测量课件之铁路工程测量共29页

合集下载

测量课件之铁路工程测量

测量课件之铁路工程测量

05 铁路工程测量的挑战与未 来发展
高精度测量技术的需求与挑战
高精度测量技术在铁路工程建设中具 有重要作用,能够确保铁路线路的平 顺性和安全性。
高精度测量技术需要不断研发创新, 提高测量精度和稳定性,以满足铁路 工程建设的需求。
随着铁路工程建设规模的不断扩大,对高 精度测量技术的需求也日益增加,同时面 临着技术更新换代、设备升级等挑战。
地质勘察
通过遥感技术分析铁路沿线地质构造、 岩性特征等信息,为铁路工程地质勘 察提供辅助手段。
04 铁路工程测量的实践与应 用
铁路线路中线测量
定义
铁路线路中线测量是确定铁路中 心线位置和走向的测量工作。
目的
确保铁路线路的正确设计,满足线 路的平纵断面设计要求,并指导后 续施工。
方法
使用全站仪、经纬仪等测量仪器, 结合GPS定位技术,进行中线测量 和放样。
进行必要的校准和检测,以确 保测量数据的准确性。
测量数据的处理与分析
数据处理
01

数据转换:将原始数据转换为更易于分析 和处理的格式或表达方式。
03
02
数据整理:对原始数据进行筛选、分类和整 理,使其更加有序和易于分析。
04
数据分析
统计分析:通过统计方法对大量数据进行 处理和分析,以揭示其内在规律和趋势。
方法。
极坐标法
通过已知点测定待定点平 面位置的方法,利用测距 仪或全站仪进行测量。
高程控制测量
水准测量
利用水准仪测定两点间的高差 ,从而计算出各点的高程。
三角高程测量
利用三角学原理,通过已知点 与待定点间的高差,计算待定 点的高程。
GPS高程测量
利用全球定位系统(GPS)技术, 通过大地高与正常高之间的转换关 系,确定各点的高程。

测量课件之铁路工程测量共29页文档

测量课件之铁路工程测量共29页文档
线路中心线(即
纸上定线)或在野外实地选定的线路中心线(即现地定线) 的位置在地面上标定出来,也就是要把确定线路各直线段 的控制点和交点测设到地面。 一、 穿线法放线
穿线法放线就是先根据控制导线测设出线路直线上必 要的转点,然后用经纬仪检查这些标定点是否在一条直线 上,并延长相邻两直线得到直线的交点,从而达到定线的 目的。 (一) 放线的步骤
施工阶段的首项工作是进行交桩和复测。路基施工前要进行路 基边桩的放样。在施工过程中要随时进行中线和高程方面的检测。 对于大型桥隧工程,施工前需作施工控制网。施工阶段的测量主要 由承担工程的工程局负责。 验收阶段的测量任务是进行贯通全线的竣工测量,辅助验收部门检 查施工质量,提交施工成果图纸资料等。
运营阶段经常需要进行线路的维修和改扩建,也需要一系列的 测量,包括既有线路的详细测量和施工放样等,与新建铁路设计施 工阶段测量任务一样,只是其集中程度不同。
水平角测量主要应用J2和J6经纬仪,测量一个测回。 边长测量应用光电测距仪往返测量各一测回,每测回读数 两次。
(三) 导线的检核 《铁路测量技术规程》规定在导线的起讫点以及导线
中间,与国家平面控制点或同等精度的其他平面控制点不 远于30 km时应联测。联测可采用后方交会、前方交会或 侧方交会等方法。线路测量的平面坐标很难完全采用国家 统一坐标,因为采用统一坐标的投影,使导线长度产生变 形,而采用实际长度更切合工程设计的使用。联测计算导 线总闭合差时须进行投影换算。计算导线总闭合差时应将 导线测量成果改化到大地水准面和高斯平面上去。最后用 经过改化的坐标增量来计算导线的闭合差。 当附合导线两端点的已知控制点不在同一投影带时,应先 将邻带的控制点换算到同一带,然后再进行计算。 (四) 导线点的展绘
三、 铁路初测中的水准测量 在铁路初测阶段所进行的水准测量任务有两类:一是

《铁路工程测量》课件—线路中线测量

《铁路工程测量》课件—线路中线测量
180 、 180
外矢距

3010'00"
E0 R(sec 2 1) 200(sec
2
1) 7.14m
切曲差 q 2T L 253.90105.30 2.50m
180 180 301000 745500
2
2
JD
第十章 线路中线测量
ZY
ZD1
7.14m
745500
QZ
YZ
ZD2
2
2
曲线长 L R、 1000 1822'00" 320.559m
180 、 180
外矢距
E0

