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住区园林植物配置
居住区绿地植物配置手法

居住区绿地植物配置手法
居住区绿地植物配置手法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层次感:利用不同高度、不同种类的植物进行搭配,形成层次感,使景观更加丰富。
2. 色彩搭配:利用不同色彩的植物进行搭配,形成对比和互补,增加视觉效果。
3. 季节性变化:选择不同季节开花的植物,使居住区绿地在不同季节都有不同的景色。
4. 功能性:根据绿地的性质和功能进行植物配置,如休息区可配置观花、观叶、芳香类植物;儿童活动区可配置安全、易养护的植物。
5. 生态性:注重植物的生态习性,合理配置阳性、阴性、中性植物,使绿地具有良好的生态功能。
6. 文化性:结合当地的文化特色,选择具有文化内涵的植物进行配置,提升居住区的文化品质。
7. 经济性:在保证景观效果的前提下,合理选择植物种类和配置方式,降低养护成本。
8. 多样性:尽可能选择多种植物种类进行配置,使绿地中的植物群落更加丰富和稳定。
9. 艺术性:运用艺术构图原理,通过植物的形态、色彩、质感的组合,营造优美的景观。
10. 实用性:在考虑景观效果的同时,注重植物的实用功能,如遮荫、防尘等。
总之,居住区绿地植物配置需要综合考虑多方面因素,包括美学、生态学、文化、经济等,以达到最佳的景观效果和生态效益。
同时,还要注重居民的需求和意见,满足居民对美好生活的追求。
居住区绿化植物配置及植物选择

居住区绿化植物配置及植物选择居住区绿化是城市园林绿化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改善城市生态环境中的重要环节。
居住区绿化为人们创造了富有情趣的生活环境,是居住区环境质量好坏的重要标志。
随着人民物质文化生活水平的提高,不仅对居住建筑本身,而且对居住环境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如何从绿化设计的角度去创造一个优美的居住环境是居住区建设必不可少的内容。
1 居住区绿化的作用1.1改善居住区小气候环境。
居住区绿化以植物为主体,主要表现在对光、温度、湿度、空气等生态因子的影响上,在净化空气、减少尘埃、吸收噪音方面有良好的作用,同时也有利于改善小气候、遮阳降温、调节气温、降低风速。
尤其在炎热的夏季,促进了空气交换,产生微风的效果。
1.2丰富设计层次。
姿态万千的花草树木,丰富多彩的植物布置和建筑小品、水体等的点缀,增加了居住区环境的层次,美化了居住区的面貌,是居住区建筑群更显生动活泼。
1.3提供社交场地。
在良好的绿化环境中进行户外活动,使老人儿童可以就近进行游憩、观赏及进行社交活动。
为居民互相了解,和谐相处创造了条件。
1.4舒缓心情。
居住小区良好的绿化环境能消除都市的喧嚣、身心的疲劳,使人情绪稳定,产生愉悦的心情,从而有利于居住者的健康。
而植物本身的枝、叶、花、果又可使人感到浓郁的自然气息,调节人们的神经系统,产生令人愉悦和舒适的环境,使人们摆脱紧张的日常工作带来的心理压力。
1.5防灾避难。
合理的居住小区绿化在经济价值上也有明显的表现,在发生自然灾害或突发事件时提供防灾避难的场所,从根本上减少灾难伤害。
2 居住区绿化基本要求2.1合理组织,统一规划。
要根据居住区的规划结构形式,合理组织、统一规划。
采取集中与分散,重点与一般,点、线、面相结合,以居住区中心游园为中心,以道路绿化为网络,以住宅绿化为基础,从商服、文化、物业等多方面综合管理,使居住区绿化自成体系。
2.2充分利用自然地形,现状条件。
充分利用泰山奇石地形和现状等先觉条件,尽量利用劣地、坡地、洼地及水面作为绿化用地,以节约用地,对原有树木加以保护利用并组织到绿地中,和居住区环境融为一体。
居住区园林绿化植物配置设计研究探讨

