锚索与格构梁在土质边坡支护中的应用

合集下载

格构梁与锚杆、预应力锚索联合支护在边坡治理中的应用

格构梁与锚杆、预应力锚索联合支护在边坡治理中的应用

格构梁与锚杆、预应力锚索联合支护在边坡治理中的应用强珂(中国有色金属工业西安勘察设计研究院,西安,710054)摘要:本文结合东北某工业项目边坡支护工程实例,介绍了格构梁与锚杆、预应力锚索联合支护在边坡治理中的应用。

关键词:边坡支护锚杆预应力锚索格构梁我国近年来基础建设高速发展,不少大型工业项目、公路、铁路等工程建设工程中经常需要大量的挖方、填方,必然形成大量的裸露边坡。

裸露边坡会带来一系列如水土流失、泥石流、滑坡等地质环境问题,因此边坡支护就现的尤为重要。

本文结合东北某工业项目边坡支护工程实例,详细介绍了格构梁与锚杆、预应力锚索联合支护结构在挖方区高陡边坡中的应用。

格构梁与锚杆、预应力锚索联合支护结构是对边坡进行加固的一种支护技术, 该加固技术具有布置灵活、结构形式多样、截面调整方便、与坡面密贴、可随坡就势等显著优点,格构内可进行挂网喷砼、植草绿化和防护,同时该方法造价较低、施工工期短、边坡变形小,安全可靠,使其在高边坡加固处理中得到广泛应用。

1.场地概况、气候土壤条件及边坡(挖方区)支护方法选择东北某工业项目边坡绿化工程位于辽东丘陵地带的浑河河谷冲击平原,坐落在东洲河下游河谷的东部丘陵地区。

处于中温带,属大陆性季风气候,四季分明,夏季温暖多雨,冬季寒冷,春秋两季较短、多风。

年平均气温为摄氏13.9度,年平均降水量为826.8mm,降雨日数理念平均24天,地面冻结深度1.2—1.4m。

本工程根据场地平整标高,厂区分137.5m标高、121m标高、149.5m三个平台。

既存在挖方区边坡,又存在填方区边坡。

边坡依据结构类型分为三种类型:挖方区边坡、填方区坡度≥45°边坡、填方区坡度≤45°边坡。

挖方边坡最高约为30m,边坡高程图1 锚杆、锚索、格构梁布置立按10m 一级平台设计,平台宽2m ,坡度最陡处达68.2度。

边坡加固采用锚杆(索)与格构梁联合结构方式进行支护,坡面框格内采用植生袋植草绿化护面。

锚杆格构梁技术在边坡防护中的应用

锚杆格构梁技术在边坡防护中的应用

锚杆格构梁技术在边坡防护中的应用摘要:格构梁支护体系是靠格构梁、锚杆、钢筋网和混凝上层共同工作来提高边坡岩土的结构强度和抗变形刚度,减小岩(土)体侧向变形,增强边坡的整体稳定性。

关键词:喷锚边坡防护格构梁1、概述喷锚格构梁支护是靠格构梁、锚杆和钢筋网共同工作来提高边坡岩土的结构强度和抗变形刚度,减小岩(土)体侧向变形,增强边坡的整体稳定性。

主要适用于岩性较差、强度较低、易于风化的岩石边坡;或虽为坚硬岩层,但风化严重、节理发育、易受自然营力影响、导致大面积碎落,以及局部小型崩塌、落石的岩质边坡;或岩质边坡因爆破施工,造成大量超爆、破坏范围深入边坡内部,路堑边坡岩石破碎松散、极易发生落石、崩塌的边坡防护。

