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景观配置分析
城市道路园林景观植物配置及其分析

城市道路园林景观植物配置及其分析随着城市建设的不断发展,人们对城市环境的美化与改善越来越重视。
作为城市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城市道路园林景观植物的配置对于城市环境的美化和改善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对城市道路园林景观植物的配置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建议。
城市道路园林景观植物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美化环境。
通过合理的植物配置,可以使城市道路更加美丽,提升人们的居住感受和城市形象。
改善空气质量。
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可以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同时还可以吸收部分有害气体和尘埃,起到净化空气的作用。
调节气温。
植物可以通过蒸腾作用降低周围环境的温度,减少城市热岛效应。
提供生态环境。
合理的植物配置可以为城市提供良好的生态环境,吸引各种动植物,增加城市的生态多样性。
二、城市道路园林景观植物的配置原则为了保证城市道路园林景观植物的效果和作用,需要遵循一定的配置原则:适地性原则。
根据城市道路的位置、环境和气候等情况,选择适合的植物种类,保证其能够生长和发育。
多样性原则。
在植物配置中,应该注重植物种类的多样性,避免单一植物的大面积种植,以增加景观的层次感和美感。
绿化面积原则。
在城市道路园林景观植物的配置中,应该尽量增加绿化面积,提供更多的生态空间。
季节性原则。
根据四季的变化,选择适合不同季节生长的植物,使整个城市道路的园林景观效果更加出色。
根据城市环境的不同需求和植物生长的特点,对于城市道路园林景观植物的配置,可以提出以下建议:1. 绿化种类多样化。
建议在城市道路园林景观植物配置中,尽量选择不同种类的植物,包括乔木、灌木、草本等,以增加植物的多样性,提升景观效果。
2. 注重植物的适地性。
在选择植物的时候,要考虑到其适地性,选择能够适应城市环境的植物种类,以保证植物的生长和发育。
3. 强调季节性植物的选择。
季节性植物可以根据不同的季节呈现出不同的景观效果,因此建议在城市道路园林景观植物配置中,加入不同季节的植物,使其具有更多的变化和生机。
城市道路园林景观植物配置及其分析

城市道路园林景观植物配置及其分析城市道路园林景观植物配置是指在城市道路两侧或中央绿化带中选择和布置适合景观效果、环境和气候条件的植物。
这些植物不仅能够美化城市环境,提升居民的居住体验,还能使城市更具生机和活力。
下面将从道路景观植物配置的原则和分析两方面进行探讨。
道路景观植物配置的原则主要有以下几点:1. 适应环境:选择植物时要考虑其对环境的适应性,包括耐寒性、耐旱性、耐盐碱性等。
根据城市的气候和地理特点,选择相应的植物种类,以确保其能够良好生长。
2. 美观与实用兼顾:植物选择应注重美观性,植物的花朵、叶子和枝干等特征都能对景观起到装点作用。
还要考虑植物的实用性,比如可以选择一些具有空气净化作用的植物,为城市提供清新的空气。
3. 多样性和长春性:在植物配置上,要尽量选择不同种类的植物,以增加景观的多样性。
还要考虑植物的长春性,选择那些能长时间保持绿化效果的植物,减少频繁更换植物的成本和工作量。
4. 抗污染和易维护:城市道路上的植物容易受到车辆尾气和压力的污染,因此选择一些抗污染能力强的植物。
还要考虑植物的易维护性,选择那些生长迅速、繁殖力强的植物,便于养护和管理。