居住区园林绿化植物配置设计研究探讨1. 引言1.1 研究背景居住区园林绿化是城市建设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以有效改善人们的居住环境,提高居住质量。
目前很多居住区的园林绿化存在着不合理的植物配置设计,导致了一些问题的出现,如植物品种单一、缺乏景观层次感、缺乏季节性变化等。
开展居住区园林绿化植物配置设计研究,对于提升居住区绿化品质、塑造美好景观具有重要意义。
本研究旨在探讨居住区园林绿化植物配置设计,通过对相关理论和实践进行分析,总结出合理的植物配置设计原则和方法,为居住区园林绿化提供科学依据和指导。
希望通过本研究,能够为居住区园林绿化的改善和提升贡献一份力量。
1.2 研究目的研究目的:本研究旨在探讨居住区园林绿化植物配置设计的重要性,分析不同植物配置对居住环境的影响,总结植物配置设计原则和方法,探讨植物配置设计在实践中的应用情况,评估不同植物配置设计的效果,并为未来的研究提供参考和借鉴。
通过系统的研究和分析,旨在为提升居住区园林绿化质量,改善居住环境,提供科学的理论基础和实践指导。
通过对植物配置设计的研究与探讨,也可以促进相关领域的学术交流和合作,推动居住区园林绿化设计的进步与发展。
2. 正文2.1 居住区园林绿化的重要性居住区园林绿化的重要性在提升居住区的生活质量和环境美化方面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居住区的绿化可以增加空气中氧气含量,净化空气,降低空气中的有害气体浓度,改善居民的健康状况。
绿化可以调节气温,减少城市热岛效应,提供舒适的自然环境,为居民提供休闲娱乐的场所,促进居民身心健康。
居住区的绿化还可以增加社区的生态价值,促进生物多样性的保护,维护生态平衡。
而且,通过合理的植物配置设计,还能美化居住区的环境,提升居民的居住体验,增加社区的整体价值。
居住区园林绿化的重要性不可忽视,需要结合实际情况,科学合理规划和设计,加强绿化建设,打造宜居宜业的城市居住环境。
2.2 植物配置设计原则植物配置设计原则是指在居住区园林绿化中,选择合适的植物种类并合理搭配,以达到美化环境、提升居住品质的目的。
城市居住区园林景观植物配置的原则

城市居住区园林景观植物配置的原则1、生态性原则植物具有遮阳、降噪、滞尘杀菌、净化空气、调节小气候、维持碳氧平衡等多种环境功能。
在当今以生态为首要目标的居住区植物配置中,要充分发挥植物的这一生态功能。
科学地选择和合理地应用植物材料,对提高居住区绿化水平、改善景观条件、保持生态平衡、提高居住质量,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2、景观艺术性原则植物配置不是绿色植物的堆积,也不是简单的返朴归真,而是审美基础上的艺术配置,"源于自然而又高于自然"。
在植物配置中,应遵循统一、调和、均衡、韵律等基本美学原则,熟练掌握各种植物材料的观赏特性和造景功能,对植物配置效果整体把握,根据美学原则和人们的观赏要求进行合理配置,丰富群落美感,提高观赏价值,渲染空间气氛。
3、适应性原则要使植物能正常生长,一方面要因地制宜,适地适树,让植物的生态习性与居住区的环境相符合。
另一方面要为植物的生长创造合适的环境,使空气、温度、水分等因素满足植物的生长要求,并保持一定的稳定性,这就是遵循适应性原则。
根据绿地条件选择合适的植物,或者通过引种驯化或改变绿地生长条件,使植物成活和正常生长。
比如在我国北方,降雨量比较少,选择植物时应该首先考虑植物的抗旱性和耐寒性。
4、植物多样性原则如果植物种群单一,在生态上是贫乏的,在景观上也是单调的,园林植物配置时要注意乔、灌、草结合,增加植物群落稳定性。
植物配置时为了避免颜色单一,在植物搭配时可以着重突出植物的季相性,达到三季有花、四季常绿的效果,使丰富的植物色彩随着季节的变化交替出现,让居民四季有景可赏,感受大自然的生气及其变化。