而且由于施工队伍采用大爆破作业,使得边坡破碎松散,犬牙交错,时有落石现象发生,严重影响后续工序的施工和坡顶新建建筑物的安全性。

经技术经济比较,决定采用喷锚格构梁支护方案进行防护。

2、设计方案及材料要求某小镇项目位于岩石高边坡顶端,系采用大型机械破碎施工形成的,岩层多为块状的层间结合较好的中厚层或厚层岩体结构。

由于前期道路施工使得岩层受一定的破碎影响,局部有层面张开裂缝,边坡破碎松散、犬牙交错,时有落右现象发生。

我们根据现有边坡现状,将需要加固防护的边坡采用喷锚挂网格构梁防护防护类型。

2.1构造设计方案(1)喷射混凝土厚度采用10cm,喷射混凝土标号为C20细石混凝土。

(2)锚杆采用钢绞线;锚固深度视边坡岩层的破碎程度及破碎层的厚度而走,一般取15m(为防止锚杆滑出,锚杆必须置于较好的岩层面以下一定深度);锚杆孔的深度应大于锚固深度20cm,并用1:0.4的纯水泥浆固结;锚杆位于格构梁的交叉点采用 2.0mX2.0m,梅花型布置。

(3)钢筋网的孔眼尺寸采用20cmX20cm的方孔,钢筋采用Ø8.(4)格构梁采用300×400mm,钢筋采用4@Φ20,为2米见方方格网,混凝土强度等级等级C25,为商品混凝土。

浅谈锚杆格构梁在边坡支护中的应用

浅谈锚杆格构梁在边坡支护中的应用

浅谈锚杆格构梁在边坡支护中的应用发表时间:2020-05-22T09:42:37.313Z 来源:《建筑实践》2020年3期作者:赵杨杨田永科冯庆[导读] 格构梁锚杆体系是一种将格构梁护坡与锚固工程相结合形成的抗滑支挡结构摘要:格构梁锚杆体系是一种将格构梁护坡与锚固工程相结合形成的抗滑支挡结构,它既能保证深层加固又可兼顾浅层护坡,是治理边坡的一种有效措施,具有布置灵活、结构形式多样、截面调整方便、与坡面密贴、可随坡就势等显著优点,格构内可进行挂网喷砼、植草绿化和防护,同时,该方法造价较低、施工工期短、边坡变形小,安全可靠,使其在土质边坡支护工程中得到了广泛应用。

关键词:格构梁;锚杆;边坡支护;土质边坡一、引言锚杆格构梁体系是一种组合式的边坡支护加固结构,在该结构中,格梁的主要作用是将边坡坡体的剩余下滑力或土压力、岩石压力分配给锚杆或锚索,然后通过锚索传递给稳定地层,从而使边坡坡体在由锚杆或锚索提供的锚固力的作用下处于稳定状态。

而加固的抗滑力主要由格构结点处的锚杆或锚索提供。

通过格构梁将嵌入岩层的加固锚杆进行联动协作,体系不会因为一根或几根锚杆在其他因素干扰下失去加固作用而导致整个支护工程受到影响。

在锚固与格构梁区域,利用锚杆的抗拔力控制边坡失稳和变形,改善了土体的受力,能有效控制不稳定岩层的下滑,同时通过格梁内植草绿化,产生护面效果,有利于环境和水土保持,实现了防护工程的实用与美观的统一。

二、工程概况案例项目地位于广州市花都区狮岭镇山前大道,地形起伏较大,西部为一小山包,西北部有一游泳池,地势为西部高,东部低平。

由于设计要求,需要对西侧边坡进行切坡处理,切坡高度较高(距基坑顶最大标高17.2m),坡长约170m,坡度大于45度,坡底距离拟建建筑物基坑边线不足2m,为土质边坡。

1.工程地质条件根据地勘报告,场地内岩土体主要有人工填土层,冲洪积土层,坡积土层,残积土层,石炭系碎屑岩,由上至下按层序分述如下:人工填土层(Qml):以素填土为主,部分为耕土,呈灰褐、褐黄色或深灰色,结构松散,均匀性差,场地分布普遍。

锚杆格构梁技术在边坡治理中的应用

锚杆格构梁技术在边坡治理中的应用

锚杆格构梁技术在边坡治理中的应用[摘要]格构锚杆(索)结构是一种将格构梁护坡与锚固工程相结合形成的抗滑支挡结构,它既能保证深层加固又可兼顾浅层护坡,是治理边坡的一种有效措施,适合土质边坡、松散堆积体边坡的治理。

