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林植物景观设计的原则分析
第4章 园林植物造景的原则和方法图文模板

带植
(2)规则式植物景观
规则式栽植方式在西方园林中经常采用,在现代城 市绿化中使用也比较广泛。相对于自然式而言,规则式 的植物造景强调成行等距离排列或作有规律的简单重复 ,对植物材料也强调整形,修剪成各种几何图形。
花卉布置以模纹图案为主体的花坛、花境为主。规 则式植物栽植方式给人以雄伟、庄严和肃穆的感觉。
曲线式则是指把植物排成弧线形,如半圆形、圆形 、曲线形等多种形式,且多与其它园林要素结合,并借 以划定范围,组成较为自由流畅的空间。
(4)自由式植物景观
与前述几种种植设计方式均不相同的是巴西著各设 计师罗伯特·布雷·马克斯,早期所提出的抽象图案式 种植方法。 一些现代主义园林设计师们也重视艺术思潮对园林 设计的渗透,例如,美国著名园林设计师彼得·沃克( Peter Walker )和玛莎·舒沃兹(Martha Schwartz )的 设计作品中就分别带有极少主义抽象艺术和通俗的波普 艺术的色彩。这些设计师更注重园林设计的造型和视觉 效果,设计往往简洁、偏重构图,将植物作为一种绿色 的雕塑材料组织到整体构图之中,有时还单纯从构图角 度出发,用植物材料创造一种临时性的景观。甚至有的 设计还用风格迥异、自相矛盾的种植形式来烘托和诠释 现代主义设计。
(1)自然式植物景观
① 自然式植物景观特点
自然式的植物造景方式,多选外形美观、自然的植 物种类,它强调变化。植物配置没有固定的株行距,充 分发挥树木自由生长的姿态,不强求造型;植物配置以 自然界植物生态群落为蓝本,将同种或不同种的树木进 行孤植、丛植和群植等自然式布置或分隔空间。 花卉以花丛、花群等形式为主,树木整形模拟自然 苍老,反映植物的自然美。
同栽植形式
植物等距沿圆环或者曲线 环植 栽植植物,可有单环、半 环或多环等形式 大量植物等距沿直线或者 曲线呈带状栽植
园林景观设计的植物配置原则

园林景观设计的植物配置原则园林景观设计中,植物是非常重要的元素之一,它们可以增添景观的美感、增加场地的生机以及改善气候环境。
在进行植物配置时,需要考虑到植物的形态、颜色、高度、季节变化等因素,以达到美观、和谐、功能合理的效果。
以下是园林景观设计的植物配置原则。
1.生态原则:植物配置应考虑到地理环境和气候条件,选择适应性强、耐寒或耐热的植物。
同时,要考虑到植物的生长习性和生态功能,如花木的萌芽时间、花期时间和挺拔度等。
选择生态环境适合的植物,可以形成有机的植物群落,保护生态平衡。
2.色彩原则:植物的颜色可以给园林景观带来丰富的层次感和视觉效果。
在植物配置时,要考虑到植物的叶色、花色、果实颜色等,尽量形成明度对比鲜明、色彩搭配和谐的效果。
可以选择不同颜色的植物进行搭配,营造和谐的色彩组合。
3.尺度原则:植物的高度和体积大小对于园林景观的视觉效果非常重要。
在植物配置时,要考虑到植物的生长速度和成熟高度,选择符合园林场地尺度的植物种类。
植物的高度可以用来营造空间的层次感和竖向延伸感,形成丰富的视觉效果。
4.风格原则:植物的形态和特点可以与整体景观风格相协调。
不同的园林风格对植物的需求也不同,如中式园林风格偏重于樱花、松树等,西式园林风格偏重于玫瑰、康乃馨等。
因此,在植物配置时要选择与园林风格相符的植物,以增强景观的整体感。
5.功能原则:不同的植物具有不同的功能,如绿化、美化、遮挡、防风、净化空气等。
在植物配置时,要根据园林场地的需要选择相应的植物种类,以实现功能与美观的双重效果。
例如,在高温季节,可以选择具有遮阴功能的乔木或灌木,以提供舒适的休憩环境。
6.季节原则:植物的季节变化可以为园林景观带来不同的氛围。
在植物配置时,要考虑到植物的季节特点和花期,选择春季开花的植物、夏季绿意盎然的植物、秋季变色的植物以及冬季有特色的落叶植物等等。
合理选择植物,可以保持园林景观的绿色度过四季。