R(sec 2
1)
1000(sec
1822'00" 2
1)
12.984m
切曲差 q 2T L 2 161.666 320.559 2.773m
JD
E0
QZ
ZY
ZD1
R
R
2
计算检核
ZD1
R
R
ZD2
i
O
坐标系建立及坐标计算
x JD
xi
pi yi
i QZ
li
ZY
ZD1
R
R
i
Oy
坐标系建立 如图,切线支距法是以ZY 点或YZ点为坐标原点,以 指向JD方向为X轴正方向, 以过原点与切线垂直且指向 曲线内侧方向为Y轴正方向。
JD
180
第十章 线路中线测量
ZD1
ZD2
§10-3 圆曲线详细测设
第十章 线路中线测量
圆曲线的主点ZY、QZ、YZ标定于地面后,虽然控 制了圆曲线的方向和位置,但无法详细描绘曲线形状, 还不能满足施工的需要,因而还必须对圆曲线进行详 细测设,定出圆曲线上的加密点,这些点称为曲线中 桩。铁路《测规》规定,圆曲线中桩里程宜为20m 的整倍数(通常称为20m整桩),且中桩的间距宜为 20m,以标定曲线的形状。常用的圆曲线测设方法 有长弦偏角法、短弦偏角法、极坐标法、切线支距法 等。这里以长弦偏角和切线支距法为例说明曲线中桩 的测设方法。

《铁路工程测量》课件—水准仪及其使用

《铁路工程测量》课件—水准仪及其使用
数字。
操作: 读数前应判明水准尺的注记、分划特征和零点常数,以免读错。读 数时以“dm”注记为参照点,先读出注记的“m”数和“dm”数(如1.6m), 再数读出“cm”数(如2cm),最后估读不足1cm 的“mm”数(如2mm),综 合起来即为4 位的全读数(如1.622m)。读数时,水准尺的影像无论倒字还 是正字,一律从小向大的方向读数,读足4位,不要漏0(如1.005m, 1.050m),不要误读(如将6误读为9)。如图2.12(a)、图2.12(b)所示标尺读 数分别为1.622、0.996。另外,精平后应马上读数,速度要快,以减少气 泡移动引起的读数误差。
§2-2 水准仪和水准尺
一、水准仪的表示方法及其等级(国产仪器): (1)表示方法:DSn:D表示大地测量S表示水准仪,n为数字
表示仪器精度,数值n越小,表示仪器精度越高。如DS0.5,,表示每 公里往返测量高差中数的偶然中误差小于或等于0.5mm;
(2)常用水准仪的等级划分及主要用途:
仪器系列型号
主要由物镜、目镜、十字丝分划板和调焦透镜组成。 物镜、调焦透镜、
目镜为复合透镜组,分别安装在镜筒的前、中、后三个部位,三者共光轴组 成一个等效光学系统。通过转动物镜调焦螺旋,调焦透镜便沿着光轴方向前 后移动,改变等效光学系统的主焦距,从而可看清不同远近的目标,使目标 影像落在十字丝平面上。
十字丝用于瞄准目标和读取水准尺上读数,转动目镜调焦螺旋,可以使十 字丝清晰。 十字丝分划板上有相互垂直的纵、横细丝,竖直的细丝称竖丝(纵丝), 中间的长横丝称为中丝,上、下两条较短的横丝分别称为上丝、下丝(总 称为视距丝,用以测量距离)。 十字丝交点与物镜光心的连线,称为望远镜的视准轴(CC)。 视准轴的延长线就是通过望远镜瞄准远处水准尺的视线。 水准测量要在视准轴水平时,用十字丝中丝截取水准尺上的读数。

