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景观分析案例

合集下载

西湖园林植物景观艺术

西湖园林植物景观艺术

西湖园林植物景观艺术西湖是目前我国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的世界遗产中唯一一处湖泊类文化遗产。

西湖申遗的规划人、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建筑历史研究所所长陈同滨说过“西湖就是‘天人合一的杰作’”。

下面由店铺为大家整理的西湖园林植物景观艺术,希望对大家有帮助!西湖园林植物景观艺术西湖植物景观,是西湖作为世界遗产的核心价值。

本书在阐述西湖1000多年来悠久历史的基础上,系统梳理了60多年来西湖植物景观营建中的基本理念、原则和配置的艺术手法,对植物景观的空间组织、季相变化以及群落结构等一一作了分析。

这是风景园林界多年来少见的对风景园林实例进行植物景观全方位的透视解析。

本书由著名风景园林学家施奠东先生任主编,前后耗时八年,近10万的文字和700多张精美的照片做到图文并茂,相得益彰,展示了西湖植物景观的无穷魅力,为风景园林界的教学、科研及设计、施工、管理提供了重要的参考资料。

《西湖园林植物景观艺术》施奠东主编的《西湖园林植物景观艺术(精)》系统总结了西湖植物景观的历史渊源,以及六十多年来植物景观营建中的基本理念、空间结构、四季花景、、植物多样性与景观多样性和主要公园、景点景观营造的经验。

全书图文并茂,具有可读性、可赏性和实用性,为风景园林设计、教学、研究和管理工作者提供了很有价值的资料。

杭州西湖植物景观设计特点1、师法自然,雕琢无痕。

师法自然一直是风景园林植物景观规划设计和营造的关键理念。

杭州风景园林工作者遵循各种园林植物自身生长发育的规律和对周边生态环境条件的要求,因地制宜,合理布局,在杭州天造地设的湖光山色大风景中,巧妙借用西湖及周边的真山真水,合理汲取乡土和地域风情,使西湖周边公园的植物景观很少有人工雕琢痕迹,达到了“虽由人作,宛自天开”的境界。

在师法自然理念的影响下,杭州西湖的植物景观采用生态自由式的布局,以植物景观为主导,以园林统帅建筑,置身西湖的湖光山色,能够使人真切感受到步移景异的变化、绵延起伏的空间、幽闭深藏的景态和曲径通幽的道路,这些由植物主导的景观虽为人工雕琢,却看上去自然可爱,浑然天成,可以说,西湖的植物景观真正达到了师法自然的境界,“自成天然之趣,不烦人工之事”。

石家庄植物园植物景观分析

石家庄植物园植物景观分析
中 国园艺文摘 2 1年第5 02 期
石家 庄植物 园植物 景观分析
赵卫红
( 河北省石家庄 市植物 园 ,河北 石家 庄 000) 500
摘 要 :介 绍石 家庄植 物 园的总体规 划布局和植 物景观特点 ,重点 阐述植物 园中5 专类 园的植物 配置方式 ,肯定 个
了石 家庄 植 物 园植 物 配 置 的合 理 性和 植 物 景 观 的 艺术 性 。 关键 词 : 景 观 分析 ;植 物 园 ;植 物 配 置
澄 湖作为平 面构 图的 中心 ,水 中置 岛,以桥 、堤 与外 围园 作者简介 :赵卫红 (90 ,女,风景园林硕士;从事公园绿化 18一)
管理工作 。
地相接 ,将 湖面分为 内: 2 9 个空 间 ,造成 园中有 园,层次 丰 1 ,
富的空 间。湖 中堤 岛相连 ,形成多层次 的水 域 ,叠石驳岸 ,
院校 园扩建 工程 为例 [] 金华 职业技术学 院学报, 0 7 7 2 : J. 2 0 , ()
2 —3 . 7 0
植物群 落组成 ; “ 望的 田野”位 于 “ 希 田”字格 末端 ,设
置雕塑和音乐喷 泉 ,与校 门互为对景 。 在生态效应方 面 ,西北农林 科技大学本 身是一座以 农、 林 、水 学科为 主要研 究方 向的高校 。生态 和绿化 既能 够体 现它 的办学特 色 、方 便教学 和研 究 ,也能 够展现 它 的学术 优势 ,因此 ,学 校在 营造校 园环境 景观 的生态效 应上 做 了
石家庄植 物 园位于河 北省 会石家 庄市 的西北部 ,处于 温 带季风 气候 区 ,总 面积 17 h ,其 中水体 面积3 m 6 m 8h 。 石 家 庄植物 园于 19 年正 式 开 园 ,是 一座 年轻 的植 物 园 。 98 园内现有露地栽植 的乔灌木植物 5 余科2 0 0 6 多种 ,另外 还有 牡丹 园、月季 园 、荷花 萍 、宿 根 园、海棠 园等十 几个植 物 专类 园,每个专类 园都 收集了几十个甚至上百个植物 品种 。

