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植物景观分析与种植设计原则
植物种植设计遵循的基本原则

合理配置植物
在植物种植设计中需要合理配置植物, 避免不同植物之间的竞争和病虫害的发 生。
加强养护管理
在植物种植设计中需要加强养护管理, 保证植物的健康生长和观赏效果。
03
原则3:可持续性
可持续性在植物种植设计中的重要性
01
满足人类长期需求
可持续性的植物种植设计能满足人类对植物产品的长期需求,同时维
为城市居民提供一个舒适的生活环境。
02
健康影响
植物种植设计的功能性还对人类健康有着重要影响。例如,绿色疗法
就是利用植物的色彩、芳香、形态等元素来缓解人们的心理和生理压
力,对于促进身心健康具有重要作用。
03
社会文化影响
植物种植设计的功能性也与社会文化密切相关。不同的地域、民族、
历史背景等都会影响人们对植物的认知和情感,从而形成独特的植物
发挥出最佳的观赏效果。
03
降低养护成本
选择适应地域环境的植物可以减少后期的养护难度和成本,保证植物
的长期观赏价值。
地域适应性对植物生长的影响
气候影响
不同地域的气候条件对植物的生长有着不同的影响,如温度、湿度、光照等,只有适应这 些条件的植物才能够正常生长。
土壤影响
土壤的酸碱度、肥力等都会对植物的生长产生影响,只有适应了当地土壤条件的植物才能 够生长良好。
生态环境影响
不同地域的生态环境对植物的生长也有着不同的影响,如降雨量、风向、海拔等,只有适 应这些条件的植物才能够生长良好。
如何在植物种植设计中实现地域适应性
了解当地气候和土壤条件
在选择植物时,需要了解当地的气候和 土壤条件,以便选择适合生长的植物。
遵循自然规律
在植物种植设计中需要遵循自然规律, 尽可能地选择适应当地环境的植物。
教学楼景观植物设计方案

一、设计背景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校园环境建设越来越受到重视。
教学楼作为学校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景观设计不仅关系到师生的学习、生活和工作环境,还关系到学校的整体形象。
本方案旨在为某高校教学楼打造一个生态、美观、实用的景观植物设计方案。
二、设计原则1. 生态原则:充分考虑植物的生长习性,选择适宜的植物种类,实现植物群落自然演替。
2. 美观原则:注重植物色彩的搭配,营造四季分明的景观效果。
3. 实用原则:满足师生的休闲、交流需求,提高教学楼的使用效率。
4. 节约原则:合理规划植物布局,降低后期维护成本。
三、设计内容1. 植物种类选择(1)乔木:选择生长快速、树形优美、耐修剪的树种,如香樟、广玉兰、银杏等。
(2)灌木:选择花色丰富、花期长、耐修剪的灌木,如红叶石楠、金森女贞、紫叶李等。
(3)地被:选择耐阴、耐踩踏、生长旺盛的地被植物,如麦冬、紫罗兰、翠绿草等。
2. 植物布局(1)入口景观:在入口处设置一组雕塑,两侧种植香樟、广玉兰,形成一道优美的风景线。
(2)主入口广场:采用硬质铺装,中心区域种植银杏、红叶石楠,四周布置地被植物。
(3)教学楼前空地:采用高低错落的植物配置,形成层次感,种植香樟、广玉兰、紫叶李等。
(4)教学区周边:在建筑物周边种植耐阴、耐踩踏的地被植物,如麦冬、紫罗兰等。
(5)休闲区:设置座椅、亭子等设施,周围种植花卉、灌木,营造舒适的休闲环境。
3. 植物配置(1)季节性植物配置:根据季节变化,调整植物配置,如春季种植樱花、桃花等。
(2)色彩搭配:运用不同色彩的植物,如红色、黄色、紫色等,营造丰富的视觉效果。
(3)层次感:通过高低错落的植物配置,形成层次感,增加景观的立体感。
四、后期维护1. 定期修剪:保持植物形态美观,提高观赏效果。
2. 水肥管理:根据植物生长需求,合理施肥、浇水。
3. 病虫害防治:及时发现并处理病虫害,确保植物健康生长。
五、总结本方案以生态、美观、实用为原则,为教学楼打造一个宜人、舒适的景观环境。
景观设计详解——种植设计

种植设计的历史与发展
历史