7.综合原则:在进行植物配置时,需要综合考虑以上原则,并根据具体的场地特点、空间功能和设计要求来选择适合的植物。
园林植物造景的基本原则

园林植物造景的基本原则1. 了解园林植物的性格在造景之前,咱们得先搞清楚植物的性格。
就像人有脾气,植物也有自己的喜好和习惯。
有的植物爱阳光,像个晒太阳的“小达人”;而有的则偏爱阴凉,仿佛在享受宁静的午后。
想想看,如果把一个喜欢热闹的植物放在幽静的小角落,结果可想而知,不是闷得发慌就是干脆蔫了。
所以,了解植物的生长环境和习性,是园林造景的第一步。
这样才能让每种植物在它适合的地方开出最美的花儿。
1.1 选对植物接下来,咱们就要学会选对植物。
这就像挑朋友,合不合得来可是大有讲究。
你不能让一个大个子和小个子一起玩,感觉怪怪的。
园林造景也是,植物的高矮、色彩和形状要搭配得当。
比如,矮矮的地被植物可以衬托高高的乔木,这样一来,不仅层次感十足,还能让整个景观显得更有活力。
此外,植物的色彩搭配也很重要,鲜艳的花朵与绿叶的搭配,简直就是个活广告,让人看了心情愉悦。
1.2 季节变化别忘了,季节变化也是造景的一部分。
春夏秋冬,植物的“妆容”可是变化多端。
春天花开,夏天浓荫,秋天落叶,冬天则是另一番静谧的美。
设计园林时,可以考虑让一些植物在不同的季节展现各自的风采,保持四季的色彩变换。
就像一场没有间断的演出,每个季节都要有自己的主角,让观众(也就是路过的人)每次来都有不同的体验。
2. 设计布局要讲究2.1 空间利用说到布局,这可是个大问题。
空间的利用就像做饭,得合理安排,才能美味又不浪费。
花园的每一寸土地都应该被充分利用,不能让空地显得孤零零的。
可以通过不同的层次,来引导视线,给人一种“哇,原来这里还有这样的美”的惊喜感。
比如,用高大的植物作为背景,中间配上小灌木,再加上一些地被植物,形成一个丰富的立体景观,简直就是在大自然中玩拼图。
2.2 通道设计通道的设计同样重要,走进一个园林,就像走进了一场探险。
你希望在这里漫步,还是快走?宽敞的步道可以让人悠闲地享受四周的美景,而狭窄的小路则增添了神秘感,让人充满探索欲。
再配上几处小憩的长椅,简直就是个放松心情的好去处。
植物造景设计说明

植物造景设计说明植物造景设计说明是为了阐述植物造景设计的理念、原则、方法及预期效果,为植物景观的营造提供指导和依据。
以下是一个植物造景设计说明的示例:一、设计概述本次植物造景设计的目标是营造一个具有生态、景观、文化等多重功能的植物景观,以满足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生态环境的追求。
设计理念以“尊重自然、以人为本、文化传承”为核心,注重生态平衡、景观协调和文化内涵的体现。
二、设计原则1.适地适树原则:根据立地条件,选择适宜的乡土树种,适当引入成熟的外来树种,保证植物能良好地适应栽植地的环境,发挥良好的景观效果。
2.生态性原则:遵循生态学原理,选择合理的植物种类,以“乔、灌、地被、草”的多层复合绿化打造结构稳定的植物群落,打造层次丰富、风景优美的园林景观。
3.功能性原则:满足园林绿地的功能要求,根据绿地性质及景观氛围选择合适的树种,实现观赏、遮荫、环保等多重功能。
4.经济性原则:合理利用名贵树种及经济树种,节约建设成本,实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统一。
5.艺术性原则:遵循统一与协调的原则,通过整体的基调树种、统一的配置手法来形成一个统一的景观风格。
同时,注重空间布局的意境营造、四季景观色彩的变化、林冠线与林缘线变化的合理与艺术性。
6.文化传承原则:通过具有地方特色的乡土树种的使用,打造具有当地人文、历史、社会风情等特色的植物景观,传承和弘扬地方文化。
三、设计方法1.植物选择:根据立地条件、生态要求和景观效果,选择适宜的植物种类。
同时考虑季相变化、生长速度、观赏特点等因素。
2.空间布局:根据地形、道路、建筑等要素,合理安排植物的空间布局。