广州珠江公园植物景观空间分析

广州珠江公园植物景观空间分析

园林规划与设计底商。

连通滨江道与国际商场人行铺装,将滨江道繁华步行商业街与南京路两侧商场连成一体,增强商业的整体氛围。

通过步行空间将西开教堂、抗震纪念碑广场、地铁站广场、营口道口绿地、锦州道和长春道间街角绿地五个景观节点串联起来。

统一设计街道家具和标识牌,保持南京路街道家具在材质、颜色、样式方面的一致性,增强了街道景观的有序性与整体性。

3.2.3提升街道空间品质,打造人性化环境 锦州道至营口道地段,分布有伊势丹、津汇、国际商场、乐宾百货等商场,是购物人群集中地段。

通过对这些地段铺装、车档小品、树池坐凳、绿化等进行综合整改,提高购物环境品质。

根据南京路各路段的宽窄情况,分别对不同路段的道路断面进行改造,形成人行道与自行车道、机动车道与非机动车道之间的绿化分隔带,为行人和骑车者提供遮荫庇护之所,增强他们的安全感。

通过绿化隔离带、高大的行道树列打造贯穿市区的绿色通道。

注重铺装细部处理,增强行道树遮荫效果,增加安全分隔带、休憩设施、通讯设施等,营造符合人们安全、舒适、交往等需要的人性化步行空间。

图1 南京路过街天桥改造后图2 好乐里底层零星商铺4总结南京路景观环境整治是成功的,得到了城市居民的普遍认可。

通过对南京路景观环境进行整治,保护并传承了天津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

改造后的街道成了孕育各种人文景观的乐土,街道空间不仅整洁、有序,而且充满勃勃生机。

街道空间的“有机更新”一定是在尊重场所精神与城市文脉的基础上,依据景观设想与功能需要,改造街道空间中不合适的部分,有限度地提高街道空间景观品质,恢复街道活力,达到更新的目的,并为街道空间将来的发展留出余地。