种植设计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古代,当时人们已经开始利用植 物来装饰庭院和居住环境。随着时间的推移,种植设计逐渐 发展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并在现代景观设计中占据了重要 的地位。
管理自然资源
合理配置植物,实现自然资源的 可持续利用和管理。
03
02
提高旅游体验
为游客提供自然美景和独特的植 物观赏体验。
增强地方特色
通过植物配置,突出地方特色和 景观特点。
04
04
种植设计的挑战与对策
应对气候变化
适应气候变化
种植设计应考虑当地的气候条件,包括温度 、湿度、降雨量等,以选择适合的植物种类 。
广州白云山公园种植设计
01
02
植物选择
地形与环境
广州白云山公园的种植设计选择了具 有热带亚热带特色的植物,如棕榈、 榕树、竹类等,以营造充满南国风情 的景观。
通过植物配置和造景手法来改善地形 和环境,如在山顶上种植观赏植物来 增强登高远眺的效果,同时利用植物 来遮蔽山体和减少水土流失。
03
社会效益
杭州西湖公园种植设计
植物选择
杭州西湖公园的种植设计选择了具有江南特色的植物,如 垂柳、梅花、杜鹃等,以营造清新秀美的江南水乡景观。
空间与意境
通过植物配置和造景手法,营造出“柳浪闻莺”、“曲院 风荷”等具有文化意境的景点,同时利用植物的高低错落 和色彩变化来丰富空间层次感。
水景处理
在植物配置上注重与水景的结合,利用植物来丰富水面的 倒影和色彩,同时通过植物的防污作用来维护水体的清洁 。
植物种植设计遵循的基本原则

汇报人: 日期:
contents
目录
• 植物种植设计的基本概念 • 适宜性原则 • 多样性原则 • 功能性原则 • 艺术性原则 • 经济性原则
01
植物种植设计的基本概念
植物种植设计的定义
定义
植物种植设计是指在一定的地域或空间内,根据植物生态学原理和美学原理,结合植物的形态、色彩、质感、文 化等多方面因素,进行合理的安排和设计,以创造出具有观赏、生态、文化等多重功能的植物景观。
季相变化的连续性
注意植物季相变化的连续性, 保证不同季节的景观在视觉上 的协调与平衡。避免出现某一 季节过于突出或过于平淡的情 况。
06
经济性原则
成本核算
植物采购成本
选择适合的植物种类,优化植物的采购渠道, 降低采购成本。
人工成本
合理规划种植流程,减少人工投入,提高效率 。
维护成本
考虑植物的养护需求,选择易于养护的植物,降低维护成本。
实现视觉上的统一与调和。
02
色彩的情感表达
不同颜色能够传达不同的情感。例如,红色通常代表热情、活力;绿色
象征自然、平静;蓝色则给人以宁静、平和的感觉。根据空间的功能和
人的活动需求,选择恰当的色彩进行搭配。
03
植物的季节变化
植物在不同季节会呈现不同的颜色和形态,这也是植物种植设计中色彩
搭配的重要考虑因素。利用植物的季节变化,可以营造出丰富多彩的景
适应性与耐逆性
考虑植物在不同环境条件下的适应性和耐逆 性。在选择植物种类时,应选择对光照、水 分、土壤等环境因素具有一定适应能力的品 种。同时,也要考虑它们在不同季节和气候
条件下的表现。
04
功能性原则观赏ຫໍສະໝຸດ 能视觉效果植物种植设计应考虑在视觉上产生的效果,如色彩、形态、高度和质感等。合理配置植物的种类和数量,以实现层次分明、错落有致的视觉效果。
园林植物种植设计的依据和原则

尊重科学,符合规律。合理的 处理好植物个体和个体之间, 个体和群体之间,群体和群体 之间以及个体、群体与环境之 间的关系,充分发挥每个植物 的作用,维持稳定的植物景观。
因地制宜,适地适物。考虑 植物的生态习性和生长规律, 选择合适的植物种类,使其 正常发展。
种类多样,季相变化。大多 数的景观随着季节的更替而 变化。应使用教多的植物种 类,使每个季节都有代表性 或者特色景观。
任务一植物种植设计的依据和原则
01
理论讲解
02
一.园林植物配置的原则 1. 满足功能要求 2. 同环境条件协调 3. 满足艺术要求 4. 经济原则
种植设计的原则
尊重自然,保护利用。在保 护和利用自然植被与地形生 境的条件下,创造自然,和 谐,优美的园林。
合理布局,满足功能。从绿 地的性质和功能出发,对不 同植物合理布局。如综合性 公园因观赏,活动,休息等 功能不同,而相应的该设置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花坛,草坪,丛林而不同。