注重植物群落的层次感、林冠线和林缘线的变化,营造丰富的空间感。
3.配置手法:采用自然式和规则式相结合的配置手法,形成疏密有致、开合有度的植物景观。
同时注重植物之间的搭配关系,实现整体效果的和谐统一。
4.色彩搭配:利用不同植物的季相变化和天然色素,合理搭配植物的色彩。
通过色彩的对比与调和,营造出丰富的视觉效果和情感氛围。
植物景观设计策略

植物景观设计策略第一节设计目标1. 美化环境:通过植物景观设计,提高园林的视觉效果,创造优美、舒适的环境。
2. 生态平衡:充分发挥植物的功能,提高生态效益,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3. 丰富多样性:根据地域特点,选择多样化的植物种类,丰富园林景观层次。
4. 节能环保:选用适应性强、生长迅速的乡土植物,降低维护成本,实现可持续发展。
第二节设计原则1. 符合功能需求:根据园林的用途和功能,合理选择植物种类和配置方式。
2. 考虑地域特色:结合地理位置、气候条件等因素,选用适应当地环境的植物。
3. 注重生态效益:充分考虑植物的生长习性,提高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和抗干扰能力。
4. 突出景观效果:合理搭配植物色彩、形态和质感,创造富有特色的景观效果。
5. 体现人文关怀:注重植物景观与人的互动,创造宜人的游憩空间。
第三节设计要点1. 植物选择:根据园林的气候、土壤等条件,选择生长健壮、观赏价值高、适应性强、具有地方特色的植物种类。
2. 植物配置:合理搭配乔木、灌木、草本植物,形成丰富的景观层次。
同时,注意植物之间的生长速度、生命周期等因素,保持景观的稳定性和持久性。
3. 植物造型:充分利用植物的生长特点和观赏价值,创作出独特的植物景观。
如:球形、柱形、动物形等造型。
4. 植物色彩:合理搭配植物色彩,创造出优美的视觉效果。
如:春季开花植物、秋季叶色植物等。
5. 植物芳香:选择具有香味的植物,如:桂花、茉莉、腊梅等,为园林增添诗意氛围。
6. 水生植物:合理选择水生植物,如:荷花、睡莲、香蒲等,丰富水体景观。
7. 地被植物:选择具有良好覆盖效果的地被植物,如:草坪、地被石竹、麦冬等,保持土壤湿润,防止水土流失。
8. 防护功能:充分考虑植物的抗污染、抗噪音、降温等功能,提高园林的生态效益。
第四节设计流程1. 调研分析:了解园林的地理位置、气候条件、土壤状况等,为植物选择和配置提供依据。
2. 概念设计:根据园林的功能需求和地域特色,提出植物景观设计的初步方案。
园林景观设计原则和注意事项

园林景观设计原则和注意事项园林景观设计是指利用植物、水体、石材等自然元素,结合人工影响,创造出艺术性和实用性相结合的环境空间。
园林景观设计不仅要考虑美观度,还要充分考虑生态环境、人文需求和功能需求等各方面因素。
以下是园林景观设计的原则和注意事项。
一、原则:1.生态性原则:倡导绿色环保,尊重自然规律,注重植物的生长环境和生态系统的平衡,合理选择植物种类,推动生态文明建设。
2.艺术性原则:园林景观设计是一种艺术创作活动,需要注重美感和审美价值,营造具有艺术性和富有创意的景观空间。
3.实用性原则:园林景观设计不仅要美观,还要满足人们的实际需求,如提供休闲娱乐、教育宣传、环境疏导等功能。
4.功能性原则:根据景点的功能定位,合理规划景区的功能分区,如游览区、休闲区、文化展示区等,以满足不同人群的需求。
5.可持续性原则:园林景观设计应注重可持续发展,从设计、材料选择、施工过程等各个方面考虑环境保护、资源节约、能源效率等因素。
二、注意事项:1.地形规划:应充分考虑景区的地理地形条件,根据不同地形特点进行合理规划和布局,利用地势变化营造层次感和空间层次。
2.植物选择:根据景区的地理气候条件和景观要求,选择适应力强、成活率高的本地植物,注重植物的生长周期和景观效果。