5、协调性原则居住区植物景观设计应从总体着眼,考虑植物之间、植物与建筑之间的协调性。
植物与植物在平面上要注意种植的疏密,在竖向上要注意林冠线,在树木片区要注意开辟透景线,同时要重视植物的景观层次及远近观赏效果。
而植物与建筑之间,要利用建筑的特点选择合适的植物以及其他搭配要素,使整个景观不论是在色彩还是在布局上消除突兀感,创造真正的美,将人居与生态融合在一起。
浅谈居住区节约型园林的植物配置——以中新天津生态城世茂新城2#地块为例

将 草 坪 与 灌木 的 比例 控 制 在 7: 3 。在 灌 木 和 乔 木 的 设
计上 , 尽 量减 少 不 必要 的整 形 绿 带 , 造 型 灌 木 和 造 型 乔
木 。选 用 一定 量 的 宿 根花 卉 代 替 矮 灌 木 和 草 坪 , 减 少 花 坛 花卉 的使 用 。灌 木 具 有 生 长 迅 速 、 繁殖容 易、 养 护 管 理粗 放 、 抗 逆 性 强 等 优 点 。该 项 目选 用 了 丰 花 月 季 、 珍 珠梅 、 黄刺玫 、 金银木 、 榆叶梅 、 连翘 、 红瑞 木等 花 灌 木 品 种 。另 外 还 选 用 了一 部 分 近 年 来 经 过 引 种 驯 化 的野 生 植物资源 , 如二 月 兰 、 紫 花 地 丁 等 地 被 植 物 。 这 些 地 被 植 物不 仅 具 有 自播 繁 殖 能 力 强 、 抗逆性 强 、 养 护 成 本 低 的优 点 , 而 且 通 过 合 理 搭 配 还 能 在 居 住 区 景 观 中 营造 郊
李永 卫 : 浅谈 居 住 区节约 型 园林 的植 物 配置
2 . 2 设 计 目标
园 林 与 景 观
由之 路 。 因此 , 乡土 植 物 是 节 约 型 园林 植 物 景 观 营造
贯彻节约型园林的理念 , 在满 足 人 们 合 理 的 物质 需
的首 选 材 料 。 中新 天 津 生 态 城 世 茂 新 城 2#地 块 属 于 盐 碱 性 土
林植物景观 。 4 . 3 适 当选 用 粗 养 护 型 植 物
满 足 人们 居 住及 日常 运 动 、 休 闲、 娱 乐 等 多 种 需 求 。居
住 区 绿 地 最 贴 近 居 民 生活 , 不仅 要 考 虑 植 物配 置 与建 筑 构 图 的 均衡 , 更 要 考 虑 居 民生 活 对 通 风 、 光线 、 日照 的要
居住区园林植物配置

居住区园林植物配置韦蕾曾婉婉张绘(山西航天清华装备有限责任公司)摘要:园林为人们提升一个生态环境具有重要的作用,在居住区园林进行植物种植的时候,要进行合理配置,从而能够使其不仅符合植物生长的原则,还能够具有观赏性、艺术性等特点,创造绿色、生态的居住区观景。
关键词:居住区;园林;植物配置中图分类号:S68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7897(2018)04-0109-021园林植物配置的重要性为了是园林的植物搭配的更加合理,也更加具有观赏性。
在进行植物种植的时候要对其进行配置。
其具有重要意义:①能够使得居住区的生态环境得到提升,给人们创造一个宜居环境。
②能够使居住区更具有美感。
植物能够与园区内的其他建筑交相辉映,使得整体建筑更具有层次感,给住户以美的享受。
③能够帮助住户缓解压力。
住户在工作和生活中常常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压力,而良好的园林环境能够帮助住户暂时放下压力,得到心理的放松,能够使人以更加饱满的状态投入到工作生活中去。
2合理选择植物品种当前,城市住房存在诸多的问题,住房拥挤尤为突出,因此在进行绿色植物选择的过程中一定要做到科学、合理。
因此在进行选择的过程中应该做到以下几点:①对种植地的气候、土壤环境进行分析。
从而选择当地种植环境的植物,提高植物的成活率,能够为居住区的环境增添一抹绿色。