本文通过以某道路边坡为实例,阐述格构锚固结构在边坡治理的设计实施过程,取得了满意的结果。

[关键字]锚杆锚索格构梁边坡治理1工程概况工程区位于广州市萝岗区某路段两侧,该段处边坡为公路的修建公路过程中所形成,边坡最高达18m的,边坡最陡处大于60°。

2010年5月广州连降大雨,导致该路段多处发生崩塌及小规模滑坡等地质灾害。

该场地坡脚道路宽度约为5m,宽度较小,因此任何小规模的地质灾害均可导致道路掩埋,交通中断。

目前,该道路两侧局部边坡采用浆砌毛石挡墙支护,挡墙宽度约为1~1.5m,挡墙厚度不大,仅作为护面用,其余坡面未采取任何支护,根据现场查勘,边坡大部分裸露,局部坡率较陡,属于土质边坡,在雨水侵蚀下很可能再次发生滑坡或崩塌等地质灾害,因此必须对该边坡进行专项治理。

边坡治理范围为公路两侧各外扩10m,治理长度约170m,支护高度约7.0~18.0m。

2工程地质条件2.1地形地貌工程区位于鹅山西侧,丘陵地带,原始地形为南北向冲沟,冲沟两侧平均地形坡度为35°,工程区最高地面高程位于场地的西侧高程为177.7m,最低点位于场地北侧地面高程为121.7m,地形高差达56m。

后由于公路的修建公路两侧形成最高达18m的人工边坡,边坡最陡处大于60°。

2.2地层岩性边坡地段的地层可分为第四系残积层Qel、下伏基岩为加里东期花岗片麻岩γcδ。

各岩、土层特征分述如下:(1)第四系残积层。

砂质粘性土:褐黄色,褐红色,片麻岩风化残积而成,稍有光泽,无摇震反应,干强度高,韧性中等,局部揭露夹有砂。

主要物理指标平均值为:w=22.8%,e=0.742,IL=0.1,平均标准贯入为24.8击。

边坡支护工程中格构梁及锚杆的应用研究

边坡支护工程中格构梁及锚杆的应用研究

作 者简介 :马健 (1989~),男,汉族 ,湖北荆 州人 ,硕 士 ,地质 工程 师 ,毕 业于中国地质大学(武汉),主要 从事岩土 工程勘 察、基坑 支护设计 、 地质 灾害勘 察设 计等。
RESOURCES|125
西鄙鸳
7卜文 地 质 、环 境 地 质 、-- T-- ̄ 8I"2018年 第 三期





荨_——一
式 中 :K为边坡安 全 系数 ;Cj为岩 土体 黏 聚力 ;咖 为 内摩擦 角;
为岩土体 的分条块 重量 ;Or;为破 裂 面与水平 面的 夹角 ; 为锚杆
地 表裸 露 花 岗 岩 孤 石 较 多 ,大 小 不 一 ,中 部 场 地 地 形 开 阔 轴线与破裂 面的夹角; 为分条块的潜在破 裂面长度;P为锚杆 (索)
2018年 第三 期 水 文地 质 、环 境 地 质 、工程 地 质
西部鸳
边坡 支护工程 中格构 梁及锚杆 的应 用研 究
马 健 广东 省水 文地 质大 队 广 州 510510 摘 要 :边坡 支护 工程 中比较 常见 的 支护 方式 主要 为喷 锚 支护 、防护 网支护 、格 构 梁及 锚杆 (索 )支护 。本 文 依 据 边坡 支护设 计 的原 理 ,对格 构 梁及 锚杆 支护在 边坡 支护 工程 中的应 用进 行 了研 究 ,并 应用 于 某 实例 _Y-程 ,取 得 了较好 的 治理 效 果 ,为类似 的边 坡 支护设 计提供 了参 考 。 关键 词 :边坡 支护 ;格 构 梁 ;锚杆
平 缓 ,分 布 有 若 干 鱼 塘 ;场 地 内 大 气 降 水 和 侧 向径 流 是 的抗拔力 ;11为实际设计 的锚杆 (索 )排数 ;S 为锚杆 (索)的水平间距 、