铁路测量基本.pptx

铁路测量基本.pptx

四、各级水准仪的技术参数
项目
每千米水准测量高差中误差 (mm)
水准仪等级
DS05
DS1
0.5 1.0
物镜有效孔径不 小于 mm
42
38
望远镜
放大倍数不小于 (倍)
55
47
主要用途
一等水准 二等水
测量
准测量
DS3
3.0
28
38 三、四等 水准测量
DS10
10
20
28 工程水准 测量
第27页/共65页
第21页/共65页
2、性能: 放大率:通过望远镜所看到物象的视角与肉眼 直接看物体的视角之比。 分辨率:望远镜能够分辨出两个相邻物点的能 力。 视场角:望远镜所能看到的视野范围。 亮度:通过望远镜所能看到物体的明亮程度。
第22页/共65页
三、水准器(水准管和圆水准器)
1、 水准管:
水准气泡:由玻璃圆管制成,内壁被磨 成一定半径的圆弧,管内注满酒精和乙醚, 加热封闭冷却以后,管内形成空隙为液体 的蒸汽充满,为水准气泡。
第34页/共65页
第35页/共65页
二、水准路线
在水准点之间进行水准测量所经过的路线, 称水准路线。
分类:
1、闭合水准路线:从某一已知高程的水准 点出发,经过若干待定的水准点1、2、3、4 进行水准测量,最后仍回到原水准点,称闭 合水准路线。
(各相邻点间高差的总和理论为零,可以作 为观测正确性的检核)
§2-3 水准仪的使用
一、三角架:
1、松开3个制动螺旋,伸缩架 腿,三角架高度适当,旋紧制 动螺旋;
2、三角等距分开,使架头大 致水平;
3、取出水准仪,放在架头上, 连接螺旋旋入水准仪基座的螺 孔内;

铁路测量基础知识 PPT

铁路测量基础知识 PPT
• 洞内平面控制测量; • 洞内高程控制测量;
• 进洞测量; • 洞内中线测设; • 贯通误差调整; • 竣工测量。
隧道施工测量
一般规定:
1.隧道洞外控制测量应在隧道开挖前完成;
2.隧道两相向开挖洞口施工中线在贯通面上的横向和高程贯通误差应符合 下表规定:
项目
相向开挖长度 (Km)
横向贯通误差 L<4 4≤L<7 7≤L<10 10≤L<13 13≤L<16
复核,合格后再根据设计院提供的征地红线图和路基 横断面图用 GPS-RTK 对路基红线和原地面进行复核; 2.原地面复核结束后绘制横断面图计算方量,和设 计院的进行对比,如误差太大上报监理及业主设计院。
路基施工测量
路基测量放样 二、填方路段
1.根据实测高程计算出填方坡脚的位置,用GPS 放出坡脚线, 记好原始记录上报监理,监理确认后做书面交底予现场技术负责, 开始填筑;
桥梁施工测量
承台、墩身、顶帽、垫石 模板设放误差限值
1.承台模板尺寸的设放限差为40mm,高程设放限差为 30mm;
2.墩身模板尺寸的设放限差为20mm,高程设放限差为 30mm,模板上同一高程线的测量限差为10mm;
3.顶帽模板尺寸的设放限差为10mm,高程精度应符合 四等水准测量要求;
4.垫石模板尺寸的设放限差为10mm,高程设放限差为 0~-10mm,
和交会角度要求高,精密放样时严禁使用。)
桥梁施工测量
桥梁施工平面控制网的测量等级和精度
GPS测量 一等 二等 三等 四等
测量等级
三角形网测量 导线测量
----
----
----
----
二等
三等
三等
桥轴线边
最弱边

铁路及公路测量.pptx

铁路及公路测量.pptx

相对闭合差
光电测距 (mm)
光电测距
其它测 距方法
(水平角平差) (水平角不平差)
其它测 距方法
2 2 MD
1 2000
1 4000
1 2000
1 2000
9
第10页/共80页
(三)导线的联测与检核 1、概述
1)联测:为了确定初测导线的方位,检验导线水平 角及边长的量测精度,《测规》规定:
导线的起、终点及每隔30公里的点,应与国家大地 点(三角点、导线点、Ⅰ级军控点)或其他不低于四等 的大地点、GPS点进行联测。
表12-5水准点光电测距三角高程测量技术要求
距离 测回数
测回 数
竖直角
最大 角值 (°)
测回间 较差 (″)
指标差 互差
(″)
边长范围 (米)
往返各一 测回
往返 各两 测回
20
10
10
200~500
当竖直角大于20°或边长小于200m时,应增加测回数以提高观测精度。 22 第23页/共80页
(二)中桩高程测量
1
第2页/共80页
§12—1 铁路线路测量概述
线路测量:是指铁路、公路、管道等线状构筑物在勘 测、设计和施工等阶段中所进行的各种测量工作。
1、铁路线路勘测的目的是:
为铁路的设计搜集所需资料(地形图、水文、地质、气 象、地震等方面的资料)。
2、新建铁路建设不同阶段的测量工作:
(1)初步方案研究阶段
为初步方案研究阶段提供中、小比例尺地形图,设计人员
24
第25页/共80页
类别
高程 转点
距离 测回