②应该选择枝叶茂盛的植物。
为了能够给人们提供休憩的场所,尽可能的选择树冠较大、枝叶繁多的数目,从而能够为住户提供提供遮阳的场所。
同时能够吸收空气中的有害气体和噪音,为人们创造宜居环境。
③要考虑到植物的特性。
在进行植物配置的过程中要根据种植地的环境选择合适的植物,例如在阴面就要选择珍珠梅等喜阴的植物,而在阳面则可以选择月季等植物,从而使植物在每一角落里都能够健康成长,更好的服务当地的环境。
④要考虑到植物的采购成本。
在选择植物的过程中一方面要选择比较常见的、价格适中的植物,不可以过分猎奇,增加采购成本。
另一方面在进行选购的过程中要考虑到植物的功能,最好兼具数种功能,从而能够达到较好的绿化效果。
居住区园林植物配置的形式

居住区园林植物配置的形式居住区园林植物配置的形式居住区的环境设计应合乎植物生长的自然规律,继承和发扬当地的历史文化特色,使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达到有机融合。
下面店铺为大家带来了居住区园林植物配置的形式,希望对大家有用。
(1)规则与自然相结合规则式在居住区植物配置中是常见形式,确定的基调树种主要用作行道树和庭荫的乔木树种,一般在道路两侧各栽植1-2行行道树,并规则式地配置一些耐阴花灌木,地面用草坪或地被植物覆盖,在统一中求变化,以适合不同绿地的需求;自然式的.植物配置常采用或丛植、或群植,组合成错落有致、四季不同的植物景观。
在目前的居住区绿化中常采用规则与自然相结合的方式,并适当运用对景、框景等造园手法,并且将装饰性绿地和开放性绿地相结合,可创造出丰富的绿地景观。
(2)乔、灌、草结合搭配在同一绿化植物群落中,采用常绿与落叶、速生与慢生相结合,适当地配植和点缀时令花卉;乔灌木、地被、草皮相结合;孤植、丛植、群植相结合。
乔灌草相结合的多层次的复合配置形式,既可满足绿化景观效果,将绿化与美化相结合,使居住区绿化疏密有致、四时有景,丰富居住空间的同时创造出安静、优美的人居环境,同时又兼顾了植物的生物学特性,增强小区绿化的生态功能。
(3)营造人工生态植物群落在选择居住区时,购房者更喜欢具有完善的配套和优越的环境条件的大型居住区,相对于小型居住区,它们有更多空间来营造更为舒适的生活环境。
营造人工生态植物群落可采用有益身心健康的保健植物群落,如松柏林、银杏林、香樟林、枇杷林、柑橘林、榆树林;有益消除疲劳的香花植物群落,如栀子花丛、月季灌丛、松竹梅三友林、丁香树丛、银杏―桂花丛林等,以及有益招引鸟类的鸟语林植物群落,如海棠林、火棘林、松柏林等。
利用植物群落生态系统的循环和再生功能,可维护居住区的生态平衡。
(4)注重植物色彩的组合与协调居住区以绿色为主色调,适量配置各类观花、观叶植物,以达到"画龙点睛"之妙。
居住区绿化设计及植物配置

要以地方 树种为主 ,而且耐贫 瘠 、抗性 强 ,这样 既有利于
树 木 成 活 ,又 降 低 养护 成本 。
22 树木的种类 .
植 物 材 料 的 种 类 不 宜 太 多 , 又 要 避 免 单 调 ,要 将 植 物
出不 同的 活 动 空 间 安 排 不 同 的 活 动项 目。
2 4 攀援植物的应用 .
在小 区的墙体 、围栏处都 可以利用 攀援植物 进行垂直 绿化 ,这样既 可以增加绿 化面积 ,又丰富 了植物 景观 。如 地锦 、凌霄 、蔷薇等。
14 绿 化 美 化 .
园 林 绿 地 设 计 是 一 种 多 维 立 体 空 间艺 术 的 设 计 ,是 以
2 1 适 地 适 树 .
小 区 在 建 设 过 程 中 ,原 有 土 层 往 往 遭 到 破 坏 ,下 面 掩 埋 着 建 筑 渣 土 ,使 土 壤 变 得 贫 瘠 ,所 以 在 树 种 选 择 上 一 定
12 因地 制 宜 .
居住 区绿 化是以满 足居 民生 活 ,为生 活在喧 闹都 市的 人们营造接 近 自然 、生态 良好 的温馨家 园为宗 旨,本 着经
2 5 选择无毒无害植物 .
