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工程世界经济史第5章 资本主义起源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第五章 资本主义发展的历史进程教案

此后逐步向垄断资本主义过渡,到20时纪初,基本上完成了自由资本主义向垄断资本主义的过渡,垄断在全部经济生活中占统治地位。
1、垄断的形成所谓垄断,是指少数资本主义大企业,为了获得高额利润,通过相互协议或联合,对一个或几个部门商品的生产、销售和价格,进行操纵和控制。
应该说,垄断是在自由竞争中自然而然地形成的。
因为,在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过程中,由于客观经济规律的作用,自由竞争会引起生产集中和资本集中,而生产集中和资本集中则是垄断形成的物质基础。
对此,列宁指出:“集中发展到一定阶段,可以说就自然而然地走到垄断。
因为几十个大型企业彼此之间容易达成协议;另一方面,正是企业的规模巨大造成了竞争的困难,产生了垄断的趋势。
”当生产集中达到一定高度时,就会自然而然地走向垄断。
这是因为:(1)当生产集中达到一定高度时,就具备了产生垄断的可能性。
如果一个部门的生产和资本分散在社会上成千上万的中小资本家手中,则根本不可能形成垄断的局面。
因为他们之间很难达成某种协议,即使一些企业形成某种联合,也难以左右整个部门的生产和流通。
而在生产高度集中时,情况则大不一样。
这时,一个部门的生产已经集中在少数大企业和大公司手里,它们之间就比较容易达成某种协议,通过联合控制本部门的生产和市场。
(2)生产的高度集中,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竞争的困难,从而导致垄断的趋势。
因为当少数大企业控制了一个部门的生产和流通时,该部门的中小企业由于实力不济,难以与之竞争,而其他部门的资本也难以转移到这个部门,从而保持了大企业的独占地位。
(3)生产高度集中后,也产生了垄断的必要性。
如果一个部门中的少数大企业之间进行竞争,那么,由于它们实力相近,结果会造成两败俱伤。
为了避免发生这种竞争,这些大企业之间就会谋求暂时的妥协,为共同控制生产和市场,获取高额垄断利润而达成协议,从而形成了垄断。
2、垄断和竞争的关系虽然垄断取代自由竞争而在社会经济生活中占据了统治地位,但是,它并没有消除竞争,而是凌驾于竞争之上,与竞争同时并存。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第五章资本主义发展的历史历程.

2、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主要形式
第一,国有垄断资本。国有垄断资本的组织形式是国有企 业。国有企业一般通过两个途径得到建立:一是国家直接 投资;二是国家收购原来的私有企业。
第二,国家和私人共有的垄断资本,即国有垄断资本和私 人垄断资本在一个企业内部的结合。
第三,国家和私人密切联系的垄断资本,即国家垄断资本
2、垄断资本主义经济向国际范围 扩张的主要形式
资本输出、跨国公司是垄断资本主义经济扩张的主要形式。 资本输出是指垄断资本和资本主义国家把它们手中掌握和 控制的大量资本输往国外,攫取高额垄断利润或谋求经济、 政治和军事利益。 资本输出的形式主要有:借贷资本输出和生产资本输出。 借贷资本输出是指由政府、私人银行或企业对别国政府、 私人银行或企业提供的贷款。它又被称作间接投资。
的信念。
第五章 资本主义发展的历史趋势
第一节 从自由竞争资本主义到垄断资本主义
第二节 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
第三节 资本主义的历史地位和发展趋势
第一节 从自由竞争资本主义到垄断资本主义
一、资本主义从自由竞争到垄断 二、国家垄断资本主义
三、垄断资本主义经济向国际范围的扩展
四、经济全球化及其后果
第五章 资本主义发展 的历史进程