通过对城市道路园林景观植物的分析,可以得出以下结论:1. 提升城市形象:城市道路园林景观植物的配置直接关系到城市形象的提升。
植物的选择应注重颜色搭配和层次感,可以选用颜色鲜艳的花卉或具有华丽色彩的宿根植物,增加景观的亮点,使城市更加美丽。
2. 缓解交通压力:城市道路园林景观植物的配置还可以缓解交通压力。
适当选择树种等大型植物,可以起到隔音、净化空气和降低温度的作用,为行人和车辆提供舒适的环境。
3. 提高居民生活质量:城市道路园林景观植物的配置对居民的生活质量具有积极影响。
植物的绿色和芬芳气息可以缓解压力、舒缓心情,增加居民的幸福感。
在植物配置上,还可以考虑种植一些果树或观赏果树,为居民提供新鲜水果或美丽的景观。
4. 保护生态环境:合理的城市道路园林景观植物配置有助于保护生态环境。
风景园林设计的植物配置与规划研究

风景园林设计的植物配置与规划研究一、植物配置的基本原则1、生态原则生态原则是植物配置的基础。
在植物配置的过程中,需要考虑植物的生长环境、生态特性、种植习性等因素。
同时还要考虑到植物的互补、搭配、交织等关系,形成良好的生态环境。
2、美学原则美学原则是植物配置的灵魂。
在风景园林设计中,植物的形态、色彩、种类和组合关系等都是美学的表现,起到装点景观、美化环境的作用。
通过植物的配置,可以营造出令人身心愉悦的美丽景观。
3、功能性原则植物配置的目的是为了满足景观的功能需求。
在风景园林设计中,植物需要具备遮荫、隔离、景色修饰等功能,为游人提供良好的环境。
因此在植物配置过程中,需要考虑植物的功能性,根据实际需求进行合理的植物选择和布局。
二、常见的植物配置类型1、树木配置树木是风景园林设计中最为常见的植物配置元素。
选择合适的树种,不仅可以增加园林绿化效果,还可以为游人提供遮荫和休息的场所。
在树木配置过程中,需要考虑树木的生长形态、高度、树冠大小等因素,根据实际需求进行合理的选择和布局。
2、花卉配置花卉是风景园林设计中不可或缺的元素。
花卉的种类繁多,色彩丰富,能够为景观增添生机和活力。
在花卉配置过程中,需要考虑花卉的生长季节、花期、植株高度、花色搭配等因素,根据实际需求进行合理的选择和搭配。
4、地被植物配置地被植物在风景园林设计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地被植物不仅能够增加景观层次,还能够覆盖地表,减少水土流失。
在地被植物配置过程中,需要考虑植物的覆土能力、生长习性、适应性等因素,根据实际需求选择适宜的地被植物。
三、植物规划的要点1、景观分区在风景园林设计中,植物的规划需要根据不同的景观功能进行分区。
根据景观的要求,将植物进行合理的分区规划,满足不同功能需求。
2、层次组合植物的规划要参照植物的生长习性和景观要求,进行层次组合。
通过合理的层次组合,形成多层次、多元化的景观效果。
3、植物的连续性植物规划过程中,需要考虑植物的连续性,确保植物之间的连续性和衔接性,使整个景观更加统一、完整。
个园植物配置的分析

个园植物配置的分析个园植物景观的分析个园建于清嘉庆二十三年(~ 1818年) ,是两淮盐业商总黄应泰(字至筠)在明代寿芝目的旧址上一扩建而成的住宅园林。
建园之初,国内修篁万杆,因竹之叶形似个,故取匿名为个园.个园以竹为名又以石为胜,四季假山分峰用石,春山澹冶而如笑,夏山苍翠而如滴,秋山明净而如牧,冬山惨淡而如睡。
个园的四季假山,被誉为”国内唯一孤例.通过长期的工作实践我们发现,个园除了四季假山的艺术成就外,其植物配置也颇具艺术特色。
一以竹文化为主题进行植物配置分析园主人取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无肉使人瘦,无竹使人俗。
诗画意境命名为个国,据《个园记》记载:主人性爱竹,盖以竹本国。
君子见其竹,则思树德之先沃其根;竹心虚君子观其心则知应用之势务宏其量:至夫体直而节贞,则立身砥行之。