边坡支护及锚索与格构梁联合施工工法

边坡支护及锚索与格构梁联合施工工法

边坡支护及锚索与格构梁联合施工工法(总6页)--本页仅作为文档封面,使用时请直接删除即可----内页可以根据需求调整合适字体及大小--探析边坡支护及锚索与格构梁联合施工工法摘要:本文对山区高边坡病害特征和对其治理工程方案的慎重选择进行了深入分析。

关键字:高边坡病害治理工程方案abstract: in this paper, a mountainous area high slope disease characteristics and its governance project careful selection of in-depth analysis.keywords: high slope; engineering project management中图分类号:+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现阶段随着我国山区建设迅猛发展。

在山区建设中,出现大量的山体边坡,其防护问题非常突出。

为了满足安全可靠和经济合理双重目标,对高边坡病害特征的深入分析和对其治理工程方案的慎重选择显得十分重要。

一、边坡支护及锚索与格构梁联合施工工法特点(一)该施工方法的特点是:锚索与格构梁联合结构是对边坡进行加固的一种支护技术,该加固技术具有布置灵活、结构形式多样、截面调整方便、与坡面密贴、可随坡就势等显著优点,格构内采用挂网喷砼、植草绿化和防护,同时该方法造价较低、施工工期短、边坡变形小,安全可靠,使其在高边坡加固处理中得到广泛应用。

(二)使用其工作原理是利用锚杆将滑动体固定在山体上,以锚杆约束山体的滑动,并在滑动体表面锚头上加格构梁和挂钢筋网并喷射混凝土,在滑动体表面形成钢筋混凝土板体结构,这样可以将松散的岩石固定为一个整体,以达到彻底根治滑坡的目的。

二、适用范围根据格构的特点和作用,格构加固技术特别适用于坡度较陡、坡体岩土均匀且较坚硬的边坡。

但应当注意,对于不同稳定性的边坡应采用不同的格构形式和锚固形式的组合进行加固或坡面防护。

预应力锚索和格构梁复合结构在路堑边坡防护中的应用研究

预应力锚索和格构梁复合结构在路堑边坡防护中的应用研究
边坡 防护实 际工 程 , 于 有 限元 数 值 模 拟 分 析 的 基
2 1 有 限元 模 型单元 和参 数 . 按照勘 探报 告 所 提供 的数 据 , 路 段坡 面 角 该
度 为 7 。坡 高为 2 F I 棕 红色粉 质 粘土厚 度 5, 4F , 类 I 为 9F,I 棕黄 色粉 质 粘土厚 度为 5F,I类 棕 II 类 F II F I 红 色粉质 粘 土 厚度 为 l O m。使 用 二 维 实体 单元
构梁联 合联合 防 护方 式 , 变传 统 的被 动抗 滑 为 能
主动抗 滑 , 充分 发挥 滑体 的 自承能 力 , 一种 非常 是 经济 、 效 的支 挡加 固措 施 , 常适 应于联 合稳 定 有 非 性较 差 、 滑推 力过 大 的松 散 堆 积层 滑 坡 前 缘 的 下
大量降雨作用下, 大量 雨水 人 渗 , 土 体 自重增 使
中的 4节点 的 Pa e 2单元 进 行重力 荷 载作用 下 ln 4
思想 , 建立边坡 土体 、 应力锚 索 和格构 梁 复合结 预 构模型, 在分 析边坡 土体 应力 和位移 的基 础上 , 进 行 预应力锚 索 和格构 梁 复合 结构应 用 于边坡肪 护 的设 计 , 探讨 边坡 在预 应 力 锚 索 和 格构 梁 复 合 并
边坡 经人 为切坡 , 造成 了较 陡的临 空面 , 由于
坡 顶处无 任何 约束 , 坡坡 面 在水 平 和垂 直方 向 边 都存 在运 动趋势 。
( )假 定 在远 离边坡 坡 面 的侧边 界 只存 在垂 2
收稿 日期 :0度 减少 , 土体 重 心 滑 出陡坡 , 产 生 土 当 会 土体 突然 塌落 。
2 边 坡有 限元 数值模 拟 分析
支挡 加 固。但是 由于此 种锚 固方式 的受力 分析 和