教学目的和要求
• 学习和掌握资本主义从自由竞争发展到垄断的进程和
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趋势;
• 科学认识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和经济全球化的本质,正
确理解当代资本主义新变化的特点及其实质;
• 深刻理解资本主义必然为社会社会主义所代替的历史
必然性,坚定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社会主义必然胜利
垄断条件下的竞争具有一些新特点: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第五章资本主义发展的历史进程

第五章资本主义发展的历史进程[本章逻辑结构]本章共三节,分别阐述了资本主义从自由竞争到垄断、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进程、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和资本主义的历史地位和发展趋势。
通过学习,学生应了解资本主义发展趋势,科学认识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和经济全球化的本质,正确理解当代资本主义新变化的特点及其实质,深刻理解资本主义必然为社会主义所代替的历史必然性。
[本章重要知识点]i.资本集中与垄断的形成。
2.金融资本与金融寡头的形成和作用。
3.垄断利润和垄断价格形成。
4.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特点和实质。
5.资本输出与垄断资本国际化。
6.经济全球化的形成及其后果。
7.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及其实质。
8.资本主义为社会主义所代替的历史必然性。
‘第一节从自由竞争资本主义到垄断资本主义[本节逻辑结构]本节阐述了垄断资本主义的特征,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作用和经济全球化发展进程及其后果。
1.资本主义从自由竞争发展到垄断资本主义。
垄断组织操纵市场以垄断价格获取垄断利润,而作为自由竞争对立物的垄断并没有消除竞争,反而使竞争更为激烈;金融资本和金融寡头是垄断资本主义社会的实际控制者。
2.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
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深刻地影响着资本主义的发展:垄断资本在国内建立统治的基础上将垄断统治扩展到国外。
3.经济全球化及其后果。
经济全球化的迅猛发展,一方面推动了全球生产社会化和经济增长,但同时导致了一系列负面影响。
[本节重要知识点]1.垄断资本主义产生。
2.垄断与竞争的关系。
3.金融资本与金融寡头。
4.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发展的原因。
5.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实质。
6.经济全球化的表现与发展的动因。
7.经济全球化的后果。
一、单项选择题I·自由竞争和生产集中的关系是( )。
A.生产集中引起自由竞争B.自由竞争引起生产集中c.自由竞争限制了生产集中D.生产集中消灭了自由竞争2.资本主义自由竞争阶段进入垄断阶段,最根本的标志在于( )。
A.垄断在经济生活中占统治地位B.国家垄断在经济生活中占统治地位C.资本输出在经济生活中占统治地位D.银行强本在经济生活中占统治地位3.垄断资本主义取代自由竞争资本主义,表明资本主义生产关系( )。