树列设计的株距取决于树 种特性、环境功能和造景 要求,一般乔木间距3-8 米,灌木间距1-5米。
树种选择:具有整齐、严 谨、韵律、动势等景观效 果,所以要选择树冠较整 齐、耐修剪的树种。混合 树种宜少不宜多,一般不 超过三种,数列延伸线较 短时,多选一种,若两种 就采用乔灌间植,一高一 地
行道树的设计
通常分三种情况:
自然式为主,结合规则式。 规则式为主点缀自然式。 规则与自然并重。
园林植物种植设计的类型
应用类型分:
树木种植设计:对各种树木包括乔木、灌木以及木 质藤本植物等的景观进行设计。 ○ 按景观形态和组合方式分为: ○ 孤景树、对植树、树列、树丛、树群、树林。
花草种植设计:
园林植物种植设计的原则有哪些

园林植物种植设计的原则有哪些植物植物种植设计遵照的基本原则一、遵循艺术构图的基本市场导向1、盆栽对比与和谐原则植物造景设计时,树形、色彩、线条、质地、比例等都要有一定的差异和变化,显示职务的多样性;又保持一定的相似性,形成统一感,这样既生动活泼,又和谐统一。
设计中常用对比的手法突出主题。
2、均衡与稳重原则在平面上表示轻重关系适当的就是均衡;在立面上表示轻重关系的则为稳定。
3、韵律和节奏原则植物复合配置的单体有规律的重复,有间隙地变化,在序列重复中触发节奏,在曲式变化中产生韵律。
4、比例比例尺度原则与是指园林中景物在体型上具有适当的关系,其中既有景物外在既有个部分之间长、宽、高的比例关系,又有景物之间、个体与整体之间的比例彼此间关系。
二、符合园林绿化的性质和功能要求园林植物种植设计首先要从绿地的性质和主要功能出发,选择植物种类以及合适的种植形式。
三、符合园林当前规则形式园林的植物景观必须符合园林的总体规划,体现园林绿地的园林设计药用植物景观体色,处理好职务同山、水、建筑、道路等园林要素之间隔阂的关系,或使之成为一个有机整体。
四、四季景色的变化园林植物的季相变化能给以明显的气候变化感受,充分体现园林的时令变化,表现出该园林植物特有的艺术效果。
五、短瓣充分发挥园林植物的观赏特征在植物设计时,有着应根据植物本身具有的特点,全面考虑各种欣赏效果,合理配置。
六、满足棒果的生态要求因地制宜,适地适树,使植物本身的生态习性与栽植地的生态条件统一。
七、合理种植密度和搭配在成功进行植物搭配时,要兼顾速生树与慢生树、常绿树与落叶树、乔木与灌木、观叶植物与观花植物、草坪与地将等植物的搭配,营造稳定的植物群落。
八、经济原则除耕作成本以外还要考虑栽植以后的养护费用。
如何做建筑周边绿植种植方案设计

建筑周边绿植种植方案设计一、建筑周边绿植种植方案设计的原则1. 生态性原则:绿植种植方案设计应充分考虑植物与建筑、土壤、水体之间的生态关系,保护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和完整性。
2. 绿化效益原则:绿植种植方案设计应在美化环境的同时,提供空气净化、气温调节、水土保持等实际效益。
3. 实用性原则:绿植种植方案设计应充分考虑城市居民的需求和实际使用情况,提供舒适、便利和安全的绿色空间。
4. 可持续发展原则:绿植种植方案设计应考虑有机绿化、水资源回收、能源利用等可持续发展手段,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二、建筑周边绿植种植方案设计的方法1. 选择适宜的植物:根据建筑的位置、风向、阳光照射等因素,选择适合生长的植物品种,确保绿化植物的健康生长。
2. 合理布局绿植:根据建筑周边的空间大小和形状,合理布局绿植,形成适宜的绿色景观,增加建筑的美感和气氛。
3. 注意细节设计:在绿植种植过程中,要注意细节设计,比如绿植种植深度、植株间距、浇水施肥等,确保植物的生长良好。
4. 加强管理养护:建筑周边绿植的管理养护工作至关重要,定期修剪、除草、浇水、施肥等,保持绿植的生长状况。
三、建筑周边绿植种植方案设计的效果1. 美化环境:建筑周边的绿植种植方案设计可以美化城市环境,提升城市景观品质,吸引游客和市民前来游览、休闲。
2. 改善空气质量:绿植可以吸收有害气体,释放氧气,改善空气质量,减少粉尘和噪音对人体的影响。
3. 调节气温:绿植在建筑周边形成微气候,减少城市的热岛效应,降低环境温度,提高城市的舒适度。