小 区 绿 化 中 要 尽 量 选 用 花 期长 、无 毒 无 害 树 种 ,如 榆
自然 美为特征的 空间环境设计 ,同时又是 把植物 、建筑 、
叶梅 、碧桃 、樱花 、紫薇等 ,这些树种 树形 美观 、花期较
长、无毒 无害 ,深 受居 民喜 爱。
3 居 住区绿 化植 物配 置
中国园艺 文摘 2l年第3 00 期
居 住 区绿 化设计及植物 配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居住区园林植物配置
[摘要]:居住区绿化是直接为居民经常利用与享受的一种绿化系统。
本文提出,进行居住区园林植物配置时要求以生态学理论为指导,充分考虑美学观、功能需求和经济成本,以充分发挥居住区园林绿化的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
[关键词]:居住区植物配置生态观美学观功能需求经济成本
植物是四大造园要素之一,英国造园家b.clauston提出:“园林设计归根结底是植物材料的设计,其目的就是改善人类的生态环境,其它内容只能在一个有事物的环境中发挥作用。
”植物配置就是利用植物材料结合园林中的其他素材,按照园林植物的生长规律和立地条件,采用不同的构图形式、组成不同的园林空间,创造各式园林景观以满足人们观赏游憩的需要。
在园林设计中,植物配置占有重要的地位,是园林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
植物是园林的主体,植物配置是园林设计、景观营建的主旋律。
居住区绿化是直接为居民经常利用与享受的一种绿化系统。
居住区的植物配置,不仅要体现当代人们的文明程度,而且更主要的还要有一定的超前意识,使之与现代化城市建设相适应,力求在一定时期内尽量满足人们对环境质量的不同要求。
居住区绿地设计时要求以生态学理论为指导,以再现自然,改善和维持小区生态平衡为宗旨,以人与自然共存为目标,以园林绿化的系统性、生物发展的多样性、植物造景为主题的可持续性为使命,达到平面上的系统性、
空间上的层次性、时间上的相关性。
一、居住区绿化的重要作用
居住区绿化为人们创造了富有生活情趣的生活环境,是居住区环境质量好坏的重要标志。
随着人们物质、文化生活水准的提高,不仅对居住建筑本身,而且对居住环境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因此,居住区绿化有着重要的作用。
(一)生态效益
居住区绿化以植物为主,从而在净化空气减少尘埃吸收噪音,以保护居住区环境方面有良好的作用,同时也有利于改善小气候、遮阳降温、防止西晒、调节气温、降低风速,而在炎夏静风时,由于温差而促进空气交换,造成微风。
(二)社会效益
婀娜多姿的花草树木,丰富多彩的植物布置,以及少量的建筑小品、水体等的点缀,并利用植物材料分割空间,增加层次,美化居住区的面貌,是居住区建筑群更显生动活泼。
还可利用植物遮蔽丑陋不雅观之物。
在良好的绿化、美化、香化园林环境下,组织、吸引居民的户外活动,使老人、青少年儿童等各种群体各得其所,能在就近的绿地中游憩、活动观赏及进行社会交往,有利于人们身心健康,增进居民间的互相了解,和睦相处。
人们赏心悦目,精神振奋,为形成好的心理效应,创造良好的户外环境条件。
由此可见,居住区绿化对城市人工生态系统的平衡,城市面貌的
美化,对人们心理的良好作用都很有意义。
随着人们的审美需求不断提升,居住区环境景观开始呈现出多元化的发展趋势,提倡简约明快的景观设计风格。
环境景观还更加关注居民生活的舒适性,不仅为人所赏,还应为人所用。
二、居住区园林植物配置的原则
(一)居住区园林植物配置应遵循生态学原理,确立生态园林观念。
美国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园林“拟自然”探索,我国上世纪80年代中叶开始生态园林研究,目前已取得了大量的成果和经验。
园林作为自然科学的组成部分,本身又是一项创造环境、改造环境的工作。
首先园林植物配置就要遵循植物生长的自身规律及对环境条件的要求,因地制宜、合理科学配置,使各类植物喜阳耐阴,喜湿耐旱,各重其所。
乔木、灌木、地被、攀援、岩生、水生,以及常绿、落叶、草本等植物共生共存。
简而言之,就是人们常说的“师法自然”,具体到居住区园林植物生态配置,笔者认为应该重视以下几点:
1.因地制宜,科学设计,适地适树。
根据立地条件,结合植物材料的自身特点和对环境要求来安排,而且应注重开发和应用乡土植物。
如垂柳好水湿,有下垂的枝条、嫩绿的叶色、修长的叶形,适宜栽植在水边;红枫弱阳性、耐半阴,枝条婆娑,阳光下红叶似火,但是夏季孤植于阳光直射处易遭日灼之害,故易植于高大乔木的林缘区域;桃叶珊瑚的耐阴性较强,喜