攸系者实大且远岂独冬青夏彩,玉润碧鲜,着斯绿筱荡之黄云尔哉t主人爱称日’个厦州。
主人对竹情之真意之切,这里可见一斑他不但以竹建园取名个园,连自己也取名至筠。
号十园,堪称是以竹为家,以竹为名了。
个曰主人对竹的这种特殊感情一方面是谅于自己内心的爱竹之情,另一方面也是受了文人雅士爱竹之风的影响。
竹枝干有节,谐音气节,隐喻士人的坚贞不屈;竹干空心又是虚心.谦逊美德的表示。
历代的文人墨客乡爱竹成癖,视竹为清逸高雅网直不阿的象征,他们诗吟竹,笔以画竹,未曾出土先有节,纵凌云处也虚心,这是清代扬州八怪郑板桥对竹的高度评价,郑板桥对竹真可谓情深意长,五十年如一目潜心画竹,终于成了一代宗师.个园主人本是盐商,为了摆脱满身铜臭味,使自己超尘脱俗,极力效法文人墨客的雅兴嗜好,攀附风雅.个园初成时,竹为主景,幽篁满目,随着历史的发展,时代的变迁,部分目景有所毁损,园内竹子也早巳更新换代,现在园内的竹子多为I985年补栽,有:十一个品种。
竹通常与奇峰怪石相配,形成竹石小景,板桥画竹师怯自然,尤爱画竹石,曾作题竹诗日竹棱石块两相宜,群卉群芳尽弃之。
春夏秋时全不变,雪中风味更清奇.竹、石为个目的两大特色,个国四季假山每景都配有竹石小景,且竹种各异,春景用刚竹(燕竹),夏景用水竹,秋景用四季竹(大明竹) ,冬景用斑竹。
公园植物配置与生态功能分析

公园植物配置与生态功能分析随着城市化的不断加速,公园成为了人们日常休闲娱乐的主要去处。
而公园中的植物配置和生态功能直接关系着公园的环境质量和生态效应。
对公园植物配置与生态功能进行深入分析和研究,对于提升公园的生态景观和环境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一、公园植物配置的意义1.创造美丽生态环境公园是城市中的绿色生态节点,其植物配置直接关系着城市绿地的美观与环境质量。
在公园中进行合理的植物配置,可以创造出美丽的生态环境,提升城市绿地的观赏性和休闲性。
2.改善生态环境公园植物配置的合理性,能够对周围的环境产生积极的影响。
高大的乔木和灌木可以有效地减缓风速和遮挡阳光,起到调节气候的作用。
不同种类的植物可以形成复杂的生态系统,促进土壤和水的保持,改善城市生态环境。
3.促进生物多样性公园中的植物配置直接影响着生物多样性,合理配置丰富多样的植物种类,可以吸引各种生物栖息其间,形成一个生物多样性的生态系统。
这不仅能够提高公园的生态价值,也能够为城市增添一份独特的生态文化。
1.多样性在公园植物配置中,要尽可能地增加植物的多样性。
不同种类的植物具有不同的生长习性和生态功能,多样性的植物可以构建丰富复杂的生态系统,有利于促进生物多样性和增强生态稳定性。
2.适应性公园植物的选择要具有一定的适应性,即要能够适应当地的气候、土壤和水分条件。
选择适应性强的植物种类,可以降低植物的管理成本,减少植物因环境原因引起的死亡率,保证公园植物的良好生长状态。
3.生态功能在公园植物配置中,不仅要考虑植物的观赏价值,更要注重其生态功能。
选择一些能够净化空气、调节气温、固土保水的植物种类,使得公园的生态功能更加完善。
4.生长空间在公园植物配置时,要合理规划不同植物种类的生长空间,避免植物之间的竞争和相互干扰。
合理规划生长空间能够保证植物的正常生长,使得公园的植物配置更加和谐。
三、公园植物的生态功能分析1.净化空气公园中的植物通过光合作用能够吸收二氧化碳,释放出氧气,从而净化空气,降低城市的空气污染。
园林景观设计中植物造景分析

园林景观设计中植物造景分析园林景观设计中,植物造景是其中重要的一环。
植物作为自然景观的一部分,不仅可以美化环境、调节气息,还能提高空气质量等。
本文将从植物选择、种植、配置等方面进行植物造景分析,以期为园林景观设计提供一些帮助。
一、植物选择在园林景观设计中,要根据园林设计的整体构思和环境特点进行植物选择。
植物的品种、高度、颜色等都需要考虑周全。