土木工程施工中边坡支护技术的应用

土木工程施工中边坡支护技术的应用

土木工程施工中边坡支护技术的应用边坡支护技术是土木工程施工中至关重要的一项技术,主要用于防止边坡坍塌,保障施工人员和设备的安全,为工程项目提供稳定的基础。

目前,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边坡支护技术也在不断革新和完善,新的技术应用不断出现,使得边坡支护工作更加高效、快速和经济。

一、常用的边坡支护技术1. 锚杆支护技术:锚杆支护技术是一种比较常用的边坡支护技术,主要用于边坡的加固和稳定。

通过在边坡内安装钢筋锚杆,并用高强度的树脂或水泥浆料灌注锚固,可以形成一个坚固的锚杆体系,有效地避免边坡的失稳和坍塌。

2. 锚索撑护技术:锚索撑护技术是一种采用高强度钢索构成的撑杆,通过对边坡进行拉扯支撑来达到防御坍塌的目的。

这种技术相对于传统的钢筋锚杆支护技术更具有灵活性和适应性,能够适应各种类型的边坡和土壤条件。

3. 短支撑和桩承台支撑技术:短支撑和桩承台支撑技术是针对土体层次较多、坡度较陡的边坡而设计的技术。

通过在边坡上方张设一系列的短支撑或者在边坡底部安装钢筋桩承台,可以有效的把上部土体和下部土体结合,形成一个连通体系,使边坡获得更好的稳定性。

二、应用实例1. 铁路隧道爆破工程中的边坡支护:对于铁路隧道的爆破工程来说,边坡支护显得尤为重要。

在建设某个铁路隧道时,边坡支护技术广泛应用。

通过采用钢筋混凝土桩承台支撑和采用短支撑和桩承台相结合的方法对边坡进行加固和稳定。

2. 高速公路建设中的边坡加固:在高速公路上,往往需要在边坡上建造大型的立交桥或者隧道等工程,这就需要采取边坡支护技术保障施工人员和设备的安全。

在某个高速公路建设工程中,利用钢筋锚杆支护技术对边坡进行了加固,保证了施工过程的安全。

3. 电力工程中的边坡支护:在某个电力工程中,因为施工坡度较陡,使用传统的锚杆支护技术难以达到稳定的效果。

因此,在该工程中采用了桩承台加固和锚索撑护技术,成功的保障了施工人员和设备的安全,为工程的完成提供了保障。

三、结论通过上述分析可知,边坡支护技术在土木工程施工中是非常重要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锚索与格构梁在土质边坡支护中的应用【摘要】为了保证边坡及其周边环境的安全,对边坡采取相应的加固及防护措施显得很有必要。

本文结合边坡加固工程,计算分析了该边坡的稳定性,综合各方面,最终采用锚索与格构梁的联合支护方式。

实践证明,该联合支护方式兼顾安全可靠和经济合理的双重目标。

【关键词】边坡;支护;锚索;格构梁;加固
长期以来,边坡工程的综合防护加固技术一直是建设项目中一个常见的研究课题。

特别是近些年来,地质灾害现象越来越多,给国民经济造成很大损失,严重威胁人民生命财产安全,边坡的综合治理受到重视。

随着支护、加固工艺的不断革新,边坡工程理论与实践取得了很大的进展,边坡加固技术也有了更大的选择空间。

锚索与格构梁联合结构是边坡进行加固的一种支护技术,具有布置灵活、结构形式多样、可随坡就势等优势,同时,该方法造价低、施工工期短、安全可靠,为此,该方法在边坡加固处理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1工程概况
某土质边坡西北侧山顶标高为58.44m,边坡附近植被比较发育,地形坡度57°~79°。