3.基础设施建设:园林景观设计中的基础设施包括道路、亭台楼阁、桥梁、照明等,需要注重实用性和安全性,以提供方便舒适的游览环境。
4.生态保护:在园林景观设计中,应注重保护和恢复生态系统,合理利用自然资源和能源,减少对环境的破坏。
5.水体设计:水是园林景观设计中重要的元素之一,需要合理规划水体的位置和形态,注重水体的循环利用和水质净化。
6.照明设计:合理的照明设计能够提升夜间景观的效果和安全性,应根据景区的特点和需求选择适当的照明方式和灯具。
7.文化价值:园林景观设计应体现当地的文化特色和历史价值,注重传承和弘扬传统文化,以打造具有独特魅力的景观空间。
8.可访问性:园林景观设计应考虑到各种人群的需求,包括老年人、残疾人等特殊群体,提供无障碍设施,保障人们的流动性和安全性。
园林景观常用规范汇总植物选择与配置原则

园林景观常用规范汇总植物选择与配置原则在园林景观设计中,植物的选择与配置是非常重要的环节。
恰当选择和合理配置植物,不仅可以营造出丰富多样的景观效果,还可以满足人们对于美的追求和对于自然环境的需求。
以下是园林景观常用规范汇总植物选择与配置的原则。
一、生态适应性原则在植物选择与配置时,优先考虑植物的生态适应性。
即根据场地的具体条件,选择与之相适应的植物品种。
例如,光照条件充足的地方可以选择喜阳植物,而阴暗潮湿的地方则适宜选择喜阴植物。
同时,还需考虑植物对土壤、水分、气候等方面的适应性。
二、景观效果原则植物的选择与配置应以景观效果为导向,以达到美化环境、增强景观的目的。
可以选择具有丰富层次感的植物,如高大乔木、中小灌木、地被植物等,它们的搭配可以形成独特的立体景观。
同时,还可以选用具有美丽花朵、丰富花色或者漂亮叶片的植物,增加景观的色彩和变化。
三、季节变化原则植物在不同季节会有不同的表现,因此在植物选择与配置时要考虑季节变化。
例如,选择一些具有四季景观效果的植物,保证四季都能欣赏到美丽的景色。
春季选择开花的植物,夏季选择树荫浓密的植物,秋季选择变色的植物,冬季选择具有枝干纹理的植物等。
四、生长速度与空间限制原则在植物选择与配置时,需要考虑植物的生长速度以及场地的空间限制。
不同植物的生长速度不同,一些生长迅速的植物会导致场地过于拥挤,影响植物的健康生长和整体景观效果。
因此,需要选择适度生长速度的植物,并合理安排植物之间的距离,以防止日后因空间不足而需要频繁修剪、调整植物的情况发生。
五、文化与环境融合原则在植物选择与配置时,还需要考虑植物与场地文化特色和环境的融合。
选择一些与场地背景相得益彰的植物品种,可以增加景观的独特性和魅力。
例如,在古建筑附近选择一些具有传统文化元素的植物,可以增添浓厚的历史文化氛围。
六、生态环境保护原则在植物选择与配置过程中要注重生态环境保护,选择那些不会对周围环境造成负面影响的植物。
园林植物种植设计的依据和原则

尊重科学,符合规律。合理的 处理好植物个体和个体之间, 个体和群体之间,群体和群体 之间以及个体、群体与环境之 间的关系,充分发挥每个植物 的作用,维持稳定的植物景观。
因地制宜,适地适物。考虑 植物的生态习性和生长规律, 选择合适的植物种类,使其 正常发展。
种类多样,季相变化。大多 数的景观随着季节的更替而 变化。应使用教多的植物种 类,使每个季节都有代表性 或者特色景观。
任务一植物种植设计的依据和原则
01
理论讲解
02
一.园林植物配置的原则 1. 满足功能要求 2. 同环境条件协调 3. 满足艺术要求 4. 经济原则
种植设计的原则
尊重自然,保护利用。在保 护和利用自然植被与地形生 境的条件下,创造自然,和 谐,优美的园林。
合理布局,满足功能。从绿 地的性质和功能出发,对不 同植物合理布局。如综合性 公园因观赏,活动,休息等 功能不同,而相应的该设置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花坛,草坪,丛林而不同。
树列设计的株距取决于树 种特性、环境功能和造景 要求,一般乔木间距3-8 米,灌木间距1-5米。
