
8、导线,小三角
9、水平距离,高差
10、钢尺量距,视距测量,光电测距仪测距
三、判断题(正确打√,错误打×;每题2分,共20分)
1.×2.×3.√4.√5.√
6.√7.√8.×9.√10.√
四、简答题(每题10分,共20分)
1、测设点的平面位置有哪几种方法?
答:1).极坐标法(2分)
2).直角坐标法(2分)
3).角度交会法(2分)
4).距离交会法(2分)
5).十字方向线法(2分)
2、简答导线测量的外业工作
答:导线测量的外业工作包括
1)踏勘选点和埋设标志(2分)
2)测角(2分)
3)测边(2分)
4)测定方向(2分)
5)用全站仪测量三维导线(2分)
五、计算题(20分)
1、整理下列水平角观测成果(7分)
测站测
回
数
竖盘
位置
目
标
水平度盘读数
°′″
半测回角值
°′″
一测回角值
°′″
各测回角
值
°′
″
O 1
左
A 0 00 42
72 37 36
(1分)72 37 27
(1分)
72 37 46
(1分)
B 72 38 18
右
A 18000 36
72 37 18
(1分)
B 34337 54
2
左
A 9100 24
72 38 00
(1分)72 38 06
(1分)
B 16338 24
右
A 27000 42
72 38 12
(1分)
B 27138 54
2、一附合水准路线,已知条件如下表,计算各点的高程。
(13分)
点号测站
数
( n
)实测高
差
(米)
高差改正数
(米)
改正后高差
(米)
高程
(米)
备注
A 84.886
已知
5 +2.942 -0.008(1分)+2.934(1分)
1 87.820(1分)
9 +1.890 -0.015(1分)+1.875(1分)
2 89.695(1分)
8 -5.496 -0.014(1分)-5.510(1分)
3 84.185(1分)
6 +4.253 -0.010(1分)+4.243(1分)
B 88.428 已知
28 +3.589-0.047(1分)+3.542(1分)
总和
共2页第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