(马工程)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 --第五章 资本主义生产

• 不同点: (1)买卖次序不同。前者以卖开始,以买结束,起点和终点都 是商品;后者则以买开始,以卖结束,起点和终点都是货币。 (2)流通过程的媒介物不同。前者起媒介作用的是货币;后者 起媒介作用的是商品。 (3)流通的目的不同。前者是为了获得适合自己需要的使用价 值,目的是消费;后者目的是为了取得价值的增殖。 (4)运动的限度不同。前者是有限度的;后者没有止境。 (5)货币作用不同。前者中货币是一般等价物的作用;后者中 的货币是投资作用。 (6)体现的生产关系不同。前者体现平等交换关系;后者体现 现了资本主义剥削关系。
【习题】绝对剩余价值和相对剩余价值都是依靠( )。 A.延长工人工作时间而获得的 B.提高劳动生产率而获得的 C.降低工人的工资而获得的 D.增加剩余劳动时间 (四)绝对剩余价值与相对剩余价值的关系 P116
1.从资本对劳动的雇佣关系来看,两者在本质上是一致。都是延 长了工人的剩余劳动时间。 2.绝对剩余价值生产是剩余价值生产的一般基础,又是相对剩余 价值的起点; 3.两种剩余价值的生产方法在资本主义发展的不同阶段起着不同 作用; 4.这两种方法不是互相排斥的,资本家总是尽可能地同时并用, 以便从工人身上榨取更多的剩余价值。
第五章 资本主义生产
第一节 货币转化为资本
一、资本总公式及其矛盾 (一)资本总公式 1.资本:能带来剩余价值的价值。 2.简单商品流通公式:W--G--W 资本的总公式:G--W--G’ 3.两个公式的异同: • 相同点: 两种流通都有卖和买两个阶段,都是买卖两阶段的统一,都 有卖方、买方、既卖又买方三种当事人。
(四)劳动市场上的自由平等与雇佣劳动隶属于资本 • 在谈到这种形式上的自由和平等时,马克思以讽刺的口吻说 :“劳动力的买和卖是在流通领域或商品交换领域的界限以 内进行的,这个领域确实是天赋人权的真正伊甸园。那里占 统治地位的只是自由、平等、所有权和边沁 。………。” • 马克思在《资本论》中形象地写到:“一旦离开劳动力市场 ,我们剧中人的面貌已经起了某些变化。原来的货币所有者 成了资本家,昂首前行;劳动力所有者成了他的工人,尾随 于后。一个笑容满面,雄心勃勃;一个战战兢兢,畏缩不前 ,象在市场上出卖了自己的皮一样,只有一个前途——让人 家来鞣。”
自考马原复习笔记5资本主义发展的历史过程

第五章资本主义发展的历史过程第一节从自由竞争资本主义到垄断资本主义一、资本主义从自由竞争到垄断1.资本主义的发展阶段。
资本主义发展分为两大阶段:自由竞争资本主义阶段和垄断资本主义阶段。
资本主义产生到19世纪末20世纪初(1900年),处于自由竞争资本主义阶段。
19世纪末20世纪初资本主义发展到垄断资本主义阶段。
垄断资本主义分为两个阶段:二战前的私人垄断和二战后的国家垄断资本主义。
2.垄断的形成。
垄断是从自由竞争中产生的。
当生产和资本集中发展到一定程度时,就会自然而然的走向垄断。
3.垄断组织的形成与发展私人垄断组织:到20世纪上半期,形成卡特尔、辛迪加、托拉斯和康采恩。
卡特尔---商品生产垄断(法国)辛迪加--商品销售垄断托拉斯---某种商品从生产到销售的垄断(美国)康采恩----跨行业的超大型垄断集团20世纪后半叶,跨国公司兴起,国际垄断的载体。
4.金融资本和金融寡头的形成及其统治。
金融资本:由垄断的工业资本和银行资本,通过金融联系、资本参与和人事参与,融合或混合生长构成的一种新的资本形式,是垄断资本主义国家中社会经济生活各个方面实际的统治者。
金融寡头:掌握了金融资本,操纵国民经济命脉,并在实际上控制国家政权的少数垄断资本家或垄断资本家集团称为金融寡头。
解答题:金融寡头如何控制国家?(必背)(1)在经济上的统治主要通过实行”参与制”实现的。
(2)在政治上的统治主要是通过“个人联合”的方式实现的。
(3)在社会上通过控制舆论实现。
5.垄断和竞争。
垄断不能消除竞争。
原因:(1)竞争是商品经济存在和发展的基本条件和核心机制,有商品经济就必然存在竞争。
(2)存在着垄断企业和非垄断企业之间、垄断企业内部之间的竞争。