比如在露天、明亮的广场或者公园内,可以选择大面积盛开的草花、树木和灌木,来达到鲜明的视觉效果;而在密闭的小公园或花园可选择高度不同、各有特色的常绿植物、灌木植物,组成密集的植被,打造出一个人工的绿洲。
二、种植方式植物的种植方式直接影响着植物的生长发展和园林景观的效果。
常见的种植方式有直接种植、盆栽、垂直种植等。
1. 直接种植直接种植就是将植物的根系直接与土壤接触,根据适宜的浇水和肥料管理,让植物自然生长。
直接种植适用于树木、草花和灌木等种类,不仅可以更好地保护植物,同时也可以使景观效果更加自然真实。
2. 盆栽盆栽是将植物放在盆中进行种植,适用于需要移动性、整理性强的地方,比如室内场所。
盆栽植物应注意保持土壤湿润、控制温度等,同时还需要定期更换盆土,营养不良的植株则必须补充适量的肥料和矿物质。
3. 垂直种植垂直种植是将植物根系按照一定的规格分层串联,在墙面或空旷的场所就可以种植出美丽的覆盖墙面和垂直绿植景观。
垂直式种植需要均匀的光线、空气和水分流动,以确保植物能够健康生长。
三、植物配置在景观设计中,植物配置是至关重要的一环,不仅可以点缀出自然的美景,还可以为人们创造不同的空间体验。
合理的植物配置可以创造出自然的景观,提高人们的身心愉悦感。
1. 多层次配置多层次的植物配置可以营造出立体感,为园林带来更丰富的造景效果。
比如,将高大的树木和灌木植物与矮小的草本植物相互配合,既可以保持视野的开阔,同时也营造出大自然的景致。
2. 色彩配置植物的颜色也是园林设计中必不可少的一个因素。
园林景观——植物配置与造景手法分析(6篇)

植物配置与造景手法分析(6篇)目录植物配置与造景手法分析(6篇) (1)1居住环境的植物配置与造景手法 (2)1.大力发展居住庭院的园林艺术的重要意义 (3)2.环境设计在园艺植物中存在的问题 (3)3.植物造景配置和优化环境标准 (4)4.现代风格配置的优化措施 (6)5.结语 (7)2论园林植物造景的技术性 (8)1 园林植物造景技术性的定义 (8)2 园林植物造景技术性的作用 (8)3 园林植物造景设计图纸技术性 (9)4 园林植物造景现场施工技术性 (10)5 结语 (12)3探究园林造景中常见耐阴植物 (14)1、耐阴植物在园林造景中的应用 (16)2、耐阴植物在园林造景中应用的意义 (17)2、从耐阴植物的生态环境进行分析,可以遵循以下具体的原则: (18)3、稳定发展耐阴植物的生长环境和生态环境的原则 (18)4植物文化在现代园林植物造景中的应用 (20)1.植物文化及其在园林配置中的体现 (21)2.现代园林造景策略 (22)3.园林造景应该掌握的原则 (24)4.结语 (25)5关于园林植物配制造景的探讨 (26)3、园林植物配置在庭院绿化体现特色环境 (30)6节约型风景园林及园林植物造景的经济学原理 (32)1. 科学设计,形成相对稳定的植物景观 (33)2. 科学选用植物,适地适树 (33)3. 妥善结合生产,注重改善环境质量 (34)4. 最大限度地减少管理养护成本 (35)1居住环境的植物配置与造景手法摘要:目前,传统的居住环境已经不能满足居民对住宅的要求,本文主要是分析如何将园林艺术用到住宅庭院中,对住户的要求和植物配置的园艺设计相结合起来等。
通过不断分析和完善庭院的生态,创造私家园艺技术的价值,利用现代化科技对居住环境的布局和造景策略。
以至于满足广大人民群众的视野和经济价值一体化的发展。
关键词:小区规划;造景配置;园艺景观植物配置和园艺造景的应用是居住环境的重要环节,在城市住宅园林绿地的规划中,部分住宅区的自然环境因素是不可代替的,植物的种植配置使庭院在层次上显得丰富、美丽柔和、心情放松、自然舒适的感觉;色彩丰富的花草、树木、叶片使得园艺更加千娇百媚。
园林景观设计中植物造景的分析(4篇)