温暖湿润气候和肥沃湿润土壤,与香樟的生长环境条件相一致,是香樟林下配置的良好绿化树种,如果配置在郁闭度较低的棕榈林下就生长不良。
2.重视生物多样性。
地球上多数自然群落不是由单一的植物区系所组成的,而是多种植物与其他生物的组合。
符合自然规律和风貌的园林建设,必须重视生物多样性。
从某种意义上讲,重视园林植物多样性是一个模拟和创建自然生态系统的过程。
如果植物种群单一,在生态上是贫乏的,在景观上也是单调的。
园林植物配置注意乔、灌、草结合,植物群落可增加稳定性,也有利于珍稀植物的保存。
高中低充分利用空间,叶面积指数增加,也能提高生态效益,有利于提高环境质量。
3.符合当地自然环境条件特征
园林植物配置既要符合一般的艺术规律又有它独特的规律,必须根据自然地形和各个景区的特点,全盘考虑、合理布局,才能避免配置陷于杂乱和生拼硬凑。
在植物配置时应注意掌握自然地形特点,合理划分植物空间。
植物空间要依椐地形起伏程度,水面曲直变化和空间大小等方面的条件和欣赏要求,合理进行空间划分。
在大、中型园林里,不仅要有开朗的大空间,还要有安逸的小空间作调剂,使平坦开朗的大空间与安逸宁静的小空间形成不同的气氛。
(二)居住区园林植物配置要贯彻美学观
植物配置是运用艺术技法把各种植物的所有要素组合起来,以美的形式使园林植物的形象美和基本特性得到最充分的发挥,创造出
美的环境。
在居住区园林植物配置中,要考虑统一与变化,使树形、色彩、线条、质地及比例有一定的差异和变化,显示多样性,又要使它们之间保持一定相似性,引起统一感;要考虑调和与对比、韵律与节奏、比例与尺度、主体与从属、均衡与稳定,使景观丰富多彩,生动活泼。
正如欧阳修《示谢道人种花诗》云:“深红淡自宜相间,先后仍须次第栽;我欲四时携酒赏,莫教一日不花开”。
(三)居住区园林植物配置应满足功能需求
居住区的植物配置必须科学、合理,尊重自然,要“以人为本”的思想作思想基础,为居民茶余饭后散步休闲创造一个属于自己的、自身能融于其中的小环境,为居民的休闲活动创造有利的条件。
居住区植物配置要充分考虑居民享用绿地的需求,建设人工生态植物群落。
居住区植物可配置有益身心健康的植物,如松柏、银杏、香樟、批把等;种植有益消除疲劳的香花植物,如栀子、月季等。
要选择无针刺、无飞絮、无毒、无花粉污染的植物种类。
居住区植物配置要充分考虑中国传统的配置风格,以满足人们的心理需求,如金玉满堂﹑槐荫当庭﹑移竹当窗等。
同时,要避开人们的传统忌讳,如栽植桑树等。
(四)居住区园林植物配置应考虑经济成本
“土木之事最忌奢靡”。
居住区园林植物配置中充分保护和利用绿地内现状树木,选用寿命较长、病虫害少的植物种类,这样可有效控制种植成本和养护成本。
优美的园林绿化环境已成为住宅小区最基本的要素,并且直接关系到小区的整体水平及质量,不同小区在植物配置上体现独特的风格,体现自然界植物物种的多样性,树种力求丰富,又不要杂乱无章,好的种植设计可以成为小区的明显地物标。
随着建设生态住宅、绿色住宅呼声的日益高涨,许多房地产开发商开始在住宅小区建设的同时进行园林绿化、试图为住户营造优美的居住环境。
住宅小区的园林植物配置应突出地方特色、具有鲜明的个性,从而发挥最佳的生态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 富英俊.浅谈园林植物配置.园林.2001(5):19-20.
[2] 李祖清.单位绿色环境艺术.四川科学技术出版社
[3] 瞿辉[等]编著.园林植物配置.中国农业出版社.1999-08
[4] 林迅.居住区园林绿地植物配置分析.林业勘察设计.2005(01)
[5] 胡珊.肖大威.试论岭南居住区植物配置的科学性.中国园林.2005(03)
[6] 袁留斌.居住区绿地系统植物配置与设计——以合肥新华学府花园小区为例.安徽农业科学.062149
[7] 黄伙南.对居住区绿化建设中几个问题的思考.建筑知
识.2003(1):5-7. 8、《园林植物配置中的生态观》
[8] 吴林春,丁金华.对居住区环境建设中绿化设计的思考.建筑知识.2002(3):13-15
[9] 李汉飞.环境为先巧在立意-浅谈居住区环境景观设计.中国园林.2002(2):11-12.
[10] 张鲁山.居住区环境设计.住宅科技.1998(10):5-7.
[11] 杨向杰.居住区绿化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住宅科
技.1997(6):27-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