垄断阶段竞争的新特点:(1)竞争的目的是为了获取高额垄断利润。
(2)竞争的手段更加多样化。
(3)竞争的激烈程度和后果,造成的破坏更加巨大。
(4)竞争的范围不同,从国内扩展到国外,从经济领域扩展到政治、军事、文化等领域。
马原第五章:资本主义的发展的历史进程

马原第五章:资本主义的发展的历史进程第五章资本主义的发展的历史进程1.迄今为止资本主义社会的发展,大体可分为自由竟争资本主义和垄断主义两个阶段。
2.资本主义发展进入到垄断阶断是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
3.列宁把垄断资本主义的基本经济特征概括为五点:(1)垄断在经济生活中占统治地位;(2)金融资本和金融寡头的统治;(3)资本输出在经济生活中占重要地位;(4)国际垄断同盟在经济上瓜分世界;(5)垄断资本主义列强瓜分和重新瓜分世界。
由其特征第二点可知,在垄断资本主义阶段占统治地位的资本是金融资本。
4.社会化生产力的发展不仅是生产力发展的内在要求,也是垄断产生的物质条件和基础。
5.当生产和资本集中发展到一定程度时,就会自然而然地走向垄断。
也就是说,垄断资本主义产生并占统治地位是生产和资本集中发展到一定程度的必然结果。
6.二战后出现了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国家或者说政权的力量日益深入地介入到社会经济生活的各个领域,国家垄断取代私人垄断成为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当代资本主义发展的新形式、新特征。
(第二次世畀大战以后7.到20世纪上半期,较为重要的垄断组织形式有:卡特尔、辛迪加、托拉斯和康采恩。
其中辛迪加是指把一些在法律上和生产上还是独立的大垄断企业在流通环节上统一起来,进行垄断经营的组织形式。
8.在20世纪后半叶时,垄断组织在形式上有较大的发展,其主要特征是混合联合企业的兴起。
9.垄断组织形式多种多样,但是其实质都是垄断资本家通过垄断生产和市场,更多地榨取劳动者的血汗,以获取高额利润的工具。
10.20世纪上半期,较为重要的垄断组织形式有:卡特尔、辛迪加、托拉斯和康采恩。
卡特尔,即通过生产或经营同类产品的一些大型垄断企业之间较稳定的垄断协议形成的、在生产或流通的某个或某些环节实行垄断的组织形式。
11.20世纪上半期,较为重要的垄断组织形式有:卡特尔、辛迪加、托拉斯和康采恩。
托拉斯,即垄断了某种商品生产和经营全过程的独立的大型垄断企业。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资本主义发展的历史进程

第五章 资本主义发展历程
垄断价格的产生 有没有否定价值规律?
垄断组织操纵价格带来的结果是抑制了市场 上价格的自由波动,垄断价格长期背离生产价格 和价值。但是,从全社会看,整个社会商品的价 值,仍然是由生产它们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创造 的,垄断价格既不能增加也不能减少整个社会所 生产的价值总量,它只是对商品价值和剩余价值 作了有利于垄断资本的再分配。从全社会看,商 品的价格总额仍然等于商品的价值总额。
生产和 资本的集 中使垄断 的形成产 生可能;
生产 的高度集 中导致了 垄断的趋 势;
生产 集中后, 使垄断产 生具备了 必要性。
列宁:“垄断:
即独占,指少数几 个大资本主义企业 联合控制了一个或 几个经济部门的生 产和流通,以获得 垄断利润。”
第五章 资本主义发展历程
第五章 资本主义发展历程
syndicat 组合
√
×
√
生产同类 商品的企
业
稳定、持 久
抬高商品 售价,压 低原料进
价
Concern
康采恩 相关利益
×
×
共同体
不同经济
争夺原料
√
部门许多 稳定 产地,投
企业
资场所
15
资本主义垄断条件下的 竞争具有哪些特点
第五章 资本主义发展历程
(二)垄断条件下竞争的特点
垄断并没有消除竞争
垄断条件 下的竞争 机制表现 出新特点