4. 增加休闲空间:建筑周边绿植种植方案设计提供了人们休闲娱乐的空间,增加城市绿地和公共活动场所,丰富市民的生活方式。
综上所述,建筑周边绿植种植方案设计是城市绿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设计原则、方法和效果直接影响城市环境的质量和人们的生活体验。
希望相关部门和设计师们能够在设计时充分考虑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原则,为城市建设和居民生活提供更好的环境和条件。
植物造景的原则及基本形式

一、植物配置方式(一)自然式植物景观的布置没有明显的轴线,模拟自然群落的结构和视觉效果,各种植物的分布自由变化。
(二)规则式园林植物成行成列等距离排列种植,或做有规则的简单重复,或具规整形状,体现人工美。
(三)混合式规则式与自然式相结合的形式。
二、植物造景的基本原则(一)功能要求园林植物的功能表现在美化功能、改善和保护环境功能,以及生产功能等几个方面。
首先应当明确以谁为主。
例如高速公路中央分隔带的种植设计,为了达到防止眩光的目的,确保司机的行车安全,中央分隔带中植物的密度和高度都有严格的要求;城市滨水区绿地中植物的功能之一就是能够过滤、调节由陆地生态系统流向水域的有机物和无机物,进而提高河水质量,保证水景质量;在进行陵园种植设计时,为了营造庄严、肃穆的气氛,在植物配置时常常选择青松翠柏,对称布置;而在儿童公园内一般选择无毒无刺、色彩鲜艳的植物进行自然式布置,并且与儿童活泼的天性相一致。
(二)园林植物种间关系的处理最好的配置是模仿自然界的植物群落,形成多层次、复合结构的稳定人工群落。
主要考虑几个方面:1. 乔木与灌木和草本地被;2. 速生与慢生:选择速生树种会在短期内形成绿化效果,尤其是街道绿化。
长寿树种树龄长,但生长缓慢,短期内不能形成绿化效果。
所以,在不同的园林绿地中,因地制宜地选择不同类型的树种是必要的。
在街道中,应选择速生、耐修剪、易移植的树种;在游园、公园、庭院的绿地中,应选择长寿树种。
当然,速生树种和长寿树种相互结合地配置,应是园林绿化的方向。
速生树种有易老早衰的问题,可通过树冠更新复壮和实生苗育种的办法加以解决。
在园林树种选择中,还要注意选择根深、抗风力强、无毒、无臭、无飞絮、无花果污染的优良树种,但是一个好的园林树种的优点都是相对的。
选择的目的,就是不断把具有优良性状的树种选出来,淘汰那些生长不良、抗性较差,绿化美化效果不良的树种。
3. 喜光与耐荫;4. 深根性与浅根性。
(三)适用原则1. 适地适树树木的生态学特性和栽植地点的生态条件相适应,达到在当前技术、经济条件下较高的生长水平,以充分发挥树种在相适应的离地生态条件下的最大生长潜力、生态效益与观赏功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时间和效果
植物景观效果分为近期、中期、长期的效果。 只重视长期效果,不重视近期效果,则整个设
计难以实施,难以得到甲方的认同;只重视近 期效果不重视长期效果,将付出高成本的代价, 形不成经得起时间考验的植物景观。 三者兼顾是最具挑战性的,灵活运用种植设计 的时间要素,充分考虑植物的生长速度,寿命 和植物规格等因素。
点,70%的植物位主要季相特点的植物。
层次设计的类别
植物的层次分为:大乔木、中小乔木、大灌木、小灌 木、地被植物、草坪、攀援植物(层间)
20米以上的称为大乔木,5-10米的称为中小乔木,25米的称为大灌木,2米以下的称为小灌木,50cm以 下的为地被植物。
植物群落内部层次为2层——2.5层; 林缘层次:4层,3层,2层,1层 大尺度层次:远景、借景、植物和地形统筹考虑等。
时间-变化要素的重要性 时间-变化要素的尺度 以时间-变化位核心的种植原则 时间尺度、空间尺度相适应
时间和变化
植物是户外环境变化的主要动力和决定因素, 精心设计可预见的随时间变化的植物景观。
目标非一次性的,需要在同一场地不断变化。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间和空间
空间因素在种植设计时很重要,但是时间因素 更加重要。
时间-变化要素的尺度