往返 各一 测回
表12-7 中桩光电测距三角高程测量观测

工程测量6测量误差的基本知识-29页PPT资料

工程测量6测量误差的基本知识-29页PPT资料

P { 2 2} 1 2e2 22d0.955
2 2
P { 3 3} 1 3e2 22d0.997
2 3
Δ限=3σ≈3m 偶然误差的容许值: |Δ容|=2σ≈2m
6-3 误差传播定理
未知量不可能直接观测,但是一些直接观测量的函数,
怎样计算观测值函数的中误差?
和差函数的中误差 平方求和得:
6-3 误差传播定理
和差函数的中误差
例1:水准测量时,一站的高差为 h=a-b
mh2= ma2 + mb2 , 设ma=ma=1mm, 则: 两次m高h差=之1.4差m(m变仪器高或双面尺法)Δ=h1-h2
则: mΔ2= mh12 + mh22 综,m合Δ取=2mmΔm=3。mm Δ限=2mΔ 例2:=求6闭mm合水准测量路线的闭合差fh容
能否用一个简单的数字来反映误差分布情况?
平均误差 nl im |ni|
方差
Dnl im n
标准偏差(中误差)
Dnl i m
n
当n有限时,所求均为估值,测量中常用 m 来表
示σ的估值,并称之为中误差
6-2 评定精度的标准
按观测值的真误差计算中误差
次序
第一组观测
观测值l
Δ
Δ2
第二组观测
观测值l
Δ
5-1 测量误差概述
偶然误差
当n∞,Δ0时,频率 直方图上部的折线变成了一 条光滑的曲线,称为正态分 布密度曲线或高斯曲线
高斯根据偶然误差的四个特性推导出该曲线的方程式为:
y f() 1 e222
2
式中σ为与观测条件有关的参数
6-2 评定精度的标准
怎样来衡量一组等精度观测值的精度? 频率直方图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施工阶段的首项工作是进行交桩和复测。路基施工前要进行路 基边桩的放样。在施工过程中要随时进行中线和高程方面的检测。 对于大型桥隧工程,施工前需作施工控制网。施工阶段的测量主要 由承担工程的工程局负责。 验收阶段的测量任务是进行贯通全线的竣工测量,辅助验收部门检 查施工质量,提交施工成果图纸资料等。
运营阶段经常需要进行线路的维修和改扩建,也需要一系列的 测量,包括既有线路的详细测量和施工放样等,与新建铁路设计施 工阶段测量任务一样,只是其集中程度不同。
三、 铁路初测中的水准测量 在铁路初测阶段所进行的水准测量任务有两类:一是
沿线建立高程控制点,为地形测量和以后定测、施工测量、 竣工测量等服务;二是测定导线点的高程。初测中的水准 测量按五等(等外水准)的要求进行。
水准测量在铁路测量中习惯上称做“抄平”。根据工 作目的和精度的不同,水准测量又分为水准点高程测量 (通称基平,即水准基点的抄平)和中桩高程测量(通称 中平,即中线桩的抄平)。
(3) 连续测设3 5 km后与初测导线附合一次,进行 检查。
3 桥梁基础
(三) 涵洞 涵洞是当线路跨过较小的溪流或水渠时,设置在路基
下的过水构筑物。 (四) 隧道
隧道是在山区修建铁路时从山体中凿出的一个地下通 道,使线路能比较直顺而平缓地通过。隧道一般由以下几 部分组成:(1) 洞身;(2) 衬砌;(3) 洞门。
二、 铁路建设的基本程序 铁路建设的基本程序可划分为三个大的阶段:第一阶
段为前期工作,以可行性研究为核心,确定建设规模和概 算;第二阶段为设计施工的基本建设阶段,是测量工作的 主要集中阶段,包括初步设计和施工设计;第三阶段为验 收通车与投资效果反馈的投产阶段。
三、 铁路工程建设中的测量工作 勘测设计阶段是测量工作最集中的时期,有草测、初测和定测
等不同阶段的工作。草测时要进行视距导线和小比例尺的地形测绘。 初测在初步设计阶段以前进行,包括插大旗、导线测量、高程测量 和地形测量。初测目前较多采用航测方法测绘地形图,有时也采用 地面摄影测量方法。定测在施工设计前进行,包括交点放线、中线 测设(直线和曲线测设)、纵断面测量和横断面测量等。勘测设计阶 段的测量任务由设计部门负责。