失业的人群,职业 介绍所前的长队
第五章 资本主义发展历程
1929—1933年的资本主义 世界发生的经济危机,是有 史以来资本主义世界最严重 的经济危机,这场危机深刻 动摇了资本主义经济体制的 根基,危及资本主义的生存。
马原课件 第五章 资本主义发展的历史进程剖析

洛克菲勒财团 摩根财团 第一花旗银行财团 杜邦财团 波士顿财团 梅隆财团 克利夫兰财团 芝加哥财团 加利福尼亚财团 得克萨斯财团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教学课件
一、资本主义从自由竞争到垄断
㈢金融资本与金融寡头
2.金融寡头及其对国家的控制 ⑵金融寡头是垄断资本主义国家事实上的统治者
通过“参与制”实现对经济领域中的统治。 通过同政府的“个人联合”实现对国家机器
——垄断组织在销售或购买商品时,凭借其垄 断地位规定的、旨在保证获取最大限度利润的 市场价格。
垄断价格=成本价格+垄断利润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教学课件
一、资本主义从自由竞争到垄断
㈣垄断利润和垄断价格
2.垄断价格 ⑵垄断价格的形式
垄断高价 ——垄断组织出售商品时规定的高于生产价格 的价格。 垄断低价 ——垄断组织在购买非垄断企业所生产的原材 料等生产资料时规定的低于生产价格的价格。
第五章 资本主义发展的历史进程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教学课件
【学习目的】
一、科学认识垄断资本主义和经济全球化的本质。 二、掌握资本主义的发展进程和发展趋势。 三、正确理解当代资本主义新变化的特点及其实质。
【重点难点】
一、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形成及特点。 二、经济全球化的表现及其后果。 三、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及其实质。
㈣垄断利润和垄断价格 1.垄断利润及其来源
⑵垄断利润来自剩余价值
对本国无产阶级和其他劳动人民剥削的加强; 非垄断企业的利润; 对其他国家劳动人民的剥削和国外利润; 劳动人民创造的国民收入的一部分。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教学课件
一、资本主义从自由竞争到垄断
㈣垄断利润和垄断价格 2.垄断价格 ⑴垄断价格的含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节 资本主义萌芽
二、意大利的资本主义萌芽
第一节 资本主义萌芽
二、意大利的资本主义萌芽
在绕过非洲最南端好望角直抵印度的新航路开辟以前,意大利这只 深深踏入地中海的“长靴”,一直紧扼亚、 非、拉三大洲交界处的 海陆咽喉,所以,大规模的、洲际间的商品贸易最先在这里产生。 一方面,商品贸易对非农业商品或者说手工业品的需求渐渐变大, 需要大量的生产者;另外一方面,商品贸易活动本身需要大量人力 参与其中。这两方面的因素,共同促使了意大利手工业者从农业中 分离出来。
在南海公司股票价格扶摇直上的示范效应下,全英170多家新成立的股份公司的股票以及所有的公司股票,都 成了投机对象。社会各界人士,包括军人和家庭妇女,甚至物理学家牛顿都卷入了这股漩涡。人们完全丧失了 理智,完全不在乎这些公司的经营范围、经营状况和发展前景,人们唯恐错过大捞一把的机会。一时间,几乎 所有的股票价格全线暴涨,1720年1月1日伦敦交易所股票价格指数只有190点,到了7月份突破了750点,半年 之内翻了3番。最荒谬、也最令人忍俊不禁的是:在南海泡沫中,一个骗子注册了一个叫南海投资的公司,在 他的招股书上写道:“本公司在拉美有一个诱人的投资项目,现在需要融资,这个项目的具体内容暂时不能透 露”。第二天,当他打开公司的大门时,外边挤满了给他送支票的股民,他在6小时之内卖出了2000英镑的股 票。第三天,这个骗子就消失了。
第第二一节节资地本理原大始发积现累