该土质边坡因受雨水冲刷及人为的破坏活动影响已经出现局部坍塌。

2地质情况
①素填土,厚度为约0.8m。

②粉质粘土,厚度为约9.8m。

③含
砂粉质粘土,硬塑~坚硬,分层平均厚度为0.7m。

④强风化花岗岩,密实,岩石的坚硬程度为软岩,岩体基本质量等级为ⅴ级,分层平均厚度为4.5m。

⑤中风化花岗岩,坚硬,岩体基本质量等级为ⅲ级。

层场地均有分布,具体各土层的力学性质如表1所示。

表1 土层力学性质参数表
地质剖面图如图1所示。

土质边坡地下水分布于边坡粉质粘土层中,地水位变化多端,透水性能比较弱。

在风化花岗岩地层中,存在潜水,水量较小,季节性强,以接受大气降水补给为主,局部接受高位下降泉水补给;以蒸发排泄为主,少量顺坡向径流,在地形切割处以下降泉形式排出地表,对工程建设影响不大。

2边坡稳定性分析
由于该边坡为环形状,因此在分析中取一典型剖面进行稳定性分析,典型剖面宽度为100m,坡高24.91m、坡长28m。

由现场勘探以及土层的变化,经分析认为高土质边坡中存在两个潜在的滑动面,第一个是粉质粘土层与强风化花岗岩的交界处,易在粉质粘土层中形成圆弧形滑动面;第二个是强风化花岗岩与中风化花岗岩的交界处,由于强风化花岗岩风化严重,岩体力学性质较差,易产生圆弧形滑坡。

第一潜在滑动面位于粉质粘土层与强风化花岗岩层界面之间,基本上呈圆弧形。

上部粉质粘土层最深厚度为3.6m。

由于该滑动面基本上位于土层中,用简化的毕肖普法进行计算,如图2所示。

由于上层滞水水量较小,不考虑动水压力和浮脱力,边坡的稳定性采用下式进行计算边坡的稳定系数fs。

其中,m 为计算系数,;wi为第i条块的土体自重;ci为第i条块土体的内聚力;li为第i条块的滑面长度;为第i条块土体的内摩擦角;为第i条块所在弧线段滑面的倾角;fs为稳定系数。

第二潜在滑动面位于强风化花岗岩与基岩交界处,呈圆弧形滑动。

由于该滑动面大部分位于岩层中,故采用传递系数法进行计算,对土体分条如图3所示。

该滑动面的稳定性验算采用传递系数法进行计算,则第i条块的剩余下滑力(即该部位的滑坡推力)ei可用下式计算:ei=wisin -wicos tan -cili+ψiei-1
式中:
采用以上两种方法进行计算,第一潜在滑动面的稳定系数为
0.66,第二潜在滑动面的稳定系数为0.59。

因此在坡体支护时,应以第二潜在滑动面作为坡体的滑动面。

3 边坡治理方案
目前边坡处理方案形式较多,而且都取得了预期的效果,但未能准确判定边坡滑动面的位置,往往难于提出有效的处理加固方案。

该边坡具有高度大,而均为土质的特点。

根据边坡的实际工程特性,对边坡的成熟支护方法,如挡土墙、抗滑桩、锚喷支护、桩锚支护及格构支护等等进行综合分析,认为
各种方案都有其优点和局限性,但为确保边坡加固处理后的安全、稳定,同时又最为经济,最终确定采用锚索+格构梁的支护方式。

把支护边坡分为两级,根据土力学理论以及相关规范要求,对边坡的下滑力进行计算,由此确定边坡的各项支护参数。

边坡安全系数在计算中取1.5,各项支护的具体参数如表2~表4所示。

根据具体的设计参数对该土质边坡进行加固处理,处理后,在坡顶埋设了3个观测点对坡顶的水平位移进行了长达两年多的监测,坡顶位移时间曲线图如图4所示。

4 结语
该土质边坡加固处理后,经过监测,坡顶最大水平位移量为24.63mm,目前边坡及支护结构没有发生明显的变形,边坡是稳定的。

实践证明,采用锚索+格构梁联合支护加固边坡实现了安全可靠和经济合理的双重目标,值得今后类似工程借鉴。

参考文献:
[1]陈道远.锚杆格构梁在土质边坡支护工程中的应用[j]. 四川建材,2008年第03期
[2]李俊禄;李刚.边坡稳定性分析评价方法概述[j].露天采矿技术,2011年02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