树种选择:具有整齐、严 谨、韵律、动势等景观效 果,所以要选择树冠较整 齐、耐修剪的树种。混合 树种宜少不宜多,一般不 超过三种,数列延伸线较 短时,多选一种,若两种 就采用乔灌间植,一高一 地
行道树的设计
通常分三种情况:
自然式为主,结合规则式。 规则式为主点缀自然式。 规则与自然并重。
园林植物种植设计的类型
应用类型分:
树木种植设计:对各种树木包括乔木、灌木以及木 质藤本植物等的景观进行设计。 ○ 按景观形态和组合方式分为: ○ 孤景树、对植树、树列、树丛、树群、树林。
花草种植设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园林植物景观设计的原则分析
在园林设计中,植物是其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并且也是唯一的具有生命特征的构成要素。
在园林设计的过程中,植物可以非常鲜活的表现生命力,使景观的四季变化、颜色变化、层次变化等都具备丰富的生命力。
在园林的植物景观的设计的过程中植物一般可以选择乔木、灌木、藤木以及草木等状态的要素,然后再通过一些设计的手法以及这些植物本身的特性进行合理的布局、组合,充分的发挥出这些植物的特点,从而创造出既具有视觉效果的景观,又具有实用价值的景观。
但是在植物景观的设计过程中不仅仅只要求视觉效果,对景观的意义也有着一定的要求,也就是说在植物的景观设计的过程中要考虑其历史背景、生态价值等。
随着近年来人类对生态的可持续发展的关注度和要求越来越高,对园林植物景观的设计涉及到越来越多的生态学,同时对园林植物景观的设计内涵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一、植物景观设计的原则
园林植物景观的设计对于改善城市的整体视觉效果以及生态环境都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所以对园林植物景观设计进一步的改善和提升对城市的建设和人们的生活质量都有重要的意义。
但是当下我国的植物景观的设计尚且存在一定的不足之处,存在的许多的问题都在制约植物景观的整体功能,其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被一定程度的制约,所以对于我国当下的植物景观的设计,还要进行不断的加强与完善。
有相关的研究人员做出的评价是我国当下的植物景观的设计在科学性和有艺术性当面尚且不太完善,所以在对植物景观设计的过程中需要提供一个比较系统的、丰富的设计准则,以便在园林植物景观的设计过程中对整体的设计尺度进行把握,对植物的景观设计进行有效额控制。
1、以人为本的原则
任何一处园林景观都是为人服务的,围绕人的需求展开的,一般情况下人的需求不仅仅是视觉上的享受,所以以人为本就是要在真正意义上满足人们最基础的需求,所以咋园林植物景观设计的过程中设计者就要对人们的基本的需求进行掌握,然后根据人们的需求来设计能够满足人们需要的景观,以实现园林景观的为人民服务的主要任务。
但是当下我国的园林植物景观的设计都开始盲目的追求独特,而忽略了人们的需求,就比如宽阔的草坪上标识着“禁止入内”,再比如空旷的、一览无余的大广场……这些标新立异的园林设计在一定程度上都忽略了人们的真正的需求,忽略了景观为人民服务的目的,把人们的生理、心理等的需求搁置一旁。
所以在对园林植物景观设计的过程中要讲究返璞归真,在满足视觉需求的同时还要满足人们心理、生理等的需求,坚持以人为本。
2、科学性原则
植物有着很顽强的生命,但同时也很脆弱,不同的植物其生长所需要的环境条件不同,不同的植物在长期的生命演化的过程中都形成了自己独特的生长特
点,因此在园林设计的过程中要重视不同植物之间生活习性的不同,创造与其生活的生态系统相适应的环境,保证植物的长存。