根据本次改造,主要有以下三点收获:1)南京路环境整治尊重了城市历史,保护原有街道建筑,传承城市文脉。

2)南京路的整治是满足现实需要的有序更新,是人性化的更新。

它不是推倒一切、盲目追求超前的发展规模,而是循序渐进的、可持续的、不断满足当代人需要的渐变式发展和更新。

花境设计案例浅析——以太原市迎泽公园为例

花境设计案例浅析——以太原市迎泽公园为例
在花卉布置方面,迎泽公园园内有牡丹园、玫瑰园、郁金香等 专类花卉园以及各类花坛、花带、花钵的布置,但少有花境景观。 通过考察,迎泽公园现有几处花境,分别为:儿童乐园入口两旁 各色紫茉莉专类植物花境(图 1A);东果园野花组合自然花境(图 1B);西果园菊科专类植物花境(图 1C);槐树林郁金香专类植物 花境(图 1D)。现有花境景观虽然色彩缤纷、各具特色。但其花卉 种类单一,且未经设计。为此迎泽公园若要完善花卉景观,提升 公园品质。亟需补充不同形式的花境景观。
造。并对建成的景观效果予以分析,加以总结和讨论。以期对公园花境景观的营造提供参考。
关键词:花境;公园;案例分析
中图分类号:TU98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7897(2019)16-0100-03
1 引言
花境是模拟自然界中林地边缘地带多种野生花卉交错生长 的状态,并运用艺术手法提炼设计而成的一种花卉形式。园林花 境最早开始应用于英国庭院,是 18 世纪美国自然风景式园林的 延伸产物。
园林与景观设计
花境设计案例浅析
———以太原市迎泽公园为例
王超
(太原市迎泽公园 山西 太原 030001)
摘 要:近年来,花境应用已越来越广泛。太原市迎泽公园作为太原市重要的综合性公园,其花境的应用仍然较为缺
乏。因此,迎泽公园选取了部分能在太原市生长良好的植物进行合理配置,同时考虑生态要求及景观效果对花境进行营
基于此立地条件,花境设计时宜选择耐旱、喜凉爽、适宜北方 气候条件且耐盐碱的植物材料。 3.3.2 季相变化及观赏期
太 原 地 区 冬 季 土 壤 上 冻 ,故 花 境 观 赏 期 为 春 、夏 、秋(4 -10 月)三季。因此,所选花卉观赏期要长。一方面要出芽早,尽快覆 盖裸露地面。另一方面,生长需持续到秋季土壤上冻前。以防花 卉过早枯萎,影响整体花境景观。同时,花卉配置还应考虑有季 相变化。使得花境在不同的季节呈现不同的景观。 3.3.3 色彩基调

大运河森林公园的植物造景研究分析

大运河森林公园的植物造景研究分析

⼤运河森林公园的植物造景研究分析⼤运河森林公园的植物造景研究分析Research and Analysis on Grand Canal Forest Park Plant Landscape⽂/北京市⼤兴区康庄公园张岩安对植物造景的理论基础进⾏系统梳理,结合实地调查,对⼤运河森林公园的植物造景特⾊进⾏分析总结,针对不⾜之处提出改善建议,为森林公园的植物造景提供借鉴,也为其他研究提供参考。

1 研究背景环境是⼈类⽣存的必要条件。

随着我国经济不断发展,环境遭到破坏,绿植⾯积逐渐减少。

正因如此,森林公园的建⽴起到恢复城市⾯貌、改善城市环境的重要作⽤。

1.1 研究⽬的及意义植物是⾃然界给予⼈类的礼物,它们有⽆穷⽆尽的艺术组合,可带给⼈们愉悦与慰藉。

在森林公园环境中,植物造景⽆疑是构成森林公园景观的重要部分。

森林公园植物造景直接影响公园的环境,从⽽带动城市整体氛围,对城市的发展建设起⾄关重要的作⽤。

所以,探究城市森林公园的植物造景⼗分必要。

本⽂针对北京市通州区⼤运河森林公园已经存在的植物造景景观进⾏分析研究,探讨森林公园植物造景的特殊性。

1.2 研究⽅法及其技术路线以实地调查、收集资料、参考⽂献为基础,在掌握丰富的材料后,对相关数据进⾏分析归纳,并结合具有独特代表性的案例,分析⼤运河森林公园植物造景情况,提出现阶段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1.3 我国园林植物造景现状我国素有“园林之母”的美称,但对园林植物的利⽤却很少。

我国⽬前⼤多数园林中,作为园林绿地种植的植物不超过200种,常见的园林树种仅有雪松、悬铃⽊、⾹樟、龙柏、⼤叶黄杨、海桐等⼗⼏种,草本观赏植物更为匮乏,全国各地⼏乎千篇⼀律,且⼤多数园林植物从国外引种,草本观赏植物栽培不多。

在植物造景上除少数⼤城市,如杭州的园林植物造景的科学性及艺术性⽔平较为突出外,⼤部分与国际⽔平相差甚远。

另外,在园林建设中,⼈⽂景观投资⼤、占地多,植物造景的植物种类仍局限在传统种植及配植⽅式上。

方塔园植物景观调查分析 (1)