园林景观设计中植物造景的分析(4篇)目录园林景观设计中植物造景的分析(4篇) (1)1园林水体植物配置及水体景观设计 (3)一、园林水体植物配置形式 (3)二、园林水体景观设计规范 (5)结语 (6)2园林景观设计中植物配置的注意事项 (8)三、植物配置与道路的结合 (8)四、植物造景是意境创作的表象 (9)庭院设计植物配置方案 (9)3园林景观设计中植物造景的分析 (13)1 园林景观设计的基本内涵 (13)2 植物造景的现实作用 (14)2.1 体现衬托效果 (14)2.2 开拓空间 (14)2.3 展现意境效果 (14)2.4 构建别样的观赏景观 (15)3 植物造景遵循的艺术原则 (15)3.1 因景制宜 (15)3.2 色彩相宜 (15)3.3 位置相宜 (16)3.4 季相相宜 (16)4 植物及景观之间搭配的艺术性 (16)4.1 植物与建筑融合 (16)4.2 植物与道路融合 (17)4.3 植物与水体融合 (17)5 结语 (18)4园林景观设计中植物造景地探究 (18)一植物造景的概况 (19)1 植物造景的概念 (19)2 植物造景的意义 (19)2.1 表现时空变化和特殊的意境效果 (19)2.2表现衬托效果 (20)2.3 极大地创造空间 (20)2.4 创造独特的观赏景观 (20)2.1 美化作用 (20)2.2 生态作用 (21)2.3 防护作用 (21)2.4 造景兼休闲作用 (22)2.5 社会经济作用 (22)三植物造景中应注意的问题 (23)1园林水体植物配置及水体景观设计【内容摘要】文章探讨了园林水体植物配置与水体景观设计相关问题,分析园林水体植物配置方法,阐述了水体景观设计理念,并探析了我国传统美学对园林水体艺术设计的影响。
【关键词】园林水体植物水体景观配置设计在园林中,水是关键组成要素。
国内外园林设计都极为注重应用水生植物与创造水景。
我国园林通常使用水生植物给人以更多想象空间,营造出意境与氛围。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设计形式:
绿带式:在道路规划设计时,在道路两侧,位于车行道与人行道之间、 人行道或混合道路外侧设置带状绿地。
树池式:在人行道上设计排列几何形的种植池以种植行道树的形式。正 方形1.5m×1.5m,最小不小于1m×1m;长方形树池以1.2m×2m为宜; 圆形树池半径不小于1.5m。
(二)按植物生境分类
1.陆地种植设计 山地,宜用乔木造林 坡地,多种植灌木丛、树木地被或草坡地等 平地,宜做花坛、草坪、花境、树丛、树林等。 2. 水体种植设计:利用水生植物打破水面的平静和单调,增添水面
情趣,丰富园林水体景观内容。
(三)按植物应用空间环境分类
1.户外绿地种植设计 :是园林种植设计的主要类型,一般面积较大 ,植物种类比较丰富,以创造稳定持久的植物自然生态群落为主 。
方向感,种群特征鲜明,景观形态简洁流畅,但不乏单调感。 混合树列:用两种以上的树木进行相间排列种植设计,具有高低层
次和韵律变化,混合树列因树种不同,产生色彩、形态、季相等景
观变化。
3.树列设计的间距:一般乔木3~8m,灌木1~5m,主要取决于树种特性、 环境功能和造景要求等因素。 4.树种选择与应用 1) 选择树冠较整齐、个体生长发育差异小或者耐修剪的树种。 2) 树列景观适用于乔木、灌木、常绿、落叶类树种。 3) 树列常用于道路边、分车绿带、建筑物旁、水际、绿地边界、花坛等 种植布置。 4)混合树列树种宜少不宜多,一般不超过三种。树列延伸线短时,多用 一树种,或乔木与灌木间植,一高一低,简洁生动。
2.室内庭园种植设计:多用于大型公共建筑等室内环境布置。须考 虑空间、土壤、阳光、空气等环境因子对植物景观的限制。
3.屋顶种植设计:非游憩性绿化种植和屋顶花园
第四节 各类植物景观种植设计
一、树列与行道树的设计 (一)树列设计 1.概念:树列也称列植树,是指按一定间距,沿直线(或曲线)纵向
排列种植的园林树木景观。 2.树列设计形式 单纯树列:用同一种树木进行排列种植设计,具有强烈的统一感和
简单重复,或具规整形状。 2) 类型: 规则对称式:植物景观布置具有明显的对称轴线或对称中心,