在进行园林植物景观设计的过程中最好选取当地的乡土树种,因为这些树种在长期的生存演化过程中已经对此片土地有着很强的适应性,所以在园林植物景观设计时选取当地的植物,是最容易存活的,乡土植物的最适宜的种植地就是当地的环境,所以在对植物的选择中应该重视这一原则。
除此之外还要考虑当地的生态环境和生态习性,因地制宜。
要保证植物景观的长存,就要使整个景观设计与当地的生态环境相融合,保持与当地的环境一致。
因此设计者在设计前要清楚的掌握本地的生态环境的特点和条件,对当地的土壤、空气、水资源、温度和湿度等等条件进行准确的测量,然后对这些数据进行分析,以达到景观系统与生态系统的高度一致。
另外,园林植物景观在被设计后,植物的生长、发育都是要依靠园林景观生态系统进行的,所以在设计的过程中要不仅仅要考虑整体布局、视觉效果,最重要的就是要让这些植物景观可持续发展下去,因此就要遵循自然环境的发展规律,才能保证景观群落的稳定性,从科学的角度讲,这是维护景观的最佳的方法。
自然界中植物之间的关系非常的复杂,从寄生关系再到共生关系,因此在园林植物景观的丰富多样的基础上掌握植物之间的各种关系,提高景观的稳定与生态效益。
3、艺术性原则
植物景观设计不仅仅对科学性有着极大的要求,同时对其艺术性也有着很大的要求,所以在景观设计的过程中要保持科学性与艺术性的统一,满足植物与环境的相统一,同时还要满足植物的个体与群体的美感,让人们在享受园林植物景观带来的心理与生理需求的同时满足人们的审美需求。
在园林植物景观的设计过程中保持景观的艺术性是非常细腻、复杂的一个过程,不仅仅要对植物的体型、颜色的不同来进行组合,还要考虑其生长变化带来的视觉感受。
对植物景观进行设计和绘画是一致的,不仅仅要是整个画面协调、统一,还要注重每一个细节的美。
因此在设计的过程中掌握不同植物带来的不同的视觉感受进行排列组合,同时还应该注意不同形式的美为人们带来的视觉感受和心理感受,通过不同的明暗对比以及不同色相的组合,为人们带来精妙的视觉美。
除了视觉美之外,园林景观的设计还要重视其意境,也就是美的内涵,园林中的植物花卉的排列、生长的状态都会带来不同的感受,落英缤纷、花香四溢的环境会带给人们一种诗情画意的美,就想在国画中表现出的意境,这就涉及到了景观设计与中国画的相结合,将植物总的形色味道都最大化的表现出来,使人们的视觉、心理、感受等都可以感受到美。
4、景观设计的生态性原则
园林景观属于生态环境中的一个组成部分,虽然园林景观是由人创造出并且为人民服务的,但是包括人类的任何一个生活环境都属于生态环境中的一个组合分子,因此在园林设计的过程中一个不可忽略的重要原则就是遵循生态性,使整个园林景观构成一个小的生态系统,为人们提供更加理想的环境。
5、历史文化延续的原则
园林景观的设计还要对当地或我国的历史文化进行延续,使园林景观具备深厚的文化底蕴,使植物景观的价值更加的深厚,同时也是提高园林景观的可识别性的重要条件,同时还能将当地或者我国的文化底蕴进行很好的传播,就比如荷兰的郁金香、日本的樱花等,已经成为这些国家的标志,因此一个好的园林植物景观不仅仅可以满足人们的需求,还能成为一个城市的标志,或者成为一段历史、一种文化的传播者。
三、结语
城市园林景观是丰富和完善人们生活环境的重要途径,同时也是完善城市形象的重要手段。
而对城市园林景观中的重要的组成要素——植物的设计的重要性也就不言而喻了,因此对于园林植物景观的设计的成功与否,与整个城市园林景观的等级有着直接的关系。
对植物景观设计一定要重视其最基本的功能——以人為本,在满足人们的需求上追求视觉、感觉、文化上的统一,为人们创造出更加完美的园林景观。
2015年衡阳市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衡阳地区新农村建设中的乡土植物景观艺术研究(2015B(Ⅰ)010)的研究成果之一。
2015年湖南省教育厅科学研究项目:低碳背景下湖南省新农村建设乡土植物群落景观规划模式研究(15C1228)的研究成果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