方塔园植物景观调查分析 (1)

方塔园植物景观调查分析研究背景现代景观如何传承民族文化,已经成为园林界不可回避,亟待解决的问题。

(我国目前现状)现代城市公园与古典园林相比,在服务对象、功能需求、管理方式等方面都已发生了变化,而跟随现代主义艺术思潮,大众的审美取向也在发生着巨大的变化。

迄今为止,我国造园艺术还来不及建立起一套适宜的转换机制,使得我国古典园林的造园理念与艺术手法都被束之高阁,难以与现代景观需求接轨。

这使得我国改革开放以后的景观大多呈现不伦不类的拼贴景象,一方面在布局、尺度、植物塑性上完全效仿英国自然风景园,另一方面叠石、建筑营造完全沿用古典园林建筑制式。

伴随着我国社会的巨大变革,我国民众发现在解决了基本的游憩功能的公园里找不到民族自豪感,文化认同感;在完全仿古的园子里又找不到时代精神,满足不了现代的审美需求。

这就要求我们找到中国古典园林与现代城市公园的契合点,使现代城市公园既满足时代精神,满足现代城市生活与审美需求,又能唤起民族自豪感,激发文化认同感。

方塔园是上世纪80年代建造的园林,占地12.8公顷,该项目既继承了本民族园林文化中的优秀成果,又展示了现代的设计语言,反应了鲜明的时代特色。

方塔园作为一种展示历史文物并供市民休闲娱乐的场所空间,它的设计是以现代城市的生活方式和活动尺度为立足点,为居民和游客的户外活动创作多层次的露地环境及恰当的场所特征。

它用现代的设计理念、手法诠释了一种中国古典的韵味,透视出一种质朴、简洁的氛围。

植物造景方面必然也要与整个造园精神相一致,在传统栽植技术及植物“移情”原型的基础上,运用现代栽植技术和生态工程技术,探索将自然生态群落机制引入现代城市,创造生物量、生态效应双佳的优质人工群落。

研究现状通过查阅文献,得知目前对方塔园的研究主要集中于以下几个方面:1.空间方面的研究:韩谦、范文兵通过对方塔园现状的分析,以“消解”为关键词,从空间组织策略、屋顶和构造节点的策略两个方面对方塔园进行了深入的解读;陆邵明从景观空间的线索编排及其体验的艺术性方面研究了方塔园的景观空间;胡晓青从“起”、“承”、“转”、“合”四个方面介绍了方塔园的空间意象的组织和空间系列的安排;赵冰以空间生成为主线对方塔园空间进行了解读。

植物景观空间组合案例分析——以杭州西湖草坪空间为例

植物景观空间组合案例分析——以杭州西湖草坪空间为例

李伟 强 / L I We i — Q i a n g 包志 毅 / B A O Z h i — Y i
p e o p l e S p h y s i c a l a n d me n t a l h e a l t h, a n d i t i s a l l i mp o r t a n t p a r t o f t he c i t y S g r e e n s p a c e s y s t e m Th e g r e e n s p a c e of Ha n g z h o u We s t L a k e i s
主题
风 景 园 林 植 物 景 观 设 计
植物景观空间组合案例分析一 以 杭州西湖草 坪空间 为例
Ca s e S t u d y o f Co mbi n a t i o n a l Gr e e n Sp a c e- - Ta k e t h e L a wn Sp a c e i n Ha n g z h o u We s t L a k e a s An E x a mp l e
空 间A、空 间B 临湖 ,采用外 向布局 ,把湖 光山色 引入草坪 空 间 。
3 个 空 间主 从关 系 明确 ,重 点 突 出 ,空 间C无论 在 空间 体量 上 还是 景 观 内容 上 都 居于 主 导地 位 ,孤植 的枫 杨 作为 视 觉 焦点 ,具 有 很 强 的 向心 性 ,加上 主题雕 塑的 布置 ,更显 示该 空间的 突 出地 位 。

f u n c t i o n a l i n u s e . Thi s a r t i c l e d i s u s e d t he r e l a t i o n s h i p s a n d t h e c o n t r a s t r e l a t i o n s o f t h e p l a n t s p a c e s t h r o u gh o n . s i t e s u r v e y a n d q u a n t i t a t i v e a n a l y s i s o ft h e f o u r e x a mpl e s o fc o mb i n a t i o n a l g r e e n s p a c e c h o s e n i n Ha n g z h o u We s t La k e