树木形态一致或人工整形,花卉布置采用规则图案。多用于纪 念性园林,大型建筑物环境、广场等规则式园林绿地中。 规则不对称式:没有明显的对称轴线和对称中心,景观布置有 规律,也有变化,多用于街头绿地、庭园等。
1. 根据城市及绿地的不同性质发挥园林植物综合作用 2. 根据园林植物生态要求,处理好种间关系 3. 植物造景的艺术性原则 4. 处理整体与局部,近期与远期的关系
二 植物造景的基本手法
1. 主次分明 疏朗有序 主即主要突出某一树种进行栽植,其他树种进行陪衬;疏即很自然的
进行栽植,虽由人作,宛若天开,尽量避免人工之态的显现。 2. 注意四季景色季相变化 在植物造景过程中,突出一季景观的同时,兼顾其他三季,即在主要树
2.自然式:植物景观的布置没有明显的轴线,各种植物的分布自由变化 ,没有一定的规律性。常用于自然式的园林环境中,如自然式庭园、 综合性公园安静休息区、自然式小游园、居住区绿地等。
3.混合式:是规则式与自然式相结合的形式。它吸取规则式和自然式的 优点,既整洁清新、色彩明快的整体效果,又有丰富多彩、变化无穷 的自然景色;既有自然美,又有人工美。其类型有:
(二)行道树设计
1.概念:行道树是按一定间距列植于道路两侧或分车绿带上的乔木景观 2.考虑的主要内容 1)道路环境:与植物生长发育有关,直接影响着景观形态和景观效果
,包括人工因素和自然因素。 2)树种选择:要求具有适应性强、姿态优美、生长健壮、树冠宽大、
萌芽性强、无污染性等特点,尽量选无花粉过敏或过敏性较少的树 种,如香樟、女贞、刺槐、乌桕、水杉、黄杨、榔榆、冬青、银杏 、梧桐等。
二 植物造景的基本手法
4. 林缘线和林冠线处理要有变化,有韵律 林缘线是树冠垂直投影在平面上的线;林冠线是树冠与天空交接的线。
进行植物造景时应充分考虑到树木的立体感和树形轮廓,通过里外错落的种 植,及对曲折起伏的地形的合理应用,使林缘线,林冠线有高低起伏的变化 韵律,形成景观的韵律美. 5. 应用透视 变形 几何 视错觉原理进行植物造景
人们对于景观的最直接感受便是通过视觉来获得的,设计者引导游人视 线成功与否决定了景观的优劣。视线通透远近等视线效果的方式主要靠对植 物材料的选择,乔木,灌木,花草,不同的树种起到了不同的视觉效果.
第二节 园林植物种植设计基本形式与类型
一、园林植物种植设计基本形式 1.规则式: 1) 概念:是指园林植物成行成列等距离排列种植,或做有规则的
种开花时,不要有其他树种开花,而在其他季节要有其他树种的开花托景。 3. 围合空间的合理应用 植物围合空间可分为开放性(视线通透),半开放性空间(有开阔视野,
有封闭视线),冠下空间(树冠郁闭后的树下空间),封闭性空间(四周全 被遮挡),竖向空间(视线向上)等几种形式。不同的地形,不同的组团绿 地选用不同的空间围合。
自然式为主,结合规则式 规则式为主点缀自然式 规则(一)根据园林植物应用类型分类 1.树木种植设计:对各种园林树木(包括乔木、灌木及木质藤本植物等
)景观进行设计。可分为孤景树、对植树、树列、树丛、树群、树林 、植篱及整形树等景观设计。 2.花草种植设计:对各种草本花卉进行造景设计。如花坛、花境、花台 、花池、花箱、花丛、花群、模纹花带、花柱、花钵、花球、花伞、 吊盆等。 3.蕨类与苔藓植物设计:多用于林下或阴湿环境下,创造朴素、自然和 幽深宁静的艺术境界。如贯众、凤尾蕨、肾蕨、波斯顿蕨、翠云草、 铁线蕨等。
植物景观配置
Landscape plant confIguratIon
植物景观配置
植物景观配置(即植物造景),是 把我们所需要的植物材料在发挥园 林综合功能,满足植物生态习性及符 合园林艺术审美要求的基础上,合 理搭配起来,组成一个相对稳定的 人工栽培群落,创作出赏心悦目的 园林景观。
一 植物造景原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