三二、西圈欧地国运家动的与海农外业探革险命
➢ 圈地是英国农业革命的前导。土地集中管理以及其他农业技术的 革命造成农业产量大幅提高,并使工业革命成为可能。
➢ 圈地运动配合工业革命,为工业革命提供了充足的劳动力和工业 原材料,以及能供养更多的非农业人口,虽然产生了许多不公和 暴动,客观上确实是工业化的一个必要前提,提供了土地集中后 的规模耕作增加产量,被驱赶出的农民则投入工商业成为劳动力 的来源。
第五章 资本主义起源
➢第三节 西欧工厂手工业的发展 ➢ 第四节 世界市场形成
第一节 资本主义萌芽
一、资本主义萌芽的形态
资本主义萌芽是封建社会内部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最初形态,它的增长 、成熟的过程,便是封建生产方式向资本主义生产方式转变的过程。资 本主义萌芽的出现,从根本上说是社会生产力发展的结果。但是各国资 本主义萌芽的进程并不是遵循一个共同的模式的,因为国情不同,封建 的经济结构和政治结构存在着较大差异。资本主义萌芽出现的两个条件 ,必须在少数人手中积累起为组织资本主义生产所必需的货币财富,以 及要有一批失去生产资料并且具有一定人身自由的劳动者。资本主义萌 芽的出现,一般是经由两个途径实现的。其一是小生产者变为资本家, 其二是商人直接支配生产。
第第二一节节资地本理原大始发积现累
二三、圈西地欧运国动家与的农海业外革探命险
封建社会的农业体系通常使用敞田制。在每个庄园领主的 土地上,都会安排一片“公有地”。最早追溯到12世纪 ,在英国,而这一运动在十五和十六世纪迅速展开。16 世纪至17世纪,圈地行为被罗马天主教会公开指责,反 对圈地行为的法令也被颁布。然而18世纪欧洲农业的机 械化要求宽阔、集成的农田,之前的敞田制成为了瓶颈。 之后一系列的国会法案,使英国圈地运动于1801年被合 法化。
第第二一节节资地本理原大始发积现累
一、新航道开辟与商业革命
欧洲与东方国家的贸易通道基本上有三条:一条为北路, 从地中海北岸东行到君士坦丁堡,再越过土耳其,沿黑海 、里海,经伊朗、阿富汗,横穿亚洲大陆到达中国;另一 条为中路,从地中海东岸叙利亚一带经两河流域到波斯湾 ,再越过阿拉伯海到达印度;再一条南路,自地中海南岸 经埃及下红海,经印度洋到达印度。
第第二一节节资地本理原大始发积现累
三二、西圈欧地国运家动的与海农外业探革险命
圈地的方式包括土地所有者买断农民的使用权的较为和平的方式, 和通过立法强制终止非土地所有者对其使用的权利。其中强制的手 段常常会造成冲突甚至叛乱。 按照马克思主义的说法,在资本主义 制度取代封建制的历史进步的过程中,西欧新兴资产阶级和新封建 贵族使用各种手段剥夺农民土地的过程,“是明摆着的阶级掠夺” 。这种情况在英国、德国、法国、荷兰、丹麦等国家都曾先后出现 过,而以英国的最为典型。这是资本原始积累的最重要手段之一。 一种说法是在这段时期,羊毛制品的销售量大幅增加,商人们为了 增加羊毛的数量以满足市场,因此使用不同方法圈占、合并耕地, 而其中的方法包括了把公地私有化、强迫小农民售出土地等,以增 大牧场面积。
第一节 资本主义萌芽
二、意大利的资本主义萌芽
最早兴起于意大利的文艺复兴,为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扫清了思想障 碍。文艺复兴以前的意大利乃至整个欧洲,都陷于天主教神学的枷锁 之中;文艺复兴第一次唤醒了人们的自由意识,并使人们开始思索, 是否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寻找到新的生活方式与幸福的可能。 资本主义萌芽虽然最早产生于意大利,资本主义国家却并非意大利第 一个建立起来的。究其原因,海上新航路的开辟使得意大利原本优越 的地理位置变得越来越不重要,政治的分裂也使得意大利没有形成统 一而完整的国内市场;再者,意大利的新兴商人是由封建统治者身兼 的,也就是说:没有封建传统势力与新兴资本主义阶层的尖锐冲突与 对立,自然也不存在社会变革的动因。
第一节 资本主义萌芽