植物配置案例

植物配置案例
实用文档
1.园冠阔叶大乔木 2.高冠阔叶大乔木 3.高塔形常绿乔木 4.低矮塔形常绿乔 木 5.园冠型常绿乔木 6.球类常绿灌木 7.修剪色带 8.小乔木 9.竖形灌木 10、团型灌木 11、可密植成片的 灌木 12、普通花卉型地 被 13、长叶型地被
1
9 44
66 12
6 6
12
11 6
13
疏密搭配的层次配植,局部(左侧)留出草坪,与组团植群形成开阖对
实用文档
1
1.园冠阔叶大乔木
2.高冠阔叶大乔木
3.高塔形常绿乔木
4.低矮塔形常绿乔

4
5.园冠型常绿乔木
6.球类常绿灌木
1
7.修剪色带 8.小乔木
6
0
9.竖形灌木 10、团型灌木
6
11、可密植成片的 灌木
1
12、普通花卉型地 2

13、长叶型地被
1 0
1 1
1
1
3
2
3
4
1 10 16
6 1 2
8
9
——内向开放空间:通过住宅建筑的围合,在基地中部形成面向小区 以及部分面向社会开放的风情街、公共活动空间和景观中心。
——半开放空间:住宅楼宇之间的宅前绿地和组团活动场地以及楼下 的架空空间是邻里交流的日常休闲活动的重要载体,同时也是开放空 间与居住私密空间的重要过渡。
实用文档
案例分析
道路绿化分析
实用文档
实用文档
1.园冠阔叶大乔木 3.高塔形常绿乔木 5.园冠型常绿乔木 7.修剪色带 9.竖形灌木 11、可密植成片的灌木 13、长叶型地被
2.高冠阔叶大乔木 4.低矮塔形常绿乔木 6.球类常绿灌木 8.小乔木 10、团型灌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
2
3
香樟位于一进入学 校的右侧,一大片 绿植高耸的香樟, 成为进入学校的第 一道风景线。
桉树主要在教学楼 前面的右侧种植, 桉树的种植很好的 的吧学校的空间分 开,使学校更有层 次感
教学区前面则是一 大片的樱花林,在 花季来临的时候成 为学校一道独特的 风景线
1
2
学校虽然植被覆盖率高,但是 我觉得学校缺乏了主要的景观, 植物各式分散,没有突出的植 物,使得校园单调,我觉得可 以种植滇朴,把校园的主景观 营造出来。
A
B
•根据2015年8月学校官 网显示,学校共有两个 校区,其中龙泉路校区 位于昆明市中心龙泉路 中段,杨林校区位于昆 明长水国际机场旁。
功能分区图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路网分析图
• 绿化景观 大致发布
• 我校以天竺桂布置为 校园主要乔木 • 道路两旁基本的乔木 都是天竺桂
• 清香木主要在图 书馆前面种植 • 为图书馆,自习 室,提供一种优 雅的学习环境
学校植物造型过于单调,我觉 得有设计一些植物造型,使用 植物造型来丰富的学校,使大 学环境更加舒适和谐。
谢谢观赏
园大学校景观分析
请在此输入您的 标题
请在此输入您的文本。请在此输入您的文本。请在此输入您的文本。
请在此输入您的文本。请在此输入您的文本。请在此输入您的文本。
请在此输入您的标题
请在此输入您的文本。请在此输入您的文本。请在此输入您的文本。
文理学院
•区位分析:云南师范大 学文理学院地处美丽的 春城-昆明,是教育部批 准的本科独立学院。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