19-3 铁路定线测量 定线测量的任务是把图纸上设计好的线路中心线(即
纸上定线)或在野外实地选定的线路中心线(即现地定线) 的位置在地面上标定出来,也就是要把确定线路各直线段 的控制点和交点测设到地面。 一、 穿线法放线
穿线法放线就是先根据控制导线测设出线路直线上必 要的转点,然后用经纬仪检查这些标定点是否在一条直线 上,并延长相邻两直线得到直线的交点,从而达到定线的 目的。
(一) 基平 基平的任务是在沿线附近建立水准点并测定其高程。
水准路线应起始并闭合于国) 中平 中平在初测中的任务是测定导线点的高程。中桩高程
测量采用单程水准路线,附合于水准基点。在地形起伏较
四、 铁路初测中的地形测量
铁路初测中的地形测量是测量沿线带状地形图,作为 线路设计和方案比较的依据。比例尺一般为1∶2000,地 形简单的地区可用1∶5000,地形复杂的地区使用1∶1000。 测量宽度,在平坦地区为每侧200 300 m,丘陵地区为 150~200 m。测量方法同一般地形测量的碎部测量。
19-2 铁路初测中的测量工作 一、 铁路初测中的大旗组
插大旗具有双重任务:一方面要选定线路的基本走向, 另一方面又要选出导线点的位置。 二、 铁路初测中的导线测量
(一) 布设导线的基本要求 初测导线是测绘线路带状地形图和定测放线的基础。
导线布设应首先满足这两项基本要求,同时还要便于导线 本身的测角和量边。
二、 拨角法放线 拨角法放线是根据纸上定线先计算出各交点的转向角
和相邻交点间的距离,然后在野外按照标定要素依次测设 各交点。图中C1、C2、…为初测导线点,A、B、C为纸上 定线的各直线交点。其测设的步骤为:
(1) 计算标定要素βC1、S0、βA、S1、α1、 S2、α2等。
(2) 现场放线。首先根据标定要素定出线路交点A; 然后在A点设站,根据标定要素得到交点B,同时测设直线 上的中线桩、转点桩等;接下来将仪器搬到B点,根据标 定要素得到交点C点,如此继续下去。
(二) 桥梁 桥梁是铁路线路跨越河流、渠道、山谷或公路铁路交
通线时的主要建筑。 1 桥梁的种类 按桥梁的结构类型分为:①梁式桥;②拱桥;③刚架
桥;④斜拉桥。 2 桥梁结构 桥梁结构分为上部结构和下部结构。上部结构是桥台
以上各部分的总称,也叫桥跨结构,一般包括梁、拱、桥 面和支座等;下部结构包括桥墩、桥台和它们的基础。此 外,桥头锥体防护建筑也属于桥梁范围。
(二) 导线测量方法 水平角测量主要应用J2和J6经纬仪,测量一个测回。
边长测量应用光电测距仪往返测量各一测回,每测回读数 两次。
(三) 导线的检核 《铁路测量技术规程》规定在导线的起讫点以及导线
中间,与国家平面控制点或同等精度的其他平面控制点不 远于30 km时应联测。联测可采用后方交会、前方交会或 侧方交会等方法。线路测量的平面坐标很难完全采用国家 统一坐标,因为采用统一坐标的投影,使导线长度产生变 形,而采用实际长度更切合工程设计的使用。联测计算导 线总闭合差时须进行投影换算。计算导线总闭合差时应将 导线测量成果改化到大地水准面和高斯平面上去。最后用 经过改化的坐标增量来计算导线的闭合差。 当附合导线两端点的已知控制点不在同一投影带时,应先 将邻带的控制点换算到同一带,然后再进行计算。 (四) 导线点的展绘
(一) 放线的步骤 (1) 室内选点。(2) 计算标定要素。(3) 现场放线。
(4) 穿线。(5) 确定交点。
(二) 穿线法放线的特点 (1) 每一条直线是根据初测的导线独立放出的,一条
直线的误差不会影响到下一条直线,测量误差不会积累, 精度比较均匀。
(2) 适用于地形起伏较大、直线端点通视不良的地段。 (3) 要求设计路线与初测导线相距较近,如很远,将 影响放线精度和效率。 (4) 步骤多,工序较复杂,工效较低。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