“尼德兰”意为低地 (低地国家),旧时尼 德兰地区所包括的区域 相当于荷兰、比利时、 卢森堡和法国北部部分 地方。
第一节 资本主义萌芽
三、尼德兰的资本主义萌芽
资本主义手工工场早在十四世纪就开始出现于尼德兰,十六世纪得到 迅速发展。最重要的是北部荷兰、西兰两省经营纺织和造船业的手工 工场,南部佛兰德尔、布拉奔两省经营纺织、冶金、制糖、印刷业的 手工工场。其中发展最快的是毛、麻纺织手工工场。但是南部毛织业 的原料和产品销售主要依靠西班牙和英国市场。这里的大资产阶级同 西班牙及其殖民地有着密切的经济联系。尼德兰农村中也出现了资本 主义农场。
第第二一节节资地本理原大始发积现累
二一、、地新理航大道发开现辟的与动商机业和革条命件
西欧的探险活动得到了科学技术尤其是天文学和航海技术 发展的有利支持。13-14世纪“地圆学说”的发展为探寻 新航路奠定了理论基础。此外,人们对地球的表面积、陆 地和海洋的距离方位等有了新的认识。在航海技术方面, 14世纪普遍使用了中国发明的罗盘,还增加了观象仪、 风向仪和绞盘、铁锚和锚链扥等其他器械。
第第二一节节资地本理原大始发积现累
三、金西融欧革国命家与的资海本外市探场险
“南海泡沫事件”是历史上最声名狼藉的金融泡沫之一,也是英国历史上第一次 金融危机。它牵涉到政府、财政、民众等多个方面,涉及政府腐败、金融欺诈等 问题,与国家政治密切相关,绝非一般单纯的经济事件。
1711年,经过议院批准,伦敦有名的商人哈利·耶尔创建了一家名为“南海”(指现在的秘鲁和墨西哥湾) 的公司。南海公司成立之初,认购了总价值近1000万英镑的政府债券,这在当时是一个很大的数目。为了支 付每年约60万英镑的利息(政府债券年利率6%),作为交换的筹码,政府对南海公司经营的酒、醋、印度 货、缫丝、烟草、鲸鳍和其它一些商品实行了永久退税政策,并许可他们享有南海贸易的垄断权。
第一节 资本主义萌芽
二、意大利的资本主义萌芽
历史上的意大利很长时间内不是一个统一的国家, 而是由多个大大小小 的城邦组成,实际上处于中国人所说的封建割据状态。既然没有统一的 王国, 所以意大利的封建统治基础就相对比较薄弱,农民也没有被牢牢 地捆缚在土地上。所以,农民们也更容易离开祖地进入到城镇中,并在 于城镇谋生的过程中,与劳动力需求者形成雇佣等新的生产关系。意大 利的威尼斯和佛罗伦萨最早出现了资本主义的雇佣关系。
第第二一节节资地本理原大始发积现累
三、金西融欧革国命家与的资海本外市探场险
16-18世纪欧洲支付工具和支付体系有了重大发展。16世纪中期以后,背 书汇票在安特卫普十分流行,可转让支票在意大利也很普遍。这两种支 付工具使得银行之间的支付体系得以建立。这时期还建立了世界贸易的 结算体系。1660-1710年,阿姆斯特丹汇兑银行依靠荷兰世界贸易中心 地位,成为世界第一个多边支付体系的中心。18世纪英格兰银行逐渐取 代阿姆斯特丹汇兑银行国家结算中的地位。
通过与政府交易以换取经营特权并以此谋取暴利,是南海公司的经营策略。1719年年底到1720年年初,南 海公司承诺以公司股票换国债的方式接收全部国债,并允许客户以分期付款的方式来购买公司发行的新股票 。英国国债口碑不佳,使得投资者对南海公司的股票趋之若鹜,其中包括半数以上的众、参议员,甚至国王 也禁不住诱惑,竟也认购了价值10万英镑的南海公司股票。由于购买踊跃、股票供不应求,南海公司的股票 行情急剧上扬。1720年4月,南海公司新发行的300英磅面值的股票在一个月内便上升了近一倍,3个月后的 7月份便涨到了每股1000英磅以上,6个月涨幅高达700%。
第第二一节节资地本理原大始发积现累
一三、、新西航欧道国开家辟的与海商外业探革险命
在西欧的全部探险活动中,最积极的参加者是大西洋沿岸 的一些国家,其中走在最前列的是西班牙和葡萄牙。 葡萄牙早在15世纪之初就开始提倡航海事业,这与素有 “航海家”之称的亨利亲王有关。由于葡萄牙控制了沿非 洲西海岸南行的通道,使稍晚开始探险的西班牙人不得不 沿另一个方向,即向西越过大西洋去进行新的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