时间和尺度——日:日变化; 时间的尺度——年:年变化和季相 时间的尺度——20年:初步成熟的景观 时间的尺度——50年:形成基本稳定的景观 时间的尺度——100年:形成景观特色和风貌
的古树名木 时间的尺度——200年:形成历史、传统和文
化
时间-变化要素设计原则和方法
观,不要在同一空间内将四季景观都包括进去,而无重点。 20年、50年、100年、200年的尺度都是由树木的寿命进
行控制的。(300年寿命以上的植物占整个种植设计的 20%,100年寿命的50%,100年以下寿命的占30%) 选择树木时,100年以上的占50%-60%,100年以下的占 50%,可以形成有稳定的植物景观。其中短期寿命的植物 例如20年左右寿命的,需要20年后移植掉。
秋色植物一般可以种植于水边,湿度高,秋色叶保留时间 长,而且有倒影。
植物的层次设计和序列
层次设计和序列的重要性 层次设计和序列的类别 层次设计和序列的方法 层次设计和序列的设计案例
层次设计和序列的重要性
强化种植的丰富性和变化性(排列组合) 增加绿量 突出植物景观主题(人的视线1.5m,上下2米的
时间的尺度优先序列:
理论上是先考虑长远再考虑眼前,即先考虑 100-200年的尺度,再考虑更小尺度。
实际上设计是以20-50年为重点,向上、下延 伸,目前以年变化和季相为核心考虑的设计方 法,是远远不够的。
时间的尺度为年:年变化和季相 设计原则
强调整体和均衡,与空间组合基本适应。 主要原则:在某一空间区域中,强调1-2个季相的植物景
时间与成本
。
短期、中期和长期植物景观效果相协调和兼顾,与成本密切相关。 建设、改造、维持和养护管理成本。 英式园林中有一种仿生的种植方式,植物的平面布局不是规则的矩阵
式种植。施工时,通常采用先矩阵,后补充的方式,同时要注意植物 三株不能形成一条直线,这样就可以达到自然林的效果。在设计时, 注意各树种的生长速度,合理配置期达到生长地各个阶段都有不同的 植物作为主要景观林,让其自行生长,优胜劣汰后的景观更符合我们 所期望的自然界的景观。 自然林密植植物,初期600-900mm高的小苗占80%,穿插其中的是 15%的2400mm高度的植物,还有5%的5000m高度的成年树,间距 约为2.5-3.5m。随着植物的生长,原有大苗逐渐被淘汰,自然林生长 过程中始终有高低植物配合,同时也具有丰富的林冠线。
建立北方植物的时间谱
统计一年的植物变化。(照片和时间) 观察植物的生理特性。 比较植物的生长速度。 查询植物的寿命。 例如:专类园设计:
与某主题植物外形和特点相似的同时期的开花 植物想搭配。
例:杭州植物时间谱
樱花-红叶李-玉兰-金缕梅-二乔玉兰-金钟花-连翘-毛茛-桃 花-绣线菊-贴梗海棠-李-金边大叶黄杨-洒金珊瑚-二月兰 (须植于高大落乔下)-连翘(颐和园后山)-红继木-郁金 香(4月)-日本晚樱-牡丹-羽毛枫(小尺度庭院)-重瓣棣 棠-木香-越级-金丝桃(初夏)-鸡爪槭-樱花(结果)-石榴 (夏)-美人蕉-蜀葵-木瓜(果)-枫杨(果)-凌霄-广玉兰 -荷花-睡莲(夏花)-石蒜(秋)-黄花石蒜-栾树(果)-木 芙蓉-蒲苇-雁来红-丹桂-菊花(多品种)-茶梅-枫香-腊梅南天竹(果)-火棘(果)-接骨木-鸡爪槭-无患子等
植物景观分析与种植设计原则
时间变化&层次设计和序列
主要设计原则
师法自然,雕琢无限 空间营造,光影变幻 长短结合,首尾兼顾 色彩形态,对立统一 物以类聚,突出主题 整形绿篱,各得其所
立意为先,彰显特色 四季更替,岁月悠长 孤立个性,聚以成势 疏可走马,密不透风 异树凡花,各尽其用 椰林茶园,皆入图画
范围位最佳观赏区,则主要的小乔和花灌木) 强化空间效果 丰富光影变化 满足植物生态要求
复层设计:外明、内暗 空间界定更加明确,光影变化更多 例:水杉+香樟---垂丝海棠+紫薇---绿篱----草坪
设计中常见的毛病: 1.空间界定不明显; 2.乔木、地被、灌木分开设计,实际应三合一设计 3.季相混乱,应在同一位置强调1-2个的植物季相特
序列的类别
规则式:白堤,龙华烈士陵园 自由式:三潭映月,曲院风荷
层次分明的比例:
30米高层-10米中层-3米下层-1米底层 高度比例为3:1
序列:有意识的安排序列
例如叶形相似,上下配合。 慢生树和快生树不要种植在一起,须留有一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